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探析童敏君【摘要】摘要: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的分析,提出英汉委婉语的避讳功能是对神灵的禁忌和尊长的需要,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回避民俗和避讳粗俗。
移情功能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对方的不幸表示安慰,对一些事物进行化装和美化;礼貌功能使语言悦耳动听;掩饰功能是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问题时,使用笼统模糊词语使句义显得抽象,淡化、掩饰真相;幽默功能是在谈论不雅的事物和现象时,通过语言歧义或比喻等委婉的手段来达到风趣、诙谐的效果。
【期刊名称】黎明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关键词】委婉语;语用功能;英汉R.R.K.斯托克和F.C.哈特曼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将委婉语定义为:“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1]委婉语是由于禁忌、出于避免刺激、表示尊重或保护自我而不直接表白且能使人感到动听愉悦的说法[2]7。
由此可见,委婉语是对应一些“不好的”、“禁讳”的词或话语而产生的,这些词或话语称为“禁忌语”。
禁忌是“人们对某些言行的自我限制”,禁忌语则主要是科学不发达时代的产物,体现了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人们在交际中出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词语,这些词语有的被认为危险、神圣、神奇,有的被认为令人难堪,还有的被认为不堪入耳,它们往往只限于某些人或某种场合下使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2]34。
委婉语和禁忌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只要生活中存在着禁忌语,委婉语就不会消失;而委婉语也并非一成不变,当一种委婉语被大众所知,广为使用,那么它就成为了新的禁忌语,不再适合作委婉语,而这一禁忌的行为或语言又将生出新的委婉语。
委婉语在一定的语境下存在,在某些语境下的委婉语在另一个语境下则不一定是。
因此,委婉语不能脱离语境使用。
语用的最高原则是目的原则,委婉语的使用目的是在语言交际中表达适度、文雅得体、礼貌含蓄,让交际更加顺利进行。
中英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中英委婉语是指在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信息或态度,而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的语言
表达形式。
委婉语的使用可以减轻冲突,保护对方的面子,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英委
婉语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上存在一些差异,下面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礼貌用语
中文中的委婉语通常通过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来表达,例如「不好意思」、「请问一下」、「可能有点麻烦」等。
而英文中的委婉语则更注重使用一些委婉的措辞,例如「excuse me」、「if you don't mind」、「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等。
四、表述态度
在表达态度时,中文中常使用一些虚拟的语气来委婉地表达观点。
例如「我觉得可能」、「我认为也许」等。
而英文中则更倾向于直接地表达观点,例如「I think maybe」、「I believe perhaps」等。
五、措辞转换
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中文中还常常使用一些措辞转换的方法来委婉地表达。
例如将「我」转化为「小弟」、「某个人」、「有人」,将「你」转化为「大哥」、「阁下」、「您」等。
而英文中的措辞转换则相对较少,更倾向于使用正式的称呼,例如将「我」转
化为「I」,将「你」转化为「you」等。
中英委婉语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文中委婉语常通过使用礼貌用语、委婉词语、虚拟语气和措辞转换等方式来表达,而英文中则更注重使用委婉的措辞、
直接否定、直接建议与请求和正式称呼等方式来表达。
2007年1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uan,2007 第26卷 第1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 ol126 N o11【语言学研究】浅析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Ξ蒲 阳(重庆文理学院 外国语系,重庆 永川 402160)[摘 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英汉委婉语由于文化差异在表现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就其语用功能来说基本相同。
本文阐述了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及使用原则,并就委婉语的使用动机浅析了英汉委婉语的五大语用功能,即:忌讳功能、避免粗俗的功能、掩饰功能、美化功能和幽默功能。
[关键词]委婉语;语用功能;构成方式;使用原则[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07)01-0059-03 一、英汉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euphemism”源于希腊语,其中,“eu”意为“g ood”(好),“pheme”意为“speechΠsaying”(话语、说话),因此,euphemism就是“好听的话”、“讨人喜欢的话”(何善芬,2002:362)。
在英文里,委婉语的定义是:以一种听起来较为愉快、较间接的名称来表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物的语言形式(Substitution of an agreeable or inoffensive expression for one that may offend or suggest s omething unpleasant);在汉语里,它的定义是:在一定言语共同体内,受制于特定的文化域,为避免不便明说的意义或意图,采取间接委婉的语言手段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符号。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1983)里讲得更清楚:‘婉曲,指的是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英语委婉语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分析
英语委婉语是指使用更温和、更客气的语言来表达意思,从而让说话者和听众之间可以更好地沟通。
委婉语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它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主要的社会功能:首先,英语委婉语可以更好地保护双方的权益。
使用委婉语可以减轻说话者的影响,从而让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尊重彼此的情感。
这样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矛盾,保护双方的权益。
其次,英语委婉语可以增加双方之间的信任。
使用委婉语来表达意思可以让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友好,增加双方之间的信任。
最后,英语委婉语可以更好地表达双方的情感。
使用委婉语可以更好地表达双方之间的情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这样可以让双方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总之,英语委婉语具有保护双方的权益、增加双方之间的信任和更好地表达双方的情感等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正确使用委婉语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增进双方之间的交流,使双方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
英汉委婉语表达差异与语用功能联系【摘要】委婉语在汉、英语中定义及语用功能基本相同,但在表达方式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从英汉委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
【关键词】委婉语;表达方式;语用功能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些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或用隐喻来暗示,或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词语,就是委婉语。
英汉语中的委婉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这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及文化内涵并非完全一致,其中不乏一些各具特色的形式与用法。
本文主要从语用功能和交流方面,对于普遍存在的英汉委婉语的表达方式的异同作一粗浅的对比研究。
一、death(死亡)是任何一种语言中普遍回避的主题。
虽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必竟是一种不幸,所以人们总是尽量使用一些间接、不太刺耳的说法,由此产生出许多关于“死”的委婉语。
如to go to sleep长眠to be no more没了,不在了to close one’s eyes闭眼,合眼to lay down one’s life献身to breathe one’s last断气,咽气to depart from his life撒手人寰,离开人世to pass away与世长辞,永别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了结尘缘to go to heaven升天,仙逝,进天堂二、在人与人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当提到人体的缺点、生理缺陷、年老、人体的某些功能、性行为等方面时,往往使用委婉的说法,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例如在“性”这个相对公开禁忌的主题前面,在英语中,通常用make love, make it, sleep together来代替have sexual intercourse这样直接的表达。
对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分析摘要:委婉语是会话中交际双方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会话策略,是使用一个令人愉快的或无害的表达方式代替一个有可能冒犯他人的或令人不快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分析委婉语是会话中交际双方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会话策略,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耍手段。
了解和掌握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对于学生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好英语是十分必要的。
一、英语委婉语(一)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euphemism)来源于希腊语。
其前缀6口意为@00山pleasant (好的、善意的),而词根pheme意为speech (言语)。
6卯匕60^5^就是800山pleasantspeech (优雅动听的话、吉利话)或者tospeakwithgoodwordsorinapleasantmanner (以好听的言辞或令人愉快的方式讲话)。
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委婉语则被定义为“(anexampleof) useofother, usu. lessexactbutmi1derorlessblunt, wordsorphrasesinplaceofwordsrequiredbytruthoraccuracy”(取代事实或准确性的通常不太精确但措辞缓和或不太直接的词语或短语),如用“passaway” (去世)代替“die” (死),用“pass'vater” (小便)代替“urinate”(排尿)。
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的解释,委婉语是用一种以听起来较为令人愉快的、较间接的名称来表达一些被认为令人不快的事物的语言形式。
Webster’ sNewCo 1 IegiateDictionary (WNCD)对“Euphemism”的解释为:rt Substitutionofanagreeableorinoffensiveexpressionforonethatmayoffend orsuggestunpleasant. ” ( “使用一个令人愉快的或无害的表达方式代替一个有可能冒犯他人的或令人不快的表达方式”。
浅析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摘要]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的视角来分析英语委婉语,以揭示其语言本质和语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语用特征语用功能一、英语委婉语概述l6世纪80年代初,作家乔治·布朗特首先使用“euphemism”一词。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
其前缀eu意为good,pleasant(好的、善意的),词根pheme意为speech(言语)。
euphemism 就是优雅动听的话、吉利话。
委婉语可谓源远流长。
它的产生最初与宗教有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由于神的名字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提到名字就亵渎神灵。
于是,人们便借助委婉语来称呼神。
上帝的名Jehovah被代之以Holy One (万圣者),the External(永生者),the Creator(创世纪者),the Maker(造物主),the Savior(救世主)等。
随着社会发展,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从宗教延伸到其它领域。
在l8、l9两个世纪,委婉语在英国国内外迅速发展。
从一开始清教徒以关心语言闻名于世,他们推行禁止使用亵渎语言的法律。
至l9世纪,社交活动中讲究语言温文尔雅被视作基本美德之一。
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英语发生了巨大变化,80年代,美国委婉语在金钱、疾病、政治和战争等话题中用得最多。
二、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1.时代性语言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时代性也称可变性。
从历时的观点看,语言处在不断变化中,新词不断出现,旧词逐渐消失。
委婉语更是这样。
例如“她怀孕了”,在19世纪委婉表达为cancel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be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be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怀孕”被直率地表达为be in a family way;be pregnant。
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与翻译探析
英语中的委婉语是指使用一种温和、礼貌和委婉的措辞来表达意思的语言表达方式。
委婉语常常用于需要避免冲突、减轻负面情感或表达尊重和替代性意见的场合。
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进行翻译时,委婉语的使用也需要注意。
在翻译委婉语时,要注意遵循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同时要根据目标语言和受众的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委婉语。
在中文中,有些委婉的表达方式在英文中可能过于直接或冒犯,所以需要做出调整。
一些常见的委婉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
委婉语的使用也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在一些正式场合或与陌生人交流时,委婉语的使用更为普遍,但在亲密关系或者熟悉的环境中,可能会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观点。
在翻译委婉语时,要考虑到具体场合和关系,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委婉语在英语和中文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礼貌、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
在翻译委婉语时,我们应该根据原文的意思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使翻译结果更准确、得体和符合特定语境。
简述英汉委婉语的功能比较1 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是用一个缓和的、中性的表达方式来替代令人不愉快的表达,是特殊的雅语。
委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2 委婉语的功能2.1 避免语言禁忌—“避讳”功能人们普遍忌讳用的词之一就是death,不论在某种特定的语言中表示“死亡”这个概念的原词是什么,人们总会用许多不那么刺耳的说法来代替它。
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用法有很多,主要表达有:to go to sleep(长眠);to pass away(去世,永别,与世长辞);to go to one’s last home(回老家);to go to heaven(升天,仙逝,进天堂);to be called to God(去见上帝)。
在中国,对于人们的死使用的婉词也不相同。
如佛家之死称为“圆寂”、“坐化”;百姓之死称为“过世”、“作古”等;老者死亡称为“寿终”、“谢世”;少年之死称为“夭折”;中年死亡称为“早逝”;或现在经常用的“去见马克思”等等。
所以在翻译中,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选择适当的委婉语。
2.2 表示礼貌和尊敬功能委婉语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非礼。
到迫不得已要涉及令人不快的事情时,就要选择委婉的表达法,而不是直接说出令人难堪的事实。
所以委婉语的使用很好的表达了礼貌和尊敬这个功能,从而有助于我们日常交际的正常进行。
谦词和敬词是汉语委婉语的重要形式。
例如,称对方的意见为“高见”,称自己的看法为“管见”;称别人的儿子、女儿为“令郎”、“令嫒”或“千金”等,称自己的为“犬子”、“小女”等。
英语中有与His,her或Your连用的“Highness,Majesty,Lordship, Ladyship,Excellency,Honour”以及“humble, honourable”等词表示谦恭、尊敬之意,翻译时汉语的谦词和敬词通常可直译为英语的对应词语。
2.3 缓解人际关系和娱乐功能委婉语可以称为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微妙的处理那些令人不愉快的表达。
浅析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
蒲阳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6)001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英汉委婉语由于文化差异在表现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就其语用功
能来说基本相同.本文阐述了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及使用原则,并就委婉语的使用
动机浅析了英汉委婉语的五大语用功能,即:忌讳功能、避免粗俗的功能、掩饰功能、美化功能和幽默功能.
【总页数】4页(P59-61,68)
【作者】蒲阳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系,重庆,永川,402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4
【相关文献】
1.浅析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及其语用功能 [J], 周幼雅
2.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根源与社会语用功能 [J], 佘烁娜;肖炜
3.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探析 [J], 童敏君
4.浅议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J], 农秀华
5.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相似性研究 [J], 曹小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指通过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以避免给别人带来不适或冒犯的说话方式。
英语委婉语不仅能够增加交际效果,还能够体现说话人的绅士风度。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
语用特征
首先,英语委婉语通常以否定式或条件语句的形式表达,比如说:Can I borrow a pencil? (可以借我一支铅笔吗?)改成Could I possibly borrow a pencil? (我可能可以借你一支笔吗?)这里,could可能意味着借不到铅笔,但委婉一些。
其次,英语委婉语通常使用较为客气、含蓄的措辞,比如说:I cannot agree. (我不同意。
)改成I am not entirely convinced. (我并没有完全同意。
)这里,表达的是有所保留的态度。
语用功能
英语委婉语在交际中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能够减少冒犯和尴尬的场面,使双方处于较为和谐的状态。
其次,英语委婉语能够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让对方明确自己的意图。
最后,英语委婉语也体现了说话人的修养和绅士风度,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因此,学习英语委婉语对于提高交际能力和社交技巧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英语委婉语是英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都非常独特,我们应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掌握英语委婉语的用法,以便在实际交际中应用自如。
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与应用
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
随着禁忌的产生,委婉语也随之产生。
禁忌语是人们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说或不想说但有时又不得不表达的意思,于是便用委婉语来代替。
例如,“死亡”一词,几乎大家都不愿意提及“死”或跟“死”有关的词语,但是“死”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对此,英语中有多种多样委婉说法,常见的有to expire,to pass away等。
其次,委婉语还具有礼貌功能。
在语言交流中,使用委婉语能使一些敏感、尴尬或生硬的话语变得柔和、含蓄,使对方感到受尊重和舒适,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例如,用“老”来代替“死”,用“去休息”代替“去世”等。
在应用方面,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委婉语来避免直接谈论令人感到不快或难以启齿的话题。
在商务交往中,使用英语委婉语可以避免过于直接或冒昧的言辞,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业务关系。
在官方场合,使用英语委婉语可以避免过于生硬或刺耳的措辞,以保持正式和礼貌。
总的来说,英语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在人际交往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委婉语,我们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同时,更加得体、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从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上来看,英汉委婉语的使用具有一些共同点。
无论是在英语或者汉语中,人们总需要借助委婉语来回避一些问题,美化语言,保证言语交往的顺利进行。
这体现了不同国家的人在认知能力上的相似性。
中英委婉语在有很多相似之处。
1.回避禁忌话题人们在交流时,有时为了回避某些令人感到恐惧或者尴尬的问题,往往要使用委婉语。
可以说,禁忌语是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原因根源之一。
在中国古代,君主的名讳是禁忌,君主或者皇帝常常被称为“万岁、万岁爷”,而皇后或者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即使是君主的母亲,都只能被称为“千岁”。
对于死亡中国人也是非常忌讳的,在汉语中我们用“与世长辞”表示死亡的司仪。
同样在英语中,人们也很少直接说“他死了”,而是用“他躺下长眠了”。
“他离去了”,“他去领奖了”。
等委婉语来表达代替2.化俗为雅除了禁忌话题之外,委婉语还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用,即作为润滑交际的语言手段,而让语言听起来更加优美,礼貌。
如说女性怀孕生孩子了,汉语中说“有喜了”,英语中也不直接说“怀孕”,而是绕着弯子说“她不久会有喜事”,“她在待产中”等。
同样,对于排泄这一生理行为,英语和汉语中觉得不雅,因此都不直称,而是各有各的表达,汉语中称之为“方便”,“解手”,“出恭”,而在英语中用“做一件很紧迫的事”,“顺应自然规律”来表达,就巧妙的掩饰了尴尬,语言也显得更优雅一些。
3.礼貌功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
利奇提出语言使用的礼貌准则。
礼貌原则的核心内容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等六个方面。
其中,礼貌准则概括来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
很多时候出于礼貌表达的考虑,英语和汉语都会使用委婉语支撑某一事物,减少直接表达带来的尴尬和不便。
如用“治家人”来称呼家庭妇女,用“公共卫生工程师”来称呼清洁工,从而避免了交际双方感情上的对立,保证了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浅析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
[摘要] 委婉语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基本相同。
本文从语用方面浅析了英汉委婉语的五种功能,即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和幽默功能。
[关键词] 委婉语;语用功能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人与人交往中, 人们力图用比较含蓄、婉转、无刺激的语言淡化或排除各种令人不愉快的联想, 从而增加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的可接受性、认同性和得体性, 减轻听者的心理刺激和压力, 使其更容易接受, 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中,为了揭示委婉语的普遍规律,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重要性,本文拟从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入手,对英汉委婉语进行浅析。
一。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一)避讳功能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或者社会中都存在语言禁忌,语言的禁忌和其他某些特定场合中不宜使用的词语一样, 与委婉语有着必然的联系。
人们普遍认为,在某些交际场合中回避禁忌语是衡量交际对象文明修养的尺度,体现社会进步的象征,这是委婉语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只是由于东西方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习俗的不同,所回避禁忌的具体词语有所不同罢了。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 都对死亡怀有强烈的恐惧, 都非常忌讳直接使用“死”( d i e)字。
因此在各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代用此词的委婉语。
据不完全统计, 英语和汉语中类似“死亡”的委婉语各有300多条。
年迈必然导致死亡,象征着大限将临。
所以英美人大多怕老,忌老。
英语交谈中若直言不讳地用“old people”指“老年人”会引起对方的极大不快。
为礼貌起见, 人们往往使用“seasoned men”(经验丰富的人)、“well-preserved men ”(保养得很好人)等委婉说法, 因为在英语文化中, 老就意味着“无用”。
汉语中情况则不同,“年老”包涵“阅历丰富、受人尊敬”等意思, 所以人们常常会用陈老、老总等称呼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二)礼貌功能
礼貌功能是人们在言语交流中,为了避免冒昧与无理,使用一些表示客气谦恭的委婉语,以使交际活动在语气温和的环境中进行,这是委婉语重要的语用功能之一。
委婉语的礼貌功能体现在里六个方面:
(1)得体: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让别人多得益。
语言的雅俗不同,交际效果也会截然不同,日常交往中应注意选用雅言,禁用脏话;多一些委婉语,少一些坦言直语。
(2)宽宏: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尊敬: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意识到: 别人和自己一样, 有好强心理。
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就必须先尊重别人; 要想听到别人的赞扬,就必须主动赞扬别人。
因此,在交际中,应该以赞扬他人为主
(4)(4)谦逊: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委婉语中有一类称作自谦委婉语, 即反委婉语, 是说话者故意放低自己的身份, 来提高对方, 以示尊敬和谦虚。
如中国人称自己为“在下”,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自谦委婉语缩小了对自己的赞扬, 夸大了对他人的赞扬,体现了谦虚准则和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5)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在人际交流中, 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 双方应该寻求一致之处,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6)同情: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人们在交际中常用委婉语代替敏感话题, 如残疾、穷富、职业、婚姻等。
许多工作不再叫jobs, 而称为profession。
如把dustman、garbage man、garbage collector婉称为sanitation engineer或sanitary engineer( 卫生工程师) 。
这样能减少说话者与听话者在感情上的对立, 达到交际的目的, 体现了委婉语的褒扬功能。
(三)避俗功能:
人们在与朋友、同事、亲属的日常交往中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发表演讲、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当涉及到有关两性行为、生殖排泄或身体某些隐秘部位时, 总是尽量避免使用粗言俗语, 而使用含蓄或中性词语构成的委婉语取而代之,以使交际双方不必为此感到窘迫。
在英美国家和我国, 性教育、计划生育的宣传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朋友、同事、邻里和熟人之间谈论这类问题已属正常。
在广播、电视的专题节目中,也常由专家、学者作为嘉宾主持这类节目的讨论并回答听众、观众提出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加选择地使用与sex 有关的任何词语, 除了采用部分医学术语外, 通常用make love e, make it , sleep tog ether 这样的委婉语表示have sex ualinter course 。
在汉语中人们也常用“同房”、“过夫妻生活”表示夫妻间的性生活,用“安全套”来代替比较刺耳的“避孕套”, 女性用“强暴”、“非礼”、“不规矩”等文雅词语表达“强奸”、“性骚扰”等忌讳词语。
(四)掩饰功能:
委婉语是一种隐含性的表达,它所要表达的并非是话语字面上的意思, 因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vagueness), 在交际中常被用来掩饰说话人不愿直说的事。
委婉语的掩饰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以下两类: 一般人际交往中的掩饰功能和政治军事中的欺骗功能。
一般掩饰功能的例子不胜枚举。
某女明明长得很丑,人们不说ugly,却只说plain;偷窃的一个委婉语take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 (未经允许而拿走东西)则故意将严重的事态轻描淡写, 掩饰的寓意非常明显。
在社会职业方面, 人们往往将不体面的职业进行美化, 以掩饰或弱化其地位低微、甚至受歧视的实质。
于是大量的关于职业的委婉语应运而生: 清道夫成了工程师( sanitation engineer );园林工人成了建筑师( landscape architect);理发师变成艺术家( tonsorial artist)。
在汉语里, 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例如代理代替代办,保安代替保镖,汽车美容师代替洗车工, 城市美容师代替清洁工等。
这类委婉语的运用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理需要,也掩饰了了某些社会问题
(五)幽默功能:
委婉语的使用还可以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 诙谐幽默, 将残酷的事实寓于幽默中。
如“battle of the bulge”是二战后出现的一种幽默说法。
源于1944 年末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势, 现在指代女性为保持体型而进行的减肥持久战。
将众女士的减肥决心与毅力
上升到战争的高度, 其幽默可见一斑。
又如,坐牢明明是一件受罪的事情,却可以说成是live at government expense,给人感觉是在享受政府的福利一样。
死亡本来是让人恐惧的字眼,可人们把它称为“be in Abraham’s bosom”, 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觉,似乎死亡成了一种享受。
三、结束语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委婉语已成为各民族一种必不可少的润滑剂,虽然英汉委婉语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不完全一样,但两者的表意功能差不多,都是有意识地使用令人愉快和转弯抹角的说法来取代容易使人尴尬,不悦,粗俗和不便说明的东西,其目的都是使语言优雅,含蓄,让一些令人不快不悦的事变得容易让人接受使生活不知不觉地在诙谐和风趣中融入轻松,愉快的气氛。
因此掌握和了解委婉语对在交际中适当使用委婉语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李春荣,杨安良.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2007(3).
[4] 刘兵.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 .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5] 肖琦姝.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0.
[6] 张宇平,姜燕萍,于年湖委婉语[M]. 新华出版社, 1998.
[7] 金蕴. 英汉礼貌表达的异同[J].语文建设, 2009, (4): 40-55.
[8] 黎婷婷. 英汉委婉语功能的比较研究[J].读与写, 2010, (5):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