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操作手册簿(适用于县级城市)
- 格式:doc
- 大小:964.36 KB
- 文档页数:89
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 引言县级文明城市评选工作是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和测评县级文明城市的建设成果,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测评体系。
本文将介绍一种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设计,旨在为评选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背景县级文明城市测评是中国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县级文明城市测评旨在通过各项指标测评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测评,可以激励县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3. 测评指标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包含多个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经济建设•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企业数量增长情况•就业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2 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率•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人口基础指标•教育投入情况•就业机会数量•社会福利保障体系3.3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量•水源地和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人均绿地面积•垃圾处理与回收情况3.4 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文化活动举办频率•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文化产业贡献度•传统民俗活动保护情况4. 测评方法县级文明城市测评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定量的评估主要通过收集各项指标的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定性的评估则通过实地调研、用户反馈等方式,评估城市在不同方面的文明程度。
具体的测评方法如下:4.1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统计机构等渠道收集相关指标的数据,包括年度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
将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4.2 定性评估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实地调研和评估。
专家团队会考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环境卫生状况、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以及采集居民和企业的满意度调查数据。
4.3 综合评估和排名将以上的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得出各个县级文明城市的总体评分,并按照评分高低进行排名。
2023年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创建成为各个地方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而在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中,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更全面的指导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完成文明创建的工作。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同时出发,全面评估这一主题,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
一、了解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背景1.1 了解文明创建的重要性文明创建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是提升社区、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文明创建,可以增强市民的美好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1.2 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出台背景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原有的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应运而生,旨在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全面解读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1 核心内容概述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主要分为指导原则、测评指标和操作流程三大部分。
其中,指导原则部分为文明创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测评指标部分对文明创建的具体指标和评判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操作流程部分则对文明创建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规范和解释。
2.2 要点详解在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中,针对不同的文明创建内容和环节,都提供了相应的要求和指导。
比如在社区文明创建方面,要求社区要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文明行为规范,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
而在城市文明创建方面,则着重关注城市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以及城市形象的宣传和推广等方面。
三、总结回顾与个人观点通过对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全面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在今后的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操作手册中的各项要求,不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在我看来,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和具体的指导,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文明创建工作。
2023年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年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导读:尊敬的读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明创建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我们即将迎来2023年的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
本文将全面评估该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并深入探讨各个方面的要点,以帮助您全面理解和运用这一体系。
一、背景介绍在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升级,文明创建成为了一个突出的议题。
2023年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应运而生,旨在引领社会文明的进步。
该体系旨在通过全面测评,推动全社会对文明行为的关注,并追求个体和组织的文明举止。
二、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的目标1.倡导公民美德: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的首要目标是倡导公民的美德行为。
这些美德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互助友爱、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环境保护等。
通过奖励和激励,体系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2.推动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将关注社会和谐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关系、职场关系以及多元文化融合等。
通过测评和评估,体系努力推动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减少冲突和不和谐因素。
3.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将关注城市的外部形象,包括城市的环境卫生、建筑风格、社区面貌等。
通过测评,体系鼓励城市提升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的具体操作1.量化指标: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将通过一系列的定量指标,对文明行为进行评估和测量。
这些指标包括居民参与度、公共设施管理、公众意识等。
通过定量指标的测评,体系可以客观衡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并为该地区提供改进方向。
2.宣传教育:新版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媒体、宣传片、社会活动等。
通过宣传教育,体系将普及文明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以增强公众对文明行为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操作手册(2016年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11月目录说明 (01)实地考察部分 (02)问卷调查部分 (11)主要指标解释 (14)模拟调查问卷 (16)说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操作手册》是《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的配套文件,依据《测评体系》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进行指标细化,明确具体要求。
二、测评数据采取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3种方式采集。
网上申报数据主要为市区数据(明确要测评农村地区的标准除外);数据采集时间期限原则上以本轮创建周期为准,相关具体要求在测评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统一发布。
实地考察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实施。
问卷调查包括入户调查和随机街访两种方式。
三、本操作手册由中央文明办发布并负责解释。
实地考察部分一、实地考察依据《统计法》规范操作,按照地点类型统一、考察主体统一、考察方式统一的原则采集数据。
二、实地考察主要以暗访方式进行,随机抽取考察点。
三、测评队员分若干组别,只负责对不同考察点进行现场调查,将客观记录按照规范流程上报。
四、测评软件系统对考察记录进行汇总,自动生成实地考察成绩。
问卷调查部分问卷调查方式分为入户调查和随机街访两种。
一、入户调查。
测评组依据社区的居民住户分布图,按照随机等距原则抽选调查户,测评人员出示测评证件,调查户同意后,现场填写意见。
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干扰调查户。
二、随机街访。
测评人员按照随机偶遇原则选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现场独立填答问卷。
主要指标解释一、有关城市区域的术语【建成区】指市政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建设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的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市区】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狭义的城市,包括城区和郊区,不包括下辖的县和县级市。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内容、测评标准解析一、新版修改内容从05年开始,在全国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经过几年时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发展很快,尤其05年08年两次测评之后,评出的两批全国文明城市,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从08年开始,把文明指数测评也融入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当中去,可以说中央领导为了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又向前跨了一步,所以在08、09、10年连续三次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当中,尤其是09年、10年,江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绩取得来自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来自于在座的各位的付出和全体市民的大力支持。
今天就结合创建工作讲几个着方面的问题。
11版文明创建的操作体系上月已经发到各地,测评操作手册最快这个月底就要拿出来了,这就会增强创建工作的指导性。
结合新版的测评体系,针对这几年测评工作当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
新版的测评体系与04、08和11版的相比,指标设置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密,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要是真正做好创建工作,确实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从11版126项指标来看,我们感觉到新版的体系考核重点依然在放在软件、软实力和软环境上。
粗略算了一下,05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软环境的考量还不到70%,08年07版的测评的软环境就达到了78%,而我看了一下11版的,已经超过80%,也就是说,从新版测评体系来看,这个城市是否能达到全国文明城市的水平,是由这个城市的人民来说了算。
简单从11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来看,它在08版的六大环境一大创建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
首先增加了青少年有利成长的社会环境,就把青少年这一块单件拿出来做一环境来进行测评,再一个是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把这个也从原来的六大环境里拿出来了。
新增的这两个环境份量都很重,而且这两个环境要不下相当大的功夫,拿到满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原来是很简单的几项指标,而现在单个列出的环境里面,仅有的食品安全这一项,现在又增加了药品安全,而且增加这一环境里面更加强调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这些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指标。
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操作手册(2016年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11月目录说明 (01)实地考察部分 (02)问卷调查部分 (11)主要指标解释 (14)模拟调查问卷 (16)说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操作手册》是《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的配套文件,依据《测评体系》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进行指标细化,明确具体要求。
二、测评数据采取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3种方式采集。
网上申报数据主要为市区数据(明确要测评农村地区的标准除外);数据采集时间期限原则上以本轮创建周期为准,相关具体要求在测评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统一发布。
实地考察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实施。
问卷调查包括入户调查和随机街访两种方式。
三、本操作手册由中央文明办发布并负责解释。
实地考察部分一、实地考察依据《统计法》规范操作,按照地点类型统一、考察主体统一、考察方式统一的原则采集数据。
二、实地考察主要以暗访方式进行,随机抽取考察点。
三、测评队员分若干组别,只负责对不同考察点进行现场调查,将客观记录按照规范流程上报。
四、测评软件系统对考察记录进行汇总,自动生成实地考察成绩。
问卷调查部分问卷调查方式分为入户调查和随机街访两种。
一、入户调查。
测评组依据社区的居民住户分布图,按照随机等距原则抽选调查户,测评人员出示测评证件,调查户同意后,现场填写意见。
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干扰调查户。
二、随机街访。
测评人员按照随机偶遇原则选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现场独立填答问卷。
主要指标解释一、有关城市区域的术语【建成区】指市政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建设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的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市区】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狭义的城市,包括城区和郊区,不包括下辖的县和县级市。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一、前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作为中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工具,在进一步推动城市文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各地更好地了解和操作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特编写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指导,使各地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概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一个基于一定标准和指标的评估系统,旨在衡量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并为城市营造优美环境、增强文化内涵提供指导。
该体系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文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全面检视城市的各项指标和标准。
三、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指南1. 深度评估在深度评估中,我们将注重对城市管理的全面、深入的检查。
对城市的环境整洁度、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城市管理的效果。
对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医疗资源等进行评估,以了解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情况。
对城市的文化底蕴、社会风尚、社区建设等进行评估,以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
2. 广度评估在广度评估中,我们将关注城市的全面发展。
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以了解城市的环保措施和生态建设情况。
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对城市的社会文明建设、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进行评估,以体现城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3. 主题阐述在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操作指南和要点。
通过详细介绍各项评估指标和操作方法,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测评体系的实施要求。
我们还将强调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测评体系对于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我认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实施对于促进城市文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评体系,可以激励各地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测评操作手册(省会/副省级市)目录操作说明 (1)材料审核操作手册 (3)说明 (5)材料审核索引表 (6)材料审核记录表 (11)材料审核结果汇总表 (34)实地考察操作手册 (38)说明 (40)实地考察地点(单位)申报表 (42)实地考察操作表 (44)“窗口行业”考察操作表 (51)实地考察结果汇总表 (57)文明城市测评调查问卷 (59)一、问卷样本 (59)二、问卷发放、统计方式 (64)主要指标解释 (66)一、有关城市区域的术语 (66)二、指标含义与计算 (66)操作说明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整体观察”五种方法采集数据;这些方法在测评中具有互补的功能,以保证对文明城市的综合测评。
二、为了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测评工作应遵循以下操作流程:三、测评组听取被测评城市的工作汇报后分三个小组进行测评,分别负责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工作。
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的具体操作办法分别见相应的说明。
四、三个小组在完成各自工作的同时还应对城市形象进行整体观察,集中讨论被测评城市的整体形象,共同确定其整体形象分数。
五、各小组完成各自的工作后,通过文明城市测评数据处理系统的网络软件将结果输入电脑,网络软件将自动生成测评结果。
输入办法见培训教材中的网络软件使用说明。
材料审核操作手册申报城市:_________________测评日期: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一、本操作手册包括三个操作表:“材料审核索引表”、“材料审核记录表”、“材料审核结果汇总表”,前两个表由被测评城市填写,后一个表由测评人员填写。
二、被测评城市还应提供相关材料,供测评人员审核。
提交材料的要求如下:1、提供的材料为2003和2004年的材料,“材料审核记录表”中有特别规定的除外;2、提交的文字性材料须经过整理,整理的格式如下:首先提供结论性说明,然后附上原始依据;3、所有材料均须由出具单位盖章;4、所有材料均须编号,编号格式如下:Ⅱ-1-1-①,“Ⅱ-1”代表指标序号,“1”代表该指标中第1个测评内容,“①”代表该测评内容中的第1个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一、引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国家用来评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展开探讨,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的评估,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来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主题。
二、深度评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指标和标准。
在深度评估中,我们需要从各个维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从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角度来看,操作手册是否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和指标?是否涵盖了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从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方面来看,操作手册是否对市民的素质、公共秩序和文明礼仪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是否包含了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再次,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操作手册是否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有相关的评估指标?是否涉及了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就业状况等方面的内容?三、广度评估在广度评估中,我们需要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
这不仅包括了操作手册所涵盖的内容,还包括其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及对城市管理的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操作手册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意义。
它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是否能够帮助城市提升形象、吸引投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操作手册是否对不同层级的城市都具有适用性?它是否考虑到了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评估标准和要求?再次,操作手册是否能够在实际管理中发挥作用?它是否能够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参考和工作指南?是否能够对城市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总结回顾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3版涵盖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指导性。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对其内容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national civilized cities (above prefectural level) are comprehensive and essential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harmonious and civilized society. These criteria include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 health, social order,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Being recognized as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signifies a city's commitment to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its residents and creating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的评价标准是促进和谐文明社会发展的全面而必要的。
这些标准包括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社会秩序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维度。
被认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意味着一个城市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One of the key indicators in evaluating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is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s. Cities need to prioritize initiatives such as waste management, green spaces, and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a clean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their residents. Byactively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cities can contribute to a more resilient and livable urban environment.评价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水平。
实用文档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操作手册
测评操作手册
(适用于县级城市)
文案大全
目录
操作说明 (2)
材料审核操作手册 (3)
说明 (4)
表一:待审材料索引表 (6)
表二:待审材料记录表 (10)
表三:材料审核测评表 (30)
实地考察操作手册 (43)
说明 (44)
表一:实地考察地点(单位)申报表 (46)
表二:实地考察操作表 (48)
表三:“窗口”行业考察操作表 (64)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调查问卷 (69)
一、问卷样本 (69)
二、问卷发放、统计方式 (74)
听取汇报、网络调查操作手册 (75)
说明..... .. (76)
表一:听取汇报测评表 (77)
表二:网站网址申报表 (80)
表三:网络调查测评表 (81)
主要指标解释.......... .. (82)
1
操作说明
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网络调查”、“整体观察”六种方法采集数据。
这些方法在测评体系中具有互补的功能,以更客观合理地采集测评数据,保证对文明城市的综合测评。
二、为了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测评工作应遵循以下操作流程:
三、测评组在完成实地考察后,先共同完成听取汇报的测评,然后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负责材料审核及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工作。
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和网络调查的具体操作办法分别见相应的说明。
四、测评组在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项测评工作的同时,还应对城市形象进行整体观察,经集体讨论,共同确定申报城市整体形象的分值。
五、两个小组完成各自的工作后,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数据处理系统的网络软件将结果输入电脑,网络软件将自动生成测评结果。
输入方法见网络软件使用说明。
2
材料审核操作手册
申报城市:_________________
测评日期:_________________
3
说明
一、本操作手册包括三个操作表。
表一:“待审材料索引表”;表二:“待审材料记录表”;表三:“材料审核测评表”。
表一、表二由申报城市填写,表三由测评人员填写。
二、申报城市须提供相关材料,供测评人员审核。
提供材料和记录的要求如下:
1、提供的材料为近两年(2006和2007年)的材料,“待审材料记录表”中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材料要求”栏中的内容是根据每一条测评标准提供相关材料的原则说明。
(1)申报城市根据每一条材料要求准备原始材料;(2)原始材料均须编号,编号格式如下:“Ⅲ-1-2-①”,其中,“Ⅲ-1”代表测评内容序号,“Ⅲ-1-2”代表该测评内容中的第2个标准,“Ⅲ-1-2-①”代表该标准的第一份原始材料。
3、“材料记录”栏的填写要求:(1)文字类材料要根据每一条测评标准提供结论及相关情况说明;(2)数据类材料要提供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并注明数据来源。
4、所有材料均须由出具单位盖章。
三、统计口径
1、测评数据为市区数据;通过统计年鉴以及明确全市范围搜集数据的测评内容(如Ⅲ-6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Ⅲ-83森林覆盖率)除外。
2、凡按照统计法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纳入当地统计范围的数据,以当地的统计数据为准。
4
3、以人口为计算基数的数据,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特别注明的除外)。
四、审核要求
1、形式审核,即测评人员审核申报城市所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本说明第二条的规定。
2、内容审核,即测评人员根据申报城市“待审材料记录表”和原始材料,审核申报城市是否达到测评体系的相关标准。
对文字类的材料根据测评标准,按照“符合”、“基本符合”或“不符合”逐条作出评定。
“符合”的要求是:有计划、制度和机制;有活动、保障措施;有特色和成效。
“基本符合”的要求是:有计划、制度和机制;活动、保障措施、成效一般。
“不符合”是指:活动少,保障措施不到位,无实效。
对数据类材料的评定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测评内容状态的评定,即根据申报城市提供的数据值,对照测评标准来评定A、B、C或C#(如“Ⅲ-29行业风气满意度”等);二是对测评标准符合情况的评定,即根据申报城市提供的数据值,对照标准值作出“符合”或“不符合”的评定(如“Ⅲ-70-①交通事故死亡率<8人/万车”等)。
对需征求上级主管部门意见的材料,根据出具的证明材料,对照测评标准,作出“符合”或“不符合”的评定。
5
表一:待审材料索引表
6
8
9
10
表二:待审材料记录表
基本指标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特色指标
30
表三:材料审核测评表
31
32
34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实地考察操作手册
申报城市_________________
测评日期_________________
44
说明
一、本操作手册包括三个操作表。
表一:“实地考察地点(单位)申报表”;表二:“实地考察操作表”;表三:“‘窗口行业’考察操作表”。
表一由申报城市填写,表二、表三由测评人员填写。
二、实地考察范围限于城市建成区(测评内容“Ⅲ-103以城带乡,联动发展”除外)。
三、实地考察的具体方法有三种:一是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法律服务热线等;二是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如去社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等;三是实地观察,即根据测评要求,在实地考察点、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
四、实地考察工作流程
1、地点(单位)申报
申报城市按要求网上填写“实地考察地点(单位)申报表”,同时向测评主管部门提交纸质“实地考察地点(单位)申报表”2份、“城市地图册”3份。
2、地点(单位)选取
实地考察地点(单位)分为两类:一是须申报的地点(单位);二是不须申报的地点(单位)。
对于申报的地点(单位),由电脑随机选取待考察的地点(单位);对于不须申报的地点(单位),由测评人员随机选取待考察的地点(单位)。
3、分组
测评人员在“城市地图册”上标出待考察的地点(单位),设计合理的考察线路(线路尽量不重合),分组(每组2人为宜)承担相应的考察任务。
如根据待考察地点(单位)类型,可分为公共场所小组、社区小组、“窗口”行业小组等。
45
“城市整体形象”由实地考察测评组成员共同负责考察。
4、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组根据表二、表三中的考察标准及方法要求,进入待考察地点(单位)的现场进行考察,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考察工作。
5、考察记录
测评人员在表二、表三的“考察记录”栏中记录被考察地点(单位)的名称、地址、时间、考察情况。
6、结果评定
根据考察记录的情况,对考察结果按“符合”或“不符合”作出评定。
46
表一:实地考察地点(单位)申报表
请填写下表,并将如下材料交测评主管部门:
(1)城市地图册3份;
(2)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号码___________;
(3)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权举报电话号码___________;
(4)测评工作联系电话___________。
47
48
表二:实地考察操作表
基本指标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