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规则-012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
- 格式:doc
- 大小:528.50 KB
- 文档页数:22
一、产品简介探火管式感温自启灭火装置使用说明书六、使用维护说明探火管式感温自启灭火装置(简称灭火装置)一般安装好后需进行维护探火管式感温自启灭火装置具有“快速响应、高效灭火、生态环保、可定向对火源实施灭火作业等”特点。
适合固定安装在电器配电柜、保险柜,试验柜/厨,摩擦式刹车盘,精密齿轮箱等小/微型重点防火区域。
当环境温度达到165℃(误差值±5%)或有明火出现时,探火管遇热分解产生定向泄压口、探火管内压力随之急剧下降同时启动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至定向泄压口处实施定向灭火(直接型)或灭火剂直接由输送管经喷嘴投放到防火区域内实施灭火(间接型)。
二、产品特点1、体积小,功能强,安装方便;遇明火/高温(165℃以上)自启动、同时也可手动启动。
2、质量可靠、高效、无需外电源启动;绝缘、耐腐蚀、抗虫咬;可提供状态反馈型号(开关量信号标配)。
3、启动速度快、灭火效率高、无毒、无腐蚀、符合环保要求。
三、适用范围适用:A类:可燃固体表面火灾;B类: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可燃气体火灾。
E类:带电设备火灾;四、结构与技术参数探火管式感温自启灭火装置宜可根据防护区域的形状、火灾类型和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安装布置灭火装置和探火管。
施工安装应依据设计文件、施工安装图进行安装。
和保养,定期对灭火装置压力和灭火剂量进行观察、检测,若在有效区间内则正常,若不在其区域内,则应立即通报检修。
检修时应关闭启动隔离小球阀,待其维修完毕、工作正常时方可打开球阀使其处于巡检状态。
(维、检修应由有资质的厂家或专业人士进行)灭火装置探测到火源/灾时会立即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作业。
灭火作业实施完毕后等待灭火剂浸没5分钟后方可打开防护区域开口。
发现有防护区域火灾/火灾趋势,应确认好防护区域开口处于关闭状态,找到对应该防护区的灭火装置,手动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作业。
灭火作业实施完毕后等待灭火剂浸没5分钟后方可打开防护区域开口。
编号:CNCA-C18-03: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灭火设备产品2014-05-30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录0 引言 (1)1 适用范围 (1)2 认证依据标准 (2)3 认证模式 (2)4 认证单元划分 (2)5 认证委托 (3)5.1认证委托的提出和受理 (3)5.2申请资料 (3)5.3实施安排 (3)6 认证实施 (3)6.1型式试验 (3)6.2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 (4)6.3认证评价与决定 (5)6.4认证时限 (5)7 获证后监督 (6)7.1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6)7.2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6)7.3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7)7.4获证后监督频次和时间 (7)7.5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8)7.6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8)8 认证证书 (8)8.1认证证书有效期 (8)8.2认证证书内容 (8)8.3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 (8)8.4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8)8.5认证证书的使用 (9)9认证标志 (9)9.1标志式样 (9)9.2使用要求 (9)10 收费 (9)11 认证责任 (9)12 认证实施细则 (10)附件 灭火设备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及认证依据标准 (11)0 引言本规则遵循法律法规对消防产品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基于灭火设备产品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规定了灭火设备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规则与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检查通用要求》等通用实施规则配套使用。
认证机构应依据通用实施规则和本规则要求编制认证实施细则,并配套通用实施规则和本规则共同实施。
生产企业应确保所生产的获证产品能够持续符合认证及适用标准要求。
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喷水灭火系统产品喷水灭火系统产品主要包括喷头、喷头联动控制装置、喷灭火剂供应装置、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气控制设备和其他相关组件等。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喷射水雾、泡沫或其他灭火介质将火源进行扑灭。
CQC认证实施规则对喷水灭火系统产品的认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证标准和技术要求:对于喷水灭火系统产品,CQC认证规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标准。
如产品应满足国家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标准,测试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产品特性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企业需要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包括相关产品的技术文件、测试报告和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
认证机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并组织现场审核。
审核包括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检测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等的评估。
3.样品测试:在现场审核的基础上,认证机构会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产品的功能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抗干扰性测试等。
对于特殊类型或者关键部件的产品,可能需要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测试。
4.认证证书和标识:通过审核并且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后,认证机构将颁发CQC认证证书,并允许企业使用CQC认证标识。
证书的有效期通常是三年,企业需要在有效期届满前对产品进行再认证。
5.监督检查和管理:对已获得CQC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认证机构将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监督检查包括现场检查、抽样测试、产品抽检等。
如果发现产品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认证机构可能会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召回或停产。
以上是CQC喷水灭火系统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主要内容。
通过CQC认证,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同时,CQC认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及变更手提式灭火器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8.05•【文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4年第18号•【施行日期】2024.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4年第18号关于发布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及变更手提式灭火器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的公告一、为强化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灭火器》(CNCA-C18-02:202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避难逃生产品》(CNCA-C18-03:2024)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灭火器》(CNCA-C18-02:2020)、《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避难逃生产品》(CNCA-C18-03:2020)同时废止。
按照旧版规则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认证证书转换工作采取到期换证、产品变更、标准换版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完成。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依据新版规则和已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及颁发证书。
二、根据手提式灭火器国家标准修订结果,现将手提式灭火器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由GB4351.1、GB4351.2 变更为GB4351。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用标准修订时有关要求的公告》(2012年4号)要求,制订标准制修订转换期的认证实施方案,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和社会公布后实施。
附件:1.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灭火器》(CNCA-C18-02:2024)2.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避难逃生产品》(CNCA-C18-03:2024)国家认监委2024年8月5日。
编号:CCCF-XSRK-OO1:2011消防类产品型式认可实施规则灭火剂产品2001-06-29发布 2011-04-15修订 2011-05-01实施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目录1.总则 (3)2.认证模式 (3)3.认证的基本环节 (3)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3)4.1 认证的申请 (3)4.2 型式试验 (3)4.3 初始工厂检查 (4)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5)4.5 获证后的监督 (5)5.认证的保持、变更、扩大、暂停、撤销和注销 (6)5.1 认证证书的保持 (6)5.2 认证证书的变更 (6)5.3 认证范围的扩大 (7)5.4 认证证书的暂停、撤销和注销 (7)6.认证证书的有效期 (8)7.认证标志 (8)8.申诉和投诉 (9)9.收费 (9)附件一灭火剂产品认证申请资料 (10)附件二灭火剂产品型式认可补充细则 (11)附件三灭火剂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30)1.总则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实施规则。
1.2 本实施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灭火剂产品认证。
1.3 本实施规则由通则及附件组成。
1.4 按本实施规则认证的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2.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3.认证的基本环节认证申请型式试验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申请4.1.1认证单元划分灭火剂产品认证单元划分原则为每一个规格型号为一个单元。
同一制造商、同一产品型号,不同工厂的产品为不同认证单元。
4.1.2申请文件认证申请所需要提交的资料见附件一。
4.2 型式试验4.2.1 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送样原则原则上每个申请认证单元作为一个送样单元。
单元内主型样品应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4.2.1.2送样数量型式试验的样品由委托人按指定认证机构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送样数量及要求见附件二。
附件1火灾报警产品强制性认证单元划分说明:1.基本原理:探测器类产品的基本原理是指产品的探测工作原理、传感器类别等;控制和指示装置类产品的基本原理是指产品的通讯方式、信号处理方式、内部总线结构、显示方式、关键元器件、工作原理、结构等。
2.基本电路设计:指产品主电路及附属电路的设计。
3.结构:适用于探测器类产品,指探测火灾参数的机械结构(例如点型感烟探测器的迷宫、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启动零件)、防护结构(例如防水、防尘、防爆等)。
4.较大差别:指通过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不同(比如: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响应阈值不同)。
附件2火灾报警产品强制性认证申请资料消防产品认证委托方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申请,并随附下列资料:1. 委托方/制造商/工厂的资质证明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有关合作协议;2. 《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合同书》;3. 全性能委托检验报告及指定检验机构盖章确认的产品特性文件(原材料/元器件/零配件或产品描述文件);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5. 申请认证的产品及使用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配件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标准要求的资料(必要时);6. 产品认证证书(证书延续申请时);7. 其他要求的文件。
附件3火灾报警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为保证工厂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发证检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认证产品的生产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一致性控制要求。
1 产品一致性控制文件1.1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文件,一致性控制文件至少应包括:1) 针对具体认证产品型号的设计要求、产品结构描述、物料清单(应包含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的型号、主要参数及供应商)等技术文件;2) 针对具体认证产品的生产工序工艺、生产配料单等生产控制文件;3) 针对认证产品的检验(包括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要求、方法及相关资源条件配备等质量控制文件;4) 针对获证后产品的变更(包括标准、工艺、关键件等变更)控制、标志使用管理等程序文件。
编号:CCCF-CPRZ-12:2011消防类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2011-01-10 发布2011-05-26 实施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发布目录1.总则 (2)2.认证模式 (2)3.认证的基本环节 (2)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2)4.1 认证的申请 (2)4.2 型式试验 (2)4.3 初始工厂检查 (2)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4)4.5 获证后的监督 (4)5.认证的保持、变更、扩大、暂停、撤销和注销 (5)5.1 认证证书的保持 (5)5.2 认证证书的变更 (5)5.3 认证范围的扩大 (6)5.4 认证证书的暂停、撤销和注销 (6)6.认证证书的有效期 (7)7.认证标志 (7)8.申诉和投诉 (8)9.收费 (8)附件1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单元划分说明 (9)附件2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申请资料 (10)附件3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 (11)附件4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5)附件5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工厂一致性控制要求 (19)附件6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标志规格要求 (21)1.总则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实施规则。
1.2 本实施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
1.3 本实施规则由通则及附件组成。
1.4 按本实施规则认证的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2.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3.认证的基本环节认证申请型式试验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申请4.1.1认证单元划分认证单元划分原则见附件1。
同一制造商、同一产品型号,不同工厂的产品为不同认证单元。
4.1.2申请文件认证申请所需要提交的资料见附件2。
4.2 型式试验4.2.1 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送样原则原则上每个申请认证单元作为一个送样单元。
单元的主型样品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4.2.1.2送样数量型式试验的样品由委托方按规则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送样数量及要求见附件3。
样品必须是近10个月生产并经工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并且在产品有效期内。
4.2.1.3 型式试验样品和资料的处置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方式处置试验后的样品和资料。
国家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4.2.2指定检验机构检验由指定认证机构委托指定检验机构实施。
4.2.3检验程序4.2.3.1指定检验机构应在检验前对样品的完整性等进行核查。
4.2.3.2指定检验机构应执行本规则附件3所规定的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
4.2.3.3检验结束后,指定检验机构应及时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型式试验报告。
4.3 初始工厂检查4.3.1 工厂检查人员对型式试验合格的委托方,认证机构安排工厂检查组。
检查组的人员由具有规定资质的人员组成。
对同一工厂检查的检查员不少于2名。
4.3.2 工厂检查时间工厂检查时间根据委托认证产品的单元及覆盖产品型号数量确定,并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加工场所为2—4个人日。
4.3.3工厂检查内容初始工厂检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3.3.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检查要求见附件4。
4.3.3.2 产品一致性检查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见附件5。
4.3.3.3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至少应覆盖委托认证产品的所有工厂。
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4.1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认证机构对产品检验和工厂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经认证机构评定,认证结果符合要求的,按照认证单元颁发认证证书;认证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终止本次认证。
4.4.2 认证时限认证时限指自认证合同生效至颁发认证证书期间的工作日,包括工厂检查时间、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时间、证书制作时间等。
产品检验时限自样品送达指定检验机构并正式受理检验之日计算,产品检验应在公布的检验时限内完成,提交产品检验报告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提交工厂检查报告不超过5个工作日,以检查组完成现场检查,收到工厂递交的不符合项整改资料之日起计算。
工厂检查时间,认证结果评价、批准时间及证书颁发时间一般不超过60个工作日。
4.5 获证后的监督4.5.1获证后监督频次4.5.1.1获证产品从证书批准之日起,即可安排证后监督。
证后监督每12个月内不少于一次。
4.5.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对产品有投诉并经查实;2)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本实施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有足够信息表明工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5.2获证后监督方式1)监督检查和监督检验;2)监督检查;3)监督检验。
4.5.3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按认证机构规定的监督要求进行。
监督检查既可在工厂,也可在流通或使用场所进行。
监督检查的时间为每个场所2-4个人日。
监督检查必须进行产品一致性核查,产品一致性核查按本规则4.3.3.2的规定执行。
首次获证后的第5年,应按附件4和附件5的规定对工厂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和人日数与初次工厂检查相同。
4.5.4 监督检验监督检验既可从工厂抽样,也可在使用场所抽样,受检样品的选择、样品数量及检验项目由认证机构规定。
监督检验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
4.5.5 监督结论认证机构经评价做出监督结论,并将监督结论通知证书持有者,监督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
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监督结论为不通过:1)产品一致性核查不符合;2)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不通过或不合格项整改时间超过1个月;3)监督检验不合格。
监督结论为通过的,认证机构保持其证书;监督结论为不通过的,认证机构按规定暂停或撤销其证书。
保持认证证书的,继续使用认证标志。
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的,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5.认证的保持、变更、扩大、暂停、撤销和注销5.1 认证证书的保持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依靠通过认证机构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获得保持。
5.2 认证证书的变更5.2.1 变更的类型5.2.1.1 不涉及产品安全使用性能的变更。
如:由于产品命名方法的变化引起的获证产品名称、型号变更;产品型号变更、内部结构不变;证书持有者、制造商名称或地址变更;生产厂名称或地址变更(没有搬迁)等。
5.2.1.2 涉及产品安全使用性能的变更。
如:生产厂搬迁;产品认证所依据的标准、规则等发生了变化;明显影响产品的设计发生了变化(如:获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元器件更换);制造商或生产厂的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等。
5.2.2变更程序5.2.2.1证书持有者需要变更已经获得的认证证书信息或产品时,应向认证机构提交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5.2.2.2认证机构在接到变更申请及有关资料后进行审核,核查变更信息或产品与原获证信息或产品的一致性,必要时安排变更工厂确认检查和/或确认检验。
5.2.2.3根据变更确认的结果,按规定程序评定,符合变更要求的,经认证机构批准后向证书持有者换发证书或发出变更确认通知。
不符合变更要求的,经认证机构准后向证书持有者发出不予变更确认的通知。
5.3 认证范围的扩大证书持有者在原有认证基础上增加新的认证单元和在认证单元内增加新的产品型号,应按本规则4.1.2的规定提出申请,经审查(必要时安排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或产品检验)、评价,结论为通过的颁发或换发证书。
5.4 认证证书的暂停、撤销和注销5.4.1在证书有效期内,证书覆盖的产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暂停使用证书和标志,证书由认证机构保存:1)无法接受监督;2)监督检查未通过;3)监督检验不合格;4)国家、行业、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5)持证人未按规则使用证书、标志,或未执行证书、标志管理要求;6)正常生产周期内停产三个月以上;7)生产厂搬迁后,持证人未申请工厂条件确认;8)认证委托人申请暂停的;9)其他违反本规则规定的行为。
5.4.2 暂停证书的恢复由证书持有者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认证机构根据暂停原因进行相关核实,经确认符合保持证书要求的,认证机构批准恢复使用证书。
5.4.3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认证机构撤销持证人持有的证书:1)产品标准或认证规则发生变化,持证人不能保证符合新的要求;2)拒绝接受监督;3)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4)连续两次未能通过监督;5)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得证书;6)滥用证书和/或检验报告,如转让、转借等;7)涂改、伪造检验报告、证书、标志;8)证书暂停期间,持证人仍生产、销售、安装被暂停证书的产品;9)滥用标志,如转让、倒卖或用于未经认证的产品等;10)未按规定交纳费用;11)经确认,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质量问题或造成严重危害性后果的因素等12)监督中发现获证产品与认证委托人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5.4.4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认证机构注销其证书:1)认证委托人申请注销的;2)持证人已注销;3)产品标准作废等;4)其他应注销证书的情况(如法律法规规定等)。
5.4.5自认证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或者认证证书暂停期间,产品不得继续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原持证人应在接到通知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证书交回认证机构,封存标志。
6.认证证书的有效期本规则覆盖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
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90天内申请办理。
证书延续工作应按照认证机构的有关要求执行。
7.认证标志获准认证的产品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志,标志样式见下图:标志规格要求见附件6。
标志应加施在产品的明显位置。
应保持标志平整、完好,防止损坏、丢失。
8.申诉和投诉8.1委托方如对认证机构或指定检验机构的认证活动和/或做出的决定不满意,可提出正式的申诉或投诉。
任何人或单位对获证企业的产品表示不满意,可向认证机构提出正式的投诉。
8.2认证机构制定申诉、投诉程序,并由专门部门负责受理来自各方的申诉、投诉,经调查核实批准后,采取处理措施。
8.3认证机构保存所有产品认证申诉、投诉的处理结果记录。
9.收费认证收费由认证机构按有关规定统一收取。
附件1 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单元划分说明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产品认证单元划分如下:1. 灭火装置内部灌装介质不同不能作为一个申请单元;2. 灭火装置应用方式(直接式、间接式)不同不能作为一个申请单元;3. 灭火装置贮存压力不同不能作为一个申请单元;4. 灭火装置容器阀的结构形式不同不能作为一个申请单元;5.灭火装置容器阀材质不同不能作为一个申请单元;6. 灭火装置感温元件(探火管、玻璃球、易熔合金)不同不能作为一个申请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