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侧柏育苗和造林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92.54 KB
- 文档页数:1
172 2018, V ol.38, No.02农业与技术※林业科学辽西半干旱区域的侧柏育苗与相关造林技术庞海旭(朝阳市双塔区林业局,辽宁朝阳 122000)摘 要:侧柏属于乡土树种,由于其寿命较长,且具有理想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耐瘠薄和耐干旱区域,加大侧柏的种植力度,其生长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因此,侧柏主要生长在丘陵山地、石质裸岩地貌。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辽西为半干旱地区,当进行侧柏的种植后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文章先进行侧柏生物学特征的分析,然后对辽西半干旱地区侧柏育苗技术予以阐述,最后研究其相关造林技术,意在改善此区域整体自然环境,以促进其更好发展。
关键词:辽西半干旱地区;侧柏育苗;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S791.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50辽西地区的土壤瘠薄,且具有气候干旱和生态环境恶劣的特点,其境内主要是以石质山地为主,多数为粗骨褐土,具有较高石砾含量,满足种植条件的树种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成活率和保存率下降。
延缓荒山造林绿化进程。
使其成为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首选树种。
由此可见,半干旱地区的环境比较恶劣,急需进行绿化处理,以发挥侧柏在改善地区环境质量中的作用。
1侧柏生物学特征的分析1.1 侧柏的分布区域侧柏的分布区域相对较广,且分布主要与温度和降水等因素相关,由于侧柏适宜在干旱、温度较高环境下生存,属于华北地区常见植物之一。
从温度条件来讲,侧柏植物具有相应要求,即自然分布时年均温度需要超过8℃,如果年平均温度低于7.5℃,其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温度的降低会使其幼年出现干梢现象。
对于辽西半干旱地区来讲,虽然侧柏幼年可能会出现冻害与生理干旱情况,但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生长速度会有所加快,且具有较高的保存率。
朝阳地区天然侧柏的生长主要位于海拔低于900m的区域,陕西海拔1800m左右区域也比较常见。
1.2 生长特征1.2.1适应性强由于我国北方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造林树种的选择通常为樟子松和油松等,大部分不耐含钙质、石灰岩类土壤,加之侧柏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可以生长于凝灰岩或石灰岩等风化土壤。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问题是植被率较低,造林成活率较低。
不仅如此,持续的干旱加剧了林地退化、沙化程度。
因此,在辽西北干旱地区几乎每年的春季都会遭受沙尘暴的侵袭。
由于受辽西北半干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不良的条件限制,采用一般性常规化的植树造林技术常常造成植树造林成活率不高,从而影响了绿化进度。
为此,针对辽西北干旱地区我们尝试采取了几种新型的造林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栽植苗覆盖造林关键技术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春季多大风无雨,因蒸腾速度加快,极易导致所栽植苗木严重失水,最后因苗木抽干而导致死亡。
在辽西北干旱地区提高成活率造林中,对2年生或以上的裸根苗栽植时(比如油松苗、沙棘苗、锦鸡苗等),应用苗木覆盖栽植技术效果较好。
该技术主要环节是:当春季完成苗木造林栽培后,随即用土将苗木覆盖封严,待干旱大风季节过后,再适时对覆盖栽植的苗木进行撤土。
该项技术不仅保证造林苗木的水分流失大幅度减少,而且极其有利于造林苗木成活率、保存率的提升。
2容器苗培育和深栽造林技术2.1造林容器苗的培育技术。
造林实施容器苗培育技术的主要环节是:将2年生的苗木修剪根系并充分浸泡后装入容器袋内。
容器苗植入容器的适宜时间在4月上旬。
苗木浸根并充分吸水后植入容器袋并将预先混合好的容器土装入容器袋内。
填土时要注意对容器苗进行提苗,目的是避免容器苗根部被窝,混合土回填充分后进行墩实,然后放入比地面低35cm的苗床中,随即灌水。
待灌水完全下沉后,将容器袋内、容器袋间的缝隙全部填满混合土。
以后视旱情及时补水,整个生育期灌水5~6次、施肥3~4次、除草4 ~5次。
10月末11月初灌封冻水,并采取覆土进行苗木防寒。
2.2容器苗深植深栽造林技术。
容器苗深植深栽造林技术主要是与容器苗相配置。
造林时首先在预先挖好的坑内放入少量覆土,以后将容器苗放入栽植坑内应用常规的造林技术进行栽植。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容器苗深植深栽造林技术在进行苗木栽植时,应比苗木原来的深度深4~5cm,同时注意灌水量要适宜。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侧柏,又称扁柏,柏树,是柏科侧柏属的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北部及西北部,为我国特有树种.由于其特有的抗旱,抗寒性,并具有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的特性,近年来,已成为辽西北半干旱低山丘陵的主要造林优良树种,在建平县已被大面积栽植.随着荒山绿化工程的不断扩大,侧柏的用苗量逐年上升,为保证造林用苗,现将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参考.1圃地的选择与整地I.I苗圃地的选择.侧柏幼苗喜疏松肥沃的土壤,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和壤土,并且应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不宜选择土壤过于黏重或低洼积水地,也不要选择迎风口处的地块进行育苗.1.2精细整地.选好育苗地,一般应于秋季进行耙压翻耕,深度达到30~35cm,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每亩施入优质农肥5000~7500kg,春季整地时施入50%的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防治地下害虫.2浸种催芽为了使侧柏种子发芽迅速,整齐,播种前宜进行热水浸种催芽处理.又因侧柏的种子空粒较多,催芽前应进行水洗,将浮于水面的空粒捞出,再用0.3%~0.5%的硫酸铜溶液浸种1~2h,进行种子消毒,然后进行种子催芽.适宜辽西北地区的催芽方法是:将种子放入缸内,倒入50℃~6O℃热水(两开一凉),边倒边搅拌到不烫手为止,浸泡24h后,捞出飘浮的秕坏种子和杂质,用细孔筛把已膨大的种子和不鼓粒分开,将未膨胀的种子再用80℃~90℃热水如前处理,连续2~3次,大部种子均能膨胀.每次选出吸水膨大的种子,要及时放入筐篓里,上覆湿麻袋,放入湿暖通风处晾晒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 ~2次.5~6d后当种子有1/3~1/2裂嘴露白,即可播种.3播种3.1播种时期.辽西地区宜春播,具体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6℃左右(即4月下旬)为宜.为了避免晚霜为害,经催芽的种子最好在晚霜终止前几天播种,恰逢晚霜过后出苗,最为安全.3.2播种量.为了经济用种和达到适宜的密度,必须正确掌握播种量.侧柏种子的空粒较多,经过水选,催芽的种子发芽率有所提高,但为了保证苗木产量和质量,播种量不宜过小,当种子的净度为90%以上,种子发芽率为85%以上时,亩播种量要保证1Okg左右为宜.3.3播种技术.①畦播,畦长lO~20m,宽1m,床高15cm,每畦纵播3~5行,在整好地的畦内先灌足底水,土壤松散后开沟播种,沟深2~3cm, 播幅5~10cm,播后及时覆土1~1.5cm,再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以利种子发芽.有条件的苗圃,可在覆土后进行覆草,以利保墒.②垄距.垄底宽60cm,垄面宽30cm,垄高l2~15cm.采用宽幅条播,先于垄上开沟,双行条播,垄上行距15cm,播幅3~5cm,开沟时,深浅一致,播种后覆土1~2cm,然后用磙子轻压1遍,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4苗期管理4.1间苗,定苗与移植.经过催芽的种子,一般经过10d左右即可出土,20d左右为出苗盛期,出土发芽率为70%~80%.为了保证全部发芽,要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一定要灌透底水.注意不要灌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出苗.在幼苗苗高3~4cm时,进行首次间苗,间去弱,小,残,次苗,以后根据情况再进行间苗I~2次;最后一次在苗高1O~15cm时进行,这次间苗结合定苗,一般掌握每亩留苗10万~l2万株为宜.4.2肥水管理.侧柏种子出土前忌灌蒙头水,出苗后要适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辽西半干旱地区,全年可灌水4~6次.侧柏忌涝,雨季注意排水,以防苗木根系腐烂.苗期追肥2次,在6~7日进行.每次每亩追尿素7.5kg或硫酸铵10kg, 施肥后要灌水.8月中旬后,控制追肥,灌水.如秋季不起苗,越冬前要灌1次防冻水.4_3松土除草.育苗地要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生长.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一般苗木生长前半期,每隔10~15d进行1次松土除草,苗木生长后半期每20~30d进行1次松土除草.4.4病虫害防治.侧柏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在苗木出齐时可每10d喷洒1次0.5%~1.0%的等量式波尔多液或l%~2%硫酸亚铁药液进行防治.4.5防寒越冬.侧柏苗木越冬要进行防寒措施.在辽西地区,越冬前应当灌1次封冻水.然后进行埋土防寒.应当注意的是,埋土防寒不能过早,一般应掌握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撤防寒土也不宜过早,一般掌握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 ?49?辽西北半千旱地区侧柏规范化育苗技术辽西北地区沙棘林栽管现.状及其应对举措摘要:沙棘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良树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由于受极度干旱,病虫危害加剧,土壤营养不良,产权制度不尽合理等诸多因子的干扰和影响.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丰富的沙棘资源.濒于严重破坏,本文论述了沙棘资源发展与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举措.关键词:沙棘;栽管;半干旱地区;举措沙棘林以其特有的防止水土流失水,改善生态气候,果实药食保健等多功能的效应,成为北方半干旱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绿化树种.近几年,位于辽宁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大力推进沙棘林的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至2009年末,建平县发展沙棘林120万亩,占全县有林面积的31%.但是,由于受极度干旱,立地条件较差,沙棘木蠹蛾等病虫危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建平县的沙棘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出半干旱地区沙棘林的栽管保护举措的意义十分必要.1沙棘林发展存在的问题1.1极度干旱威胁沙棘林的持续发展.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50mm,依据沙棘林的需水特点,该降水量基本能满足沙棘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年降水多分布在7~8月份,雨季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O%~80%,并且水土保持工程不到位,生长季节的沙棘植株需水得不到有效地供给.因此,极度干旱是制约沙棘林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1.2土壤瘠薄导致沙棘林生长衰退.早期栽植的沙棘林,由于忽视了高标准整地,致使部分沙棘林生长立地条件极差,土层较浅,土壤瘠薄,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极低,沙棘树不能及时有效吸收土壤里的各种营养,沙棘树生长处于饥饿或半饥饿分2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返青水.5苗木出圃移植刺槐播种2年后即可出圃栽植.小苗要在翌年春季进行苗木移植.移植时间应掌握在早春的3~4月份为宜.有时为了培育大苗,需前后移植2~4 次.移苗后培育1年,株行距掌握在10cmX10cm,培育2年苗株行距掌握在20cm×40cm,培育3年生苗株行距掌握在30cm×40cm. 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于勇李星?50?状态,严重地影响了沙棘林的正常生长发育.i.3沙棘木蠹蛾的危害加剧了沙棘林的损毁.近几年,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沙棘林普遍发生了沙棘木蠹蛾,严重影响沙棘林的发展.沙棘木蠹蛾以小幼虫钻蛀沙棘主干,老熟幼虫转移危害根部,尤以老龄幼虫危害严重.小幼虫十几头至几十头群集危害,造成沙棘树木表皮干枯或木质部被蛀空,老熟幼虫钻蛀根部,树根大部被蛀空,导致整株死亡2沙棘林保护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2.1改善现有沙棘生长环境,蓄积天然降水在半干旱地区无人工灌溉条件下,加强现有沙棘林土壤水保工程建设,是保护与发展沙棘林的有效措施.水保工程可采取沙棘树根际挖鱼鳞坑,或按一定距离整修竹节豪,整修台田等工程技术措施,以拦截蓄储天然降水,供给沙棘树用水.在无灌溉条件下,尽量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水源.2.2推广沙棘果实有序轮回采摘.沙棘果是二年生枝结果,采果时将结果枝剪下以后,必连带一年生枝,即翌年的结果枝也一并被剪掉,这样明年就不可能再结果或很少结果.因此,人为地造成了沙棘树隔年结果现象,使果实总产量大大降低,直接影响沙棘果的经济效益.实行二年采果或三年采果不仅能使树势得以恢复,还能实现每年都有果可采.2-3实施平茬复壮沙棘林.沙棘林生长到一定树龄以后,会逐渐走向衰败,通过平茬可以形成大量的根蘖苗,形成新林速度快,此举是树龄老化的沙棘林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平茬的季节应控制在沙棘树休眠期进行,并以早春2月效果最好.平茬树龄因地段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地区的土壤瘠薄地块,一般以lO年树龄即可采取更新复壮.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可掌握在15~l8年树龄或以上进行更新复壮.2.4综合防治沙棘木蠹蛾等病虫害.沙棘林的主要虫害是沙棘木蠹蛾,红缘天牛,沙柳木蠹蛾,芳香木蠹蛾等蛀干性害虫.尤以沙棘木蠹蛾危害严重.对沙棘木蠹蛾的防治,可在每年的6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前进行人工诱杀,或7月上旬以后在成虫产卵和孵化幼虫后未侵入木质部前进行防治比较有利,药剂可选用50%对硫磷2000~2500倍液, 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对其他虫害的防治,可以根据危害情况适时防治.122400辽宁省建平县林业局李星于勇。
新农业2021年/第01期/下半月刊/总第935期农技侧柏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赵国杰(朝阳县乌兰河硕乡林业工作站,辽宁 朝阳 122632)摘 要:侧柏的根系十分稠密,成林后有利于水土保持。
本文将对侧柏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展开详细的描述,包括种子的采集与处理、育苗地与容器选择、苗期管理等,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侧柏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对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经过研究发现,容器培育出的侧柏苗株成活率较高,并且育苗周期短,因此要大力推广容器育苗技术在侧柏造林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侧柏种植的质量。
一、容器育苗技术(一)种子采集与处理在采集侧柏种子时,要优先选择生长茂盛、无病害的树种,尽量在树种成熟的时候进行采集,采集完成后要将种子进行晾晒,目的是避免种子发霉,等到种子表皮晒到开裂后即可取出。
另外,要想提升种子的发芽时间,就要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用水浸泡、用溶液浸泡、催芽处理等。
(二)育苗地与容器选择选择育苗地时要注意周边的交通,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位置,地形较为平坦,靠近水源,尤其是不能远离造林地,这样培养出的苗木可以更好地适应造林地,从而有效提升成活率。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容器,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育苗容器是无底的聚氯乙烯袋,规格通常为直径7cm左右,高为15cm上下。
另外,蜂窝状塑膜容器育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育苗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操作便捷、育苗周期短的优势,应用蜂窝状塑膜容器育苗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幼苗的成活率,还可以提高苗木的质量。
(三)营养土的配制和装袋通常情况下,配制营养土需要选取松林或其他林地表层25cm后的土壤,将土壤敲碎、消毒之后,再适量添加一些草木灰和有机磷肥,经过混合以后调配成营养土,要注意的是营养土在配制完成后不能立即装袋,需要在营养土堆积发酵后再进行装袋,从而提升土壤的肥力,确保土壤养分可以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河南农业 2016年第3期(中)尹俊武 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2500摘 要:侧柏为温带阳性树种,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抗盐碱,浅根性,侧根发达,在辽西地区分布广泛。
在青龙河流域,集中连片有大面积天然侧柏林分布。
通过对天然林调查,总结侧柏与其他乔灌木的比较优势,在辽西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生态工程中,发挥侧柏生态优势,取得恢复植被最佳成效,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关键词:侧柏;分布;生态利用一、侧柏的生物学特性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为温带阳性树种,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生长更好;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在干燥、贫瘠的山地上,生长缓慢,植株细弱;浅根性,但侧根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适应干冷气候,在辽西地区无冻害。
二、侧柏在辽西的天然分布辽西地区多年持续干旱,天然降雨500 mm 左右,且多集中在7-9月。
侧柏在辽西分布较多,也生长有部分古树,树龄达到几百年。
在辽西青龙河流域,前进乡至刀尔登一带,连绵十几千米,集中连片分布着天然侧柏林,树龄100~200 a,面积250 hm 2,均生长于阳坡或半阳坡,林相整齐,天然更新良好,郁闭度大于0.6,林下灌木生长良好。
灌木的生长保证了优势种幼树的生长。
侧柏是青龙河流域阳坡中上腹唯一大面积生长的天然林,为在辽西地区人工造林,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基地。
三、侧柏与其他乔灌木的比较优势(一)抗旱性辽西青龙河流域的天然侧柏林,生长于阳坡,是影响改善小区域环境的主导因子。
乔木林林相稳定,无病虫害发保证地面植被相对茂盛。
(二)侧柏为建群种经调查,天然侧柏667 m 2株数不等,无论株数多少,林下灌木种类、生长状况都较好。
侧柏林地内的灌木,除生长有荆条(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和花木兰(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等半干旱地区生长的灌木外,还有其他以半湿润地区生长的灌木为主,如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 DC.)和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ge.)等,其中小叶白蜡最大亩株数达924株,最高1.5 m,虽然长不成高大乔木,如果没有天然侧柏的乔木遮挡,相似环境只能生长荆条、山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Hu et H.F.Chow)等灌木,因此,侧柏为建群种,对当地环境起到有益和起决定性作用。
·63·引言辽西干旱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这也导致了辽西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低下。
目前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带动下,辽宁省十分重视辽西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辽西干旱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造林基础条件对植树造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普通的抗干旱树种以及干旱造林技术并不适用于辽西干旱地区。
因此对于辽西干旱地区造林树种以及造林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合理的树种选择以及改进后造林技术将会大幅度的增加辽西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进而起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分蒸发,改善土壤贫瘠的效果。
本文首先阐述了辽西干旱地区造林的基础条件以及适用的树种,并分析了影响辽西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技术上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以期为辽西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1.辽西干旱地区造林基础条件造林基础条件指的就是造林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有树种的选择,种植土地的整理,苗木的选择和处理等工作。
从适用树种上来讲;由于辽西干旱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常年干旱少雨,而且容易受到风沙的侵蚀,土地较为贫瘠,选择树种时要充分考虑到立地条件的约束。
立地条件除了上述气候环境因素外,还必须要考虑到土壤的酸碱度,以及蓄水能力等。
经过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在辽西干旱地区独特的立地条件下,适用的树种有油松、沙棘,山杏等耐干旱树种,其中以油松的抗干旱效果最为明显,成活率也最高。
因此目前关于辽西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技术的研究多数是以油松为主要栽培树种进行展开。
其次,从土地的整理上来讲,辽西干旱地区多山地和丘陵,因此土地的整理就必须依据当地特殊的地形,沿着等高线使用水平沟整地法进行整地。
这种整地的方法更加利于土壤水分的存储,为苗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在进行整地的过程中除了要依据当地特殊的地形开展外,还必须要避开原有植被,保证植被覆盖率不会减少。
完成上述工作后,最重要的就是对于苗木的栽培和处理,只有合适的苗木以及苗木培养方式,才能够保障苗木栽植的成活率。
侧柏人工林栽培技术在辽宁西部干旱地区的应用作者:杨金国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31期[摘要] 辽宁省西部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很多树种都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
为了改善当地的绿化状况,可以通过种植侧柏、推广侧柏人工林栽培技术的方式,实现封山绿化的远大目标。
基于此,本文就辽宁省西部干旱地区侧柏人工林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侧柏;人工栽培技术;育苗技术;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 S79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31-67-2侧柏喜欢阳光和温度适中的生长环境,辽宁省西部地区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干旱少雨、立地条件较差。
因此,提高育苗及造林技术水平,才有助于侧柏人工林的营造与生长。
1 辽宁西部干旱地区侧柏人工林育苗技术1.1 采集树种侧柏生长五六年后就会结出果实,但要想培养出良好的树种,就要选择30年生左右的无病虫害、健康、壮硕的母树进行树种采集。
树种大约在10月左右成熟,采集的球果可以通过晾晒的方式使其炸裂,然后拿出种子,风干后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保存。
一般出种率在10%左右,发芽率在80%左右,1 kg种子约有2 050粒。
常温下保存的种子在两三年内发芽率较高。
1.2 育苗1.2.1 科学选择育苗地。
育苗地以土质疏松、营养丰富、地势平缓的土地为主。
要利用整地、翻地等方式将碎石剥离、土块打碎,之后应施撒基肥,提高土地养分含量。
1.2.2 种子催芽。
播种种子之前,将种子放入35 ℃温水中浸泡12 h,然后捞出放在无风向阳的位置晾晒,每日清水冲洗一次,要多次翻弄种子,若发现超过50%胀涨裂,则能使用。
1.2.3 整床播种。
最佳播种时间为3月1-20日,通常可以选择垄播。
667 m2地播种150 kg;667 m2地垄底宽70 cm,垄面宽33 cm左右,垄高18 cm左右,垄间距70 cm。
每垄垄面可采取单、双行播种,若使用双行,播幅为6 cm,若使用单行,播幅为11 cm[1]。
浅谈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条件的造林技术作者:孙廷志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2期摘要:辽宁西部处于干旱少雨地区,该地区与科尔沁沙漠接壤,面临着被沙漠侵蚀的危害。
为提高当地的抗沙能力,要对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在辽西半干旱地区使用合理造林技术,进行封山绿化。
关键词: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S72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80辽西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要实现该地区的封山育林目的,必须采用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抗旱效果好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技术栽植,才能够达到封山育林、防风固沙的效果。
1 科学选择树种、对苗木进行合理保湿造林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树种的质量,只有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科学分析,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造林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提高群众的造林、护林意识。
根系旺盛、生长力强、耐旱性好、抗逆性强的树种主要由侧柏、油松、沙棘等,这些品种的树木十分适合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种植。
在起苗7d前,要对苗圃进行浇水,让苗木根系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吸收。
容器苗在运输的时候,做好容器袋的保护,防止袋子破裂损伤根系。
在进行造林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树苗要坚持“随时用、随用起、随时运”的原则,树苗运到地点后,马上进行栽植。
若不能做到以上要求,要对树苗进行蘸泥浆、保湿、假植等处理工作,确保苗木活性不受影响。
2 集水造林通过有效的集水措施,保留水分,为土壤条件进行改善,提高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
一般苗木栽植整地措施主要由水平沟、鱼鳞坑与小穴3种措施。
第1种适用于10°以上或弃耕地坡度较缓的地段,整地规格为160cm×60cm×50cm。
第2种适用于坡度15~25°的山地斜坡地段,整地规格为70cm×60cm×50cm。
第3种适用于坡度在26°以上,土层较薄的山地陡坡地段,整地规格为40cm×40cm×40cm。
景观农业J I N G G U AN N O N GY E林业技术 辽西干旱地区在困难立地条件下运用的造林技术潘 兴(北票市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办公室,辽宁北票 122100)摘 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辽西干旱地区在困难立地条件下,只有科学运用造林技术,才能实现荒山绿化的发展目标。
基于此,重点探讨了辽西干旱地区在困难立地条件下运用的造林技术。
关键词 干旱;困难立地;造林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在造林中只有结合当地环境,合理选择造林技术,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
1 科学选择树种辽西干旱地区由于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等影响,常年降水时间集中,降水量较少,土地干旱贫瘠,导致植树造林环境相对恶劣。
在辽西干旱地区困难立地环境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时,只有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坚持因地制宜等原则,科学选择抗逆性强、耐瘠薄和干旱、根系发达的大扁杏、山杏、荆条、侧柏、樟子松、蒙古栎、沙棘和油松等长势良好的树种,才能提高造林效果[1-2]。
2 树苗保湿处理在辽西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要做好树苗内水分保持工作,从而才能保证树苗生理活性不受影响。
一般在起苗前7 d,应提前浇水、浇透,确保树苗吸收足够的水分。
在起苗、运苗的过程中,若采用容器育苗,则不可破坏容器,要保护好树苗根系;若运输裸苗则必须做好根系保护处理工作。
在树苗造林期间,应坚持随起、随包、随运、随栽的四随原则;若条件不允许,应配置稀泥浆后用树苗根系蘸取,然后做好保湿、假植等运输工作。
3 收集水源组织造林辽西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的过程中,可通过集水造林的方式,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理化特性等,促使土壤墒情得到改善,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常见的集水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竹节壕集水 若造林地坡度小于15°,应采用120 cm× 60 cm×50 cm的规格集水整地造林。
3.2 鱼鳞坑集水 若造林地选在山地地区且坡度在15°~25°,应采用70 cm×60 cm×50 cm的规格集水整地造林。
侧柏育苗与造林技术解析作者:周微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0期周微侧柏是我国名树,也是一种常绿乔木,它的应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自古以来备受世人重视。
侧柏不仅寿命长,还有耐寒、抗旱、抗逆性强等特点。
文中对侧柏育苗与造林技术做了以下分析。
一、侧柏特点侧柏属于温带树种,较适宜在温暖潮湿以及干冷的气候中生存,即使每年降雨量在300~1600mm,平均气温在8~16℃的气候条件下都长势良好,其还能在零下35℃寒冷环境下生存。
侧柏对土壤要求不高,也可在花岗岩、石灰岩、紫色页岩等用地上造林,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广,中性土壤中也能生存,微碱性以及微酸性土壤上亦是生长旺盛。
也有较强的抵抗盐碱力能力,在含盐量0.2%左右的土壤上也能良好生长。
但侧柏有耐涝能力弱特点,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上或者地下水位过高时,侧柏很容易烂根并死亡。
二、侧柏育苗技术1、选地、整地、施肥选择侧柏育苗地时,应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轻壤土与沙壤土,不宜选择粘性土壤或低洼有积水的地方,也不宜选择在迎风口处。
处理育苗地时要做到深耕细耙,施足底肥。
翻地一般选择秋翻,翻耕的深度在25cm左右,春季翻地深度一般在15cm左右,根据秋季深翻地情况,可在每亩地中施入2500~5000kg厩肥,再将粪肥施入土中,翻拌均匀并整平。
2、催芽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至少12个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到篮筐内,放置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每天用清水至少清洗一次,并要经常翻拌,发现种子有一半以上裂口时就开始播种。
3、播种侧柏适和在春季播种,播种时也因各地区条件与气候差异原因,播种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侧柏生长速度缓慢,为使苗木的生长期延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时的进行早播为宜,例如:东北地区以4月中、下旬为宜,西北地区在3月下旬~4月上旬,而华北地区则在3月的中、下旬进行。
北方地区侧柏一般采用床播与垄播育苗,在一些较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低床育苗方式,播种量在150kg/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