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分阶段复习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GMAT考试最新信息+备考攻略:改革正式官宣!23年考生应该如何应对?就在前不久GMAT考试发布了最新的改革的消息,很多的小伙伴想要了解的GMAT考试相关信息,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GMAT考试信息+备考攻略!GMAT考试信息+备考攻略:改革正式官宣!23年考生应该如何应对?GMAT改革正式官宣!23年考生应该如何应对?新版的GMAT考试将会出现哪些变化?这次改革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对计划今年申请的考生,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Data Insights 数据洞察(20题 45分钟):DS题型IR的四种题型Quantitative Reasoning(21题 45分钟):PS 题型Verbal Reasoning(23题 45分钟)CR题型RC题型(具体每个题型有多少个题目还未知)考试总时长:135分钟Data Insights、Verbal、Quant 三个部分组成满分为205-805的分数(每个部分权重一样),没有小分了。
每10分为一个梯度,都是以5分为结尾,应该是为了和现有的分数区分开。
Data Insights、Verbal、Quant分别为60-90的分值,增量为1分。
一次只展示一个题目,除了部分IR的题型(IR的题目一次会有几问,如下图所示)会有标记功能(新增的功能)Data Insigts版块是随机出题的(DS/IR的4类题型混着出现)你必须选一个答案并确定才能进入下一个题目(和之前一样)你可以标记题目以便这个section结束你去review在一个section(比如:整个数学部分回答完毕)回答完所有的题目后,可以检查和回看这个section所有的题目,但是每一个section 至多只能修改3个答案;三个section之间的顺序,你可以自己随便选;一共只有10分钟的休息,你可以选在1-2section 之间休息,或者2-3section之间休息。
(本道IR的题目共包含了3个小问题,必须全部答对才算得分)考完试,收到成绩之后,满意了,你可以「免费」送给5所学校。
GMAT学习方法总结一. gmat前期预备:考生在这时期时刻要去进修以下几个gmat常识点,为中期的gmat专项冲破做预备。
1)og + manhattan(逻辑和语法)一至两周看完上面的书单,og做完语文+数学;manhattan只看逻辑和语法,同时不要做题。
①og语法:起重要细心领会og中语法一致,逻辑清晰,说话简洁和有效表达的方法。
语法方面,依照谜底中的缺点类型(即谜底中的黑体字如:agreement, parallelism)进行分类并深刻明白得每一个缺点类型的概念。
记住一点,前面的所有试题只是谜底中缺点类型概念的说明,让考生能够或许更清晰那个概念的例子。
是以,建议大年夜家不要在乎试题对错成果若何,过分纠结无异于白费时刻;而是欲望大年夜家能够或许把每个缺点类型的概念应用到每一个例题中去并深刻明白得。
②og逻辑:思路指导:经由过程对每到标题标深刻明白得。
把握住逻辑标题里面的逻辑链条,明白假设题和减弱题,加强题,结论题到底指的是什么。
og给gmat的逻辑题进行分类和对题型进行讲解。
③og扫瞄:思路指导:1. 经由过程对og文章的梳理,把握出gmat文章的逻辑框架和主题思路。
2. 明白得gmat的标题若何解答,把握住每种提示的解题方法。
④曼哈顿语法:国外机构一套专门不错的教材。
赞助大年夜家从西方人的思维角度精确熟悉gmat测验。
所设计的常识点专门的体系化。
语法从gmac的角度(语法,语义,精确度,简洁等角度展开,从每一个语法的常识点拓展)⑤曼哈顿逻辑:逻辑从对全然概念和语义确信入手。
是一本相当不错的逻辑书,赞助大年夜家明白得基来源差不多理和概念常识点。
是一本相当不错合营og看的逻辑参考书。
2)gmat数学og建议大年夜家把gmat数学卖力做一遍。
做完一道标题要达到两层后果:①这套标题我用什么样的数学公式解决②这套标题我是用什么数学思惟来说明的3)经济学人天天保持读1小时的文章。
多看严谨的文章赞助明白得和更好的进修gmat语法和gmat扫瞄。
GMAT备考方法之OG的使用方法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无论你有什么样的资料,OG都是整个复习的基础和核心。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OG应该怎么刷。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看看GMAT备考OG的使用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顺利备考GMAT考试。
1)语法:OG+曼哈顿Step 1:1周完成任务①每天完成曼哈顿两个章节的阅读,并总结自己的笔记和体会;②每天完成曼哈顿每个章节后面规定的语法题目;错题先自己纠错,标记错误的原因,回想曼哈顿的知识点对应;Step 2: 3天完成任务①每天完成OG语法五十题,尽量用自己曼哈顿里面看到的知识点做题;②粗看OG的解释,对应知识点又是什么;划出来重要的语法知识点;Step 3:4天完成任务①每天认真阅读OG后面的35题语法解释;体会OG怎么定义这个语法错误的;②总结和归纳曼哈顿的语法知识点笔记:四类四个方向,自己总结对应进去;主谓,修饰,比较并列和指代;Step 4:4天完成任务①每天阅读和翻译OG 35句正确句子;②复习自己总结过的曼哈顿笔记一遍;每天复习一个重点;Step 5:2天完成任务①每天完成Prep+OG的题目50题,模棱两可的题目要查清楚为什么错;②用曼哈顿的知识点+OG的知识点对OG后面的黑体字知识点进行总结;Step 6:4天完成任务①对OG每道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到黑体字和对应曼哈顿语法的知识点;②从黑体字的知识点分类对OG每道题目后面的解释详细看;比如一天就看这几个知识章节的OG题目;Step 7:4天完成任务①每天做语法20-30题,然后也顺带继续看看OG;②从句意和形象化思路上看每句话;这些正确的选项为什么很舒服;2) 逻辑:OG+曼哈顿:Step 1:5天完成任务①每天完成OG25道逻辑题目;知道自己为什么错;②每天阅读曼哈顿逻辑一章,了解逻辑基本概念的定义:结论,假设,前提;③了解逻辑中的削弱,加强,假设结论题什么意思?怎么做;Step 2:6天完成任务①每天完成OG 20道逻辑题目后面的讲解阅读;认真阅读后面的reasoning;②了解逻辑链,找到OG每道题目的结论,他的前提是什么,假设是什么;③每天的这20道题目,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和什么相关作用于什么;Step 3:4天完成任务①完成四类逻辑题型的正确选项总结和错误选项的总结;②通过每个专题知识点,对题目进行总结:削弱加强;假设结论,其他;Step 4:5天完成任务①每天翻译25句英语逻辑翻译;②复习自己总结过的对应知识点;每种类型的逻辑题;Step 5:5天完成任务①每天做25道逻辑题目,凭感觉做;②认真看选项他是怎么定义的;3)阅读:OGStep 1:5天完成任务:OG的文章一天4篇,每天做一遍分析一遍,分析的时候要写出每篇文章的逻辑简图,文章的整体中心思想和每段段落大意。
三战740,GMAT备考启示录走出亚洲大厦。
当第三次重复这些动作的时候内心是久未有过的激动和如释重负。
纵然已是快大四的人了,风风雨雨也经历了不少,但那一刻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似乎隐隐地告诉我,这一次我收获的并不只是一个过线的成绩,更是一段经历。
三战740,GMAT备考启示录,希望对大家的GMAT 考试有帮助。
1、引言:从2010在培训班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GMAT到4/6的一战610再到5/13的二战650,最后到7/19的三战740,期间甘苦自知。
如今总算可以和GMAT挥手作别,谨以此文献给致以我莫大帮助的你们。
2、复习资料及点评:语法:Prep语法笔记07&08、白勇语法、培训班蓝皮书及笔记、OG。
起初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一个堂堂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还会去考察语法这种小儿科的东西,但我现在总算是有点明白了GMAT语法所要体现的是语言在学术语境下的表达规范和逻辑,重构你对于学术语言的理解以及通过这种语言特有结构快速锁定重要信息的能力。
因而语法考察的本质就是你是否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清晰无歧义地传达意思。
是学术信息得以建立的骨架和规则。
而对于规则,最好的方法就是重复地记忆、习惯。
在所有用到的复习资料中,OG可以作为入门,而Prep笔记无疑是王道。
就我个人来说,08prep 笔记我先后看了三遍,07的第一套一遍,第二套来不及了。
至于白勇语法我只是粗略看了看每章的综述,后面的题目感觉太多而且老了点;培训班的东西么,当初就没好好做,最后也只是拿着wsh整理的东西看了下,感觉用处有限。
所以,个人建议:语法其实把prep0708的吃透,能在宏观上把握下GMAT想要考什么,基本上就OK了。
逻辑:陈向东逻辑、费费逻辑宝典、prep破解、GWD CR大全、OG对于逻辑我坚持认为阅读是7,逻辑本身是3。
所以要提高逻辑,最最重要的就是提高阅读能力,而逻辑本身的方法体系是可以速成的,就像和一个朋友待多了,自然会想到他在想什么。
GMAT二战提分100直达710>>>文章来源:武汉申友GMAT 离我二战考完已经快两个月了,抱歉这么迟才来跟大家分享考试心经。
先简单报一下背景吧,一战610(Q49,V25),二战710(Q49,V36)。
一战和二战中间相隔两个月左右,期间还考了一次托福,所以二战的复习时间实际就只有一个月左右。
一战考完出来,整个人很沮丧,因为没想到会差成这样,以为再差也能有个650的。
考完过后仔细回忆自己做题的情况,发现自己Verbal部分应该是掉进低分题库了,因为一题特殊题型都没碰到过,题目感觉越做越简单。
因此,自己的初步分析是前十题没有做好。
而前十题语法题占多,所以二战刚开始复习,我就着重复习语法部分。
由于一战战绩不好,一度怀疑做题方法有问题,因此自己再论坛上搜索各种方法,例如prep语法笔记,寻求语法题正确率有所突破,复习了两周左右,结果发现自己的正确率不升反降,比一战复习的状况还差,于是又再次质疑自己的做题方法。
经过仔细分析,我发现自己用的方法太多,反而成了累赘。
论坛上的很多做题方法很好,可是,我认为prep语法笔记是很好,但不适合短期突破冲700。
如果想冲750以上,我觉得prep语法笔记是很适合的,因为它里面有很详细的各种解释和例子,如果能把全部啃下来,那一定很有效。
可惜的是,本人并不是勤奋并能持之以恒的人,不能像其他牛人一样在短期内啃完那些笔记。
因此,这个时候就麻烦了,语法笔记自学了一半,半桶水,遇见每道题都要花几分钟思考,再加上各种方法混在一起,思考时间更长,思路更乱,而最后得出的答案还未必正确,这是GMAT考试的大忌啊,大家都知道,GMAT考试verbal部分分秒必争啊,语法题要争取2分钟不到就一道题的呀。
我还为这个问题纠结了差不多一个星期,还差点想放弃GMAT考试了。
最后还好Alice老师的一个电话,帮我稳定了军心,让我重回雷哥的语法解题方式,重新看回两个月前的课程笔记,一点点地捡回来,一心一意只用一个方法,答题时就不会思前想后,耽误时间。
mba备考之学习计划和时间分享首先,我将我的MBA备考学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和时间安排,我会逐一介绍。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我会主要是对MBA备考的各个科目进行复习和基础知识的梳理。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花费2-3个月的时间。
我首先会安排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天大约8个小时左右。
我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精力分布,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比如早上集中精力复习数学和逻辑部分,下午学习语言和写作部分,晚上进行全科目的综合练习。
在准备阶段,我会主要以课本、教材和练习册为主要学习材料,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熟悉题型和考试要求。
另外,我也会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比如参与一些MBA备考的线上讲座、学习群和论坛,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了解最新的备考动态和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在准备阶段结束后,我将进入强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
在强化阶段,我会更加注重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
我会定期参加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场环境和考试时间,检验学习成果,并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
此外,我也会针对自己在模拟考试中出现的薄弱科目和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攻破,比如多练习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或者专门订制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在强化阶段结束后,我将进入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终审提高备考水准和保持状态,通常需要1-2个月的时间。
在冲刺阶段,我会主要是进行真题冲刺,熟悉历年真题和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我也会加强模拟考试的训练,逐渐适应考试的紧张和压力,确保自己在考试中能够取得最佳状态,并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时间安排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合理的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我对备考时间的一个大致安排:准备阶段:2-3个月强化阶段:2-3个月冲刺阶段:1-2个月根据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备考时间,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备考计划。
GMAT一战760分经历分享GMAT一战760分经历分享1. GMAT是什么(针对初学者)刚接触GMAT的时候我其实很懵,不知道CR, RC, SC, IR, AWA这些都是啥,看着这些简写真的挺手足无措。
于是我想先来科普一下,GMAT大概是个啥玩意。
GMAT总分值800,考试的流程是:首先是两个不计入总分的局部:先一篇AWA(作文)时间为30分钟,总分值6分;再是Integrated Reasoning (IR) 12道题目30分钟,总分值8分IR局部完毕后,你可以选择进入8分钟(还是7分钟来着)的休息,当然也可以不休息,直接进入计分局部的考试。
计分局部:先是数学(Q)37题75分钟,题型两种:DS(data suficiency)和PS(problem solving)数学完毕后又是一个可选的休息时间。
然后是语文(Verbal)41题75分钟,题型有三种:阅读(Reading Comprehension), 逻辑(Critical reasoning),语法(sentence correction)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和语文的题目都是分题型,但是考试的时候不同类型的题目是随机交替出现的,理论上是不会有做完一种题型再考第二种题型这样的情况。
另外,GMAT考试是CAT形式也就是自适应性质的.,所以不存在托福考试那样提交一道题之后还可以回头更改答案的做法,并且前一题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你下一道题的难度。
2.我的背景简介(学生党,两个半月)2023年2月开场准备,4月中旬考试。
大概是两个半月的准备时间,3月开学之后除了上课之外都在复习GMAT。
托福100+之前在论坛上看过一些帖子有说过,要看那些条件和你差不多的人是怎么备考的。
很赞同。
比方我并没有方法全职复习,所以全职复习且复习时间很久的牛牛们的时间安排啊什么的对我而言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同样的,建议各位看经历尤其是复习进度安排的时候,要考虑对方的方法对你到底是否适用。
GMAT考试复习经验总结GMAT 考试复习经验总结根据托福的分数,朋友们判断以我的TOEFL 英语水平GMAT 成绩充其量也就能考到700。
另外我没有报GMAT 辅导班、这一胆大妄为的决定又被打击了一番。
我是在低落的情绪中开始复习的。
下面是我的GMAT 考试复习经验总结。
However,51 天后,当我在上海考完GMAT 之后,成绩大大出乎我和我朋友的意料之外:780 其中Verbal 47 99%; Quantitative 51,99%。
下面是我对GMAT 备考的认识,希望能对G 友有所帮助。
1. 关于复习资料__资料在精不在多根据我的经验有下面几套资料就够了。
GMAT 全真题一套刘振民的《GMAT 语法改错精解》GWD 的《GMAT/GRE 数学提高__机考应试》陈向东的《GRE GMAT LSAT 逻辑推理》杨继的《GRE 阅读精》实际上我当初在朋友的建议下准备了很多资料(相信很多G 友有类似的经历),但是最后只用了以上几本资料。
我的经验是把以上几本资料做3-4 遍,把每一道不会的题都弄懂,这比把大类的复习资料匆匆的做一遍两遍要好—所谓的贪多勿烂。
我感觉每完成一遍都有一次飞跃,于是信心更足,能满怀希望的开始下一轮的复习。
做到第 4 遍时基本没有不会的题更是觉得心情舒畅,这也许就是辩证法__从量变到质变吧。
而根据我后来了解我周围的朋友备考的状况,基本都只做过两遍,有的做了很多资料,但只做过一遍,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弄懂。
我想这可能是我G 考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分的原因之一,毕竟我的英语基础并不算好,如果按照ETS 的percentage 来算,以托福的情况充其量也就是below 70%。
2. 关于心态我把上面的几本资料做完第一遍以后,做了一套模考,结果只有650 分,非常的苦闷,而这时候已经过去了1/3 强的时间。
但是我咬牙开始了第二遍,然后再做模考,发现也不过680-700 的水平。
这时候离考试已经不远了。
【GMAT高分心得】650-680-740,半年三刷破7——“GMAT没有那么困难,成功的人那么多,为何不可以是你呢?”一、前面想说的话5月9日,三刷GMAT,终于搞定了。
长出一口气,又想起了那句至理名言,终于忙完了这阵子,可以好好忙下一阵子啦。
去年11月10日辞掉实习正式开始了GMAT备考之路,自己给自己打气,接下来的两个月,GMAT、期末、托福三连战,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看光明,梦里花开牡丹亭…(大雾,下一秒我就要开始skr skr了)。
12月14日第一次考GMAT以扑街告终。
和一起扑街的舍友喝了杯喜茶大吃了一顿肯德基把烦恼丢掉丢掉,投入了期末和托福。
所幸后面这两个事还是没给我添堵的,大年二十九拿到托福成绩的那一刻心里想着是时候把没考好的GMAT找补回来了。
什么时候考呢,一开始想的是复习一个月,3月中旬考,但是毕竟课表还没出来,就先别报名了吧。
好死不死的是第二天我就开始搞土偶了,放假嘛,结果二刷大计从3月中旬拖到下旬,下旬拖到4月上旬,最后终于在把自己心心念念pick的好儿子送出道了(拿烟的手微微颤抖.jpg)的第二天报了4月19号的二刷。
10天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系统复习肯定是没机会了,但要说努力也挺努力的,妄想拿一个越努力越幸运的逆天改命剧本,出来一看成绩,对不起打扰了,是我想多了,怨念地在肯德基一边吃薯条一边给基友发微信吐槽,最后想想好歹是进步了吧,按照这个进步的幅度下一回就710了吧,ok fine。
吐槽了好几天人间不值得以后,痛定思痛,定了最近的一次考试,三刷GMAT 正式提上日程,其实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复习了啊…能刷的东西一刷二刷都刷过了三刷还刷个毛线啊…哎总之就是做一点题让自己没有负罪感了,就这样过了十几二十天到了5月9号,心里想着事不过三呀,这次再考不过可能真的是不太适合出国了吧,抱着这样的态度去考了最后发现结果居然还挺出乎意料的。
好的吧,折磨了我整整半年,终于可以SayGoodbye啦。
【高分经验】GMAT备考全程各阶段全题型使用资料指点摘要:GMAT备考的资源很多,不仅有来自官方的OG、PREP等,还有国内外各大权威考试机构的大量教材。
而考生需要学会的是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使用最适合当前进度的资料。
本文雷哥GMAT将为大家做具体介绍。
GMAT考试的备考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这段备考时间的安排对于考生复习效果的好坏非常重要,今天雷哥GMAT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GMAT备考不同时段的备考计划安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前期考生在这阶段时间要去学习以下几个知识点,为中期的单项突破做准备。
1)关于单词记忆GMAT的核心词汇并不多,大概两千左右,可以利用GMAT背单词软件快速记忆两遍,对接下来的复习都会有不少帮助。
2)OG + Manhattan(逻辑和语法)1.一至两周看完上面的书单,OG做完语文+数学;Manhattan只看逻辑和语法,而且不要做题。
OG语法:首先要仔细体会OG中语法一致,逻辑清晰,语言简洁和有效表达的方式。
语法方面,根据答案中的错误类型(即答案中的黑体字如:agreement, parallelism)进行分类并深入理解每一个错误类型的概念。
记住一点,前面的所有试题只是答案中错误类型概念的解释,让考生能够更清楚这个概念的例子。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在乎试题对错结果如何,过分纠结无异于浪费时间;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把每个错误类型的概念运用到每一个例题中去并深刻理解。
OG逻辑:思路指导:通过对每到题目的深刻理解。
把握住逻辑题目里面的逻辑链条,知道假设题和削弱题,加强题,结论题到底指的是什么。
OG给GMAT的逻辑题进行分类和对题型进行讲解。
OG阅读:思路指导:1. 通过对OG文章的梳理,把握出GMAT文章的逻辑框架和主题思路。
2. 了解GMAT的题目如何解答,把握住每种提醒的解题方法。
曼哈顿语法:国外机构一套非常不错的教材。
帮助大家从西方人的思维角度正确认识GMAT考试。
GMAT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备考中不同的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有所不同,那么如何安排各个复习阶段,在各个复习阶段都有很多细节及技巧值得注意,掌握这些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事半功倍。
阶段一:背GMAT词汇
系统总结语法之前听说背单词对于GMAT产出率很低,我估计是很多人之前考过托福之类的,所以已经有一定的单词基础。
我考GMAT之前没有考过其他英文试,所以老老实实从单词开始,主要是积累了一定量的单词以及建立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背单词的方法。
语法我读的好像是章振邦的。
系统总结语法对于考GMAT我觉得不是很必要,但是没有怎么后悔花时间在上面。
因为可以帮助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对于语法的big picture,对后来语法复习以及攻破难句还是有一定协助作用。
阶段二:
OG黄皮
做OG的时候我是语法,逻辑,阅读并驾齐驱,各个部分每天都做一些。
后来觉得效果不好,相信对于各个部分集中一段时间去攻破会比较好,主要是培养对各部分题目的感觉,便于总结。
语法:
从之前系统总结语法到做OG,明显发觉两点:
1)GMAT有它特定某个范围的考点,所以我看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时候是以考点分类复习的,我总结的考点有8 个。
最后一遍也就是第四遍是拾遗工作。
2)语言在不断发展,有些语法点会渐渐变得不严紧。
GMAT的语言表达是选择最正宗最简明的说法。
比如定语从句引导词,如果前行词是人的话,那么引导词可有两种选择:who或that。
但GMAT中要求选择who不用that。
逻辑和阅读:
OG逻辑跟阅读做完以后还是思路有点不清晰,却苦于没有好的分类方法。
逻辑采纳过前人建议去做分类,不见成效;阅读则看过小安阅读法,看得不太懂就算了。
后来也没有太拘泥于分类,干脆不做这部工作。
直奔第三阶段。
阶段三:
模拟试
GWD 我用的模拟资料是GWD,开始三份没有计时,做得失魂落魄。
后来下载计时器以及确定节奏才开始得心应手。
语法阅读速度必须要快,逻辑跟阅读最好
还是实实在在通篇读下,听说有跳读方法,试过一遍,但是心虚得很,还是不采纳。
做GWD的时候语法比较顺,因为可以运用之前总结的几个考点,思路比较清晰。
GWD的语法点一般不会跑出OG的语法点范围,所以语法总结看OG足够了,不必再费神在GWD上。
但逻辑和阅读比较混乱,所以觉得总结工作还是需要做的。
我觉得OG的逻辑和阅读似乎没有太大参考价值,难度也偏浅一点,所以总结只局限于GWD。
个人觉得逻辑和阅读都是考单词基础和阅读速度的。
单词基础建立了,阅读速度我主要是读杨鹏难句,对于比较艰涩的句子结构有了一定概念(这里系统的语法也起到一定旁助作用),阅读速度改善很快。
逻辑和阅读如果你能读懂题意,基本上都能选得正确。
当然难的逻辑会有混淆选项,对于这些难题我才去分类,总结了4个难题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屡试不爽。
难的阅读也会有混淆选项,但我没有去总结,因为觉得那些难题好像哪个答案都有争议都不能让人信服似的,就干脆放手不管了。
数学:跟语法一样,GMAT数学也有它特定某个范围的考点,我认为主要两个难点是排列组合和DS中的不等式。
集中火力总结一下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我是在模拟试训练自己的抗疲劳能力才做数学的,不过还是有点后悔花了过多时间在数学上。
TIPS:随身带着小卡片
利用小卡片帮助学习记忆的方式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中国学生却还很少有人使用。
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其所有的碎片时间,哪怕只有1-2分钟,也足够你看一张小卡片,背几个单词或者公式,甚至做一道练习题了。
当然,在手机使用越来越多的当今社会,把一些学习相关的资料存储到手机里方便随时观看,也完全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不要放过任何的零碎时间,能够充分利用好所有时间的人,必然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