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42 MB
- 文档页数:11
“冬梅护理”健康教育处方
急性阑尾炎健康知识宣教
一、心理指导
正确认识此病,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前指导
1、饮食:如怀疑或一旦确诊,即应禁饮食,以利于麻醉手术进行,防止术中呕误吸发生。
2、给予补液抗炎治疗,控制炎症进展。
三、术后指导
1、卧位:术后平卧6小时即可采取自己舒适的卧位,如有引流管则应给予半卧位,并鼓励自己早期下床,促进肠蠕动,以便于早进食及预防肠粘连发生。
2、肛门排气后即可进流质、半流质、普食,忌刺激辛辣发味食物。
3、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3天内体温不超过38度是正常现象,如3天后体温仍发热,或感觉伤口处热胀疼痛不适,则应提醒医生查看伤口、换药。
如有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
四、出院指导
保持切口处清洁,避免摩擦。
治愈出院后可恢复工作。
不适随诊。
急性阑尾炎的教案教案标题:急性阑尾炎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定义、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2.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在面对急性阑尾炎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提问是否了解阑尾的作用。
知识讲解:2. 介绍急性阑尾炎的定义、病因和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3. 解释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如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腹部超声等。
案例分析:4. 分发几个急性阑尾炎的真实案例,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处理方案。
5. 学生展示各自小组的处理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应急处理演练:6. 划分学生为小组,模拟急性阑尾炎的紧急情况,要求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应急处理。
7. 每个小组进行演练,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估和反馈。
预防措施讨论:8. 引导学生讨论急性阑尾炎的预防措施,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并总结出一份预防措施清单。
知识巩固:9.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回答关于急性阑尾炎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活动:10. 邀请医生或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11.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研究,了解其他急性腹痛疾病,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评估:12. 设计一份关于急性阑尾炎的小测验,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案例分析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急性阑尾炎的定义、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 急性阑尾炎案例分析材料:真实案例供学生小组讨论。
- 模拟急性阑尾炎应急处理道具:用于学生演练和模拟情景。
教学提示: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培养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3. 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相关知识,了解其他急性腹痛疾病,促进综合学习。
希望以上教案能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急性阑尾炎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章《急性阑尾炎》。
本章节主要介绍阑尾的位置、功能以及阑尾炎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阑尾炎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阑尾的位置和功能;2. 了解阑尾炎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3.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学会预防阑尾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阑尾的位置、功能及阑尾炎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难点:阑尾炎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阑尾模型、阑尾炎症状图片;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阑尾炎患者的病例,引起学生对阑尾炎的关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阑尾的位置和功能。
3. 讲解与演示:利用PPT课件、阑尾模型和阑尾炎症状图片,讲解阑尾的位置、功能以及阑尾炎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阑尾炎,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急性阑尾炎1. 位置:盲肠末端2. 功能:储存肠道细菌,免疫作用3. 成因:阑尾腔阻塞4. 症状: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5.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6. 预防:保持肠道健康、预防感染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教材上的练习题,完成相关练习。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预防阑尾炎。
答案:1. 教材练习题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阑尾炎的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章《急性阑尾炎》。
该章节主要介绍阑尾的位置、功能以及阑尾炎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阑尾炎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阑尾的位置和功能;2. 了解阑尾炎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3.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学会预防阑尾炎。
全科医师规范化师资(骨干)培训教案姓名贺从涛单位亳州市人民医院课程名称外医学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授课章节名称第二节急性阑尾炎课程时间地点班级教材教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分配教案首页外医学课题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第二节急性阑尾炎2015 年 12 月 18 日第 1 节学时 1 学时安医附院行政楼二楼腔镜中心会议室课型理论课全科医师培训班任课教师贺从涛讲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外科学( 第 8 版 ) 》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多媒体CBL PBL一、知识目标: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2.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类型、阑尾切除术操作步骤;3.了解:急性阑尾炎的解剖及生理。
二、能力目标:通过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例分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检索查阅书籍及文献能力。
三、素质目标:让学生了解急性阑尾炎共性、特殊性及危害性,增加学生的危机感、责任感。
1.多媒体教学;2.以问题为基础的 PBL 教学为主导;3.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在教学中的应用;4.运用 C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分析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5.课后复习和查阅检索参考文献。
1.急性阑尾炎简单概述( 2 分钟)2.急性阑尾炎解剖及生理特点( 5 分钟)3. 急性阑尾炎病因及临床病理分型(5 分钟)4. 急性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讲解15 分钟)5.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重点讲解10 分钟)6. 总结归纳、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 3 分钟)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表现及处理;难点2.教学难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及其3.解决方案:通过结合临床上实际病例分析讲解,引导学生讨论及解决问题。
解决方案参陈孝平,汪建平主编.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外科学( 第 8 版 ) 》 . 人民卫生出版考资社 .2013料复习思考题:课 1. 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后作2. 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及手术关键?业3.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教学后记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开场白: 2 分钟由阑尾炎概况引出学本节课要讲的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腹习阑尾炎的重要性,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同时由裘法祖院士的果。
1. 知识目标:(1)了解阑尾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熟悉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如腹部查体、穿刺等。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阑尾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2.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3.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4.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6.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阑尾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3. 实验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腹部查体、穿刺等操作,提高临床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阑尾炎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阑尾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让学生了解阑尾在人体中的作用。
3. 讲解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使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4. 讲解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使学生能够识别患者病情。
5. 讲解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6. 讲解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使学生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
7. 讲解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使学生掌握护理要点。
8.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让学生分析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9. 实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腹部查体、穿刺等操作,提高临床技能。
10.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设计-急性阑尾炎教学课题:急性阑尾炎教学目的: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课程类型:理论课教具:多媒体、PPT课件、图片、图谱、人体模型等直观教具。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启发、提问式引出急性阑尾炎的概念及本章重点内容。
二、讲解阑尾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包括阑尾的解剖生理结构、阑尾系膜、位置等。
三、讲解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
四、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腹部体征、辅助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五、讲解病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血运障碍、肠道疾病影响、细菌入侵等。
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问、讨论。
概述: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外科急腹症的首位,过去也称为“急性盲肠炎”。
1886年Dr.Fitz首先命名,1889年Dr.Mcburne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的观点。
解剖生理及病理:阑尾壁与盲肠的三条结肠带相连续,因此沿结肠带向下寻找,是手术中寻找阑尾的常用方法。
阑尾壁的组织结构分四层,儿童和青年期有发达的淋巴组织,故为免疫器官之一。
阑尾系膜呈三角形,为后腹膜返折,内含阑尾动脉、静脉、淋巴和神经。
阑尾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位置,一般位于右髂窝。
体表投影为麦氏点(Mcburney’s point)。
临床病理分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表现:腹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腹部体征、辅助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病因:阑尾管腔阻塞、血运障碍、肠道疾病影响、细菌入侵等。
教学课题:急性阑尾炎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课程类型:理论课教具:多媒体、PPT课件、图片、图谱、人体模型等直观教具。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1.启发、提问式引出急性阑尾炎的概念及本章重点内容。
2.讲解阑尾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包括阑尾的解剖生理结构、阑尾系膜、位置等。
3.讲解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
急性阑尾炎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和并发症的预防。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急救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急性阑尾炎的定义: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炎症的疾病。
2. 病因: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饮食习惯等。
3. 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4. 诊断方法: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尿液分析等。
5. 治疗原则: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切除病变的阑尾,避免发生并发症。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急性阑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 模拟操作法:进行急性阑尾炎急救技能的模拟训练,如阑尾切除手术的基本操作。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急性阑尾炎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治疗的掌握情况。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在面对实际病例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3. 模拟操作:评价学生在模拟操作中体现出的急救技能和临床应变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急性阑尾炎相关章节的教学教材。
2. 病例资料: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病例。
3. 模拟手术设备:进行急性阑尾炎急救技能模拟操作所需的设备。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资料,了解急性阑尾炎的最新研究动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案例,引发学生对急性阑尾炎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急性阑尾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分析病例: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4. 讨论治疗原则:组织学生就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展开讨论,总结最佳治疗方案。
急性阑尾炎上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简单疾病及其预防》的第一课时《急性阑尾炎》。
本节课主要讲述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增强健康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难点:阑尾的位置、发病原因及症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人体阑尾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阑尾的位置、功能及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
3. 实例分析:分析病例,让学生理解急性阑尾炎的发病过程。
5.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观察人体阑尾模型,加深对阑尾位置的理解。
6. 课堂练习:设计有关急性阑尾炎的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急性阑尾炎发病原因:……症状:……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描述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 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判断急性阑尾炎。
答案:1. 发病原因:……症状:……预防措施:……2. 实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急性阑尾炎的认识程度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邀请医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急性阑尾炎。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疾病治疗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简单疾病及其预防》的第一课时《急性阑尾炎》。
本节课主要讲述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增强健康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和判断。
急性阑尾炎护理教学设计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
护理教学是指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讲解和指导。
一、护理诊断1、患者可能会出现阑尾区的急性疼痛和压痛,体温可能会升高、呕吐及腹泻症状等。
此时患者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边治疗边满足患者的舒适感,这部分工作就需要由护理人员来完成。
2、如何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诊断的作用十分重要。
护理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患者的病情,确定护理诊断内容。
(2)采用合适的文献资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3)针对患者的特定病情,制定合理化的护理方案。
二、护理目标1、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尽可能减轻疼痛,提高舒适感。
2、预防感染的扩散,促进切口的愈合。
3、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增加患者的抗病能力。
三、护理措施1、针对症状,为患者准备各种不同的针剂等治疗方案。
2、活动能力限制的患者需要进行合适的运动锻炼,以维护身体健康和增强免疫力。
3、患者出现快速肺肿胀,需要进行强心剂或纯氧治疗。
4、鼓励患者合理饮食,注意膳食要营养均衡、避免重刺激性食物。
饮食宜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为宜。
5、协助患者发挥其自身潜力,增加他们的抗病能力,并建议适量增加运动。
四、预防1、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基本的消毒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
2、患者在出院之后,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科学吃药,避免运动过度。
3、在恢复过程中,需要加强营养,并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
五、总结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并且发病率高;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
护理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教导护理人员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达到治疗及饮食的控制。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尽早康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科医师规范化师资(骨干)培训教案姓名贺从涛单位亳州市人民医院课程名称外医学授课章节名称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第二节急性阑尾炎教案首页课后作业复习思考题:1.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2.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及手术关键?3.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教学后记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开场白:本节课要讲的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有时诊断相当困难,处理不当时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
据估计,每一千个居民中每年将有一人会发生急性阑尾炎。
一般综合医院统计,急性阑尾炎的住院病人约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总数的0.1-15%,仍是外科急腹症的首位。
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出生的新生儿到80-90 岁的高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 至30 岁年龄组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
性别方面,一般男性发病较女性为高,男:女=2~3:1。
有统计表明,在青春期以前两性发病率相等,成年后男性发病率有所下降。
阑尾炎发病与职业、地区和季节无关。
“中国外科之父”2分钟由阑尾炎概况引出学习阑尾炎的重要性,同时由裘法祖院士的传奇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1933年春天,裘法祖的母亲因为突然腹内剧痛,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正读医学预科的他查阅西医书籍发现,母亲竟是死于阑尾炎。
在国外,这种病只需要做个十几分钟的手术就能解决问题。
这更让他坚定了学医的信念,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并因此获得了“图书馆长”的绰号。
是1940年,他在施瓦本医院担任外科医师,在做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生了一件影响裘法祖一生的事。
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术后第五天病人突然死去。
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什么问题,但导师说:“裘,这是一位4个小孩子的妈妈。
”这句话让裘法祖记了一辈子。
绝大多数的外科疾病,都有其解剖生理学基础的,阑尾炎也不例外,首先从阑尾的解剖入手,来认识一下阑尾这个脏器。
右下腹麦氏点:5分钟图片形式加深学生对阑尾解剖认识通过图表直观显示阑尾位置及体表定位解剖❖阑尾(appendix)为一狭窄盲管结构,外形呈蚯蚓状,根部连接于盲肠,是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长约2-20cm不等,一般为6-8cm,直径约0.5-0.7cm;❖阑尾系膜为三角形皱襞❖阑尾动脉是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是回结肠动脉的分支❖阑尾静脉回流: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生理学特点:❖阑尾黏膜由结肠上皮构成,可分泌少量粘液,与盲肠相通❖参与B细胞的产生和成熟,有一定免疫功能;❖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对防止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淋巴组织出生后出现,12-20岁高峰(200个淋巴滤泡),30岁后逐渐减少,60岁后完全消失;❖黏膜深部有噬银细胞,是阑尾类癌的组织学基础从上可以看出哪些特点可能跟阑尾发病有关?急性阑尾炎虽然常表现为阑尾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侵袭所致的化脓性感提问同学,得出阑尾炎发病的解剖及生理基础5分钟染,但其发症机制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归纳起来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阑尾管腔的阻塞:阑尾的管腔狭小而细长,远端又封闭呈一首端,管腔发生阻塞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础。
正常情况下,阑尾腔的内容物来自盲肠,经阑尾壁的蠕动可以完全排出,如果不同因素使管腔发生阻塞后,这种正常排空的能力受阻。
梗阻的原因有:1.淋巴滤泡的增生:阑尾粘膜下层有着丰富的淋巴组织,任何原因使这些组织肿胀,均可引起阑尾腔的狭窄。
在青少年急性阑尾炎中,约有60%是由淋巴组织胀而诱发。
2.粪石阻塞:约占35%,粪石是引起成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
当较大的粪石嵌顿于阑尾的狭窄部位时,即可发生梗阻。
3.其它异物:约占4%,如食物中的残渣,寄生虫体和虫卵。
4.阑尾本身:当腹腔内先天性因素或炎症性粘连可使阑尾发生扭曲、折迭,索带、肿物压迫可使阑尾腔狭窄。
5.盲肠和阑尾壁的现变:阑尾开口附近盲肠壁的炎症、肿瘤及阑尾本身息肉、套迭等均可导致阑尾腔的阻塞。
(二)细菌感染: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菌种与结肠内细菌一致,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
细菌侵入阑尾壁的方式有直接侵入和血源性感染。
急性阑尾炎发作后,整个进展过程,我们根据其病理及临床特点,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
阑尾粘膜可能有小溃疡和出血点,腹腔内少量炎性渗出。
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白细胞浸润,以粘膜和粘膜下层最显著。
阑尾周围脏器和组织炎症尚不明显。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
阑尾粘膜面溃疡增大,腔内积脓,壁内也有小脓肿形成。
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发炎的阑尾被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限制了炎症的发展。
3、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阑尾壁的全部或一部分全层坏死,浆膜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能已穿孔。
穿孔的部位大多在血运较差的远端部分,也可在粪石直接压迫的局部,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蔓性膜炎。
此时,阑尾粘膜大部已溃烂,腔内脓液呈血性。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进展较慢,大网膜可以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可回顾刚才的解剖知识图文的形式直观感受四种大体病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转归有以下情况:1.炎症消散:单纯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可以使炎症消散,且完全治愈,但少数病人可遗留疤痕,甚至可使管腔狭窄,成为再次发病的基础。
化脓性阑尾炎部分病人经保守治疗后,可形成局部限性脓肿,经吸收后而愈。
2.感染局限: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感染可局限于阑尾周围,或以局限性炎性肿块出现,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大多数病人经治疗后可完全吸收,但也有病人脓肿逐渐增大,甚至可破溃,引起严重后果。
3.感染扩散:急性阑尾炎在尚未被网膜包裹之前发生穿孔时,可引起弥蔓性腹膜炎,治疗不当轻者可形成腹腔内的残余脓肿如膈下脓肿,重者可危及生命。
极少病人细菌栓子可随血流进入门静脉引起炎症,更进一步可在肝内形成脓肿,病人出现严重脓毒血症,伴有高热、黄疸、肝肿大等临床现象。
以上我们了解了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病例临床分型,那么临床上我们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诊断急性阑尾炎?症状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8 小时或十多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
腹痛固定后,原来初发部位的疼痛可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这种腹痛部位的变化,临床上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它是急性阑尾炎所独有的特征,也是和其他急腹症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大约80%的病人具有一这特点。
为什么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突然减轻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2、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早期的呕吐多为反射性,常发生在腹痛的高峰期,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和胃液,晚期的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约1/3 的病人有便秘或腹泻的症状,腹痛早期的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肠蠕动增强的结果。
盆位阑尾炎时,阑尾的尖端直接刺激直肠壁也可伴便次增多,而阑尾穿孔后的盆腔脓肿,不仅便次多,甚至会出现里急后重。
3、全身反应:急性阑尾炎初期,部分病人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
病程中觉发烧,单纯性阑尾炎的体温多在37.5-380C 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0C 左右,极少数病人出现寒战高烧,体温可升到40C 以上。
体征板书15分钟重点内容提问,培养学生诊断疾病的思路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有的病人为什么腹痛可突然缓解然后再逐渐加重?重点强调,加深记忆1、右下腹固定压痛早期表现、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前已存在。
是最重要的体征2、腹膜刺激征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常是已进展至化脓性阑尾炎的标志3、右下腹包块阑尾周围脓肿特殊体征图片形式讲解特殊体征,加深印象术后并发症与阑尾的病理类型和手术时间的迟早有密切关系,及时切除阑尾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内出血:术后24 小时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多因阑尾系膜止血不完善而或血管结扎线松脱所致。
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的症状如腹痛、腹胀、休克和贫血等,应立即输血并再次手术止血。
(2)盆腔脓肿:穿也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汁吸收不完全,可在腹腔的不同部位形成残余脓肿。
大多发生在术后7-10 天左右,表现为体温再度升高,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肛指可见括约肌松驰,直肠前壁隆起。
应及时抗炎,理疗,无效时切开引流。
(3)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术后肠粘连的机会较多,与手术损伤、异物刺激图片讲解手术步骤及术中注意点提问:怎样预防这些并发症?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