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
- 格式:xls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历史学科一、选择题1.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 公共墓地出现B. 农业的产生C. 贫富分化加剧D. 文字的使用【答案】C【详解】A、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聚落,开始出现氏族的公共墓地,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A错误;B、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B错误;C、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D、汉字的产生首先是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文字的使用不是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D错误。
故选C。
2.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答案】A【详解】A、据本题材料“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出自荀子的《性恶》,意为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
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
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思想,治国理政要“隆礼”“重罚”,要求统治者要抓住这一根本问题,“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以此达到天下有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A选项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A正确;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孟子·离娄上》,意为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以仁政为法度,也就不能治理好天下,与材料设问不符,B错误;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孔子《论语·为政》,意为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与材料设问不符,C错误;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道经·第十九章》,意为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与材料设问不符,D错误。
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一、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的背景和意义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是我国教育部门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种考试形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的一次性高考模式,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同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选拔更适合自己培养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和对象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
报考条件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要求考生具备以下条件:遵守法律法规,身体健康,具有相应学段的学历证书,部分地区还要求考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取得相关证书。
三、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一般包括文化课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两部分。
文化课考试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试题难度相对较低。
专业技能测试则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测试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考试形式有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
四、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的录取原则和程序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的录取原则主要是根据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技能测试成绩的综合表现,结合考生志愿进行录取。
录取程序一般包括报名、考试、公布成绩、填报志愿、录取等环节。
考生可在考试前了解各校的招生计划、录取条件和录取办法,为自己的报考做好充分准备。
五、如何准备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1.了解报考条件和录取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2.加强文化课学习,特别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练习题的积累。
3.根据拟报考的专业,提前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参加培训和实习。
4.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应对面试等环节。
5.了解考试流程和时间安排,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六、总结与展望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途径,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考生应把握这一机遇,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招生考试工作总结招生考试工作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招生考试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招生考试工作总结1在省市教育招生考试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招考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们以“修师德,强师能,争创教育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细化管理措施,精心组织准备,狠抓贯彻落实,各项招生考试工作都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全年共组织各类教育招生报名、考试13次,参考人数达30971人次。
具体为:普通高考考生5620人,录取新生4592人。
中考考生5389人,两所师范录取50人。
成人高考报名919人。
年初,协助烟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组织了12037人参加的20xx 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和20xx年高考美术类考生联考。
共组织自学考试报名4次,考生497人次、1012科次。
组织了烟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设在烟台监狱考点的罪犯自学考试2次。
全年审核办理自学考试毕业手续67人。
共组织社会证书报名、考试4次,参考人数6509人次。
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6424人次,全国英语等级考试85人次。
二、全方位抓好安全工作,确保考试平安顺利安全工作是招生考试的生命线。
为确保考试平安顺利,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安全作为永恒的主题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常抓不懈。
今年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了保密室建设。
5月初,烟台市招考中心会同烟台市保密局、公安局对我市保密室进行了全面检查。
我市根据要求进行了查漏补缺、整改完善、升级改造,存在的问题基本消除,保密室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焕然一新。
今年随着办公地点的搬迁,招生办不仅办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在新的办公场所建设了一个配置全新、高标准的试卷保密室。
安装了探头,对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无死角监控,还配备了红外线阻断报警等高科技设备。
招生考试管理系统一、引言招生考试是学校选拔合适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招生考试管理方式往往存在许多不便之处,包括手工处理大量报名信息、考试安排困难、高额人力成本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一套高效、便捷的招生考试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二、系统概述招生考试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网络的系统,用于学校招生考试的全过程管理。
该系统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实现了招生考试信息的录入、报名管理、考试安排、成绩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大大简化了招生考试管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主要功能1. 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用户角色和权限,包括学校招生办工作人员、考试监考老师、考生家长等各类用户。
2. 招生考试信息录入:系统管理员可以录入招生考试的基本信息,如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方便后续的招生考试管理。
3. 报名管理: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在线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必要的证明材料。
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报名表和考试准考证,方便考生备考和参加考试。
4. 考试安排:系统根据招生考试信息和考生报名情况,自动安排考试的时间、地点和监考老师,并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和调整。
考试安排一旦确定,系统会自动通知考生和监考老师。
5. 成绩管理: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计算并保存考生的成绩,并生成成绩单和录取名单。
学校招生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审核和分析,确保录取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6. 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维度的需求,对考试报名人数、考试成绩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图表和报表,方便学校制定招生策略和调整招生计划。
四、系统特点1. 网络化: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器访问,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
2. 自动化:系统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自动化完成,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错误和工作量。
3. 安全性:系统采用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机制,确保考生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
4. 可定制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定制化功能,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和功能增删。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
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也被简称为“高考”(Gaokao),是中国大陆的一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申请本科院校录取的主要途径。
该考试由中国教育部组织,并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各省自主设置的选考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形式为笔试,通常在每年6月举行。
高考成绩是考生申请本科院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通常被认为是个人在中国社会地位取得和晋升的关键机会。
考生的高考成绩往往会影响他们被高等院校录取的机会和录取的专业范围。
因此,高考备考成为中国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和重要任务。
招生考试方案第1篇招生考试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招生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选拔人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考试方案。
二、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确保招生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为考生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2. 科学选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和方式,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3. 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加强招生考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4. 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提高招生考试的透明度。
三、考试对象与报考条件1. 考试对象:具有我国国籍,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具备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适龄青年。
2. 报考条件:(1)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2)具备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条件;(3)符合所报考学校的相关规定。
四、考试内容与方式1. 考试内容:分为学科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
(1)学科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2)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
2. 考试方式:(1)学科考试:采用笔试方式,各科目满分均为150分;(2)综合素质评价:采用面试、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形式,满分100分。
五、考试时间与地点1. 考试时间:学科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份,综合素质评价时间由各招生学校自行确定;2. 考试地点:学科考试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标准化考场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各招生学校进行。
六、招生录取与监督1. 招生录取:(1)根据考生学科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招生计划择优录取;(2)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 监督:(1)招生考试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2)对违反招生考试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高校招生分类考试
高校招生分类考试是一种多元化的招生方式,旨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多种途径进入高校学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校招生分类考试方式:
统一高考:这是大多数高校招生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来获得进入高校的资格。
自主招生:部分高校会自行组织招生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以选拔具有特殊才能或潜力的学生。
艺术特长生招生:对于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一些高校会设立专门的招生计划,通过专业测试和文化课考试来录取。
体育特长生招生:类似于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可以通过体育专项测试和文化课成绩来申请高校的体育专业或特长生名额。
保送生制度: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如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者等,可能获得高校的保送资格,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单独招生: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会单独组织招生考试,面向中职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进行招生。
农村专项计划: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一些高校会设立农村专项计划,针对农村学生进行招生。
民族班招生:为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部分高校会开设民族班,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单独招生。
高校招生分类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各类人才,使学生
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入学方式。
同时,这种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也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不同高校和地区可能会有具体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类型,并提前了解相关报名、考试和录取流程。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化学部分为第7~13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 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 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2.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10.1000mol L -⋅的NaCl 溶液。
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②温度计③坩埚④分液漏斗⑤容量瓶⑥烧杯⑦滴定管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①⑤⑥⑧4.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50mol 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A6.5N B.标准状况下,32.24LSO 中电子的数目为A4.00N C.1.0LpH 2=的24H SO 溶液中H +的数目为A0.02N D.11.0L1.0mol L -⋅的23Na CO 溶液中23CO -的数目为A 1.0N 5.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 层电子数相等,WX 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 W>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 Z<C.Y 与X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Z 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6.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2CO 时,采用高浓度的K +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来提高多碳产物(乙烯、乙醇等)的生成率,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析氢反应发生在IrO Ti x -电极上B.Cl -从Cu 电极迁移到IrO Ti x -电极C.阴极发生的反应有:22422CO 12H 12e C H 4H O +-++=+D.每转移1mol 电子,阳极生成11.2L 气体(标准状况)7.下图为33Fe(OH)Al(OH)、和2Cu(OH)在水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的pM pH -关系图(()()1pM lg M /mol Lc -⎡⎤=-⋅⎣⎦;()51M 10mol L c --≤⋅可认为M 离子沉淀完全)。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13i 3i +-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设集合{}0,A a =-,{}1,2,22B a a =--,若A B ⊆,则=a ().A.2B.1C.23D.1-3.某学校为了解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作抽样调查,拟从初中部和高中部两层共抽取60名学生,已知该校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别有400名和200名学生,则不同的抽样结果共有().A.4515400200C C ⋅种 B.2040400200C C ⋅种C.3030400200C C ⋅种 D.4020400200C C ⋅种4.若()()21ln 21x f x x a x -=++为偶函数,则=a ().A.1- B.0C.12D.15.已知椭圆22:13x C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直线y x m =+与C 交于A ,B 两点,若1F AB △面积是2F AB △ 面积的2倍,则m =().A.23B.3C.23-D.23-6.已知函数()e ln xf x a x =-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则a 的最小值为().A .2e B.eC.1e -D.2e -7.已知α为锐角,1cos 4α+=,则sin 2α=().A.358- B.158- C.354D.154-+8.记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S =-,6221S S =,则8S =().A .120B.85C.85- D.120-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 ,底面圆心为O ,AB 为底面直径,120APB ∠=︒,2PA =,点C 在底面圆周上,且二面角P AC O --为45°,则().A.该圆锥的体积为πB.该圆锥的侧面积为C.AC =D.PAC △10.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1y x =-过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且与C 交于M ,N 两点,l 为C 的准线,则().A.2p = B.83MN =C.以MN 为直径的圆与l 相切D.OMN 为等腰三角形11.若函数()()2ln 0b cf x a x a x x=++≠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则().A.0bc > B.0ab > C.280b ac +> D.0ac <12.在信道内传输0,1信号,信号的传输相互独立.发送0时,收到1的概率为(01)αα<<,收到0的概率为1α-;发送1时,收到0的概率为(01)ββ<<,收到1的概率为1β-.考虑两种传输方案:单次传输和三次传输.单次传输是指每个信号只发送1次,三次传输是指每个信号重复发送3次.收到的信号需要译码,译码规则如下:单次传输时,收到的信号即为译码;三次传输时,收到的信号中出现次数多的即为译码(例如,若依次收到1,0,1,则译码为1).A.采用单次传输方案,若依次发送1,0,1,则依次收到l ,0,1的概率为2(1)(1)αβ--B.采用三次传输方案,若发送1,则依次收到1,0,1的概率为2(1)ββ-C.采用三次传输方案,若发送1,则译码为1的概率为23(1)(1)βββ-+-D.当00.5α<<时,若发送0,则采用三次传输方案译码为0的概率大于采用单次传输方案译码为0的概率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