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第四章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例题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答案: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冰水混合物,1标准大气下沸水.

【例题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填空:

(1)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2)用途: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3)所用液体: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4)刻度范围: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5)最小刻度值: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答案:(1)体温计,寒暑表,实验室用温度计;

(2)测体温,测气温,实验室用来测液体温度;

(3)水银,酒精(或煤油);煤油;

(4)35℃~ 42℃,-30℃~ 50℃,-20℃~ 80℃,

(5) 0.1℃、 1℃、 1℃.

【例题3】- 8.6℃读作_________,它比- 16.8℃高_________.

答案:负8.6摄氏度(或零下8.6摄氏度), 8.2℃.

【例题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

39.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答案: 39.5℃.

【例题5】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答案:- 8℃, 12℃.

【例题6】体温计测人体温时,离开人体后_________表示人体温度,普通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_________表示该物体温度.

答案:仍能,不能.

【例题7】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温合物中时,水银柱长

20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长为

40cm,将它插入某液体中时,水银柱长 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

解析:画出温度计示意图,则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原理,得

,解得℃.

答案: 25℃.

【例题8】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5℃和

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解:用没有甩过、读数是 37.7℃的体温计测

37.5℃的病人体温,这样的温度虽不能使水银膨胀上升到 37.7℃,但读数仍是

37.7℃.用来测 38.4℃的病人体温,这样的温度可使水银膨胀上升超过 37.7℃,而达到

38.4℃.填“ 37.7”,“ 38.4”.

【例题9】某温度计上标有的测量范围是- 10℃~

150℃,但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 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则这支温度计实际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该温度计由第4格上升到第98格,代表实际温度从0℃到

100℃,所以每格表示温度为.该温度计上的-10℃低于

0℃14个格,其准确温度应为℃代表的准确温度应为

℃.因此该温度计的实际测量范围为- 15℃--155.30℃.

点拨:本题通过计算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来考查温度计的原理,实际仍是温度计不准确的问题,需分别计算其能测的最低和最高温度.

【例题10】甲、乙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等量的水银,甲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比乙粗,若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则________的刻度更密一些.用它们测同一液体的温度,则_________测得更准确些.

答案:答案:甲、乙点拨:由于两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根据,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短,内经细的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内经粗的刻度更密些.若用这两支温度计测同一物体的温度,由于内径细的分度值间隔大,估计范围大,误差小,故内径细的测量更准确些.

【例题11】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答案:晶体,非晶体.

【例题12】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曲线,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 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

答案:放热,液体,凝固,固液混合,凝固点,固体.点拨:晶体熔液的凝固是个放热过程.在凝固前熔液放热降温;达到凝固点后,放热凝固,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混合态,此过程的曲线与时间轴平行(或重合);等全部变成固体后,再放热降温.

【例题13】如图所示的非晶体凝固曲线,说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在此过程中,非晶体_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答案:下降,放热.

【例题14】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其中图_________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

答案:丙.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或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松香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或松香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例题15】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大量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__.

答案:熔点,保持不变.

【例题16】人们通常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电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______高.

答案:熔点

【例题17】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这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__.

答案:向水中撒食盐,会降低水的凝固点.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为防止水结冰,常用食盐水和泥,就是利用这个道理.

【例题18】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答案:C.

【例题19】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

A.石蜡B.固态酒精C.玻璃D.松香

答案:B.

【例题20】海波的熔点是 48℃,那么 48℃的海波是()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答案:D.

【例题21】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2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持续上升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

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C

【例题23】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

C.蒸发性能强D.较易流动

答案:A.

【例题2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

A.没有吸收热量

B.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

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

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汽化

答案:B.

点拨:水的凝固点是 0℃,酒精凝固点- 117℃,两液体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低于0℃.

【例题25】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答案:C.

点拨:晶体熔化时需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不是用来升温,而是用来使晶体熔化.

【例题26】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然后取出,发现短时间内示数下降,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 )。

A.吸热 B.放热 C.不吸热不放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例题27】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答案:C

【例题28】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

D.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处

答案:A

【例题29】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

答案:AB

【例题30】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

A.水蒸气B.小水珠C.热空气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A

【例题31】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答案:液;气;蒸发;沸腾

【例题3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答案:吸;不变;不同

【例题33】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 __作用。要使液体沸腾,须使液体温度达到______点。

答案:降低;致冷;沸。

【例题34】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 )

答案:×

【例题35】液体在任何温度时都能蒸发。( )

答案:√

【例题36】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解析:升华现象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它不经过液态,因此A选项浓雾是液化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B选项是升华现象,它是冰冻的衣服直接变成水蒸气。C

选项霜是凝华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B

【例题3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解析:凝华现象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它不经过液态。A选项铁水浇铸成工件是凝固过程;B选项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因为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因此是升华现象;C选项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固态的小冰晶,它是凝华现象;D选项,湿手是指液态水,粘手是指水滴遇冷结成冰,它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

答案:C

【例题38】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解析:寒冷的冬天,窗玻璃的温度很低,室内空气

量较高,水蒸气在很冷的窗玻璃上就会放热凝华成固态的窗花,所以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例题3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解析:因为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部分小水珠又继续放热凝固形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飘渺的雾气。选项D正确。

答案:D

【例题40】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解析:灯泡使用时,灯丝发热且温度很高,钨丝会受热而部分升华变成气体,当气态的钨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时,在灯泡内壁凝华而成固体小颗粒。久而久之灯泡就会发黑,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

【例题4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

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

C.夏天,冷饮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

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

解析:A选项是升华现象,B选项是蒸发, C选项是液化现象,D选项是凝华现象。

答案:A

必修五解三角形常考题型非常全面

必修五解三角形常考题型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典型题剖析】 考察点1: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 在V ABC 中,已知A:B:C=1:2:3,求a :b :c. 【点拨】 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实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互化,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正弦定理的变形形式 a :b :c=sinA: sinB: sinC 求解。 解:::1:2:3,A . ,,, 6 3 2 1::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 2.6 3 2 2A B C B C A B C a b A B C ππ π π π π π =++=∴= = = ∴=== =Q 而 【解题策略】要牢记正弦定理极其变形形式,要做到灵活应用。 例2在ABC 中,已知 ,C=30°,求a+b 的取值范围。 【点拨】 此题可先运用正弦定理将a+b 表示为某个角的三角函数,然后再求解。 解:∵C=30°, ,∴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sin (150°-A ). ∴ )[sinA+sin(150° )·2sin75°·cos(75° -A)= 2 cos(75°-A) ① 当75°-A=0°,即A=75°时,a+b 取得最大值 2 ; ② ∵A=180°-(C+B)=150°-B,∴A <150°,∴0°<A <150°, ∴-75°<75°-A <75°,∴cos75°<cos(75°-A)≤1, ∴> 2 cos75° = 2 × 4 . 综合①②可得a+b 的取值范围为 ,8+ 考察点2: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 例3在△ABC 中,2 a ·tanB=2 b ·tanA ,判断三角形ABC 的形状。 【点拨】通过正弦定理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利用角的关系判断△ABC 的形状。

2018四边形特殊四边形经典习题(附答案)

2018年暑假作业精编《四边形》 第一部分 基础题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2AB ,CE 平分∠BCD 交AD 边 于点E ,且AE =3,则AB 的长为( )A .4 B .3 C . 2 5 D .2 2.如图所示,如果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3.如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 A . ∠3=∠4 B . ∠1=∠2 C . ∠D =∠DCE D . ∠D +∠ACD =180° 4.如图,△ABC 中,AB =AC =10,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 则△CDE 的周长为( ) A.20 B.12 C.14 D.13 5.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和6,那么连接该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6 B.8 C.10 D.12 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已知BC =10,则DE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7.矩形各内角的平分线围成一个( ) A .平行四边形 B .正方形 C .矩形 D .菱形 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菱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矩形是正方形 10.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D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1.在菱形ABCD 中,∠ABC =60o,AC =4,则BD 的长为 . 12.若点O 为□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点,且AO +BO =11cm ,则AC +BD = cm . 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 =40o,则∠B = o. 14.如图, 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菱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只需写出一个) 15. 如图, 口ABCD 中,AE ⊥ BD 于 E .∠EAC =30°,AE =3 则AC 的长等于 16.如图, ABCD 中,DB =DC ,∠C =70°,AE ⊥BD 于E ,则∠DAE =_____度. 17.如图,在□ABCD 中,∠A =120°,则∠D =_ _°. 18. 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_________. 19.20. 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面积为

人教版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

这是因为__________. 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45分钟) 学校: ______ 班别: 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24 分) 1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 C 的是( ) 2 .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 .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 .蜡的熔化过程 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 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 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凝华 C .凝固和液化 D .汽化和升华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C 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温度为0 C 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 温度为0 C 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 .温度为0C 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 其示数为39 C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 38 C 和40 C 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38C, 39C B . 39C, 40C C . 38C, 40 C D . 39C, 39C 6.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 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 ,直 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 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 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 .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 .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1) 一类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们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另一类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们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 质制成的。 (2) 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 其中 ________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图1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习题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习题 一、知识必备: 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 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 2= b 2+ 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 = 21ah a =21bh b =2 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 (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 第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 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初中八年级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60道(附答案)

赵老师 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1.已知:在矩形ABCD 中,AE ⊥BD 于E , ∠DAE=3∠BAE ,求:∠EAC 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BC=CD=a 且∠BCD=60?,E 、F 分别为梯形的腰AB 、 DC 的中点,求:EF 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 AD=BC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BD 平分∠ABC 交EF 于G ,EG=18,GF=10 求: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 4、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以AD ,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 ,DC 延长线 交BE 于F ,求证:F 是BE 的中点。 5、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AC ⊥CB , AC 平分∠A ,又∠B=60?,梯形的周长是 20cm, 求:AB 的长。 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 、BF 、CG 、DH ,垂足分别是E 、F 、G 、H ,求证:EF ∥GH 。 7、已知:梯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 _ D _ C _B _ C _ A _ B _ A _ B _ E _A _ B

赵老师 若在平行边的一边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 使S ABC ?=S EBF ?,求证:DF ∥AC 。 8、在正方形ABCD 中,直线EF 平行于 对角线AC ,与边AB 、BC 的交点为E 、F ,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G=AD , 若EG 与DF 的交点为H , 求证:AH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为边, 在三角形ABC 的外部作正方形ABDE , AF 是BC 边的高,延长FA 使AG=BC ,求证:BG=CD 。 10、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AD 延长线 上的一点,且AE=AF=AC ,EF 交BC 于G ,交AC 于K ,交CD 于H ,求证:EG=GC=CH=HF 。 11、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取BE=AB , 若过E 作BD 的垂线EF 交CD 于F , 求证:CF=ED 。 1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D 的平分线相交于E ,AE 、 DE 与DC 、AB 延长线交于G 、F ,求证:AD=DG=GF=FA 。 13、在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任取一点E , _B _ C _B _ F _ B _ C _ F _ C _ D _ B _ F _ F _ G _ B _A _ E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 试题附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题,共36分)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 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4.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 A.铁、冰、玻璃是晶体 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 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6.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7 .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 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 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 帮她找出来() A.海波是晶体 B.海波的熔点约为48℃ 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 断升高 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初二物理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京翰教育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816025567.html, 李家镇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完成时间70分钟)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时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 ℃;其中 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 状态 。 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冰消雪融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汽化要_________热。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1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______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11、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________. ( “升高”、“降低”或“不变”) 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_________(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的冰放在0 ℃的水里,冰__________(会,不会)熔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6 分)

解三角形典型例题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在△ABC 中,若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则 2.S △ABC =2ab sin C =2bc sin A =2ac sin B =4R =2(a +b +c )·r (r 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并可由此计算R ,r . 1.在△ABC 中,A >B ?a >b ?sin A >sin B ?cos A c; a-b

四边形经典试题50题及答案

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1.已知:在矩形ABCD中,AE?BD于E, ∠DAE=3∠BAE ,求:∠EAC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BC=CD=a 且∠BCD=60?,E、F分别为梯形的腰AB、 DC的中点,求:EF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 AD=BC,E、F分别为AD、BC的中点,BD 平分∠ABC交EF于G,EG=18,GF=10 求: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 4、已知:梯形ABCD中,AB∥CD,以AD, 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DC延长线 交BE于F,求证:F是BE的中点。 5、已知:梯形ABCD中,AB∥CD,AC?CB, AC平分∠A,又∠B=60?,梯形的周长是 20cm, 求:AB的长。 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BF、CG、DH,垂足分别是E、F、G、H,求证:EF∥GH。 7、已知:梯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 若在平行边的一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_B_C _A_B _A_B _E _A _B _B _B

使S ABC ?=S EBF ?,求证:DF ∥AC 。 8、在正方形ABCD 中,直线EF 平行于 对角线AC ,与边AB 、BC 的交点为E 、F ,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G=AD , 若EG 与DF 的交点为H , 求证:AH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为边, 在三角形ABC 的外部作正方形ABDE , AF 是BC 边的高,延长FA 使AG=BC ,求证:BG=CD 。 10、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AD 延长线 上的一点,且AE=AF=AC ,EF 交BC 于G ,交AC 于K ,交CD 于H ,求证:EG=GC=CH=HF 。 11、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取BE=AB , 若过E 作BD 的垂线EF 交CD 于F , 求证:CF=ED 。 1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D 的平分线相交于 E ,AE 、DE 与DC 、AB 延长线交于G 、F ,求证:AD=DG=GF=FA 。 13、在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任取一点E , 延长BC 到F ,使CF=CE , 求证:BE?DF _C _B _F _B _C _F _C _D _B _F _ F _G _B _D _A _E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1.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2.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几种物质熔点(℃) 水银甲苯酒精萘 -39-102-11780 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水银甲苯酒精萘 35711078218 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B.同时沸腾C.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6.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B.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 C.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 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18×2分=36分) 1. 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的水比0℃的冰热 B. 0℃的冰比0℃的水冷 C. 0℃的水和0℃的冰冷热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 2.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 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 B.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 D.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 3.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在CD段是固态 B. 海波的熔点是48℃ C. 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 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D. 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5. 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 A. 玻璃难熔化 B. 玻璃太大了 C. 玻璃是晶体 D. 玻璃是非晶体 6. 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 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儿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7. 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时不需要吸收热量 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 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 8. 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 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9.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 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常常吃鸡蛋和牛奶。小明同学在家煮鸡蛋时,第一次在 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鸡蛋被煮熟;第二次在与第一次相同的情况下当水沸腾时即

解三角形典型例题答案

1. 解:cos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 sin 2sin 2sin 2,2sin()cos()2sin cos A B C A B A B C C +=+-= cos()cos(),2cos cos 0A B A B A B -=-+= cos 0A =或cos 0B =,得2A π=或2B π=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证明:将ac b c a B 2cos 222-+=,bc a c b A 2cos 2 22-+=代入右边 得右边22222222 22()222a c b b c a a b c abc abc ab +-+--=-= 22a b a b ab b a -==-=左边, ∴)cos cos (a A b B c a b b a -=- 3.证明:∵△AB C 是锐角三角形,∴,2A B π+>即022A B ππ>>-> ∴sin sin()2 A B π >-,即sin cos A B >;同理sin cos B C >;sin cos C A > ∴C B A C B A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 4.解:∵2,a c b +=∴sin sin 2sin A C B +=,即2sin cos 4sin cos 2222 A C A C B B +-=, ∴1sin cos 222B A C -==0,22 B π<<∴cos 2B = ∴sin 2sin cos 22244B B B ==?=839 5解:22222222sin()sin cos sin ,sin()cos sin sin a b A B a A B A a b A B b A B B ++===-- cos sin ,sin 2sin 2,222cos sin B A A B A B A B A B π===+=或2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6解:2sin sin 2sin sin )sin ,R A A R C C b B ?-?=- 222sin sin )sin ,,a A c C b B a c b -=--=-

(完整)初中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经典四边形习题 50道(附答案) 1.已知:在矩形ABCD 中,A E ⊥BD 于E , ∠DAE=3∠BAE ,求:∠EAC 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BC=CD=a 且∠BCD=60度,E 、F 分别为梯形的腰AB 、 DC 的中点,求:EF 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 AD=BC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BD 平分∠ABC 交EF 于G ,EG=18,GF=10 求: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 4、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以AD ,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 ,DC 延长线 交BE 于F ,求证:F 是BE 的中点。 5、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AC ⊥CB , AC 平分∠A ,又∠B=60度,梯形的周长是 20cm, 求:AB 的长。 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 、BF 、CG 、DH ,垂足分别是E 、F 、G 、H ,求证:EF ∥GH 。 7、已知:梯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 _ D _ C _B _ C _ A _ B _ A _ B _ E _A _ B

若在平行边的一边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 使S ABC ?=S EBF ?,求证:DF ∥AC 。 8、在正方形ABCD 中,直线EF 平行于 对角线AC ,与边AB 、BC 的交点为E 、F ,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G=AD , 若EG 与DF 的交点为H , 求证:AH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为边, 在三角形ABC 的外部作正方形ABDE , AF 是BC 边的高,延长FA 使AG=BC ,求证:BG=CD 。 10、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AD 延长线 上的一点,且AE=AF=AC ,EF 交BC 于G ,交AC 于K ,交CD 于H ,求证:EG=GC=CH=HF 。 11、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取BE=AB , 若过E 作BD 的垂线EF 交CD 于F , 求证:CF=ED 。 1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D 的平分线相交于E ,AE 、 DE 与DC 、AB 延长线交于G 、F ,求证:AD=DG=GF=FA 。 13、在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任取一点E , _B _ C _B _ F _ B _ C _ F _ C _ D _ B _ F _ F _ G _ B _A _ E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几种温度计的示数,请你正确读出:甲: 0C ,乙: 0C ,丙: 0C 。 3.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 4.我们从有没有 将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在沥青、水晶、石蜡、橡胶、萘、铜、玻璃、食盐中, 是晶体. 5.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 ;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 ;铁水浇成铁杆 。 6.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1)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 _℃;加热 分钟后,水开始沸腾; 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图(2)所示中甲、乙是该同学观察水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是沸腾时的气泡情况。 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造成水的水沸点低于1000 C 的原因可能是 。 7.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8.如图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 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 将 ,过一段时间,容器B 中的水温 (选填“升高”、 第1题图 第3题图 甲 第2题图 乙 丙 第6题图 (1) 第6题图(2)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解三角形经典例题老师

一、知识梳理 1.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A B C ++=π;sin()A B +=sin C ;cos()A B +=cos C - 面积公式: 111 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bc A ac B ?= == 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形式一: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形式二: ?? ? ??===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边角转化的重要工具) 形式三:::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形式四: 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 ==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形式一:2 2 2 2cos a b c bc A =+- 2 2 2 2cos b c a ca B =+- 222 2cos c a b ab C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形式二: 222cos 2b c a A bc +-= 222cos 2a c b B ac +-= 222 cos 2a b c C ab +-= 二、方法归纳 (1)已知两角A 、B 与一边a ,由A +B +C =π及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可求出角C ,再求b 、c . (2)已知两边b 、c 与其夹角A ,由a 2=b 2+c 2 -2b c cosA ,求出a ,再由余弦定理,求出角B 、C . (3)已知三边a 、b 、c ,由余弦定理可求出角A 、B 、C . (4)已知两边a 、b 及其中一边的对角A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 = ,求出另一边b 的对角B ,由C =π-(A +B ),求出c ,再由sin sin a c A C =求出C ,而通过sin sin a b A B = 求B 时,可能出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 a = b sinA 有一解 b >a >b sinA 有两解 a ≥b 有一解 a >b 有一解 三、课堂精讲例题 问题一: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冰的熔点是0℃,那么在0℃时() A.水为固态 B.水为液态 C.固态和液态共存 D.都有可能 2.在-10℃的冬天,水库中的冰的下表面温度为( ),上表面温度为( ) A.-10℃ B.0℃ C.比-10℃高,比0℃低 D.低于-10℃ 3.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则-200℃的氢是( ),氧是( )。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固液共存 4.冬天下雪后,人们会往马路上洒些盐,雪就会化了。这是因为它们混合后( ) A.降低了熔点 B.升高了熔点 C.盐能放热 D.增大路面的摩擦程度 5.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 把5000g 0℃的水和5000g 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 A.用0℃的冰好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D.无法确定 7. 在敞开的水壶中烧水,使水沸腾后改用急火继续加热,壶中水温将() A.升高 B.忽高忽低 C.降低 D.不变 8.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9.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10. 液态氮在常温下会冒出大量的气泡,这个过程是( ) A.蒸发,吸热 B.沸腾,吸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1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球越来越小 B.雨后泥泞的路面被风吹干 C.湿衣服在阳光下很快变干 D.用久了的灯泡壁变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扇扇子时人感到凉快,是因为扇子扇出的是冷风 B.冬天,墙角处的积雪没有化成水就越来越少了,这是汽化现象。 不会熔化。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所以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13. 下表给出了水银和酒精的熔点、沸点。如果要测量北极地区 的温度需用()温度计,如果要测沸水的温度,需用()温度计

最新物态变化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BC 吸液固相同不同 【解析】 (1)图中BC段表示温度不变,即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2)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 (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保证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图表示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点睛: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萘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 2.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水,大试管中有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待温度升高至-5℃,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 (3)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冰在第9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 (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F阶段能否在小试管中__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选填“能”或“不能”)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问题情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来求解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等积法,此方法是我们解决几何问题的途径之一. 例如:张老师给小聪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在△ABC中,AB=3,AD=6,问△ABC的高AD与CE的比是多少? 小聪的计算思路是: 根据题意得:S△ABC=1 2 BC?AD= 1 2 AB?CE. 从而得2AD=CE,∴ 1 2 AD CE 请运用上述材料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类比探究) 如图2,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D,CD上,且AF=CE,并相交于点O,连接BE、BF, 求证:BO平分角AOC. (2)(探究延伸) 如图3,已知直线m∥n,点A、C是直线m上两点,点B、D是直线n上两点,点P是线段CD中点,且∠APB=90°,两平行线m、n间的距离为4.求证:PA?PB=2AB. (3)(迁移应用) 如图4,E为AB边上一点,ED⊥AD,CE⊥CB,垂足分别为D,C,∠DAB=∠B, AB=34,BC=2,AC=26,又已知M、N分别为AE、BE的中点,连接DM、CN.求 △DEM与△CEN的周长之和.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34 【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F和△BCE的面积相等,过点B作OG⊥AF于

G,OH⊥CE于H,从而得出AF=CE,然后证明△BOG和△BOH全等,从而得出 ∠BOG=∠BOH,即角平分线;(2)、过点P作PG⊥n于G,交m于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PF和△DPG全等,延长BP交AC于E,证明△CPE和△DPB全等,根据等积法得出 AB=AP×PB,从而得出答案;(3)、,延长AD,BC交于点G,过点A作AF⊥BC于F,设CF=x,根据Rt△ABF和Rt△ACF的勾股定理得出x的值,根据等积法得出AE=2DM=2EM,BE=2CN=2EN, DM+CN=AB,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 同理:EM+EN=AB 详解:证明:(1)如图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S△ABF=S?ABCD,S△BCE=S?ABCD,∴S△ABF=S△BCE, 过点B作OG⊥AF于G,OH⊥CE于H,∴S△ABF=AF×BG,S△BCE=CE×BH, ∴AF×BG=CE×BH,即:AF×BG=CE×BH,∵AF=CE,∴BG=BH, 在Rt△BOG和Rt△BOH中,,∴Rt△BOG≌Rt△BOH,∴∠BOG=∠BOH, ∴OB平分∠AOC, (2)如图3,过点P作PG⊥n于G,交m于F,∵m∥n,∴PF⊥AC, ∴∠CFP=∠BGP=90°,∵点P是CD中点, 在△CPF和△DPG中,,∴△CPF≌△DPG,∴PF=PG=FG=2, 延长BP交AC于E,∵m∥n,∴∠ECP=∠BDP,∴CP=DP, 在△CPE和△DPB中,,∴△CPE≌△DPB,∴PE=PB, ∵∠APB=90°,∴AE=AB,∴S△APE=S△APB, ∵S△APE=AE×PF=AE=AB,S△APB=AP×PB, ∴AB=AP×PB,即:PA?PB=2AB; (3)如图4,延长AD,BC交于点G,∵∠BAD=∠B, ∴AG=BG,过点A作AF⊥BC于F, 设CF=x(x>0),∴BF=BC+CF=x+2,在Rt△ABF中,AB=, 根据勾股定理得,AF2=AB2﹣BF2=34﹣(x+2)2,在Rt△ACF中,AC=, 根据勾股定理得,AF2=AC2﹣CF2=26﹣x2, ∴34﹣(x+2)2=26﹣x2,∴x=﹣1(舍)或x=1,∴AF==5, 连接EG,∵S△ABG=BG×AF=S△AEG+S△BEG=AG×DE+BG×CE=BG(DE+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