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制砖
- 格式:doc
- 大小:200.93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垃圾资源化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时期,大量的施工建设和拆迁改造工程每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数亿吨的建筑垃圾,如不尽快有效加以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
建筑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固体废弃物,具有数量大、地域性强、附加值低等特点,其资源化利用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管理难度大,尽快并且科学合理地处置建筑垃圾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之一。
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制砖是资源化建筑垃圾的两种有效途径,亦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制砖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Abstract :Whi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tons of construction waste were produced by the numbe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evitably . If there have no effective measures b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soon as possible, it would cause a variety of adverse effects on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onstruction waste is a kind of complex solid waste, with large number, strong regional ,low added value ,difficult to manag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poli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strong.It’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construction waste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as soon as possible ,bo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this paper introduce two ways to change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nto recycled aggregates and bricks.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is a great project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 , recycling , recycled aggregates , bricks引言建筑垃圾又称建筑废弃物,是指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砖石、渣土及其他废弃物[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案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建筑垃圾进行分拣、处理和转化,使其成为可以再利用的资源。
下面列举了10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案例。
1. 建筑垃圾回收站:在城市中建立建筑垃圾回收站,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和分拣,将可再利用的材料如钢筋、砖块等进行回收,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并降低环境污染。
2. 建筑垃圾再生砖:将混凝土、砖块等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和加工处理后,制成再生砖。
再生砖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可用于新建建筑或道路建设。
3.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破碎成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新的混凝土。
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天然砂石的开采,还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堆放和处理成本。
4. 建筑垃圾填埋场发电:在建筑垃圾填埋场中设置发电设备,利用填埋产生的沼气发电。
这种方式既能减少填埋场占地面积,又能通过发电回收填埋场中的能源,提供电力供应。
5. 建筑垃圾焚烧发电:将建筑垃圾进行焚烧,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建筑垃圾的体积,同时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6. 建筑垃圾再生沥青:将建筑垃圾中的沥青回收利用,制成再生沥青,用于道路修复和新建道路。
再生沥青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减少对天然沥青的需求。
7. 建筑垃圾再生隔音材料:将建筑垃圾中的绝缘材料、泡沫塑料等进行回收,制成再生隔音材料,用于建筑隔音和保温。
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同时降低建筑垃圾的处理成本。
8. 建筑垃圾再生管道:将建筑垃圾中的塑料管道进行回收,通过加工处理制成再生管道,用于新建或维修管道系统。
再生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可塑性,能够减少对新材料的使用。
9. 建筑垃圾再生装饰材料:将建筑垃圾中的瓷砖、玻璃等进行回收,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再生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和建筑装修。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还能够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
10. 建筑垃圾再生钢材:将建筑垃圾中的钢筋进行回收,通过加工处理制成再生钢材,用于新建建筑或钢结构工程。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这些垃圾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和利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因此,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要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综合利用,关键在于掌握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首先,分拣与分类技术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基础。
建筑垃圾通常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成分,如混凝土、砖块、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
在进行综合利用之前,必须对这些垃圾进行细致的分拣和分类。
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开,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便利。
例如,混凝土和砖块可以经过破碎处理后用于生产再生骨料;木材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或制作木制品;金属则可以回收再利用。
破碎与筛分技术在建筑垃圾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块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块、砖块等,需要通过破碎机将其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破碎后的物料再经过筛分设备,按照不同的粒径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得到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用于生产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
例如,粒径较大的再生骨料可以用于道路基层的铺设,粒径较小的则可以用于生产混凝土砖或砂浆。
除了破碎与筛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还可以通过再生混凝土技术进行利用。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后,作为部分替代骨料重新用于混凝土的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处理,以提高其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再生骨料表面的老旧砂浆,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在配合比设计方面,也需要根据再生骨料的特性进行优化,以确保再生混凝土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在建筑垃圾中,砖块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对于废弃砖块的利用,可以采用制砖技术。
将砖块经过破碎、筛分、混合等工艺处理后,加入适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制成新型的砖块。
这种砖块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还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木材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通过木材回收与再加工技术,可以将其制作成各类木制品,如木托盘、木纤维板等。
建筑垃圾处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建筑行业是一个大宗耗材的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这些建筑垃圾如果不得当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建筑垃圾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有效地处理建筑垃圾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应运而生,让建筑垃圾处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环保。
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建筑垃圾处理中,资源化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例如,有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的生产技术。
他们通过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生产出了质量优良的再生砖,可以替代传统的砖材使用。
这种技术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处理成本,还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实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二、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建筑垃圾中包含有机垃圾、非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多种成分,对其进行分类处理是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
有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和分类,将垃圾自动送入不同的处理系统中,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力成本。
这种技术在建筑垃圾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建筑垃圾再生料应用案例建筑垃圾再生料是指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处理后,再利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
有一座大型项目采用了建筑垃圾再生料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
通过将建筑垃圾再生料与传统材料结合使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降低了项目的成本。
这种应用案例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促进了建筑垃圾再生料的广泛应用。
总结建筑垃圾处理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资源化利用、分类处理和再生料应用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应该积极推广这些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为建筑垃圾处理贡献力量。
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渣土资源化利用是指对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以达到减少环境负荷、节约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等目的的技术手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活动的频繁进行,渣土产生量逐年增加,给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研究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成为解决渣土问题的关键。
一、常用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1.渣土回填:将渣土应用于道路、地基填筑等工程中,起到填充、固结和加固作用,减少土地开垦和天然资源的消耗。
2.渣土制砖:通过添加适量的胶凝材料,将渣土压制成砖块,用于建筑墙体或地面铺装,减少水泥和黏土等原材料的使用。
3.渣土加工再生利用:通过筛分、破碎和洗选等方法,将渣土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沥青等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中替代天然石料,减少资源消耗。
4.渣土制造人造土壤:将渣土与适量的肥料和改良剂混合,制成人造土壤,用于城市绿化和农田修复,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持水肥分子的平衡。
二、改进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方向1.技术改进:提高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2.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工艺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综合利用:通过改进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渣土进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效益。
4.循环经济模式:将渣土回收再利用与废品回收利用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实现资源的无限循环利用。
三、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1.技术难题:渣土中含有不同成分和粒径的杂质,处理过程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效果不佳。
解决方法可以是引入先进的分类、破碎、筛分和洗选等技术设备,优化工艺流程。
2.法规限制:目前我国对渣土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支持。
解决方法可以是加强政策制定和法规修订,鼓励企业进行渣土资源化利用,并建立规范和监督体系。
3.经济可行性:渣土资源化利用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成本,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填埋或者焚烧,但这些方法会产生很多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以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因此,开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应运而生。
借助特定的技术和设备,将建筑垃圾进行再加工,制成可用的砖块,既能解决建筑垃圾的排放问题,又能为建筑行业提供一种环保、经济可行的建材。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处理方式无法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需求十分迫切。
同时,建筑行业对砖块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技术可行性分析建筑垃圾制砖项目需要借助特定的技术和设备来处理建筑垃圾,将其制成可用的砖块。
目前,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分离、化学处理和热处理等,并且已经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因此,技术上实现建筑垃圾制砖是可行的。
3.经济可行性分析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的同时,也能为建筑行业提供环保的建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同时,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还能回收一些有价值的物质,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建筑垃圾制砖项目也是可行的。
三、项目实施计划1.技术选型和设备采购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并进行采购。
同时,需要参考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设备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2.建立生产线3.市场推广四、项目风险和对策1.技术风险2.环境风险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项目在投产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排污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项目符合环保法规。
3.市场风险项目的市场推广和销售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总结报告一、背景建筑业是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的行业,其中建筑垃圾的处理一直是一个环保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探索各种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1. 现状描述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包括混凝土、砖块、钢筋等。
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大多采用填埋和焚烧等传统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2. 资源化利用技术为了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现阶段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手段:•破碎筛分技术: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筛分,分离出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再生混凝土技术: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再生产新混凝土,实现资源再利用。
•砖块再生利用技术:通过再生制砖技术,将废弃砖块重新利用于建筑中。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优势1. 降低环境污染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2. 节约资源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原材料的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3.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水平不足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仍存在一定瓶颈,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
2. 政策支持不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缺乏相应政策的支持也成为制约因素。
3. 资金投入不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前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的因素之一。
五、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展望未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会有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带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六、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绿色环保举措,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建筑垃圾制砖项目是指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特殊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砖块。
该项目旨在解决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问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分析1.建筑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需求逐渐加大。
2.市场对环保建材的需求增加,对建筑垃圾制砖的关注度提高,市场潜力巨大。
3.建筑垃圾制砖技术在国内外都已有一定应用,成熟度较高。
三、技术可行性1.建筑垃圾制砖的生产工艺已经成熟,技术难度较低。
2.通过合理的研发和调整,可以实现建筑垃圾制砖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通过优化制砖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四、经济可行性1.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率,投资风险相对较低。
2.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价和销售策略,可以实现项目的盈利能力。
3.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在一定规模下具备经济规模效应,生产成本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五、环境可行性1.建筑垃圾制砖项目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减少对石材、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2.建筑垃圾制砖项目能够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等方式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有效保护环境。
3.建筑垃圾制砖项目能够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与其他建筑材料竞争,需要调整销售策略和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2.技术风险:制砖工艺和产品质量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需对技术进行持续研发和创新。
3.政策风险: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对项目的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七、项目实施方案1.确定项目的规模和产能,选择适宜的生产设备和厂房。
2.开展建筑垃圾制砖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进行市场调研和销售准备。
4.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
中国建筑渣土利用政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渣土问题日益凸显。
建筑渣土是指在建筑施工、拆迁、修缮、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渣土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
为了规范建筑渣土管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建筑渣土利用政策。
二、建筑渣土利用政策概述1.政策发展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建筑渣土管理工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2013〕137号)等。
2.政策主要内容(1)建筑渣土分类与标准:根据建筑渣土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渣土、二类渣土和三类渣土。
各类渣土有不同的排放、运输和处置要求。
(2)建筑渣土处置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将建筑渣土运输到指定的处置场所,严禁随意倾倒、抛撒。
(3)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途径: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对建筑渣土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制砖、填筑、制备再生混凝土等。
三、政策实施与监管1.地方政府责任与分工: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建筑渣土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政策落实。
2.相关部门协同监管:建设、城管、环保、交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对建筑渣土处置环节的监管。
3.执法与处罚措施:对违反建筑渣土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形成有效的震慑。
四、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管理1.建筑渣土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如破碎、筛分、磁选等,将建筑渣土处理成可再生利用的骨料。
(2)化学处理技术:如固化、稳定化等,提高建筑渣土的环保性能,降低其危害。
(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建筑渣土中的有机物,减少污染。
2.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城市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项目。
通过设置建筑渣土临时堆放场,采用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建筑渣土处理成再生骨料,用于道路铺设、回填等。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工程应用一、引言建筑行业是重要的资源消耗行业,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些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工程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分离、加工等工艺流程,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的分离、转化、再利用等过程,使建筑垃圾转化为能够再利用的资源,包括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块等。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分类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磁选、重选等方式进行处理,将不同粒度、不同材质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分、磁选、重选等。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化学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以便进行后续的利用。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浸出法、酸碱法等。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生物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分解,以便进行后续的利用。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堆肥法等。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特点1. 节约资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节约了大量的自然资源。
2. 环保节能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些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占地面积和污染物排放,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 增加经济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等可再利用的资源,增加了经济效益。
4. 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建筑垃圾制砖是一种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同时提供了一种廉价的建材供应,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建筑垃圾制砖项目2.项目内容:将建筑垃圾通过合适的处理工艺,制成砖块,用以建造住宅、公共设施等建筑物。
3.项目地点:根据需求确定具体建设地点。
4.项目规模:初期建设一个生产车间和相关设施,预计年产砖块10万平方米。
5.项目投资:根据具体设备和场地情况进行详细测算。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环保型建材的需求。
2.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企业从事建筑垃圾制砖项目,但目前规模较小,还未形成规模化竞争格局。
3.市场前景: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廉价的建材,同时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四、技术方案1.设备: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分拣机、破碎机、筛分机、砖块成型机等。
2.工艺流程:建筑垃圾经过清洗、破碎、筛分等工艺后,将符合要求的颗粒进行砖块成型处理。
3.品质要求:砖块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投资效益分析1.投资额估算:根据初步设备、场地等情况测算,预计投资额为X万元。
2.年产值预测:根据年产砖块10万平方米,按照市场价格计算,预计年产值为X万元。
3.投资回收期:根据投资额和年净收入计算,预计投资回收期为X年。
4.经济效益:生产建筑垃圾制砖可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同时可以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六、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目前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设备和工艺可靠可行。
2.经济可行性: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较短。
建筑工程垃圾的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
这些垃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垃圾的分类建筑工程垃圾主要包括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废金属、废木材、废塑料等。
在处理之前,对垃圾进行准确分类是关键的第一步。
渣土通常是挖掘地基、管沟等产生的土壤和岩石碎块,可用于填方工程或土地复垦。
废旧混凝土和废旧砖石经过破碎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混凝土制品或道路基层材料。
废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应单独分类收集,交由专业的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废木材可以通过加工制成人造板材或作为生物质燃料。
废塑料则可通过回收再利用,制成塑料制品或塑料颗粒。
二、建筑工程垃圾的产生特点建筑工程垃圾的产生具有阶段性和集中性。
在工程的基础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渣土;主体施工阶段,废旧混凝土和砖石的量较大;而在装修阶段,废木材、废塑料等垃圾增多。
此外,建筑工程垃圾的产量还与工程的规模、结构类型、施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大型工程项目产生的垃圾量往往较大,而采用新型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工程,可能会产生一些特殊类型的垃圾。
三、处理建筑工程垃圾的原则1、减量化原则从源头减少建筑工程垃圾的产生,例如优化设计方案、采用预制构件、提高施工精度等,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
2、资源化原则尽可能将建筑工程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3、无害化原则对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建筑工程垃圾的处理方法1、现场处理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垃圾处理区域,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初步处理。
对于能够在现场直接利用的材料,如部分渣土用于场地平整,应及时回用。
2、运输至专门处理场所对于无法在现场处理的垃圾,应使用专用运输车辆运输至合规的垃圾处理场所。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车辆密闭,防止垃圾撒漏造成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蓬勃发展,但由此带来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管理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应运而生。
一、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1.精细分类:建筑垃圾的减量化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分类。
建筑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固体废弃物三类。
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金属等,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有害物如电池、油漆等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固体废弃物则需尽量减少。
2.蓄水池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蓄水池,将使用过的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次利用于施工作业中,减少了对自然水源的依赖,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水消耗。
3.预制构件技术:预制构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产生。
预制构件是在工厂或其他生产场地制作的构件,减少了现场加工、出土和调运工序,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4.粉碎与筛分技术: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使其成为符合再利用要求的骨料,用于道路、砌块、砼等各种建筑材料的制作,减少新材料的消耗和资源浪费。
1.砼回收技术:通过砼破碎机将废砼碎成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骨料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如路基、路面、土石方工程等,减少原材料的开采和消耗。
2.砖块制备技术:将废砖砖块进行清洗、破碎和粉碎,利用配比技术和加入适量的粘结剂进行制备,可以用于再生砖的生产,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木材加工技术:将建筑废弃的木材进行修整和加工,可以再利用于制作家具、装饰品等产品,减少了木材的采伐。
4.钢筋回收技术:在拆除建筑物时,将废弃的钢筋进行清理、拆解和分类后进行回收,再加工利用于新的工程项目中,减少了对新钢材的需求。
5.型钢回收技术:型钢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通过型钢的焊接、修整和加工,可以再利用于新的建筑工程中,降低了新型钢的采购和消耗。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
建筑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进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这些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那么,如何将这些看似无用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呢?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包括废弃混凝土、砖块、木材、金属、塑料等。
其中,废弃混凝土和砖块占比较大。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是简单填埋或露天堆放,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例如,填埋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露天堆放则可能导致土壤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要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首先需要做好分类收集工作。
在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区域,将不同类型的建筑垃圾分别存放。
例如,将混凝土、砖块等无机材料与木材、塑料等有机材料分开,将金属材料单独收集。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便利,提高资源回收的效率。
对于废弃混凝土和砖块,可以通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制成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用于生产混凝土制品,如再生混凝土砌块、透水砖等。
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具有价格低廉、环保等优点。
而且,使用再生骨料生产的混凝土制品在性能上也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建筑垃圾中的木材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制成木纤维板、生物质燃料等。
金属材料则可以通过回收熔炼,重新制成钢材等金属制品。
塑料可以经过粉碎、再造粒等工艺,制成塑料制品或用于生产复合材料。
除了直接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材料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附加值。
例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将建筑垃圾制成建筑构件或装饰品。
3D 打印技术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将建筑垃圾精准地打印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具有很强的创意性和个性化。
此外,建筑垃圾还可以用于道路基层建设。
经过处理的建筑垃圾可以替代部分传统的筑路材料,如碎石、砂砾等,降低道路建设成本,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在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研究一、前言建筑废弃物指的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建筑结构、建材、装修材料等。
这些废弃物占据了大量的储存空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浪费。
因此,对建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及类型1. 建筑结构废弃物:包括钢筋、钢管、钢板、钢材、水泥、砖块、木材等。
2. 建筑装修废弃物:包括墙纸、地毯、隔断材料、窗帘、门窗等。
3. 建筑机电设备废弃物:包括暖气、空调、换气设备、给排水管道等。
三、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式1. 填埋、焚烧、堆肥:这些处理方式都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2. 二次利用与回收:将建筑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或进行回收,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
3. 废弃物转化: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加工、转化,制成环保建材,可以实现对建筑废弃物的完全利用。
四、建筑废弃物的二次利用1. 建筑结构废弃物的二次利用(1)再生钢筋:利用废旧钢筋经过熔炼再生产生新的钢筋。
可以减少新钢的生产,节约能源,同时也可以缓解废旧钢的处理难题。
(2)砖块、混凝土等骨料的再利用:将建筑垃圾中压缩成的砖块或混凝土碎片进行加工,成为新的建筑骨料,用于新的建筑物的建造。
2. 建筑装修废弃物的二次利用(1)墙纸:废弃的墙纸可以经过加工、折叠,转化成为高端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地毯:废弃的地毯可以用于制作环保垫片或地坪,这些产品具有吸音、隔热等特性,可以应用在公共设施、办公场所等领域。
3. 建筑废弃物的回收(1)废弃电线:废弃电线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产生新的电线或通讯线路等。
(2)门窗:废旧的门窗可以进行加工、修缮,再次使用。
(3)建筑机电设备废弃物:机电设备废弃物进行拆解后,可以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铝、钢等金属材料。
五、建筑废弃物转化利用1. 建筑废弃物制砖(1)石粉砖:利用建筑废弃物进行加工,形成石粉砖,这种砖块主要用于建筑的装修、外立面等区域。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这些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实现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关键在于掌握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首先,建筑垃圾的分类与分拣技术至关重要。
建筑垃圾的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混凝土、砖块、木材、塑料、金属等。
在进行综合利用之前,必须对这些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分拣。
通过人工分拣和机械分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开,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便利。
例如,利用振动筛、磁力分选机等设备,可以有效地分离出金属和混凝土等物质。
破碎与筛分技术也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
经过分类分拣后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破碎处理,将其变成较小的颗粒。
破碎机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等。
这些破碎机可以根据建筑垃圾的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破碎后的物料再通过筛分设备,按照不同的粒径进行分级,以便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砖块等材料,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强化技术来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化学外加剂来改善再生骨料的吸水性和黏结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强化方法,如对再生骨料进行表面处理或高温处理,增强其强度和稳定性。
在建筑垃圾中,废旧木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对于这些废旧木材,可以采用木材加工技术进行再利用。
通过切割、拼接、打磨等工艺,可以将废旧木材制作成家具、木地板、木托盘等产品。
同时,还可以将木材进行粉碎处理,用于生产人造板材或生物质燃料。
对于建筑垃圾中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也是关键之一。
塑料可以通过熔融、挤出等工艺,重新制成塑料制品,如塑料管道、塑料板材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将塑料分解为原料,用于生产新的塑料产品。
建筑垃圾制砖原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往往采用填埋或焚烧,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其中建筑垃圾制砖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
建筑垃圾制砖是一种将废弃的建筑垃圾转化为新型建材的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破碎、筛分、配料、搅拌、成型和养护等步骤。
建筑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建筑垃圾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如混凝土、砖块、瓷砖、钢筋等。
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可以将不同材料进行有效的分离,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便利。
接下来,建筑垃圾需要进行破碎和筛分。
破碎可以将建筑垃圾中的大块材料打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便后续的配料和搅拌。
筛分则是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级,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颗粒。
然后,根据一定的配比要求,将破碎和筛分后的建筑垃圾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配料。
辅助材料可以包括水泥、石灰、砂子等,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制砖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配料完成后,需要进行搅拌。
搅拌的目的是将建筑垃圾和辅助材料充分混合,使其成为均匀的砂浆状物质。
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灰比,以确保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接下来,将搅拌好的砂浆进行成型。
成型可以采用压制或挤压的方式,将砂浆压入模具中,并通过震动或振动来排除空气和提高砖块的密实度。
成型后的砖块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使砖块在初始阶段获得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左右,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湿养和保温。
通过以上的步骤,建筑垃圾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新型建材——制砖。
这种制砖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建筑成本。
同时,制砖后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墙体、地面等部位。
建筑垃圾制砖是一种可行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通过垃圾分类、破碎、筛分、配料、搅拌、成型和养护等步骤,建筑垃圾可以被转化为新型建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建筑垃圾制砖成本分析建筑垃圾制砖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设备、劳动力和运输等方面。
首先是原材料成本。
建筑垃圾制砖的原材料主要是废弃的建筑材料,例如废弃的混凝土、砖块、瓷砖等。
这些废弃材料多数是通过建筑废弃物回收站或者建筑拆除工地获取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此外,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泥和其他材料来制作砖块,这部分费用相对较高。
其次是设备成本。
建筑垃圾制砖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来进行制作,例如破碎机、搅拌机、压块机等。
这些设备的价格会随规模和品牌而有所不同,购置设备的成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成本。
第三是劳动力成本。
建筑垃圾制砖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主要是将废弃材料破碎、搅拌均匀后压制成砖块。
这个过程主要是由操作员完成,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和经验。
根据设备规模和工作效率,决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因此劳动力的成本可以通过工资计算得到。
最后是运输成本。
建筑垃圾制砖的生产需要从废弃物回收站或拆除工地采集原材料,然后将制成的砖块运输到目的地。
运输成本包括运输材料的车辆成本、驱动费用和人工搬运等费用。
因此,运输成本是建筑垃圾制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成本项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的间接成本,例如生产征地租金、市场推广费用和生产许可证等。
这些成本因地区和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建筑垃圾制砖的成本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设备等方面。
同时,政府对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也能够降低建筑垃圾制砖的成本。
通过合理控制各项成本,可以提高建筑垃圾制砖的生产效益,实现环保和经济的双重回报。
建筑垃圾制砖方案建筑垃圾制砖是一种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通过制造工艺将其转化为砖块的环保建材制备方案。
建筑垃圾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混凝土、砖瓦、玻璃等材料,如果不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建筑垃圾制砖方案的核心是将建筑垃圾进行简单的分选、破碎和再利用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建筑垃圾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砖瓦、木材等。
通过人工或机械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分开,并进行相应的再利用处理。
其次,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将分类后的建筑垃圾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将材料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然后,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和一定比例的砂、水泥等硬质材料进行混合。
通过加入适量的砂、水泥等物质,将建筑垃圾转化为混凝土砖浆。
接着,将混凝土砖浆进行挤压成型。
将混凝土砖浆放入制砖机中,通过高压挤压成型,形成砖块的外形和尺寸。
最后,对制成的砖块进行固化和养护。
将制成的砖块摆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固化,然后进行适当的湿润和养护,待砖块的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投入使用。
建筑垃圾制砖方案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和资源再利用。
通过将建筑垃圾转化为砖块,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节约大量的原材料资源。
另外,由于建筑垃圾制砖是以建筑垃圾为原料,制备过程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
然而,建筑垃圾制砖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首先,建筑垃圾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会对制砖过程和成品的质量产生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粉尘控制和杂质筛选。
其次,建筑垃圾制砖的市场认可度相对较低,消费者对此类新型建材的接受程度有限,需要进行宣传和普及。
此外,建筑垃圾制砖在长期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制砖方案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环保建材制备方案。
通过将建筑垃圾转化为砖块,既能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又能够节约原材料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剩余材料,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和金属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垃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了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建筑垃圾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且,大量的建筑垃圾占据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障碍。
因此,建筑垃圾处理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手段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三种方式。
填埋是将建筑垃圾通过卡车等运输工具直接倾倒在露天垃圾场或专门设立的填埋场。
然而,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资源且易导致地下水污染。
焚烧是将建筑垃圾进行高温处理,通过燃烧将垃圾还原成少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大量的烟气。
然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相比之下,资源化利用是最理想的处理方式。
它将建筑垃圾分选、破碎和回收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实现了“垃圾即资源”的转变。
三、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首先,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可以被再次破碎成细碎的骨料,用于制作新的混凝土,用于道路基层或建筑的骨料。
其次,砖瓦可以被粉碎和砂浆分离,再用于制作新的砖和砖瓦混凝土。
木材和金属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的方式再次利用。
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循环经济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仅能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垃圾资源化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时期,大量的施工建设和拆迁改造工程每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数亿吨的建筑垃圾,如不尽快有效加以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
建筑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固体废弃物,具有数量大、地域性强、附加值低等特点,其资源化利用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管理难度大,尽快并且科学合理地处置建筑垃圾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之一。
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骨料和建筑垃圾制砖是资源化建筑垃圾的两种有效途径,亦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制砖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Abstract :Whi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tons of construction waste were produced by the numbe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evitably . If there have no effective measures b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soon as possible, it would cause a variety of adverse effects on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onstruction waste is a kind of complex solid waste, with large number, strong regional ,low added value ,difficult to manag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poli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strong.It’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construction waste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as soon as possible ,bo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this paper introduce two ways to change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nto recycled aggregates and bricks.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is a great project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 , recycling , recycled aggregates , bricks引言建筑垃圾又称建筑废弃物,是指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砖石、渣土及其他废弃物[1]。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建设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带来的建筑副产品——建筑垃圾也逐渐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截至2011 年,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 亿吨,建筑垃圾总量约21 亿~28 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 亿吨。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20 年我国新增排放建筑垃圾将超过10 亿吨[2]。
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 工程建设中还以砂、石、砖等传统材料为主。
每年因取土制砖要有十几万亩良田遭到破坏, 由于采砂、采石每年要有大片的山林草场被毁。
其结果是, 一方面是人类的建设生产的大量垃圾危害着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是人类对建材的需求在破坏着人类的环境。
地球上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作为建筑材料最大宗的水泥和混凝土材料, 其原材料同样也存在短缺问题。
1 建筑垃圾资源化概述如果简单的采取传统的方式,以填埋或者露天处理建筑垃圾为主,主要有三大危害:一是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包括会污染到空气、水体、土壤,同时对城市的市容与环境卫生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二是传统建筑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无疑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建筑垃圾填埋的地方越来越少,并且会使填埋区长久不能复耕;三是建筑垃圾的弃置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4]。
所以如何正确的处置建筑垃圾,是当前城市化迅速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探索,人们已经发现建筑垃圾并非真的就是垃圾,对其加以正确的处理就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走进的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所谓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以建筑弃料(以废弃的混凝土、砖、砌块沙灰为主的建筑垃圾,不包括建筑弃土)为原料进行再生产品制造。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够改变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形成循环使用模式,让建筑弃料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建筑垃圾减量、资源化、再利用。
建筑垃圾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能量转换三个方面内容[3]。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资源化的技术必须是可行的;2)资源化的经济效果比较好,有较强的生命力;3)资源化所处理的建筑垃圾应尽可能在排放源附近处理利用,以减少建筑垃圾在贮放运输等方面的投资;4)资源化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因而具有与之竞争的能力。
在建筑垃圾中,旧建筑物拆除和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在建筑垃圾中占绝大部分,除废混凝废砖瓦等无机硬质组分外,建筑垃圾还含有渣土、废金属、有机垃圾、织物、木材等杂质。
对于分选杂质的进一步资源化处置,其发展方向如下:1)渣土:根据渣土的性质,可用于绿化、回填等方式;2)废金属:建筑垃圾中含有少量的金属,经过磁选后,可以作为钢铁冶炼回用;3)木材、木屑:废旧木材一部分可直接当木材重新利用,碎木、锯末、木屑等可作为燃料堆肥原料或直接作为燃料利用;4)有机垃圾等可燃物:有机垃圾如塑料、织物等在满足焚烧热值前提下,可以进入垃圾焚烧炉发电。
2 建筑垃圾资源化2.1再生骨料除杂工艺技术传统砂石生产需要进行破碎、筛分、整形等工艺,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工艺同样需要,建筑垃圾处置除具备上述工艺外,还需要除杂,因此,建筑垃圾处置难度要远胜于传统砂石生产建筑垃圾的分选除杂可分为机械和人工分选两种途径:机械分选根据建筑垃圾中杂物在尺寸、磁性、比重等物理特性的不同进行高效分离,如渣土预筛分、磁选、风选、水力浮选、干式除微粉等;人工分选主要针对不规则性状的织物、废橡胶、生活垃圾等一般机械手段难以分离的杂物在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因其所含杂质种类繁杂,除杂过程往往是多种分选方法并用[4]。
2.1.1拣选1)渣土预筛分建筑垃圾中含有部分渣土(含小颗粒),如果直接进入破碎生产工艺,将增大再生骨料的破碎量、导致骨料指标性能恶化,因此采用预筛分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渣土预筛分,通过棒条振动(筛分)给料机,在给料的同时对建筑垃圾进行预筛分,根据需求,控制粒径20~50mm范围较为合适。
2)人工拣选人工拣选一般作为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初级分类手段,是指依靠人工肉眼分辨进行挑选,自动化程度低,但由于部分成分如织物、胶鞋等杂物依靠机械方法无法分类或去除,人工拣选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人工拣选一般包括源头分类和皮带拣选,源头分类主要在进入生产工序前分离肉眼、人力可分离的杂物,皮带拣选是在生产工艺中设置一条慢速带式输送机,人工在带式输送机两侧二次拣选未被机械分选去除的杂物。
3)磁选除杂技术建筑物拆除后,除裸露的废钢筋、较大体积的钢板、钢梁、地脚螺栓等人工处置回收外,包裹夹杂在混凝土块中的废钢筋则需要经过破碎处理后,通过磁选的方法实现分选建筑垃圾磁选工艺一般安排在各级破碎工序之后,以跨带式磁选机与永磁滚筒磁选机相配合的磁选工艺最为常见。
4)风选除杂技术风力分选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在气流作用下使固体按比重和粒度大小进行分选按气流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吸风式和鼓风式两种,吸风式在建筑垃圾输送或筛分过程中设置吸风口,利用负压实现轻质物、细微颗粒等的分离鼓风式是将较轻的物料向上带走或水平方向带向较远的地方,而重物料则由于上升气流不能支持而沉降,或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抛出较近的距离,被气流带走的轻物料再进一步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5)水力除杂技术建筑垃圾中混杂的废塑料、废木材、轻质砖等轻质物比重小于水,利用其在水中的可浮性实现分离进入浮选工艺的建筑垃圾原料应进行初级破碎及渣土预筛分同时,浮选应与人工拣选、风选、磁选等除杂工艺相配合,不宜承担过高的除杂负荷。
6)干式除粉技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破碎、筛分、强化及整形等工艺处理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微粉,再生骨料用于制备混凝土或砂浆时,微粉含量过多会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为增加产品附加值,需要进行微粉去除目前,在机制砂行业国内普遍使用湿式洗砂机去除微粉,需配套水循环系统,导致投资高、成本高和二次污染干式除粉技术尤其是气力分级机与振动风筛等干式技术已成为微粉去除工艺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
气力分级机可有效去除再生细骨料中的微粉,利用重选和气力分级相结合的原理物料因重力下落,下落过程中受到一次风力作用,使得骨料与微粉分离,风力带动细小颗粒经过筛网,大于75um的颗粒被截留,微粉随同空气一并被后续的除尘系统收集;在重力下落的末端,有二次风力作用于物料,使得细小颗粒在蜗壳型腔室内形成旋流,进行二次分离,使得微粉去除更加彻底,如图1所示。
振动风筛利用振动筛分和气力分级相结合的原理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受到垂直于料层的气流作用,微粉被夹带进气流;骨料继续下落,与筛网接触进行振动筛分,期间微粉进一步分离,进入气流;气流夹带微粉有组织的进入后续的除尘系统而被收集;清洁骨料被筛分成不同的粒级,可根据需要调整筛网的数量及孔径,如图2所示。
2.1.2破碎破碎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技术的核心之一,不仅关系到生产能力#能源消耗,更关系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形、粒度分布、粉料率等,都直接影响到再生骨料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物料的破碎方法主要根据物料的物理机械性质、物料块入料的尺寸和所要求的破碎比来选择。
建筑垃圾物料强度中等偏软,裂缝较多,破碎方法可以选择挤压式、冲击式破碎,常见的挤压式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冲击式破碎有反击式破碎机、立式冲击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
1)颚式破碎机: 物料的破碎在两块颚板间进行,破碎机的可动颚板绕悬挂轴或可动轴对固定颚板作周期性地往复运动,当可动颚板靠近固定颚板时,位于两颚板间的物料受以挤压为主的作用力而破碎; 当可动颚板离开固定颚板时,已破碎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由破碎机排料口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