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辩证施护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系统性红班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有发热、红斑、皮疹、脱发、血管炎、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心脏、肾脏、肺脏、神经系统的损害等异常表现。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与中医学“阴阳毒”、“蝴蝶斑”、“日晒疮”、“鬼脸疮”等病名类似;而本病累及多脏器,伴有较多的脏腑证候,又可分属“痹证”、“水肿”、“黄疸”、“胁痛”、“心悸”、“悬饮”等范畴;后期多脏受累,则属“虚劳”范畴。
其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热毒内盛,瘀阻脉络。
【诊断】1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对日光有较高的敏感性。
2.不规则发热、关节痛。
3.皮疹有多形红斑、环形红斑、网状青斑、盘状红斑和面部蝴蝶形红斑等。
4.雷诺征、口腔溃疡、脱发、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5.有肺、心、肝、肾、神经、血液等系统受损的表现。
6.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沉升高,血清清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IgG、IgA、IgM均增高,补体C3、C4、CHO下降,1E细胞、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以正虚气阴亏耗为本,热毒血瘀为标。
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治予清热凉血,解毒祛瘀;慢性缓解期以本虚为多见,当予益气养阴,滋补肝肾。
虚实之间,可互为交替出现或错杂并呈,宜兼顾调治。
1风毒热痹证发热,关节疼痛或红肿疼痛,呈游走性、多发性,可累及大小关节,纳食减少,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痹通络。
方药举例:秦丸丸加减。
秦充10g,苦参15g,黄连3g,防风、防己各10g,漏芦IOg,黄柏10g,乌梢蛇10g,忍冬藤30g,虎杖15g。
加减:兼有表邪,恶风,加川桂枝5g。
热盛烦渴,加生石膏30g,知母10g。
皮肤有红斑,加生地黄15g,炒丹皮10g,赤芍10g,水牛角片30g。
2.营热炽盛证高热烦渴,喜冷饮,面部或其他部位皮肤出现红斑,唇、舌、颊黏膜糜烂,吐血、蒯血、便血,精神恍惚,甚则神昏澹语,抽搐,舌质红绛或紫暗,脉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1、毒热炽盛主证:高热不退,烦躁口渴,神昏谵语,抽搐,关节疼痛,颜面发斑色红,或见血尿,鼻衄,大便秘结,舌质红降,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方药:清营汤加减生地20克连翘20克水牛角30克牡丹皮12克知母20克玄参15克黄芩 12克黄连9克栀子9克白花舌蛇草30克麦冬12克水煎服,1日1剂,分两次口服。
加减:热甚加犀角、神昏抽搐加羚羊角、双钩藤;血尿加三七、莲房炭;关节痛加秦艽、鸡血藤、青风藤;浮肿加旱莲草、马鞭草;血瘀加丹参、川芎、全蝎。
2、阴虚内热主证:颜面潮红,斑色发暗,低热不退,脱发,关节隐疼,腰酸乏力,手足心热,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清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生地20克知母20克黄柏12克山萸肉12克泽泻12克地骨皮12克益母草30克马鞭草30克水蛭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口服。
加减:低热不退加青蒿、鳖甲、柴胡;关节隐疼加秦艽、白薇、鸡血藤;浮肿加冬瓜皮、白茅根。
血尿加荷叶、竹叶;热盛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头晕耳鸣加天麻、双钩藤;2、脾肾阳虚主证:红斑不明显,面色无华,周身乏力,四肢浮肿,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小便不利,舌浊,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则:温补脾肾,利水祛湿。
方药:真武汤和五苓散加减附子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干姜12克白芍12克泽泻12克生黄芪30克仙灵脾30克焦大黄6克六月雪3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口服。
加减:腰膝酸软加仙茅、杜仲;浮肿加大腹皮、冬瓜皮、生姜皮;恶心加藿香、佩兰;颜面浮肿加桑白皮、麻黄;血尿加三七、生地榆;反复蛋白尿加黄芪、党参、石苇、车前子。
4、瘀热阻滞主证:手足背红斑,色暗红,手指青紫发暗,遇冷则痛,口舌糜烂,鼻衄或血尿,烦躁易怒,舌暗苔黄,脉弦涩。
治则:清热凉血,活血化淤。
方药:血府逐瘀汤和丹栀逍遥散加减生地15克当归3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枳壳12克牛膝12克川芎18克丹皮12克水蛭10克三七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口服。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完整版)(一)辨证要点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本虚标实之证,标实表现为火热亢盛,本虚为肝肾阴亏为主,辨证主要是分清标本虚实。
标实为火热亢盛,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
实火为外感热毒与心肝积热合邪,热毒入营所致,多见于急性发作期或亚急性期发作阶段。
虚火为肝肾阴虚,阴虚火热所致,多见于缓解期。
本虚多涉及五脏,尤以肝肾心脾为常见。
辨证时需注意病位。
病以阴虚为本,但久病则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也需详辨。
(二)治疗要点益气养阴,调补肝肾是本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辅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慢性期多兼血瘀,佐以活血化瘀。
(三)辨证分型治疗1.热毒炽盛证:主症:起病急骤,壮热,面部红赤斑疹,关节肌肉疼痛,甚则烦躁口渴,神昏谵妄,或手足抽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本方综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经之大热,犀角清热凉血解毒,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芍药和营泄热,牡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玄参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泻火解毒,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载药上行,合而为清热凉血解毒之大剂。
加减:若热盛动风而见手足抽搐者,可加羚羊角、玳瑁、钩藤等以清热熄风;若热毒内陷,神昏谵妄,可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2.肝肾阴虚证:主症:病程迁延,低热不退,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面部红斑,五心烦热,腰酸,关节酸痛,头发脱落,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滋补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方中熟地滋肾,山茱萸养肝,山药健脾,泽泻宣泄肾浊,牡丹皮清泻肝火,茯苓淡渗脾湿,开合相济,三阴并治。
更用知母,滋阴清热,黄柏清热坚阴。
加减:若兼见遗精、盗汗者,可加金樱子、龙骨、牡蛎。
月经不调者,加当归、牛膝、益母草。
胁痛者加鳖甲、川楝子。
3.肝郁血瘀证:主症:面颊部暗红斑,或皮肤瘀斑,胁肋疼痛,腹胀,月经不调,舌质淡暗,脉弦。
红斑狼疮的中医临证验方系统性红斑...红斑狼疮的中医临证验方系统性红斑狼疮属真阴不足,阴虚血虚为本。
故治疗应以养阴固本贯穿始终。
养阴包括补阴、清热、生津、润燥等四个方面。
在养阴同时,依据临床不同证情,配合清热、活血、祛风、益气、补肾、养血、利水、安神诸法,灵活运用。
把系统性红斑狼疮分为十个证型。
一、阴虚内热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轻证,慢性活动期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未完全控制,属红斑狼疮的基本型。
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用红斑汤:生地黄、生石膏、玄参、黄芩、生薏苡仁、知母、忍冬藤、羊蹄根、川牛膝、绿豆衣、生甘草、陈皮、大枣。
二、气营热盛证本证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发作期,或撤减激素不当引起的反跳。
治宜清气凉营。
方药用三石退热汤: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生地黄、玄参、金银花、黄芩、知母、生薏苡仁、牡丹皮、赤芍、羚羊角粉或紫雪散。
三、瘀热痹阻证本证多见于以关节炎、血细胞轻度减少为主的慢性活动期病人,或用激素后或雷公藤减量后轻度反跳。
治宜祛瘀退热,宣痹止痛。
方药用忍冬藤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忍冬藤、岗稔根、虎杖根、生薏苡仁、生石膏、黄芩、川芎、羊蹄根、海风藤、川牛膝、生甘草、陈皮、大枣。
四、血热瘀滞证本证以手足栓塞性微血管炎为主,或并发肢端溃疡。
治宜养阴清热,活血祛瘀。
方药用紫斑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玄参、生石膏、黄芩、忍冬藤、鬼箭羽、槐花、生藕节、水牛角、川牛膝、生甘草。
五、热郁积饮证本证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浆膜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少量积液时无症状,但在B超等检查中发现,部分病人同时伴有心肌损害。
治宜养阴清热,利水蠲饮。
方药用蠲饮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生石膏、知母、黄芩、玉竹、葶苈子、白芥子、生薏苡仁、桑白皮、猪苓、茯苓、郁金、五加皮、枳壳、甘草、大枣。
六、瘀热血虚证本证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血小板减少为主。
治宜养阴清热,凉血生血。
方药用紫斑汤:生地、生石膏、知母、黄芩、羊蹄根、虎杖、生藕节、旱莲草、水牛角、炙龟甲、槐花、陈皮、生甘草。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辩证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5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加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护理加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辩证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发热、乏力、体重减轻和皮肤粘膜损害为主要特征,易反复发作,患者病情重,容易并发严重的脏器损害,如肝、肾功能衰竭、心内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和多发性神经炎等[1]。
近几年来 SLE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 SLE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治疗手段有限,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加强 SLE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特别是运用中医辩证施护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我院5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5例;年龄41~71岁,平均(61.9±3.2)岁;研究组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2~70岁,平均(62.2±2.9)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及生命质量评价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保持患者清洁、舒适,防止皮肤受损,注意保暖。
每日用温水给患者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干燥,必要时可给予皮肤保护药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防感染。
红斑性狼疮常见病症状辨析及调理红斑性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
其症状多样化,常常使人难以辨析和调理。
本文将介绍红斑性狼疮的常见病症状,并提供一些调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红斑性狼疮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皮肤病变。
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皮疹、脱发等症状。
其中,蝶形红斑是红斑性狼疮的典型表现,常出现在面部,尤其是鼻梁和两颊。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光敏感、口腔溃疡等皮肤病变。
对于皮肤病变的调理,患者应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防晒霜和遮阳伞等防护措施。
同时,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洗面奶和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除了皮肤病变,红斑性狼疮还可能引起关节炎。
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称为“晨僵”。
为了缓解关节炎的症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和按摩。
此外,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
红斑性狼疮还可能累及肾脏,引起肾炎。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多、水肿等症状。
肾脏是红斑性狼疮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因此,对于肾脏炎的调理至关重要。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
此外,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血管系统是红斑性狼疮的另一个常见受累部位。
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病变、心包炎等症状。
为了调理心血管系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正常体重等。
此外,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血管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红斑性狼疮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病变。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抑郁等症状。
为了调理神经系统,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锻炼,如阅读、解密等,以提高大脑的活跃度。
分期辨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以肾阴亏虚、肾精不足为本,毒瘀痹阻为标,其疾病进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缓解期,急性期宜清解、缓解期宜滋养,不同病程所影响脏腑不同,在分期辨证治疗的同时需考虑脏腑特性。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期辨证;脏腑特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迄今病因不明,是一种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虚、毒、瘀是其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主要病理因素。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按分期辨证论治,许多医家根据自身实践,结合患者病情,总结出临床适用的分期论治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按分期辨证治疗SLE,多获良效。
1 病机肾虚为本,毒瘀痹阻为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多因先天不足,素体阴亏,复感热毒所致。
肾寓元阴元阳,是人体先天之本,本病发病多以肾虚为本,又有热毒外溢致肢体红斑等外在表现,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方面,五脏生克制化,如肾藏精以养肝,肾水制心火,脾肾先后天相滋养,若肾脏受损,则会出现心、肝、脾脏之变证;标实方面,因外感六淫之邪,或情志内伤等,热毒之邪痹阻经脉,外泛肌肤,出现肢体红斑等。
总之,本病以肾虚为本,毒瘀痹阻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可用“虚”、“毒”、“瘀”概之。
2 治疗分期辨证。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患者感受邪热之毒,上迫胸肺,热盛灼络,咳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明确指出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临床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治疗效果影响颇大。
某患儿,以狼疮脑为首发表现,无典型皮损及内脏受损,一直未明确诊断,颅脑MRI怀疑烟雾病,因未给予及时治疗,失去了治疗最佳时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中医辨证治疗,应遵守该病本虚标实之病机,分期辨治。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及其体质差异,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及慢性缓解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影响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脏腑在发生病理变化时会反应于临床,由于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其反映于临床的病证也多种多样,所以在辨证论治时也需考虑病程进展中所涉及的不同脏腑。
六字诀辩证施功处方——红斑狼疮六字诀辩证施功处方——红斑狼疮(2008-09-0101:34:06)转载▼标签:百症练功指南六字真言孙真六字诀问答六字诀养生红斑狼疮分类:六字诀辩证施功四十九、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结缔组织疾病。
由于结缔组织广泛分布全身,因此可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产生多个脏器疾病。
此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分局限性盘状和全身系统性两型。
前者以局部皮疹为主,一般不累及内脏,预后较好,后者除皮诊外,尚可累及心、肝、脾、肺、肾等器官,而以肾的病变为主,甚至无皮诊症状出现,病情严重,常可导致死亡。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遗传因素有关),脾肾两虚、肾精亏损、七情内伤、劳累过度而致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五体失养,五脏六腑受损,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感受外邪,邪热蕴肺,皮,脉,肉,筋骨失去濡养等等所致一系列改变而发病。
也有因受累,受寒湿而后发病。
(一)盘状红斑狼疮主证:皮诊,以面部为主,呈盘状。
常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表面附有灰黄色粘着性鳞屑。
对日光过敏,日光曝晒可使病情加剧。
不少病人有发热,关节酸痛等症状。
如患病日久迁延不俞,会损害内脏,易致气虚瘀滞。
舌质淡润,苔腻,脉沉迟或沉弱。
施功处方:六字真言全练,第一种方法:按相生顺序练习,每次四遍,每天早晚各一次,白天有时间也要练习;第二种方法,若是第一种方法效果不显,发烧等症状较重,大量应用激素治疗容易产生阴虚内热等,可按泻法练习,六字真言先按顺序练一至两遍,然后先练呵字功(《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在五行归类属火,故此症属阴疮热证,毒热内盛,与系统类热盛型外部症状相似。
练呵字功,可泻心之邪火,除热毒,治疮痒。
),再练嘘字功(肝在五行归类属木,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嘘字功能平肝解毒祛风等),再练呼字功(健脾除温,退烧),活血化瘀的练功方法。
如兼有心动过速症状,在呼气读呵字时适当的延长呼气时间,心率自然可减慢;如患有腰痛,查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或蛋白的可多练吹字功;若兼有四肢不利、指趾关节痛的,可配合练习回春养生功;若兼有呼吸急速,可重点练呬字功和吹字功;如兼有肝区疼痛的可重点练嘘字功;若兼有胃痛的可重点练呼字功;若兼有夜尿多的可重点练吹字功,配合练习揉按百会与丹田,若兼有脉管炎的可多练旋足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1.皮肤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常涉及皮肤,特征性体征是蝶形红斑,多出现在面颊和鼻梁部位。
此外,还可见到日光敏感、毛发脱落、口腔溃疡等皮肤损害。
2.关节和肌肉关节和肌肉受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患者经常感到关节痛、僵硬,并有明显的早晨僵硬感。
这种关节和肌肉的不适通常持续数月以上。
3.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为血压升高、胸闷、心悸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炎、心内膜心包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心脏病变。
此外,SLE患者还易发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4.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也是最具临床意义的表现之一是肾损害,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血、高血压等。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逐渐进行性的肾功能衰竭。
5.神经系统受累神经系统受累在SLE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精神异常、抽搐和中风等神经系统症状。
6.其他器官受累SLE还可涉及眼部、肺部、消化道及造血系统等多个器官,导致眼球红斑、视网膜出血、呼吸困难、胃肠道溃疡以及贫血等多种临床表现。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炎和肌肉疼痛。
(2)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等,可用于控制自身免疫反应和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各种临床表现。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抑制免疫系统活性,遏制自身免疫反应发展。
2.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阳光暴晒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减轻SLE患者的临床表现。
(2)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患者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改善心血管函数。
(3)心理支持:SLE是一种长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攻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性表现为各种疼痛、关节炎、皮疹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淋巴结增大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患者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的重要性
1、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疲劳、关节炎、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鼓励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比如放松活动、体育锻炼等,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还应引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发展。
2、强化环境护理
1)应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净,多通风,避免空气污染,保护病人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2)要注意毛发的均匀,避免头皮发痒,大的部位需要定期清洗。
3、注意护理遵医
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可自行更改。
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摘要: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施护。
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辩证施护,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论:针对狼疮患者的具体症候采取辩证施护,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施护【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5-0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突出表现是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均可受累,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属中医学红蝴蝶疮、温毒发斑、阴阳毒、痹症、五脏痹等范畴[1]。
我科室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45例,在中医辨证的原则指导下对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年龄在16-73岁,女性39例,男性6例,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血瘀3例,脾肾气虚水湿瘀阻3例,脾肾气虚湿浊瘀阻7例,脾肾气虚湿热瘀阻9例;气阴两虚血瘀3例,气阴两虚水湿瘀阻2例,气阴两虚湿浊瘀阻7例,气阴两虚湿热瘀阻10例。
2辩证施护在一般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各证型的护理要点如下:2.1脾肾气虚证。
症见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足跟疼痛,纳少腹胀,尿清便溏,或水肿明显。
2.1.1起居护理。
保持居室干燥,不要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避免耗气伤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甚至在盛夏时节也不可过于贪冷,注意调节环境温度不可过低。
尤当注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
2.1.2运动及行为护理。
日常生活中运动要适量,不可运动量过大,应注意保暖,不要运动后汗出当风,防止外邪侵袭。
忌用猛力、做长久憋气、汗出过多的动作,以免耗损元气。
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步行建身能够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振奋阳气。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一、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未明,不能根治,合理治疗可缓解。
[临床表现] 皮疹、关节痛、疲乏、发热及体重减轻,继而出现个别系统不同程度被累及的症状。
大多数病人呈缓解与发作交替过程。
[特殊检查] 监测抗核抗体是 SLE 的标准筛选试验。
补体和血沉与病情活动有关。
[治疗要点] 对症、激素和抗免疫治疗。
二、护理诊断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炎症反应、血管收缩有关。
2、体温过高与炎性反应有关。
3、外周组织灌注量改变与雷诺现象、血管炎症、血管痉挛等有关。
4、疼痛与关节炎性反应有关。
5、生活自理缺陷与关节炎性反应、肿痛、僵直有关。
6、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心肺功能受损、疾病严重有关。
7、潜在并发症:肾功能改变、器质性精神病、长期应用激素的副作用。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发热病人遵医嘱使用退热剂,观察有无虚脱等并发症。
物理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浴。
监测尿量、出入液量、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水平、水肿程度,评估血压、意识水平、体重的变化:评估有无头痛、器质性精神障碍。
头痛时提供安全、休息的环境,遵医嘱予镇静剂和皮质类固醇。
癫痫发作、器质性精神障碍发作时采取保护性措施,减少环境刺激,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转移室内有潜在危险的物品,遵医嘱服用抗癫痫、抗精神病药。
2、营养支持饮食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原则,避免刺激性食物。
肾功能损害者,宜低盐饮食,适当限水:尿毒症病人限制蛋白质摄入;心脏明显受累者予低盐饮食;吞咽困难者予鼻饲;消化功能障碍者予无渣饮食。
鼓励病人多饮水。
3、用药护理抗炎药尽可能在早餐时服用;指导病人保持关节处于功能位,使用床上支架,避免盖被压迫患肢。
监测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减少消耗,保护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皂液,避免接触化学制品,如厨房清洁剂等;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避免接触紫外线,太阳下穿戴防护衣帽、保护性眼罩。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措施及要点
1.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注意关节肌肉疼痛的程度,观察皮肤、口腔黏膜的变化,肾衰,心衰或心律失常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2.一般护理:
病床应安置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肾功能不全病人,则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心力衰竭、肾衰竭及水肿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忌食可增强光敏感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等(含补骨脂素),烟熏食品和蘑菇等(含联胺基因)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病床应安排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时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心衰、肾衰、水肿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忌食芹菜、无花果等增强光敏感的含补骨脂素的食物、烟熏食品和蘑菇等含联胺基因的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口腔黏膜损伤和疼痛。
3.皮肤黏膜护理:
户外活动时应避免日光照射,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或其他化学药品;定时用漱口液(真菌感染时选用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溃疡处用中药、冰硼散、锡类散等
涂敷或用药膜局部贴敷,促进溃疡愈合。
4.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应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血糖、尿糖变化,做好皮肤、口腔黏膜护理,防止骨折,防止病情“反跳”;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服用抗疟药要定期检查眼底;免疫抑制剂服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护理发表时间:2011-08-18T15:57:38.2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姚会艳曹莎丽[导读] 光过敏者,避免晒太阳,避免长时间接触日光。
姚会艳曹莎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中医康复科河北保定 071000)【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81-0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一般护理 1.1避免诱发因素 1.1.1光过敏者,避免晒太阳,避免长时间接触日光。
1.1.2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
1.1.3避免服用可诱发本病的药物。
1.2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急性活动期护理的重点是保护脏器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须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和预防并发症。
缓解期重在巩固疗效,应动静结合,逐步恢复锻炼。
1.3严密观察病情,保护脏器功能,做好以下护理 1.3.1一般观察及护理观察体温变化,有无发热及伴随症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感染;观察关节疼痛的部位及性质,保护关节免受损伤。
1.3.2观察及维护肾功能观察尿量、尿色变化,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
1.3.3观察及维护心肺功能观察心率、心律、心音变化,注意肢体末梢循环有无发冷、发绀,观察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1.3.4观察精神和意识状态。
1.4疾病缓解期应适当锻炼,循序渐进增强体质,促使早日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的能力。
2 辨证施护 2.1热毒炽盛 2.1.1症候壮热,面部蝶状红斑,关节酸痛,皮肤紫斑,烦躁口渴,神昏谵语,手足抽搐,大便秘结,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或弦数。
2.1.2护理凉血护阴,清热解毒。
急性期病情较重者应绝对卧床,稳定期适当活动,坚持关节锻炼。
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鼓励病人多饮水。
观察皮肤损害的改善情况,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2阴虚内热 2.2.1症候持续低热、手足心烦热,皮疹红,自汗、盗汗,心烦无力,懒言,关节痛楚,足跟痛,腰酸,脱发,舌质红,镜面舌,脉洪数而软。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辩证施护
【摘要】本文从SLE的临床表现、中医分型、一般护理、辨游等方面阐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护理特点。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分型;辨证施护;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以育龄期女性多见。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属中医“阴阳毒、发斑’’范畴,辨证可分为热毒蕴结型、肝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等[1]。
近年来由于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成果,SLE预后已有明显改善[2]。
自2006--2009年以来,我科对收治的59例SLE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予以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疗效。
现就中医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9例中,男1 1例,女48例,年龄(22~39)岁,病史最长9年,最短1年,全部病例符合SLE诊断标准(ARA,1982年修订)。
中医辨证分型热毒蕴结型1 6例,肝肾阴虚型1 5例,心脾两虚型1 7例,脾肾阳虚型1 1例。
2护理
2.1基础护理病室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室内空气消毒可采用臭氧灭菌灯,醋蒸汽及中草药蒸熏法;发病期以休息为主,活动期绝对卧床休息;高热、昏迷患者,应注意安全,设置床栏.以免坠床跌仆而发生意外。
2.2情志护理本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且易反复,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激素可引起患者体态容貌的改变,免疫抑制剂会引起不能生育以及部分功能丧失,多有较重的精神压力和悲观情绪,医护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家庭、生活背景及病人的心理需要,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提问,帮助病人转变角色,松弛紧张情绪,鼓励其配合治疗及护理。
努力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树立乐观情绪,正确地对待疾病,建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告知患者牛活应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适当休息,治疗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预防感染。
2.3口腔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沽,如有感染,可用呋喃西林液漱口,局部涂锡类散;若霉菌感染者,用制霉菌素甘油外涂;有面部红斑者,应经常用30℃左右清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阳光直射皮肤,禁止日光浴;高原地区的患者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日光较强的时间外出。
夏日外出穿长衣长裤,戴遮阳镜及遮阳帽,以防引起皮损扩展加重,需要时可加涂防日光药物如复方二氧化钛软膏、15%对氨安息酸软膏等。
寒冷、x线等过多暴露也能引起本病的加剧,
也不可忽视。
禁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皮肤,宜用偏酸或中性肥皂。
女患者勿用各类化妆品,以防刺激局部皮肤或过敏。
剪指甲勿过短,防止损伤指甲周围皮肤。
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口腔及会阴部的皮肤清洁。
学会进行皮肤护理,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损和感染。
2.4中医辨证施护
2.4.1热毒蕴结型: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高热或高热持续不退,面部、肌肤红斑鲜艳,甚则溃疡出血,肌肉酸痛,多关节肿胀,疼痛拒按,烦躁不安,咽干,溲赤,便干,甚则神昏谵语,抽搐,并可吐血、便血。
舌苔黄腻或光面舌,脉洪数或细数。
中药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
2.4.1.1宜进清淡偏凉性食物,可多饮新鲜豆浆,绿豆汤等清热解毒食物。
2.4.1.2绝对卧床休息,密切注意体温,脉象,血压的变化,高热不退时可给予头部冰敷,20%~35%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
高热昏迷甚则深昏谵语者注意保护,设置床栏,以免发生意外。
2.4.1.3有出血症状者,观察出血的色量,若合并有四肢湿冷,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说明有出血性休克,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关节红肿热痛者,可用活地龙数条,洗净加糖浸出液湿敷。
2.4.2.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不振,不耐烦劳,稍时活动则疲乏不堪,腰酸腿软,足跟痛,目色头晕耳鸣脱发,颧部潮红,面部烘热阵阵,红斑色暗或仅留色素沉着,关节隐隐作痛,时有低热盗汗,神疲,心烦少寐。
舌红,脉弦细或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
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2.4.2.1宜进枸杞子、菊花、桑葚等,忌辛辣、温燥食物。
2.4.2.2注意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减轻疲劳感。
2.4.2.3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消炎止痛药物,应注意预防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
如出现面部痤疮、满月脸等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停约后可自行消失。
2.4.2.4低热不退者,可以温水浴降温;盗汗者应及时更衣,以免受凉。
2.4.2.5目涩眩晕耳鸣者,可常以枸杞子嚼碎吞服以清肝明目,经常服食一些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如骨头汤、羊肾等。
2.4.3心脾两虚型临床表现主要为体赢肢倦,面色无华,胸痞气短,心悸失眠,时时自汗,大便溏薄。
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宜补益心脾。
方用归脾汤加减。
2.4.
3.1便溏者,饮食宜以无渣、软食为主,忌生冷瓜果。
2.4.
3.2畏寒肢冷,关节冷痛者做好肢体保暖工作,可给予热水袋热敷。
2.4.
3.3心悸神疲者宜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浮肿者,做好皮肤护理。
2.5出院指导交代病人出院后要仍然坚持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的剂量或突然停药,避光、防劳累及感冒,定期到门诊复查。
3体会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以上护理指导,59例患者中90%以上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了病情进展,预防和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说明辨证施护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性,运用不同药方,同时强调辨证施护,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霞.实用中医护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54—356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版,2001:6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