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覆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472.65 KB
- 文档页数:7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摘要:架空线路是把发电厂变电站及用电设备连接起来,起着输送、分配电能的作用,因此架空线路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暴露在野外,长期受到风吹日晒、严冬酷暑、污秽侵袭、雷电冲击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随时可能导致线路故障,影响安全用电。
严重时将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
架空配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运行环境差,绝缘水平低,外界因素的作用和气候的干变万化易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线路覆冰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国内外研究状况1覆冰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1.1物理过程分析了解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情况,会发现温度、湿度、风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当三者达到标准之后,就会在线路上出现覆冰问题。
调查研究表明,气温在0℃以下,且空气之中的水分含量高于80%,且风速要大于1m/s,符合覆冰的情况。
在冬季或者春季,气温相对较低,其风速较快,如果遇到小雨、大雾等气候,水滴量大,且周围气温较高,那么水滴散发的速度就相对较低,在输电线路周围可能会出现雨凇问题。
在降雨之后,气温突然下降,或者雨雪天气交加,那么雪水和冻雨,就会粘在雨凇表面,而且厚度也明显增加。
在形成过程中多次出现晴冷的情形,出现混合凇,提升了线路覆冰的概率。
1.2影响因素在大气环境之中,水分在0℃基本就会出现冷却的情形,被冷却水包裹的输电线路,如果与其他冷却水滴粘结,或者与其他冷却水滴相互碰撞,就会导致线路表面覆冰。
在同一地区,海拔的高低也会影响覆冰的速度。
如果高压线路的海拔较高,那么在水分、温度的影响之下,出现覆冰问题的概率增加。
如果是海拔较低的区域,那么覆冰的概率相对较低。
在每个地区,都会出现一个特定的起始结冰的高度,这便是凝结高度。
在输电线路之中,输电导线出现覆冰的问题,还会受制于山脉的走向、风口等条件。
输电导线覆冰量的大小,与电场的强度有密切联系。
如果电场强度较小,出现电场强度增发的情形,那么导线覆冰量明显提升,电场强度增大,不带电的覆冰量相对于带电导线覆冰量也会比较大。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研及事故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输电线路覆冰的现状、原因、事故案例、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
在调查中发现,输电线路覆冰普遍存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揭示了覆冰在输电线路中的危害性和风险。
结合事故分析,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旨在加强对输电线路覆冰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研究,对于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事故分析,覆冰原因,事故案例,防范措施,应急处理,总结,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一直是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冰雪天气对输电线路会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供电中断、事故频发,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及高寒地区,输电线路覆冰现象更加突出,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网建设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覆冰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找出覆冰的原因和影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本研究将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查及事故分析,旨在为电力行业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调查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分析覆冰造成的危害和事故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通过对输电线路覆冰问题的全面了解和研究,旨在提高对输电线路冰灾风险的认识,加强冰灾管理措施,促进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输电行业规范管理和应对突发冰灾事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提升输电网络的抗灾能力和运行效率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引言输电线路覆冰是导致电力系统供电受损甚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网覆冰研究分析报告电网覆冰研究分析报告引言2022年,一场百年罕见的大面积覆冰影响了我国南方大局部地区的十几个省。
由于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导致输电线路大面积覆冰,输电铁塔不堪重负倒塌断线,电力设施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供电线路大范围中断,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和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干亿元。
针对我国的覆冰灾害情况,为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平安运行,应加强探索输电线路覆冰机理、覆冰外绝缘故障机理、有效的防冰、除冰方法、大电网覆冰在线监测与诊断方法,开展电网覆冰在线评估、预警与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1 架空导线覆冰影响因素研究覆冰往往因为导线截面形状改变以及线路冰、风荷载增加而导致高压输电线舞动、断线、倒塔,引起重大事故。
迄今架空导线外表覆冰机理与防冰措施仍是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
架空导线外表覆冰是受到众多环境、气象和物理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1)气候和气象条件的不同会导致线路覆冰以雾凇、积雪、雨淞和结霜等不同形式出现,其中雨淞(光滑透明的覆冰)因密度大、附着力强而危害最大,处理最困难。
不同的覆冰形式具有不同物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密度,造成架空导线不同程度的附加载荷和危害。
覆冰本身物性的差异还会对覆冰形成过程的结冰速率、冰形以及融冰所需能量等产生重要影响。
(2)自然条件下,自然风除了会造成覆冰线路的舞动和驰振外,对覆冰形成过程以及最终的冰形也存在重要影响。
(3)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而言,除了电流产生的焦耳热效应对导线热平衡的影响外,不同电场强度对极性过冷水滴在导线附近的运动轨迹存在复杂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导线覆冰的结构和冰形。
研究说明,电场对导线覆冰的影响和电场强度有关。
由于电场的极化,电场强度越高,碰撞率越高,造成导线覆冰增加,冰的密度增大。
2 覆冰导致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故障的机理研究覆冰等自然灾害导致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闪络机理的研究始于污秽放电的研究。
输电线路覆冰研究的现状分析摘要:“西电东送”是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规划之一,覆冰危害是寒冷季节造成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线路覆冰的现状、危害以及形成原因,总结了线路覆冰对我国电网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覆冰研究现状,对于机械除冰法、短路与热力除冰法及它们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架空线路;覆冰;在线监测;除冰“西电东送”是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规划之一。
在“西电东送”过程中,架空线路要经过复杂的地理、气象环境。
而随着超高压、特高压电路的快速建设,对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最早记录架空线路覆冰事故是在1932年;对于我国来说,最早记录架空线路覆冰事故是在1954年。
关于架空线路覆冰的问题,人们感受最深的一次恐怕就是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
此次自然灾害是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雨雪冰冻灾害,使得云南、贵州、湖南、浙江等省的输电线路长时间大面积的瘫痪,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便。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极端气象天气也不断增多,架空线路覆冰问题会更加频繁。
对于架空线路覆冰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①对不同地段、不同线路,覆冰成因的不同和对电网的不同影响的研究;②对于架空线路覆冰监测的研究;③覆冰线路除冰方法的研究。
只有正确认识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做好监控,用恰当的方式及时除冰,才能减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与对电网的影响1.1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架空导线覆冰的形成原因是由多种条件决定的,主要有气象条件、地理条件、海拔高度、导线悬挂高度、导线直径、风向和风速、电场强度等[1]。
气象条件对架空线路覆冰的影响主要是由线路经过地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风向风速等因素综合造成的。
架空线路覆冰问题并非偶然事件,在我国很多地方每年冬天都会发生架空线路覆冰问题。
但是不同地区、地形上架空线路覆冰的类型不太相同,具体来说可分为雨凇、雾凇、混合凇、湿雪4种。
输电线路的覆冰研究摘要最早有记录的输电线路覆冰事故1932年出现于美国,而最近几十年来,我国也遭受了大范围的冰灾事故,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遭遇暴雪、覆冰凝雪等极端恶劣气候的袭击,导致电煤短缺,全国17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损失惨重。
覆冰问题顿时成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覆冰,事故,闪落,预测电力工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国家电网立足我国能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规划建设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800千伏特高压电网,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笃实的基础。
然而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电网系统。
一、覆冰形成原因和过程导线覆冰首先是由气象条件决定的,是受温度、湿度、冷暖空气对流、环流以及风等因素决定的综合物理现象。
云中或雾中的水滴在0℃或更低时与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碰撞并冻结时,覆冰现象就产生了。
覆冰按形成条件及性质可分为A、B、C、D、E五种类型。
A型称雨凇覆冰,是在冻雨期发生于低海拔地区的覆冰,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环境温度接近冰点,风相当大,积冰透明,在导线上的粘合力很强,冰的密度很高,雨凇覆冰是混合凇覆冰的初级阶段,由于冻雨持续期一般较短,因此,导线覆冰为纯粹的雨凇覆冰的情况相对较少。
B型称混合凇,当温度在冰点以下,风比较猛时,则形成混合凇。
在混合凇覆冰条件下,水滴冻结比较弱,积冰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冰在导线上粘合力很强。
导线长期暴露于湿气中,便形成混合凇。
混合凇是一个复合覆冰过程,密度较高,生长速度快,对导线危害特别严重。
C型称软雾凇,是由于山区低层云中含有的过冷水滴,在极低温度与风速较小情况下形成的。
这种积冰呈白色、不透明、晶状结构、密度小,在导线上附着力相当弱。
最初的结冰是单向的,由于导线机械失衡,逐渐围绕导线均匀分布,在此情况下,这种冰对导线一般不构成威胁。
D型和E型分别为白霜、雪,白霜是空气中湿气与0℃以下的物体接触时,湿气往冷物体表面凝合形成的,白霜在导线上的粘结力十分微弱,即使是轻轻地振动,也可以使白霜脱离所粘结导线的表面,与其他类型覆冰相比,白霜基本不对导线构成严重危害。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近年来,全国不断加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但是输电线路发生冰雪灾害的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为了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研及事故分析,本文将从输电线路的覆冰现状、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类型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输电线路的覆冰现状输电线路的覆冰是指在冰雪严重天气下,由于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导线等设备结冰,导致电力传输受到影响的现象。
输电线路的覆冰会使电力传输受到阻碍,导致电网过负荷,最终可能造成事故。
从全国来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高寒地区的输电线路覆冰情况最为严重,因为这些地区的气温低,降雪量大,覆冰量也大;而南方的一些地区,虽然气温较高,但是湿度大,冬季降水量也比较大,输电线路的覆冰现象同样十分突出。
二、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类型及原因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类型比较多,其中主要包括:1.冰棍事故。
在冰雪严寒的天气中,由于架空线路上的水蒸气遇冷而结冰,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冰棍,这些冰棍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因为重量过大而将线路拉断,导致输电线路覆冰事故。
2.导线间距发生故障。
输电线路中的导线间距本来就很小,而在冰雪天气下,导线上结冰就会进一步减小导线的间距,使得两条导线之间发生击穿现象,发生短路事故。
3.绝缘子爆裂。
绝缘子在覆冰时可能会受到过大的拉力,形成绝缘子爆裂事故。
1.气候原因。
气温较低、湿度大以及降雪量大都是造成输电线路覆冰的气候原因。
2.设备老化。
由于输电线路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打雪打以及日常运行等原因,可能导致线路设备老化损坏,从而增加输电线路覆冰的风险。
3.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缺乏及时的防冰设施;二是缺少覆冰监测预报机制;三是缺少及时疏通冰棍以及电力设备的构造存在缺陷等。
三、如何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设备维护。
及时更换老化或損坏的线路设备,提高线路设备的抗寒能力及使用寿命。
输电线路覆冰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由于输电线路上覆冰引起的线路断线频繁发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发生覆冰的原因以及影响覆冰的不同因素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些许防止冰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原因;防治引言在许多地区因雨凇、雾凇覆冰而使输电线路的荷重增加,严重覆冰会导致输电线路机械和电气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覆冰事故的发生。
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可引发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绝缘子串闪络等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多国都曾因输电线路覆冰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是高压输电线路覆冰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高压输电线路具有档距较大、铁塔较高等特点,线路覆冰对其影响比较严重,同时,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较高,载流量较大,线路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为此,本文研究了输电线路的覆冰特性及防治措施。
1输电线路覆冰的种类与性质按照覆冰形成的物理过程和气象条件,可将输电线路覆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降水产生的覆冰雪,即降水覆冰,包括由冻雨而形成的雨凇和覆雪;第二类是处在过冷却状态下的液体云粒或水滴碰到地面物体上,经过冻结后而产生的覆冰,此类覆冰称为云中覆冰;第三类是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冻结或经过凝华而在地面物体上形成的一种霜,是经过凝华而产生的,称为凝华覆冰,也称这种覆冰为晶状雾凇。
在三类覆冰中,云中覆冰发生的概率最大,引起的输电线路事故也最多。
根据水滴半径、空气中液态水含量、空气温度、风速四个参量,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分为干增长和湿增长过程,这主要取决于冰面的温度。
在干增长过程中,冰面和环境温度低于0℃,而在湿增长过程中,冰面及环境温度等于0℃。
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覆冰,雾凇和干雪是干增长过程,雨凇和湿雪则是湿增长过程,而混合凇湿是介于干、湿增长之间的一种覆冰过程。
2覆冰地区的分布华中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及三峡地区,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华北的河北、山西、内蒙及京津唐地区,西北的青海,东北的辽宁等省(区)都发生过输电线路覆冰事故。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摘要:我国是电力能源大国,而且近几年一直在进行这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而且这些特大型的电力输送项目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也是令人瞩目的工程。
其中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特高压输电项目更是从无到有,从技术上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到一步步实现赶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我国的输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在设备制造商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以前高压输电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发展到如今特高压设备完全自主设计生产,可以说我国的电力行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国的输电工程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比如线路覆冰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线路覆冰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国内外研究状况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用电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而我国的资源分部状况又比较不均匀,煤炭水利等自然资源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而占据用电量绝大部分的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却比较稀少,要想在这些地区发电只能将煤炭资源往东部运输。
但是这种输送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效率也十分低。
因此国家采取了就近发电的策略,将发电厂建设在资源丰富的地区,然后将电力通过高压线路输送到东部城市,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
但是因为长距离的输电势必要穿过不同的气候地带,在有些地方冬季经常会遇到结冰天气,这种天气对电力的输送极为不利,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容易造成输电线路的断裂,严重的将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
一、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输电线路覆冰是我们不经常注意到的事情,但是对于电力线路检修工作人员来说确实一种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事故。
电力输电线路覆冰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线路的重量、湿度影响线路的空气绝缘效果。
并且输电线路覆冰问题不仅在我国出现,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会出现,并且对于那些冬季较为漫长的国家,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1、增加杆塔的负担电力输电线路覆冰往往是因为在空气湿度过大的情况下气温急剧下降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气温过低,导线上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在导线上凝结。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2022年初,我国多地遭遇罕见的大范围雨雪天气,由于输电线路覆冰导致电力设施故障、电力供应紧张。
此次覆冰灾害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研及事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输电线路覆冰普遍存在于四季交替或大范围降温雨雪等极端气象条件下。
其中,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偏高,降雪量偏小,因此输电线路覆冰可能性较低。
而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低,降雪较大,输电线路覆冰风险较高。
此外,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风力大,也容易出现输电线路覆冰情况。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覆冰主要集中在一、二线高压线路和特高压线路上。
在输电线路中,输电铁塔和导线两个部位易受覆冰影响。
输电铁塔上的覆冰主要包括塔臂覆冰、塔身覆冰、轮廓覆冰等。
导线上的覆冰主要包括逆风面覆冰、机槽覆冰、导线复合覆冰等。
输电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线路挂死、塔倒、短路等。
二、输电线路覆冰应对措施为了预防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输电线路低温工程。
低温工程是一种通过加热手段降低导线温度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导线覆冰风险。
(2)加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
通过加装温度、湿度、风速等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防范措施。
(3)对输电线路进行加固。
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如封闭塔身、安装导线防风筒等,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和抗覆冰能力。
(4)加强维护工作。
定期进行输电线路的巡视、保养和维修,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其中最严重的是2018年甘肃定西特大暴雪造成的输电线路覆冰事故。
该事故导致全省1.358万个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断电,重要城镇、关键用户断电时间长达19小时,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达6700万元。
导致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灾害。
如雨雪、大风等气象条件造成输电线路覆冰。
(2)工作人员技术不过关。
探讨架空高压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覆冰问题,会引起导线舞动、线路倒杆和绝缘子闪络等事故,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做好架空高压输电线路的各种风险防控措施,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天气严寒时做好线路的防覆冰工作,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保障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1 线路覆冰的原因分析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大气温度、风力、空气湿度等影响因素,既要具备低温条件,又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及风速。
当具备形成覆冰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之后,风力就会将水滴吹向高压输电线路,一旦碰触导线,就会逐渐形成大面积的覆冰;因此覆冰往往在导线的迎风面最先形成,如果迎风面的覆冰已经达到一定厚度,那么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导线就会出现扭转现象,进而产生新的迎风面,继续覆冰,如此反复多次,就会在导线中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覆冰。
导线覆冰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冷空气的入侵通道、海拔、地形、山脉走向、相对高度以及微地形、背风坡、迎风坡、水汽条件等相关;由于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递减,那么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将低于低海拔地区的气温,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出现覆冰问题。
处于微地形的垭口或者风口位置,尤其在微地形的迎风面如果有水库或者河流,那么覆冰情况也比较严重;一般覆冰在—8~0℃时最容易形成,如果气温过低,过冷却的水滴就会变成雪花,而不会形成覆冰,因此我国北方地区的冰害比南方地区较轻。
2 覆冰类型(1)湿雪。
指自然降雪粘附在电线上形成的一种覆冰,主要呈现灰白色或者乳白色,一般密度较小且粘附力较弱。
湿雪粘结在到导线中,如果气温持续下降,将变成冰冻体。
(2)雨凇。
在冬季前后,大陆上的干冷空气吸收了来自海洋的湿暖气团,遇到水汽后变得十分潮湿。
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北方的冷气团上升,雨水降落到温度等于或低于0℃的导线上时,形成的玻璃状的冰层,这种覆冰因密度大且粘附力很强,且不容易脱落,因而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很大。
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王红平摘要:随着我国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覆冰事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对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模型;断线冲击;可靠性;模型实验我国是高压输电线路覆冰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高压输电线路,由于档距高差较大、铁塔高柔等特点,线路覆冰对其影响比较严重,同时,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较高,载流量较大,线路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一、输电线路运行现状1.电力输电线路扫障困难。
电力系统的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都是大跨距的输送,线路杆塔多,面广,线长,沿途跨经高山、林区和农村居民区,通道情况复杂。
特别是早期建设的输电线路,主要考虑节省基建投资和当时技术政策等影响因素,所以其建设标准较低,按当时的安全裕度来考虑,使线路杆塔普遍偏低,往往无法满足树木自然生长高度的安全要求,给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随着居民经济观念的提高、<森林法>法律意识的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扫障工作的难度。
虽然在新建线路时进行了一次性补偿,经多年运作林竹又长起来了,还需再次补偿。
2.输电线单相电接地故障、断路、短路故障。
当输电线路由于受到恶劣的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形成单相接地的故障,这也是最常见的输电线路故障类型。
单相接地故障的出现将会使相电压变瞬间变为零,容易使输电线路线路的电压超过设备的耐压限度而造成设备地烧毁。
输电的设备如果出现了故障,却没有得到处理,将会造成高压线路温度突然升高,造成整个输电线路出现短路现象。
当输电线路出现断路故障时,通常是指输电线路的导线损坏导致供电回路发生故障。
在断电线路的断路点产生间隙,产生巨大的电弧,使得导线断裂处温度急剧上升,严重的会引起电路系统发生火灾或是爆炸。
3.输电线路跨越人口密集区。
摘要高压输电塔线体系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工程,它的正常运行和防护保证了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跨度高柔的输电线在振动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尤其是在覆冰脱冰过程中该特性更为复杂。
由于脱冰动力作用,甚至会发生输电线断线,输电塔倒塔等事故,在经济方面上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针对架空输电导线的覆冰脱冰后输电导线的非线性振动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可以从理论上对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并且在实际工程中指导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文以湖南省某条跨铁路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推导了两档输电线路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和绝缘子串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比较不同工况下的输电线和绝缘子串振动特性,得出了两档输电导线的非线性耦合振动特性和内共振特性。
以该输电线路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包括输电塔、输电线、绝缘子串在内的三塔两线有限元模型,通过迭代找形法得到了导线的初始构型。
采用mass21单元通过集中荷载法模拟了输电线的覆冰,根据材料力学中的变形协调方程,验证了覆冰方法的准确性。
利用ANSYS中生死单元方法模拟输电塔线体系的脱冰。
数值模拟了第一档输电导线整体脱冰动力响应,针对导线的拉链式脱冰进行分析,探讨了脱冰速度对脱冰响应的影响,分析了三种不同脱冰速度下的动力响应。
发现脱冰速度越慢,如10m/s脱冰时,系统动力响应越接近静力卸载,脱冰速度越快,如100m/s脱冰时,系统动力响应接近整体脱冰。
根据相似理论,确定了塔线体系模型的相似比,根据相似比,设计了塔线体系试验模型,并且建立了模型有限元模型。
试验模型与原型覆冰脱冰有限元结果表明,两者频率以及在脱冰动力响应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满足相似比的要求,从而验证了相似比的正确性以及模型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脱冰;相似理论;动力特性;试验模型AbstractAs the lifeline engineering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tower-line’s normal running and protection makes sure for the state’s economy development. Long span and tall-flexible transmission line show evident nonlinear vibration property during the vibration, which becomes more complex especially in the course of icing and deicing. Some accidents such as line break and tower collapse will happen during the deicing, causing grave economy los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nonlinear vibration response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engineering,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guides the safety runn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tudying the objects of span railway transmission line which is located in Hunan province, this article deduces nonlinear vibration equations of two spans transmission line and insulator string. By comparing transmission line vibration property with insulator string vibration property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we can conclude the property of nonlinear coupling vibration and internal resonance of two spans transmission line.Firstly, based on the actual engineering, the three-tower and two-lin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built by making use of ANSYS software, including transmission tower,transmission line and insulator string. Secondly, we obtain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iteration and form finding. Thirdly, we simulate the icing of transmission line by adopting mass 21 unit me thod. Fourthly, we simulate the icing and deicing of transmission tower-line system by taking advantage of birth and dead method in ANSYS. Finally, the accuracy of icing method is verified on the basis of compatibility equation of deformation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We simulate the line whole icing dynamic response to the first span transmission in the use of numerical value, make analysis of zippered deicing which is aimed at transmission line, discuss the deicing speed’s effect on response and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in three different deicing speed. When deicing speed slows down and maintain at the speed of 10m/s, systemdynamic response gets close to static load; when deicing speed quickens and maintain at the speed of 100m/s, system dynamic response gets close to whole deicing.According to theory of similarity, similitude ratio of tower-line test model is confirmed. According to similitude ratio, tower-line model is designed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built.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finite element result of test model and prototype icing and deicing that two frequencies, displacement and time that is in the course of deicing dynamic response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similitude ratio. Subsequently, the accuracy of similitude ratio and mo del design is validated.Keyword: transmission line;deicing;similitude ratio; dynamic property; test model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7)1.1 输电线覆冰、脱冰的危害 (7)1.2 输电塔线体系基本概况 (8)1.2.1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8)1.2.2输电塔的分类 (9)1.2.3 绝缘子串与金具 (10)1.3 输电线覆冰脱冰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4非线性振动的基本理论 (13)1.5 本文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14)第二章两档输电线路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15)2.1两档输电线路耦合振动力学模型 (15)2.2绝缘子串振动方程 (17)2.3数值计算 (19)2.3.1 算例一 (20)2.3.2 算例二 (24)2.4本章小结 (25)第三章两档塔线体系脱冰跳跃仿真研究 (26)3.1 两档输电塔线体系工程概况 (26)3.2 输电塔线体系力学分析基础 (28)3.2.1输电线的悬垂函数 (28)3.2.2输电线的线长函数 (30)3.3 塔线体系原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0)3.3.1、输电线的初始自重找形 (31)3.4 塔线体系有限元模态分析 (32)3.5 有限元软件ANSYS中阻尼系数的计算 (34)3.5.1有限元软件中的阻尼分类 (34)3.5.2瑞利阻尼系数的计算 (34)3.6覆冰模型 (35)3.6.1输电导线原型覆冰质量 (35)3.6.2模拟输电导线覆冰 (36)3.6.3覆冰方法的验证 (37)3.7塔线体系原型脱冰 (38)3.7.1 ANSYS中单元生死法的介绍 (38)3.7.2塔线体系原型第一档整体脱冰 (39)3.7.3塔线体系原型第一档拉链式脱冰 (41)3.7.4工况1脱冰速度为10m/s (42)3.7.5工况3脱冰速度为50m/s (44)3.7.6工况3脱冰速度为100m/s (46)3.8本章小结 (49)第四章塔线体系相似模型脱冰跳跃试验仿真研究 (50)4.1塔线体系动力相似比 (50)4.1.1输电塔相似模型设计 (50)4.1.2 几何相似 (50)4.1.3 荷载相似 (50)4.1.4 质量相似 (50)4.1.5 时间相似 (51)4.1.5 速度相似 (52)4.1.6 边界条件相似 (52)4.1.7 阻尼系数相似 (52)4.1.8输电线相似比 (53)4.2 输电线模型的初始自重找形 (54)4.3 塔线体系模型有限元模态分析 (56)4.3.1模型与原型频率的比较 (56)4.4 ANSYS中模型瑞利阻尼系数的计算 (57)4.5 输电线模型的覆冰找形 (57)4.6塔线体系原型脱冰 (58)4.6.1 塔线体系模型第一档整体脱冰 (58)4.6.2 塔线体系模型第一档拉链式脱冰 (61)4.6.3 模型工况1:脱冰速度为10m/s (62)4.6.4 模型工况2:脱冰速度为50m/s (64)4.6.5 模型工况3:脱冰速度为100m/s (67)4.7 本章小结 (69)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71)5.1结论 (71)5.2 展望 (71)第一章绪论1.1 输电线覆冰、脱冰的危害较低的温度下,如果遇大雾或小雨夹雪,雨凇会形成在输电导线上,如果气温持继续降低,雪或者空气中的水会在雨凇上迅速增长,冰层会形成输电导线上。
探究电网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此文章主要是先讲述覆冰对高压输电线路的产生因素及危害,分析防止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措施,后深入探讨融冰技存在的问题。
希望能通过此文章,能给高压输电线路融冰技术的发展带来一点贡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对策改革开放至今,因国情需要大力发展重工业,但只求快速发展不预防不治理的模式导致了我国近年来罕见天气现象的多发。
电力的发展一直是一切行业发展的基础,而在冬季多发的罕见冰雪灾害对高压输电线路产生覆冰现象,易造成电网不可安全稳定的运行,断电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造成经济损失,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
1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1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原因我国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在设计高压输电线路的输出输入走向时未能全面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导致线路走向不能尽量的避开覆冰主要地区。
第二点:在选择高压输电线路的设备、材料时未能全面考虑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输电线路的抗冰能力、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等能否不受当时气候的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2 影响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因素高压输电线路上会覆冰是因为大气层的水蒸气在0摄氏度环境下与一定高度的高压输电新路碰撞,冰块凝结在线路上而形成的。
由此可见,高压输电线路的覆冰现象的产生是受当地环境、气候温度、地理位置、设计线路高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那么高线输电线路覆冰现象会多发在冬季且多是北风或西北风走向的地区,覆冰现象因受高度影响,海拔越高的地区覆冰现象会更为严重,高压输电线路上的覆冰会更厚。
2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除了会导致输电线路的各种性能降、抗冰能力低、影响城市供电市民用电情况外,还会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是因为,高压输电线路在设计时杆塔的承受力原本是能承受住输电线的重量的,但在冬季输电线的重量会因覆冰现象的发生而增加,覆冰越厚输电线的重量越大,杆塔很有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输电线的重量而倒塌,覆冰的重量还可能会导致输电线的形状发生改变,由直线变成曲线从而缩小了线路之间应有的安全距离导致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摘要】本文围绕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展开调研和事故分析,通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引入话题。
在详细介绍了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的具体内容,分析了覆冰导致的事故案例并探讨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对覆冰防治技术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覆冰情况调研和事故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未来的建议。
本文旨在为输电行业提供参考,促进覆冰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全国输电线路、覆冰、调研、事故分析、影响、防治技术、应急处置、结论、未来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一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关注焦点。
而覆冰是造成输电线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冰雪天气对输电线路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容易导致线路短路、塔倒塌等严重后果。
过去的事故案例表明,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目前,我国各地的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地区由于特殊气候条件或输电线路设计不当,覆冰问题尤为突出。
有必要进行全国范围的覆冰情况调研,深入了解各地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防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覆冰导致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事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本研究将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覆冰导致的事故发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探讨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分析覆冰导致的事故案例,并研究覆冰防治技术和应急处置措施。
通过此研究,旨在为输电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减少因覆冰造成的事故风险,提高输电线路的抗冰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对覆冰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我们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输电线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输电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通道,在冬季容易受到覆冰的影响。
覆冰会导致输电线路的负荷能力下降,甚至引发线路短路、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随着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小的挑战。
针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调研及事故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覆冰现象,分析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总结覆冰事故案例,探讨影响覆冰的因素以及提出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本研究将围绕以上主题展开,旨在为加强输电线路冰雪防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及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通过对覆冰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以期能够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冰雪防灾工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通过深入研究覆冰问题,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真正提高输电线路冰雪防灾工作的水平,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1.3 研究意义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现象,可能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事故。
对全国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覆冰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覆冰事故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冰雪防灾工作,不仅有助于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能提高电网的抗灾能力,减少因覆冰引发的损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