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示范高校什么意思
- 格式:doc
- 大小:18.03 KB
- 文档页数:7
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什么意义?今天小编分享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资料给大家,欢迎阅读。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国内动态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随着“创业基础”课纳入本科必修,创新创业教育再一次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随后,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示范项目CDEP平台开通创新创业系统,也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大力开展是与世界接轨。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上指出:“任何敢于面对决策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有创业精神。
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
”这也就是说,创新创业人才并非天生的,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中美人才培养机制比较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
在过去35年中,创业学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
1977年,50~7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
到1999年,大约有1,1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其中许多学院和大学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
同年,美国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成立。
美国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聚焦式和辐射式两种基本组织模型。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2.08•【字号】晋教〔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晋教〔2021〕2 号各本科高等学校:为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结合山西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总体部署,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和“六新”突破的创新人才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办学思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转变办学方式,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转变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内涵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能力培养为核心,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产业为要,主动服务发展。
建立健全与我省能源革命和14+N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高度契合、紧密关联的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提高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对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产教融合,全面协同发展。
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持续深入,破解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壁垒,打通产、学、研、转、创、用一体育人“堵点”,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打造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坚持改革引领,加快创新发展。
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等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协调,打造比较优势,蹚出一条示范引领的可持续、内涵式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评选条件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是指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创业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和社会联动,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的示范基地。
那么,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1. 使命和愿景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应该明确其使命和愿景,即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2. 师资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这支队伍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教育资源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需要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实验室、创客空间、行业合作基地等,以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4. 教育改革基地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5. 产学研合作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需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6. 社会影响力基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服务。
7. 教育质量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应该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是评价基地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结回顾: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评选条件的确立,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的需要。
在评选条件方面,使命和愿景、师资力量、教育资源、教育改革、产学研合作、社会影响力和教育质量等是关键考量因素。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基地,才能成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示范基地,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服务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个人观点: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评选条件的确立,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29•【文号】教高〔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6.06.13•【文号】教高[2016]2号•【施行日期】2016.06.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号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高等学校特别是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以下简称中央高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高校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但一些高校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方法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
经商财政部,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继续推动和支持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原则——因校制宜,自主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本校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确定改革重点和领域,按规定自主安排资源和经费。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整体设计改革方案,注重改革的系统性、集成度,明确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难点,力争在关键领域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
——注重绩效,示范引领。
激发改革活力,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注重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高校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林晓明盘盈滢许旋罗一帆来源:《大学教育》2021年第08期[摘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改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高校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加强综合创新训练并优化实验教学方案、举办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成果斐然,并为高校培养化学研究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化学研究型[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154-0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围绕提高质量这一高等教育核心任务,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计划,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1]。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低、创业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提出阶段到启动阶段中的各个环节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为例,结合该学院培养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实践经验,阐述一些关于高校对化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实践与体会,为之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一、高校化学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短板化学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应用研究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有些高校对化学创新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只需积极宣传其重要性、鼓励学生去创业就可以了,并试图以个别典型成功的科研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却没有采取完善和优化素质教育的改革路径。
同时,大学化学教育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其中化学专业素质包括化学科学素质、化学文化素质、化学实验技能素质以及化学实践创新素质[2]。
然而,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学专业结合不紧密,不能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化学课程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导,而应用实践和实验创新不足;加上科研院所、化工能源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不高,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3],这导致实验室的小试研究与实际化工生产过程开发的放大应用之间严重脱节。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6.02•【字号】教高〔2020〕211号•【施行日期】2020.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2020〕211号各本科高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豫教高〔2019〕71号)要求,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建设,我厅决定启动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定范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已获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的高校不再申报)。
二、认定数量计划分三年认定三批共20所左右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其中2020年拟认定8所高校。
三、认定标准及程序(一)认定标准参照《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指导标准》进行认定。
(二)认定程序1.各本科高校对照认定标准填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2.在高校申报的基础上,经资格审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后,公布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名单。
四、工作要求各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把此次认定工作作为推进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有效载体,认真总结近年来本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切实做好申报工作。
申报材料须实事求是、数据详实,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认定资格。
五、材料报送请申报高校于7月10日前将申报表(含电子版)和佐证材料各一式两份报送至我厅高教处(如邮寄请用邮政EMS)。
申报系列:教育管理研究系列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申报人姓名: 于溯所在单位(部门):教务处现聘岗位:创新创业教育主管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助理研究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副研究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事处制填表说明一、申报表正反面打印。
二、申报内容必须真实、有效,对于弄虚作假、伪造证件、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已获聘的取消获聘职务,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职务晋升,并视违纪情节给予纪律处分.三、本申报表第一至第四项和第六项的年度考核结果由本人填写,其他由各类组织填写。
四、申报实验技术系列和教育管理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第五项填写送专家鉴定的代表性论著或论文的1500字左右的摘要和两名同行专家分别填写的鉴定意见。
一、基本情况姓名于溯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年3月民族汉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1998年8月来校时间2003年4月现聘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岗位类别及聘任时间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主管,2007年~至今现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助理研究员,2004年5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时间及审批机关)助理研究员(2004年5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国内外ﻫ社会兼职无所获奖励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三等奖;2017年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主要学历及社会经历自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学校学习、何单位工作、任何职证明人1994.091998.07青岛大学本科生赵俊林1998.02000.08 山东省大钛白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张浩2000.02003。
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雷庆2003。
04至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戴波二、本人总结(任职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优缺点)ﻬ三、继续教育情况四、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注:备注说明可写明论文收录情况、他引次数、著作获奖情况、专利应用情况等信息。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黄河流域职业教育集群建设路径实践探索卢建兵1,魏蒙恩2摘要:乡村要振兴,乡村产业必先行;要想乡村兴,振兴乡村教育是根本;要想乡村教育兴,职业教育培养主力军;要想职业教育兴,职教改革“群”发力。
本文以甘肃职业教育集群改革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深入推进“技能甘肃”建设中甘肃省黄河流域教育及产业集群现状基础上,依托甘肃省黄河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分析职教集群建设“四项基本原则”,具体通过统筹区域资源、强化产教融合并深化职业教育,进行产教协同发展新格局、产教资源共享新平台、产教集群发展新生态路径等方面深化职教改革探索,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管理模式,有利于院校、企业资源共享,有利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衔接,助力乡村振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教育集群;乡村振兴;职教改革;技能甘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全面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环节,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重要举措与基础。
2021年初,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帮扶对象、帮扶重点、帮扶目标、帮扶方式及帮扶机制等工作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就业创业的促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方式。
职业教育集群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将职教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规划、院校之间合理分工、整体上优势互补的一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同于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职教园区(职教城)和职教联盟,有利于打破管理上的条块分割,有利于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职教与区域经济衔接。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甘肃职业教育在开展的职教乡村振兴工作中得了显著效果。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12.20•【字号】内教高函〔2019〕78号•【施行日期】2019.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的通知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内政办字﹝2015﹞229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遴选认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认定范围全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
二、认定名额2020年认定10所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已入选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的学校不再参加认定。
三、认定程序(一)符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指导标准》(以下称“标准”,见附件1)的学校,填写《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以下称“申报表”,见附件2),向我厅提出申请。
(二)我厅根据《标准》,组织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择优遴选认定。
四、工作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把此次认定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有效载体,认真组织申报。
我厅将对通过认定的示范高校给予支持。
各高校在2020年1月15日前向我厅高等教育处报送《申报表》及相关支撑材料(一式2份),同时发送电子版至*****************,逾期视为放弃申报。
联系人及电话:张磊,************附件: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指导标准.docx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docx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19年12月2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5.04•【文号】国办发〔2015〕36号•【施行日期】2015.05.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
聚焦“ 一老一小” 专业领域的高职双创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1摘要:面向国家“一老一小”多样化服务对高职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针对民生类专业集群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创新意识欠缺,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双创育人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聚焦‘一老一小’专业领域的‘文化渗透、专创融合、机制协同’三维驱动的高职双创育人模式”:以爱心文化引领专业建设,渗透育人全程,培育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通过构建“专业协同、课程交互、实践递进”的专创融合教学体系,推动专业动态调整,专业群的专创融合,构建能力递进的双创课程体系和“学育训赛创”双创竞赛培育体系,改善双创师资条件和实训条件,提高学生双创能力;通过构建“部门联动、课程互选、平台共建”的协同机制,健全双创育人保障体系。
关键词:一老一小;高职;双创;育人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城镇化、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老一小”多样化服务因需而至,全国5亿多城市居民约70%有照护需求。
养老托育门店连锁经营、社区嵌入式养老、智慧健康养老等新模式新岗位大量涌现,需要既有专业技术技能,又具备项目运营管理、养老产品与服务开发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创业型人才。
“一老一小”专业人才主要服务弱势群体,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
“一老一小”行业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其服务模式、服务技术、服务产品在不断迭代创新,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及校友反馈,“一老一小”行业从业人员流失严重,职业迁移能力不强,对行业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岗位适应性不足,因此,需要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更强支撑。
1.“一老一小”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分析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底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养老托育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标准”,推动“一老一小”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
ISSN 1002-4956 CN11-2034/T实验技术与管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第37卷第12期2020年12月Vol.37 No. 12 Dec. 2020DOI: 10.16791/ki.sjg.2020.12.005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张净1,李明2,高航2(1.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24; 2.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太原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秉承“自由探索,兴趣驱动”的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五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该模式构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和生态育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创了新书院制的生态育人试验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新书院制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4956(2020)12-0017-04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HANG Cheng1, LI Ming2, GAO Hang2(1. Party Committee Offic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2. Big Data Colleg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Abstrac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gard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Free exploration and interest driving”, the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Five innovation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model.Based on this model,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talent training system for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culture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duca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experimental field of the new academy system has been created,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system; new academy system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各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优质双创教育资源不足,双创大赛运动化,部分高校过于追求创业率和就业率,尚未开展过双创教育质量评估。
在美国、德国等创新创业教育发达国家,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学校注重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培养和激励,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经常开展双创教育质量评估。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实施高校双创教育质量专项评估。
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双创教育,支持、鼓励高校建设双创实践平台,培养和激励专兼职教师,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创新,创业,双创,教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地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法创新、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孵化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了大量工作。
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过于追求创业率等问题仍存在,有待通过双创教育质量评估加以引导。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在政府主管部门引导和支持下,各地高校充分重视,把双创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一)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寄予厚望,支持力度大2002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
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双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在基地平台建设、创业扶持政策、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支持。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校把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并加大经费投入。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示范高校什么意思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学校名称(盖章)联系人/ ___ 学校类型√地方高校□ ___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高校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情况(3000字以内) XX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城市和徽州文化发源地的地域优势,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自
___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___〔xx〕36 号)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要求,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了本校的创新创业工作特色。
一、全面推进改革,培养双创人才(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入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出台《XX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入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组。
xx年,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统筹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含通识专业互通、课内课外协同、理论实践并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意创造方法》《创业基础》等必修课和《创业创新执行力》等选修课,每生在校至少修读10.5个创新创业学分。
开发《创业基础》慕课,并于xx年9月上线。
修订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自编了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业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
实施课程改革工程,教学内容上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重学生主体,课程考核上重过程评价。
xx年以来已有196门示范课程开展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新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广搭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创业实践多样化充分利用财政拨款,近五年投入2.02亿元,通过校内自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大力建设519个专业实践平台、跨学科专业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平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
践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活动,在平台选修课程可替代原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不断完善“国家、省、校、院”四级竞赛体系,重点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近三年国家级竞赛获奖59项,省级竞赛获奖444项。
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驱动,提升能力。
近三年,共立项国家级、省级项目191项。
成立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积极营造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学生创业意愿日趋强烈,创业成功率日益上升。
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对我校xx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4%,自主创业比例达到3.5%。
(三)改革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保障有力化出台了《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课程(实训)管理、学分认定及替换办法(暂行)》《XX学院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管理办法(暂行)》等系列文件,规范创新创业工作,破除制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藩篱。
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建立专门档案。
设立了校长特别奖学金,表彰
创新创业典型。
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评先评优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培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等为兼职教师。
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暂行)》。
目前创新创业导师共42名,其中校外导师30人。
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在省内率先建设了30个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选派57名教师到工作站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科技创新和创业指导能力。
多渠道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
xx 年共计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基本开支、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等。
二、特色示范(一)生态系统完善经过近十年来的积累,学校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通过政、校、企三方努力,搭建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立体化课程体系和多样化实践环节,鼓励全体学生创新,引领部分学生创业。
(二)工作特色鲜明 1.一种开放合作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我校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集聚创业教育、实践、服务资源,通过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形成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
与地方政府合作,让学生参与旅游规划、教育培训、产学研合作和美好乡村建设等校地合作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近三年,共开展项目465项。
与黄源投资集团、新绿地投资有限公司等风险投资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或融资服务。
与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高校和江浙沪同类高校合作,抱团发展;与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境外高校合作培养教师,xx年以来16名创新创业教师赴台学习。
2.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涵盖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实训类课程、辅导类课程、合作类课程、文化类课程、实践类环节等八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大一的全体学生,开展创意激发和创新训练,大二的部分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和创新实践,大三部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创业培育,大四以及毕业五年内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育、扶持新创企业使其良性发展。
3.一套理论实践并重的创新创业校本教材 xx年自编出版《大学生创业学》,获批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得到省教育界专家高度认可,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材满意度达87.5%。
xx年自编出版《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收录了本校近年来百余个创新创业代表性案例,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给创新创业大学生带来感性认识。
4.一批覆盖所有本科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了陶艺工作室、DV编创室、影视制作室、徽派建筑研究所、食品生物工程实训中心等专业实践平台,创新实验室、XX电子商务创意及设计实训中心、花卉苗木实践基地等跨学科专业实践平台,以及“XX学院-XX永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XX学院-XX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校外实践平台,实践平台实现本科专业全覆盖。
(三)示范作用明显我校根据“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系统构建“以生为本合作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内、校企、校际、校地以及国际合作式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果获省xx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创新创业教育关键领域开展研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获省xx年教学成果一等奖和xx年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校xx年被列为安徽省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xx年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xx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xx年获批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
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媒体50余次报道我校就业及创新创业工作。
___、 ___、省委___和省教育厅领导先后对我校就业创业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申报学校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同意申报(盖章) xx年11月24 日(盖章)年月日注:支撑材料可作为申报表附件附后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