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套叠

肠套叠

肠套叠
肠套叠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

一、发病率

急性肠套叠的发病率,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发病率占成活新生儿的1. 5‰~4‰。

1.性别

许多报告证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5~3):1,高者为3. 9:1。

2.年龄

最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据文献报道60%~65%病例年龄低于1岁,以5~9个月时为高峰期。2岁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5岁后甚为罕见。新生儿肠套叠约占本病的0. 3%,且多数合并肠闭锁。

3.季节

肠套叠终年可见,以春末夏初发病较为集中,这可能与腺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及肠道淋巴系统感染有关。据统计,10 % ~30%的患儿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人认为,该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体重超常的婴儿,但调查结果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

4.遗传

近来不断有报道肠套叠与家族的关系,但其家族发病率各地作者报道差异较大。

二、病因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较多见的急腹症,尤其4~11个月的婴儿。肠套叠的病因不十分清楚,较大的婴幼儿一般为原发的,即在套叠肠段及其附近找不到器质性病变,可能和回盲部的游动有关,仅2%~8%的病例为继发性。肠管发育不完善是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

1.绝大多数婴幼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发生肠套叠的常见原因如下。①解剖特点:婴儿时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动度过大,易发生肠套叠。②肠蠕动紊乱:当小儿发生腹泻、发热或饮食改变时,均能引起肠蠕动不协调,导致肠套叠。③病毒感染:有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因为腺病毒感染时,回盲部肠壁淋巴组织发生炎性增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压迫肠管;同时腺病毒感染时,肠运动功能常发生紊乱,使小儿易于发生肠套叠。④蛔虫感染:蛔虫所产生的毒素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2.成年人肠套叠多为继发性。成年人肠套叠多继发于息肉、小肠良性肿瘤、小肠恶性肿瘤、肠道异物(粪石)、梅克尔憩室及炎性水肿。这是因为肠壁的损伤或肠腔内的肿物刺激导致肠蠕动方式改变,从而诱发肠套叠。

三、类型

套叠多与肠蠕动的方向一致,即近侧肠管突入远侧肠管腔内,称为顺行套叠,

此时近侧肠管称为套入部,呈袖状折叠而成为两层,远侧肠管则包绕套入部肠管,称为鞘部。逆行套叠因强烈的逆蠕动造成,少见,仅占0.5%左右,此时近侧肠管成为鞘部。

1.按病因分型

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绝大多数原发性肠套叠发生在婴幼儿,其中尤以4~11月者最多,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一般认为小儿常有肠蠕动功能紊乱及肠痉挛发生,严重持续的痉挛肠段可被近侧的蠕动力量推入相连的远侧肠段,特别是回盲部呈垂直方向连续的位置更易套入。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年人患者,是由于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梅克尔憩室内翻及阑尾残端翻入肠内等)被蠕动推至远侧而将肿物所附着的肠壁折叠带入远侧肠腔。

2.按发病部位分型

可分为回肠一结肠型、回肠盲肠一结肠型、小肠一小肠型.以及结肠一结肠型。

(1)回肠一结肠型:回肠从距回盲瓣几厘米到数十厘米处开始,套入回肠最末段,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鞘内。此型约占总数的30%。

(2)回肠育肠一结肠型:回盲瓣是肠套叠的头部,带领回肠末端进入升结肠,盲肠、阑尾也随之翻入结肠内。此型多见,占总数50%~60%。

(3)小肠一小肠型:小肠套入小肠,较少见。

(4)结肠一结肠型:结肠套入结肠,也少见。

(5)多发肠套补:如回结套和小肠套,或小肠有2处套叠,极少见。

四、临床表现

80%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突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腊肠样包块”。

1。阵发性腹痛

腹痛突然发生,痛时两拳紧握、而色苍自、出汗,下肢屈曲蜷缩。有些患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不久上述情况又复出现。

2.呕吐

腹痛发作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哺乳或拒食。后期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呕吐物为粪便样带有臭味。

3.便血

多于病后6~12h出现,是本病特征之一。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无臭味。当疑为本病尚无便血时可做直肠指检,如指检染血则有诊断意义。出现便血原因是套入部肠壁血循环障碍,致使黏膜渗血与肠黏液混合的结果。

4.腹部包块

在患儿安静或熟睡腹壁松弛情况下,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肿块,如为回盲型,肿块多在右上腹或中腹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动,腹痛发作时肿块明显,肠鸣音亢进,右下腹“空虚感”。就诊较晚的患儿,由于明显腹胀或腹膜炎存在肿块不易扪清。

五、辅助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是最基础的辅助检查,对肠套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气钡灌肠透视对肠套叠诊断有特异性的表现,但行钡灌肠时易发生肠穿孔,造成腹腔感染。对恶性肿瘤患者易造成种植转移。对于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钡剂灌肠检查常难以进行。

2.超声多普勒

国内报道对成年人肠套叠的诊出率可达88.9%,超声检查受肠气及操作者影响较大,肥胖患者有局限性。

3.CT

目前在诊断成年人肠套叠中大量使用。

4.电子肠镜

需行肠道准备,具一定的痛苦。剧烈腹痛或便血较多的患者不宜采用。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小儿急性肠套叠

症状体征典型者诊断不难,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及触及腹部包块即可确诊。但对不典型患儿常以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收入小儿内科,延误诊治时间。对不典型疑诊患儿,病情允许应立即行空气灌肠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复位治疗;或酌情进行低压钡剂灌肠,灌肠时其压力以不超过130cmH2O(约3市尺高度)为安全,如发现有“杯口状”X线征象,则可证明为肠套叠。

2.成年人肠套叠

临床少见,仅占5%左右,多为继发性病变,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为阵发性腹痛及腹部包块,呕吐及血便很少见,常常进行X线钡剂检查方可确定诊断。腹部包块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肿块的部位依套入点和套入程度而定,一般多在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位置。在病程早期,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呈腊肠样,光滑而不太硬,略带弹性,可稍活动,有压痛。以后随套叠的进展,肿块可沿结肠移至左腹部,严重时可套入直肠内,直肠指检可触及子宫颈样肿物。

3.鉴别诊断

小儿急性肠套叠鉴别诊断须除外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出血性肠炎、肠蛔虫症、过敏性紫瘫、流行性出血热(急腹症型)等。

(1)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阵发性腹痛、血便,可与肠套叠混淆。痢疾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黏液和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早期即有发热,腹痛不如肠套叠剧烈和规律,腹部触不到肿块。粪便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鉴别常无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菌性痢疾的基础上,因肠蠕动紊乱,可并发肠套叠。

(2)急性坏死性肠炎: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便。该病多有腹泻史,早期即可表现为腹胀、高热和频吐,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全身情况恶化快,常表现严重脱水、皮肤花纹等休克症状。

(3)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较大儿童,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在腹部可触及蛔虫团,颇似腊肠样肿块,但其表面常呈条索状,一般无血便。发病不如肠套叠急骤,多有排蛔虫或不当驱虫史。

(4)过敏性紫瘫:多见于年长儿,多数有新鲜的出血性皮疹,伴有关节痛,有时伴有血尿。血便多呈暗红色,腹部触不到肿块,这些症状有助于与肠套叠鉴别,有时本病可并发肠套叠,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应做X线检查。

七、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凡病程在48h内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均可采用灌肠疗法治疗。一般采用空气或氧气及钡剂灌肠,疗效可达90%以上。

(1)空气灌肠法:空气灌肠气体压力为8.0~12.0kPa(60~90mmHg),注入空气时,可轻揉按摩腹部或改变体位以利套叠复位。

(2)钡剂灌肠水压复位法:将装有20%钡剂水溶液的吊瓶提高到离病儿水平体位70~80cm的高度注入钡剂。在X线透视下确定诊断后,再将吊瓶提至80~100cm 处,使套叠慢慢复位。

2.手术治疗

肠套叠晚期或经灌肠复位无效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避免延误时机,造成肠坏死或穿孔。成年人肠套叠,由于肠道常同时存在肿瘤、息肉、憩室等病变,一经诊断,一般采取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可解除肠套叠引起之梗阻,又可去除存在的器质性病变。

3.腹腔镜手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肠套叠病例以腹腔镜手术代替传统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并以其显著的优点得到肯定。与空气灌肠等相比,可保护患儿免受放射线损害;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瘢痕轻微、美观、并发症少,在不增加创伤的情况下,以其独到的具有诊断价值的优点可对腹腔全面探查。尤其对于需要探寻病因的多次复发性肠套叠,无需“扩大切口”而完成全面探查,确定合并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对于套叠过紧不能钳夹复位者,可自脐部将套叠肠管提出腹腔外常规手法复位。必要时可在腹腔镜下行肠切除、肠吻合,憩室切除,并给予回结肠排列,回盲部固定预防复发的处理。

肠套叠护理常规

小儿肠套叠 【定义】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 【分类】 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女之比为2~3:1。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 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 【临床表现】 1、婴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以前者多见。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2岁,常为肥胖健康儿,其症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 (1)阵发性哭闹不安: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15—30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被牵拉,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其他疼痛表现为神萎、面色发白、痉挛。 (2)呕吐:呕吐物早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 晚期为粪质。 (3)便血:果酱色血便,多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 (4)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 (5)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

2、儿童肠套叠 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的症状。肠梗阻是不完全性, 肠坏死发生较迟。症状不典型,有阵发性腹痛,腹块能明显触及,常无便血或发病数天后出现,呕吐亦不多见。 【术前护理诊断】 1、电解质紊乱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水分丢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囊肿破裂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本病预防、护理知识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 3、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若患儿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表现为:①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②腹部肿块消失; ③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臭味的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④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4、备好吸氧管、监护仪器等用物。 5、术前用药通常用安定、阿托品等注射药物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胃管通畅,减少术后并发症。 6、饮食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 【术后护理诊断】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肠套叠症状简介及治疗方案

肠套叠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1、手术适应证:有灌肠禁忌症者;灌肠复位失败者;肠套叠复发达3次以上,疑有器质性病变者,疑为小肠套叠者。 2、首选非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法) 2.1.适应症:病程不超过48小时,便血不超过24小时;全身状况好,无明显脱水、酸中毒及休克表现,无高热及呼吸困难者;腹不胀,无压痛及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象。 2.2.禁忌症:病程超过48小时,便血超过24小时;全身情况不良,有高热、脱水、精神萎靡及休克等中毒症状者;腹胀明显,腹部有明显压痛、肌紧张,疑有腹膜炎或疑有肠坏死者;反复套叠,高度怀疑或已确诊为继发性肠套叠;小肠套叠;空气灌肠时,逐步加压至1 3.3 KPa,套叠影不移动,形态不改变者,应放弃加压注气。 二、诊断、鉴别诊断需要完善的检查检验 腹部X线检查、超声检查、腹部CT、血常规、生化全项。 三、术前评估需完善的检查检验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五项、术前四项、血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入院前查血常规,肺部平扫CT,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 术前评估:营养评估、心理评估、伴发病评估、依从性评估、并发症

评估、医者能力评估。 四、治疗方案 肠套叠治疗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法成功率90%以上 1.1.诊断性空气灌肠压力为6.6-8KPa,复位治疗压力为12-13.3 KPa。灌肠复位征象:X线透视下见肿块逐渐变小消失,气体突然进入回肠,继之中腹部小肠迅速充气;拔出气囊肛管,大量气体和 暗红色粘液血便排出;患儿安然入睡,不再哭闹,腹胀减轻, 肿块消失;口服1g活性碳,约6h后由肛门排出黑色炭末。 1.2.空气灌肠治疗主要的并发症是肠穿孔。复位过程中,肿物消失,荧光屏上突然出现闪光改变,随即见膈下游离气体,表明 出现肠穿孔,即刻停止注气,用注射器针头刺入剑突和脐之间 部位,让大量进入腹腔内的气体迅速排出。准备急诊手术。 2、手术治疗:就诊较晚的患儿,尤其是全身情况差或空气灌肠 失败者应行手术治疗。 2.1.开腹或腹腔镜辅助肠套叠复位术切忌强行牵拉套叠近端肠 段 2.2.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见鞘部已有白色斑块样动脉性坏死或 套入部静脉性坏死 2.3.肠外置或肠造口术患儿病情危重,或肠套叠复位后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判断有困难时 五、术后需重点观察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小儿肠套叠研究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小儿肠套叠研究论文 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7月共诊治小儿肠套叠82例,其中69 例在门诊成功灌肠复位,有13例手术治疗。现将这些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2例中男42例,女40岁。3个月?1岁52例,1?2岁12例,2?3岁9例,3?5岁8例,7岁1例。年龄最小者为102天患儿,年龄最大者为7岁患儿。 1.2临床表现1. 2.1症状(1)腹痛或腹部不适感:此症状在年龄较小患儿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呻吟、屈腿,其中有10例患儿就诊时表现为数神萎靡、嗜睡而无上述表现,而此类患儿多伴有严重的腹泻病史。(2)恶心、呕吐:82例皆出现恶心及/或呕吐症状,多在腹痛发作后出现,进食后呕吐症状多更明显。(3)血便:表现为红色果酱样便或血水样便,14例,占17%其中能自行排血便者9例,占11% 直肠指检带出血便者5例,占6%另外有22例在行大便常规检查后示红细胞++? ++++/HP。(4)其它表现如发热、脱水、精神不振可随伴发病的不同而可有可无。曾有文献报道少数肠套叠病例以嗜睡、惊厥为早期表现[1]。1.2.2体格检查查体可触及腹部肿物,多呈腊肠样,且光滑有弹性,部分患儿右下腹空虚感比较明显,且在触诊时伴有明显的屈腿样动作,但多因查体时患儿不合作而影响肿物触及率,同时亦因辅助检查的开展而对此项查体技能有所忽视。腹部压痛部位 多在右上腹和脐周为主,一般无反跳痛,肠鸣音表现为活跃、亢进,但少数病例肠鸣音无上述表现。1.3辅助检查1.3.1大便常规共检查

36例,红细胞++?++++/HP,少数白细胞+?++/HP。132 影像学检查有68例应用彩超检查即发现典型影像学改变,其余14例在腹部X 线透视检查下发现典型影像学改变。1.4临床诊断在行影像学检查前被临床诊断为(1)急性肠炎21例占25%(2)急性胃炎11例占13% (3)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13例占15%(4)肠套叠28例占34% (5)其他如呕吐原因、腹痛原因等共10例占12% 1.5治疗及转归本组72例全身情况好,腹胀不严重,无腹膜刺激征者,在腹部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整复。其中2例在压力达12kPa持续时间约10min不能复位而转行手术治疗。1例在压力达12kPa后患儿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X线示腹腔积气,遂急症行手术治疗。其余10例均因套叠时间超过24h,血便明显而直接行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疗中有6 例行套叠肠管复位后肠系膜折叠,7例因已发生肠坏死而行回肠及回盲部切除。82例患儿均成功抢救。2讨论肠套叠是3个月?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60%本病患儿的年龄在1岁以内,80%患儿的年龄在2岁以内,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为4:1 :2]。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血便,查体可触及套叠肿块。本组临床观察男女发病比率接近于1 : 1,可能与样本数量少有关。另外,肠套叠因常继发于呼吸道或胃肠道疾病,部分患儿来诊时已有严重脱水、高热、嗜睡、昏迷等中毒症状,而此类患儿可无腹痛、便血表现,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而延误非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在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证实前详细地询问病史及耐心细致地查体尤为重要,查体时尤其要注意腹部体 征如套叠肿块、腹部空虚感等。在便血患儿中,如镜检红细胞每高倍

小儿肠套叠诊疗常规

小儿肠套叠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是否有阵发性哭闹或腹痛、腹部包块及腹胀的情况、是否伴有呕吐及有无果酱样血便等。治疗的经过和对治疗的反应。 检查 1. 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检查腹部情况, 作肛门指诊。 2. 怀疑肠套叠必须行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必要时行腹部B 超检查。 3. 血常规检查及血电解质检查是必要的。 诊断 1. 凡具有典型的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腊肠样包块等可作出诊断。 2. 凡临床症状不典型又怀疑为肠套叠,可以利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帮助诊断。

3. 肠套叠的鉴别诊断包括细菌性痢疾、蛔虫肠梗阻、腹型紫癜、直肠脱垂等。X线检查、B超检查及实验室常规化验检查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 肠套叠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2. 非手术治疗包括空气或钡剂灌肠等方法,这既是诊断过程又是治疗过程,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为发病时间不长而全身情况尚好的病例。禁忌证为发病时间长而全身情况显著不良者;腹部异常膨胀,X线透视可见小肠严重积气,并有多数张力性液平面者;肠套叠达到脾曲的远端者;试用空气灌肠时如逐步加压而肠套叠阴影仍不移动,形态不变者。 3. 对空气灌肠复位的鉴定包括碳剂试验等方法。 4. 空气或钡剂灌肠如出现肠穿孔等情况,必须立即用粗针头行腹穿减压,并进行急诊手术。 5. 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必要的术前准备包括补液、纠正水盐失衡、胃

肠减压、给氧、退热等对于手术后的康复是有益的。 6. 处理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及裂开、感染性休克、肠坏死及穿孔、肠粘连等。 7. 病情复杂或处理困难者,需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疗效标准 1. 治愈:经空气或钡剂灌肠或者经过手术治疗肠套叠整复,症状消失,各项并发症均已治愈。 2. 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肠套叠习题

小儿肠套叠试题 1、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____,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2、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好发于___以内的儿童。 3、急性肠套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____、回盲部解剖因 素、____、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遗传因素。 4、慢性复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年人,其发生原因常与___、___等有关。 5、小儿发生肠套叠的临床表现:____、___、___、_____、 6、肠套叠典型的大便颜色:_____。 7、_____可发现直肠内有黏液血便,对诊断肠套叠极有价值。 8、肠套叠一经诊断应立即治疗,首选______,如失败应立即手术治疗。 9、____为首选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 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___或___征,纵切面上,呈___征。 10、在非手术疗法中有____、____和_______疗法,其中___ _复位已被长期广泛应用。 11、空气灌肠复位,复位压力一般控制在_____,3个月以下婴儿肠套叠和 诊断性灌肠压力一般不超过____。 12、目前,我院采用的是______疗法。 13、证明肠套叠完全复位,还需作如下观察:①拔出气囊肛管后排出大量带有臭 味的黏液血便和黄色粪水;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口服活性炭0.5~1g,6~8小时由肛门排出黑色炭末。 14、空气灌肠复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____,透视下出现腹腔“闪光”现象, 即空气突然出现充满整个腹腔,立位见膈下游离气体。 15、若患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突然恶化,应立即用消毒针在 ___和__中间刺入排出腹腔内气体。 16、肠套叠的分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肠套叠健康教育

小儿急性肠套叠健康教育 尊敬的患儿家长:您好!孩子被确诊或高度疑诊为急性肠套叠。此刻,您可能非常想了解这种病,接下来我将给您介绍一下急性肠套叠这个疾病。 一、什么是小儿肠套叠? 答:小儿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常见的急腹症,以3~12个月多见。.好发部位多由回肠末端套入宽大的盲肠腔内.发病与肠管口径不同,肠壁肿瘤,憩室病变,肠蠕动节律失调等因素有关.肠套叠的促发因素是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 二、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腹痛突然发作,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拒食。持续数分钟,腹痛缓解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最初2~3分钟里显得很痛苦,过了一会儿,疼痛似乎消失,孩子又玩起来。可是约隔10~60分钟,孩子又会像先前一样,因为疼痛而哭起来,继而又是呕吐。这种情况会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如果是原发性肠套叠,在发病48小时内,没有脱水表现,腹不胀,可在医院用气灌肠疗法使肠管复位,复位率可达95%以上。套叠时间过长,孩子可以排果酱样大便或深红色血水便,这是肠管缺血、坏死的表现,需要及时手术;否则,易造成肠破裂。因此,对于阵哭的孩子,怀疑到肠套叠时,应争取时间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拖延。 三、为什么孩子会得肠套叠? 答:肠套叠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目前,医生们认为,孩子在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相对来讲消化道发育尚不成熟,功能较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父母不了解这个特点,有的随便给孩子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会使肠道负荷更重,诱发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四.小儿肠套叠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非手术治疗可以采取空气灌肠法,充气成功临床指证有哪些? 答(一)、适应症 ①病程<48h全身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及腹膜刺激征。 ②严格掌握空气灌肠压力,一般不超过13.3Kpa其原因主要是:套叠肠管时间长,肠壁水肿较为明显,承受压力下降。 ③第一次空气灌肠套叠头阴影已退缩至回盲部,阴影呈类圆形,这类病例无需即行剖腹探查,可行空气灌肠。

探讨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临床效果

探讨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6-05-31T14:58:33.2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胡宇 [导读] 大庆市第五医院在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方法较为有效,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大庆市第五医院13671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灌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6、21和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患儿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0、19和1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7.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方法较为有效,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儿能够尽早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肠套叠;手术治疗;灌肠治疗;临床疗效 肠套叠是小儿急腹症,多发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肠套叠可分为继发性肠套叠和原发性肠套叠两种,是由于患儿肠道中某段肠管套入相邻的肠腔,进而使肠道排气功能受到损害[1]。在对肠套叠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如未及时有效的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会导致患儿出现肠管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2]。而传统治疗肠套叠的方法是应用灌肠治疗,该方法并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提高,肠套叠的治疗方法也进行了更新,手术治疗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为了提高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减轻疾病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尽早让患儿得到康复,应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本文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肠套叠患儿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中40例肠套叠患儿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取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本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肠套叠患儿中选取80例为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出现肠道运输不畅、排气、通气功能损伤等临床表现,同时患儿还会发生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0个月,平均年龄(5.8± 2.3)个月;原发性肠套叠患儿35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9个月,平均年龄(5.6±2.1)个月;原发性肠套叠患儿36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灌肠治疗:常用灌肠方法为空气灌肠,压力不超过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观察组患儿采用手术治疗:患儿采取单次硬膜外麻醉加基础麻醉,对年龄较小且一般情况较差的患儿应用气管插管麻醉。进入腹腔的切口选择在右下腹,术中对诊断进行证实,手术复位过程中,患儿肠套叠处肠管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穿孔,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切除方式。其中,回肠切除共23例患儿,采用回肠端端吻合术,结肠切除共11例患儿,采用结肠端端吻合术,其余6例患儿采用回结盲端端吻合术切除回盲部及部分结肠。将2~3 ml透明质酸钠涂抹于患儿套叠部位及吻合口部位。术后5~7 d给予胃肠道外静脉营养,术后需进行3~5 d胃肠减压,并采用抗生素治疗1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患儿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①显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治疗3个月内无复发,同时,未发生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②有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改善,治疗3个月内无复发,未发生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出院后出现稀便症状;③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并无变化,而且与治疗前相比有加重迹象[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术后2例患儿发生皮下感染,对其换药后实施再次缝合,2例患儿出现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4例患儿症状均消失,痊愈出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疗后7例出现稀便,4例出现肠粘连性肠梗阻,转为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急腹症,多发于婴幼儿,其中4~10个月大的患儿占总患病人数的90%~95%之多。临床对于肠套叠的病因研究结果尚未明确,但据推测主要是与患儿日常饮食改变及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失调等因素有关[4,5]。肠套叠患儿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结合B 超、X线检查极易确诊。传统治疗方法多以保守灌肠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临床治疗及患儿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专家不断研究,最终提出采用手术对肠套叠患儿实施治疗,并取得显著效果[6,7]。在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若患儿症状不严重,可给予复位手术治疗,倘若患儿局部病灶未清除,仍可针对患儿实际情况采用肠切除术,复位手术治疗与切除术联用,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7.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方法治疗肠套叠较为有效,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儿能够尽早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勇剑.肠套叠行肠切除18例报告.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3(9):74-75. [2]郑雪勇,李斌,冯联忠.成人肠套叠 23 例诊治分析.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4):322.

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原则

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原则 首都儿科研究所马继东 一、概况 肠套叠好发于婴儿期,是该年龄段最常见的急腹症,偏离以上年龄患儿发病率则明显降低。新生儿肠套叠很少见,据一般统计约占小儿肠套叠的 0.3% ,国外有文献报道新生儿肠套叠的发生率低于 1.3% ,国内有报道为 3% 。 新生儿肠套叠与婴儿期发病的典型肠套叠相比有明显特点:新生儿常伴有肠管的先天性异常,小肠套叠相对多见,极易因肠绞窄导致肠坏死。新生儿肠套叠早期为肠梗阻表现,晚期可发展成为肠坏死、肠穿孔和腹膜炎,尽早手术为新生儿肠套叠的基本治疗原则。 二、病因和病理 新生儿肠套叠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新生儿肠套叠与好发于婴儿期的典型肠套叠相比更多为继发性,但也有原发性肠套叠。 (一)原发性肠套叠 有人对新生儿原发性肠套叠病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除回盲部游动、回肠末端淋巴滤泡丰富、易发生肠蠕动紊乱等普遍的易感因素外,还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①新生儿原发性肠套叠与窒息、缺氧关系密切,机体严重缺氧时,蓄积的二氧化碳刺激肠壁神经节细胞,使肠蠕动亢进,将频繁收缩的肠管推入松弛肠管,形成肠套叠;②可能与新生儿肠壁的发育特点有关,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套入部肠壁平滑肌发育较好,环形肌发达;而鞘部肠壁平滑肌发育较差,纵形肌发育不良,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减少;③新生儿期接种的各种疫苗,尤其是轮状病毒疫苗可能使肠套叠发病率增加。 (二)继发性肠套叠 继发性肠套叠所占比率各家报告不一,有报道 60% ~ 75% 新生儿肠套叠伴有器质性病变,但有报道此数占三分之一。诱发肠套叠最多见的病变为回盲部重复畸形,曾有报道 l2 例新生儿肠套叠的 1/3 继发于肠重复畸形。还可以继发于肠息肉、错构瘤、美克尔憩室、

肠套叠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 一、发病率 急性肠套叠的发病率,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发病率占成活新生儿的1. 5‰~4‰。 1.性别 许多报告证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5~3):1,高者为3. 9:1。 2.年龄 最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据文献报道60%~65%病例年龄低于1岁,以5~9个月时为高峰期。2岁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5岁后甚为罕见。新生儿肠套叠约占本病的0. 3%,且多数合并肠闭锁。 3.季节 肠套叠终年可见,以春末夏初发病较为集中,这可能与腺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及肠道淋巴系统感染有关。据统计,10 % ~30%的患儿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人认为,该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体重超常的婴儿,但调查结果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 4.遗传 近来不断有报道肠套叠与家族的关系,但其家族发病率各地作者报道差异较大。 二、病因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较多见的急腹症,尤其4~11个月的婴儿。肠套叠的病因不十分清楚,较大的婴幼儿一般为原发的,即在套叠肠段及其附近找不到器质性病变,可能和回盲部的游动有关,仅2%~8%的病例为继发性。肠管发育不完善是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 1.绝大多数婴幼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发生肠套叠的常见原因如下。①解剖特点:婴儿时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动度过大,易发生肠套叠。②肠蠕动紊乱:当小儿发生腹泻、发热或饮食改变时,均能引起肠蠕动不协调,导致肠套叠。③病毒感染:有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因为腺病毒感染时,回盲部肠壁淋巴组织发生炎性增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压迫肠管;同时腺病毒感染时,肠运动功能常发生紊乱,使小儿易于发生肠套叠。④蛔虫感染:蛔虫所产生的毒素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2.成年人肠套叠多为继发性。成年人肠套叠多继发于息肉、小肠良性肿瘤、小肠恶性肿瘤、肠道异物(粪石)、梅克尔憩室及炎性水肿。这是因为肠壁的损伤或肠腔内的肿物刺激导致肠蠕动方式改变,从而诱发肠套叠。 三、类型 套叠多与肠蠕动的方向一致,即近侧肠管突入远侧肠管腔内,称为顺行套叠,

肠套叠的常见检查方式

肠套叠的常见检查方式 急性肠套叠时,粪便检查可见暗红色黏液血便,镜下以红细胞为主;慢性肠套叠,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肠套叠的检查包括以下几种: 1.肛门指诊 为本病的常规检查,可见指套染血或排出血便,个别肠套叠严重时套入顶点可达直肠,此时直肠指检可扪及子宫颈样肿块。 2.X线检查 (1)腹部平片:肠套叠多无可靠征象,完全性梗阻时腹部平片可见部分肠管积气积液和持续扩张的小肠袢,并发肠坏死,腹膜炎者,有肠麻痹,腹腔积液征象,偶可在腹部平片见到肠套叠直接征象,如在右下或右腹部见到一段充气结肠内有腊肠样软组织肿块,肿块近侧结肠影缺如,有时肿块影四周有一薄层壳样气体包围。 (2)钡餐检查:用于诊断小肠套叠,成人慢性和空肠-胃吻合口套叠,以及少见的十二指肠套叠。 (3)空气灌肠检查:空气灌肠检查肠套叠,是随着水压灌注进行整复成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空气灌肠是借透亮气体,把套入部衬托为密度高的软组织包块影,不仅能早期确诊,且有整复作用,因而具有双重临床意义,以空气灌肠器做结肠注气,压力为6~8kPa,在萤光透视下由肛门缓慢注入空气,开始时空气注入肠腔比较容易,到达套叠头部时突然停滞不前,由于套叠头部向充气结肠内突出,气柱前端形成明显之杯口状影,在无空气灌肠器时,亦可采用低压钡灌肠方法。 3.内镜检查: 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套叠可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内镜可见充血水肿的小肠黏膜经吻合口向胃内突出,慢性小肠型套叠可采用纤维小肠镜来诊断,同时可取活检,有助于确定病理性质,累及结肠的套叠根据情况可选用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 4.超声检查: 肠套叠声像主要为肠梗阻,套叠局部和肠壁缺血等特征表现。 (1)肠梗阻的表现:套叠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内充满液性或半液性内容物。

肠套叠的影像诊断

肠套叠的影像诊断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 肠腔,绝大多数原发性肠套叠发生在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人患者,急性成人肠套 叠是少见的急腹症类型,多继发于肠道肿瘤、Meckel’s憩室、肠道息肉及肠道感染等。临床 表现往往不典型,故易漏、误诊。有临床症状者大多需手术治疗。及时、准确诊断急性成人 肠套叠对其治疗、预后均有很大指导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治的肠套叠患者60例,男66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d,最大6岁。发病 时间小于48小时的52人,42~72小时的5人,超过72小时的3人。全部均有阵发性腹痛(或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其中伴有血便或腹部包块者23人。 1.2 临床表现一段肠管套入相连接的另一段肠管内称为肠套叠。本病是常见的小儿外科急诊,成人较少见。一般为近侧肠管套入远侧肠管,远侧套入近侧者罕见。套叠处形成三层肠壁: 外壁称鞘部;套入部由反折壁与最内壁组成。鞘部的开口处为颈部,套入部前端为顶部。套 入的肠管常因血管受压而发生充血、水肿、肠壁增厚,甚至坏死。腹痛、呕吐、血便、腹部 包块是肠套叠的主要临床表现。腹痛为突然发生,间歇性反复发作,发作时常呕吐。发作数 小时内多数排果酱样粘液便。体检时腹部可扪到活动的包块。肠套叠发病一天后多数出现完 全性肠梗阻的表现。 2 影像诊断 2.1 X线表现 平片腹部立卧位平片示肠腔扩张,并见“阶梯”状液平等梗阻征象,也可无阳性表现。在腹部 平片上要鉴别肠套叠的各种类型是困难的,甚至仅能见到单纯性机械性低位小肠梗阻的征象。当小肠肠系膜同时跟随套入较多时,因为力的相互作用,右半结肠有时也会被此肠系膜向腹 中部方向牵拉,这不但对诊断有一定意义,还要注意此种情况血供比较容易受到影响。要是 梗阻不完全(或其他原因),结肠内有气体存在的话,腹部平片上这气体有时可将套叠部分的 轮廓衬托出来,犹如一个肿瘤形态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远端结肠有气体,而近端结肠气体阙如,对诊断有帮助。幼儿代偿功能差,晚期肠套叠时小儿常因脱水、失血、肠系膜静脉回流 受阻等原因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脏阴影也可小些。钡剂造影小肠稀钡造影示于套叠部肠腔 呈鸟嘴状狭窄,近端肠腔扩张,腔内可见类圆型充盈缺损,似有带蒂,腹茧症患者可见肠腔 活动度差,并见杯口状充盈缺损,小肠排空时间均延长。结肠双对比造影钡剂到达肠套叠头 部时受阻,钡柱前端呈凹入新月形或杯口状改变,加压后杯口可消失或加深呈钳状,少量钡 剂进入鞘部与套入部之间显示肠套叠特征性改变-“弹簧”征;另可见套叠部位肠黏膜混乱伴 有充盈缺损。 2.2 超声表现 超声是早期发现肠套叠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肠套叠部位显示边界清楚的包块。其横断面呈 大环套小环特征,即“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外圆呈均匀的低回声环带,中央套入部多层肠 壁造成多层界面的高回声区,两侧为只有一层肠壁构成较薄的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环,呈典 型的螺旋状分层结构。B超多轴面扫描较易显示套入部进入套鞘的舌状表现,也可以显示远 端呈低或不均质回声内的肿物。肠套叠的肠腔内含气量不多,不会引起气体折射所致的后方 暗区,套鞘为单层正常或略有水肿的肠壁,与肠道肠壁不规则增厚不同,因此,肠套叠的B 超表现与肠道肿瘤所形成的“假肾”征不难鉴别。套叠部的纵断面呈“套筒征”或“假肾征”。有 时可能显示套叠的顶部和颈部,顶部呈指头状盲端。“肾征”通常在套叠时间较长,肠壁发生 严重水肿时出现,或是成人患者存在肠管肿瘤或息肉时出现。

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

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 一、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临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简而言之,就是一段肠管跑到邻近肠管里面去了。 二、发生肠套叠的原因? 肠套叠发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小儿有器质性病变者不足8%,无器质性病变的特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尚无统一学说,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改变。 婴儿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月龄4~10个月是发病高峰,2岁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后发病极罕见。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肠套叠中回盲型约占95%。婴儿盲肠相对宽,容易形成肠套叠。 3.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增生,肠壁限局性增厚,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形成肠套叠。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因素。 5.遗传因素。 Tips: 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疾病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疾病,而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 三、肠套叠的病理? 肠套叠发生后,套入部随着肠蠕动不断继续前进,该段肠管及其肠系膜也一并套入鞘内,颈部束紧不能自动退出。套入部发生循环障碍,组织充血水肿,分泌大量粘液,进入肠腔,与血液,粪便混合,呈果冻样排出。肠壁动脉受压,供血不足,导致肠壁坏死,穿孔,急性

腹膜炎等严重急腹症。 四、肠套叠的症状? 一句话概述:剧烈阵发性哭闹,呕吐,排果酱样大便,就要到医院就诊。 婴儿肠套叠起病急骤,多见健康婴儿突然出现哭闹不安。并且是阵发性的,有规律性的哭闹不安。一般安静5-10分钟或更长时间后又出现哭闹不安,持续10-20分钟,如此反复发作。哭闹时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宝妈们要牢记这些表现啊)这种阵发哭闹是由于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剧烈腹痛,当蠕动波过后,病儿即转为安静。其次,呕吐也是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 千万不要等到吐带臭味的肠内容物再就诊! 此外,便血也是肠套叠常见症状,一般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的可以在3-4小时出现。常见肛门排出稀薄粘液胶冻样果酱色血便,几小时后可重复排出几次。 五、肠套叠的诊断治疗? 早期就诊的肠套叠患儿,除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外,营养状况良好。 晚期可有脱水,离子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 当病儿已经具备阵发性有规律性哭闹,呕吐,血便及腹部触及腊肠形肿块时,即可确定诊断。这种情况,医生会给宝宝做钡剂灌肠,空气灌肠或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等。这些检查方法也是非手术疗法,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套叠的部位就被打开了。但是,如果耽误时间太长了,就会出现腹胀,肠坏死,穿孔,就危险了,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所以,大家要提高警惕,发现有肠套叠可能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发生肠穿孔,造成严重后果。 六、如何预防肠套叠? 1. 应避免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家长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 2. 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4种症状识别肠套叠

宝宝突然不明原因地哭闹一阵,过后又安然无事,但过一会又放声大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会认为是宝宝饿了或者在调皮捣蛋。但4~12个月的宝宝出现此症状时,要警惕肠套叠,并应速带其就医。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常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4~10个月的婴儿最多见。肠套叠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且男女比例为3:1或4:1,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 如果宝宝不明原因地哭闹,出现呕吐症状,大便呈现暗红色果酱状,或是一向活泼好动却忽然表现得比较安静,精神不振,表示宝宝肚子一阵阵地疼,在休息之后并没有得到改善,呕吐和哭闹反而加重,父母要立即带宝宝到医院治疗,因为宝宝有可能患了肠套叠。肠套叠就是前段肠子套入后段肠子的管腔中,形成肠阻塞,因肠黏膜肿胀缺血,从而出现血便。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在2个月~2岁为肠套叠高发年龄段,一定要多加注意。如在宝宝发病24~48小时以内被及时送往医院正确诊治,愈后情况就会相当良好。 识别肠套叠的四大症状 1.阵发性腹痛:宝宝哭闹3~5分钟,间歇10~15分钟,疼痛时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手足悸动、出汗。 2.呕吐:开始时呕吐物主要为乳汁、乳块等胃内容物,以后的呕吐可能带有黄绿色的胆汁,1~2日后呕吐物就可能带有臭味。 3.血便:多见于病后6~12小时,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没有臭味。 4.腹部肿块:多数可在右上腹或腹部中间摸到肿块,呈腊肠状,光滑不太硬,可稍微活动,有压痛。 但是,宝宝肠套叠发病时,典型的四大症状都有的并不多。因此,如果发现宝宝哭吵时有双膝蜷曲、双手按抓腹部的情况,就应及时就诊。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 婴儿急性肠套叠的病因可能与下面情况有关: 饮食变化:肠套叠的发病高峰期,就是宝宝4~10个月的时候,因为此时正是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增加奶量的时期。宝宝肠道还比较脆弱,不能很快适应饮食变化带来的刺激,这样是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成为诱发肠套叠的一个原因。 回肠、盲肠发育速度不同:有关数据显示,新生宝宝回肠和盲肠的直径比为1:1.43,而成年之后,回肠和盲肠的直径比为1:2.5,这个数据显示回肠和盲肠发育速度不同。宝宝在婴儿时期,回盲部游动性很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也较长,宝宝90%的回肠瓣,大约1厘米以上都会呈唇样凸入盲肠,这个区域的淋巴组织也极为丰富,一旦经受到炎症或者食物的刺激之后很容易出现充血、水肿、肠蠕动导致盲瓣向前推移,牵拉肠管而出现肠套叠的情况。 病毒因素:目前一系列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一些病毒诸如肠道内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发宝宝肠套叠。 肠痉挛:由于宝宝肠道的脆弱性,一些食物或者是炎症病毒等都可能会刺激到肠道而引发痉挛,肠痉挛会使肠蠕动功能紊乱甚至是逆蠕动,这就非常容易引发肠套叠。 自主神经失调:也有人提出宝宝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失调也是引发肠套叠的一个原因。 遗传因素:曾经有过肠套叠经历的爸爸妈妈们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宝宝,在临床上发现肠套叠是有家族发病史的。因此了解好自己的家族疾病史,也是可以很好预防和控制宝宝一些疾病的方法。 家长可以做的 宝宝患了肠套叠,没有办法在家中处理。作为爸爸妈妈,最重要的是能够尽早发现,及时到医

儿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

儿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 首都儿科研究所马继东 一、概述 肠套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最多发生在1岁以,4~10个月为发病高峰年龄,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肥胖男婴更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见到本症,冬春季发病率最高。肠套叠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饮食习惯改变、食物刺激、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功能紊乱、肠痉挛和病毒感染等,也有继发于回盲部游动、淋巴结肿大、肠道肿瘤或美克尔憩室等器质性病变者。此外,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肠套叠也并非少见。临床所见到的大多数是近端肠管按肠蠕动方向套入远端肠管,称为为顺行套叠,偶见逆行套叠。根据肠管套入情况将肠套叠分为回结型、回盲型、回回结型(复套)、小肠型、结肠型和多发型,其中回结型和回盲型占75%以上。 二、肠套叠常见分型 (幻灯3)上一行从左至右依次为小肠型肠套叠、结肠型肠套叠、回结型肠套叠,以回盲瓣及阑尾为套入点;下一行从左至右依次为回结型肠套叠,以回肠末端为套入点、复杂型,此图显示为复套以及多发型肠套叠。 三、临床表现 肠套叠通常有腹痛、呕吐、血便及腹部肿块4大临床表现。 (一)腹痛 腹痛是小儿肠套叠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婴幼儿不能自述,常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哭闹。通常每10~20分钟发作一次,发作间歇期患儿安静,甚至可以入睡。也有些患儿不出现哭闹,而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面色苍白、辗转不安、躁动及不适表情。 (二)呕吐

在婴幼儿相当常见,早期呕吐为胃容物,为肠系膜受到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呕吐。随病情进展,可呕吐胆汁样物,晚期甚至吐出粪便样物,为完全性肠梗阻所致。 (三)血便 也比较多见,一般出现在发病数小时后。由于肠套叠引起肠管血运障碍,即相当于绞窄性肠梗阻,为血便发生的原因。大多为果酱样便,个别出血量大,可排出红色血便。偶有间断发作的肠套叠或套叠较为松弛,发病很长时间不出现血便。发病数小时,患儿尚未排便时,可通过肛门指诊尽早了解大便性状。 (四)腹部肿块 大多数患儿可触及由于肠套叠形成的“腊肠样”腹部肿块,根据套叠肠管长度肿块大小不一,可呈椭圆形或柱状,有一定韧性,多伴有压痛。肿块可位于沿结肠框走行的各个部位,但最多位于右上腹。由于肠管套叠移位,右下腹触诊可有“空虚感”。极少数特别严重的患儿,肠管可自肛门套叠脱出,需要与直肠脱垂鉴别。 发病初期,频繁呕吐可导致腹部肠管充气减少,并无腹胀表现,甚至出现腹部平坦或凹陷。随病程延长,出现肠管血运障碍、肠功能不良与机械性肠梗阻,逐渐出现腹胀。腹胀严重时可使横膈抬高,影响呼吸。如果腹胀明显伴有腹壁水肿、发红、腹部压痛、肌紧等腹膜刺激征,则提示可能发生了肠坏死。此时,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脱水等征象,还可伴有脉搏细数、体温升高、甚至发生休克。 四、影像学检查 (一)放射科检查 包括腹立位或卧位X线平片,空气灌肠或钡灌肠。腹立位X线平片:早期肠管充气减少,晚期呈肠梗阻征象。(幻灯8)左图为肠套叠早期腹立位X线平片,表现为腹不胀,腹部肠管充气较少,未明显扩肠管,与阶梯状叶平面。

肠套叠症状表现

肠套叠症状表现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肠套叠是婴幼儿期非常严重的外科急症,如果能早期发现,非手术方法就可治疗。什么是肠套叠 简单说肠套叠就是一段肠子套入相邻的一段肠子里,造成肠道梗阻而不通畅。理论上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大多发生在小肠末端和大肠起始部,也就是说小肠和大肠连接的部位。它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如果肠管套叠1—2天,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并随着肠蠕动肠管越套越紧,从而发生缺血性坏死、穿孔,危及宝宝的生命。小儿肠套叠多发于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典型表现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 有的时候,小宝宝会长时间啼哭,并且时常伴有呕吐,表情好像挺痛苦,甚至尿布上有血便,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还会发现在宝宝的腹部有一个明显的包块。这时候,妈妈应该立刻带小宝宝去医院看急诊,因为这往往是肠套叠的表现,如果能及时就诊,小宝宝就可以免去手术

之苦,只要做肠道高位空气灌肠,就可解决问题了。 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如下四点 1、果酱样大便:病初时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便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4—12小时出现这种带有特征性的果酱样大便。少数婴儿来诊时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 2、腹痛:宝宝虽有腹痛,但不会详尽讲述,临床上可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屈腿、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时仍可玩嬉或入睡。反复发作后,患儿精神渐差、嗜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甚至出现休克。 3、呕吐:腹痛发作后不久便发生呕吐。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以后带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 4、腹部肿块:由于肠管发生了套叠,因而局部隆起似肿块状。在病的早期,腹部可扪及肿物;到了晚期,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腹胀、休克甚至出现腹膜炎征象,此时,腹部肿块反而不容易查出。 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 1、剧烈哭闹,无论如何也哄不好; 2、脸色不是发红,可能反而会发白; 3、吃奶可能会吐,哭闹时似乎不敢使劲打挺; 4、屁股可能向后撅着,腿蜷曲着; 5、哭了有10来分钟,哭闹嘎然而止,变得比较安静;

种症状识别肠套叠修订版

种症状识别肠套叠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宝宝突然不明原因地哭闹一阵,过后又安然无事,但过一会又放声大哭。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会认为是宝宝饿了或者在调皮捣蛋。但4~12个月的宝宝出现此症状时,要警惕肠套叠,并应速带其就医。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常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4~10个月的婴儿最多见。肠套叠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且男女比例为3:1或4:1,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 如果宝宝不明原因地哭闹,出现呕吐症状,大便呈现暗红色果酱状,或是一向活泼好动却忽然表现得比较安静,精神不振,表示宝宝肚子一阵阵地疼,在休息之后并没有得到改善,呕吐和哭闹反而加重,父母要立即带宝宝到医院治疗,因为宝宝有可能患了肠套叠。肠套叠就是前段肠子套入后段肠子的管腔中,形成肠阻塞,因肠黏膜肿胀缺血,从而出现血便。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在2个月~2岁为肠套叠高发年龄段,一定要多加注意。如在宝宝发病24~48小时以内被及时送往医院正确诊治,愈后情况就会相当良好。 识别肠套叠的四大症状 1.阵发性腹痛:宝宝哭闹3~5分钟,间歇10~15分钟,疼痛时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手足悸 动、出汗。 2.呕吐:开始时呕吐物主要为乳汁、乳块等胃内容物,以后的呕吐可能带有黄绿色的胆 汁,1~2日后呕吐物就可能带有臭味。 3.血便:多见于病后6~12小时,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没有臭 味。 4.腹部肿块:多数可在右上腹或腹部中间摸到肿块,呈腊肠状,光滑不太硬,可稍微活动,有 压痛。 但是,宝宝肠套叠发病时,典型的四大症状都有的并不多。因此,如果发现宝宝哭吵时有双膝蜷曲、双手按抓腹部的情况,就应及时就诊。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 婴儿急性肠套叠的病因可能与下面情况有关: 饮食变化:肠套叠的发病高峰期,就是宝宝4~10个月的时候,因为此时正是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增加奶量的时期。宝宝肠道还比较脆弱,不能很快适应饮食变化带来的刺激,这样是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成为诱发肠套叠的一个原因。 回肠、盲肠发育速度不同:有关数据显示,新生宝宝回肠和盲肠的直径比为1:1.43,而成年之后,回肠和盲肠的直径比为1:2.5,这个数据显示回肠和盲肠发育速度不同。宝宝在婴儿时期,回盲部游动性很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也较长,宝宝90%的回肠瓣,大约1厘米以上都会呈唇样凸入盲肠,这个区域的淋巴组织也极为丰富,一旦经受到炎症或者食物的刺激之后很容易出现充血、水肿、肠蠕动导致盲瓣向前推移,牵拉肠管而出现肠套叠的情况。 病毒因素:目前一系列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一些病毒诸如肠道内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发宝宝肠套叠。 肠痉挛:由于宝宝肠道的脆弱性,一些食物或者是炎症病毒等都可能会刺激到肠道而引发痉挛,肠痉挛会使肠蠕动功能紊乱甚至是逆蠕动,这就非常容易引发肠套叠。 自主神经失调:也有人提出宝宝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失调也是引发肠套叠的一个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