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护理常规
- 格式:ppt
- 大小:8.25 MB
- 文档页数:34
剖宫产护理常规范文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然后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的分娩方式。
因为剖宫产是一种手术,所以产后护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母亲和新生儿的安全和恢复。
以下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程序:1.术后立即护理:-因为剖宫产是手术,所以产妇通常会经历麻醉后恢复室。
在恢复室,护士会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并观察产妇有无异常出血或疼痛。
2.负压引流装置护理:-在手术中,通常会安装负压引流装置,以帮助排除产妇体内的血液和液体。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瓶的颜色和输出量,并记录下来。
3.监测子宫收缩情况:-产妇的子宫需要逐渐恢复至原来的大小,并开始收缩。
护士会检查子宫是否有异常出血,并观察产妇的腹部有无明显隆起,以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况。
4.疼痛管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可能会感到疼痛。
护士会与产妇合作,评估疼痛程度,并鼓励产妇按时服用疼痛药物。
如果疼痛无法控制,护士会与医生协商,找到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案。
5.观察产妇排尿情况:-产妇通常在术后6-8小时内开始排尿。
护士会观察产妇是否有尿意或尿的困难,并记录排尿时间和量。
如果产妇无法排尿,可能需要插入导尿管进行引流。
6.外伤伤口护理:-产妇在手术中切开了腹部和子宫,所以手术伤口需要进行护理。
护士会定期更换伤口的敷料,并观察是否有感染或渗液。
7.体位改变:-产妇通常需要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过度。
然而,护士会定期帮助产妇翻身,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促进肺部通气。
8.早期活动和康复:-根据医生的指示,产妇可能需要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进行早期活动,如站立、行走和抱孩子。
护士会指导和协助产妇进行这些活动,并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9.乳房护理和哺乳:-产妇剖宫产术后,可以尽早开始进行哺乳。
护士会教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并观察乳房是否有充血或乳腺炎的迹象。
如果产妇无法哺乳,护士会提供相关帮助或建议。
10.家庭关怀和教育:-剖宫产术后,产妇和家庭需要接受相关的护理和孕产妇教育。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任务,它涉及到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关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术后常规护理1.术后监测:在手术后的24-48小时内,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的状况,包括是否有出血、感染等迹象。
2.疼痛管理: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医生通常会给予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需要根据病人的需要和疼痛的程度来调整剂量。
3.饮食与排便:手术后,母亲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排便方面,有些母亲可能在手术后会出现便秘,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二、术后新生儿护理1.清理与检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立即进行清理,包括口腔和鼻腔的清理。
之后,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整体状况,包括皮肤颜色、反应等。
2.早期哺乳:尽管新生儿在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明显的饥饿感,但建议母亲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哺乳。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并促进母乳的产生。
3.新生儿观察:在新生儿返回病房后,应继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三、术后心理护理1.情绪支持:在手术后,许多母亲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
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她们情绪上的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
2.疼痛管理: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外,母亲还可能因为情绪压力而感到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例如放松技巧、深呼吸等来帮助母亲缓解情绪压力。
3.家庭互动:让家庭成员参与照顾新生儿和母亲的决策,这有助于减轻母亲的焦虑感,并增强她与家人的连结。
四、术后康复护理1.活动与休息:手术后,母亲应尽早进行活动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过度活动可能会对伤口造成压力并导致疼痛。
因此,应根据母亲的感受来平衡活动与休息。
2.伤口护理:手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特殊的护理。
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并建议母亲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剖宫产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遵医嘱术前做好术中用药的抗生素皮试,以便术中用药。
2、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
3、术前留置导尿管,以保持术中膀胱空虚,防止术后尿潴留。
4、术前取下活动义齿、手表、首饰等,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5、备好婴儿用物,带入手术室。
6. 患者入手术室后,准备好手术床、婴儿床及术后监测。
术后护理
1、安置好患者,与手术室护士做好床头交接,如各种管道、用药、护理评估。
2、保持环境舒适、安静。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可翻身,24小时后拔除导尿管后可下床活动。
3、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
6小时后给予流质,肛门排气后给予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肛门排便、排气后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饮食。
4、了解手术过程,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并做好记录;注意腹部伤口是否渗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注意尿的颜色和量。
5、患者回病房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内给予早开奶、皮肤早接触。
6、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外阴消毒两次。
7、每日测体温2次,连续3天正常者,改每天1次。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人:邱**
审核人:
修订日期:2020年8月
拟定日期:2020年8月。
剖宫产护理常规剖宫产手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一、术前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导致手术病人产生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反应,如果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
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应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
首先,术前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安慰并鼓励产妇,消除恐惧紧张情绪,并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对择期手术的产妇,遵医嘱术前1日给予安定5mg口服;急症手术,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以稳定情绪,减少术中腺体分泌。
3.术前备皮范围上至剑突下,下至大腿上1/3前内侧及外阴部,两侧至腋中线,阴毛及汗毛应剃干净,并用湿毛巾擦洗,注意操作时勿损伤皮肤。
4.留置导尿管护理常规:留置导尿操作是产科常见的护理技术。
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统炎症。
(1)应妥善固定、放止脱落。
尿管接无菌引流袋,固定于床旁。
(2)保持引流通畅:①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折叠阻碍引流。
②血块、尿盐、脓团或坏死组织阻塞尿管时,可用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间歇冲洗、必要时可持续冲洗。
(3)防止逆行感染①引流管位置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②留置尿管(乳胶)应每周更换一次(尿道手术除外),硅胶尿管每月更换一次,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抗返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
③保持会阴清洁、每周行两次会阴护理。
(4)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量,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膀胱有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冲洗,每日两次。
(6)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ml。
5.特殊准备工作对高危孕妇实施手术前给病人采血,确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准备,根据病情准备足够的血量。
二、术后护理要点:1.将手术病人安置适宜房间,取平卧位,根据麻醉方式改半卧位,同时护送人员了解术中情况,有无异常变化,以便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措施。
剖宫产护理常规一、概述剖宫产是指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
二、护理诊断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2.自理能力缺陷与衣食起居受限制,与手术及术后输液有关3.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有关三、护理措施(一)剖宫产术前护理常规1.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介绍手术医生,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2.术前1日{沐浴,洗头发,剪指甲。
3.术前1 日晚10 时后禁食。
4.术前1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5.抽血送检血常规、血型鉴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HTV、TPPA、HCV、备血。
6.遵医嘱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等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
7.皮肤准备:清洁腹部手术野,尤其注意清洁脐孔,剃除阴阜上阴毛。
8.遵医嘱给予术前止血、镇静药,并备好抗生素等术中用药带人手术室。
9.送手术室前更换手术衣裤,梳理头发,嘱孕妇将首饰、假牙脱下交家属保管。
听胎心,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记录送手术室时间和胎心数。
10.把备好的新生儿病历、手标、新生儿衣、睡袋、尿布等随孕妇送手术室。
11.铺好麻醉床,备麻醉盘。
心电监护仪、输液架于床旁。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1.术后产妇回病房由护士接收并了解术中情况,记录回病房时间。
2.全身麻醉患者备好麻醉盘,头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误吸入气管。
3.调节气温至22~25°C,根据季节增减盖被。
4.每半小时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每半小时按摩宫底1次,共3次(子宫切除者除外),并观察腹部切口敷料、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5.遵医嘱切口压沙袋,观察腹部切口是否渗血。
6.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术后卧位。
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后即可抱新生儿行母乳吸吮,指导哺乳体位和按需喂哺。
7.持续导尿24 小时(特殊者按医嘱),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尿色。
导尿管拔除后应指导4小时内自解小便,记录排尿的时间、注意观察尿量、尿色。
8.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至体温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腋温≧37.5°C应每日测4次。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1.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等。
术后的产妇可能出现术后感染、出血、血压波动等情况,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可以尽早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观察伤口情况:剖宫产术后会有一个切口,需要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
注意观察切口是否红肿、渗液,是否有异味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3.疼痛管理:剖宫产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
可以通过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同时,可以提供热敷或冰敷等物理疗法来减轻疼痛感。
4.注意产后出血情况:剖宫产术后,产妇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血液的颜色和量来判断是否有出血的情况。
如果出血量较大或颜色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饮食管理:剖宫产术后,产妇会经历一定的胃肠功能恢复过程,因此需要注意饮食管理。
可以逐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在喂养期间,应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6.恶露管理:剖宫产术后,产妇会出现恶露的排出。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质地等,并及时更换产妇的卫生巾。
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的味道或恶露量过多,以评估产妇有无产后出血的情况。
7.行动能力恢复:剖宫产术后,产妇需要逐渐恢复行动能力。
护理人员可以鼓励产妇适量活动,如尽早床边活动、站立、行走等。
同时,还要提醒产妇注意切口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
8.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孤独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开展心理护理,与产妇沟通,提供支持和鼓励,并及时解答产妇的疑虑和担忧。
9.乳房护理:剖宫产术后,若产妇需要喂养宝宝,可以进行乳房的护理。
包括乳腺按摩、起奶、保持乳房清洁等,帮助产妇顺利进行乳汁排出和哺乳。
10.康复指导:剖宫产术后,护理人员可以向产妇提供一些康复指导,包括适量的运动、产褥期的注意事项、乳房护理和孕后管理等内容,帮助产妇更好地进行康复和健康管理。
总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康复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1 床边交接班:病房护士需了解手术过程、麻醉类型、术中用药情况,及时测量生命体征,检查输液管,察看伤口、阴道流血和引流(一般为尿管)等情况,认真做好床边交接班并详细记录。
2 观察病情:术后4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术后3日内,每日测体温4次。
术后1~2天体温可轻度升高,不超过38度,为手术吸收热。
每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红肿、硬结等。
定时按摩子宫,注意宫缩和阴道流血的情况。
3.术后体位与活动:术后去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误吸。
术后第二天改半卧位,有利于深呼吸及恶露排出。
鼓励产妇床上活动,勤翻身,术后2至3日拔出尿管后,下床活动。
早下地活动,以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
4.缓解疼痛: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产妇会感到伤口疼痛,手术后24小时内最明显。
腹部系腹带可减轻切口张力。
必要时遵医嘱给止痛剂。
5. 局部护理术后12h内密切注意产妇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避免产后大出血。
留置导尿管24h,拔管后注意排尿情况。
术后3天用%的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每天2次。
指导产妇乳房护理,哺乳前用温水清洗乳头,勤换内衣,教给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做到有效吸吮,预防乳腺炎。
6 腹胀护理:一般术后48小时可自行排气,如腹胀明显可腹部热敷或艾灸、肛管排气、123液灌肠(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7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至12小时,伺候可进食清淡流质(水、米汤),禁食牛奶、糖水、甜果汁)1至2日后改为半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进普食。
8 出院指导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
指导避孕的方法,一般产后42天落实避孕措施,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
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产妇遇到喂养问题的咨询方法如:医院的热线电话,门诊、保健人员名单,社区支持组织的具体联系方法等,以及出院后随访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力争产妇和婴儿在产后42天回医院健康查体。
剖宫产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通知患者手术时间根据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做好精神准备。
3、准备皮肤做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协助完善各项检查抽血交叉。
4、术前6h禁食术前测体温、血压、脉搏1次。
5、手术前重复听胎心及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整发现胎主异常者立即通
知医师。
6、更换床单铺麻醉床并准备好术后用物。
〈二〉术后护理
1、安置患者做好交接班了解手术过程观察并记录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全身皮肤、腹部伤口有无渗血、输液情况、留置尿管及镇痛泵管道情况流血量多时通知医师并应用子宫收缩剂。
2、腰-硬膜外麻醉者取去枕平卧位6h后翻身睡枕Q2h协助翻身一次以增加肠蠕动有利于排气。
3、注意血压、脉搏、呼吸每1小时测一次6次平稳后遵医嘱改浊血压。
术后3d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正常后每天2次。
4、术后禁食6h后进流质饮食但应避免糖、产气类食品根据腹胀情况改半流质饮食排气后进食普通饮食。
5、留置导尿管2448h注意导管通畅每日擦洗会阴2次。
拔除
尿管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督促其自解小便观察尿量。
6、预防产后感染每天会阴擦洗两次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7、尽早做好乳房护理协助指导母乳喂养。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一、护理1、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宫缩、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乳房形态及有无初乳。
保持各种管路通畅,调整输液速度.分别于产后30分钟、1小时、1个半小时、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于术后2小时加测生命体征1次,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若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术后4小时观察产妇双腿活动情况,遵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
3、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但需避免糖、牛奶、豆浆等产气类食品,根据腹胀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适当给半流质饮食,排气后进普通饮食。
4、遵医嘱保留尿管,术后3天内每日会阴护理2次。
拔出尿管后协助离床活动,督促自行排尿,注意尿量。
5、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当天鼓励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位,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6、产妇回室后,护士即刻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三早”。
二、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部切口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产妇疼痛的原因及程度.2、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
3、教会产妇有效咳嗽的方法,咳嗽时如为纵切口,轻按切口两侧,并向中心聚拢腹壁,以减轻切口张力,如为横切口,轻按切口,以减轻切口处振动。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尽量减少移动产妇,指导产妇正确翻身、下床的方法。
5、提供切实可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护理问题2]舒适改变-—腹胀与术中麻醉、肠蠕动减弱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产妇腹胀原因及程度。
2、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3、排气前免糖、产气食品,以防产气过多,可少量多餐进半流食,促进肠蠕动。
4、轻揉按摩腹部,每晚用温热水足浴15分钟左右.5、遵医嘱用药或肛管排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