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155.44 KB
- 文档页数:8
作业治疗内容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
作业治疗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教授和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
这包括如何独立洗涤、穿衣、进食、使用厕所等日常生活活动。
2. 精细动作和协调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精细动作和协调性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改善手部和全身的协调能力。
这可以包括操作玩具、剪纸、描画、书写等活动。
3. 认知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认知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注意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等认知功能。
这可以包括完成拼图、解决问题、玩记忆游戏等活动。
4. 感觉整合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感觉整合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改善感觉整合能力,提高对感官输入的处理和适应能力。
这可以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和动力感觉的训练活动。
5. 社交技能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社交技能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和社交技能。
这可以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社交活动参与等活动。
6. 情绪调节和应对技能训练: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情绪调节和应对技能训练活动,帮助患者提高情绪的管理和处理能力。
这可以包括情绪表达绘画、放松技巧、冥想和正念练习等活动。
7. 功能评估和环境适应: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了解他们的功能残障和活动限制,然后设计适合他们的治疗计划和环境适应措施。
这些内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
作业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活动和技术,帮助他们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宣传简介作业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各种作业活动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宣传简介将向您介绍作业治疗的原理、适应症、优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式。
一、作业治疗的原理作业治疗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各种作业活动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
作业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患者的手、眼、耳等感官,以及肢体运动等,来提高患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此外,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适应症作业治疗的适应症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脑卒中、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2. 骨科手术后康复;3. 轻度残疾如轻度失明、失聪等;4. 老年人康复;5. 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等。
三、优点1. 综合性强:作业治疗涵盖了各种作业活动,如手工艺、绘画、健身等,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综合能力。
2. 个性化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业治疗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 促进康复:通过作业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肢体运动能力、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提高生活质量: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方法1. 手工艺制作:通过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编织、剪纸、陶艺等,提高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健身训练: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绘画治疗:通过绘画来表达情感和舒缓压力,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感知和创造力。
4. 认知训练:进行一些简单的认知游戏和任务,如拼图、找不同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五、注意事项1. 患者在接受作业治疗前,应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适应症。
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治疗方案。
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意外伤害。
4.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积极参与各种作业活动。
1.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2.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4.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5.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6.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根据致使脊髓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8.治疗性作业活动: 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按作业功能分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作业活动和消遣性活动。
作业活动的层次包括哪些因素?角色(roles)、活动(activities)、任务(tasks)、行动(actions)、能力/ 技巧(abilities/ skills) 作业治疗过程有哪些步骤?1.评估患者的需要及功能情况2.进行活动分析与动作分析3.设定治疗目标4.选择合适的治疗性活动进行训练5.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反馈6.活动后进行总结作业治疗评估要注意哪些?1.评定重点应突出2.所选方法应熟悉3.评估结果应客观4.重视疾病专用评定5.评估结果综合分析6.注重患者配合和环境影响患者要坐公交车去商场,作业治疗术语叫做?休闲活动生产工作活动包括哪些?[受薪工作(paid work) 没有受薪工作(unpaid work) 学业活动(school work) ]生产性作业包括内容有:木工、金工、制陶、缝纫、搬运、建筑、机械装配、纺织作业等穿脱上衣的动作成分包括?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坐在床边靠自身的平衡能力完成穿上衣,坐位下双足能平放于地上。
一.名解1.作业治疗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ADL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3.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5.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填空及问答1.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比较2.作业治疗技术分类(凯尔霍夫分类)作业治疗技术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治疗性活动;生产劳动性活动;心理和社会性活动凯尔霍夫分类: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作业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①维持现有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残损的功能②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③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④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⑤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4.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运动、感觉、认知、心理、社交技能和素质5.作业分析—简单分析法(6个W)①明确活动的方式 What②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Why③确定活动的场地 Where④参与对象 Who⑤确定时间 When⑥怎样进行 How6.给出某项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进行作业分析(回顾当时ppt,至少分析运动、感觉和认知成分)7.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程序①资料收集②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③选择治疗的路径和框架④明确治疗目标和目的⑤选择治疗方法⑥实施计划⑦再评估及启动治疗计划⑧修改治疗计划⑨出院计划8.能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熟练完成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根据病例,发现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作业治疗计划)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原则: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休息时间一致;配合其他治疗项目同时进行训练;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作业治疗名词解释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是一种通过帮助人们建立和发展各种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方法。
作业治疗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能够顺利参与日常生活活动,恢复或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是以个体为中心,关注其整体发展和生活环境,通过提供适合的活动和环境来帮助个体实现其最大潜力。
作业治疗师通过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通过各种活动(包括日常活动、工作和娱乐等)来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提高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功能能力,包括日常自理、动作协调、力量和灵活性训练等。
2. 启动或维持生活活动:帮助个体重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同时提供适合的辅助工具和环境适应策略。
3. 肌力训练和康复治疗:通过使用各种乐器和器械来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以便个体能够正常行走、坐立和进行其他活动。
4. 情绪和认知训练:帮助个体处理情绪问题,改善认知和注意力能力,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
5. 环境改造和适应:对个体的生活环境进行评估和改造,提供适合的工具、设备和环境适应策略,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各种活动。
作业治疗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
针对不同的人群,作业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来说,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学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对于成人和老年人,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维持或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总结起来,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帮助个体建立和发展各种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方法。
通过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疗法名词解释作业疗法,又称为“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参与日常生活的活动,以改善个体的生活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通过对个体进行适当的活动安排,使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身心,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以下是对作业疗法相关名词的解释。
1. 作业:作业是指在作业疗法中,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由作业治疗师设计和安排,以达到康复目的的各种活动。
作业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任务,也可以是特定的康复训练活动,如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
2. 活动分析:活动分析是作业疗法中重要的一环,是指对所选择的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理解活动所蕴含的运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要素,为设计个体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活动分析可以帮助作业治疗师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以确定适合的作业。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个体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的练习和训练,帮助个体改善动作协调、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方面的功能,提升认知、沟通和社交能力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功能。
4. 适应技能训练:适应技能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个体学习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困难的技能。
适应技能包括情绪管理、应对压力、解决问题、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训练,个体可以提高适应新环境和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5. 环境适应训练:环境适应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帮助个体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社会角色。
环境适应训练可以包括在社交场合中与他人的互动、参与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个体的社交和工作能力。
6. 作业评估:作业评估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善的方面。
作业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采访、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个体的能力、需求和目标,为制定个体的作业计划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促进个体的身心康复。
1.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2.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4.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5.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6.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根据致使脊髓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8.治疗性作业活动: 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按作业功能分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作业活动和消遣性活动。
作业活动的层次包括哪些因素?角色(roles)、活动(activities)、任务(tasks)、行动(actions)、能力/ 技巧(abilities/ skills)作业治疗过程有哪些步骤?1.评估患者的需要及功能情况2.进行活动分析与动作分析3.设定治疗目标4.选择合适的治疗性活动进行训练5.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反馈6.活动后进行总结作业治疗评估要注意哪些?1.评定重点应突出2.所选方法应熟悉3.评估结果应客观4.重视疾病专用评定5.评估结果综合分析6.注重患者配合和环境影响患者要坐公交车去商场,作业治疗术语叫做?休闲活动生产工作活动包括哪些?[受薪工作(paid work) 没有受薪工作(unpaid work) 学业活动(school work) ]生产性作业包括内容有:木工、金工、制陶、缝纫、搬运、建筑、机械装配、纺织作业等穿脱上衣的动作成分包括?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坐在床边靠自身的平衡能力完成穿上衣,坐位下双足能平放于地上。
简述作业治疗的定义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帮助个体改善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日常生活活动(Occupation)的参与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作业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一些医学专业人士开始注意到日常生活活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业治疗的发展得益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进展,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
作业治疗师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制定治疗计划,并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活动和技术来帮助个体恢复或提高其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作业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实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目标,增加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作业治疗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成人、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疾病或残疾的个体。
作业治疗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院、康复中心、学校、社区等,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参与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这些日常生活活动可以包括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洗漱)、工作技能、教育技能、休闲技能等。
作业治疗师通过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并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活动来帮助个体改善其生活技能和功能。
作业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作业治疗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技术和策略。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功能训练、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
在治疗过程中,作业治疗师还会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和环境改造,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作业治疗的效果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通过作业治疗,个体可以改善身体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还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
作业治疗可以在不同阶段的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个体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作业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式,通过帮助个体改善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1.什么是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一个协调的、系统的作业服务过程,可使伤残者能获得、保有和维持工作、经济独立、自尊和生活自理2.PQRST 法PQRST 是预习、提问、评论、陈述、和测试的英文缩写,是记忆书面材料的一种完整理想的学习方法,即理解性记忆,实践证明比单纯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3.意念运动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是指患者能做日常简单的动作,但不能按指令完成复杂的随意动作和模仿动作,患者知道如何做,也可以讲出如何做,但自己不能完成4.辅助技术辅助技术是用来帮助功能障碍者、活动限制者、社会参与受限者及老年人进行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其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5.矫形器矫形器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用于改变或代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体外使用装置6.单侧忽略单侧忽略是指对来自损伤半球对侧的刺激无反应,主要以视觉形式表现,也可以表现在近体空间的触觉及空间表象上7.助记术助记术是有助于学习和回忆已学过知识的技术,也是一个使人们更有效地组织、储存和提取信息的系统8.工作模拟评估概念工作模拟评估主要根据各种基于工作任务而涉及的身体活动,尽量设计和模拟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真正的工作任务,从而得出能否重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建议9.无障碍设计的概念无障碍设计是根据残疾患者心理和生理的特殊需要,对社会公共设施和建筑设施或家居环境采用方便,适合患者行动和生活的相关设计10.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是指患者回归家庭和社区后赖以生存的周围空间,生态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等,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称11.腋拐长度的测量投入生活①身高乘以77%②生长减去41cm③站立时,从腋下5cm处量至小趾外15 厘米④如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可让患者仰卧位,下肢穿上鞋或佩戴矫形器,上肢放松置于身体两侧,将腋杖轻轻贴近腋窝移动,12.偏瘫患者和脊髓损伤转移可坐位与坐位之间的转移,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轮椅与浴盆间的转移13.偏瘫患者床转移活动,桥式运动,穿脱衣服训练床转移活动桥式运动在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有助于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也是床上移动,行走的基本保证穿脱衣训练穿衣服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注意选择宽松简单的衣服14.良姿位摆放P6015.失用症和失认症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失用症症状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言语失用,口颜面失用失认症症状触觉失认,听觉失认,视觉失认,躯体失认16.压力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适应症:①增生性瘢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瘢痕,外科手术后的瘢痕②水肿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肢体水肿,外伤后肿胀③截肢用于截肢残端塑,防止残端肥大皮瓣对假肢应用造成影响④预防性治疗(1)烧伤:预防烧伤21天以上的愈合创面发展成增生性瘢痕及预防瘢痕所致的关节挛缩和畸形(2)长期卧床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久坐或久站工作者: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禁忌症:①治疗部位有感染性创面此时加压不利于创面的愈合,甚至会导致感染扩散②脉管炎急性发作加压会加重局部缺血,使症状加重,甚至造成坏死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压有使血栓脱落的危险,脱落栓子可能导致肺栓塞或脑栓塞④有大面积溃疡性皮疹加压可使皮肤破损加重注意事项:17.社区环境改造的目的环境改造的目的主要包括:①更好地为患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②帮助患者准确完成动作,降低体力消耗③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④促进患者功能代偿.提高患者的环境适应能力⑤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注意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6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使其重新投入生活,回归社会18.节省体能技术的原则①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合理的安排好每日的活动,避免大范围身体移动,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把繁重及轻巧的工作交替进行②省力原则,尽量采用省力的辅助器具③正确姿势,符合功效,尽量采用符合人体功效学原理的正确姿势④张弛有度,均匀呼吸,活动中配合呼吸,控制呼吸节奏、一呼一吸时间为4~6s19.治疗性作业活动选择的原则①在评定基础上有目的选择②作业活动分析③调整作业活动④以集体形式活动⑤充分发挥治疗师的指导,协调作用20.压力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①皮肤损伤绷带或压力衣可对瘢痕造成摩擦,导致皮肤损伤,还会出现水疱和局部溃烂,尤其是新鲜瘢痕。
作业治疗相关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作业治疗不?作业治疗呀,就好比是给生活这辆大马车配上合适的轮子!比如说,日常生活活动,这就像是马车前进的动力,包括吃饭、穿衣、洗漱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儿(就像你每天起床得先穿好衣服一样)。
通过训练这些活动,让我们能更好地驾驭生活这辆马车呀!
还有作业活动呢,那简直就是马车上的各种装饰和装备呀!像手工艺、园艺、游戏等等(就好比你给马车装饰上漂亮的花朵和彩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有乐趣呢!
再说说辅助技术,这可不得了,它像是给马车加上了神奇的翅膀!比如辅助器具,像拐杖、轮椅,能帮我们跨越那些原本很难跨越的障碍(就像给马车安上了翅膀,能飞过一些崎岖的道路)。
技能训练呢,就如同给马车的驾驶者进行特训!让我们学会各种技能,比如精细动作训练、认知训练(就好像教马车驾驶者如何更灵活地操控缰绳和马鞭),从而能更好地掌控生活呀!
你看,作业治疗多重要呀!它可不是简单的名词,而是能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生活的神奇力量!它能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跑得更稳、更快、更精彩!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些作业治疗相关的名词,它们可是有着大大的能量呢!。
作业治疗常用方法
作业治疗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职业技能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业治疗方法:
1.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穿衣、洗漱、饮食、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2. 认知训练:通过各种认知任务和练习,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思维能力等。
3. 手部功能训练:针对手部精细动作和协调性进行训练,如手工制作、绘画、书写等。
4. 运动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肌力、平衡能力和耐力。
5. 职业技能训练:为患者提供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或寻找适合的职业。
6. 感觉统合训练:帮助患者改善感觉处理能力,如触觉、视觉、听觉等。
7. 辅助器具的使用: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轮椅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日常活动。
8. 环境改造:对患者的生活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造,以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9. 团体活动:组织患者参与团体活动,如康复训练小组、兴趣班等,促进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
10. 家属教育:为患者的家属提供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更好地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
作业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通常由作业治疗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作业治疗可以在医院、康复中心、社区或家庭环境中进行。
作业治疗一.定义:作业治疗: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
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apply)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二.作业疗法的适应证•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脊髓炎、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周围神经伤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等•骨关节疾病:骨折、骨关节损伤后遗症、手外伤、截肢、断肢断指再植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性关节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儿科疾病:脑瘫、肢体残疾、发育缺陷、学习困难等•内科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精神科疾病: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情绪障碍等•其他疾病:烧伤、肿瘤等三.作业疗法禁忌证•意识不清•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危重症•心肺肝功能严重不全等需绝对休息等四.作业疗法基本信念•OT师的职责是改善患者的多种能力•作业活动只是改善患者状态的手段•恢复日常生活的技能•人是能够改变的•尊重个体个性五.作业治疗的工作内容✹Impairment ——病损——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失能——能力低下✹Handicaps ——残障——社会不利六.作业治疗步骤•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制定作业治疗处方轻巧的家务操作辛苦的家务操作室外活动(3) 睡眠活:夜间睡眠/午睡/间歇的休息2.工作/生产力:受薪工作没有受薪工作学业活动3.休闲:(1)主动式休闲(active leisure)养生活动: 太极、气功、茶道等运动:体操、球类、跑步、游泳、游戏比赛等放松活动: 逛街、散步、钓鱼类、用茶点、下棋、打麻将等(2)被动式休闲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刊等听音乐及看录像及影碟等欣赏活动(3)交际活动与家人、朋友、亲属等的交际活动约会、闲聊、打电话、聚会等的活动(4)艺术活动音乐、画画、摄影八.作业治疗的操作方法1.ADL训练:以中风、脑外伤所致偏瘫患者为例, 进行日常生活动作分析。
作业治疗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作业治疗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以提高个体日常生活能力为目的的康复服务B. 一种以提高个体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康复服务C. 一种以提高个体社交能力为目的的康复服务D. 一种以提高个体娱乐能力为目的的康复服务答案:A2. 作业治疗师在评估过程中最关注哪些方面?A. 患者的生理状况B. 患者的作业表现C. 患者的社会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作业治疗的目标?A.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B. 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C. 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D. 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答案:D4. 作业治疗中常用的评估工具不包括以下哪项?A. 功能独立性评估B. 作业表现评估C. 认知功能评估D. 情绪状态评估答案:D5. 作业治疗中常用的干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环境改造B. 辅助技术的使用C. 药物治疗D. 作业活动的设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作业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以患者为中心B. 个体化治疗C. 跨学科合作D. 家庭参与答案:ABCD2. 作业治疗中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哪些?A. 功能独立性评估B. 作业表现评估C. 认知功能评估D. 情绪状态评估答案:ABC3. 作业治疗的干预目标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 改善患者的社会参与C. 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D. 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作业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作业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社会参与,增强自我效能感,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
2. 描述作业治疗师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角色。
答案:作业治疗师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评估者、干预者、教育者、咨询者和倡导者等多重角色,他们通过专业的评估和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帮助患者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结束语:通过本套试题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作业治疗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干预策略以及治疗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名解1.作业治疗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ADL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3.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5.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填空及问答1.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比较2.作业治疗技术分类(凯尔霍夫分类)作业治疗技术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治疗性活动;生产劳动性活动;心理和社会性活动凯尔霍夫分类: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作业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①维持现有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残损的功能②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③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④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⑤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4.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运动、感觉、认知、心理、社交技能和素质5.作业分析—简单分析法(6个W)①明确活动的方式 What②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Why③确定活动的场地 Where④参与对象 Who⑤确定时间 When⑥怎样进行 How6.给出某项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进行作业分析(回顾当时ppt,至少分析运动、感觉和认知成分)7.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程序①资料收集②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③选择治疗的路径和框架④明确治疗目标和目的⑤选择治疗方法⑥实施计划⑦再评估及启动治疗计划⑧修改治疗计划⑨出院计划8.能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熟练完成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根据病例,发现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作业治疗计划)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原则: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休息时间一致;配合其他治疗项目同时进行训练;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训练项目:床上翻身床边坐起床与轮椅的转移进食动作训练洗漱动作如厕动作更衣训练入浴训练家务动作训练等10.治疗性作业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主动性趣味性活动量可调提供工作技能11.治疗性作业活动的种类及治疗作用(如木工作业的作用)种类: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活动娱乐休闲型活动木工作业的作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肌力,关节活动度,耐力,平衡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职业技能制陶作业的作用:增强躯干和上肢肌力耐力;维持和改善上肢ROM;提高手的灵活性和周艳协调性;缓解过激情绪;促进触压觉和温度觉的恢复;缓解疼痛;改善注意力,开发创造力剪纸作业的作用:改善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增强手和上肢肌力;提高注意力,结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促进再就业十字绣作用作用:改善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改善肩肘关节的稳定性;提高耐心、促进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改善身体的耐力;改善人际关系12.康复辅助技术包括:辅助器具和辅助技术服务辅助技术的作用:代替和补偿丧失的功能;提供保护和支持;提高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学习和交流能力;节省体能;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社会负担;改善心理状态;节约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应用原则:①代偿与适应②节省体能方法③学习理论④因人而异: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的辅助器具13.脑卒中的作业治疗方法、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方法、脑瘫的作业治疗方法(结合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脑卒中的作业治疗方法:(主要是Brunnstrom六分期治疗)•制定治疗方案和措施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患者发病时间,目前所属的恢复阶段,患者的年龄,运动、感觉、认知功能等,合并症,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治疗方案的基础部分应该包括促进患者正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抑制异常的反射及异常的运动模式,鼓励患手的使用。
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方法:第一阶段—卧床期:良姿位摆放体位变换床上ROM维持预防手部浮肿床上肌力维持、强化训练自助具制作第二阶段:轮椅期:体位适应训练 ROM训练和肌力训练功能训练:转移、平衡矫形器的选用生活自理训练(双手把持动作训练臀部减压动作训练利用滑板做各种转移动作驱动轮椅训练辅助具帮助下的自理训练)第三阶段—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准备阶段:家庭环境改造自助具的选用职业准备脑瘫的作业治疗方法:⑴保持正常姿势:头部控制能力训练;翻身训练;坐位保持训练;坐位平衡训练⑵上肢功能训练:上肢支撑能力训练;上肢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主动)⑶手功能训练:拿起东西训练;放下东西训练;拿起并放下训练;手指动作训练;投掷与打击训练;双手协调性训练⑷ADL训练:进食训练;更衣训练;如厕动作训练;沐浴训练;睡眠及良肢位保持⑸促进感觉知觉功能的训练:脑瘫儿的感觉统合、站立、站立时的平衡、行走训练14.手外伤的原因:刺伤、锐器伤、钝器伤、挤压伤、火器伤手外伤的分类: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断指再植手外伤功能障碍的表现:水肿、疼痛与营养障碍、关节僵硬、肌力和耐力的下降休息位:指手指处于自然静止状态,此时手内在肌和外在肌的张力呈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休息位是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半屈位;从手指到小指的诸手指,愈向尺侧屈曲愈多;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指间关节的桡侧。
在手部损伤的诊断、畸形的矫正和肌腱修复术中,都需要用到这一概念。
功能位:手指根据不同需要能够很快的产生不同的动作,如张开、握拳、捏物等,以发挥其功能。
手功能位以腕背伸较多,为20°-25°,即用力握掌时腕关节所处的位置。
拇指充分外展,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分开,诸指间关节的屈曲位置较为一致,即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端指间关节微屈曲,一般对手部包扎和固定时应使手处于功能位。
屈肌肌腱修复术后的治疗:Ⅰ期(0-3周):抬高患肢,制动3周。
术后立即以夹板固定:使腕关节屈曲20-30°,掌指关节屈曲60-70°,指间关节屈曲0-20°;3d后由治疗师指导做“主动伸、被动屈”;辅以冷疗、超声波等消除水肿、松解粘连。
Ⅱ期(3-6周):3周后去除夹板,做主动屈伸此期不可有任何抗阻运动Ⅲ期(6-12周):全范围主动或被动运动8周后可做抗阻运动Ⅳ期(12周后):可使用强度各异的海棉球、塑料、治疗泥进行练习,增强手的抓握能力;个别患者因肌腱粘连而活动障碍,或肌力较差,仍需继续锻炼伸肌肌腱修复术后的治疗:•Ⅰ期(0-3周)–抬高患肢,制动3周。
–术后立即以掌侧夹板夹板固定:使腕背伸30-45°,掌指关节屈曲0-30°,指间关节屈曲0-20°;–2-3d以背侧夹板夹板固定;–3d后由治疗师指导做“主动屈、被动伸”。
•Ⅱ期(3-6周)–4周时每天取下夹板数次,做全范围主动屈曲掌指及指间关节,以防挛缩–5周夹板缩至掌骨,自由活动掌指关节。
•Ⅲ期(6-12周)–6-7周指间关节全范围主动伸直–7-8周可做抗阻运动–11-12周完全自由活动•Ⅳ期(12周后)–可进行各种功能活动,骨折的治疗方法:•Ⅰ期(0-3周):为制动期,功能位固定。
–①上肢提高,以减轻水肿–②相邻未损伤关节的被动运动–③术后1-3周,轻微的主动-辅助运动•Ⅱ期(3-6周):为愈合期。
–①主动活动和辅助-主动活动–②治疗性活动–③脱敏治疗•Ⅲ期(6-12周):为愈合巩固期–继续功能锻炼、压力治疗、脱敏治疗•Ⅳ期(12周后):为功能恢复期–抗阻运动,职业活动熟悉手外伤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并发症:(1)水肿(2)瘢痕(3)挛缩水肿:治疗方法:①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平面,同时将手固定在功能位。
②被动或主动运动②向心性按摩④理疗:红外线、蜡疗、超短波、音频等⑤压力泵,弹力绷带等瘢痕治疗方法:①按摩②压力治疗③被动牵伸④理疗:蜡疗、超声波、中频电疗等挛缩治疗方法:尽早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主动运动(24h后),治疗师可给与帮助。
15.烧伤的三度四分法Ⅰ度:仅伤及表皮角质层,生发层健在。
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皮干燥,无水泡。
2-3 天后痊愈,不留疤痕。
浅Ⅱ度:累及表皮全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表现为局部剧痛、感觉过敏,出现水泡。
约2周痊愈,如不发生感染,通常也不留疤痕,但可留有色素沉着。
深Ⅱ度:损伤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表皮及真皮大部分坏死。
表现为痛觉消失,创面的基底部苍白、湿润,间有红色斑点。
约3-4周痊愈,遗留疤痕。
Ⅲ度:除损伤皮肤全层外,可深达脂肪、肌肉,甚至骨骼。
表现为痛觉消失,创面干燥、无弹性,呈皮革状,颜色蜡白、焦黄或炭化。
小面积创面可自行愈合,但留有疤痕;大面积创面需植皮方能愈合,易出现增生性疤痕。
烧伤的作业治疗方法:(书270-273页)植皮前阶段植皮阶段植皮或活后阶段手部烧伤的治疗瘢痕的治疗方法:(重点掌握压力治疗原则及压力衣的穿着注意事项)⑴压力治疗:--让患者穿戴用压力衣或弹力套。
压力治疗通常在烧伤创面愈合、皮肤水肿消退或皮肤移植后两周使用。
须24小时穿戴,每天脱下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压力衣通常每3个月更换一次,压力手套则需每6~8周更换一次。
压力衣应穿戴12~18个月直至瘢痕成熟。
⑵矫形器的应用:对于部分严重烧伤的患者,在挛缩和畸形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装配和使用合适的矫形器或辅助用具是其重新获得功能的最有效途径。
⑶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翻身训练,离床活动,洗漱、吃饭、穿脱衣训练,如厕、洗澡训练等,对于完成活动有困难者,可提供辅助具16.社区康复的组成: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社区康复的基本宗旨“二A二D”:Accessibility (易得性) Affordability (可承受性)Decentralized (分散化) Democratized (民主化大众化)17.职业康复的作用躯体强化功能;改善心理功能;培养良好的工作行为;提高就业或再就业能力;获得并保持工作;预防再次损伤职业康复原则:平等原则实用原则个体化原则全方位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