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燃烧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1
垃圾焚烧炉稳定的燃烧控制调整柏杰 2010年4月28日要使垃圾焚烧炉燃烧稳定,必须控制入炉垃圾的合理发酵时间、合理的拌料、合理的料层厚度、合理的配风、合理的火床长度。
在运行调整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入炉垃圾的控制:1、发酵区的卸料门下的垃圾一定要及时抓清,一定要有通道,并保持垃圾池渗滤液隔栅前通畅,不被垃圾阻断渗滤液流出通道。
2、入炉垃圾必须经过充分的发酵:一般在7天以上,但并非发酵的时间越长越好。
3、入炉垃圾的正确选择:投料时投中、下部垃圾,这是因为顶部和底部的垃圾水分很大(垃圾因发酵而升温,中下部的垃圾水分蒸发出来后集结在上部垃圾上,而且顶部垃圾直接和外界接触,发酵不佳),垃圾抓吊司机应把顶部(2~3m)的垃圾抓到发酵区去继续发酵。
4、正确的拌料、配料:拌料时应该控制合理的松散高度(约5m),太低料松散不开,太高会因为重力的惯性冲击反而把料压实;底部垃圾和上部垃圾的合理掺烧(1:1或者1:2掺混搭配)。
5、投料的时候也有讲究,应该投在料斗的中间位置(不但可以防止料斗搭桥,而且还便于垃圾进入炉膛后,铺在焚烧炉排上时两边的料层相对中间的要薄,而从炉排下穿出来的风也是两边的相对于中间的要小点,这样对燃烧有利),而且料斗内尽量保持略低料位(料太多就容易压的太实,到炉排上不利于风的穿透;料太少又容易造成料斗串风)。
6、垃圾抓吊司机与司炉间应加强联系。
当司炉发现入炉垃圾热值变化较大时,应及时通知垃圾吊司机,调配入炉垃圾热值配比。
垃圾吊司机在换区、换料时应提前通知司炉做好调整。
二、料层厚度的控制:1.根据垃圾质量调整料层厚度:垃圾重:料层应稍薄,主燃烧区料层推荐控制厚度300mm(垃圾重指:灰伤较多的垃圾,压在中底部的垃圾,水份较多的垃圾)。
垃圾轻:料层应稍厚,主燃烧区料层推荐控制厚度350~400mm(垃圾轻指:灰伤少,堆在中上部的垃圾)。
2.火床上的垃圾偏厚(一区700㎜以上,二区500以上)(料层厚、火孔少、垃圾无法烧透、炉温不高)时的调整:调整方法:停给料,只运行焚烧炉排,推荐采取如下方法:先想办法把二区的料层拉薄至正常燃烧料层(采取先运行#4焚烧炉排及其后的炉排,待#4焚烧炉排和#3焚烧炉排见有明显的空隙的时候再一起运行二区焚烧炉排,以此来保证#4炉排上的料被推至#5炉排上能松散开,#3到#4也是如此),根据火床长短,着火情况,确定运行、停止时间。
焚烧炉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焚烧炉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环境,依法规范焚烧炉的操作行为,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焚烧炉操作人员,包括炉主、煤气工、焚烧室中库存查看员等。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四条焚烧炉操作人员应服从岗位上级的指挥和管理,不得擅自扩大焚烧范围、更改操作流程等。
第五条无相关操作资质、疾病患者、酗酒者、吸毒者及精神异常者不能从事焚烧炉操作工作。
第六条焚烧炉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政策。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焚烧炉的安全、有效、环保运行。
第二章脉冲焚烧炉操作第八条操作人员应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焚烧炉的温度、氧含量等参数,确保焚烧过程的稳定性。
第十条焚烧炉操作人员应熟悉脉冲焚烧炉的工艺流程、控制设备的操作方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及时疏通焚烧炉内的灰渣,保证炉内的正常燃烧。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焚烧炉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熟悉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好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
第十四条焚烧炉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焚烧炉,切断电源,并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第三章库存查看第十五条库存查看员应熟悉焚烧炉操作流程,了解库存的种类、数量。
第十六条库存查看员应根据工艺要求,及时查看库存的存储情况,并定期报告给炉主。
第十七条库存查看员应随时关注库存的安全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第十八条库存查看员应按照要求定期对焚烧炉的库存进行燃烧或转运,并记录存储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第十九条焚烧炉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安全设施的完好性,确保焚烧炉周围的环境安全。
关于锅炉燃烧调整的总结对于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调整,主要是料层厚度、火床长短、风量配比来确保炉温的正常。
为了使锅炉燃烧更加稳定,控制方法更为便捷,通过理论加实践经验,得出总结如下:一、炉排和一、二次风量给定1、推料器的速度及行程决定了推入垃圾的数量,也决定了锅炉的蒸发量。
推料器使能和行程的设置以干燥段的料层为依据,控制干燥段料层为600-800mm,推料器的行程为400mm,使能50%左右。
在调整锅炉蒸发量时,可以通过调节使能控制,使能调节一次5%-10%。
料层的厚度也可以通过加减使能和加减行程来控制。
2、干燥段主要是为了将入炉的垃圾烘干,使其达到着火的条件,所以干燥段炉排的速度决定了垃圾着火点。
为确保垃圾充分干燥,干燥段炉排的使能控制在55%左右,使能的设置以垃圾的着火点为依据,通过现场看火,以着火点在干燥段与燃烧段交接为最佳,调整时可以通过加减使能控制着火点的位置。
着火点偏上容易垃圾衔接不上烧断料,会使炉温急剧下降;着火点偏下会导致火床下移,容易烧不烬出生料。
3、燃烧段是垃圾在炉内的燃烧区,燃烧段炉排的速度决定了火床的长短、主火焰的位置和垃圾燃烬点。
为确保垃圾充分燃烧,燃烧段炉排的使能控制在55%左右,使能的设置以火焰的中心位置和火焰燃烬的位置为依据,火焰的中心位置在后拱前,但不接触到后拱为最佳,调整时可以通过加减使能来控制火焰中心点位。
火焰的中心位置偏下,会导致炉温偏高,后拱结焦,容易烧不烬出生料。
4、燃烬段是将燃烧过的炉渣进行冷却的区域,,所以燃烬段的炉渣厚度不宜过厚。
为确保炉渣得到充分冷却,燃烬段炉排的使能控制在80%左右,确保燃烬段上的炉渣厚度300mm左右,炉渣具有一定热量,厚度不宜过厚,以防止燃烬炉排温度过高,发生卡涩现象。
5、一次风机频率控制在30-35Hz,二次风机频率不小于30Hz,控制锅炉出口氧量在5-8%左右。
一次风温度控制在160℃-190℃。
当垃圾质量发生变化时,如垃圾湿度较大不易着火时,可以加大干燥段风量和风温,加快垃圾干燥时间。
废酸再生装置焚烧炉重要控制及联锁方案的讨论摘要:焚烧炉是废酸再生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
经过核算,将焚烧炉内wO2控制在3%左右时,是比较经济的水平。
提高焚烧炉的自控和安全水平,是保证其充分、平衡、高效、安全、经济运行及平稳操作的关键所在,是保障废酸再生率的根本,也是尾气环保达标的前提。
通过焚烧炉的燃烧控制、联锁控制及顺序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焚烧炉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并保障了焚烧炉的安全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焚烧炉;燃烧控制;安全联锁;顺序控制一、焚烧炉燃烧控制(一)焚烧炉燃烧控制方案焚烧炉内空气含量是废酸再生装置焚烧炉控制的核心之一。
当焚烧炉出口wO2<1%时,焚烧炉内部烃类、酸性气等物质无法充分反应,会造成尾气超标、再生浓硫酸浓度达不到预期等后果。
流量计FT-26测得的燃料气体积流量qV1,并进行温压补偿运算后,再乘以预先设定的固定燃料气密度,得到燃料气质量流量qm1,也可以设置在线燃料气密度分析仪AT-02,进行密度补偿计算,得到燃料气质量流量qm1。
为保持焚烧炉内温度,将TIC-19的输出值作为进FIC-26的给定值,进而控制进焚烧炉燃料气的流量控制阀FV-26。
将qm1与空气/燃料配比k1相乘,得到燃烧燃料气所需空气量qm空1。
通过废酸流量qm2与空气/废酸比k2相乘,得到燃烧废酸所需空气量qm空2。
通过酸性气流量qm3与空气/酸性气配比k3相乘,得到燃烧酸性气量所需空气量qm空3。
将qm空1,qm空2,qm空3相加,得到焚烧炉内介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总和qm空。
qm空与预先设定好的焚烧炉主风最小用风量进行比较,即得到保证焚烧炉充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qm空总。
qm空总作为进焚烧炉主路燃烧FIC-43的给定值。
通过焚烧炉出口氧含量分析仪AT-01,监测焚烧炉燃烧后氧气含量,AIC-01的值作为FIC-44的给定值,调整燃烧空气旁路流量控制阀FV-44的阀门开度,进而控制焚烧炉出口氧气含量,保证焚烧炉内部处于过氧燃烧。
垃圾焚烧炉燃烧控制方案设计探讨论文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垃圾焚烧炉燃烧控制方案设计,这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挑战的话题。
十年来,我一直在方案写作的海洋中遨游,今天,就让我以这篇论文,来阐述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探索。
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控制是确保焚烧过程高效、环保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方案时,我们要明确焚烧炉的基本参数,如焚烧能力、焚烧温度、燃烧室尺寸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燃烧控制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一、燃烧控制策略1.燃烧温度控制采用高温计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根据焚烧炉的燃烧特性,设定合适的温度范围,通过调节燃烧器的供氧量来实现温度控制;采用智能算法,根据焚烧炉的运行数据,自动调整燃烧参数,以保持燃烧温度的稳定。
2.燃烧气氛控制采用氧化气氛,使焚烧过程充分氧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根据焚烧炉的燃烧特性,合理调整供氧量和燃烧器位置,以实现均匀燃烧;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燃烧气氛,及时调整燃烧参数。
3.燃烧效率控制优化燃烧器设计,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富氧燃烧、低温燃烧等;合理配置焚烧炉的燃烧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二、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以满足控制需求;控制器的性能和兼容性,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
2.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数据处理的算法和逻辑,以实现精确的控制效果;控制策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焚烧炉的运行需求;通信模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实施方案与优化1.实施方案确定焚烧炉的燃烧参数和控制目标;设计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安装调试控制系统;对焚烧炉进行试运行,验证控制效果。
2.优化策略根据焚烧炉的运行数据,调整燃烧参数,实现最佳燃烧效果;采用智能算法,实时优化燃烧控制策略;定期对焚烧炉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田贵明摘要:垃圾焚烧炉由于垃圾成分复杂及热值不稳定,导致其燃烧控制滞后时间长,焚烧炉燃烧系统多处需要手动控制运行。
本文提出适合垃圾焚烧炉运行工况的自动燃烧控制(ACC)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蒸发量控制模块、垃圾料层控制模块、焚烧炉炉内温度控制模块、炉渣热灼率控制模块、氧量控制模块,通过给料速度、炉排速度、燃烧用风量及垃圾层厚度计算等实现了垃圾焚烧炉的自动燃烧控制。
将该ACC系统应用于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ACC系统能够实现垃圾焚烧炉稳定燃烧,环保参数无波动,生产指标符合要求。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设计引言近几年来,城市规模和居住人口不断扩大、增多,相应的也产生了更多的城市生活垃圾。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如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一个需要予以着重关注的问题。
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多以填埋、焚烧及堆肥为主。
其中垃圾焚烧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借助垃圾焚烧发电,还能体现出绿色、环保、高效的优点。
1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况炉排炉垃圾焚烧的认识:炉排炉垃圾焚烧是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的技术,炉排型焚烧形式多样化、使用范围广泛,占世界垃圾焚烧发电、供热市场的80%以上。
最显著的优势是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有害气体排放量少,适应性高,有利于大规模集中处理垃圾,在焚烧之前大部分垃圾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可以直接进行焚烧,操作便捷。
但是,炉排炉垃圾焚烧也存在产生含水率高的污泥、大件生活垃圾不能直接焚烧等弊端。
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是针对传统燃烧方式中人工点火操作过程中,生产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人身伤亡事故发生频繁的现况;以及缺乏事故检测预警、实时监测燃烧状况、判断处理异常现象能力的现状,研究和设计出的一套全自动化的燃烧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焚烧和发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垃圾的稳定燃烧,对垃圾燃烧的给料、进风、翻动频率等变量实施自动化的控制及操作;蒸汽流量是反映燃烧自动控制系统运转状况的重要参数。
基于 DCS系统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技术优化摘要:垃圾焚烧炉根据其采用的炉排技术的不同,垃圾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各有差异。
本文对往复式机械焚烧炉排垃圾燃烧进行系统性研究,针对国内垃圾成分复杂,热值波动大的特点,提出符合现场实际工况的控制方法,在实际的生产运行中实现自动燃烧控制,在降低锅炉负荷波动的同时减少运行人员操作量,保障垃圾焚烧炉高效经济运行。
关键词:垃圾燃烧、自动控制1引言目前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有填埋、焚烧、堆肥等,随着国土面积的日益紧张以及技术的进步,垃圾焚烧发电以其“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建。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起源于国外,国内大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都是采用引进国外的炉排技术,控制逻辑封装在PLC中,运行人员仅能按照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无法根据实际的燃烧情况对控制逻辑进行修改完善。
本文所设计的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技术基于和利时DCS系统平台,研究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技术的目的是减少因运行人员操作水平差异导致焚烧炉工况波动较大,保证垃圾焚烧炉的稳定燃烧,达到锅炉主蒸汽流量和垃圾供应的稳定性、热灼减量最小化,并且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减少运行人员的操作量。
2典型垃圾焚烧炉燃烧现状介绍广东省雷州市某电厂目前有两台日处理生活垃圾500t/d垃圾焚烧炉。
该电厂垃圾焚烧炉采用伟伦机械炉排,焚烧炉燃烧系统由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给料系统、炉排四部分组成。
优化前该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ACC系统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固定一次风、二次风风门开度,设定一个固定的速度,使推料器和炉排保持设定的速度往返推料,运行人员根据工况进行调整。
垃圾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不能得到充分的燃烧,垃圾的热值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锅炉的负荷波动较大,且运行人员手动调整时容易发生操作缓慢、误判等情况。
3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设计3.1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的特点和难点分析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处雷州市郊区,原生态生活垃圾量不足,需要掺烧从垃圾填埋场挖出的陈腐垃圾。
VOC 废气焚烧炉与控制一、生产工艺本工艺是用燃烧、高温分解氧化的方式处理含有机物的废气,焚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VOC 尾气焚烧炉流程框二、操作控制过程开启长明灯压缩空气阀—天然气阀—自动启动点火—检测火焰信号(有,点火成功;无,2秒钟后,再次点火。
)两次点火不成功,关天然气。
冷炉开机:点火成功后,开启主燃烧器自备空气风机-开主燃烧器天然气(主火焰着火,天然气流量控制在30~50Nm 3/hr,具体数值由规模最终现场设定)。
检测炉膛温度,炉内温度达600度左右,切换到废气管道开关,同时关闭自备风机。
热炉开机(温度>600℃):点火成功后,开启废气阀-开主燃烧器的天然气, 焚烧炉 废气 流量计 电动阀 开,关 给出信号 流量计天然气 压缩空气 启动点火自动,手动 自备风机长明灯 火焰检测 主燃烧器 调节开关-自动,手动压力 热电偶 燃烧尾气— 烟气后处理系统 热电偶 阻火器天然气一旦检测不到火焰,首先关主燃烧器的天然气,确保安全;再关废气管道,报警。
长期运行控制方法:由废气流量控制天然气流量+炉内温度。
废气流量需多少天然气流量(比例调试后再定)。
如果炉膛温度高于850℃,适当减少天然气用量,温度控制在800~850℃。
三、参数控制1)废气流量如果低于特定小值,打开自备风机补充空气,提高天然气流量,确保炉内能正常燃烧,报警。
一旦达到特定小值,恢复操作。
废气流量高于特定大值,报警。
2)统计总废气量,统计总天然气用量,给出流量实时工作曲线。
3)炉膛温度实时工作曲线。
4)采用仪表显示器。
四、运行模式两种运行模式。
手动与全自动。
五、现场实施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7月的现场实施照片如图2所示,一直在正常运行。
炉体(上)及天然气管线(下)带VOC焚烧火焰(上)及控制操作界面(下)。
焚烧3t1e原则
焚烧3T+1E原则是指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通过控制以下五个要素来确保有害物质的充分分解并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温度(Temperature):保持焚烧炉内温度在800℃以上(最佳值为900℃以上),以促进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的分解。
时间(Time):确保烟气的停留时间超过2秒,以保证充分的氧化过程。
扰动(Turbulence):通过优化炉型和使用二次喷入空气等方法,加强烟气的混合和搅拌,以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
过量空气系数(Excess Air):提供适量的助燃空气,可以减少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空气过剩系数(Excess Air Coefficient):在回转窑和二燃室的总过剩系数应保持在1.7-2.0之间,以确保燃烧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
这些原则共同作用,从源头上控制酸性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生成,从而全面控制烟气排放可能导致的二次污染。
MPC技术在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燃烧控制的应用摘要:本文以MPC技术在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应用为例进行分析,介绍垃圾焚烧炉工艺原理及MPC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垃圾特性预测、垃圾透风特性建模、垃圾燃烧位置火焰图像识别、燃烧自动控制策略,重点介绍垃圾特性预测建模和垃圾燃烧位置火焰图像识别建模,并对典型控制逻辑进行了展示,为其它垃圾焚烧发电厂提MPC燃烧自动控制改造参考。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MPC,燃烧自动0前言国内,因为自动化程度低,垃圾焚烧发电厂集控室普遍配置5-7人。
目前国内已经投产的400余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能够实现焚烧炉燃烧自动控制的生产线极少。
在国内先进进口设备及其燃烧自动控制系统还不能实现燃烧自动控制的主要原因有:国内生活垃圾热值普遍偏低;垃圾分类刚起步,热值不稳定;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针对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自动化程度低,本文通过介绍MPC技术在国内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介绍一套适应国内现状的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技术,由垃圾的燃烧特性、热值不稳定等,控制系统需结合理论与实践,运用模糊控制与智能控制思想。
MPC是一种多变量控制策略,其中涉及了过程内环动态模型,控制量的历史数值,在预测区间上的一个最优值方程J,最优控制量可由以上各量求出。
MPC最大的特点在于,相对于LQR控制而言,MPC可以考虑空间状态变量的各种约束,而LQR,PID等控制只能够考虑输入输出变量的各种约束,MPC可应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1垃圾焚烧炉工艺本文垃圾焚烧炉主要由垃圾吊、料斗、溜槽、给料炉排、焚烧炉排、钢结构、灰斗、渗沥液斗、漏灰渣输送机、捞渣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液压站、阀站、炉墙冷却风机、启动燃烧器等组成。
垃圾吊将垃圾从垃圾池抓起并投入料斗,由液压缸控制的进料斗挡板门可控制料斗和溜槽中的垃圾量。
溜槽内的垃圾通过给料系统小车的往复推送运动,送入焚烧炉炉膛内,挡板门起到疏导垃圾,防止垃圾搭桥堵塞。
焚烧炉排为垃圾焚烧设备的核心。
焚烧炉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焚烧炉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焚烧炉的具体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焚烧炉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安全责任和管理(一)焚烧炉的所有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操作人员要熟悉焚烧炉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二)焚烧炉的安全管理责任由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一)焚烧炉:指能将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焚烧成无害物质的设备。
(二)操作人员:指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从事焚烧炉操作工作的人员。
(三)维修人员:指具备焚烧炉维修技术的人员。
(四)管理人员:指负责焚烧炉的安全管理及生产管理的人员。
第五条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一)焚烧炉的管理人员要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二)每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参加焚烧炉的安全培训。
第二章焚烧炉的日常操作及维护第六条日常操作(一)操作人员进入焚烧炉操作前要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及劳动保护用品,不能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和首饰。
(二)操作人员进入焚烧炉操作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三)操作人员操作时要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四)操作人员操作时要保持警觉,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处理。
第七条维护保养(一)焚烧炉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维修人员进行。
(二)焚烧炉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要按照维修手册进行,不能随意更改工艺参数。
(三)焚烧炉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要定期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第三章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第八条灭火装置和器材的配备(一)焚烧炉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灭火泡沫剂等灭火装置和器材。
(二)焚烧炉周围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水枪、消防栓等。
第九条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一)在发生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及时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垃圾焚烧炉稳定的燃烧控制调整要使垃圾焚烧炉燃烧稳定,必须控制入炉垃圾的合理发酵时间、合理的拌料、合理的料层厚度、合理的配风、合理的火床长度。
根据启东运行运行状况,调整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仅供参考):一、入炉垃圾的控制:1、发酵区的卸料门下的垃圾一定要及时抓清,一定要有通道,并保持垃圾池渗滤液隔栅前通畅,不被垃圾阻断渗滤液流出通道。
2、入炉垃圾必须经过充分的发酵:一般在7天以上,但并非发酵的时间越长越好。
3、入炉垃圾的正确选择:投料时投中、下部垃圾,这是因为顶部和底部的垃圾水分很大(垃圾因发酵而升温,中下部的垃圾水分蒸发出来后集结在上部垃圾上,而且顶部垃圾直接和外界接触,发酵不佳),垃圾抓吊司机应把顶部(2~3m)的垃圾抓到发酵区去继续发酵。
4、正确的拌料、配料:拌料时应该控制合理的松散高度(约5m),太低料松散不开,太高会因为重力的惯性冲击反而把料压实;底部垃圾和上部垃圾的合理掺烧(1:1或者1:2掺混搭配)。
5、投料的时候也有讲究,应该投在料斗的中间位置(不但可以防止料斗搭桥,而且还便于垃圾进入炉膛后,铺在焚烧炉排上时两边的料层相对中间的要薄,而从炉排下穿出来的风也是两边的相对于中间的要小点,这样对燃烧有利),而且料斗内尽量保持略低料位(料太多就容易压的太实,到炉排上不利于风的穿透;料太少又容易造成料斗串风)。
6、垃圾抓吊司机与司炉间应加强联系。
当司炉发现入炉垃圾热值变化较大时,应及时通知垃圾吊司机,调配入炉垃圾热值配比。
垃圾吊司机在换区、换料时应提前通知司炉做好调整。
二、料层厚度的控制:1.根据垃圾质量调整料层厚度:垃圾重:料层应稍薄,主燃烧区料层推荐控制厚度450mm(垃圾重指:灰伤较多的垃圾,压在中底部的垃圾,水份较多的垃圾)。
垃圾轻:料层应稍厚,主燃烧区料层推荐控制厚度450~500mm(垃圾轻指:灰伤少,堆在中上部的垃圾)。
2.火床上的垃圾偏厚(干燥区700㎜以上,燃烧区500以上)(料层厚、火孔少、垃圾无法烧透、炉温不高)时的调整:调整方法:停给料,只运行焚烧炉排,推荐采取如下方法:先把燃烧区垃圾正常燃烧料层(采取先运行干燥区炉排及燃烧区炉排,待焚烧炉排和焚烧炉排见有明显的空隙的时候再、起运行焚烧炉排,以此来保证炉排上的料被推至炉排上能松散开),根据火床长短,着火情况,确定运行、停止时间,达到正常燃烧控制3.料层偏薄的调整:(料层薄,垃圾主燃烧在燃烧区和燃尽区前半区或者是只在燃烧区,但火床短,炉温也不高)。
火化焚烧炉操作方法
火化焚烧炉是用于将尸体进行火化焚烧的设备,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打开炉门:首先,在确保炉内没有残留物的情况下,打开炉门。
2. 放置尸体:将待火化的尸体放置在炉膛内,注意要确保尸体完全放入,避免造成炉膛堵塞。
3. 关上炉门:将炉门牢固关闭,并确保炉门密封,防止火焰和烟气泄露。
4. 点火:使用专门的点火器具对炉膛内的尸体进行点火,点燃尸体。
5. 着火后关上炉门:待尸体着火后,关上炉门,确保火焰在炉内进行完全燃烧,避免烟气泄露。
6. 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给和空气流量来调节焚烧炉的温度,保证燃烧效果。
7. 燃烧结束:待尸体完全焚烧结束后,关闭炉门。
8. 清理灰渣:将焚烧后产生的灰渣清理出炉膛,并处理妥善。
以上是一般的火化焚烧炉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能会因不同品牌或型号的设备而有所不同,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垃圾焚烧炉燃烧控制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种类的增加,物品包装的多样化,生活垃圾、工厂垃圾等都在不断增加,如果继续采用老式的填埋方法处理这些垃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就连大量的垃圾所占土地面积都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随着新世纪的倡导绿色发展,垃圾处理已经不再采用普通的填埋技术,更多的是采用科学的焚烧将不能循环再利用的垃圾进行无公害的处理。
垃圾焚烧的处理方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因为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法来说,更加环保,能够节约更多的土地资源,将资源进行最大利用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燃烧控制方法随着垃圾焚烧处理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生活垃圾开始大量的选择焚烧处理。
然而,生活垃圾不分类而且绝大部分的垃圾含水量都不低,这就使得焚烧技术面临了一些技术性的难题。
垃圾焚烧绝不仅仅是烧掉垃圾那么简单,焚烧垃圾所产生的热量将会为其他工艺提供不同的价值,故而焚烧所得的热价值,以及焚烧所需的经济支持都是焚烧技术要考虑到的方面。
只有焚烧设备齐全,焚烧技术成熟才能达到最初资源最大化的设想。
机械炉排炉是垃圾焚烧处理中用到的焚烧设备,也是在我国最常见的处理设备之一,排炉技术是我国从国外引进,我国的机械炉排炉技术仍需继续研究学习,加以提高,使焚烧技术带给我们更加可靠的结果,使垃圾处理更加无害化。
一、机械炉排炉焚烧系统(一)机械炉排炉特点焚烧炉燃烧装置有着很明确的分类,炉排以及流化床、回转炉都是目前国内所掌握的技术,其中炉排式是技术最娴熟的一种。
炉排式的焚烧装置的形式逆推、往返推、顺推等等,机械炉排采用的是活动炉排,采用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活动炉排的不断移动,是垃圾焚烧经过不同的阶段,彻底燃烧。
当垃圾进入焚烧后,在炉内高温的分解下,生活垃圾所含水分绝大部分可以脱干,这个阶段顾名思义为干燥段,使垃圾脱水达到最大的干燥以便进入下一个焚烧阶段。
机械炉排炉的焚烧阶段,在炉底会有空气进入,主要目的是保护炉排不被高温损害,随后垃圾会处于焚烧完毕等待冷却,冷却后进行排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