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集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1
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教案第一章:工程制图基础1.1 制图国家标准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如图幅、比例、线型、字体等。
练习正确使用图框、栏及比例尺。
1.2 绘图工具与设备介绍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曲线板等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工程制图。
1.3 基本绘图方法学习点、线、面的绘制方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交投影、斜投影和透视投影的绘制方法。
第二章:平面图形2.1 基本图形绘制学习绘制直线、圆、弧、椭圆等基本图形。
练习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镜像等。
2.2 平面图形解析学习平面图形的识读方法,如点、线、面的相互关系。
练习图形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2.3 平面图形应用学习平面图形的解析方法,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重心计算等。
练习绘制机械零件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
第三章:立体几何3.1 立体几何基础学习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等。
练习立体图形的绘制方法,如正交投影、斜投影等。
3.2 立体几何变换学习立体图形的变换方法,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练习立体图形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3.3 立体几何应用学习立体图形的解析方法,如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表面积计算等。
练习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
第四章:机械制图4.1 机械制图标准学习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如图样、标注、符号等。
练习正确使用图样、栏、比例尺等。
4.2 机械零件图学习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如轴、齿轮、螺纹等。
练习机械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4.3 机械装配图学习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如装配关系、运动关系等。
练习机械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和文字说明。
第五章:工程识图5.1 工程图纸识读学习工程图纸的基本元素,如线型、符号、标注等。
练习工程图纸的识读方法,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5.2 建筑图纸识读学习建筑图纸的基本元素,如建筑构件、建筑符号、标注等。
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教案第一章:工程制图基础1.1 制图标准与规范了解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要求掌握图幅、比例、字体和线型的规范使用1.2 投影原理学习正投影、斜投影和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相互关系1.3 工程图样的组成与表达学习工程图样的常见组成部分,如栏、比例尺、图纸编号等掌握图样中的线条、标注、符号和文字的规范使用第二章:基本绘图技巧与方法2.1 绘图工具与设备熟悉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等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AutoCAD等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2.2 基本绘图技巧学习绘制直线、圆、圆弧、多边形等基本图形的方法掌握图形的精确绘制和修改技巧2.3 绘制工程图样实例通过对实际工程图样的分析,学习图样的绘制步骤和方法掌握工程图样的标注和表达技巧第三章:机械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3.1 零件图的概述了解零件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零件图的常见表达方式,如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3.2 零件图的识读方法学习零件图的阅读步骤和技巧掌握零件图中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3.3 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学习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和表面粗糙度标注等规范使用第四章: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4.1 装配图的概述了解装配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装配图的常见表达方式,如总装图、分装图、爆炸图等4.2 装配图的识读方法学习装配图的阅读步骤和技巧掌握装配图中的组件、配合关系、运动机构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4.3 装配图的绘制与标注学习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装配图中的组件标注、配合标注和运动机构标注等规范使用第五章:建筑图的识读与绘制5.1 建筑图的概述了解建筑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建筑图的常见表达方式,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5.2 建筑图的识读方法学习建筑图的阅读步骤和技巧掌握建筑图中的房间尺寸、结构布局、材料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5.3 建筑图的绘制与标注学习建筑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建筑图中的尺寸标注、材料标注和构造说明等规范使用第六章: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6.1 电气图的概述了解电气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电气图的常见表达方式,如系统图、电路图、平面图等6.2 电气图的识读方法学习电气图的阅读步骤和技巧掌握电气图中的符号、线路、控制逻辑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6.3 电气图的绘制与标注学习电气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电气图中的符号标注、线路标注和控制逻辑标注等规范使用第七章:线路图的识读与绘制7.1 线路图的概述了解线路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线路图的常见表达方式,如电路图、系统图、接线图等7.2 线路图的识读方法学习线路图的阅读步骤和技巧掌握线路图中的设备、线路、连接方式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7.3 线路图的绘制与标注学习线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线路图中的设备标注、线路标注和连接方式标注等规范使用第八章:液压与气压图的识读与绘制8.1 液压与气压图的概述了解液压与气压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液压与气压图的常见表达方式,如系统图、原理图、元件图等8.2 液压与气压图的识读方法学习液压与气压图的阅读步骤和技巧掌握液压与气压图中的符号、线路、控制逻辑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8.3 液压与气压图的绘制与标注学习液压与气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液压与气压图中的符号标注、线路标注和控制逻辑标注等规范使用第九章: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9.1 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概述了解常见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Pro/ENGINEER 等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9.2 二维绘图与三维建模学习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技巧掌握三维模型的创建、编辑和渲染方法9.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了解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掌握CAD/CAM软件在工程制图与识图中的应用方法第十章: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实践应用10.1 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制图与识图案例,了解其在工程设计、制造和施工中的应用掌握工程制图与识图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10.2 工程制图与识图的技能提升学习工程制图与识图的相关书籍、资料和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与工程制图与识图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10.3 工程制图与识图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第十一章:现代制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1.1 数字样机与三维打印了解数字样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掌握三维打印技术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与实践11.2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在制图中的应用学习VR和AR技术的基本原理探索VR和AR技术在工程制图与识图领域的应用前景11.3 云计算与大数据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云计算与大数据在工程设计、制造和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第十二章:图纸管理与协同工作12.1 图纸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学习图纸管理的流程、规范和工具掌握图纸的归档、检索和版本控制技巧12.2 协同工作与团队协作了解协同工作平台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在团队协作中使用协同工作平台进行图纸共享和交流的方法12.3 工程制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了解工程制图中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掌握保护自己图纸知识产权的技巧和方法第十三章:工程制图与职业素养13.1 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学习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操守、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了解工程师在工程制图与识图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13.2 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探讨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在工程制图与识图中的应用学习在工程制图中遵守职业道德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13.3 工程制图教育与终身学习了解工程制图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第十四章:工程制图与项目管理14.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学习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工具掌握项目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技巧14.2 工程制图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了解工程制图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掌握利用工程制图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14.3 案例分析:工程制图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实际工程项目中工程制图的应用案例学习工程项目中工程制图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成功经验第十五章:工程制图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智能制图与自动化技术了解智能制图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智能制图软件和自动化设备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方法15.2 绿色制图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绿色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索绿色制图在工程制图领域中的应用前景15.3 工程制图与全球化的挑战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制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习如何在国际化工程制图市场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地介绍了工程制图与识图电子教案的内容,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电子行业工程制图基础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了解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 掌握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与标准; 3. 学会使用常见的电子行业制图软件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 4. 能够解读和理解电子行业工程图纸,从而能够进行相应的操作及维护。
二、教学内容2.1 电子行业工程制图基本概念与作用•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定义;•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作用;•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分类。
2.2 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与标准•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纸张规格;•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线型与线宽规范;•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尺寸与公差规范。
2.3 常见的电子行业制图软件介绍•AutoCAD•SolidWorks•Altium Designer2.4 工程图纸的绘制•电子元器件的图形符号;•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标记;•电子元器件的连线与电气连接。
2.5 电子行业工程图纸的解读与应用•电子行业工程图纸的例题分析;•电子行业工程图纸的故障排查;•电子行业工程图纸的维护与修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2.实例演示法:通过实际的案例与实例,演示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绘制与解读;3.实践训练法:给予学生一定的练习机会,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4.1 电子行业工程制图基本概念与作用通过讲解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引导学生对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4.2 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与标准介绍电子行业工程制图的纸张规格、线型与线宽规范以及尺寸与公差规范,让学生明确制图的基本规范与标准。
4.3 常见的电子行业制图软件介绍针对常用的电子行业制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和Altium Designer),进行功能与使用方法的介绍,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
4.4 工程图纸的绘制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跟随练习,教授电子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引脚标记以及连线与电气连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工程图纸的绘制技巧。
第1章工程图基本知识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工程图样绘制所涉及到的《技术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及尺寸标注等方面的基本规范。
同时,还将介绍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绘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以及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技巧。
• 1.1 工程图基本规范介绍• 1.2几何作图与圆弧连接• 1.3 常用绘图工具及用法介绍• 1.4 绘制仪器图的方法及步骤• 1.5 绘制草图的方法及步骤1.1 工程图基本规范介绍•1.1.1 工程图通用术语(GB/T13361 -1992)•1.1.2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 -1993)•1.1.3 比例(GB/T 14690-1993)•1.1.4 字体(GB/T 14691-1993)•1.1.5 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2-2002)•1.1.6 尺寸标注(GB/T11675.2-1996,GB/T4458.4–2003)1.1.1 工程图通用术语(GB/T 13361-1992)•(1)图:用点、线、符号、文字和数字等描绘事物几何特性、形状、位置及大小的一种形式。
•(2)图样: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
•(3)简图:由规定符号、文字和图线组成的示意性的图。
•(4)图形符号:由图形或图形与数字、文字组成的表示事物或概念的特定符号。
•(5)简化画法:包括规定画法、省略画法、示意画法等在内的图示方法。
•(6)规定画法:对标准中规定的某些特定表达对象,所采用的特殊图示方法。
•(7)省略画法:通过省略重复投影、重复要素、重复图形等达到使图样简化的图示方法。
•(8)示意画法:用规定符号和(或)较形象的图线绘制图样的表意性图示方法。
•(9)方案图:概要表示工程项目或产品的设计意图的图样。
•(10)原理图:表示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的简图。
•(11)设计图:在工程项目或产品进行构形和计算过程中所绘制的图样。
第二节相贯线一、相贯线的概念如图所示的各种形体,它们都是由一些相交的回转体组成,这种相交的回转体称为相贯体,其回转体表面之间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二、相贯线的性质1 相贯线是两相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立体表面的分界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点,同时存在于两形体的表面上。
2 回转体的表面是曲面,所以相贯线是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通常情况下,相贯线是一条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相贯线也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相贯线为平面曲线相贯线为直线三、相贯线的作图法在视图中画出相贯线的投影,这是一种近似的作图法,首先求出相贯线上一系列点的投影,然后将这些点按照位置顺序依次的平滑的连接起来。
具体分为下几步:1 分析形体的相交特性。
2 求出相贯线上特殊点的投影。
3 求出相贯线上一定数量的一般点的投影。
4 将各点按照位置顺序依次的平滑的连接起来,可见的图线画实线,不可见的图线画虚线。
5 完成其它相关图线的绘制。
四、相贯类型按照相贯体的形状特性,常见的相贯类型分为:1 柱、柱相贯。
2 锥、柱相贯。
3 锥、锥相贯。
4 柱、球相贯。
5 锥、球相贯。
五、柱、柱相贯1 位置分类:按照圆柱体的相对位置不同,柱柱相分为:(1)垂直正交。
(2)垂直交叉。
(3)倾斜相交。
(4)倾斜交叉。
已知两圆柱的三面投影,求作相贯线。
1. 圆柱与圆柱相贯本章目录图6-2分析:由投影图可知,直径不同的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相贯线为前后左右对称的空间曲线。
由于大圆柱轴线垂直于W面,小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所以,相贯线的W面投影为一段圆弧,H投影为圆,只有V面投影需要求作。
作图:(表面取点法)1)求特殊点先在相贯线的H面投影上定出最左、最右、最前、最后点Ⅰ、Ⅱ、Ⅲ、Ⅳ的投影1、2、3、4,再在相贯线的W面投影上相应地作出1″、2″、3″、4″,根据H面投影和W面投影再求出1′、2′、3″、4″的投影。
2)求一般点先在已知相贯线的W面投影上任取一重影点5″(6″),找出H面投影5、6,然后作出V投影5′、6′。
⼯程制图教案第⼀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节制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了解图纸幅⾯及格式(GB/T 14689-93),了解⽐例(GB/T 14690-93),熟悉字体(GB/T 14691-93),熟悉图线(GB 4457.4-84 新GB/T 17450-1998)规定。
汉字:仿宋字;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字号:20、14、10、7、5、3.5等粗线宽(d)= 0.18 、0.25 、0.35 、0.5 、0.7 、1.0 、1.4 、2.0 细线宽:d/2图线的画法、图线:粗实线、细实线、虚线、波浪线、双折线、细点画线、粗点画线、双点画线第三章点、直线和平⾯的投影第⼀节投影法的概念机械⼯程图样的绘制是以投影法为依据的。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投射,并在该⾯上得到图形的⽅法称为投影法。
(⼆)⼯程上常⽤两种投影⽅法:中⼼投影法和平⾏投影法(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三)平⾏投影特性1.真实性(平⾏)2.积聚性(垂直)3.类似性(倾斜)第⼆节点的投影⼀、点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1.三投影⾯体系的建⽴三个平⾯两两垂直,构成三投影体系。
⽔平投影⾯(简称H⾯)、正⽴投影⾯(简称V⾯)、侧⽴投影⾯(简称W⾯)。
投影轴。
各投影轴的交点叫做原点。
强调:在纸上画三投影⾯体系时:∠XOZ=90°,∠YOZ=∠XOY=135°。
V⾯:表达上、下尺⼨和左、右尺⼨;H⾯:表达前、后尺⼨和左、右尺⼨;W⾯:表达上、下尺⼨和左、右尺⼨。
2.点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a、a′、a″分别称为点的⽔平投影、正⾯投影和侧⾯投影。
3.点的三⾯投影图及其投影规律规定:展开时V⾯不动,H⾯绕OX轴向下旋转90°与V⾯重合,W⾯绕OZ轴向右旋转90°与V⾯重合。
点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是画图和看图的理论基础,作图时必须严格遵守。
例1已知空间点A(11,13,15),求作点A的直观图和三⾯投影图。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集1.①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③三视图: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投射到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而得到的三个视图。
④重影点:如果空间有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垂直线上,那么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将它们称为重影点。
⑤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⑥相贯线:两立体相交而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
⑦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⑧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它们的形状、表面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等,便可产生对组合体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⑨定形尺寸:用于确定个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尺寸称定形尺寸。
⑩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⑪轴测图:形体的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将形体向某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单面投影。
⑫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⑬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OX、OY、OZ上的线段与坐标轴O1X1、O1Y1、O1Z1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分别称为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⑭基本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⑮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⑯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射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⑰剖视图: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在适当的部位假想剖开部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⑱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⑲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⑳装配图:表示一部分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2.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
细实线: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螺纹的牙底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细虚线:不可见轮廓线。
细点画线:轴线、对称线、中心线、齿轮的节圆。
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
3尺寸的组成:一般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等四个要素组成4投影面垂直线的特性为: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其他两个投影与相应的投影轴垂直,且反映线段的实长5投影面平行线的特性为:(1)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线段的实长;它与两投影面的夹角反映直线与相应的投影面的倾角;(2)其它两个投影的长度缩短且与相应的投影轴平行。
6.投影特性:①平行两直线:同面投影互相平行,且具有定比性。
②相交两直线:同面投影都相交,其交点满足投影规律,且具有定比性。
③交叉两直线:同面投影可能相交,但相交处是重影点,重影点的可见性要根据其余的投影判别。
7.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其他两个投影都积聚成直线段,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8. 正投影法的主要特性:实形性、积聚性、类似性、平行性、从属性、定比性。
9.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与俯视图共同反映了物体的长度——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共同反映了物体的高度——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共同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宽相等。
10.截交线具有的什么性质:(1)截交线一般是由直线、曲线或者直线与曲面共同构成的。
⑫截交线既是截平面上的线,又是立体表面上的线。
因此截交线上的每个点都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3)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立体的形状、截平面与立体图的相对位置。
11. 相贯线的性质:(1)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退化为平面曲线或直线。
(2)相贯线是两个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它是两立体表面的分界线。
12组合体尺寸标注基本要求⑪正确性标注尺寸的数值应该正确无误,注法应符合国家标规定⑫完整性标注尺寸完全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结构与大小,不遗漏不重复⑬清晰性尺寸布置整齐清晰,便于看图⑭合理性所注尺寸既能保证设计要求,又使加工,装配,测量方便。
13多面正投影与轴测图的比较:①多面正投影绘制图样,它可以较完整地确切地表达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且作图方便,但这种图样的直观性差;轴测图能同时反映形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具有立体感强,形象直观的优点,但不能确切地表达零件原来的形状与大小.且作图较复杂,因而轴测图在工程上一般仅用作辅助图样。
14剖视图有哪几种类型?各自应用在什么地方?①全剖视图:全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内部结构复杂、外形比较简单的机件②半剖视图:半剖视图主要用于机件内外结构都需要表达,而且机件形状对称的情况③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机件上只有个别结构内部形状需要表达不必画成全剖视图时,或者是机件虽有对称面但不宜采用半剖视图表达内部形状时,或者是不对称机件内、外形状都需要表达时。
15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①一组图形: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和位置;②尺寸完整: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注出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③技术要求: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要求④标题栏: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以及必要的签署等。
作用:它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分的重要技术文件。
它主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16.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①一组图形清楚表达机器的工作原理、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所有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②装配尺寸包括机器的总体尺寸、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机器安装所需尺寸、反映机器性能指标的尺寸及其他重要的尺寸等;③技术要求涉及机器装配、性能调试和使用维修方法方面的技术要求;④序号、明细栏、标题栏装配图中所有零件都要编号,并把各零部件的名称、材料、数量等信息记载到明细栏中。
标题栏里填写的内容与零件图类似装配图作用:表达了一部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等,是机器或部件进行装化调整使用和维修时的依据。
1.用投影表示物体的方法就称为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2.平行投影法是由相互平行的投影线获得物体投影的方法。
(正投影法斜投影法)3.斜投影法是当投影方向倾斜于投影面。
4.正投影法是当投影方向垂直于投影面。
5.正投影法得到物体的投影不因物体与投影面距离不同而变化,容易表达物体真实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
6.积聚性是指当物体上的线段和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线段的投影积聚于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为一条线。
7.类似性是指当物体上的线段和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线段的投影小于实长的直线,平面投影为一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
8.在绘制工程图样时,通常采用与物体长、宽、高等方向相对应的几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一个多面的正投影体系。
9.六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亦称为六投影面体系。
10.在六投影面体系中获得的各个投影亦称为基本视图。
11.在按正投影法绘制物体的视图时,必须严格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
12.扫描体是指由一个二维图形在空间作平移或旋转运动所产生的形体。
13.回转体是指由一个基面饶某一轴线旋转一周,它所扫过的空间所构成的形体。
14.回转体的投影,应用点划线画出轴线。
15.类拉伸体是指有相互平行的棱线,但无基面的棱柱。
16.两形体堆积在一起后,某一方向表面平齐时,应视为组成同一平面,不再有分界线;若两形体的表面不平齐,投影时两形体表面间有分界线。
17.表面相切视为光滑连接,投影时连接处没有交线。
18.表面相交应画出其交线。
19.平面与立体相交称为截切,由此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20.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是由一系列共有点组成的,所以画截交线的实质是找出一系列共有点,将其相连。
21.截平面平行于圆柱的轴线,截交线为矩形。
截平面越靠近轴线,矩形越宽,反之越窄。
22.截平面垂直于圆柱的轴线,截交线为圆。
23.截平面倾斜于圆柱的轴线,截交线为椭圆。
24.两曲面立体相交,其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
25.相贯线是两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是由两曲面立体表面上一系列共有点组成。
26.相贯线通常为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27.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相贯线就由空间曲线变为两段平面曲线(椭圆)。
28.国标规定,图样上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29.比例是指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形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形尺寸之比。
30.比值为 1 的比例,称为原值比例。
3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中的比例一栏内填写,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
32.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所注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
33.机械图样中尺寸一般以 mm 为单位,在图上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和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
34.尺寸的组成: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
35.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并应自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线引出。
36.水平尺寸线的尺寸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断开处,尺寸数字水平书写;铅垂尺寸线的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左方或断开处,尺寸数字朝左。
37.定形尺寸是确定物体上各组成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38.定位尺寸是确定物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位置的尺寸。
39.尺寸基准:标注定位尺寸时,度量尺寸的起点。
40.轴向变形系数是指各轴测轴上的度量长度与相应的空间坐标轴上的度量长度之比。
41.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在轴测投影图上仍相互平行。
42.物体上两平行线段长度之比值,在轴测投影图上保持不变。
43.当物体的三个坐标面与投影面倾斜的角度相等时,则三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图上必然按相同的比例缩短,即p=q=r,这种轴测投影图就称为正等轴测投影图。
44.国标规定正等测的各轴向采用简化的变形系数,即p=q=r=1。
45.在轴测图上的虚线一般不予画出。
46.斜视图是把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的平面进行投射所得的视图。
47.斜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局部形状,因此机件的其余部分不必在斜视图上画出,可用波浪线断开。
48.将机件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49.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一般以波浪线表示,但当表示的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
50.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51.假想用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52.在剖视图中,在剖面区域应画上剖面符号。
53.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视图隔开时,可省略箭头。
54.剖切是假想的,所以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应按完整的机件画出。
55.同一零件在各个剖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间隔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