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
22 |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人工费用大约为80元/m ²,轻钢结构住宅的人工费用大约为70元/m ²。
(2)运输成本:就是将配件、构件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主要是由运输方式以及路程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运输费用大约为28元/m ²,轻钢结构相对较轻,所以运输费用仅需10元/m ³。
(3)安装成本:装配式住宅的安装速度比较快,且轻钢结构比较轻,所以安装费用比较低。
[2]毛泉涌.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6(11):372-372.
[3]刘洋.关于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169-170.
[4]潘俊丰.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7):57-58.
[5]贾爽,黎亚亮,薛永胜.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5(23):40-41.
23
2020.02 |。
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效益评估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建筑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效益评估是当前建筑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效益评估两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对其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护和拆除等各阶段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
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装配式构件的材料选择、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设备管线等内容。
通过合理设计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并且提高后期维护的便捷性。
2. 制造阶段在制造阶段,需要确保装配式构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并且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并且降低成本和工期。
3. 运输与安装阶段在运输与安装阶段,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确保构件的安全运输。
同时,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严格的协调和组织,确保装配式构件的正确、高效安装。
4. 维护与拆除阶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并且,在拆除阶段需要注意对构件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益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效益评估是指通过量化分析和评价各个方面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因素来判断其是否具有可行性。
下面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益评估的几个关键点:1. 经济效益通过比较传统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差异,可以从经济角度评估其效益。
通常情况下,由于制造与现场施工时间大幅缩短以及节约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存在,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环境效益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其制造工艺通常会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且能够实现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3. 社会效益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噪音污染等不利于周围居民生活的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全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以其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全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方法。
经济性是衡量一个建筑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经济性因素,并通过合理的优化手段提升效益。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更加经济高效的材料,例如采用模块化构件和预制混凝土等元件,以降低材料成本。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化设备和机械化操作,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和缩短工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优化管理,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环境性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必须重视的议题。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点,因此在全生命周期评估中应注重对其环境性能的评估与优化。
例如,在设计阶段就可以采用低碳材料、可再生能源和节水装置等措施,以降低建筑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施工、使用和拆除阶段也要注意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并进行合理处理。
例如,对于旧建筑拆除后的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社会性是评估一个建筑项目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设方式,在社会层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装配式方法可以降低对周围社区的噪音和尘土污染,减少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干扰。
其次,在安全性方面也要进行全面考虑。
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中进行模块化生产,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相对较低。
然而,在运输和吊装环节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全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经验。
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BIM、物联网等,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并及时响应问题与调整。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可行性评估引言: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要求日益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可行性时,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探讨其在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一、什么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以工厂化制造方式生产预制构件,再现场组装形成整体结构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施工相比,它具有较短的施工周期、更高的质量控制和更少对环境和资源的侵蚀等优势。
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1. 生命周期概念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或回收再利用全过程中所涉及的时间跨度。
而生命周期成本则包括了产品投资、运营维护和处理费用等各个方面。
通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可以全面评估一个产品或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
2. 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特别重要。
它不仅包括了传统建筑所需考虑的费用,如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还必须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特有的因素。
首先,装配式建筑在制造阶段就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减少了材料浪费和误差率。
这使得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在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模块化组装方式进行,减少了人工订制和现场加工等环节。
这不仅可以大幅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成本,还提供了更好的质量控制。
再者,在使用阶段,装配式建筑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相较传统建筑而言,其能耗更低且维修费用也相对较少。
最后,在报废或回收再利用阶段,装配式建筑可以进行拆解并重复利用其构件。
这种可再利用性减少了废弃物处理以及新材料采购的费用。
三、经济可行性评估1. 成本效益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更低,主要源于快速施工、低能耗和高质量。
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装配式建筑的总成本可以节约20%以上。
因此,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在项目投资方面,由于制造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所需人力资源和材料采购成本会相对降低。
装配式住宅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及控制措施研究装配式住宅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及控制措施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施工方式由于其不可调控的风险和成本的不断上涨,逐渐让位于装配式住宅项目。
装配式住宅以其快速、环保、经济的特点受到众多业主的青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宠。
本文旨在研究装配式住宅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并探讨控制成本的措施。
一、装配式住宅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装配式住宅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设计阶段的前期咨询成本、材料采购成本、生产制造成本,施工阶段的运输费用、安装费用、土地开发费用,以及运营阶段的维护保养费用、能源费用等。
具体成本构成如下:1. 设计阶段的前期咨询成本是进行装配式住宅项目前的必要环节。
包括选址调研费用、规划设计费用、市场研究费用等。
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前期咨询费用也有所差异。
2. 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从市场上购买用于装配式住宅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成本。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住宅采用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3. 生产制造成本是指装配式住宅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包括生产设备投入成本、生产工人薪酬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
生产制造成本的高低与装配式住宅项目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直接相关。
4. 施工阶段的运输费用主要是指将生产好的装配式住宅运输到施工现场所需的费用。
运输费用包括运输车辆的租赁、燃料费用以及人力成本等。
运输成本的合理控制可以减少项目成本。
5. 安装费用是指将装配式住宅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组装、安装所需的费用。
安装费用包括人力成本、专业施工团队的费用、安装设备的租赁费用等。
6. 土地开发费用是指建设装配式住宅项目所需的土地征用费、土地准备费用以及相关手续费用等。
土地开发费用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
7. 运营阶段的维护保养费用是指装配式住宅项目建成后的维护费用,包括设备维修、设施更新等费用。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评估方法简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建筑时,经济性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讨论如何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并探讨该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简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 Cycle Cost Analysis,LCCA)是一种综合考虑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役期各阶段费用的评估方法。
它不仅包括直接费用(如建造和维护成本),还包括间接费用(诸如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及其他环境与社会影响。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评估装配式建筑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经济性。
二、基本步骤1. 确定评估范围:在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前,首先需要确定评估范围。
这涉及到定义研究对象、相关时间段以及包括的费用项目等。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评估范围应包括建造期、使用期和退役期。
2. 收集数据:收集与装配式建筑各个阶段相关的数据,包括建造过程中的施工成本、材料价格、运营期间的能耗和维护费用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统计资料和专家意见等途径获取。
3. 评估成本:将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转化为货币单位,并进行成本计算。
建造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用、设备租赁费用和材料成本等;运营阶段需要考虑能源消耗、维护保养费用等;退役阶段则涉及到拆除与处置费用。
4. 综合比较:在完成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评估后,对不同选项进行综合比较。
根据经济性指标(如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和环境影响指标(如二氧化碳排放量),选择最经济并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装配式建筑方案。
三、挑战与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下面将讨论几个常见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数据不确定性:数据收集是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一个关键环节,但相关数据可能难以获取或不够准确。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采用敏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通过模拟不同情景来研究其对结果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经济效益研究引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施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然而,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及经济效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装配式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成本与经济效益。
一、简介1.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首先,简述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即将楼体各部分(柱、梁、板)加工厂中进行预制处理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拼装安装。
- 其次,介绍其特点:如高度工业化生产过程、施工周期短等。
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2.1 建造阶段在建造阶段,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缩减工期,并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消耗。
这主要归功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工厂内进行模块化生产,且操作流程标准化,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
- 并行施工:装配式建筑采用组成模块的方式,可以实现多个施工任务的并行处理,进一步缩短了工期。
- 减少废弃物:相比传统建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预制加工,减少浪费。
2.2 使用阶段在使用阶段,装配式建筑也具有很多经济效益:- 能源节约:装配式建筑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及材料,在供暖、通风、照明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 维护成本降低: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元件,维修更换更加简便快捷,在设备老化或故障时可精确定位且替换成本较低。
2.3 拆除与再利用阶段尽管提倡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但实际上大多数办公楼、商场以及住宅都存在终结期限。
装配式建筑在拆除与再利用阶段也有其可观的经济效益:- 快速拆除: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拆除过程更加迅速高效,并且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 材料再利用:拆除后的装配式建筑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经济效益分析3.1 成本节约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成本。
关于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作者:丁香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11期摘;要:目前的建筑行业已经开始大量投建装配式住宅,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建筑建设时长。
基于对全生命中周期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分析了基于这一理论下的装配式住宅的经济性,尤其通过和传统施工技术对比的模式,详细研究装配式住宅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找到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性进一步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装配式住宅和传统住宅之间的差异在于,这类建筑要先通过对模板的建设与搭建,之后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建设工作。
而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经济性的分析工作中,研究项目包括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后续运行中产生的所有资金,在此基础上计算产生的成本,通过的对比的方式,可为今后的行业优化工作知名方向。
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分析(一)住宅成本消耗量全周期成本分析中,要考虑所有能够产生成本的项目,所以详细分析中,可分析整个过程中的成本生成因素。
需要分析的项目有建筑的设计成本、建筑的施工成本、建筑施工中生成的各类损耗性成本、建筑后续运行中形成的各类修缮性费用等,要深度考虑所有成本的情况下,方可落实对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模式,所以也要研究传统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生成的成本。
可以说这两种施工技术从整体上来看完全不同,从整体上来看,传统建筑在设计中要考虑的是整体设计方案,装配式建筑要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区域的对接方法,此外装配式住宅施工中要应用多种模板,这些都会产生额外的施工成本。
对于施工过程和后续的修缮工作,都要完全依照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常见问题,分析这一系统修缮过程中的消耗成本。
(二)装配式住宅和传统住宅的经济性对比装配式住宅从整体分析上来看,施工阶段的成本消耗要小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一方面可直接通过建筑施工中总成本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占比对比的方式,分析全生命周期分析法中装配式住宅经济性,但是这一方法由于更侧重于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所以这一方法显然不可应用于这一研究课题中。
全生命周期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影响评估在当前日益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推广。
然而,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经济影响评估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的经济影响,以进一步认识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带来的价值。
I. 装配式建筑简介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中制造出构件、模块或整体,并在现场进行安装组合的一种建筑方式。
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它具有加工精度高、施工速度快、噪音污染小等优点。
尤其对于大规模住宅、酒店等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成本。
II. 装配式建筑与经济效益1. 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人力投入和加工周期,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能够降低材料浪费,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总体来说,采用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2. 投资回报率装配式建筑初期的投资相对于传统施工方式可能会稍高,这主要是由于需要建立生产线、引进设备等因素造成的。
然而,通过对比长期使用和维护费用以及节省的能源费用等方面的收益,装配式建筑在中长期具有更高的回报率。
因此,从投资角度考虑,选择装配式建筑是具有良好前景的。
III. 装配式建筑与环境可持续性1. 能源消耗装配式建筑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更精确地预估所需材料和能耗,并且可有效利用现代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
2. 碳排放由于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受到工厂环境约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从而减少了碳排放。
此外,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由于有更好的隔热性能,能够降低室内空调和供暖的需求,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IV. 装配式建筑面临的挑战尽管装配式建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1. 设计与技术问题装配式建筑需要考虑不同模块之间的协调与连接方式,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更多技术支持。
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它通过工厂预制构件和现场快速组装,能够显著缩短建造周期并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装配式建筑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经济效益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命周期成本分析1.1 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首要优势在于其快速组装的特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更加具有规模化生产效益,并可减少误差、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因材料浪费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损失,从而降低了总体施工成本。
1.2 使用阶段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同样具备一些明显的经济优势。
首先,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优质材料和高效设备,保证使用期内能够获得较低的运营成本;其次,在保温隔热及空调通风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节约了使用成本。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维修费用等方面,为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
1.3 拆除与再利用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拆除与再利用阶段同样具备一些优势。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可以被快速拆卸,并且较少受到污染、损坏等影响,因此在拆除过程中可以实现材料的有效回收利用,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在长期来看也是一种经济效益,因为材料回收可以节约新材料采购的成本,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经济效益分析2.1 效率提升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在施工阶段可以大幅缩短时间周期,加快项目交付进度。
这不仅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尽早投入使用或销售,从而提升了整体效益。
2.2 资源节约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对于资源节约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装配式建筑既可以减少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这不仅对企业运营来说是一笔节约成本,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
2.3 品质保证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并且依靠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其产品品质更加可靠稳定。
1引言自“十三五”规划内容执行以来,诸如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以及智能建筑等理念全新出炉,在此期间,作为“四节一环保”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理念已经逐渐获得了建筑领域的认可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
但是,在装配式建筑理念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理论经验并不成熟,导致部分工程建筑单位在施工管理期间的经济管控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亟待整改。
基于此,针对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全生命周期理论下的装配式住宅构成类型与特征2.1构成类型随着近几年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中国式的装配式住宅。
郑娟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中指出,该类型的主要是以钢结构为建筑主体,辅助施工材料一般是木质结构,两者有效结合之后,应用在已经制作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中作为补充式建筑[1]。
另一方面,该类住宅具备一定的节能效果,相应的墙体保温性能也比较良好。
同时,通过工厂化的生产,对于制作工艺上的精确度保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对于材料耗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2组成特征对于装配式住宅而言,全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指在住宅的整个使用周期中所需要耗费的所有成本,既包括建设最初的一次性施工成本,也包括建筑竣工后期的维修养护所产生的成本支出。
在传统的混凝土住宅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是现场作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筑,而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施工现场的参与人数很少,大部分组装工作均在预制工厂内部施工完成,后续的拆除施工也十分简单便捷,能够有效节省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成本和机械使用成本,并且在装配式住宅生命周期的最后可以直接进行拆除进行重复利用,有效节省了建筑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支出。
3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成本分析3.1在建施工管理成本在开展关于装配式住宅的在建施工管理成本分析时,经过对相关资料和市场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建设期间的原材料购进与人工成本费用,其固定资产【作者简介】潘俊丰(1988-),男,吉林白城人,建造师,从房地产开发研究。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研究Research on the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Assembled House Based on theWhole Life Cycle Theory潘俊丰(北京花样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00)PAN Jun-feng(BeijingFantasia RealEstateDevelopmentCo.Ltd.,Beijing100000,China)【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逐渐发展,传统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国民对于住宅形式的经济需求,在这一基础上,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促使房屋建筑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分析了装配式住宅的构成类型及特征,其次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此种住宅的成本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对于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期间有效管理成本的几点措施,旨在优化现阶段我国装配式住宅经济管理水平。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people's economic demand for the residential form.On this basis,the prefabricated architectural form has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The development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Firstly,it analyzes the composing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fabricated housing,and then analyzes the cost ofthe housingeconomybyusing the whole life cycle theory.Finally,som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economic cos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prefabricated housing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optimize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level of prefabricated housinginourcountryat thepresent stage.【关键词】全生命周期;装配式住宅;经济性【Keywords】whole lifecycle;assemblyhouse;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7-0052-0252的摊销费大概处于100元/m2之间,轻钢结构形式的住宅大概为100元/m2之间,而相关的施工费用则需要依照实际的市场材料设置状况进行细致计算,该类数据取自于纪伟宁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中的研究[2]。
其二是施工管理期间预制配件的运输费用支出。
该部分支出的形成主要是由生产工厂至施工现场之间产生的。
其三是现场施工期间产生的安装费用。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时间比较短、速度比较快,具体的费用主要来自于施工现场各类机械的使用费用。
3.2维修施工管理成本在装配式住宅的施工管理期间,维修施工的经济成本主要是工程使用阶段的经济费用。
在这一基础上,毛泉涌在《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认为其需要与我国当前制定的房屋维修基金政策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该部分经济成本的分析[3]。
具体来讲,我国对于该方面的资金收取在60元/m2左右,这一部分费用的收取,主要包含的内容是对于住宅建筑内部出现漏水、建筑外墙出现脱落以及墙体出现裂缝等,费用收取后,当住宅用户出现该类问题后,就可以向建筑物业反馈加以解决。
3.3工程处置阶段施工管理成本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当进行预工程处置阶段施工管理成本的住宅经济分析时,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预制混凝土形式的装配建筑,由于该部分建筑中的承重均为现场浇筑,剩余构成都是后期拼装而成,所以相对的拆除也比较简便,按照相关标准,费用支出大概在20元/m2左右。
另一种是轻钢结构形式的装配建筑,其均是在工厂内部完成的组装工作,相应的拆除工作也比较简单,拆除的费用大约为10元/m2左右,该类数据标准取自于曹兴在《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对比分析》中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处置阶段还需要充分考量对于建筑周边环境的恢复。
4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研究4.1政府部门加大施工管理期间的经济扶植力度在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期间,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大在经济扶植方面的投入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将地区装配式住宅的建筑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到实地。
例如:将装配式住宅建筑与经济保障房进行有效结合,注重施工期间的选址、设计等内容的管理,有效节省装配式住宅建筑期间的土地使用以及相关咨询费等成本的支出。
其次,将预制工厂与建安工程开展期间营业税的重复部分增值税降低,该种高税收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预制装配工程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所以想要充分提升装配式住宅施工的经济性,该类税收重复的现象必须先行解决,才能有效减低施工成本。
4.2完善现有施工管理期间技术应用体系现阶段,我国现有施工管理期间的技术应用体系并不成熟,据此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完善:①优化固有的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本身的预制率。
未优化之前,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期间并未针对PC建筑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导致预制技术迟迟不见常熟,增加了预制成本,继而抑制了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空间,据此,应该有效推动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体系的完善,降低构件制造成本的同时,优化生产加工工艺。
②为了实现装配式住宅施工更具经济性,将构件自身的防水、防漏等性能进行提升,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据关键地位。
与此同时,积极运用全新的施工材料与施工管理技术,对于工程后期的成本养护也具有促进作用。
4.3注重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过程中,想要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管理的经济性,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加以重视。
在预制建筑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尉巍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探索构建》中认为,首先需要注重的就是建筑施工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工程设计之初,有效将全生命周期理论融入进去,使其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提升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降低工程的实际施工难度,加强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定期开展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技术研讨会,及时帮助其更新技术应用水平,最终实现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经济性能提升目标。
5结语综上所述,目前时期,我国在装配式住宅的造价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相对比较高,此时,围绕装配式住宅进行建筑方式的有效工程建设,对于装配式住宅的经济性以及环保性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该类建筑形式的产生,对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钢产量过剩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
另一方面,在装配式住宅施工期间,采用装配完成的钢结构进行施工,对于施工后期的维修与竣工管理工作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装配式住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对于我国实现能源重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价值。
【参考文献】【1】郑娟.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6,26(30):223-224.【2】纪伟宁.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建设科技,2017,24(9):100-101.【3】毛泉涌.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6,17 (11):372-3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