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刘备墓
- 格式:docx
- 大小:14.54 KB
- 文档页数:4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刘备墓冢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竟然没有人知道
导语: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颇,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颇,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关羽等贤臣良将的大力辅助下,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
后来,刘备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享年63岁溢号昭烈帝,史家习惯称其为先主.
刘备病逝于奉节,那他的墓冢是否就位于此地呢?还是被安葬在了别处?近年来,对于刘备墓的争论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西晋著名历史学家、原蜀国旧吏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刘备)的遗体被人从奉节运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
北宋熙宁年间的《太平寰宇记》也曾记载说,惠陵就是蜀汉先主刘备的陵墓.由于陈寿曾经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想必他不是凭空猜测、空穴来风,所以后人很重视他的说法。
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其中又有不通之理.因此又有人提出刘备葬在奉节,原因如下:
第一,帝王的坟墓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者最大的目标,帝王墓家被盗之事时有发生,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惠陵从未有被盗的迹象。
为什么刘备之墓会躲过此劫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刘备的遗体根本就没有葬于此地,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
第二,刘备病逝时正值四月,下葬时间在八月。
而奉节这段时间正
生活常识分享。
武侯祠惠陵简介
武侯祠惠陵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一座纪念刘备(字玄德)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个地方是以纪念刘备的功绩和品德而建立的,也是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侯祠惠陵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武侯祠、惠陵和园林。
武侯祠主要是在纪念刘备的战斗才能和领导能力,以及他对成都市的贡献。
寺庙内有武侯奉诏殿、武圣殿、功曹殿等建筑物,以及刘备铜像和世代武侯马。
惠陵是用来纪念刘备的墓地,是一座宏伟的陵墓建筑。
陵墓是由石山、神道、石桥组成,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非常壮观。
刘备的墓地在寺庙的后方,被照料得很好,并且很多人会来这里祭拜和缅怀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园林部分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园林,有着精美的建筑、绿树成荫的景观和宜人的花园。
园林里还有一些古建筑和文化景点,如武侯文化大观、金碧宝库等。
武侯祠惠陵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展示了刘备的历史功绩和成都的文化传统,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北郊三国古遗址武侯祠大街。
它是纪念中国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刘备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成都武侯祠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祠”之一。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又名孔明庙,在四川成都南郊,有“一座武侯祠,半部三国史”之说。
自公元220年刘备在此定都以来,诸葛亮一直被尊为蜀国臣子的正神。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据《汉晋春秋》记载,武侯祠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220年),为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墓地。
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或整修之物。
祠内主建筑有照壁、山门、武侯祠大殿、拜殿、神厨、配殿和东西配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 —1 —。
武侯祠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
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
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
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
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
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
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
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
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
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刘备墓为何无人敢动是因为有诅咒?
导语:盗墓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这个缺德的职业古老到你自己都吃惊,历朝历代,但凡有点地位都会对盗墓贼头疼不已,打扰死者不说,有的还会破坏了
盗墓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这个缺德的职业古老到你自己都吃惊,历朝历代,但凡有点地位都会对盗墓贼头疼不已,打扰死者不说,有的还会破坏了墓穴风水,历史上很多帝王都会想很多的方法来防止自己的墓地被盗,比如曹操修建七十二个疑塚、成吉思汗墓万马踏平、秦始皇墓的水银河流,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座墓穴,早早被发现,但是无人敢动,看成墓穴界的一股清流,那为什么刘备墓无人敢动呢?传说是因为刘备墓有神秘诅咒,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对于刘备墓的地址,历史记载的很清楚,著名史书《三国志》对此就有记载记载,说刘备墓就在武侯祠中,刘备死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内),就在其中。
要知道但凡露头的墓穴,基本上都被盗了,但是这个刘备墓都摆在世人眼前了,盗墓贼却一直没动,据说这和一个唐朝的传说有莫大的关系。
相传在唐代的时候,是有这么一伙盗墓贼打上刘备墓的主意,于是在计划好以后,这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来到了刘备的墓,从计划好的地方打盗洞进入了墓室,可是进入墓穴以后他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墓室内灯火辉煌,数十名武士侍立,正中间刘备和关羽悠然自得的在下棋,张飞在一旁观战,盗墓贼顿时被吓的魂不附体,不知是人是鬼,为求活命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武士赐给他们琼浆和玉带。
无奈的盗墓贼只能喝下琼浆,系上玉带,仓皇的逃出了墓穴,可是
生活常识分享。
武侯祠简单介绍武侯祠是中国四大名祠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纪念馆,也是对刘备的一种崇敬和纪念。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武侯祠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内涵。
武侯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3年,当时刘备去世后,他的后人和忠臣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建立了这座祠堂。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庄重、大气为主要特征,整个建筑群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三个部分。
前殿是供奉刘备的殿堂,中殿是供奉忠臣和将领们的殿堂,后殿是供奉历代蜀汉皇帝的殿堂。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独特,主要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工艺和建筑技术。
建筑物的外墙以红色为主,屋顶则采用了黄色琉璃瓦。
整个建筑群的布局非常合理,前殿和后殿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
在建筑物的内部,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这些雕塑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表达了对刘备和忠臣们的崇敬之情。
武侯祠不仅是一座纪念馆,也是一个文化遗产。
在武侯祠内,可以看到许多与刘备相关的历史文物和史料,这些文物和史料不仅有助于研究刘备和蜀汉时期的历史,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武侯祠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除了建筑和文化内涵外,武侯祠还有许多重要的活动和庆典。
每年的三月三日,也就是刘备的忌日,武侯祠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
这个仪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刘备的精神,也是对他的一种纪念和敬意。
武侯祠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刘备的纪念馆,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参观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刘备和蜀汉时期的历史,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感谢 souphp3l3 的投递时间:2011-09-13 来源:说明诸葛公本在读书耕田,为感激刘备“三顾”知遇之恩替他奔走,以规划三分天下开始,到六出祁山病终;统一天下是古今一大难事,他却鞠躬尽瘁,至死不懈,遗恨的是未能成功,只留下记载他功名的前后《出师表》。
如今世上又出现陈强、古冶子,更可笑还有曹丕、曹植本是同根兄弟,却又相互斗杀,谁能象诸葛公那样集思广益,开诚布公,把天下安危系于一身,诸葛公虽然已逝,仰慕他的风义,特来拜谒以示缅怀。
近人王天培撰书。
宁静致远(诸葛亮殿屋脊)淡泊明志(诸葛亮殿屋脊)说明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求其子恬静寡欲,以实现远大志向。
语出《淮南子?主术》。
书者不详。
静远堂(诸葛亮殿)说明宁静致远之堂。
取意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今人但懋辛书。
匪皋则伊(诸葛亮殿)注释匪:同“非”。
皋:皋陶,舜的狱官。
伊:伊尹。
说明诸葛亮经国治民的才干,不相当于皋陶,就相当于伊尹。
清人严树森书。
伊周经济(诸葛亮殿)注释伊:伊尹。
周,周公姬旦。
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干。
说明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才干,与伊尹、周公一样。
清人冯昆书。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诸葛亮殿)注释公忠:公正而忠心。
说明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后谥为“忠武侯”,的确堪称。
他在《出师表》中留下的公正、忠心、忧国的精神被后世视为人臣的标准。
此二句影刻自郭沫若《蜀道奇》手稿。
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诸葛亮殿)注释习凿齿:东晋人,著《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称赞诸葛亮。
说明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习凿齿。
千百年来人们都祭祀诸葛亮。
近人钟瀚撰书。
桂荷楼(荷花池侧)说明今人李一氓书。
琴亭(刘备墓)说明置“诸葛亮石琴”之亭。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年轻时喜爱抚琴。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武侯弹琴退仲达(司马懿)”的故事。
武侯祠纪念的主要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以及蜀汉的文臣武将。
以下是他们的生平简介: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备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势中逐渐崭露头角,以仁德著称,后在赤壁之战后占领荆州,再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自称汉中王。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刘备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汉室,但于223年因病在白帝城去世,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刘备的陵墓即惠陵,位于武侯祠内。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以智谋著称,提出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协助刘备建立蜀汉。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幼主刘禅,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平定南中,北伐中原,但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谥号忠武侯。
文臣武将:
武侯祠内文臣武将廊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共28尊塑像,包括人称凤雏的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等文臣;
以及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等武将。
武侯祠不仅是纪念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之一,它体现了人们对蜀汉英雄的敬仰和对三国文化的传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刘备的墓是有诅咒吗?为什么无人敢动
导语:盗墓一直是古代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很多帝王都会想很多的方法来防止自己的墓地被盗,我们比较熟悉的像千古枭雄曹操,自知自己生前功绩太大
盗墓一直是古代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很多帝王都会想很多的方法来防止自己的墓地被盗,我们比较熟悉的像千古枭雄曹操,自知自己生前功绩太大,为防止死后被别人盗墓,所以在死后,设立了七十二个疑塚,防止别人偷盗他的墓,那刘备没设疑塚,为啥刘备墓无人敢动呢?
刘备墓不像曹操墓地,七十二个疑塚,别人都找不到地方,刘备墓的地址,在历史上记载的很清楚,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墓就在武侯祠中,刘备死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内),而今武侯祠内,一座很有,皇家气派的刘备墓,就在其中。
既然刘备墓在哪里,大家都知道,盗墓贼肯定也知道,那为啥盗墓贼一直无人敢动呢?这和一个唐朝的传说有莫大的关系。
相传在唐代的时候,有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来到了刘备的墓,打洞进入了墓室,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目瞪口呆:墓室内灯火辉煌,刘备和关羽在下棋,张飞在旁观战,十名武士侍立在一边,盗墓贼吓的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武士赐给他们琼浆和玉带。
盗墓贼喝下琼浆,系上玉带,逃出了洞,他们刚出洞,洞口就被封住了。
再看玉带变成了毒蛇缠住了腰,嘴里的琼浆也变成了胶粘住了嘴。
这样,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从此就再没人敢向刘备墓动手了。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刘备墓葬地有三种说法大众说法是葬在武侯祠导语:刘备是汉昭烈皇帝。
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就得病死在了白帝城。
不过就算是死了,这么多年下来人们还是对刘备墓有着许多的争议。
现在说的最多的...刘备是汉昭烈皇帝。
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就得病死在了白帝城。
不过就算是死了,这么多年下来人们还是对刘备墓有着许多的争议。
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武侯祠里的刘备墓是真的。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12人小编带你看看另外两种说法。
说法一:刘备墓在武侯祠三国时期的史料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汉的观阁令史也就是从事文献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在蜀汉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刘备的葬处。
刘备死后,尸体由奉节运回成都,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内)。
今武侯祠内确实还有刘备墓的建筑。
武侯祠博物馆的人在一次植树时,意外地在刘备墓的封土边缘挖掘的树坑中发现了许多蜀汉时期的砖。
这从侧面证明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关于惠陵与刘备墓在成都的记载的可靠性。
说法二:刘备墓在莲花坝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驳斥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关于刘备尸体运回成都的记载。
刘备死于农历的四月,对于四川来说,这是烈日炎炎、气温极高的夏天。
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从白帝城(今奉节)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岖的山路,仅单行也得需要30多天时间。
如果花这么长的时间把刘备的尸体运到成都,按当时的尸体保护技术,要使尸体不会腐烂是完全不可能的。
死在夏天的刘备,他的尸体最多也不能30天不腐烂,也就是说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着臭气熏天的刘备尸体,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跋涉,把刘备安葬在成都。
基于上述分析,生活常识分享。
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作者:大风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8年第12期国庆期间,去武侯祠逛大庙会,体验三国文化成为许多成都市民和游客的选择。
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今天的武侯祠原本不是武侯祠,而是清初在刘备汉昭烈庙遗址上重建的奉祀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合祀庙。
其实,三国以降,成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7座武侯祠,它们分别在哪里?其兴废又如何呢?【最早的武侯祠】丞相逝后70年方于成都立祠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后,开始成都没有建祠祭祀。
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
”就是说,在成都建祠,不合礼制。
一段时间里,百姓便“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
成都有武侯祠是在诸葛亮死后70年。
据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
”李雄于西晋永安元年(304)称王。
少城为秦时张仪筑,其范围约在今长顺街至东城根街,红光路与桂花巷之间。
由于无资料,此祠的规模不得而知。
桓温伐蜀在东晋永和三年(347)。
祠宇当在此后荒废。
【最著名的武侯祠】最“喧宾夺主”的丞相祠今天的武侯祠,实为君臣合庙。
在唐宋时代,刘备和诸葛亮各有祠庙,并列于刘备墓旁。
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撰的《重修先主庙记》中说:“成都之南三里许,邱阜岿然曰惠陵者,实昭烈弓剑所藏之地。
有庙在其东所,从来远矣,大殿南向,昭烈弁冕临之。
东夹室以附后主。
而西偏少南又有别庙,忠武侯在焉。
”任渊的记载指出:在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
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推测可能建于南北朝。
位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在唐宋时,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前来拜谒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有的立石为记,有的吟诗抒怀。
杜甫于上元元年(760)春来此踏访时写下的《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脍炙人口,在成都堪称妇孺皆知。
成都武侯祠园林特色赏析成都武侯祠园林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建筑在布局、形式和风格上,基本是承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只是个别建筑作了某些调整和改变。
从建筑艺术上看,更加显得典雅华贵,富丽堂皇。
现对一些重要建筑作简要介绍。
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十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到成都。
次年二月开始动工兴建诸葛亮的“寝庙”——成都武侯祠。
从公元223年到263年间,诸葛亮曾在这里上马治国,下马管民,除判军国大事外,一切军务政务全部交给部属管理。
武侯祠由刘备“汉昭烈皇帝之墓”,刘备“惠陵”和刘备、刘禅父子“刘备墓”组成。
公元161年左右,四川境内曾发生一场声势浩大的地震,公元263年,当时的蜀汉后主刘禅命令姜维领兵出祁山伐魏,不料被邓艾击败,最后全军覆没,刘禅出降,蜀汉灭亡。
武侯祠内主要建筑是武侯祠、汉昭烈庙和三义庙等,分布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1。
武侯祠武侯祠,坐北朝南,占地约5万平方米,分三路布局。
前面是一长方形的照壁,围墙正面开八字形排门。
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是刘备殿,即诸葛亮殿,由大殿、过厅、武侯祠三部分组成。
大殿重檐歇山式,雕梁画栋,廊柱花窗,古朴幽雅。
过厅是一楼一底重檐圆攒尖顶木结构建筑。
东西两侧配殿各三间,回廊穿插,红柱花栏,可供凭吊。
庙宇周围还有梓潼殿、武侯宫、三义庙、小南街,均为清代修建,具有清代川西民居风格。
2。
昭烈庙昭烈庙又名汉昭烈庙,系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建。
原在成都西郊,明洪武十七年(1383)迁今址。
四周古柏参天,古碑刻林立,庭院内外古树名木掩映着一座三开间五进深、黄瓦盖顶的亭阁式仿古建筑,即武侯祠大殿。
殿内,朱漆地板,宝瓶横挂,雕龙画凤。
案台上陈列着《出师表》、《劝进表》、《托孤》、《前后出师表》、《先主传》、《遗嘱》六块石刻的拓片。
殿前两侧,有四棵高大挺拔的罗汉松。
两厢是刘备、关羽、张飞泥塑像和二十八宿泥塑像,栩栩如生。
再加上精巧玲珑的轩廊牌坊,雄伟壮观的碑亭,使整个庙宇更显得古朴肃穆,气象庄严。
成都武侯祠刘备殿介绍成都武侯祠里的刘备殿啊,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一走进刘备殿,就好像走进了一段厚重的历史。
这殿宇庄严肃穆,就像一位静静诉说往事的老者。
那建筑的风格,古色古香的,飞檐斗拱像是展翅欲飞的大鹏,透着一种大气和威严。
殿里正中间端坐着刘备的塑像,那刘备像啊,看起来就特别有亲和力,仿佛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个邻家的长辈。
他耳朵大得呀,就像两把小扇子挂在脑袋两边,这大耳朵据说还是有福之相呢。
他的面容慈祥,眼神里透着一种温和,又带着一种坚定,就像那种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坚守本心的人。
这塑像做得可真是栩栩如生,你站在跟前,都感觉他要开口跟你聊聊当年的那些事儿了。
在刘备像的两侧呢,是他的文臣武将们。
左边是他的文臣,一个个神态自若,就像是刘备身边的智囊团。
右边的武将就不一样了,一个个威风凛凛,那架势就像随时准备跟着刘备出征打仗,去闯荡天下。
这些塑像的表情都特别生动,你看那武将手持兵器,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下一秒就要冲向敌人,那股子勇猛的劲儿啊,都要从塑像里冒出来了。
这刘备殿的布局也是很有讲究的。
就好比一场精心安排的宴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刘备坐在中间,那是主位,文臣武将们分列两旁,就像赴宴的宾客。
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展示着蜀汉政权当年的辉煌。
这殿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你想想看,多少决策是在这儿做出的?多少雄心壮志是从这儿开始孕育的?再看这殿里的装饰,那些雕刻啊,精致得不像话。
每一道花纹都像是工匠们用心谱写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曲美妙的历史乐章。
有的雕刻着龙,龙身蜿蜒曲折,就像在空中游动一样,那龙鳞一片一片的,清晰可见,好像真的能摸到似的。
还有的雕刻着花卉,花朵娇艳欲滴,就像刚刚盛开在枝头一样。
这些雕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
站在刘备殿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象当年的场景。
是不是刘备就在这儿跟诸葛亮商讨着如何三分天下呢?是不是那些武将们就在这儿拍着胸脯向刘备表忠心呢?这地方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你感觉自己跟那段历史拉近了距离。
武侯墓风景区介绍
武侯墓位于武侯祠西北。
公元234年(蜀景帝阳嘉元年),
诸葛亮病卒,蜀汉后主刘禅以礼将其葬在定军山,其墓即今武侯
祠之东。
这里的武侯祠是仿照汉昭烈皇帝刘备墓的建筑而建,坐
东朝西,规模宏伟。
武侯墓原有墓园、碑亭、祭殿等建筑。
公元234年(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重,临终前嘱咐刘禅说:“我
死之后,必当为天子。
”刘禅遵照诸葛亮的遗愿,在他死后追谥
其为忠武侯。
公元263年(魏正始八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在与邓艾的作战中战死沙场。
蜀汉后主刘禅为纪念忠臣忠君,命
令将诸葛瞻的陵墓迁到定军山下的武侯祠内。
后来诸葛亮的次子
诸葛尚在战乱中也死于乱军之中。
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八年),司马炎逼迫刘禅禅位,蜀汉灭亡。
武侯墓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陵墓,位于四川省成都
市西郊的武侯祠内。
公元223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刘备托孤于
丞相诸葛亮,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便躬耕于南阳。
他曾六出祁山,力图北伐;但因积劳成疾而卒于军中。
—— 1 —1 —。
武侯祠内部景点讲解一、武侯塑像武侯塑像是武侯祠的核心景点之一,位于大殿正中,是游客来到武侯祠的必看景点之一。
这座塑像以蜀汉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诸葛亮身着战袍,手持羽扇,神态庄重,尽显蜀汉丞相的威严与智慧。
二、文臣武将廊文臣武将廊是连接刘备殿和诸葛亮殿的一条走廊,走廊两侧分别排列着蜀汉时期的文臣武将塑像。
这些塑像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展现了蜀汉时期文臣武将的风采和形象。
三、刘备殿刘备殿是武侯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殿内供奉着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塑像。
这座塑像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展现了刘备的形象和气质。
在刘备殿的两侧,还有两个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和张飞的塑像。
四、诸葛亮殿诸葛亮殿是武侯祠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
这座塑像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展现了诸葛亮的风采和形象。
在诸葛亮殿的两侧,还有两个小殿,分别供奉着姜维和赵云的塑像。
五、武侯祠碑亭武侯祠碑亭是武侯祠的一个重要景点之一,位于大殿后院中央。
这个亭子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碑刻和铭文,其中包括《出师表》和《诫子书》等著名历史文献的刻本。
这些碑刻和铭文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后人了解和研究蜀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六、东西偏殿东西偏殿是位于大殿两侧的两个小殿,分别供奉着蜀汉时期其他官员和将领的塑像。
这些塑像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展现了蜀汉时期官员和将领的风采和形象。
七、刘备墓刘备墓位于武侯祠内东南角,是一座圆形封土堆,高7米,直径15米。
据史书记载,刘备于章武元年病逝于白帝城,灵柩运回成都后葬于此地。
如今,刘备墓已成为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凭吊。
八、祠前练习场祠前练习场是武侯祠的一个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武侯祠正门前的一个宽阔的广场上。
这个广场不仅可以供游客在此休息和聚集,还是学习武术和表演文艺节目的场所。
每天早上和晚上,这里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练习武术、舞蹈、唱歌等技艺,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刘备的陵墓在哪里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下面店铺整理了刘备的陵墓在哪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刘备陵墓未解之谜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据说是三国英雄刘备的埋骨之处。
武侯祠是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惠陵两部分组成。
惠陵在武侯祠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
据史料载,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遗体运回了成都安葬。
两宋时有人提出质疑:刘备真的安葬在惠陵了吗?自古以来帝王的坟墓是盗墓贼垂涎的对象,盗挖之事时有发生。
但是翻看史上的记载,惠陵从未有过被盗挖的迹象。
难道真如百姓传言,此陵墓有神仙保佑?这种说法显然荒诞不经。
史学家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刘备根本没有长眠于此,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
考证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三国志》确实有刘备病死白帝城,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的记载。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任职观阁令使,他的说法,必然是有根据的。
一些专家认为,刘备去世时正是农历四月,下葬时间为农历八月。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气候炎热,尸体不好保存。
而且白帝城与成都有千里之遥,交通不便,即使轻身快走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大军浩浩荡荡扶灵前行,要走多久才能到达成都?尸体又是怎样做好防腐工作的?以当时的科学条件,在炎热夏季保持尸体一个月不腐几乎是不可能的。
按照这种说法,刘备很可能就地埋葬在了白帝城,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而非成都。
《三国志》载,刘备与甘夫人合葬。
但是,惠陵中并没有埋葬甘夫人。
史书上多有记载,说甘夫人埋葬在了奉节。
这表明,很有可能刘备与甘夫人一道埋葬在了奉节。
近代,奉节城中发现了一些人工隧道,初步辨认是墓道。
研究人员曾经使用超声波进行勘察,发现这些隧道引向奉节人民政府大院。
通过细致勘测发现,政府大院下有两个建筑物,一个长18米,高5米,另一个长15米,高5米。
专家分析,这很有可能是刘备与甘夫人的合葬墓。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搜狗百科景点简介武侯祠武侯祠(Temple of Marquis)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乡侯为汉时爵位,自下而上,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关羽授封汉寿亭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
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
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大桥外西侧,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也是首批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游览,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此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有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原湖北省蒲圻市,现更名为赤壁市),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
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
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
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
博物馆简介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成都武侯祠景观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
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
一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
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惠陵文保等级
汉惠陵又叫汉昭烈墓、刘备墓,位于成都武侯祠的西侧,占地面积80亩(53333平方米),是汉昭烈皇帝刘备的陵寝,甘夫人和吴夫人也先后合葬于此,为夫妻三人合葬墓。
汉惠陵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章武三年二月(223年),刘备病逝,汉惠墓随即开始建造。
惠陵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地宫部分至今未被发掘;地上部分陵封土高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
惠陵陵区建筑排列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另有武侯祠位于惠陵东偏南、汉昭烈庙西偏南,三者呈倒品字形,各自分立,自成一体。
汉惠陵所在成都武侯祠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于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成都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相关推荐成都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都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都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1大家好,相信大家对于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都不会陌生吧,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个纪念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为武乡侯,死后谥号武侯,所以后人便称他为武侯。
可能会有人问,武侯祠建于何时?恩,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但从杜甫《蜀相》中描写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来判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武侯祠。
而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
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体。
明末,祠庙毁于战乱,现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话,看到的是清代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上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叫它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过这样一首“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蜀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过刘备,人们就不顾君臣尊卑的礼仪和这座庙本来的名称。
好,我们就一起进去领会诸葛亮的魅力吧。
成都武侯祠刘备殿导游词2现在我们已经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武侯祠,请大家下车,我们依次排队进入景区。
排队这个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好,现在大家跟我我,我们一起进去。
可以抬头看看这里的大门,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武侯祠-刘备墓
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重点讲解的是刘备墓,我准备好了,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 231 号,它始建于公元 223 年,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的祠庙。
景区现分为三国文化遗产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三国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址遗迹博物馆。
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大门、二门、刘备殿、文丞武将廊、诸葛亮殿、三义庙、惠陵、最后从侧门出。
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紧跟团队,同时爱护景区环境卫生,文明旅游。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便是刘备墓了。
请大家看我们眼前这个墓冢(zhǒng),它就是三国蜀汉君王刘备的陵墓,距今已有近 1800 年的历史。
刘备墓也称惠陵,《史记》中记载“爱民好与曰惠”,因为刘备生前仁惠爱民,乐善好施,是仁慈爱民的好皇帝,惠陵也由此而得名。
惠陵封土高 12 米,周长 180 米,不难看出这施行的是简葬薄葬。
这座由诸葛亮主持修建的陵墓,在中国现存的三百多座古代帝陵中算是非常简朴的一座。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把皇帝的宫殿和陵墓的修建当成头等大
事,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形象工程。
比如汉代,一般是把国家一年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修建帝陵,而惠陵远远没有达到其“三分之一”的开支,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秉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地控制了陵墓及宫殿的修建规模。
说到这里,各位知道惠陵位置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不知道也不着急,我来为大家解惑。
早在古蜀王开明氏时期,蜀人就有了以南方为尊的观念,后来这一观念逐渐被中原所接受,汉武帝时也以南方为尊,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普遍视南方为吉祥之方。
惠陵位于成都南郊,在蜀汉宫城的最南面。
按照当时礼制,在南郊祭天的圆坛,以及在北郊祭地的方坛,专称为“南郊”、“北郊”,二者必须修建在皇朝的京城,其它地方不能违制兴建。
惠陵的具体位置也是由诸葛亮亲自选定的,西汉、东汉帝陵均在都城附近,因而刘备葬于成都附近,是他继承汉制的必然结果。
据三国时期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 223 年 4 月在永安病逝,5 月,刘备的棺椁(guǒ)从永安运往成都,同年 8 月才葬于惠陵。
说到这儿,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疑惑:刘备病逝在高温的夏天,古时交通又没有现在发达,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尸体肯定会腐坏,有没有可能就近安葬在奉节呢?据史书记载,刘备去逝的准确时间是在夏历的四月二十四日,按二十四节气论是小满之
后,夏至之前。
此时虽然运输遗体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诸葛亮选择的是从永安到成都最便利的交通方式,即直接连通两地的水路,水路载重量大,又可以兼程前进。
2000 华里的水路,虽然需耗时 30 天左右,但平均每天前进将近 70 华里,速度完全在正常范围之内。
而且根据西汉各帝王遗体保存的史事可以知道,西汉是流行厚葬的皇朝,因而遗体保存技术得以长足发展。
两千年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完好女尸,就足以证明刘备的遗体也能完好地运回成都。
那么,朋友们又知道惠陵里面葬着几个人吗? 据史书记载,惠陵为夫妻三人合葬墓,墓中除刘备外,还葬有先后去世的甘夫人和吴夫人。
甘夫人是后主刘禅(shàn)的亲生母亲,先于刘备去世,最早葬于今天湖北江陵,刘备称帝后,对甘夫人非常怀恋,便追谥(shì)她为“皇思夫人”,并下令将甘夫人迁葬于成都。
然而,在迁葬途中,刘备就病逝了。
诸葛亮奏请刘禅,认为应当将甘夫人与刘备合葬,他在奏表中说:“皇思夫人善良仁慈,谨慎自律,先帝生前对她情深意重。
《礼记》中说:行仁爱从父母开始,这是教百姓孝顺;尚恭顺从长子做起,这是教百姓恭顺。
不忘记父母,因为父母生下了自己。
”对诸葛亮这样的奏请,刘禅也表示认可,便将甘夫人与刘备同时入葬惠陵,而另外一位吴夫人,则是刘备入蜀后所娶的最后一位夫人,她是蜀汉名将吴懿(yì) 的妹妹,在刘备称帝后被立为皇后,在刘备去世 22
年后病逝葬于惠陵。
或许您会问:惠陵作为一座皇帝的陵墓有没有被盗过?其实呀,惠陵距今虽有近 1800 年悠久的历史,但保存非常完好,从未被发掘过。
一直以来也有很多关于惠陵的传说故事。
如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在《酉(yǒu)阳杂俎(zǔ)》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陵内,看见里面灯火通明,刘备正与人对弈,十名武士侍立一旁,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
刘备挥手示意武士赐予琼浆和玉带,贼人喝下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琼浆变成了胶封住了口,玉带变成了蛇缠住了腰。
据说从此就再也没有人敢动惠陵了。
当然传说归传说,惠陵得以较好保存与世人对刘备及蜀汉英雄的敬畏其实是分不开的!
好了,游客朋友们,关于刘备墓我们就了解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将前往侧门集合,请大家往这边走。
谢谢评委老师,我的讲解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