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第41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实验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2.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3. 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1. 实验装置的名称和结构。
2. 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3. 实验操作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1. 实验装置的名称和结构。
讲解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和名称,如烧杯、量筒、滴管、漏斗等。
2. 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①实验前要准备充足,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②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③实验后要进行垃圾分类,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整洁。
3. 实验操作的步骤。
实验一:制备氢气
步骤一:将锌片放入烧杯中。
步骤二:用漏斗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
步骤三:将烧杯口连接滴管,并将滴管的另一端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步骤四:加热烧杯,观察气泡产生及其颜色。
步骤五:通过滴管收集氢气,并将氢气与火柴接触,观察其燃烧情况。
实验二:制备氯气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
步骤二:将氯化钠溶液倒入漏斗中,在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
步骤三:通过漏斗滴加氯化钠溶液,观察烧杯中的气泡产生及其颜色变化。
步骤四:停止滴加后,将烧杯口用橡皮塞密封。
步骤五:将烧杯慢慢倾斜,收集氯气并进行试验。
四、实验总结:
1. 掌握了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名称。
2. 学会了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3. 知道了制备氢气和氯气的实验方法。
4. 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加深对酸碱中
和反应的理解。
实验材料:硫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试管、试管夹、移液管、烧杯、搅拌棒、天平、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清洗干净并标记好,准备好称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在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用酚酞指示剂滴加进去,观察溶液颜色。
3. 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酚酞指示剂滴加进去,观察溶液颜色。
4. 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含硫酸的试管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溶液变色后,继续搅拌,直至溶液颜色保持不变为止。
6. 记录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出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造成伤害。
2. 使用化学品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试管和器材,保持实验台整洁。
实验评价: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也可以
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数据的记录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1.选出加黑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机杼(zhù)鞍(ān)鞯 朔(sù)气 B.辔(pèi)头 戎(jiè)机 阿姊(jiě) C.啾啾(qiū)霍霍(huò) 唧唧(jí) D.可汗(kè hán)金柝(tuò)胡骑(jì) 2.为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问女何所忆 A.回忆B.记忆C.思念( ) ②木兰当户织 A.窗户B.门 C.家( ) ③双兔傍地走 A.相互B.依靠C.靠近( ) ④安能辨我是雄雌 A.安然B.怎么C.不( ) 3.下列加黑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朔气传金柝 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 A.北 外城 搀 贴着 跑 B.北面 城外 搀扶 傍边 跑 C.北面 城墙 拉贴着 走过 D.北 外城 搀 旁边 走过 4.填空。
(1)《木兰诗》选自 朝 编的《 》,这是 时 方的一首民歌。
(2)《木兰诗》从诗体上来看是一首 ,从内客上来说是一首 ,诗中通过 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精神和对 的向往。
(3)这首叙事诗以 为序,以 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略写_______,详写木兰的 心情, 的思亲和 的欢快,既豪放更柔情。
(4)诗中表示战斗的残酷,将士们勇敢战斗,终得胜利的句子是 。
(5)诗中 两句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 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
(6)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眷念家园生活的句子是 。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课文第④自然段,完成1——5题。
1.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英武风采。
2.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考化学实验专题2:基本操作I.考试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操作 II.基本内容1.常见化学药品的保存 试剂性质 举例保存方法 与空 气的 成分 反应被氧气氧化①K 、Ca 、Na 等强还原性的金属;②亚硫酸、亚硫酸盐、氢硫酸、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③白磷等易自燃的物质。
①保存在煤油中②密封保存③保存在水中与水蒸汽反应 Na 2O 2、CaO 、浓H 2SO 4、碱石灰等密封保存 与CO 2反应 NaOH 、Ca(OH)2、 漂白粉等碱性物质 密封保存 与试 剂瓶反应 与瓶塞反应①NaOH 等碱性物质与玻璃塞反应; ②汽油,四氯化碳、液溴、KMnO 4能与橡胶塞反应。
①用橡胶塞 ②用玻璃塞腐蚀玻璃氢氟酸 用塑料瓶易挥发 液溴试剂瓶中加水封 见光易分解浓HNO 3、AgNO 3溶液、氨水等棕色瓶,阴凉处 2.常见化学药品的取用 取用药品固体药品液体药品 粉末块状一定量少量多量一定量使用仪器 药匙(或纸槽) 镊子 用托盘天平量取 胶头滴管 用试剂瓶倾倒 量筒、滴定管(移液管)3.溶解与稀释①固体:用烧杯、试管溶解,振荡、搅拌、粉碎、一般升温等方法可加快溶解速度。
②液体:注意浓H 2SO 4的稀释。
当混合浓HNO 3和浓H 2SO 4时,也类似于浓H 2SO 4的稀释,即必须把浓H 2SO 4慢慢地注入浓HNO 3中。
③气体的溶解a.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l 2、H 2S 、SO 2)b.易溶于水的气体(HCl 、HBr 、NH 3)4.试纸的使用试纸的种类很多,如:石蕊试纸(红、蓝)、醋酸铅试纸(检验H2S存在)、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②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③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或集气瓶口附近。
专题十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评价体系构建·串真知真题回放·悟高考解读考纲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体验真题1.(2020·全国卷Ⅰ·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A )气体(杂质) 方法A 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 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 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解析】SO22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故A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2Cu+O2错误!2CuO,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
2.(2020·全国卷Ⅲ·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B )气体溶液A.H2S 稀盐酸B.HCl 稀氨水C.NO 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解析】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
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大纲解读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重点、难点解析:一、实验室药品存放的基本知识金属钠、钾放在煤油中;金属锂保存在石蜡中;白磷放在水中;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要放在平稳的地方,以防爆炸;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见光易分解变质的物质放在棕色瓶并放阴冷处(浓硝酸、硝酸银等);碘易升华,应用石蜡封口贮放在容器中;酸放在玻璃瓶中,但氢氟酸放在塑料瓶中;碱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溴用水封。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洗涤仪器方法很多,就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沾污的程度选用。
(1)用水冲洗和用水刷洗(用毛刷刷洗)。
这是最常用的洗涤方法。
它既可以使可溶物溶去,也可以使附着器壁上的尘土和不溶物脱落下来。
但此法往往洗不去油污和有机物。
(2)用肥皂、合成洗涤剂、去污粉等洗刷。
用这种方法一般可以除去油污和有机物而把仪器洗得很干净。
(3)用铬酸洗液洗。
铬酸洗液是由等体积的浓硫酸和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配制而成,呈棕褐色。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油污和有机物去除能力很强。
铬酸洗液洗涤范围是:油污、有机物,对某些要求洁净程度高的玻璃器皿以及某些口小、管细不便于用毛刷刷洗而且对洁净程度要求又较高的玻璃仪器。
洗涤方法一般是往仪器里加入少量洗液,使仪器倾斜着慢慢转动,让仪器内壁全部为洗液润湿。
转几圈后,把洗液倒回原瓶。
若仪器沾污厉害,也可把仪器内注满洗液进行较长时间的浸泡。
若用热的洗液洗涤则效果更佳。
使用洗液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洗液灼伤皮肤或溅到衣物上。
能用别的洗净仪器的就不必用铬酸洗涤。
一是节约,二是安全。
洗液的吸水性很强,应随时把装洗液的瓶子盖严,以防吸水降低去污能力。
第41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建议2课时完成)
[考试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4.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5.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要点精析]
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1、容器与反应器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2)能间接加热的仪器(需垫石棉网)
(3)不能加热的仪器
2.计量仪器
3.用作过滤、分离、注入溶液仪器
4.干燥仪器
5.其他仪器
6.夹持仪器
铁架台、铁夹、试管夹、滴定管夹、坩埚钳、三角架、泥三角、镊子、石棉网等。
7.连接的仪器及用品
单孔塞、双孔塞、无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
另外还有一些仪器如:玻璃棒、试管刷、研钵、接收器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使用试剂要注意三点:①不能直接闻气味;②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③不能用口尝药品味道。
1.试剂的取用
固体粉末状药品取用时用药匙或纸槽送入横放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药量一般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块状固体则用镊子夹取放横放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慢慢直立,使固体沿管壁缓缓慢滑下。
液体药品根据取用药品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取用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滴定管或移液管。
取液体量较多时可直接倾倒。
往小口径容器内倾倒液体时(如容量瓶)应用玻璃棒引流。
2.药品的存放
(1)按酸碱性及氧化性选择瓶塞
①玻璃塞:一般试剂可用玻璃塞,但碱及碱性物质的存放需用软木塞或橡皮塞。
②橡皮塞:强氧化性物质(如KMnO4、Br2、H2O2、浓H2SO4、浓HNO3等)及有机物(如苯、四氯化碳、汽油、乙醚等)存放不可用橡皮塞。
(2)按稳定性选择瓶子的颜色
①无色瓶子:存放一般试剂
②棕色瓶子:存放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药品,并置于阴凉处,如浓HNO3、AgNO3、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等。
(3)密封的分类情况
①防止氧化:如亚硫酸盐、亚硝酸盐、氯化亚锡、活泼金属、白磷等,有些还要加入还原剂,例如保存氯化亚铁可加入铁钉。
②防止潮解:入氯化镁、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等干燥剂,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宜放在干燥处,少量也可放在干燥器内。
③防止水解:如氯化铝、氯化铁等也可加些试剂抑制水解,例如在氯化铁溶液中可加入盐酸,就可以防止氢氧化铁沉淀的生成。
④防止升华:如碘单质、萘等,此类药品保存应注意密封。
⑤防止分解:如硝酸、硝酸银、氯水、双氧水极大多数溴、碘及汞的化合物,保存此类药品最好用棕色试剂瓶存放于阴凉处,双氧水、过氧化钠处于阴冷处。
3.实验仪器的洗涤、组装、气密性检查
(1)玻璃仪器的洗涤
ⅰ.水洗法: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适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洗涤干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ⅱ.药剂洗涤法:
①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可选用稀盐酸清洗,必要时可稍加热。
②附有油脂,可选用热碱液(Na2CO3)清洗。
③附有硫磺,可选用CS2或NaOH溶液洗涤。
④附有碘、苯酚、酚醛树脂的试管用酒精洗涤。
⑤作“银镜”、“铜镜”实验后的试管,用稀硝酸洗。
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试管附有二氧化锰,可用浓盐酸并稍加热后再洗涤。
⑦盛乙酸乙酯的试管用乙醇或NaOH溶液洗涤。
(2)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
用试管、烧瓶做气体发生器时,应将导气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反应器的外壁或微热反应器。
若有气泡产生,移开手掌或热源,过一会儿,有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用启普发生器做气体发生器时,应将导气管活塞关闭,往启普发生器球形漏斗中注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如气体实验的装置较多,也可考虑用分段检查的方法。
原理与上述相同。
4.常见指示剂(或试纸)的使用
(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酚酞和甲基橙、应熟记它们的变色范围。
使用时将指示剂取几滴滴加到试管中的待测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2)常见试纸有石蕊试纸(红色或蓝色)、pH试纸(黄色)、淀粉碘化钾试纸(白色)以及醋酸铅试纸等;用试纸测气体的酸碱性时,应用镊子夹着试纸,润湿后靠近(但不要接触)容器的气体出口处,观察颜色的变化。
使用pH试纸时应把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在试纸上,及时用比色卡比色,读出待测液的pH值,注意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注意:
①切不可把试纸投入到溶液中。
②C12、Br2、NO2、O2等氧化性较强的气体,均可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③S2—、HS—、H2S均可使润湿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5.中和滴定
①准备过程: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用水洗涤玻璃仪器;用少量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或装待测液的滴定管;装液体(在锥形瓶中放一定量待测液),排气泡、调零点并记录初始读数。
当然也可以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液
②滴定过程:
姿态:左手控制活塞或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包的变化
滴速:逐滴滴入,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终点: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即为滴定终点。
半分钟不褪色,记录读数
③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见后面定量实验部分)
三、常见事故的处理
1.浓H2SO4溅到皮肤上,应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
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
大量的酸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NaHCO3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大量碱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HA C中和。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2.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3.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要立即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4.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CO2灭火器,不能用CCl4灭火器。
5.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要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6.温度计不慎将水银球碰破,为防止汞蒸气中毒,应用硫粉覆盖。
四、溶液的配制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
计算(溶质质量或体积)、称量或量取、溶解、降至室温、转入容量瓶中、洗涤(2—3次,沿玻璃棒再次移入)、定容(加水到刻度线下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摇匀、装瓶(注明名称、浓度)。
说明: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例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都应把密度较大的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另一种液体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