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查体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111
神经系统专科检查
神志清晰,言语清晰,远近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定向力未见异常。
粗测嗅觉未见异常,双眼近视力粗测未见异常,无视野缺损,右侧眼裂增宽,无眼睑下垂,右眼不能外展、内收,左眼不能内收,左眼外展时有水平眼震,向左前方注视时有重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双侧颞肌、咀嚼肌对侧无萎缩,张口下颌无偏斜,咬合有力,颜面部触觉、痛温觉两侧对称存在。
右侧直接、间接角膜反射消失,左侧角膜反射灵敏,双侧下颌反射(+)。
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左偏,鼓腮右侧漏气。
舌前2/3 味觉减弱。
双侧听力未见异常,Rinne 试验: 双侧气导〉骨导,Weber 试验居中。
发「啊」音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无声音嘶哑,咽部感觉灵敏,双侧咽反射正常。
双侧胸锁乳突肌无萎缩,转头、耸肩、转颈有力。
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及震颤。
四肢肌容积正常,肌张力正常,肌力 5 级,未见不自主运动。
双侧指鼻试验、快复轮替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均协调准确,闭目难立征阴性,串联步态稳准。
躯干及四肢痛温觉、触觉、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均未见异常。
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 +),腹壁反射对称存在,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对称(+ +),无髌阵挛及踝阵挛,双侧Hoffmannn 征、Babinski 征、Chaddock 征、Oppenheim 征、Gordon 征均阴性。
颈软无抵抗,Kernig’s 征、Brudzinski’s 征均阴性。
全身皮肤泌汗正常,皮肤颜色、温度正常。
括约肌功能正常。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步骤咱来唠唠神经内科的体格检查步骤哈。
一进检查室,先看看患者的整体状态。
就像你跟朋友见面,先打量一下他的精气神儿。
看他是清醒的、迷糊的,还是有点萎靡不振呢?这能给咱一个初步的印象。
然后就到头部啦。
摸摸头,看看有没有啥外伤啊,肿块之类的。
这就像检查一个小宝贝有没有在脑袋上磕着碰着一样。
再看看头发的分布,有时候一些疾病可能会让头发变得稀疏或者分布不均匀呢。
眼睛可是个重点哦。
让患者跟着你的手指动一动,看看眼球的活动是不是灵活自如。
就像指挥一场眼球的小舞蹈似的。
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瞳孔,看瞳孔对光的反应。
正常的瞳孔就像个听话的小卫士,光照一下就会收缩。
要是反应不正常,那可能就有点问题啦。
接着就是面部啦。
让患者皱皱眉头、闭闭眼、鼓腮帮子。
这就像是让脸做个小体操。
要是哪一块肌肉不听话,动不起来,那可能是面神经出了状况。
再看看舌头。
让患者伸舌头,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哦。
舌头要是伸得歪歪扭扭的,或者抖个不停,那可能是神经系统在捣鬼呢。
颈部也不能放过。
摸摸脖子上的肌肉紧不紧,转一转脖子,看看有没有受限。
这就好比检查脖子这个小关节是不是润滑灵活。
四肢也很重要呢。
先看看四肢的肌肉有没有萎缩,就像看看四肢是不是瘦了一圈儿。
然后让患者抬抬腿、伸伸胳膊,感受一下力量。
要是软绵绵的,没什么劲儿,那肯定是哪里不太对啦。
再用小锤子敲敲肌腱,看看反射是不是正常。
这小锤子敲起来就像在和神经玩个小游戏,正常的话会有相应的反应哦。
最后就是感觉的检查啦。
用小棉棒或者小针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问问他有没有感觉。
就像在皮肤上玩个小测试,看看感觉神经有没有在好好工作。
神经内科的体格检查就像一场小小的探索之旅,每一步都很关键,都可能发现隐藏在身体里的小秘密呢。
这样一步一步地检查,就能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啦。
神经内科查体的内容-回复神经内科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学领域。
神经内科的查体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神经内科查体的内容。
1. 面部及头部神经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口角是否下垂,检查面部肌肉的力量、张力和协调性。
此外,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功能,观察面部皮肤的感觉和颜色。
2. 眼部和颅内压力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瞳孔的大小、光反射和对光的反应,以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和颅内压力。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眼睑的力量和协调性。
3. 上肢神经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上肢的力量、协调性和感觉,包括评估患者的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医生还会测试患者对触摸、温度和痛觉的感知。
4. 下肢神经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下肢的力量、协调性和感觉,包括评估膝盖和脚踝的反射,测试患者的足部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医生还会评估患者对触摸、温度和痛觉的感知。
5. 大脑和小脑功能检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测试,包括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
医生还会测试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6. 自主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和体温,以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一些相关测试,如量化神经电活动和自主神经反射测试,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除了上述内容外,医生还可能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一些其他特殊的神经内科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结起来,神经内科的查体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面部、头部、眼部、上肢、下肢、大脑、小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神经系统查体要点1.神志状态评估:观察患者的警觉程度、意识清晰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检查患者的思维、记忆、定向能力和情绪状态。
2.眼底检查:通过检查眼底血管和视神经盘来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神经血管状况。
包括观察眼底血管的直径、弯曲度、颜色和视神经盘的颜色、形状和边界。
3.头颅和颈部检查:观察患者的头颅外形、面部表情和颈部姿势等。
检查颈部的血管、淋巴结和甲状腺。
4.肢体检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观察和检查,包括观察肢体的外形、活动度、抽动和震颤等。
检查肢体的肌力、肌张力和肢体的感觉。
5.脑神经检查:对脑神经进行逐一检查。
包括眼动、面部表情和咀嚼肌肌力的检查、视力和视野的检查、听力和平衡功能的检查等。
6.感觉检查: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疼痛、温度和震动觉等。
通过刺激不同部位的皮肤来检查患者的感觉反应和感觉异常。
7.运动检查: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协调性和运动功能。
包括主动肌力和被动肌力的测定,肌张力的评估和肌肉协调测试等。
8.考查脊柱:检查患者的脊柱外形、弯曲度和活动度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弯头、屈腰、转身等动作来评估脊柱的功能。
9.脑脊液检查: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以获取脑脊液样本。
通过检查脑脊液的颜色、清晰度、压力和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等指标来评估脑脊液的状态。
10.神经影像学检查:如果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疾病情况,可以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脊柱CT等。
以上是神经系统查体的主要要点,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客观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健康状况,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疾病症状,还可以有一些特殊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神经内科查体模板一、一般情况。
1. 面容,观察面容是否有异常表情、表情僵硬等情况。
2. 体态,观察患者站立时的体态是否正常,有无不稳定或摇摆。
3. 步态,观察患者行走时的步态是否规律,有无异常。
4.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情况。
二、神经系统。
1. 头颅,观察头颅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胀等情况。
2. 眼睛,检查瞳孔对光反射、视力、眼球运动等情况。
3. 面部,观察面部表情是否对称,有无抽搐、震颤等情况。
4. 舌头,观察舌头是否居中,有无偏斜、震颤等情况。
5. 四肢,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肌肉萎缩、震颤等情况。
6. 感觉,检查患者的痛觉、触觉、体温感觉等情况。
7. 肌腱反射,检查肌腱反射是否对称,有无减弱或亢进。
8. 腱反射,检查腱反射是否对称,有无减弱或亢进。
9. 其他特殊神经体征,如巴宾斯基征、克氏征等特殊神经体征的检查。
三、脑脊液检查。
1. 腰穿,观察腰穿时的穿刺点是否清洁,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2. 脑脊液外观,检查脑脊液外观是否清澈,有无浑浊、血性等情况。
3. 压力,测量脑脊液压力,判断是否升高或降低。
4. 糖、蛋白、氯化物含量,检测脑脊液中糖、蛋白、氯化物等成分的含量,判断是否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
1. 头颅CT/MRI,观察头颅CT或MRI影像,判断是否有脑出血、肿瘤、脑梗死等异常情况。
2. 脊柱CT/MRI,观察脊柱CT或MRI影像,判断是否有脊髓压迫、脊髓炎等异常情况。
3. 脑电图,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波形,判断是否有癫痫、脑电活动异常等情况。
五、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判断是否有贫血、白细胞增多等情况。
2. 生化指标,检查血清中的葡萄糖、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判断是否有代谢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3. 免疫学检查,进行免疫学检查,包括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判断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
六、诊断。
神经科查体范文今天来给这位大哥做个神经科查体,大哥看着有点紧张呢,不过没事儿,就像做个小检查游戏一样。
一、一般情况。
二、颅神经检查。
1. 嗅神经(Ⅰ)大哥,我这儿有个小瓶子,你闻闻是啥味。
大哥一下子就闻出来是酒精味了,这嗅神经不错啊,没像那种感冒鼻子塞住啥都闻不见的情况。
2. 视神经(Ⅱ)视力咱简单测测,大哥,你能看清我这几个手指头不?嗯,视力挺好。
然后看看视野,让大哥眼睛盯着我的鼻子,我用手在周边晃悠,大哥眼睛跟着转得可快了,周边视野都正常,没那种看东西像从一个小洞里看出去的感觉(视野缺损就会这样)。
眼底嘛,用眼底镜瞅了瞅,视神经乳头边界清楚,没有水肿或者萎缩啥的,视网膜的血管也正常,就像马路上的车道线一样,规规矩矩的。
3.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Ⅲ、Ⅳ、Ⅵ)大哥,你眼睛跟着我的手指往上看,哟,动眼神经给力啊,眼球往上跑一点不含糊。
再往下看,也好着呢。
往内、往外看也都正常,没有那种眼球转不动或者转的时候眼睛斜着、抖着的情况。
眼皮也没有耷拉得很厉害(上睑下垂可是动眼神经出问题的表现之一)。
而且瞳孔大小一样,对光反射灵敏得很呢。
我拿个小手电筒一照,瞳孔“嗖”地就变小了,就像个小机关一样灵。
4. 三叉神经(Ⅴ)先摸摸大哥脸上的感觉,我用个小棉棒在脸上轻轻划拉,大哥能准确说出是哪儿被划了,疼觉、触觉都正常。
然后让大哥咬咬牙,哟呵,咬肌、颞肌力量很足呢,可别把牙咬坏了。
再试试角膜反射,用个小棉絮轻轻碰碰角膜,大哥眼睛一下子就眨了,这三叉神经管的角膜反射也没问题。
5. 面神经(Ⅶ)让大哥做个鬼脸,皱皱眉毛,大哥的眉毛皱得像个小山包一样,两边对称着呢。
闭眼也闭得紧紧的,可别让我把眼皮掰开哦。
再笑一笑,大哥笑起来嘴角也是两边一样高,没有那种嘴歪眼斜的面瘫表现。
6. 听神经(Ⅷ)我在大哥耳朵边小声说句话,大哥能清楚听到。
然后用音叉做个检查,把音叉一敲,放在大哥的耳朵旁边,问大哥是听到声音在耳朵旁边响还是脑袋里响,大哥回答得可准确了。
神经科查体的内容及步骤神经科查体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它通过观察和检测患者的神经症状、神经体征以及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等来获取相关信息。
下面将介绍神经科查体的内容及步骤。
一、内容:1. 神经系统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作的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病情的变化等,以及相关的家族史和个人习惯等。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病因及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2. 神经症状评估: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眩晕、意识障碍、运动和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具体表现和发作规律等。
3. 神经体征检查: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肌肉系统、感觉系统、脑神经系统等方面。
例如,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肉协调性、感觉觉醒度、瞳孔对光反应等。
4.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通过一系列的特殊检查手段,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如神经肌肉电图(EMG)、脑电图(EEG)、脑磁图(MEG)、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异常情况。
5.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检查,用于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及异常情况,如脑部肿瘤、脑出血等。
二、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会与患者详细了解病情,包括症状的发作规律、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等。
2. 神经体征检查:医生会根据病史来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势、步态等,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感觉觉醒度等。
3.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根据需要,医生会选择相应的功能评估方法,如行走测试、肌力测试、感觉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4.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及异常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5. 结果分析与诊断:医生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结合病史和症状,最终做出相应的诊断。
总结:神经科查体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对于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非常有帮助。
神经科查体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基本生命体征的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2. 神经功能评估:主要涉及肌力、肌张力以及浅反射和病理征等。
首先需要对肢体肌肉力量进行评估,以了解肌肉的健全程度。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时的硬度,可以用来判断肌肉是否处于紧张状态。
浅反射是指皮肤直接受刺激而引起的收缩反应,可以帮助检查反射是否存在。
3. 视觉和听觉评估:观察患者是否有视力问题或色盲,以及听力是否正常。
4. 协调功能评估:主要检查肢体和语言是否协调。
5. 精神状态评估:检查患者是否有精神疾病,是否有认知障碍。
6. 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
在查体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步骤,避免造成患者不适或受伤。
同时,查体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常用神经科体格检查【范本模板】一、检查目的神经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旨在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理状态。
本文档为常用神经科体格检查的范本模板,供医务人员参考和使用。
二、检查内容常用的神经科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病史询问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或疾病史,例如头痛、昏厥、晕眩、抽搐、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2. 神经系统观察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和姿势,注意是否有异常的运动、姿势或面部表情。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眼球运动和瞳孔反射。
3. 神经系统检查3.1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运动功能检查:观察患者的肌力、协调性和行走姿势,进行肌力测试、快速轻巧动作检查等。
- 感觉功能检查:进行触觉和疼痛感觉测试,包括用针尖轻轻刺激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的感觉反应。
- 脑神经功能检查:检查患者的面部表情、听力、嗅觉、视力等。
3.2 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腱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 单侧腕伸肌腱反射- 膝腱反射- 踝腱反射3.3 其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其他神经科体格检查,如震荡试验、共济检查、平衡和协调检查等。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神经科体格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 进行检查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确保检查环境安全和舒适。
- 检查时应使用合适的器械和设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 记录和整理检查结果,包括异常的体征和症状,有助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诊断。
四、总结常用神经科体格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本文档提供了一个范本模板,帮助医务人员在进行神经科体格检查时有一个参考和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神经外科查体步骤
神经外科查体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一般检查: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脉搏、血压、体温等。
2.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检查,如检查是否有痛觉、温觉、触觉、
振动觉等;运动功能检查,如四肢肌力、肌张力等;以及反射功能检查,如膝跳反射、踝阵挛等。
3. 特殊检查:如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克匿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主要见于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4. 专科情况: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等。
注意意识状态从
清醒到昏迷程度,以及有无烦躁不安等表现。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和脉搏,特别要注意有无颅内高压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瞳
孔变化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可以判断有无视神经损伤。
此外,对于小儿神经外科患者,还需要特别关注体重和生长速率、活
动度、反应能力以及有无特殊的病容、呻吟声、抽搐声等。
在进行查
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您有更多相关问题,建议前往医院神经外科
咨询专业医生。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主要内容神经内科体格检查主要内容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神经内科体格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神经系统检查1. 神经系统定位神经系统定位是指确定患者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的过程。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有关症状和病史,例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以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面容表情、肢体姿势、行走姿势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感觉和运动功能测试,并进行深腱反射和Babinski征等测试。
2. 感觉功能测试感觉功能测试是指对患者感觉功能进行评估。
医生通常会使用针刺或棉花球来刺激患者皮肤,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刺痛或触觉。
此外,还可以使用冷水或温水来测试温度感觉,以及使用振动器来测试震动感觉。
3. 运动功能测试运动功能测试是指对患者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进行评估。
医生通常会让患者进行手指对捏、手臂屈伸等动作,并观察其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步态检查和平衡测试等。
4. 深腱反射和Babinski征测试深腱反射和Babinski征测试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重要部分。
深腱反射是指通过敲击患者的膝盖或踝部,观察相应肌肉的收缩情况。
Babinski征是指用钝器在患者足底划一条直线,观察足趾的运动情况。
这两个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神经系统病变的程度和位置。
二、头颈部检查1. 头颈部外观检查头颈部外观检查包括头颅大小、形状、对称性等方面的评估,以及面容表情、舌头运动等方面的观察。
2. 颈部活动度检查颈部活动度检查是指对患者颈椎活动度进行评估。
医生通常会让患者进行向左右转头、向前后仰头等动作,并观察其颈椎的活动度和是否存在僵硬感。
3. 颈部血管检查颈部血管检查是指对患者颈部血管的状态进行评估。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或超声等方法来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的血流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等问题。
三、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是指通过X光、CT、MRI等技术对神经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