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熟悉而陌生的力》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一:力及其描述1、(2010·莆田中考) 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答案:A2、(2010·泰州中考)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答案:C3、(2007·嘉兴中考)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
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答案:D4、(2010·兰州中考)如图所示,人站在跳板上,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答案:使跳板发生形变5、(2009·上海中考)在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a)(b)答案:(a)(b)6、(2009·北京中考)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
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要求只利用图.....,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20..所示的装置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
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记为h2;h2小于h1.7、(2010·泉州中考)如图所示,请画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知识点二:重力和弹力1、(2010·广州中考)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析:选C.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重力,力有两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抛出去的小球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2、(2009·芜湖中考)北京奥运会上,许多比赛项目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地面的压力与不举杠铃时相比变小了B.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由于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C.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析:选A。
八年级上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推、拉、提、打、压等接触的作用,也有可以不接触的作用)。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任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取决于分析的是哪个力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受力物体不同、性质不同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其中一个改变,运动状态就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8、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叫力的示意图。
画图的时候分析清楚受力物体(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之上,一般可画在重心上),弄清力的方向,在表示方向的箭头旁用字母标明是什么力,如果题目给了力的大小,也要标明大小;画重力给的是若是质量,先换算,再标明力的大小。
9、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叫物重: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g的大小与纬度、高度等有关)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与水平面垂直。
向下:向下指向地心。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的作用点叫重心。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可用二次悬挂法找重心。
物重和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概念、单位、性质。
沪科版物理2013中考复习专题《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知识点梳理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力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体间里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一种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斥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即是施礼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说明或描述一个力时,必须指明这个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我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3、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刻度盘、指针组成的。
工作原理: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因此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刻度线的分布是均匀的。
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读书快速准确。
(3)测力前要观察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先要校零。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使用时,最好轻轻地拉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在外壳上。
(6)读书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4、弹力:
弹性: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塑性: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形变,变形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这类物体发生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我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均属于弹力。
5、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①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值用g来表示,
g=9.8N/kg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②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处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③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质地均匀、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一个金属环的重心在圆环所在圆的圆心上.
6、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用f来表示)
(2)摩擦力的分类:
A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B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C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将要运动而未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离开。
二:重点、难点突破
1、正确理解力的感念:
例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物体就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如图,电灯静止不动,则灯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天花板
B、地球
C、电线
D、灯罩
2、脚踢球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球
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
2、重力:
例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向上抛出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C、空中飞行的蜜蜂不受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2、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A.手对球的推力 B.重力
C.不受力 D.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
3、摩擦力:
例3、|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1、知识价值的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事故。
在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车未停稳,请勿下车 B.在地铁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C.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驾驶 D.不要在太阳光下看书
2、关于摩擦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总是有害的
B、摩擦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C、摩擦的利大于弊
D、有害摩擦是可以设法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