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doc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doc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doc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doc

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演变及发展趋向分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大武汉战略》课题组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国家战略东移的格局尚不明显,武汉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老工业基地“余威”尚存,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仍居于前列。但由于对外开放力度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与沿海地区拉开差距。这一时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呈现以下特点:

(一)武汉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居第二梯队城市前列,但与第一梯队城市差距很大,而且增长率也居第二梯队城市后列。

(二)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增长率排名均居中,但与排在前几位的城市相比却差距较大。

(三)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与其老工业基地的身分比较相符。

(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处于中下游水平。

这个时期,武汉市经济增长较快,但又不及沿海中心城市。可分别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来分析:1981年~1985年中,武汉的投资增长率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城市,居第14位,消费增长率也明显低于广州、青岛、西安、上海等城市,位居第7,这是造成武汉这几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低于另外9个城市、位居第10的主要原因。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全国实施沿海战略,位于内地的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显著拉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呈现为以下特点:

(一)在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武汉在8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放慢了,武汉的位次继续下降。

(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就自身而言虽然是不断增强的,但其增长速度在整个80年代不断下降,其财政能力与排在前几位城市的差距继续扩大,在沿江城市中居于中游,在中西部地区居首位。

(三)武汉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化水平与中西部以外的其他城市相比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特别是在5个沿江城市中,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层次是较低的。

(四)80年代后半期与前半期相比,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有所提高。

三、20世纪90年代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武汉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但由于武汉的开放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经形成,加上本期国家战略重点继续东移,武汉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以下特点:

(一)90年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其经济总量水平在19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一改80年代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上升的态势,而且与排在前列的城市的差距有所缩小。

(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应有的提高。

(三)与GDP的大幅度增长相伴随的是,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武汉市第一产业发展很快,而产业结构提升速度很慢,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是趋于不断减弱的,无论是利用外资的能力,还是进出口,武汉市都没有其他城市发展的快。

(五)武汉的企业有自己一定的优势,企业经济效益处于中等水平,但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严重缺乏。

从1994年~1999年19个副省级城市的投资、消费及出口增长情况看,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居第6位,消费增长率居第3位,均处在较前列。就武汉市自身而言,本期的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分别比1985年~1988年间提高了9.7个和5.2个百分点,这是导致武汉市本期的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于上期的重要原因。比较90年代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可以看出,武汉市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消费,当然投资的作用更大一些。

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21世纪初期武汉市经济发展趋向分析

20多年来,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武汉,同时,武汉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开放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沿江城市中(上海除外),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一直呈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其开放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武汉在中西部城市中的经济总量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下降的。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开放竞争力与重庆几乎不相上下,而利用外资的能力居于首位。纵观武汉市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武汉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武汉市的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不仅影响了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使武汉工业化水平日趋下降。其原因在于武汉的老工业企业转型慢,高新技术产业少。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弱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武汉市对外经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来拉动。这反映了武汉的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武汉的对外贸易对经济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是武汉市未能充分把握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而充分吸引外资,外资对武汉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远远小于一些新兴城市。这反映了武汉的开放环境与其他城市相比缺少优势。

四是武汉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过少,特别是知名大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致使武汉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力量,竞争力不强。

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市进一步加大了各项改革的力度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武汉市做出了多种战略部署。

一是投资的较快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出口状况的不断改善将会有力地拉动武汉市在21世纪初的经济增长。

进入21世纪以后,武汉市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数十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经上马或初步完工。如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出口加工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阳逻武汉新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武汉绕城公路和市内铁路、“武汉外滩”等。2001年武汉市的基本建设项目7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77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

继20世纪90年代年均20.33%的消费增长率之后,21世纪的头几年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武汉居民的消费欲望有增无减。特别是武汉商业业态的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武汉居民旺盛的消费欲望转变为现实消费。为了满足居民不断增强的消费需求,2001年武汉市新建了26个大中型综合超市,新增注册44个商品交易市场。房地产业产销两旺的格局更是大大带动了武汉消费的增长。

进入新世纪,武汉市继续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对国际市场和本地产品的比较优势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同时,深化外贸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形成贸易出口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的格局。这必将增强本地企业的外向度,提高本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

二是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竞争力将在国际化分工中迅速增强,武汉市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华中制造业中心。

21世纪初,武汉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由于国际化分工呈现深入我国腹地的趋势,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的武汉在中西部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武汉市政府及时提出把武汉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战略规划,这将促进武汉市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各种经济成分的齐头并进。事实上,武汉市一批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前列、经营国际化的大企业、大集团正在发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逐步浮出水面。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造纸印刷包装产业、电器机械及器材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正在成为“武汉新工业的旗帜”。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经营的‘武汉制造’品牌产品,塑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

三是武汉经济圈的发展将使武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调动、聚集资源,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深化,武汉市将在与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中日益强大起来。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武汉经济圈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的实施对于武汉产业结构的提升、资源的供给、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武汉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济圈的意义首先在于,经济圈内不同城市之间分工与协作的深化会促进经济圈整体效率的提高,增强经济圈内企业或城市相对经济圈外的企业或城市的竞争力。经济圈内的城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可以改变原有的产业布局大而全、小而全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作为经济圈龙头的武汉市可以通过向周边城市输出传统产业来促进自身现有产

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武汉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增强武汉企业竞争力。其次,经济圈内的城市可以通过良性循环实现共赢。武汉市通过加强与周边8市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将有力地促进周边8市的发展。得到辐射和带动的周边城市又是武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服务圈”,它们反过来会促进武汉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联合互动的良性循环,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必将越来越强大。

摘自《学习与实践》2003年第5期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武汉市人民政府课题组

一、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比较优势与劣势

(一)经济总量占据全省一半以上,但综合实力还不够强。

2002年,武汉城市经济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面积(61 347平方公里),集聚了全省50.4%的总人口(3 040.79万人)、59.9%的国内生产总值(2 979.97亿元)、53.1%的地方财政收入(129.24亿元)、57.2%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0.3亿元)、61.8%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 358.4亿元),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综合实力较强,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与沿海地区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经济圈经济总量规模差距较大,整体实力还不强。

(二)产业基础较好,但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

武汉城市经济圈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农业比重过高,工业比重过低,工业对农业带动作用不大。二是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链短。三是传统产业、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经济结构调整滞后。

(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网络体系尚不健全。

内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信息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体系将初步形成。但也还存在部分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四)经济的内在联系不断增强,但市场壁垒和障碍仍然未完全消除。

近年来,各城市在发展战略上加强了与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加强了与武汉以交通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联系,武汉的商业连锁已进入各城市,重点优势企业的联合、人才交流等也有进展。但圈内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市场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结构和分布不合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优势不能互补,集聚和扩散效应不明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

(五)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政策规范、资源整合尚显不足。

近年来,各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在产业布局上,建设了一批产业密集园区,以园区化集聚为特征的发展格局开始形成,为产业布局的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产业重点的战略协调、空间开发的梯度对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六)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够。

武汉城市经济圈内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资源在各类城市圈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目前武汉及周边城市在生态、自然、旅游资源等方面缺乏统一协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人水关系、人地关系、人林关系比较紧张,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从短期看,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五点:一是武汉市的“大市场”优势;二是武汉市的产业“龙头”优势;三是武汉周边城市人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四是交通优势;五是内部错位发展的优势。武汉“首位”度高,这既是制约武汉及周边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以武汉为“龙头”、实现圈内错位竞争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定位:思路与目标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整合资源,实现双赢,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模式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以利益为纽带,就是要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共赢互惠。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就是要改善和扩大供给,以区域内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产业分工和资源整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扩大需求,依托各类市场,拓展产品及服务市场,实行利益共享、价值均沾。以企业为主体,就是要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发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用10年左右的时间,以一个高于全省、同时又符合实际的发展速度,初步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中国中部上接成渝、下联长三角的“核心层”,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而向长江中游经济圈方向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对应于沿海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我国重要经济增长区之一。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分“三步走”。第一步: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网;着力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建设和完善“武汉大市场”的服务体系,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框架;壮大武汉市的“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初步打造九大产业链;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框架,编制协同发展规划,以武汉与周边城市合办开发区等形式,优选和实施一批合作开发项目,初步形成经济共同体工作机制。第二步:依托重大项目,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形成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初具规模的产业链,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市场运作机制。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周边为配套;武汉为“前店”,周边为

“后厂”;武汉为“研发”和技术密集型,周边为“运用”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格局。第三步:强化武汉市的极化和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核化功能,拓展城市经济圈的聚集辐射范围,在湖北和中部地区率先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规划和推进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对应于沿海三大经济圈的重要经济增长区。

三、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工作: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一体化。

1.完善公路网。加快武汉公路主枢纽的建设,重点完成武汉市中环线向外辐射的出口高速公路的“环形放射状”路网;以现有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支撑,加快区域内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各城市所辖县、市之间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的改造,形成公路网络化、客运便捷化、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安全和品质最优化的公路运输体系。

2.建设水运网。继续实施必要的航道治理工程,形成以长江、汉江为主通道,并沟通其他主要通航支流的干支联网的区域航道网;加强专业化码头建设(如集装箱码头),大幅度提高港口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运输船舶更新改造的力度,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汽车滚装运输、液化石油及沥青等特种运输;注重水上旅游航线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圈旅游事业发展。

3.提升铁路网。重点完善既有铁路干线,提高既有铁路的装备水平,加快既有干线铁路全面提速及加快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推动铁路支线、专用线的配套建设,形成以高速铁路为主骨、快速线路为构架、普通线路为分支的铁路运输体系,增强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铁路辐射能力。

4.提升航空港。加快武汉机场第二航站楼的建设步伐,增加省内各机场间及其至全国旅游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密度,开辟国际航线,进一步提升武汉航空中心枢纽地位。

5.加快建设信息网。跨越式发展邮电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构建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圈共同的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系统,积极推进教育

科研信息化进程,规划和建设城市经济圈公用信息交换平台,大力推动经济圈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的建设。

6.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西气东输和川气入汉为契机,推动城市经济圈内能源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农网和城市电网改造步伐;着眼于资源开发、保护与共享,共同做好长江、汉江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堤防、水利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建设;以山地、河流、农业、森林生态保护区为基础,提高区域内森林绿化覆盖率,形成生态绿色经济圈。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

1.优化城市经济圈产业的空间布局,突出特色性,实现差异发展。武汉市要发展符合中心城市特点和要求的现代都市型、高度产业关联型和强力辐射型、高技术含量型和高附加值型、低能耗型和无污染型、高收入弹性型产业,建立起与发挥中心城市基本功能——聚散功能相匹配的都市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市聚散功能直接相关的金融业、交通通信业、商贸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文化产业等高级形态的第三产业和关联度、附加值较大的光电子信息、汽车、钢铁、机械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制造业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其他各市应围绕为武汉市配套和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配套产业和特色经济。通过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在城市经济圈内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形成区域性价值链共同体。

2.做大做强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①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依托现有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连接鄂州、黄石和孝感,扩大“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群,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应达到1 500亿元。

②壮大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利用科技研发及制造优势,以健民、中联药业集团、潜江制药、鄂州药谷为依托,整合周边城市制药业,形成现代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群。

③推进汽车制造业的联合,形成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群。以东风、神龙为主体,积极推进区域内汽车零配件企业重组和联合,形成具有武汉地缘优势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研究、制造、营销服务体系,力争经济圈2010年生产各型汽车70万辆。

④提高装备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武船等骨干企业发展新型船舶和船用设备,提高船用设备的配套能力;支持高压输变电设备开发,形成输变电设备整体的生产配套能力;发展数控重型和精密机床、大型宽台面双台联动及数控板材加工机械、数控激光加工设备;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设备。

⑤做大做强原材料工业。以武钢为龙头,冶钢、鄂钢为骨干,推进钢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形成钢材制造及深加工产?集群,力争经济圈2010年钢铁产量达到1 800万吨,产值1 000亿元;重点支持华新水泥集团兼并重组,大力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为重点的建材工业;重点支持武汉石化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发展以大型乙烯为主的石化精深加工产品;发挥我省磷、盐资源优势,推进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⑥改造提高轻纺工业。加快棉纺织、服装行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步伐,扩大棉纺织产品出口,提升武汉及鄂东服装走廊中太和、美尔雅、多佳等名牌服装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鄂州多品种化纤、仙桃迈亚等印染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印染后整理加工水平,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中高档服装面料;支持晨鸣纸业等企业走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提升壮大造纸行业生产规模和效益;以“武烟”为重点,继续推进烟草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烟草产业链,力争2010年创造100亿元的烟草产值。

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武汉为农副产品营销中心,周边城市为生产加工基地,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链,重点发展以仙桃、天门、潜江及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丘陵地带为主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支持发展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特色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蚕丝生产基地,并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

⑧积极培育城市旅游经济圈。以长江黄金水道和汉宜、汉十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武汉都市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四大旅游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大周边地区旅游开发力度。

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发挥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深化传统物流体制改革,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加快建立适应武汉城市经济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运作规范、网络发达、技术先进、效益良好、市场营销能力强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链。

(三)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1.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金融服务辐射功能,打破武汉及8个二级城市之间金融市场方面人为设置的各种界限,形成城市经济圈内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快速流动及合理、高效配置。

2.建设武汉全国性的粮食、棉花、油脂等大型中心批发市场。巩固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形成3个~5个交易额过百亿、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消费品市场。依托产业和产业优势,发展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及服装、光电子及其他高技术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石油、建材、机电、汽车等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4.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整合各城市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的覆盖城市经济圈的产权统一交易市场。

5.发展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经济圈技术创新能力。

6.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四)建立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

1.围绕建设“一核两翼两轴圈层”,构筑武汉城市经济圈空间布局结构。以武汉为核心,以“黄鄂黄”和“仙潜天”为两翼,以沪蓉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农田、山体、湖泊等对城市进行有机分隔的开敞空间为圈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形成真正的“大武汉”。

2.完善规划体系,编制武汉城市圈建设规划。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由省政府统筹安排,组织编制武汉城市圈建设规划。

3.进一步撤并乡镇镇区和农村居民点,促进城乡空间布局集聚优化。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

(五)建立完善协调机构,实现运作机制的市场化。

1.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对城市圈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探索组建武汉城市圈合作发展委员会,负责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规划。

2.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行业协会。

3.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方案。

四、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政策环境:若干政策建议

(一)中央政府政策支持。

1.国家财政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武汉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在调整机关工资、调剂社保资金、扶助贫困县区等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中央政府建立对武汉城市经济圈短期和中长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转移支付规模;争取中央政府对城市经济圈内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项目的财政补贴和财政直接投资。

2.国家税收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在税金缓征、先征后返等方面对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支持,引导符合前置条件的企业积极做好有关准备、协调和配合工作。

3.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城市经济圈内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洪排涝、退耕还林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的投入,改善城市经济圈内的公共服务条件;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支持,适当下放贷款权限,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加快金卡工程建设;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政府公共投资债券和企业债券,推动武汉市商业银行的改革重组,支持武汉更多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

4.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对圈内各城市进行传统产业改造特别是武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支持,争取中央政府对各城市进行企业关、停、并、转和改革重组以及有关人员分流、社保接续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国家继续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认定、税收以及高新产业项目的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的优惠。

5.国家区位控制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采取有关控制措施,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本地区;争取国家在圈内设立一些新的专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适当将一些省、市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争取国家进一步扩大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使用权限,调减土地使用费上交中央的比例,扩大武汉出口加工区的政策适用范围,打通使用各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已有政策等。

(二)省政府政策支持。

1.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现国税、土地、药监、口岸由各城市统一归口管理,省直部门对各城市市直部门行使领导和监督、检查权。按照省级统筹的原则,深化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保障省级统筹;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区域内户籍一元化管理,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2.完善产业政策。采取投资补贴和奖励办法,加大对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主导产业的投资引导力度,引导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设立总部或地区性总部。严格市场准入,规划的重大产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3.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政策支持。

①进一步完善城市圈内的财政体制。税收严格实行属地征管,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财政体制分享比例和基数的确定,要保证各地切实获得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对收入增量集中部分,主要用于支持城市圈的发展。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确定政策性增资、社保资金、科技资金等转移支付时,对武汉城市圈各市按实际应得数全额拨付。

②制定统一的财税政策。全面清理正在执行的财税政策,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区别造成部分产业、部分单位的恶性竞争。建立健康有效的财税政策协调机制,避免因地区利益影响企业和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税收分成、税收返还等激励政策,向城市圈倾斜。在城市圈建设期内,对城市圈涉及的科技三项费用、高新技术发展引导基金、重大技术开发基金和国家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基金等资金,在安排和使用上给予适当倾斜。

③适当调整财政投资方向。适当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预算安排,加大省财政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的水、电、气的投入,改善城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充分利用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将国债资金主要用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强和改进对城市圈的财政补贴。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支持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和培养,发挥财政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加科研与开发补贴,对企业直接进行科研资助,或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同而给予资助。

⑤加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建立项目建设前期基金、工业企业发展基金、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基金,并列入当年预算;对中央、省级的财政技改贴息、新产品开发贴息、技术创新基金贴息及生产调度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及时拨付。对外来投资,在财政贴息、前期费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⑥建立武汉城市圈建设基金。基金的来源可分为三块,即省财政从预算中安排一块,圈内各城市财政预算安排一块,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一块。武汉城市圈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城市圈建设总体规划必须实施的重点项目的财政投资、贷款贴息等。

⑦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发行武汉城市圈建设债券。支持武汉改革重组商业银行,整合产权、技术市场。

4.加大对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将具备条件的各城市市级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赋予开发区灵活的土地政策,调整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平衡。调减土地有偿使用费、排污费等上缴的比重,以支持开发区建设。摘自《长江论坛》2003年第4、5期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年~10年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是一个适时而紧迫的课题。

武汉金融业兴起于清末。1861年,英国汇隆银行来汉设立分行。随后,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万国通商银行等近30家境外银行相继在汉设立分行或合资银行。与此同时,内资银行也纷纷落户武汉。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率先在汉设立分行;1906年,户部银行(后亦称大清银行)汉口分行成立。到1926年,先后在汉口开设的国内银行共有52家,其中总行9家。据史料记载,1948年,素有“汉口华尔街”之称的江汉路南段一带,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矗立着1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当时汉口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性金融中心。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武汉金融业迅速发展。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武汉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显现,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种以地区经济中心为基础,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网络体系。发展武汉金融业,建设华中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建立一个机制、完善两个体系、形成三个中心”的目标,使武汉的金融业在服务地区经济中获得发展,在发展中确立武汉金融的区域中心地位。

一、建立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相互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

依据中央对地方政府做好金融工作的要求,适应中国入世后金融发展新形势,可以成立由市政府领导,银行、证券、保险监管和市计划、体改、财税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武汉金融工作联席会,可聘请知名金融专家参加,指导、组织和协调武汉金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建设与发展。并设立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要研究武汉地区金融业发展战略及华中地区金融中心建设,对全市金融业发展进行日常性沟通协调;建立在汉金融机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在汉金融机构提供地方行政服务,向金融机构发布各类经济信息、推介重点建设项目;负责管理地方金融机构。

二、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

武汉建设全社会联合征信体系宜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授权的方式,设立地方性的资信公司,并把业务严格限制在武汉经济区内;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市场选择为主、政府或管理部门选择为辅的方针,允许各种经济成分设立资信公司,逐步实现区域性资信公司向全国性资信公司转变,进一步完善征信制度,使武汉市的信用体系与全国乃至国际接轨。

三、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

(一)建立规范、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要以技术产权和资产权益交易为重点和突破口,尽快建立全市相对统一和集中的产权交易机构和网络,鼓励并规范各种企业资产的挂牌交易,突出对民营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以股权交易为主要形式的投融资服务,提升武汉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要进一步扩大产权交易市场服务范围,规范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拓展产权交易功能,适时推出新的交易品种,理顺市、区、行业产权市场关系,并积极向整个华中地区延伸,建立统一市场网络,加强与外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拓宽与国际有关市场的沟通渠道,将武汉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立足武汉、辐射华中乃至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二)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首先是加快发展武汉投资基金业。抓住国家加快基金业发展的时机,实质性地推动武汉市基金的产业化进程,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品种,在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开放式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衍生金融市场基金等;进一步加大对外资进入武汉基金业的招商组织力度;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基金经营的效率和资产安全,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今后一段时期武汉市投资基金的发展顺序拟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中外合作投资基金。当务之急是争取设立扶持武汉地区光电子产业及相关强势支柱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投资基金。同时,为促进和加快投资基金的发展,尽快出台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是积极扩大股票发行规模。武汉应抓住机会,通过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和推荐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形成光谷板块效应。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资源,通过参股经营、收购和配股、增发新股等多种融资方式,做好资产重组。要争取积极筹措发行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债券。在积极策划企业债券发行和上市的基础上,争取发行金融债券尤其是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债券,在条件成熟时,大胆尝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三)引进与金融发展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要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建立统一、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规则,特别要注重社会中介机构的集聚,大力发展和引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壮大金融配套产业。对一些专业评估和审计机构,要打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封锁,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择优扶持。特别要注重加速构建

中小企业投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对已有相对分散、规模小的担保公司进行重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培植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四)培育和发展武汉区域性票据市场。首先,要拓展票据市场信用工具,扩大票据品种。继续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探索发展融资性票据的思路,尝试开发短期票据、大额票据、无担保票据、大企业票据、资产支撑票据等商业票据。其次,要培育和完善票据市场的多样化参与主体,鼓励银行剥离商业票据业务,建立武汉地区的票据专营公司,提高票据的移存、清算速度,促进票据清算率的提高;逐步建立票据二级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法转让商业汇票,提高票据抵用率、周转率和流动性。其三,要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操作体系。利用再贴现手段大力推动商业银行系统内以及企业间的票据流通转让;简化再贴现业务操作手续,提高效率;逐步扩大商业票据回购业务的覆盖面,开展跨行、跨地区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

四、开拓创新,使武汉成为区域性的资金集散和结算中心

(一)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不断扩大和完善武汉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通过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使武汉在成为区域性金融创新中心的同时,形成区域性的资金融通中心。

(二)适应武汉出口加工区建设的需要,争取国家同意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离岸业务试验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使武汉成为境外公司在华中地区最大的资金调拨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在汉建设投资基金试点,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步伐。建设完成现代化支付系统,增强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将商业银行会计对公柜面业务处理系统与同城清算、电子联行统一起来,形成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利用电子化手段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电子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自助银行、银行卡业务和中间业务,努力开展新型金融服务,提供网上

支付结算服务。依托电子技术建设和完成金融系统内的统一信息通道,建立健全统一的数据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实施金融监管提供技术手段和信息基础。

五、招商引资,使武汉成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密集中心

(一)以项目为纽带,高起点地引进。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度高、规模大、管理水平先进、效益好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信托与租赁机构以及中介组织来汉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使金融机构在武汉能够“引得进、扎得下、留得住、长得大”。鼓励和支持武汉地区一些经济效益好、信誉优良、规模实力强的金融机构到周边省份及其他地区开设窗口,进一步扩大武汉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

(二)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有利时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策划设立武汉民营银行,为民营经济和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的中长期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抓住入世后武汉金融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引进国际知名投资者来汉设立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丰富和繁荣武汉地区的金融市场。

(三)花大气力寻求境外合作伙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改组和整合地方金融机构,帮助本地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六、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使武汉成为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

(一)巩固和强化武汉作为现有金融监管中心的地位,扩展监管功能,发挥三大区域性金融监管机构的优势,规范金融秩序,重塑武汉金融的对外形象,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建立和完善金融网络系统,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跨区域的金融监管机构,具有较强的金融宏观调控功能,对于规范经营行为、化解防范风险和增强武汉金融凝聚力等,具有重大作用。

3武汉商业地产发展分析1026178434

武汉商业地产发展分析 关键词:武汉商业地产发展分析 前言 年初,国家公布国内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武汉以960亿元在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5,仅次于 沪、京、穗、津。武汉城市总人口排第7,目前经营面积5000就以上的商业网点167个,10000万就以上37 家;最大商业集团武商集团经营商品品种多达20万种,年销售接近100亿元。人均拥有商业网点营业面积高 达0.85就,直逼上海,接近国际发达城市一般水平。加上近期湖北省将作为全国两个现代商业流通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之一,这必将对武汉消费品市场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此外,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中部9城市圈目前已渐成规模,以武汉为中心,覆盖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 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城市的武汉城市圈简称“8 1”城市圈。来自武汉市商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8城市的商品净流入武汉市的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上升至20 %,净流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近100亿元。在积极引入 的同时,武汉市的百货、超市、餐饮行业纷纷走出,目前在8个城市开设了39家商业网点。 在进入武汉的外资零售企业中,有大型综合超市(如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仓储式会员店(如德国麦德龙、荷兰万客隆)、便利店(如日本7-11)、超大型购物中心(如香港特区的新东安百货)、商品批发集散中心(如香港特区的利联仓行)、标准化食品超市(如日本的友谊西友超市)。 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比较 2003 年2004年2005年预计 854960.6120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103.8104.2 超过1万就卖场(个)203750 外资商业门点(3000就以上)214560 MALL,成为武汉开发商的香饽饽 2002年,随着上海正大广场、深圳铜罗湾广场、厦门SM城市广场、大连和平广场、宁波天一广场、福州元 洪城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MALL陆续建成开业,MALL逐渐为市民所接受。2003年,武汉的MALL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以湘隆时代商业中心、大连万达商业广场、武汉销品茂为代表的商业地产,通过MALL 的形式迅速强占武汉商圈,王家墩中央商务区、龙王庙商业中心、永清商务区、汉正街改造、铜罗湾广场也逐一浮出水面,未来 3 —5年内,带MALL概念的购物中心总供应面积将超过200万就,武汉商业地产进入准 摩尔”时代。 与一般购物中心不同的是,MALL的特性不仅在于巨额资金的投入、投资周期长、极大的市场风险,在拿地开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为中心形成的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的崛起具有促进城市圈建设,利用龙头带动发展,力争和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

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 组团。 2、2 “1+8”城市圈 城市圈是由“1+8”9个城市构成的一个区域经济联合体,以为圈心,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城市圈的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武汉与深圳经济发展比较

武汉与深圳经济发展比较 1979年国务院成立深圳市,1981年升格为副省级,1988年批准为计划单列。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1988年多数经济指标不足武汉的一半,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18位左右。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2009年深圳的生产总值在19城市中排4位,武汉排9位。 一、武汉与深圳主要指标比较 2009年,武汉多数指标落后深圳。 武汉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大于深圳的1952.84平方公里,但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小于深圳的788平方公里。 武汉常住人口910万人,比深圳的891.23万人多18.77万人。武汉的户籍人口835.55万人,深圳241.45万人,是深圳的3.5倍。武汉的流动人口74.45万人,深圳652.78万人,只有深圳的九分之一。 武汉地区生产总值4620.18亿元,深圳8201.23亿元,不足深圳的五分之三。1980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53.44亿元,深圳仅2.70亿元。1990年,武汉176.83亿元,深圳171.67亿元,多深圳5.16亿元。2000年,武汉1206.84亿元,深圳2187.45亿元,少深圳980.61亿元。 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2.18亿元,深圳15484.08亿元,不足深圳的三分之一。1980年,武汉101亿元,深圳仅1.06亿元。1992年,深圳超过武汉,武汉396.74亿元,深圳434.70亿元,多武汉37.96亿元。 武汉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98亿元,深圳4363.12亿元,为深圳的二分之一多。第三产业比重50.4%,深圳为53.2%,低深圳2.8个百分点。 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10亿元,深圳1709.15亿元,多深圳1291.95亿元,这是近几年武汉加大投资力度的结果。1984年以后,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高于武汉。到2006年武汉固定资产投资才超过深圳,当年武汉1325.29亿元,深圳1272.26亿元,多深圳53.03亿元。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深圳2598.68亿元,少深圳434.59亿元。2005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超武汉,当年武汉1128.64亿元,深圳1437.67亿元,多武汉309.03亿元。

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战略选择

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战略选择 发表时间:2009-12-09T14:13:50.890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第9期供稿作者:乔地[导读]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周边黄石、鄂州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基于两型社会下的思考 乔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作者简介:乔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试点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为建立一个资源保护、环境友好的社会提供一个示范。而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模式,正好吻合了“两型”社会的宗旨,应当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选择。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两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周边黄石、鄂州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它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态赤字,不利于经济生态的平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战略机遇。而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模式, 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战略创新,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1循环经济——武汉作为中部重要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选择 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把人类经济子系统看作为生态大系统的一部分,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基于大规模的生态赤字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工业化进程,维持的是“资源→产品→废弃”单向线性运行过程,其结果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因此,就及需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来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一种新的“资源→产品→再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 ②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城市圈的一种明智选择和超前战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各地区也还只是限制在建设一些生态工业园阶段。而且发展水平也很有限。只所以说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是它的一种明智选择,首先是因为武汉发展循环经济有一个大的政策支持环境,国家把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强调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政策上的强大支持。其次武汉城市圈智力资源丰富,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武汉是全国高校较多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智慧库和智囊团作用。另外,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基于“今天的生态就是明天的经济”这样一种理念而发展的。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一种超前战略,它使低代价的赶超战略成为可能,符合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和要求。也应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机遇选择。 2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①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支持。建立环境导向,消费引导,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一是要建立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循环经济在社会发展听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要通过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政策调整,从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成本和收益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从而使得其生产和消费循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②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大学智力支持,加快有关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是循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技术的进步能节约能耗的物耗,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和环境保护。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循环经济将难以发展。武汉拥有大量的大学资源,因此,应充分利用,以发挥其巨大的大学智力支持。 3结语 循环经济是伴随着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过程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从任意排放到末端治理再到循环利用的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质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在其利用的过程中物质形态发生了转变和转移。循环经济就是使资源物资的利用尽可能多地转变为产品,尽可能久地利用再利用,从而达到尽可能小的污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要借助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认识,特别是产业代谢的研究,把整个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最终就是要建立理想的经济生态系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重大利好理念和与两型社会宗旨的完美吻合,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成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徐云.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邱晨,陈利根.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08,(6).

二、武汉经济变迁

一、武汉济制度变迁的历程 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898年—192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经济时期,1949年—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时期。 1、1898年—192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经济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近代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本国工业水平,增强了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力,加强了各地间商品流通,建立了统一完善的国内市场。1889年底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开始大规模地推进早期现代化建设,在工业、交通、农业、金融、军事、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均取得杰出成就,其在商业领域的业绩亦颇为突出。交通的现代化为商品运销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工具,工业、农业的发展为商品赛会提供了丰富的展品,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营销对象与市场,这些是推动湖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张之洞主持湖北政务不久,就指示江汉关道仿照西欧各国做法,设立劝工劝商公所,陈列湖北土特产品和工业制品供各客商参观选购,对产品质量和工艺进行评价,以推动商品流通和工业生产,研究改进工商管理办法。 1898年,张之洞饬令江汉关道开办汉口商务公所,1902年9月,张之洞札委高松如等一同承办劝业场工程,为武汉劝业奖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由于张之洞实行的开放政策,武汉这个落后闭塞的内陆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状况、地理面貌、城市景观、大众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维护了汉口商埠的传统魅力,而且促进了武汉地区的贸易繁荣与近代化历程。而商业的发达,工业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又强烈地冲击着武汉地区的社会和民心,使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由封闭走向开放,武汉也一跃成为具有强大辐射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2、1949年—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建国初期,随着国家对外贸易战略格局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直接导致武汉由传统开放型城市变为内陆封闭型城市。而多元化交通格局的形成,也削弱了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武汉从商业重镇向工业基地转型。建国以后,武汉的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在全国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3、1978年以来的市场经济改革阶段。与沿海地区及其他发达城市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尽管有些许亮点闪现,但整体水平不高。在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内地城市再次面临良好机遇,武汉经济也慢慢开始复苏。 部分二

武汉商业地产及商圈发展全面分析报告

武汉商业地产及商圈发展全面分析报告 前言 年初,国家公布国内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武汉以960亿元在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5,仅次于沪、京、穗、津。武汉城市总人口排第7,目前经营面积 5000㎡以上的商业网点167个,10000万㎡以上37家;最大商业集团武商集团经营商品品种多达20万种,年销售接近100亿元。人均拥有商业网点营业面积高达0.85㎡,直逼上海,接近国际发达城市一般水平。加上近期湖北省将作为全国两个现代商业流通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之一,这必将对武汉消费品市场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此外,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中部9城市圈目前已渐成规模,以武汉为中心,覆盖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城市的武汉城市圈简称“8+1”城市圈。来自武汉市商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8城市的商品净流入武汉市的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上升至20%,净流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近100亿元。在积极引入的同时,武汉市的百货、超市、餐饮行业纷纷走出,目前在8个城市开设了39家商业网点。 在进入武汉的外资零售企业中 , 有大型综合超市 ( 如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 ) 、仓储式会员店( 如德国麦德龙、荷兰万客隆 ) 、便利店 ( 如日本 7-11) 、超大型购物中心 ( 如香港特区的新东安百货 ) 、商品批发集散中心 ( 如香港特区的利联仓行 ) 、标准化食品超市 ( 如日本的友谊西友超市 )。 MALL,成为武汉开发商的香饽饽 2002年,随着上海正大广场、深圳铜罗湾广场、厦门SM城市广场、大连和平广场、宁波天一广场、福州元洪城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MALL陆续建成开业,MALL逐渐为市民所接受。2003年,武汉的MALL 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以湘隆时代商业中心、大连万达商业广场、武汉销品茂为代表的商业地产,通过MALL的形式迅速强占武汉商圈,王家墩中央商务区、龙王庙商业中心、永清商务区、汉正街改造、铜罗湾广场也逐一浮出水面,未来3—5年内,带MALL概念的购物中心总供应面积将超过200万㎡,武汉商业地产进入准“摩尔”时代。 与一般购物中心不同的是,MALL的特性不仅在于巨额资金的投入、投资周期长、极大的市场风险,在拿地开发之前必须“招商先于设计”,更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营销模式,MALL要求开发商具备广泛的商家联盟,每个MALL城至少具备3—4个旗舰商家,这显然增加了开发的风险及难度。而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商显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对经营并不在行,因此大型Mall的收益情况并不理想,甚至沦落为小商品集散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孔泾源司长一行莅临格林美武汉循环产业园调研格林美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孔泾源司长一行莅临格林美武汉循环产业园调研格林美的循环经济发展 情况 2012年5月31日下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孔泾源司长、连启华副司长、试点处彭绍宗处长和董文调研员,以及宏观处刑晓东副调研员,在湖北省发改委肖安民副主任、战略规划办王培锦副主任等的陪同下莅临格林美武汉循环产业园,考察格林美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陪同人员还有武汉市发改委程致舜巡视员、两型办童赛雄副主任和新洲区发改委、阳逻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董事长许开华教授进行了热情接待和详细汇报,并陪同参观了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废弃物仓库、电子废弃物拆解分厂、塑木型材分厂和拟建的废灯管回收利用车间。 董事长许开华教授向孔司长一行汇报了格林美开采城市矿山的实践,介绍了格林美在再生资源行业取得的专利技术、奖励及荣誉等成果,汇报了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及六大产业链的生产运行情况。孔司长一行兴致勃勃听取了汇报,并表示格林美提出的开采“城市矿山”的概念非常新颖、形象,格林美自主研发的废旧电池、废弃钴镍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很牛,并对利用电子废弃物拆解得到的废塑料生产的塑木型材尤为赞赏。孔司长希望格林美加大回收力度,把3R循环消费社区连锁超市开遍全国,把利用废弃资源生产的钴镍粉末和塑木型材销售到国外,快速做大做强。 图1. 董事许开华教授向孔泾源司长(左二)、连启华副司长(前右一)介绍格林美视频监控系统

图2.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孔泾源司长(前左一)一行在董事长许开华教授陪同下参观格林美电子废弃物仓库 图3.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孔泾源司长(二排左一)、连启华副司长(二排右一)一行在湖北省发改委肖安民副主任(三排左一)和董事长许开华教授陪同下参观格林美电子废弃物分厂,观看拆解工艺流程视频

武汉商业现状分析及商圈简述培训课件

武汉商业现状分析及商圈简述 第一章武汉商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概况 武汉地处中国内陆市场腹地,商业是武汉发展一条重要主线,武汉因商而立,以市而兴,具有深厚久远的商业文化积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商业得到了长足进步,成为武汉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商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9.6%,年均增幅12.4%。全市实现批零贸易增加值239亿元,同比增长12.5%;餐饮及住宿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2.6%,合计占全市CDP的15.33%,保持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较高贡献率。 作为华中经济重镇,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及工业基础,使武汉级具发展优势2006年上半年,武汉市生产总值达1218亿元,在19个副省级城市中排行第1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10亿元,增长37%,位于19个城市中的第9,比上年同期上升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11亿元,增长15%,位于19城市第二季度。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打6467。5元,增长16%,位于19位城市第13位,上升1位,达到2003年来同期最高位次。 第二节行业发展 武汉市目前正处于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①连锁经营快速发展。2005年底连锁网点达到2440多个,全年连锁经营实现销售额316亿

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比“九五”末增加近20个百分点。②商贸物流经过探索和发展,初步形成了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专业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三个层次的物流体系,有力支撑了连锁经营网点扩张和市场辐射范围扩大。③企业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有了长足进步。五年来商业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不断提升ERP系统,强化供应链管理和BTB、BTC营运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化系统对跨地区经营的支持。 餐饮业蓬勃发展,成为超百亿的商业行业。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占社零总额12.85%,总规模居全国第6位。5家餐饮企业进入全国餐饮百强行列。 交易市场辐射能力增强。全市各类交易市场69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25个,全年交易市场交易额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9.0%。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年交易180亿元,辐射全国近600个县市。西汉正街建材市场年交易建材货物600万吨,批发至我国中、西、北部地区,被中国建材市场协会确认为“中国建材第一市”。 “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武商、中商、中百、汉商集团等四家上市公司以商贸业为主,多业态、多元化发展。武商、中百集团被列为全国重点培育的流通企业集团。 外资商业投资迅速增长。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批世界知名的跨国商业集团齐驻武汉,并已实现由单店向多店发展。目前,我市外资及港台商业企业15家,设立营业门店109个,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大卖场31个。 遍布武汉三镇的商业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大中型饭店、酒楼、食品医药店、仓储运输、服装、再

武汉与成都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武汉与成都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武汉与成都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十分相似。成都是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是西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2009年,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武汉GDP排第9位,成都排第10位。 一、武汉与成都主要指标比较 2009年,武汉与成都的主要经济指标各有高低。 武汉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小于成都的12121平方公里,但武汉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大于成都的439平方公里。 武汉常住人口910万人,比成都的1286.60万人少376.60万人。武汉户籍人口835.55万人,比成都的1139.60万人少304.05万人。 武汉地区生产总值4620.18亿元,比成都的4502.60亿元多117.58亿元。其中,武汉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98亿元,比成都的2233.00亿元多95.98亿元。 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2.18亿元,比成都的4895.86亿元多136.32亿元。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长期领先成都,但差距逐步在缩小。 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10亿元,比成都的4025.89亿元少1024.79亿元。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比成都的1949.95亿元多214.14亿元。武汉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国内贸易领先成都的优势在不断扩大。 武汉进出口总额114.73亿美元,比成都的178.60亿美元少63.87亿美元。成都进出口贸易长期领先武汉。 武汉实际利用外资29.35亿美元,比成都的27.97亿美元多1.38亿美元。成都外商投资逐步赶上武汉,差距缩小。 武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6.07亿元,比成都的387.50亿元少71.43亿元。近几年两市差距有扩大趋势。 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5元,比成都的18650元少265元。两市差距在不断缩小。 武汉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比成都的7129元多32元。武汉首次超过成都。2008年,武汉6349元,成都6841元,少成都492元。 二、成都经济发展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和成都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市都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武汉和成都经济发展各有特点,与武汉相比,成都在以下4个方面尤为突出。 一是集中度高。成都积极深入推进“三个集中”。1、工业向园区集中,提升了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水平。200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成都市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推进了食品(含烟草)、医药、机械(含汽车)、电子信息、冶金建材和石油化工六大重点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工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定位更加明确,工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到2009年,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共落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5户,工业集中发展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64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68.2%,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2、农民向城镇集中,优化了城乡结构,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居住,成都累计有20.30万农民转变居住生活方式实现集中居住。3、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了土地集约化进程。新增耕地

循环经济发展的城市案例

循环经济发展的城市案例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目前,国内各省、区、市及一些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现选取一些特例,介绍给广大读者: 案例1:上海: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上海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700万的特大城市,人多地少、自身没有能源,属水质型缺水城市,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尽管上海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比如,2003年上海每万元生产总值的能耗为1.07吨标煤,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这一能耗水平却是美国的2.3倍、日本的6倍。再如,上海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由2000年的238立方米下降到2002年的184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但仍是日本的8.2倍、美国的2.2倍、德国的7.2倍、韩国的2.3倍。目前,上海和全国一样正处在加快发展时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还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资源短缺的忧患意识和资源利用的节约意识,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资源的节约利用工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协调平衡好人口、产业、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等五大要素,努力走出一条适合特大型城市发展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案例2:重庆:斥资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重庆是全国陆地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城市,每年消费天然气28亿立方米左右,但是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消费占64%左右。重庆煤炭的含硫量比较高,灰份比较重。而且工业燃煤锅炉普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为此编制了《重庆市主城区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实施洁净煤工程方案》。《方案》报经市政府市长常务会议审议同意,企业自筹5000万元,市财政拿出1100万元资金支持26台锅炉的改造。市节能技术中心承担了洁净煤工程的具体实施任务,对锅炉本体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进行改造,燃煤在炉内实现固硫,对锅炉尾部烟气进行静电除尘。26台锅炉实施改造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了市环保部门的验收。通过实施洁净煤工程取得三个方面的效益。首先是环保效益,每年减排二氧化硫2万吨,减排粉尘0.8万吨。二是企业每年节约煤炭10万吨,节约燃料费用2000万元。三是锅炉出力普遍提高,杜绝了锅炉跑、冒、滴、漏现象,锅炉运行状况大为改善,方便了锅炉的运行管理。 案例3:湖北: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 湖北省在加强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造纸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制定完善了一整套用水管理制度和措施,实现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56.4%,吨纸耗水量小于110立方米,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安琪股份有限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化酵母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开发了发酵分离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废水治理技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设备,实现废水浓淡分开治理:高浓度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后干燥成优质有机肥,低浓度废水采用先进生化、物化技术处理,可以确保酵母废水达标排放,达到节水、减污、增加效益目标。目前,该公司正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发挥作用。 案例4:深圳:变废为宝发展可再生能源 深圳是全国最早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城市之一,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

汉口里商圈分析报告

汉口里商圈分析报告 熊琪1308430608 熊丹1308430609 张柳1308430610 昌凡珺1308430611 甘勍1308430636 杨宇维1308430638 申伟1308430642

一、案例陈述 汉口里依武汉园博园而建,占地66800平方米,与去年9月开业。汉口里以汉口开埠百余年为脉络,建筑复刻晚清明初的汉正街、花楼街等代表性建筑和商业形态,浓缩了老武汉的味道。不曾想开业仅半年,汉口里的多数店面却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其原因是为何?如今汉口里又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自救与转型? 二、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汉口里建设完成之初,被给予厚望,大批商家入住,其中不乏老武汉知名品牌,然而不过半年光景,大量店铺关门,发展如此萧条,有哪些原因导致汉口里成如今局面呢?我个人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1.汉口里商业形态单一。商圈里面除了餐饮和礼品店,别的业态几乎没有,使消费者不能长时间在里面闲逛和游玩,而且不能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难以吸引消费者慕名而来。于此同时,又难以留住回头客,没有什么特色,使大部分人游玩过一次不想再来第二次。 2.交通不便,汉口里地处三环外,且不像别的商圈有直达地铁。汉口里不仅没有直达地铁,而且乘坐公交过去也要转车好几次,相当麻烦,除了自驾车过去找不到便捷的方式。交通极为不便,不利于周边人过去游玩。

3.宣传不到位,前期没有做什么宣传,没有做推广也没有做什么广告宣传,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就我周围的同学来说,很多的人如果不是这次的分析报告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我个人觉得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他很多人也不知道武汉还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以游玩闲逛。 4.战略定位错误,汉口里主打旅游消费,然而武汉旅游业并不发达,不是以为主的城市,并不像海南那些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入。汉口里主打旅游消费使消费后劲不足,消费难以跟上。 5.消费者群体定位偏差,据报道说汉口里的街道上大部分都是穿着旗袍的中年妇女,去游玩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武汉的大学多,更是以年轻人较多的城市。汉口里的商圈不太能吸引年轻人,不利于商圈的后续发展。 6.创新力度不够,汉口里的建筑复刻晚清民初汉正街、花街等。完全按照古时的建筑来,没有融入现代元素。没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复刻并不是遗迹,并不是自己的亮点特色,并不能吸引人的眼球,让人眼前一亮,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 (二)内部分析 1.企业文化 (1)特有的建筑形态 汉口里以以仿古为特征,整个建筑群透着一股“民国风”,设计有汉口沿河吊脚楼风格、明清中式民居风格、民国欧式风格建筑,简约设计中夹杂着现代元素,将汉口特有的石库门里分与西式风格建筑融为一体,创建既具传统风貌,又具现代化功能的商业街区。复原了晚清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武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多项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增加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减少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增加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净

迁移率-‰。 “十二五”时期,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比“十一五”时期低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人均生产总值104132 元,增长%。 表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倍;年均增长%,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调整为::。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图1: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年末市场主体万户,其中,本年新登记万户。全部市场主体中,企业万户,

其中新登记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其中新登记万户。企业中,私营企业万户,其中新登记万户。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其中,税收收入亿元,增长%;非税收入亿元,增长%。 “十二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年均增长%,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 表2:2015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图2:2011-201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表3:2015年价格指数(上年=100) % 图3: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比上年末下降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

武汉市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1—2009数据分析)

武汉市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发展中国家为过高的人口增长率而忧心忡忡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却在为过低的人口增长率采取种种措施,可见,过高的人口增长率和过低的人口增长率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经济学家们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以武汉市近几年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状况为例,试图探讨武汉市不同圈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化关系,并挖掘其内在原因。 关键词:武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圈层、报酬递减 引言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他的著作《人口原理》中认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生产只能以算数级数增长,由于没有考虑到长期的技术进步,马尔萨斯错误地预计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后果。时至今日,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人口增长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没有达成统一论断。本文认为人口增长以多种形式影响经济发展,并将以武汉市为例,以边际报酬递减理论为依据,探讨武汉市及其不同圈层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相关理论 1.1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同意见 对人口增长持有消极态度的经济学家认为,较快的人口增长会使居民家庭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从而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此外,人口增长还会造成社会的非生产性投资(如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投入的增加,从而导致生产性投资的减少。最后,新增劳动力还会“稀释”人均投资额,因为对于给定的投资额来说,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将意味着每个劳动力所得到的资本追加量的减少,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减慢。 而库兹涅茨和西蒙对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必然会导致家庭储蓄下降的假设

提出质疑。他们指出,家长可能用减少消费或闲暇、而不是减少储蓄的办法来补偿用于子女的开支。而且年轻型人口可能有利于储蓄,因为在这种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人口远超过退休人口,从而劳动人口为退休准备的储蓄额将超过退休人口在这类储蓄中的提取额。库兹涅茨和西蒙认为资源短缺将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导致较快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这些进展将促使食物的迅速增长和生活水准的提高[1]。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人口增长通过作用于不同的要素及不同要素的不同方面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二者之间没有简单的相关关系。 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二、武汉市圈层的划分 武汉市在地域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部分:中心城区,包括江岸、汉江、硚口和武昌四区,是武汉市1969年以前的老城区;近郊区,包括汉阳、青山和洪山等三区,它们是老城区扩展的新城区;远郊区,包括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和新洲等六区,是武汉市后来发展的延伸区域[2]。 三、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3.1数据的选取 1.数据的属性 本文选取了武汉市人口数据及GDP数据分别代表武汉市人口增长情况与经济发

论武汉市发展

论武汉市经济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 1.引言 赖江汉航运之利,兼居华夏腹地,建城历史三千多年,汉口明清时期即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号称九省通衢。一句“货到汉口活”的赞语为它赢来无限商机。在中国商品流通史上,其它城市不可与之相媲美;而在中国交通发展史上,“九省通衢”的定论更使它名噪天下。 2.历史进程中的武汉 2.1近代武汉之辉煌 1861年汉口开埠,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开辟了英、法、德、俄、日五国租界,设立了十五国领事馆,在汉通商的有二十几个国家。自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以来,不可否认这一段难以磨灭的耻辱历史实为汉口古镇千年来发展之机遇。更兼清末重臣张之洞督鄂十七年,在汉大兴洋务运动,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汉冶萍公司、织布局、两湖书院、自强学堂等新式工业和教育机构,开通了京汉铁路,使老武汉如虎添翼,获得跨越式发展,地位迅速上升,政治上处江湖之远,而经济独步中国之先。内联九省,外通海洋,对外贸易额多年驾乎津粤、直逼沪上,号称“东方芝加哥”,与津、沪、穗并称近代中国四大商埠。同时,历史也眷顾这座千年老城:1911年武昌首义,推翻帝制,擎使共和;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938年是中国抗战临时首都,组织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解放后有万里长江第一桥及武钢、武重、武锅等第一批大型企业。建国初期武汉为中央直辖市和中南大行政区首府。毛主席亦在此多次畅游长江、下榻东胡。新中国的建立是武汉市迎来历史发展的第二次机遇,使饱受战火洗礼的大武汉第二次焕发青春。直至改革开放前后,经济一直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武汉亦一跃成为新中国的经济重镇,大武汉“名致实归”。 2.2今日之沦落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梯度开放发展理论影响下,在旧思维、旧体制的束缚下,在武汉人耍小聪明、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劣根性作用下,武汉沦落了,大幅度退步了,GDP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在十几位,外贸进出口总额是沿海发达城市的零头,甚至落后于一些原来只是一个县的沿海小市,城市竞争力排名也落在十几位,由一类城市沦落为二线城市,远逊京、沪、穗、深,只是在城区综合实力排名上凭着老底子和傻大的规模,排名在有所靠前。问题是这样的老本还能啃几年?大武汉将不再称“大”了。 2.3优势与潜力 大武汉沦落了,中部塌陷了。先是东部沿海开放,再是西部大开发,接着是振兴东北,唯独忘了中部。原先武汉一直引以为豪的区位优势,如今倍加另人尴尬:不东不西,真不是个东西;不南不北,凭忘江汉东流水。武汉有边缘化的危险!武汉急了,喊出了中部崛起的口号,武汉要恢复往日的荣耀,重振雄风。内联华中,外通海洋,要做华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科技、文化、金融、信息、交通中心,甚至国际大都市。武汉目标远大,但现实距蓝图甚远。中部其它大城市如长

区域循环经济的实践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论文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关键词】区域;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青山; SWOT分析; 【英文关键词】district;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Qingshan; SWOT analysis;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效率的提高及污染的最小化,从根本上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发展循环经济所选择的模式也就各不相同。武汉市青山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其循环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走向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现程度。本文以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力求探讨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期为其它地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参考。首先,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最新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作了简单概述,指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接着,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如美国的循环型企业模式、丹麦的生态工业园模式、德国的废弃物回收模式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以及我国辽宁省“3+1”模式,北京的“3+3+1”模式、... 【英文摘要】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resource-constrained contradi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is even grimmer. Recycling economy is a typ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using ecological rules to guide the human society, which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levels of proficiency and closed-loop material and energy u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 the goal of resource recycling and conservation, use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minimization, f... 目录7-10 第1章绪论10-19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1 1.1.1 研究背景10-11 1.1.2 研究意义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5-17 1.3.1 研究思路15-16 1.3.2 研究方法16-17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7-19 1.4.1 主要内容17 1.4.2 主要创新点17-19 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19-29

华中重镇武汉大中型超市状况浅析

华中重镇武汉大中型超市状况浅析 武汉大型超市业绩简析 一。第一档次,包括家乐福三家店(年总销售10亿左右),麦德龙武昌洪山商场(年销售3.5亿),中百仓储珞狮路店(年销售过2亿)。日均销售70-110万 1。carrefour: 1997年进入武汉合资汉商集团,1998年于城区边缘地段开设汉阳十升店,一层,占地一万平米的标准店,成为武汉超市行业典范,有力推动了武汉超市业的发展,并带动汉阳王家湾地价大幅升值,成为武汉新兴区域商业中心。此店至今仍是家乐福中区10店中的旗舰店,客流量(日来客数)雄居武汉榜首,日均销售超过85万,与成都八宝街店竟逐业绩老大,该店的生鲜处经营有独到之处,特别是精肉课在家乐福中区遥遥领先。 1999年于汉口闹市区开设武胜店,该店以不足6000平米的营业面积屡创营业额新高,销售额中区排名中上,淡季日均销售亦接近60万,家电处及11课化妆品cosmetics销售业绩骄人。 2003年初于武昌的跨国公司总部区核心路段中南路之顶端,武汉第一城市广场——洪山广场之北开设新模式的洪山广场店,三层经营(一层为品牌专卖及餐饮设施KFC,永和、Kaiwei Beer House等),由于该店紧邻省机关所在地水果湖区域,居民密集,而且消费层次属武汉最高,造就该店的高客单价。同时,也使洪山广场店的大宗客户购买业绩能受到其他超市艳羡。此店本时期(11月)非周末销售在70万左右,周末及节假日可超过80万,其中纺织品处特别是61课季节性服饰销售娇人,排名长期中区第一,生鲜的鱼课也不错,基围虾哦:) 另外,家乐福武汉四店选址建设大道,靠近香港路,与香格里拉酒店相距咫尺,预计明年四月前后开业。此店位置亦相当好,与洪山广场店选址有异曲同工之妙。建设大道被称为武汉“金融一条街”,集中了汉口的大部分高层建筑写字楼,包括招银、建银、中信大厦、民生大厦(在建第一高楼)、交行大厦、商行大厦等,且建设大道和香港路沿线均是2000年以来落成及在建的高档住宅群,同时,该处交通也相当便利,周边并没有重量级的竞争对手,可以说集中了大型超市成功的诸多优点。 估计,开业后受到较大冲击的是一公里之外位于黄孝河路特一号的易初莲花竹叶山店(前身为正大会员店),该店是正大自己投资,按标准建设的,从门牌号(特一号)亦可看出,此店建筑及场地条件优越,内部宽敞,层高不错,拥有专用的大型停车场,紧邻武汉最大的汽车市场。但销售业绩极不理想,估计日均不到25万。笔者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六点光顾,结帐是仅开放五个收银台,每个排队数不超过四人,此种景象亦不止一次。该卖场的商品陈列倒是不错——客流太少,当然整齐:),服装部门较为打眼,生鲜的品质控制挺好,也很丰满,不过从整体看来,除了DM商品,其他毫无价格优势,难以吸引顾客,所以只能靠开设的几条Free bus来勉强支撑。易初卖场的灵活度太差,执行力又不够,选址有的过于超前,失去了价格优势,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易初的商品还是不错,而且其DM,特别是服装类的设计及总部谈判挺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