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陶行知教育名篇》试题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请填上下一句。
3、近世所倡导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
4、“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
5、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填前五条)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
6、两种心理对儿童有害。
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
7、自从福录伯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的重要;自从蒙梯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的之效力。
8、陶行知创立了“ 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
9、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谁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革的旗手:(A )A、陶行知B、鲁迅C、蔡元培D、郭沫若2、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
(B)A、成绩教育B、生活教育C、品德教育D、社会教育3、教育究竟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D)A、能的表现B、学的表现C、礼的表现D、力的表现或变化4、“每天四问”指的是(A)A、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B、能力品德智力发现有没有进步C、身体学问能力品德有没有进步D、工作道德智力发现有没有进步5、平民教育重要的工具课本是--------(D)A、《史记》B、《山海经》C、《百家姓》D、《千字课》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平常人对于机会怎样对待?(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2、怎样做大众的教师?(追求真理、讲真话、驳假话、跟学生学、教你的学生做先生、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3、育才“高级七常能”是哪七种?(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演讲、会领导工作)4、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提出哪些具体建议?(解除儿童的恐怖、打破重男轻女之风尚、提倡儿童卫生、拯救文化饥荒、培养人才幼苗、提倡儿童娱乐、开展托儿所运动、建立儿童工学团、培养合理之教师父母、抢救战区儿童)5、简述“做”的三种特征。
合肥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评析及作文题目陶行知立志做“一品百姓”的立意分析作文辅导0408 07542015年合肥二模试题评析及作文题目陶行知立志做“一品百姓”的立意分析安徽阜阳市城郊中学李卫全4月7日上午,具有高考风向标之称的“二模”正式开考。
此次考试不仅科目安排与高考一样,很多老师都分析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二模”在难度上与高考非常接近,考生们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好好练练手。
一、作文审题分析此次作文题形式很平常,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过材料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让考生来谈论“一品百姓”。
材料大致内容是:古往今来,想做一品大员一品高官的比比皆是,但立志做一品百姓的寥若晨星。
半个世纪前,教育家陶行知做了第一人,他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做一品百姓的口号,并从自我做起,想老百姓、学老百姓、做老百姓,比一品大员一品高官高贵得多。
作文题目立刻引起大家的关注,不少老师看到作文题后分析说,这样的材料内涵比较深,想要写好写出高分不太容易。
让我们先看看合肥二模作文题目的出处:它来源于一段文字要做“一品百姓”古往今来,立志要做“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的比比皆是,而立志要做“一品百姓”的却寥若晨星。
但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却做了天下第一人。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到“一品百姓”的口号。
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光彩耀人、彪炳历史,比那些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都要高大得多的“一品百姓”。
一品高官是官之极品,人臣顶尖,一人之下,万人之眩。
做“一品百姓”,则是百姓之佼佼者,平民之精英,也居之不易。
一品高官须靠乌纱、头衔、豪宅、美车来证实,“一品百姓”则体现在一流的德行、一流的襟怀和一流的爱心上。
“一品百姓”虽居江湖之远,但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爱国不甘人后,救亡一马当先。
单项选择题1、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几乎相等,是()。
1.初生儿2. 5岁儿童3. 2岁儿童4.周岁儿2、提出操作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对环境是进行“操作”,而不是简单地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1.班杜拉2.斯金纳3.华生4.弗洛伊德3、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是()。
1.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2.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评价过程3.注意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和反思过程4.注意过程、保持过程、替代过程和动机过程4、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1.每天4小时2.每天3小时3.每天2小时4.每天1小时5、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互相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1.转换性2.相容性3.界限性4.规则性6、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的是()。
1.梁启超2.蔡元培3.康有为4.陶行知7、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1.《母育学校》2.《理想国》3.《爱弥儿》4.《大教学论》8、 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1.小孩察物学堂2.蒙养院3.托儿所4.幼稚园9、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1.皮亚杰2.裴斯泰洛齐3.洛克4.福禄贝尔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
1.引导性2.长期性3.方向性4.艰巨性11、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在小班进行2.在大班进行3.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4.在中班进行12、下列提出著名的社会化课程论的教育家是()。
1.蔡元培2.张宗麟3.康有为4.张雪门13、社区教育起源于( )。
1.法国2.英国3.丹麦4.美国14、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是()。
1.分科课程2.正式课程3.隐性课程4.领悟课程15、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陶行知知识竞赛部分题库选择题1. 下列哪句话不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A )A格物致之B捧若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C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D爱满天下2. 陶行知_____C__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C教学做合一D知行合一3. 陶行知生于___D____年。
A1946 B1827 C1769 D1891年4.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___A____”,推动同胞共赴国难。
A中华业余学校B香港大学C劳工幼儿团D香港高等师范学校5. 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C)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行动与只是同等重要,同时发生6.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这体现了(A)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B、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C、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7.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为中心的是(C)A.教B.学C.做8. 1927年3月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_A____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9. 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__A____运动。
A小先生 B 素质教育C爱国抗日D实践教育10. 陶行知提出了三大主张,不包括( D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先做人后做学问”11. 请问谁称陶行知为“万世师表”?BA 毛泽东B 宋庆龄C李大钊12. 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C)A、主动性B、兴趣C、创造性13.我校秉承谁的教学思想?(C)A叶圣陶B蔡元培C陶行知D张伯苓14. 1917年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___A______侵略,收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
《中国学前教育史》试题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共15分)1 、奏定学堂章程2 、《颜氏家训》3 、活教育二、判断题(20分)()1 、生产劳动对于幼儿教育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 、学前教育早在学校产生以前就有了。
()3 、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5 、我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6 、“孺子室”是我国第一个幼儿教养机构。
()7 、我国在古代就重视对“神童”的培养和选拔。
()8 、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9 、有组织的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0 、贾宜是先秦以来第一位较全面地论述早期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1 、颜之推的胎教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
()12 、我国创办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
()13 、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14 、陈鹤琴创办幼儿园的宗旨是:研究和试验如何办好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方法,以便普及全国农村。
()1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尽管困难很多,但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仍有很大发展。
()16 、“保教结合”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至今仍适合我国的学前教育。
()17 、陶行知是我国为工农服务的乡村和工厂学前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18 、张雪门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是从幼稚园课程着手的。
()1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学前教育很注重学习苏联的经验,现在这些经验已经过时,完全不适用了。
()20 、外国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我们都要努力去学。
三、选择题(10分)1 、我国古代的胎教学说形成于()。
①西周②春秋战国时期③西汉中期2 、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胎教学说的是()。
①孔子②邓太后③贾宜3 、我国开始从儿科学、生物遗传学的角度深入研究胎教学说的是()时期。
①唐宋②元明清③现代4 、提倡“耕读相兼”的教育家是()。
潭北小学教师陶行知教育思想读书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1、陶行知先生()年()月()日出生于安徽省(),原名(),()年()月()日在上海病逝。
祖籍()2、陶行知在上海病逝,毛泽东亲自为他写悼辞,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周恩来的题词是(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董必武说他是(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郭沫若题词(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林伯渠曾赞誉陶行知是(反洋化教育反传统教育)的旗手。
3、1914年,陶行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大学。
他的毕业论文发表在《金陵光》学报上,其中阐述了()的关系。
表明他已经深刻认识到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质,促进国家进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1914年8月,陶行知留学于()攻读市政,1915年获得该校()学位。
5、1915年秋,陶行知转到()学习,师从()、()教授,研究美国大众教育行政问题,这段学习经历对陶行知回国后普及大众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1917年,陶行知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主张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提倡(),推行()教育。
7、陶行知1919年2月发表了()论文,提出教育改革的主张。
他既反对“食古不化、沿袭陈法的(),也反对“仪型它国、替外国人拉洋车”的()。
8、1918年,在南京高师校务会议上,陶行知提出把“教授法”改为(),提倡教学相长,主张教与学结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
9、“五四运动”期间,陶行知倡导男女教育平等。
1920年,他率先促成()首次招收女生,并与北京大学相约,开放女禁,招收女生,开了中国高校()的先河。
10、为改革旧教育,提倡新教育,陶行知着力引进办学试验。
1923年,与姚文采创办(),决心要用()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二、单项选择题1、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
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行动与知同等重要,同时发生2、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的中心是()。
1.(2016年教育学统考)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
(A)国子学(B)大学(C)四门学(D)广文馆2.(2011年教育学统考)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 )。
(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书认可办法》(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3.(2011年教育学统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4.(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以吏为师。
5.(2016年武汉大学646)六等黜陟法。
6.(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京师同文馆。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7.(2014年苏州大学)简述朱熹德育的思想。
8.(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论述题---为题目类型9.(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试述孔子的教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1.(2016年教育学统考)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
(A)国子学(B)大学(C)四门学(D)广文馆【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国子学、大学馆、四门馆、广文馆、律馆、书馆、算馆都属国子监管理。
一般限年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18岁以上,25岁以下。
唯广文馆不受年龄限制。
2.(2011年教育学统考)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 )。
(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书认可办法》(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重要举措的掌握程度。
近代,帝国主义通过教会学校对华文化的侵略进一步加深、加剧,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为了收回教育权,北洋政府1925年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文件。
3.(2011年教育学统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
精品文档一、单项选择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D. 教学目标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培养目标素是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 ( A )C.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B A 教师家长 C A 发展 B 全面协调可持续自我 D 同伴A 合作精神B 友爱精神C 奉献精神D 自律精神 B. A. C 以人为本 D 统筹兼顾观察法访谈法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实验法孔子代表作11.(A) ( C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行动研究法A 自觉性 B 自制性 C 果断性 D 坚持性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 A( B )《论语》B《学记》《大学》C《理想国》D B 学校教育 C 环境 D 家庭教育节的能力。
A 遗传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视角B. ( C )视敏度( A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3.心里断乳期是指C. 视野D. 明适应A 师生关系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C A 幼儿期 B 儿童期少年期D 青年期 B 上下级7. B 学习需要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一、C 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 A 学习动机 ( )学习期待。
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单项选择题学习兴趣C D ( B )标准参照测验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为适应科学知识加速增长和人持续1. 常模参照测验 B. A. 技能A 定势 B 迁移 C 应用 D 13.( C )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团体参照测验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目标参照测验 D.C.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
育制度称为(A ) 讨论法演示法A 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谈话法 B C 讲授法 D 是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
北京陶行知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台风 B.大气的水平运动 C.大气的垂直运动 D.热力环流参考答案:D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而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组成了热力环流,因此大气的水平运动不是组成热力环流。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
因此本题D正确。
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根据图中等水温线数值分布及弯曲形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B. 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C. 甲图洋流为暖流D. 乙图洋流为寒流24. 图中所示区域均位于太平洋,则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判断正确的是()A. 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B. 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C. 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D. 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参考答案:23. B 24. C试题分析:23. 水温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上两极递减。
读图,根据图中等水温线数值分布及弯曲形态判断,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A错。
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B对。
甲图洋流水温比同纬度两侧水温低,为寒流,C错。
乙图洋流比同纬度两侧水温高,为暖流,D错。
24. 结合前面分析,若图中所示区域均位于太平洋,则甲应是加利福尼亚寒流,A错,C对。
乙图的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B、D错。
3. 从兰州开往西安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A.对铁轨南侧磨损较重B.对铁轨北侧磨损较重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参考答案: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A.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风向是西南风 B.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C.赤道上空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D.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参考答案:B5.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折射作用D.散射作用参考答案:D6. 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陶行知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种观点体现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B.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C.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D.学生是自主发展的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2.现行法律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4.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 )属性的人。
A.自然B.社会C.实践D.现实5.造就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加强发展现代教育科学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大力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不断扩招6.在看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广受学生欢迎?( )A.对峙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型7.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
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8.对学生的培养及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9.( )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A.以人为本B.终身教育C.人的发展D.素质教育1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揭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 )。
A.独特性B.自主性C.发展性D.主体性11.北京市某校2022年期末考试的主题是“超市购物”,利用体验式学业成果展示,用超市的形式呈现各项考察内容。
学生以去超市购物的方式,选取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二年级各项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语文、数学、英语根据本学科特点分别设立不同的考查板块,每个板块设立一个购物区域,每个区域的考查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简单、中等、提高。
连山区小学教师学科知识与技能考试《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应知应会50题一、填空1._________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2.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
3.1927 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______________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同教育的新路,还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了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
4.民主的教育是、民治、的教育。
5. 和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6.1925 年底,陶行知先生在南开学校演讲《学做一个人》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要素。
7.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陶行知主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并强调_______。
8.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是:、、、。
9.我们可以说,教一切,学一切,都要以为基础。
10.我们对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这一至理名言可以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12.“”是陶公精神的来源,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更应该是我们教师敬业精神的表现。
13. 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14.“墨辩”分知识为知、知、知。
15.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是、、。
二、判断1.“研究性学习”的明显特征是教与学。
()2.陶行知认为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
()4.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而且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哲学方面也很有研究。
()5.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
6.创造教育就是手和脑共同进行的教育。
()7.儿童的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试题预测最新版(二)1、填空题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____。
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2、单选题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核心是_____A : 社会即学校B : 教学做合一C : 教育即生活D : 生活即教育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这是其生活教育论的核心。
3、多选题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 狄尔泰B : 梅伊曼C : 利特D : 拉伊参考答案: B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的了解。
【参考答案】BD【名师点睛】实验教育学的思想最早产生于德国,主张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教育学。
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思想,而拉伊出版的《实验教育学》一书,首次对实验教育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4、填空题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是____。
参考答案: 永恒性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的是_____A : 象征性B : 刻板性C : 专制性D : 自发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自发性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6、单选题下列关于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A : 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B : 坚持性善论C : 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D : 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C 选项是荀子的观点7、多选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主要有_____。
A : 互访B : 家长会C : 家长委员会D : 大众传媒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
8、单选题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_____居于首要地位。
A : 道德教育B : 思想教育C : 农事教育D : 礼仪教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略9、简答题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为什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学习教育学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髙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学总结教育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因而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A公育制度 B保傅制度 C三母制度 D保育制度2 我国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育形式主要是在: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3 我国古代较系统的按年龄划分的学前教育计划最早记载于:A《大戴礼记•保傅》 B《礼记•内则》 C《尚书•大传》 D《大学章句序》4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A《诫子书》 B《家诫》 C《颜氏家训》 D《赤子诗》5 朱熹编写的规范儿童日常生活的诗歌是:A《童蒙须知》 B《小儿语》 C《蒙求》 D《急就篇》6 反对传统儿童教育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提倡教育儿童要顺其自然的是:A贾谊 B颜之推 C朱熹 D王守仁7 我国学前教育开始摆脱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逐步向近代教育发展的标志是:A公育机构的产生 B蒙养院制度的实行 C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D平民化教育思潮的出现8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是:A《教育杂志》 B《新教育杂志》 C《万国公报》 D《教育世界》9 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创办的时间是:A 1878年B 1903年C 1922年D 1942年10确定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11奠定乡村幼稚教育试验活动思想基础的是:A儿童公育思潮 B平民化幼儿教育思潮 C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2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A厦门集美幼稚园 B北京香山慈幼院 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D上海大同幼稚院13老解放区颁布的第一部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A《托儿所组织条例》 B《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C 《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 D《关于组织幼儿教育工作者收集和总结经验的通知》14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A陈嘉庚 B蔡元培 C张宗麟 D杨贤江1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A《幼儿园管理条例》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 D《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6《儿童权利公约》颁布的时间是:A 1956年B 1976年C 1989年D 1997年17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伊拉斯谟斯18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A维吉乌斯 B伊拉斯谟斯 C夸美纽斯 D维尔德斯平19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A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B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 C福禄倍尔幼儿园 D儿童之家20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创办者是:A玛格利特•舒尔茨 B伊丽莎白•皮博迪 C威廉•哈里斯 D苏珊•伯罗21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令是:A《幼稚园令》 B《生活保护法》 C《儿童福利法》 D《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22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A《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B《社会契约论》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论教育》2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A爱 B礼 C孝 D诚2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洪堡德25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A成熟 B物体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化26现代英国主要学前教育机构是:A托儿所——幼儿园 B学校幼儿园 C幼儿之家 D保育学校27现代英国将“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内阁将要实行的四项教育政策之一的文件是:A《哈多报告》 B《巴特勒法案》 C《普洛登报告书》 D《教育白皮书》28确定现代德国幼儿教育发展基本方针的是:A《青少年法》 B《费舍教育法》 C《哈多报告》 D《儿童福利法》29提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是:A卢梭 B杜威 C爱伦•凯 D井深大30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是:A实用主义 B存在主义 C人本主义 D主知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古代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有:A.培养志向B.教以孝悌C.勤俭耐劳D.诚实无欺E.行善积德2福禄倍尔的重要教育著作有:A.《人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慈母游戏和儿歌》D.《教育漫话》E.《幼儿园教育学》3洛克的儿童德育方法包括:A.及早教育B.说理教育C.榜样教育D.实际练习E.奖励与惩罚4二战前英国颁布的与学前教育尤其是与保育学校有关的重要文件是:A. 《巴特勒法案》B.《哈多报告》C. 《教育白皮书》D.《普洛登报告书》E. 《费舍教育法》5前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包括:A.托儿所——幼儿园B.疗养幼儿园C.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D.特殊儿童幼儿园E.体弱儿童幼儿园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1.南京鼓楼幼稚园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3.《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4.“恩物”5.井深大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张雪门幼稚教育目的的主要观点。
教师招聘考试:陶行知典型考题整理【2016年】【单项选择题】陶行知提倡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实质上属于一种()。
A.课堂教学模式B.师生交往模式C.家庭教育模式D.教师培训模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陶行知“小先生制”的理解。
“小先生制”是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更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
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因此,“小先生制”实质上是一种教师培训模式。
D项正确。
【2016年】【多项选择题】关于陶行知的儿童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五指教育B.儿童教育是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C.重视儿童和儿童教育D.儿童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参考答案】BC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对儿童教育的主张。
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和儿童教育,他认为儿童是现在的小主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要尊重儿童的人权。
因此,他提出了“创造的儿童教育”主张。
教育不能改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
首先,儿童教育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基础;其次,他认为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是一个国家今后发展的根本。
B、C、D三项正确。
A项,五指教育是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立的。
【2017年】【单项选择题】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受下列哪位教育家的影响?()。
A.孟禄B.杜威C.巴格莱D.克伯屈【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表现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陶行知受其影响,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020届北京市陶行知中学高三英语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AThis is a list of places to spend the 2020 Olympics if you aren't going to Japan.AustraliaThe fact that the summer Olympics fall during Australia's winter season is worth keeping in mind for two reasons: it makes traveling there cheaper, and it's still not too cold. As far as the Olympics are concerned, there will be no shortage of opportunities to watch the Games in between your various explorations of the country and its limitless activities.ThailandThailand is a breathtaking place 10 spend some time during any summer, and provides a perfect setting for Olympie viewing: You can go scuba diving one morning before watching sports all afternoon, or simply duck out for world-famous street food in between events. But Thai sports fans may also be taking extra interest in the Olympics these days.United StatesThe U.S. is likely to be as interested in the Olympics as any other nation, given is collection of athletes who will be taking center stage. You can rest assured it won't be difficult to watch the Games no matter where you're visiting specifically. This leaves you with all sorts of fun options. You can visit a luxury ski resort town like Aspen, which turns into a gorgeous hiking destination in the summer.Great BritainNot unlike the U, s. Britain will make for a fun place to spend the 2020 Olympics because there's a great deal of national interest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sports, and the local athletes are expected to be competitive. Summer can also be a good time to be in Britain in general," with ly mild temperatures allowing for full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ry. That means you can stay in the beautiful Lake District if you like, hiking or kayaking when you're not watching the Games.1.What is special about Australia as a destination in an Olympic summer?A.Its season.B.Its activities.C.Its sports.D.Its scenery,2.Which country can you go to if you are a street food lover?A.Australia.B.Thailand.C.United States.D.Great Britain.3.What do the U. S. and Britain have in common as fun places to spend the 2020 Olympics?A.They both have a pleasant temperature.B.They are both interested in the Games.CThey both own lots of sports centers. D.They are both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BThere will be more plastic than fish in the world’s oceans by 2050. That is what a new report from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warns. If the current trend continues, the report said, oceans will contain one ton of plastic for every three tons of fish in 2025. By 2050, plastics will weigh more than fish. The problem is that each year at least 8 million tons of plastics end up in oceans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the same as dumping the contents of one garbage truck into the ocean every minute.Not all plastic ends up in the ocean because someone throws a plastic bottle into the water. Plastic containers and other trash thrown onto streets and sidewalks often are swept into oceans. Unlike other types of trash in the ocean, the plastic never bio-degrades. There is a way to slow the amount of plastics going into the oceans — people can recycle more. Currently only about 14 percent of plastics are recycled. Research in Europe shows as much as 53 percent of plastic could be recycled using available technology. The report says that another solution is using less plastic for packaging products. But that is not likely to happen.“Given plastic packaging’s many benefits, both the pos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an across-the-board dramatic reduction in the volume of plastic packaging used is clearly low, ”the report said. But the authors note reducing the use of plastics should be tried“where possible. ”For decades, scientists warned that plastics are killing fish. Research shows that fish are dying from choking after eating plastics. Another cause of death is that plastics cause“intestinal blockage and starvation, ”the environmental group said.4. Why is the garbage truck mentioned in Paragraph 1 ?A. To explain how plastics end up in the ocean.B. To warn people against the ocean pollution.C. To clarify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D. To point out some details of the report.5. Why is plastic more dangerous than other types of trash?A. There is too much of it.B. It poisons the ocean water.C. It is from different sources.D. It is hard to break down.6.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the suggested solutions?A. Pessimistic.B. Curious.C. Unconcerned.D. Terrified.7.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A. People are not aware of the problem.B. Recycling is limited by lack of technology.C. Plastic packaging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ife.D. Fish in the ocean will be replaced by plastics.CThere is an old Chinese proverb that states “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another gets the shade,” and this is how it should be with mothers and daugh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other and a daughter is sometimes confusing.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similar to friendship. However, the mother and daughter relationship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 friendship.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responsibilities and unconditional love, whichprecludemothers and daughters from being best friends.Marina, 27 years old, said, “I love spending time with my mom, but I wouldn’t consider her my best friend. Best friends don’t pay for your wedding. Best friends don’t remind you how they carried you in their body and gave you life! Best friends don’t tell you how wise they are because they have been alive at least 20 years longer than you.” This doesn’t mean that the mother and daughter relationship can’t be very close and satisfying. This generation of mothers and adult daughters has a lot in common, which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shared companionship. Mothers and daughters have always shared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being homemakers,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保持) and passing on family values and traditions. Today contemporary mothers and daughters also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work and technology, which may bring them even closer together.Best friends may ormay not continue to be best friends, but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mother and daughter relationship is permanent, even if for some unfortunate reason they aren’t speaking. Sometimes this is not an equal relationship. Daughters don’t always feel responsible for their mother’s emotional well-being. But mothers never stop being mothers, which includes frequently wanting to protect their daughters and often feeling responsible for their happiness. The mother and daughter relationship is a relationship that is not replaceable by any other. Mothers always “trump(胜过)” friends.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preclude”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A. differ.B. benefit.C. prevent.D. change.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what Marina said?A. Best friends will not spend money on her wedding.B. Best friends will not remind her of important issues in life.C. Her mother is wiser on account of her age.D. Her mother is definitely not her best friend.10. Why can a mother and a daughter build a even closer relationship today?A. Because they share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each other.B. Because they work together to support the whole family.C. Because they experience the same values and traditions.D. Because they have common experience in life and work.11.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A. How to build a good mother and daughter relationship.B. A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s irreplaceable.C. Mothers want to be daughters’ friends.D. A daughter is a mother’s best friend.DThe Nez Perce Indians are a tribe that lived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of theUnited States. At the time of the 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 (探险队) , which was one of the first journeys by Americans from the Atlantic coast to the Pacific coast and back again, the Nez Perce territory (领土) covered about 17 million acres, covering parts of Washington, Oregon, and Idaho. Butthat was a brief sweet history.In September 1805, when Lewis and Clark came off theRockieson their westward journey, the entire exploring party was hungry and ill -- too weak to defend themselves.Had the Nez Perce chosen to attack them, they could have put an end to the 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 there on the banks ofClearwater River. Instead the Nez Perce welcomed the white Americans and looked after them until they made a full recovery. Thus began a long friendship between the Nez Perce and white Americans. But white men’s greed for land and gold finally broke the friendship.In 1855 Governor Isaac Stevens ofWashingtonTerritoryinvited the Nez Perce to a peace conference. He said there were a great many white people in the country, and many more would come. But the Chief of the tribe at that time, Old Joseph, replied, “Take away your paper. I will not touch it with my hand.”Things were quiet for a while after that, but not for long. When Old Joseph died, the chiefship was passedonto Young Joseph. In the late 1870s, government officials came to order the Nez Perce to leave theWallowaValleyand then began hard battles between the Nez Perce and the white soldiers. After the tribe had fought thirteen battles and moved 1,600 miles to-wards Canada in an attempt to retreat(撤退) north, Young Joseph, gave in to the United States Army. Here was his famous statement, “Hear me my chiefs. I am tired; my heart is sick and sad. From where the sun now stands I will fight no more forever.”In 1885, Chief Joseph was sent along with manyof his band to the Colville Reservation inWashingtonwhere Joseph continued to lead his band for another 25 years, at times coming into conflict with the leaders of 11 other tribes living on the reservation.(保留地,居留地)12. What isTRUEabout the Lewis andClark expedition?A. They were well cared for by the Nez Perce.B. They ended their expedition on the banks ofClearwater River.C. They started the first battle with the Nez Perce.D. They were the first Americans to travel from theAtlanticto the Pacific.13. What ende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Nez Perce and the Whites?A. Old Joseph’s proud mannerB. White men’s increasing demand for land and goldC. A growing number of white men in the landD The breakdown of the peace talk14. Young Joseph gave in at last because ________.A. he grew olderB. he was terribly illC. he hated the warD. he lost other chiefs’ support15. The passage might be followed by a paragraph about ________.A.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Nez Perce IndiansB. the last years of Chief Joseph in the Colville ReservationC. lasting fights between the Nez Perce and the whitesD. constant conflicts between the Nez Perce and other tribes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连山区小学教师学科知识与技能考试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应知应会50题
一、填空
1._________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2.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
、。
3.1927 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______________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同教育的新路,还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了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
4.民主的教育是、民治、的教育。
5. 和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6.1925 年底,陶行知先生在南开学校演讲《学做一个人》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要素。
7.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陶行知主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并强调_______。
8.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是:、、
、。
9.我们可以说,教一切,学一切,都要以为基础。
10.我们对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这一至理名言可以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12.“”是陶公精神的来源,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更应该是我们教师敬业精神的表现。
13. 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14.“墨辩”分知识为知、知、知。
15.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是、、。
二、判断
1.“研究性学习”的明显特征是教与学。
()
2.陶行知认为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3.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
()
4.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而且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哲学方面也很有研究。
()
5.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
6.创造教育就是手和脑共同进行的教育。
()
7.儿童的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
8.民主的教师,必须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但师生必须有眼的严格的界限。
()
9.平常人对待机会的四种情形是: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
10.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11.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做教书匠。
()
12.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
13.平常人对待机会的四种情形是:候机会、失机会、看不见机会、空想机会。
()
14.民主的教师,必须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但师生必须有眼的严格的界限。
()
15.陶行知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 ,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做教书匠。
()
三、选择
1.称赞陶行知先生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
A、鲁迅
B、毛泽东
C、杜威
D、董必武
2. 陶行知的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 )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3. “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最先提出来的。
A、杜威
B、洛克
C、陶行知
4.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包含( )
A、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
B、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
C、教育具有终身性
D、教育具有全面性
E、教育全民性
5.教什么和怎样教绝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
”的问题。
A 、教材 B、教具 C、人 D、教室
6.“问题不在于才他们的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且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这句话是()说的。
A、鲁迅
B、杜威
C、卢梭
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
8.陶行知倡导的“每天四问”是指问“我们的()有没有进步?”
A、身体、学问、财力、工作;
B、身体、学问、道德、人际关系
C、学问、能力、道德、财力;
D、身体、学问、工作、道德
四、简答
1.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2.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3.实施创造教育需要哪些条件?
4.如何选择儿童用书?
5.教师应怎样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7.“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五、论述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2.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给你哪些启示?结合实际谈谈现代教师应具有哪些修养?
3.请你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
4.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提到: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书中谈到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同甘共;(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子学习;(六)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为此,你读后有何感想?结合平时教育教学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点谈一谈。
5.在书中,我们深深感到许多的内容与新课标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列举两处,并加以说明。
答案:
一、填空
1.师爱
2.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4.民有、民享
5.通力合作、同心协力
6.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
7.身教重于言教
8.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9.做 10、忽视、期望太切11.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3.健康 14.闻、说、亲 15.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二、判断 1、× 2、√ 3、√ 4、× 5、√ 6、×7. √ 8.× 9.√
10.√ 11.√ 12. √ 13.√ 14.× 15.√
三、选择题 1.B 2. C 3.A 4.ABCD5. 5.C 6.C 7.B
8.D
四、简答
1.答:一、解放儿童的双眼。
二、解放儿童的大脑。
三、解放儿童的双手。
四、解放儿童的嘴。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
2.答: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含义: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都统一在做上。
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
教学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如种田,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田里教。
3.答:一、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二、因材施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条件之一。
三、在实践的过程基础上思考。
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答: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5.答: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陶行知要求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应能作到。
二、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6.答:第一“生活即教育” ;第二“社会即学校” ;第三“教学做合一”)。
7.答: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五、论述
1.答: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如下内容:一、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创造力,都是人才的秧苗。
二、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即包容、宽恕孩子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也许在我们教师的信任、宽容和指导下,学生中可能会诞生爱迪生、瓦特、牛顿等。
三、教师要为创造力搭建平台,提供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
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能力,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2.答:一、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二、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三、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五、教师要勤奋好学,开拓进取
3.答: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二、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三、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4.5.答案略
(以上各论述题只列出了要点,要进行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