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动态代理机制及Spring的实现方式
- 格式:pdf
- 大小:118.76 KB
- 文档页数:6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摘要:一、代理模式概述二、代理模式应用场景三、代理模式实现1.静态代理2.动态代理四、代理模式优缺点五、实验总结与反思正文:一、代理模式概述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Java设计模式中的一种,它通过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实现对目标对象的间接引用。
代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广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场景下的问题。
二、代理模式应用场景1.远程加载图片:在移动端开发中,我们常常需要先加载一个小图,根据用户意愿再开启线程加载大图。
这里的小图就可以看作是代理。
2.权限控制:在一些系统中,可能有部分用户需要访问某些受保护的功能,而其他用户则不需要。
这时,可以通过代理实现访问控制,仅允许特定用户访问受保护的功能。
三、代理模式实现3.1 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通过创建一个代理类来实现目标方法的拦截和增强。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静态代理示例:```java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void work();}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Overridepublic void work() {System.out.println("真实对象执行工作");}}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public Proxy(RealSubject realSubject) {this.realSubject = realSubject;}@Overridepublic void work() {System.out.println("代理对象执行工作");realSubject.work();}}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Proxy proxy = new Proxy(realSubject);proxy.work();}}```3.2 动态代理动态代理是通过实现目标类的InvocationHandler 接口来拦截目标方法。
2025年招聘Java开发工程师面试题与参考回答面试问答题(总共10个问题)第一题:请描述一下Java中的反射机制及其在Java编程中的应用场景。
答案:Java的反射机制是指在运行时,程序能够取得任何类或对象的内部信息,并且动态创建对象、调用对象的方法以及获取对象的属性。
以下是反射机制的一些关键点:1.反射机制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和调用类的方法。
2.反射机制可以获取类的构造方法、字段、方法和注解等信息。
3.反射机制提供了访问和修改类内部状态的能力。
应用场景:1.创建对象:通过反射机制,可以在运行时创建任意类的实例。
2.方法调用:在运行时动态调用任意对象的方法。
3.获取类信息:在运行时获取类的名称、父类、接口等信息。
4.动态代理:在实现动态代理时,通过反射机制动态创建代理对象。
5.脚本语言集成:某些脚本语言可以通过反射机制与Java代码进行交互。
解析:反射机制在Java编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在框架开发中,如Spring框架,反射机制被用来动态地注册和管理Bean。
•在插件系统中,反射机制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加载和调用插件。
•在测试框架中,如JUnit,反射机制被用来动态调用测试方法。
•在JDBC编程中,反射机制可以用来动态创建数据库连接和执行SQL语句。
反射机制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性能开销大、代码难以理解等。
因此,在使用反射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反射操作。
第二题:请简述Java中的多态性及其实现方式,并举例说明在Java中如何通过多态来简化代码设计。
答案: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允许同一个接口或父类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在Java中,多态性主要通过继承和接口实现。
1.继承:当一个子类继承了父类后,子类对象可以调用父类的方法和属性,如果子类对父类的方法进行了重写(即子类提供了与父类方法相同签名但不同实现的方法),那么在调用该方法时,就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执行对应的方法。
java类动态添加方法在Java中,类的方法是在编译时确定的,无法直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方法。
然而,你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来实现类似的效果。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使用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动态添加方法的方式。
你可以创建一个代理类,在代理类中动态地添加方法。
代理类可以实现一个接口,然后在运行时使用反射机制动态生成代理类的实例。
通过代理类,你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方法并执行相应的逻辑。
2. 使用字节码操作库,字节码操作库(例如ASM、CGLIB等)可以让你在运行时直接操作类的字节码,从而实现动态添加方法的效果。
你可以使用这些库来生成新的字节码,并将其加载到JVM中。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添加方法。
3. 使用动态编译器,你可以使用Java的动态编译器(例如Janino、JavaCompiler API等)来动态地编译Java源代码,并将其加载到JVM中。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方法。
4. 使用反射机制,Java的反射机制可以让你在运行时获取并操作类的方法。
你可以使用反射来获取类的方法列表,并通过动态创建对象来调用这些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动态添加方法可能会引入一些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在使用这些技术时,你需要权衡动态添加方法的必要性和实际需求,确保其在项目中的合理性和可维护性。
总结起来,虽然Java语言本身不支持直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方法,但通过使用代理模式、字节码操作库、动态编译器或反射机制等技术,你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动态添加方法的功能。
对Spring的理解1、Spring 是什么?Spring 是⼀个轻量级的 IoC 和 AOP 容器框架。
是为 Java 应⽤程序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套框架,⽬的是⽤于简化企业应⽤程序的开发,它使得开发者只需要关⼼业务需求。
常见的配置⽅式有三种:基于 XML 的配置、基于注解的配置、基于 Java 的配置。
主要由以下七个模块组成:(CC DAO MW)Spring Core:核⼼类库,提供 IOC 服务;Spring Context:提供框架式的 Bean 访问⽅式,以及企业级功能(JNDI、定时任务等);Spring AOP:AOP 服务;Spring DAO:对 JDBC 的抽象,简化了数据访问异常的处理;Spring ORM:对现有的 ORM 框架的⽀持;Spring Web:提供了基本的⾯向 Web 的综合特性,例如多⽅⽂件上传;Spring MVC:提供⾯向 Web 应⽤的 Model-View-Controller 实现。
2、Spring 的优点?(1)spring 属于低侵⼊式设计,代码的污染极低;(2)spring 的 DI 机制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由框架处理,减低组件的耦合性;(3)Spring 提供了 AOP 技术,⽀持将⼀些通⽤任务,如安全、事务、⽇志、权限等进⾏集中式管理,从⽽提供更好的复⽤。
(4)spring 对于主流的应⽤框架提供了集成⽀持。
3、Spring 的 AOP 理解:实际案例:⽇志控制。
AOP,⼀般称为⾯向切⾯,作为⾯向对象的⼀种补充,⽤于将那些与业务⽆关,但却对多个对象产⽣影响的公共⾏为和逻辑,抽取并封装为⼀个可重⽤的模块,这个模块被命名为“切⾯”(Aspect),减少系统中的重复代码,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度,同时提⾼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可⽤于权限认证、⽇志、事务处理。
AOP 实现的关键在于代理模式,AOP 代理主要分为静态代理(拦截器)和动态代理。
(1)Spring AOP 使⽤的动态代理:Spring AOP 中的动态代理主要有两种⽅式,JDK 动态代理和 CGLIB 动态代理:@JDK 动态代理只提供接⼝的代理,不⽀持类的代理。
动态代理的原理
动态代理是一种基于反射的技术,其原理是运行时动态生成一个代理类,这个代理类与原对象实现同一接口或者是继承同一父类,然后在代理类中生成被代理对象的引用,当代理类的方法被调用时,实际上是通过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来实现原有的功能,同时可以在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前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记录日志、权限控制、缓存等。
动态代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InvocationHandler和Proxy类。
InvocationHandler接口定义了代理类的调用处理器,它实现了invoke()方法,在该方法中进行被代理方法的调用以及额外功能的处理。
而Proxy 类则是用来动态生成代理类的。
当通过Proxy的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生成代理类时,需要提供三个参数,分别是代理类的类加载器、代理类的接口列表和InvocationHandler对象。
通过这三个参数,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使得代理类能够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并同时能够在方法调用前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Java中的代理模式及其应用场景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为对象提供额外的功能。
在Java中,代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等。
本文将介绍Java中的代理模式及其应用场景。
一、代理模式的概念代理模式是指通过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代理对象通常充当了客户端和真实对象之间的中介,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代理模式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控制,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
二、静态代理静态代理是代理模式中最简单的形式,它通过手动编写代理类来实现。
在Java 中,代理类需要实现与真实对象相同的接口,并在方法中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
静态代理的缺点是需要为每个真实对象编写一个代理类,当真实对象较多时,会导致代码冗余。
三、动态代理动态代理是相对于静态代理而言的,它不需要手动编写代理类,而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对象。
Java中提供了两种动态代理的实现方式: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和基于类的动态代理。
1. 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是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实现的。
在运行时,通过Proxy类的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可以动态生成代理对象。
在生成代理对象时,需要传入一个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对象,该对象负责处理代理对象的方法调用。
通过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适用于接口的代理,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为多个接口生成代理对象。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代理类的数量,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2. 基于类的动态代理基于类的动态代理是通过CGLIB库实现的。
CGLIB是一个强大的第三方类库,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子类来实现代理。
与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不同,基于类的动态代理可以代理没有实现接口的类。
基于类的动态代理适用于没有实现接口的类的代理,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为类生成代理对象。
springboot实现java代理IP池ProxyPool,提供可⽤率达到95%以上的代理IP⼀、背景前段时间,写java爬⾍来爬⽹易云⾳乐的评论。
不料,爬了⼀段时间后ip被封禁了。
由此,想到了使⽤ip代理,但是找了很多的ip代理⽹站,很少有可以⽤的代理ip。
于是,抱着边学习的⼼态,⾃⼰开发了⼀个代理ip池。
⼆、相关技术及环境技术: SpringBoot,SpringMVC, Hibernate, MySQL, Redis , Maven, Lombok, BootStrap-table,多线程并发环境: JDK1.8 , IDEA三、实现功能通过ip代理池,提供⾼可⽤的代理ip,可⽤率达到95%以上。
通过接⼝获取代理ip 通过访问接⼝,如:返回代理ip的json格式{"code":200,"data":[{"available":true,"ip":"1.10.186.214","lastValidateTime":"2018-09-25 20:31:52","location":"THThailand","port":57677,"requestTime":0,"responseTime":0,"type":"https","useTime":3671}],"message":"success"}通过页⾯获取代理ip 通过访问url,如:返回代理ip列表页⾯。
提供代理ip测试接⼝及页⾯通过访问url, 如:(get)测试代理ip的可⽤性;通过接⼝ ](post data: {"ip": "127.0.0.1","port":8080} )测试代理ip的可⽤性。
spring原理和实现机制Spring框架是一个开源的应用程序框架,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构建基于Java的企业级应用程序。
Spring框架的原理和实现机制主要包括:1. 控制反转(IoC):Spring使用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C)来管理应用程序中的对象。
传统的应用程序中,对象的创建和依赖关系管理是由程序员来实现的,而在Spring 中,对象的创建和管理工作由容器来完成。
容器会在应用程序启动时创建对象,并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注入到相应的对象中。
2. 依赖注入(DI):依赖注入是Spring框架的核心机制之一。
它指的是容器在创建对象时,自动将其所依赖的其他对象注入进来。
通过依赖注入,对象之间的解耦程度大大提高,使得应用程序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
3. 面向切面编程(AOP):Spring框架通过面向切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AOP)来实现横切关注点的模块化。
AOP可以将应用程序的核心逻辑(称为核心关注点)与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管理等)分离开来,并通过切面来统一管理这些横切关注点。
4. 核心容器:Spring框架的核心是其容器(Container)。
容器使用BeanFactory接口作为底层容器的基础,并提供了ApplicationContext接口作为更高级的容器接口。
容器负责创建和管理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并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和管理功能。
5. 层次化的模块化架构:Spring的模块化架构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模块。
例如,Spring的核心模块包括IoC容器、AOP框架和BeanFactory等,而其他模块如Spring MVC、Spring Data等则提供了特定领域的解决方案。
6. 轻量级与非侵入性:Spring框架的设计理念是轻量级和非侵入性的。
它不依赖于特定的编程模型,可以与其他技术和框架无缝集成。
动态代理模式的原理和使用方式动态代理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使我们更加方便地访问原始对象并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日志记录和安全控制等。
本文将介绍动态代理模式的原理和使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模式。
一、动态代理模式的原理动态代理模式是指,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而不是在编译时指定代理对象。
在 Java 中,可以通过反射机制和 Java 自带的 Proxy 类来实现动态代理。
1. 反射机制Java 中的反射机制是指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获取类信息、方法信息等,并能够在运行时调用这些信息。
在使用反射创建动态代理时,可以通过 Class 对象的 getInterfaces() 方法获取目标对象实现的所有接口信息,并通过 Proxy 的 newProxyInstance() 方法生成代理对象。
2. Proxy 类Java 自带的 Proxy 类可以用于创建动态代理。
它提供了一个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能够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
在使用时,需要指定两个参数:一个是类加载器(ClassLoader),用于加载目标对象和代理类;一个是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用于确定代理类实现的接口。
二、动态代理模式的应用动态代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AOP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是一种编程范式,它主要关注的是纵向的业务流程,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拦截和增强来实现横向的功能复用。
动态代理是 AOP 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代理拦截目标对象的方法调用,并在方法执行前后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实现日志记录、安全控制等功能。
2. RPC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是一种远程过程调用的协议,它可以让两个不同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在 RPC 实现中,动态代理可以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代理实现对远程方法的调用,并将结果返回给调用方。
后端开发常用的框架及其实现原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后端开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后端开发主要负责网站、应用程序等服务的运行与实现,包括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设计与开发等。
后端开发需要使用一些框架和工具来提高效率,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后端开发框架及其实现原理。
一、Spring框架Spring框架是Java应用程序开发的一个全栈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Web应用程序开发、AOP编程、事务管理、数据存储、消息传递、安全性等方面。
Spring框架是以IOC容器和AOP两大核心特性为主要实现原理的。
IOC容器:IOC是Inversion of Control的缩写,翻译为“控制反转”。
它的实现原理是将对象的创建、处理和销毁等过程交给了IOC 容器控制,降低了对象之间的耦合性。
Spring框架中的IOC容器是以BeanFactory的形式实现的,可以通过XML、注解或Java代码的方式进行配置。
在Spring框架中,BeanFactory是接口类,ApplicationContext是BeanFactory的子类,一般推荐使用ApplicationContext。
AOP: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翻译为“面向切面编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各个模块之间交叉的切面代码抽取出来,统一进行管理。
Spring框架中的AOP通过动态代理技术实现,每个切面都被包装成一个代理类,并且使用XML、注解或Java代码进行配置。
二、Django框架Django框架是基于Python语言的一个开源Web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组件和方法,极大地简化了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包括URL 路由、模板引擎、ORM等。
Django框架的实现原理是MVT的模式。
MVT模式:MVT是Model-View-Template的缩写,翻译为“模型-视图-模板”。
它将Web应用程序分为三层,分别是模型、视图和模板。
ProxyFactory原理详解一、简介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创建对象的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对象创建前后添加一些额外的处理逻辑,例如日志记录、权限检查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使用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
在Java中,ProxyFactory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创建代理对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ProxyFactory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ProxyFactory简介ProxyFactory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工具类,它用于创建动态代理对象。
动态代理是Java的一种特性,它允许我们在运行时创建一个对象的代理,这个代理对象可以拦截对原对象的调用,并在调用前后添加一些额外的处理逻辑。
三、ProxyFactory原理ProxyFactory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Java的反射机制和动态代理机制。
具体来说,ProxyFactory首先通过反射机制获取到需要代理的目标对象和目标接口的类型信息,然后通过动态代理机制创建一个实现了目标接口的代理对象。
在代理对象中,我们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处理逻辑,例如日志记录、权限检查等。
当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调用目标方法时,这些额外的处理逻辑就会被执行。
四、ProxyFactory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ProxyFactory创建代理对象的一个示例: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ProxyFactory;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aop.support.DefaultPointcutAdvisor;import MatchMethodPointcut;import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public class ProxyFactory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context.register(AppConfig.class);context.refresh();// 获取目标对象和目标接口的类型信息TargetInterface target = context.getBean(TargetInterface.class);Class<?>[] interfaces = new Class<?>[]{TargetInterface.class};// 创建代理工厂ProxyFactory factory = new ProxyFactory(target);factory.setInterfaces(interfaces);// 设置切面(Advice)和通知(Pointcut)NameMatchMethodPointcut pointcut = new NameMatchMethodPointcut();pointcut.addMethodName("targetMethod"); // 指定需要拦截的方法名DefaultPointcutAdvisor advisor = new DefaultPointcutAdvisor(pointcut, new MyAdvice()); // 创建切面和通知实例factory.addAdvisor(advisor); // 将切面和通知添加到代理工厂中// 创建代理对象TargetInterface proxy = (TargetInterface) factory.getProxy();// 使用代理对象调用目标方法proxy.targetMethod();}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通过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获取到目标对象和目标接口的类型信息,然后创建一个ProxyFactory实例,并设置其接口。
关于java同⼀个类互相调⽤,spring事务失效问题记录⼀次上线以后出现异常数据库事务不会滚的情况情况:接⼿别⼈祖传代码,代码的逻辑就是定时任务中更新数据库操作,在更新数据库操作时候出现了异常,但是数据库没有回滚,导致的情况就是数据库数据不⼀致了模拟当时代码情况,定时任务是60s检测更新⼀次,因为事务失效,导致添加了很多重复数据@Servicepublic class TestTransactionService {@Autowiredpublic TestTransactionMapper testTransactionMapper;@Scheduled(cron = "*/1 * * * * ?")public void callerMethod(){calledMethod();}@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public void calledMethod(){//模拟.......很多表的更新添加等业务逻辑Integer integer = testTransactionMapper.selectCount(new LambdaQueryWrapper<>());TestTransaction name = TestTransaction.builder().name(integer + "次更新").build();testTransactionMapper.insert(name);System.out.printf("更新成功:");System.out.printf(""+1/0);}}解决办法: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调⽤callerMethod() 上⾯加⼊注解@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Servicepublic class TestTransactionService {@Autowiredpublic TestTransactionMapper testTransactionMapper;@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Scheduled(cron = "*/1 * * * * ?")public void callerMethod(){calledMethod();}@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public void calledMethod(){//模拟.......很多表的更新添加等业务逻辑Integer integer = testTransactionMapper.selectCount(new LambdaQueryWrapper<>());TestTransaction name = TestTransaction.builder().name(integer + "次更新").build();testTransactionMapper.insert(name);System.out.printf("更新成功:");System.out.printf(""+1/0);}}2.在当前类中注⼊⾃⼰代码如下:@Servicepublic class TestTransactionService {@Autowiredpublic TestTransactionMapper testTransactionMapper;@Autowiredpublic TestTransactionService testTransactionService;@Scheduled(cron = "*/1 * * * * ?")public void callerMethod(){testTransactionService.calledMethod();}@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public void calledMethod(){//模拟.......很多表的更新添加等业务逻辑Integer integer = testTransactionMapper.selectCount(new LambdaQueryWrapper<>()); TestTransaction name = TestTransaction.builder().name(integer + "次更新").build();testTransactionMapper.insert(name);System.out.printf("更新成功:");System.out.printf(""+1/0);}}3.调⽤代理类的⽅式@Servicepublic class TestTransactionService {@Autowiredpublic TestTransactionMapper testTransactionMapper;@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Scheduled(cron = "*/1 * * * * ?")public void callerMethod(){TestTransactionService t= (TestTransactionService) AopContext.currentProxy();t.calledMethod();}@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public void calledMethod(){//模拟.......很多表的更新添加等业务逻辑Integer integer = testTransactionMapper.selectCount(new LambdaQueryWrapper<>()); TestTransaction name = TestTransaction.builder().name(integer + "次更新").build();testTransactionMapper.insert(name);System.out.printf("更新成功:");System.out.printf(""+1/0);}}记得还有⼀种⽅法是不需要在启动类加的如果启动程序的时候报错:Cannot find current proxy: Set 'exposeProxy' property on Advised to 'true' to make it available, and ensure that AopContext.currentProxy() is invoked in the same thread as the AOP invocation context.需要在启动类加上:@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 = true, exposeProxy = true)4.将需要调⽤的⽅法,单独写到另⼀个Service中,在通过注⼊该Service进⾏调⽤记录这次线上的⼀次问题在同⼀个类中 spring事务是AOP 动态代理实现,⼀个类中⽅法调⽤是不⾛代理,只记录问题分析原因可以从事务的传播机制,以及事务的实现⽅法着⼿。
mybatis动态代理生成代理对象原理
MyBatis是一款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其核心特性之一就是支持动态代理。
下面是MyBatis动态代理生成代理对象的原理:
1. 在MyBatis中,动态代理是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来实现的。
MyBatis根据接口定义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该代理对象实现了指定接口的所有方法。
2. 当执行一个数据库操作时,MyBatis会根据配置文件或者注解中的SQL语句信息,动态地生成对应的SQL语句。
3. 当应用程序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时,实际上是在调用代理对象中的invoke方法。
4. 在invoke方法中,MyBatis会根据方法名和参数类型等信息,通过反射机制找到对应的Mapper接口方法。
5. MyBatis将根据配置文件或者注解中的SQL语句信息,将方法名、参数等信息传递给SqlSession对象。
6. SqlSession对象将根据传递的信息,执行对应的SQL语句,并返回结果。
7. 最后,MyBatis将返回的结果转换成代理对象方法所需的类型,并返回给应用程序。
总结来说,MyBatis的动态代理生成代理对象的原理就是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在运行时动态地生成一个实现了指定接口的代理对象,并将方法调用转发给SqlSession来执行对应的SQL语句。
这样可以使得开发者在使用MyBatis时,只需要编写接口定义和SQL语
句的配置,而无需编写具体的实现类。
java动态代理面试题Java动态代理是Java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常常在面试中被提及。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Java动态代理的相关面试题展开详细讨论,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关键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Java动态代理面试题及其详细回答。
问题1:什么是Java动态代理?请简要解释其原理。
Java动态代理是一种允许在运行时创建代理对象的机制。
它允许在调用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插入自定义的行为,同时不改变真实对象的接口。
Java动态代理主要基于Java反射机制实现。
在Java动态代理的原理中,我们使用了Proxy类和InvocationHandler接口。
Proxy类负责创建代理对象,InvocationHandler 接口负责处理代理对象上的方法调用。
当我们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时,代理对象实际上会将方法调用传递给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
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可以在方法调用前后插入自定义的逻辑。
问题2:请列举Java动态代理的应用场景。
Java动态代理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AOP(面向切面编程):通过在方法前后插入切面逻辑,实现事务管理、日志记录、性能监控等功能。
2. RPC(远程过程调用)框架:通过动态代理可以方便地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进行方法调用。
3. 缓存代理:可以在方法调用前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所需数据,并在缓存中找到数据时直接返回。
4. 延迟加载:可以在访问某个对象时才将其初始化,从而实现延迟加载的效果。
5. 扩展框架:通过动态代理,可以在不修改原代码的情况下,对现有框架进行扩展和定制。
问题3:请解释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之间的区别。
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都是代理模式的实现方式,但它们在实现上有一些关键区别。
静态代理是在编译时期就已经确定代理对象的实现。
在使用静态代理时,我们需要手动为每个接口编写代理类,这样会导致代理类的数量过多,并且在接口发生改变时需要手动修改代理类的代码。
java面试题框架篇1.Spring框架1.1Spring两大核心:IOC与AOPIOCIOC全称Inversion of Control,即“控制反转”,这是一种设计思想。
对象创建的权利由Spring框架完成,由容器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1.原来的对象的创建都是由用户自己手动创建,这样的方式耦合性肯定高,如果类发生了变化,则代码都得修改。
2.现在所有的对象都交给Spring容器管理,用户无需关心对象是如何实例化,容器负责对象的注入即可,以后几乎不用修改任何代码,降低了代码的耦合性。
spring容器怎么创建bean对象?spring容器,这个容器指的就是ConCurrentHashMap。
Spring的IOC有三种注入方式:构造器注入, setter方法注入, 根据注解注入。
DIDI的意思是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的描述,即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依赖IOC容器来动态注入对象需要的外部资源。
注入方式1.set方式注入2.构造方法注入3.基于配置文件注入<bean id ="c"class="cn.spring.Cat"/><bean id ="dog"class="cn.spring.Dog"><property name ="token" value ="111"/><constructor-arg name ="cat" ref ="c"/></bean>4.基于注解开发@Resource@AutowiredAOP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意为:面向切面编程,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间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的一种技术。
AOP是OOP的延续,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衍生范型。
Java反射机制是指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包括属性和方法,以及动态地创建对象、调用方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Java 反射应用场景实例:1. 动态代理:反射机制可以用于实现动态代理,即在运行时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方法拦截和增强。
这在需要对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修改的场景中非常有用,例如,实现安全控制、日志记录、性能统计等功能。
2. 框架开发:在框架开发中,反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参数绑定、依赖注入等功能。
例如,Spring框架中使用反射实现Bean的创建和依赖注入。
3. 注解处理:Java反射可以用于处理注解(Annotation),注解是一种元数据,可以在运行时读取和处理。
例如,在Spring框架中,使用反射来处理@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等注解,从而实现自动扫描和初始化组件。
4.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反射机制可以用于实现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即在运行时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数组,以及在反序列化时将字节数组转换为对象。
这在需要对对象进行持久化存储的场景中非常有用,例如,将对象序列化为JSON或XML格式存储。
5. 运行时动态加载类:反射机制可以用于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类,从而实现对类的热加载。
这在需要对程序进行动态修改的场景中非常有用,例如,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和卸载类库。
6. 自定义注解实现日志管理:通过反射机制可以读取和处理自定义注解,从而实现日志记录。
例如,在开发中,可以使用自定义注解来标记需要记录日志的方法或属性,然后在运行时通过反射读取并处理这些注解,实现日志记录功能。
7. 动态创建对象:反射机制可以用于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对象,从而实现对对象的创建和初始化过程的控制。
例如,在开发中,可以使用反射来根据配置文件中的信息动态地创建对象,从而实现对象的依赖注入和自动配置。
8. 实现跨平台插件系统:反射机制可以用于实现跨平台的插件系统,即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和调用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