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年中考生物地理考试说明

X年中考生物地理考试说明

宜市教中招字〔2011〕10号

关于印发“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委、文教局)、市直学校:为了方便学校组织2012年中考生物、地理学科的复习,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制订《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和《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请根据此考试说明组织复习。

附件:

1.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2.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此页无正文)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中考考试说明生物、地理通知抄送:省教育考试院中招处

宜春市教育局秘书科 2011年12月28日印发

附件1:

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本说明是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课程标准》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冀)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生物的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生物学科中考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初中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科中考的宗旨是要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说明分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两部分。一、考试要求的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分以下三个层次:

了解(A):对所学知识的要求,能够说出大意,能够在有关情况中识别它们。

理解(B):在“了解”基础上,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等)予以表达。

应用(C):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和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按新课标顺序):

针对宜春现行有人教版和冀教版两套教材的实际情况,考试范围立足两套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适当增加社会迫切要求、青少年成长必须的心理健康等知识,避繁就简,注重实用。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科学探究

1、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C.人:七年级上P36~P40;冀:七年级上P4~7、P103~

104)

2、对照实验的特点(B.人:七年级上P15;冀:八年级上P12、P15之技能卡.八年级下P72)

3、临时玻片的制作(B.人:七年级上P42~44,P47;冀:七年级上P100~103)

4、观察动、植物细胞(B.人:七年级上P42~47;冀:七年级上P105~106)

第二部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C.人:七年级上P45、P48、P52~57;冀:七年级上

P105~111)

6、细胞的分裂和生长(B.人:七年级上P58~61;冀:七年级上P112~114,118-119)

7、细胞分化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A.人:七年级上P62~64;冀:七年级上

P115~119)

8、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A.人:七年级上P65~66;冀:七年级上P119)第三部分:生物与环境

9、生物圈的范围及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B.人:七年级上P11~13;冀:八年级下P69)

10、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人:七年级上P14~18;冀:八年级下P72~77)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B.人:七年级上P19~21;冀:八年级下P79~81)

1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C.人:七年级上P22~27;冀:八年级下P82~87)

1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A.人:七年级上P26,八年级上P45;冀:八年级下P86)

14、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健康(A.人:七年级下P111~112,P115~118;冀:八年级下P88~92,100~110)

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5、开花和结果(B.人:七年级上P102~105;冀:八年级下P2~5)

16、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B.人:七年级上P113~117;冀:八年级上

P45~47,P51)

17、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C.人:七年级上P119~121,P127~131;冀:八年

级上P31~37,P50~53)

第五部分:生物圈中的人

18、食物中的营养物质(C.人:七年级下P21~29;冀:七年级下P2~7)

19、关注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A.人:七年级下P36~40;冀:七年级下P7~11,P22~23)

20、消化和吸收(B.人:七年级下P32~35;冀:七年级下P12~20)

21、吸烟的危害(A.人:八年级下P96;冀:七年级下P63~64)

22、排泄的概念和途径(A.人:七年级下P80;冀:七年级下66)

23、流动的组织——血液(C.人:七年级下P59~64;冀:七年级下P26~29)

24、输血和血型(A.人:七年级下P76~77;冀:七年级下P30~31)

25、心血管与血液循环(B.人:七年级下P64~73;冀:七年级下P32~43)

26、预防近视(B.人:七年级下P90~92;冀:七年级下P77~78)

27、反射和反射弧(C.人:七年级下P101~105;冀:七年级下P85~87)

第六部分:仿生、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

28、动物与仿生(A.人:八年级上P51~52;冀:七年级上P52)

29、生物防治(A 人:八年级上P47,P70;冀:八年级上P107,八年级下P77~78)

3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A.人;八年级上P96~97;冀:七年级上P98~99) 第七部分:遗传和变异

31、遗传与性状(B.人:八年级下P24~30;冀:八年级下P23~27)

3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B.人:八年级下P30~34;冀:八年级下P29~30)

33、人的性别遗传(A.人:八年级下P37~38;冀:八年级下P28~30)

34、变异的概念(A.人:八年级下P40、P34;冀:八年级下P34)

第八部分:传染病和免疫

35、传染病及其预防(C.人:八年级下P68~72,P74;冀:七年级下P136~141)

36、免疫和计划免疫(B.人:八年级下P75~80;冀:七年级下P130~136)

第九部分:生物技术

37、病毒的控制和利用(A.人:七年级上P72~74;冀:八年级上P119~122)

38、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C.人:八年级上P71~77;冀:八年级上P107~108,P112~113)

第十部分:健康生活

39、青春期知识及心理健康(B.人:七年级下P14~17;冀:七年级下P109~116)

40、用药和急救常识(A.人:八年级下P81~86;冀:七年级下P34~35,P56,P61,P150~152)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0分钟,与地理合卷共60分钟。(二)试卷结构:

(1)与地理合卷共50分,其中生物占25分

(2)题型及占分比例:单项选择题40%,填空题32%。分析说明题28%。(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60%,中等难度题30%左右,较难题10%左右。

附件2:

宜春市2012年中招统一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

二、命题原则

1.遵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试题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

三、考试范围

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

2. 中国地图出版社和星球地图出版社两套教材的共同部分。

四、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考查重点:1.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事物的位置。

2.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

3.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地图

考查重点:1.初步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熟记常见的图例。

3.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二世界地理

(一)海洋与陆地

考查重点:1.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2.亚欧、南北美洲及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

(二)气候

考查重点:1.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能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3.识记常用天气符号。

(三)居民

考查重点:1.了解并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掌握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地区分布

3.识记世界三大宗教和世界主要语言

(四)地区发展差异

考查重点:1.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了解联合国的宗旨。

(五)认识区域

考查重点:1.中东的位置及其重要性,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2.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首都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考查重点:1.了解并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掌握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岛屿、海峡、海域、内海。

3.初步学会在我国政区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

行政中心和位置。

4.了解并掌握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人口问题的对策。

5.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考查重点:1.认识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特点。

2.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名称及分布。

3.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4.掌握1月0℃等温线的分布。

5.了解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

6.认识自然资源的类型。

7.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8.了解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9.掌握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三)经济与文化

考查重点:1.了解我国农业的地位及农业的分布差异。

2.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中心及形成条件。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4.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5.掌握我国“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和主要交通枢纽。(四)地理差异

考查重点:1.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

2.掌握南、北方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差异。(五)认识区域

考查重点:1.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

3.了解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资源、人口分布。

4.认识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经济发展特色及相互关系。

5.认识并理解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6.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与范围、经济特点。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与生物合卷共50分,其中地理占25分。(二)试卷结构:

1.题型比例:单选题60%,综合题40%。

2.难易度比例:基础题约60%,中等题约30%,较难题约10%。

3.内容比例:中国地理17分,世界地理5分,地球与地图3分。特别说明:删除以下内容:

(1)掌握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2)认识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

(3)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4)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条件及其分布。

(5)我国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的几个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状况(6)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与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