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42.19 KB
- 文档页数: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结果:在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其中有10例患者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其骨折发生率为11.11%,其中A型骨折患者是4例,所占百分比为40.00%,B 型骨折患者是3例,所占百分比为30.00%,C型骨折患者是3例,所占百分比为30.00%。
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骨折后需要及时的开展临床防治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治愈率。
标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原因;防治措施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实施,导致骨折发生率也越来也高,在临床中骨折处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并且出现骨折的影响因素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試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51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64.33±10.90)岁,其中原发疾病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5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患者5例[2]。
1.2研究方法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1.2.1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第一,行关节置换患者主要是老年人较多,因为手术过后,患者大多数都是进行卧床休息,造成髋部肌肉力量下降,甚至出现了一些脑血管意外疾病等,从而造成患者的肢体瘫痪,自行摔倒的概率也明显增加,因此其发生骨折的概率明显上升[3]。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不同骨折病情分型,a1型患者采用钢丝环扎固定法;b1型患者采用异体皮质骨板配合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法;b2型患者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配合钢丝环扎,或钢板钢鉴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法;b3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配合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钢丝固定法结合,同时髓腔内松质骨粒植骨法。
结果:患者股骨假体固定较为可靠,骨折断端处对位对线良好,无断端骨折吸收,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局部感染问题;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患者得分73~91分,平均得分(85.2±1.2)分,骨折愈合时间为1~4个月,平均时长(3±0.3)个月。
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由多种因素诱发,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可针对不同病情的分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重点对骨折问题的预防,以促进骨折尽早愈合,假体稳定,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骨折;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40-02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头常伴发假体周围骨折,其发生率在01.%~2.1%不等。
我院结合文献,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为41~85岁,平均年龄(60.1±2.1)岁;患者中左髋骨折9例,右髋骨折12例,假体周围骨折全产发生于全髋置换手术中。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其中vancouverb1型3例运用锁定钢板或结合钢丝、钢缆内固定,vancouverb2型8例、b3型1例行翻修加长柄翻修加锁定钢板钢缆内固定,骨缺损予植骨处理。
结果:随访12个月,12例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假体松动,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有较大提高。
结论:运用锁定钢板联合钢缆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19-02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日益上升。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然而,随着tha数量的增多,术后严重并发症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多。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共1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处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我科在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间共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病例共12例患者。
所有患者中,行翻修手术9例,单纯股骨钢板复位固定3例。
所有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7例。
患者平均年龄68岁。
患者术前分型采用vancouver分型:a型:大转子或小转子骨折;b型:假体范围内的骨折;b1型:假体未松动;b2型:有假体松动无骨量丢失;b3型:假体松动并骨量丢失明显;c型:假体以远骨折。
本研究中所有病例,b1型3例,b2型8例,b3型1例。
所有患者中,9例有外伤史,3例为自发性骨折,病因不明,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型固定假体。
所有患者分别于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随访,每次复查均拍患侧髋关节正侧位片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物位置,并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以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