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1 直接开平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51.00 KB
- 文档页数:16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反思第一篇: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反思21.2解一元二次方---直接开平方法的教学反思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直接开平方法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法,它看似简单,却不容忽视。
在这节教材编写中还突出体现了换元、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这节课不仅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一节课,更是让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节课。
本节课我以出示学习目标开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抓住学习重点。
在复习近平方根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然后接着从实际问题切入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问题探索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类比的学习方法和换元、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
其中教学问题的设计围绕目标环环相扣,同时注重层次性与启发性;在典例解析、巩固新知和达标检测环节中,注重突出重点,分层评价。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不足,教师应关照这些边缘人员。
今后,我会更努力,多渠道向优秀老师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第二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里,《配方法》是作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三种解法出现的,学生往往会把配方法和前面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以及因式分解法等同理解,所以在用配方法解题时只是简单模仿老师的解题步骤,对为什么要配方理解不到位,因此在需要用配方法证明一个代数式一定为正数或负数时往往不知所措。
而我认为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代数式变形的技巧,她可以为解一元二次方程服务,但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方程的方法。
事实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在配方后还是要结合直接开平方法才能解出方程的解。
教师姓名孙洋单位名称霍尔果斯市国门初级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21日学科数学年级/册九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21.2.1配方法(1)难点名称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解一元二次方程不同于解一元一次方程,计算的难度变大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计算能力。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回顾平方根的相关知识引入本节课内容,为后面探索解法作铺垫。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通过四个问题,探索总结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回顾,引出课题问题1 试述平方根的意义和性质.平方根的意义:平方根的性质:问题2 写出下各数的平方根: 9,16,8,24,0,-25.回答: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今天我们开始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1.2.1 配方法(一)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创设情境,探索解法问题3 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 dm2,李林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全部外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思考1 未知数?等量关系?代数式?思考2 怎样解这个方程?思考3 所求方程的解是实际问题的解吗?解:问题4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求得方程x2=25的解,那么你能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x2-9=0; (2)2x2=4; (3)3x2-81=0; (4)x2=a(a≥0).问题5 对照上述方程的求解过程,你知道如何解下列方程吗?(1)(x+1)2=2; (2)(x-1)2-4=0.问题6 前面我们依据平方根的意义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1)当方程具有什么形式时,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如何求解?回答:(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质是什么?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质是:问题7 你能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x2+6x+9=2吗?分析:如果方程能化成x2=p(p≥0)或(mx+n)2=p(p≥0)的形式,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解:课堂练习(难点巩固)三、应用提高(一)巩固应用例1 解下列方程:(1)2x2-8=0; (2)9x2-5=3; (3)(x+6)2-9=0;(4)3(x-1)2-6=0; (5)x2-4x +4=5; (6)9x2+6x +1=4.解:解题心得:四、落实训练(一)当堂训练1.选择题(4道)2.填空题(2道)3.问答题(2道)小结(二)回顾提升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交流,概括总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2.1.1《直接开方法》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方程x2﹣25=0的解是( )A.x1=x2=5B.x1=x2=25C.x1=5,x2=﹣5D.x1=25,x2=﹣252.方程(x﹣2)2=9的解是( )A.x1=5,x2=﹣1B.x1=﹣5,x2=1C.x1=11,x2=﹣7D.x1=﹣11,x2=73.方程ax2=c有实数根的条件是( )A.a≠0B.ac≠OC.ac≥OD.≥O4.方程(x﹣3)2=m2的解是( )A.x1=m,x2=﹣mB.x1=3+m,x2=3﹣mC.x1=3+m,x2=﹣3﹣mD.x1=3+m,x2=﹣3+m5.若2x2+3与2x2﹣4互为相反数,则x为( )A.0.5B.2C.±2D.±0.56.下列方程中,适合用直接开方法解的个数有( )①x2=1;②(x﹣2)2=5;③(x+3)2=3;④x2=x+3;⑤3x2﹣3=x2+1;⑥y2﹣2y﹣3=0A.1B.2C.3D.47.下列方程中,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的是( )A.x2﹣3=0B.(x﹣1)2﹣4=0C.x2+2x=0D.(x﹣1)2=(2x+1)28.一元二次方程(x﹣2)2+1=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无实数根二、填空题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4x+a2﹣1=0的一根是0,则a=______.10.方程(x+1)(x﹣3)=﹣4的解为______.11.将方程﹣2(y﹣1)2+5=0化成(mx+n)2=p(p≥0)的形式为.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2有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三、计算题13.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4x2﹣18=0.1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9(y+4)2﹣49=0;15.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x﹣3)2=72;16.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4(2y﹣5)2=9(3y﹣1)2.四、解答题17.已知方程(x-1)2=k2+2的一个根是3,求k的值和另一个根.18.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2x-1)2-25(x+1)2=0.小明的解答如下:移项,得4(2x-1)2=25(x+1)2.①直接开平方,得2(2x-1)=5(x+1).②小明的解答有无错误?若有,错在第步,原因是,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参考答案1.答案为:C.2.答案为:A.3.答案为:D.4.答案为:B.5.答案为:D.6.答案为:D7.答案为:C.8.答案为:D.9.答案为:a=1.10.答案为:x1=x2=1.11.答案为:(y﹣1)2=2.5.12.答案为:k≥﹣2.13.解:由原方程移项,得4x2=18,化二次项系数为1,得x2=,直接开平方,得x=±,解得,x1=,x2=﹣.14.解:9(y+4)2=49,∴3(y+4)=7,或3(y+4)=﹣7∴y+4=,或y+4=﹣,∴y=﹣或﹣;15.解:(x﹣3)2=36,x﹣3=±6,∴x1=9,x2=﹣3;16.解:∵2(2y﹣5)=±3(3y﹣1),∴y1=﹣1.4,y2=1.17.解:把x=3代入方程,得(3-1)2=k2+2.∴k2=2.∴k=±2.再将k2=2代入方程,得(x-1)2=4.∴x1=3,x2=-1.∴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18.解:②;=|a|.正确的解答过程为:移项,得4(2x-1)2=25(x+1)2.直接开平方,得2(2x-1)=±5(x+1).所以x1=-7,x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2.1《直接开平方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2.1《直接开平方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实数的开平方运算。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旨在让学生掌握开平方运算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无理数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无理数的运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开平方运算。
2.引导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无理数。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接开平方法,无理数的概念。
2.难点:无理数的识别和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开平方运算的方法。
2.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开平方运算的步骤和实例。
2.准备一些有关无理数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物体面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与开平方运算的关系。
2.呈现(15分钟)介绍直接开平方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开平方运算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开平方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开平方运算的规律和方法,并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心得。
5.拓展(10分钟)介绍无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识别无理数。
九年级数学上册新版华东师大版:21.2.1 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内容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由事实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1.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2.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问题1.填空(1)x2-8x+______=(x-______)2;(2)9x2+12x+_____=(3x+_____)2;(3)x2+px+_____=(x+______)2.问题2.如图,在△ABC中,∠B=90°,点P从点B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AB=6cm,BC=12cm,•P、Q都从B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BCAQ P 老师点评:问题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2p )22p.问题2:设x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则PB=x ,BQ=2x 依题意,得:12x ·2x=8x 2=8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即x 1,x 2可以验证,和都是方程12x ·2x=8的两根,但是移动时间不能是负值.所以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二、探索新知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 2=8,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如果x 换元为2t+1,即(2t+1)2=8,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 ,那么2t+1=±即,方程的两根为t 1-12,t 212例1:解方程:x 2+4x+4=1分析:很清楚,x 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解:由已知,得:(x+2)2=1直接开平方,得:x+2=±1即x+2=1,x+2=-1所以,方程的两根x1=-1,x2=-3例2.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m2提高到14.4m,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则:10(1+x)2=14.4(1+x)2=1.44直接开平方,得1+x=±1.2即1+x=1.2,1+x=-1.2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1=0.2=20%,x2=-2.2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三、巩固练习教材P6练习.四、应用拓展例3.某公司一月份营业额为1万元,第一季度总营业额为3.31万元,求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是多少?分析:设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二月份的营业额就应该是(1+x),三月份的营业额是在二月份的基础上再增长的,应是(1+x)2.解:设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1+(1+x)+(1+x)2=3.31把(1+x)当成一个数,配方得:(1+x+12)2=2.56,即(x+32)2=2.56x+32=±1.6,即x+32=1.6,x+32=-1.6方程的根为x1=10%,x2=-3.1因为增长率为正数,所以该公司二、三月份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0%.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由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p≥0),那么x=(mx+n)2=p(p≥0),那么mx+n=,达到降次转化之目的.六、布置作业1.教材P16复习巩固1.2.选用作业设计:。
配方法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1.了解降次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能用直接开平方法解x2=p(p≥0)或(mx+n)2=p(p≥0)形式的方程.【重点难点】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新课导入】1.你能求出方程x2=16中的未知数吗?2.把方程(x-1)2=9中的x-1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课堂探究】一、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的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2x2-6=0的解为x1=,x2=-.2.解方程4x2=9.解:由4x2=9,得x2=,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x2=-.二、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3.解方程2(x+3)2-4=0.解:x1=-3+,x2=-3-.4. 解方程(2x+1)2=(x-1)2.解:两边直接开平方,得到2x+1=±(x-1),即2x+1=x-1或2x+1=-(x-1), 解得x1=-2,x2=0.1.只有二次项和常数项的方程x2=p(p≥0),方程两根为x=±.2.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右边是常数的方程(mx+n)2=p(m≠0,p≥0)方程可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mx+n=±p,解得x1=,x2=.1.方程x2-4=0的根是(C)(A)x=2 (B)x=-2(C)x1=2,x2=-2 (D)x=42.(2013某某)一元二次方程(x+6)2=16可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x+6=4,则另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D)(A)x-6=-4 (B)x-6=4(C)x+6=4 (D)x+6=-43.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B)(A)14 (B)12(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k)2+k=0,当k>0时的解为(D)(A)k+ (B)k-(C)k±(D)无实数解5.解方程:2y2=8.解:两边同除以2,得y2=4,所以y1=2,y2=-2.6.解方程:4(3x-2)2-32=0.解:移项,得4(3x-2)2=32,方程两边同除以4,得(3x-2)2=8.两边直接开平方,得3x-2=±2,所以3x-2=2或3x-2=-2.因此,原方程的解是:x1=,x2=.第2课时配方法1.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掌握配方法的推导过程,熟练地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新课导入】1.将x2+6x配成完全平方式且原整式不变(x+3)2-9.2.你能将方程x2-2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吗?【课堂探究】一、多项式的配方1.填空: x2-8x+16=(x-4)2.2.应用配方法把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4x+6变形,然后证明:无论x取任何实数值,二次三项式的值都是正数.解:x2-4x+6=x2-4x+4-4+6=(x-2)2+2,无论x取任何实数值,(x-1)2≥0,则(x-1)2+2>0.所以无论x取任何实数值,二次三项式的值都是正数.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解方程x2-2x-1=0.解:移项,得x2-2x=1,配方,得(x-1)2=2,两边开平方,得x-1=±,所以x1=1+,x2=1-.4.用配方法解方程4x2-12x-1=0.解: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3x-=0,移项,得x2-3x=,配方,得x2-3x+-2=+-2,得到x-2=,则x-=±,∴x1=+,x2=-.小结: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一步是:配方,即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化成(x+m)2=n(n≥0)的形式.1.配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来解一元二次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方程的方法. (1)移项:方程右边只有常数项,(2)化1:二次项系数化为1,(3)配方:方程化为(x+m)2=n形式,(4)开方:n≥0时,方程两边直接开方,n<0时,无解,(5)求解: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原方程解.1.(2013某某)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1=0时,配方后所得的方程为(D)(A)(x+1)2=0 (B)(x-1)2=0(C)(x+1)2=2 (D)(x-1)2=22.用配方法解方程x2-x-1=0应该先变形为(C)(A)x-2= (B)x-2=-(C)x-2= (D)x-2=03.方程x2-9x+18=0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B)(A)12 (B)15(C)12或15 (D)不能确定4.解方程:x(x+4)=21.解:原方程即x2+4x=21,配方,得(x+2)2=25,两边开平方,得x+2=±5,所以x1=-7,x2=3.5.解方程:-2x2+2x+1=0.解:化二次项系数为1,得x2-x-=0,移项,配方, 得x2-x+=+即x-2=,两边开平方, 得x-=±,所以x1=,x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2.1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方程2ax c =有实数根的条件是( )A. a≠0B. ac≠OC. ac≥OD. c a ≥O 【答案】D【解析】【分析】若方程ax 2=c 有解,那么a≠0,并且ac≥0,由此即可确定方程ax 2=c 有实数根的条件.【详解】∵ax 2=c ,若方程有解,∴a≠0,并且ac≥0, ∴0c a≥. 故选:D.【点睛】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方程是否有解的问题,结合方程的形式和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对形如(x +m )2=n 的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 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根xB. 当n ≥0时,x mC. 当n ≥0时,x mD. 当n ≥0时,x【答案】B【解析】【分析】解形如(x+m)2=n 的方程时,只有当n≥0时,方程有实数解.当n <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由此即可解答.【详解】(x +m )2=n (n≥0),x+m=∴x 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 (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法则:要把方程化为“左平方,右常数,先把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取正负,分开求得方程解”.3.方程(x﹣3)2=m2的解是()A. x1=m,x2=﹣mB. x1=3+m,x2=3﹣mC. x1=3+m,x2=﹣3﹣mD. x1=3+m,x2=﹣3+m【答案】B【解析】【分析】方程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详解】方程(x-3)2=m2,开方得:x-3=m或x-3=-m,解得:x1=3+m,x2=3-m,故选:B.【点睛】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平方根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下列方程中,适合用直接开方法解的个数有()①13x2=1;②(x﹣2)2=5;③14(x+3)2=3;④x2=x+3;⑤3x2﹣3=x2+1;⑥y2﹣2y﹣3=0A. 1B. 2C. 3D. 4 【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开平方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②右边是非负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即可作出判断.【详解】①②③⑤都是或可变形为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而这四种形式都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故选:D.【点睛】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5.方程(x+2)2=9的适当的解法是A. 直接开平方法B. 配方法C. 公式法D. 因式分解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特征可知选用直接开平方法最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