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音乐欣赏《东方神韵》
- 格式:ppt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7
东方神韵的现代表达——竹笛协奏曲《中国随想曲No.1 —东方印象》的音乐风格解读王沥沥星海音乐学院摘要:《中国随想曲No.l ——东方印象》是2011年王建民为竹笛而创作的大型现代作品,该曲将东方民族音 乐风格与西方作曲技术相结合,是近些年涌现出的一首竹笛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中国随想曲No.l ——东方印象》王建民竹笛东方民族现代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 )07-0054-03《中国随想曲No.1——东方印象》是当代作曲家 王建民于2011创作的大型竹笛协奏曲。
乐曲主要以江 南一带的民间音乐为基调,融合多种东方民族的传统 音乐特色,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集竹笛各种高难度 技巧为一体,问世以来,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 可,是一部很优秀的竹笛现代作品,具有较高的音乐研 究价值。
一、作品的东方意蕴及其表达王建民把曲名定为《中国随想曲NO.1---------东方 印象》,便已经清楚体现了创作风格定位----中国风 格,即是东方风格。
中国是东方古国,也是东方音乐风 格生成的最主要区域和重要代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 来看,东方是一个与西方相对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不仅 是地理方位上的,更在于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维 体系、文化审美与表达形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国,文化版图极为丰 富复杂,除了以汉族为代表的主体风格,还有绚丽多姿 的少数民族音乐,共同构筑了中国的“东方印象”概念。
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学者王光祈运用文化价值相对主 义的理论,把世界音乐按照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分为了三大乐系——中国乐系、欧洲乐系和波斯-阿 拉伯乐系。
①而在我国,三大乐系都存在,其中中国乐系 和波斯-阿拉伯乐系是区别于西方音乐审美的,最具有 东方趣味。
我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以及周边的日 本朝鲜等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主要采用中国乐系, 即多运用无半音的五声音阶、多散节拍、单声织体,大 量运用富有韵味的音腔;西亚各国以及居住在我国境内的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音乐则主要属于波斯-阿 拉伯乐系,音律复杂、音阶调式多样,旋律细密缠绕,非 常细腻华丽。
异域风情的古筝曲子
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古筝也产生了不同的风情和曲目。
下面是几首异域风情的古筝曲子:
1.《草原春晓》
这是蒙古地区流传广泛的古筝曲之一,以其清新悠扬、富有草原情趣的旋律而闻名。
曲子乐曲简单、易上手,展现了草原广阔、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
2. 《马神之歌》
这是藏族地区的古筝曲,曲调华丽、雄壮,象征着人们对马神的崇拜和敬畏。
曲子以波澜壮阔的气势表达着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恋,凸显了藏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3. 《东方之韵》
这是一首融合了阿拉伯音乐元素的古筝曲,曲子轻盈、细腻、热情,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曲子巧妙地将中东的蕃茄舞曲风格和中国古典音乐元素融合,展现了东方艺术的神韵和魅力。
4. 《飞花》
这是一首江南风情的古筝曲,轻柔、细腻,如同江南水乡的春
雨,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和美好。
曲子以迅疾的动感、流畅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元素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气氛,给人们带来了丝丝缕缕的情感共鸣。
10首竖琴经典乐曲竖琴是一种优美而婉转的乐器,它的声音像是天籁之音,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首经典的竖琴乐曲,每首乐曲都有其独特之处,让我们一同进入美妙的竖琴世界。
1. 《卡农》《卡农》是巴赫的一首经典作品,也是竖琴最经典的乐曲之一。
乐曲以其倒叙的演奏方式而闻名,竖琴的旋律在卡农和声的伴奏下流动,让人沉醉其中。
2. 《克劳德·德彪西的公主梦》这是德彪西为竖琴而谱写的室内乐曲,流畅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充分展示了竖琴的优美音色。
整个乐曲韵律优雅,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3. 《卫斯理》这是德彪西为竖琴所谱写的一首悠扬的浪漫乐曲,以其旋律的巧妙叠加和流动被广泛喜爱。
竖琴的音色在这首乐曲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让人沉浸其中。
4. 《竖琴协奏曲》竖琴协奏曲是竖琴家们最钟爱的经典曲目之一。
这首乐曲融合了竖琴的独特音色和浪漫的旋律,既有激情澎湃的部分,也有优雅飘逸的部分,带给人们一个丰富多彩的听觉享受。
5. 《竖琴幻想曲》这是亨利克·加热克为竖琴而谱写的一首壮丽的乐曲。
乐曲中竖琴的音色如同瀑布一般奔腾流淌,在高低起伏的音符中展现出竖琴的独特魅力。
6. 《夜上海》这首乐曲是刘演奏夜市场的插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
竖琴在这首乐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琴弦的震颤和音色的变化,营造出充满东方神韵的氛围。
7. 《秦淮河畔》这是朱殷为竖琴所作的一首古风乐曲,以秦淮河的美景为创作灵感。
竖琴的优美音色与悠扬的旋律相得益彰,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向往的情感。
8. 《圣母颂》这是弗朗索瓦·克莱蒙堡为竖琴而作的一首美丽的宗教音乐。
竖琴在这首乐曲中起到了承担和声的作用,与声乐部分相互呼应,传递出虔诚和平静的情感。
9. 《竖琴舞曲》这首舞曲以其轻快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而闻名。
竖琴在这首乐曲中展示了其灵动和奔放的一面,带给人们一种欢快和愉悦的感受。
10. 《开场曲》这是沃尔特尔·布尔克传统的开场曲,也是竖琴表演的常见曲目之一。
听课记录:2024 人音版高中艺术·音乐必修2 歌唱《第九单元浓郁乡情:作品鉴赏阿拉哩哟》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鉴赏《阿拉哩哟》这首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作品中的民族风情和浓郁乡情。
2.文化理解: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艺术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音乐元素、表现手法等角度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二、导入教师行为:•播放一段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片段作为引子,引起学生的注意。
•简述《阿拉哩哟》所属的民族或地区,以及该民族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片段,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韵味。
•聆听教师介绍,对即将鉴赏的作品产生初步的兴趣和期待。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音乐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作品鉴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教学过程重点部分:作品鉴赏与分析教师行为:•初次聆听:引导学生完整聆听《阿拉哩哟》,感受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
•分段解析:将作品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分段解析,重点讲解旋律特点、节奏变化、乐器使用等音乐元素。
•文化背景介绍:结合作品所属的民族或地区,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教师总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作品,尝试捕捉其中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积极参与分段解析,学习音乐知识,理解作品结构。
•聆听文化背景介绍,拓宽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分组讨论,与同伴分享个人见解,相互启发。
•聆听教师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初次聆听、分段解析、文化背景介绍、讨论交流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鉴赏作品。
第七单元舞动心弦——舞蹈音乐13、中国舞蹈音乐【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国舞蹈音乐的风格特征。
2.了解民间舞音乐、歌剧音乐等相关音乐知识。
3.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中国古典舞《荷花舞》教师提问:你们看完视频后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如何的?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
原始舞蹈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节奏。
舞蹈作为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由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自然更加需要音乐的配合。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中国舞蹈音乐。
二、新课讲授(一)民间舞1.概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
此类舞蹈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影响、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2.差异性: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3.特点: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4.作品欣赏:阿细跳月①教师进行作品介绍。
“阿细跳月”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云南弥勒阿细人聚居区,因多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也是彝族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形式。
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子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阿细跳月舞蹈在音乐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节拍是3+2的五拍子,切分节奏的运用增加了舞蹈的动感。
②师生共同欣赏乐曲。
(二)舞剧音乐1.概念: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情感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论德彪西《前奏曲》第二册的音乐风格及演奏作者:徐懿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3期【摘要】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
本文拟就从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作曲技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对《前奏曲》第二册的每首作品进行详尽分析,以阐释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风格内涵。
【关键词】前奏曲;德彪西;钢琴;印象主义德彪西的《前奏曲》第二册创作于1910-1913年。
在这期问巴黎音乐界发生了两件轰动性的大事:贾吉列夫率领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首演了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
作为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朋友和支持者,德彪西非常r解这些新创作的谱子,斯特拉夫斯基对其影响十分明显。
《前奏曲》第二册标志着德彪西音乐语言的某种演变。
这种演变不仪涉及剑旋律的创新和从双调性和弦的叠置巾产生的新颖的和声,而且涉及到复合节奏。
在《雾》《枯叶》《怪癖的拉文将军》《焰火》中,都能听到“彼得鲁什卡和弦”的音响。
同时,德彪西在调与和弦之外并置半音阶或二全音的创作手法也增添r这些作品新的趣味。
《前奏曲》第二册中,每首前奏曲调性是通过谱号上的变音记号显示的,调性提示r每首前奏曲的总体色彩,虽然这些作品巾的主调性并不明显。
这些前奏曲的调性布局更像是由一幅幅小的精致的图案镶嵌而成。
德彪西的这种“拼贴”艺术在《前奏曲》第二册中尤为明显。
通过借用中古调式、并置调式和全音音阶的使用,大大丰富了乐曲的和声色彩,也进一步削弱了主调性的支配作用。
这直接导致了其后的作曲家勋伯格、威柏恩等人对调巾心作用的彻底废除。
德彪西将作品的标题放在每首前奏曲结尾的括号巾是标题音乐创作新的探索。
这种做法似乎是将音乐与文学的某种联系降到最低程度。
德彪西似乎意识到《版画集》与《意象集》巾的具象性标题已经达到了唤起超越音乐的联想的目的,是时候让音乐自己表达了。
德彪西在每首前奏曲巾探寻各种对应的东西,如各种风景(《雾》《枯叶》《欧石楠》),从传统的古代文化(《埃及古壶》)、东方文化(《月色满庭台》)和西班牙文化(《阿尔汉勃拉宫的大门》)巾汲取创作灵感。
东方神韵渐入佳境——古筝协奏曲《入漫》的音乐分析作者:徐婧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内容提要]《入漫》是青年作曲家刘青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其灵感及创作元素来源于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标题“入漫”选自古琴曲结构中“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中的“入慢”一词,作曲家将其演绎为“入漫”意在表达梦境的甜美及其由浅入深的过程。
在基于个人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运用对位技法、调性调式变化以及和声色彩明暗对比等现代作曲手法,将《入漫》的东方神韵和现代音乐气息“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调式对比,对位技法等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古筝协奏曲/《入漫》/ 东方神韵/ 现代作曲技法中图分类号:J6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1-0230-7以浓郁的中国音乐文化神韵作为背景,融入现代作曲技法是青年作曲家刘青的创作特点,在其出演的作品中总能表现出她在中国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创作技法相结合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入漫》这部作品为“2008年北京国际女音乐家大会”所写,于2008年4月21日首演于中山音乐堂,由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演奏,关乃忠指挥,随后10月27日,在北京音乐厅由彭家鹏执棒,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再次演出,近悉本曲即将于2011年上演于新加坡。
一、乐曲的整体结构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笔者把作曲家在节目单上为这首作品而作的一首词摘录如下:“轻浅入,漫自开,云卷西风溅起千叠海,雾散尽,清犹在,月拂尘埃唤醒意归来……”。
这首词表达了在梦境中情绪由平静到热烈再到平静的一个过程,也暗含了作曲家为《入漫》而设计的整体布局。
全曲是包含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三部结构:“渐入”(引子)——“漫延”(A段)——“弥漫”(B段)——“漫衍”(C段)——“散尽”(尾声),《入漫》都在梦幻般的氛围中展开。
二、主题材料的运用及其贯穿发展《入漫》主题材料来源于昆曲《牡丹亭》中《游园惊梦》的首句,作曲家挑选了其中的几个骨干音作为全曲的中心音,也称为核心动机,它在整首作品中贯穿始终,并且充满活力而“善变”。
音诗音画东方神韵----寄语赵广清先生新作《东方神韵》山苍水润,雾霭缭绕,主调黑白,偶有黄蓝。
展眼,磅礴大气,意蕴深厚。
抬望,长卷漫抒,恢弘深邃,音诗音画,有声山水,远黛近墨,浑然交响。
一副长卷,构思起稿是作品寓意及布局谋篇之关键,所谓意在笔先。
像这幅山水画,其实也是一副风水画,因此,远中近景都表现什么,如何表现,都用哪些技法,各景之间的连带关系等等都要成竹在胸方可动笔。
如有神,必是功贵历练丹青经年。
画是音之意蕴,音是画之角徴。
画从乐中生,韵自画中来。
站在画前,似乎音乐漫涌,这音乐,应该是一首交响音诗音画之灵透作品。
(一)行云流水之快板欣赏画作,先观整体,再瞭细微。
映入眼帘,山占主体,远中近景左中右侧,皆是凹凸起伏,墩实厚重的山体,沟壑清晰,状形各异,山脊树茂,植被繁生,山石倒影,旖旎波动。
好一个山外有山,层峦叠翠。
更妙的是,山的布局中,用环绕的水,过桥的樵夫,幽幽的路径,飞挂的瀑布,缥缈的雾霭,来表现山的灵秀。
再看水,左侧中景的瀑布,是画中水的源头,本是一注,中分两股,待倾泻而下时已然瀑三。
轰鸣声中,山谷间水流成河,潺澹而歌,清澈逶迤,如斯永昼。
河床树高,针阔相间,挺拔依偎,致意飞扬。
除了水的流动,中景及远景的雾霭亦是浪漫之笔。
淡墨素颜,缥缈拢纱,似霓裳羽衣之乐,亦阆苑仙葩之舞。
中景之中,三五户人家,给整幅作品增添了烟火之气,是青梅煮酒、闲话桑麻之乐,亦恍若仙境何似人间之说。
远景之山,却用浓墨渲染,间或淡笔过渡,视觉抢眼,压轴出镜。
日出东方,乃作品中唯一点红,跳跃的太阳,生机盎然,朗润苍生。
(二)写意抒情之慢板泼墨写意,分水裁山,好的绘画作品,应该是缄默中有寓意,淡雅中是大美。
眼前画作,从美学的角度,是山水画,从文化的角度,则是风水画,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位书画文化艺术家,对于作画本身,那是精道娴熟,技法游刃,但匠气永远太过市井,不足以让作品更具艺术美学收藏价值,因此,让作品注入深刻哲思的文化内涵,才是作者的不懈追求。
中音萨克斯名曲经典十首摘要:一、前言二、中音萨克斯简介三、十首经典中音萨克斯名曲概述1.《茉莉花》2.《二泉映月》3.《梁祝》4.《美丽的草原我的家》5.《青藏高原》6.《彩云追月》7.《在那遥远的地方》8.《康定情歌》9.《黄河大合唱》10.《敖包相会》四、结语正文:一、前言中音萨克斯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乐器,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强,适合演奏各种类型的音乐。
在我国,中音萨克斯的演奏技巧和曲目不断发展和丰富,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体验。
本文将向您介绍十首经典的中音萨克斯名曲,带您领略这一乐器的魅力。
二、中音萨克斯简介中音萨克斯(Alto Saxophone)是一种木管乐器,属于萨克斯家族的一员。
它的音域宽广,音色独特,既能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也能展现激昂奔放的热情。
中音萨克斯在交响乐队、爵士乐队、管乐队等多种音乐场合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十首经典中音萨克斯名曲概述1.《茉莉花》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以中音萨克斯的优美音色演奏,更能体现出茉莉花的芬芳和宁静之美。
2.《二泉映月》这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二胡名曲,改编成中音萨克斯后,别具一格,令人陶醉。
3.《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经典旋律,用中音萨克斯演奏,呈现出全新的感染力。
4.《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描绘内蒙古大草原美景的歌曲,通过中音萨克斯的演绎,更显得宽广、悠扬。
5.《青藏高原》这首歌曲以中音萨克斯演奏,更能表现出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人民的豪情壮志。
6.《彩云追月》这是一首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民乐名曲,改编成中音萨克斯后,别有一番风味。
7.《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以中音萨克斯演奏,更能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
8.《康定情歌》这首四川康定地区的民歌,通过中音萨克斯的演绎,别具风味,令人陶醉。
9.《黄河大合唱》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以中音萨克斯演奏,更显得激情澎湃,充满力量。
10.《敖包相会》这首蒙古族民歌以中音萨克斯演奏,展现出敖包相会的浪漫与美好。
《少读宋词》的阅读原文和题目答案解析《少读宋词》的阅读原文和题目答案解析「篇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江南柳》,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南柳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词中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请赏析下阙中“重”、“亭亭”表达的具体的内心感受及其表达效果。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1)①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送别之忧愁苦伤及别后郁郁离思的内心情感。
萧曲精选28首1. 《梅花三弄》:梅花开时,听这曲萧声,心中不由得悠然自得。
2. 《广陵散》:这是一曲极富有东方神韵的琴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3. 《阳关三叠》:这是流传最广的古琴曲之一,其雄奇、壮阔的气势常常让人为之一振。
4. 《酒狂》:曲调欢快,音乐性强,是古代宴会上不可或缺的音乐之一。
5. 《高山流水》:这是一首博大精深的古琴曲,曲调中神秘莫测,恍若穿越时光。
6. 《平沙落雁》:这是一曲引人入胜的箫曲,融合了鸟语曲调和自然之音。
7. 《关山月》:一曲轻盈悠扬的箫曲,引领着人们进入一片浪漫如诗的月夜深情中。
8. 《十面埋伏》:曲调如行云流水,激荡着阵阵烈士之气,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9. 《霸王别姬》:曲调旋律凄美,深深地打动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10. 《渔舟唱晚》:这首曲子曾被誉为古琴曲中的“钜作”,音乐旋律优美、悠扬,充满神秘气质。
11. 《碧海潮生曲》:曲调抒情、缠绵,富于海洋之旅的热情和感性。
12. 《庐山谣》:曲调激昂,气势磅礴,展现出庐山秀美山水和奇峰怪石之间的雄奇气魄。
13. 《广陵散》: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曲调博大深邃,充满云雨悠扬的感性。
14. 《阳春白雪》:曲调清雅流畅,引领人们进入一片丝绸之路乐章之中。
15. 《将军令》:曲调轻飘飘、欢快,以风流人物将军为背景,是古代世人们喜欢聆听的曲子之一。
16. 《凤求凰》:这是一首极具民歌特色的古典乐曲,用亲切、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凤凰的景仰和企盼。
17. 《梅花三弄》:古琴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调悠扬、坦荡,耐人寻味。
18. 《步步高升》:曲调欢快、轻松,为人们带来了繁华盛世的欢声笑语。
19. 《流水高山》:这是一首充满山水之美的曲调,曲子中完美地融入了自然之声,在人们心中营造了一个清新、怡人的世界。
20. 《夜深沉》:曲调清冽妙趣横生,带领着人们徜徉在缤纷的音符世界中。
21. 《湘江夜雨》:曲调情深意切,仿佛带着人们走进了湘江的历史传说之中。
教学叙事讷河职教中心徐柏鹤展翅翱翔的雄鹰搏击长空,人们往往赞叹它的英姿、胆识;成功盛开的花朵香远益清,人们往往倾慕它的美丽、洒脱。
然而当初,它们的成长历程却浸透了坚强奋斗的泪泉。
十年成长的磨砺,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让我由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教育战线的“老兵”。
没有欣喜若狂、没有骄傲自满、没有锋芒毕露,有的只是做人的成熟稳重,有的是教学中谦虚谨慎,有的是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使命感,有的是扎根教育的决心,献身教育事业的无悔。
徐柏鹤,女,中共党员,1982年3月出生,2002年5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09年取得了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学本科学历。
2004年8月竞聘到职教中心学校任教,工作至今。
十余年来,我一直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先后担任过升学幼师班、函授幼师班七九年班主任工作、四年教务处干事工作、一学期教研组长工作,2010年9月晋升中学二级教师。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我多次荣获讷河市优秀教师、讷河市优秀共产党员、讷河市三育人、讷河市骨干教师等荣誉。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一片丹心系岗位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感到无比自豪。
所以,今天我倍加珍惜这份事业,并把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一名党员,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教育法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思想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能正确处理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不断进取,敬业奉献,认真执行岗位职责。
我始终坚信: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征服学生的心。
教师的职业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
十年来,我始终牢记:“是您的关怀让我们有了心灵的悸动,是您的教诲让我们有了人生目标,”这是教师节学生送给我的感恩寄语,我把它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并愿为这个誓言而终身奋斗者,就是凭着这样一种信念,我与学生建立了一种亲情式的师生关系。
中音萨克斯名曲经典十首摘要:1.引言:萨克斯乐器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爵士乐中的地位2.中音萨克斯的定义及其特点3.十首经典中音萨克斯名曲的介绍4.总结:中音萨克斯在音乐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正文:一、引言萨克斯是一种由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于1840 年发明的乐器。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即兴演奏的特点,成为爵士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在过去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经典名曲通过萨克斯演绎出来,为人们带来无尽的音乐享受。
二、中音萨克斯的定义及其特点中音萨克斯是萨克斯家族中的一种,其音色介于高音萨克斯和低音萨克斯之间,具有柔和、优美的特点。
中音萨克斯适合演奏各种类型的音乐,包括爵士、古典、流行等,其即兴演奏能力更是为音乐表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三、十首经典中音萨克斯名曲的介绍1.《梦驼铃》:一首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中音萨克斯名曲,展现了辽阔草原的壮美景色。
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眷恋,中音萨克斯的演奏更加增强了这种情感。
3.《亲亲河边草》:这是一首描绘河边景色的优美民谣,中音萨克斯的演奏为其增添了诗意。
4.《北京的金山上》:一首歌颂祖国美好河山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让这首歌更加动人。
5.《画你》:这是一首充满爱意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使其更加浪漫。
6.《蒙古人》:一首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为这首歌增色不少。
7.《烛光里的妈妈》: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使其更加感人。
8.《我的快乐就是想你》:一首充满幸福氛围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让这首歌更加欢快。
9.《昨夜星辰》: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为其增添了神秘感。
10.《美丽的神话》:一首具有神秘色彩的歌曲,中音萨克斯的演奏让这首歌更加引人入胜。
四、总结中音萨克斯在音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其柔和优美的音色和即兴演奏能力为各种类型的音乐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