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化学腐蚀原理(二)
- 格式:ppt
- 大小:339.0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金属腐蚀从腐蚀历程上分为电化学腐蚀和高温腐蚀两大类,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因此本章内容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节课要求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定义;腐蚀原电池的特点和分类。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时,在界面上将发生有自由电子参加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从而破坏了金属材料的特性。
这个过程称为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现象极为常见在潮湿的大气中,桥梁钢结构的腐蚀;海水中船体的腐蚀;土壤中输油输气管道的腐蚀;在含酸、碱、盐等工业介质中的腐蚀,一般均属于此类。
•第一节腐蚀原电池过程用腐蚀原电池模型来解释电化学腐蚀原因及过程。
一、腐蚀原电池1.原电池例如:Zn片和Cu片放入稀盐酸溶液中,用导线通过电流表把它们连接起来(电流表指针转动)就构成了原电池装置。
阳极Zn:Zn →Zn2++2e (氧化反应)阴极Cu:2H++2e →H2 ↑(还原反应)2. 腐蚀原电池的定义及特点阳极Zn:Zn →Zn2++2e (氧化反应)阴极Cu:2H++2e →H2 ↑(还原反应)(1)腐蚀原电池的定义: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作功的短路原电池。
(2)腐蚀原电池的特点:1. 电池的阳极反应是金属的氧化反应,结果造成金属材料的破坏。
2. 电池的阴、阳极短路,产生的电流全部消耗在内部,转变为热,不对外做功。
电化学腐蚀的实质是以金属为阳极的腐蚀原电池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电池是短路了的原电池。
3.腐蚀原电池的工作过程:阳极过程Me →Men++ne阴极过程 D + ne →Dne-电化学腐蚀过程可分成阴极和阳极两个在相当程度上独立进行的过程,这是区分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的重要标志。
二. 腐蚀电池的分类从热力学角度来讲,在金属材料/腐蚀介质构成的体系中,如果存在着电位差,且金属的电位较低,则将发生金属腐蚀。
根据腐蚀电池电极尺寸的大小,腐蚀电池分为:宏观电池和微观电池.1、宏观电池通常指肉眼可分辨电极极性的电池。
第二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2.5 腐蚀极化图2.6 金属的钝化2.7 塔菲尔关系2.8 能斯特方程一、伊文思(Evans)极化图二、腐蚀电流三、腐蚀控制因素伊文思(Evans)极化图不考虑电位随电流变化细节,将两个电极反应所对应的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简化成直线画在一张图上,这种简化了的图称为伊文思极化图伊文思(Evans)极化图↘在一个均相的腐蚀电极上,如果只进行两个电极反应,则金属阳极溶解的电流强度一定等于阴极还原反应的电流强度↘在实验室里,一般用外加电流测定阴、阳极极化曲线来绘制伊文思极化图伊文思(Evans)腐蚀图↘AB阳极极化曲线BC阴极极化曲线OG欧姆电位降CH欧姆、阴极极化总线↘阳极极化率Pa=tgβ阴极极化率Pc=tgα伊文思(Evans )腐蚀图↘考虑欧姆压降,腐蚀电流为I ’,↘阳极极化的电位降:ΔE a = E ’a –E 0a =I ’tgβ= I ’Pa阴极极化的电位降:ΔE c = E ’c –E 0c =I ’tg α= I ’Pc欧姆压降:ΔE r = I ’R腐蚀电池总压降:E 0c -E 0a = I ’(Pa+Pc+ R )腐蚀电流:腐蚀控制因素1)初始电位差与腐蚀电流的关系2)极化率与腐蚀电流的关系3)氢过电位与腐蚀速度的关系阴极析氢过电位:阴极电极材料表面状态不同金属表面上氢过电位不同。
腐蚀控制因素1)虽然锌的氢过电位比较铁的电位负,但由于氢过电位高,锌在还原性酸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反而比铁小;2)如果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Pt 盐,由于氢在析出的铂上的过电位比锌、铁都低,所以铁和锌的腐蚀速度都明显增加。
钝化现象1)实际情况中,一些较活泼的金属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介质中,都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2)Fe在不同浓度的硝酸中的腐蚀w < 30%:硝酸浓度上升,腐蚀速率增加w=30~40%:腐蚀速率最大w > 40%:硝酸浓度上升,腐蚀速率突然急剧降低—钝化w-80%:腐蚀速率又增加,—过钝化钝化现象1)金属或合金在某种条件下,由活化态转为钝态的过程称为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