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规范的结果判读及报告书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精品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66.50 KB
- 文档页数:31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一致分析孔桂莲;闫新慧【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06(019)003【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60例住院病人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并对结果不一致的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MPI检查用德国西门子Orbiker SPECT仪完成,以CAG示冠状动脉狭窄≥50%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结果:360例中CAG结果和MPI结果不符合者23例(6.3%).23例病人平均年龄60.1±9.5岁,男20例,女3例.MPI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而CAG 正常者14例,其中诊断为X综合症的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各1例;MPI示正常而CAG显示有临床意义狭窄者共9例,其中三支冠状动脉主干狭窄60%者2例,右冠状动脉者5例(狭窄50%~60%),运动量不足1例,伴侧支循环良好的1例.结论:心肌灌注显像不正常而CAG正常者,不能认为显像均为假阳性,其中约71%的MPI与临床诊断符合;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而CAG证实有狭窄≥50%,大部分为右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及临界性冠状动脉狭窄或为运动量不足.【总页数】2页(P270-271)【作者】孔桂莲;闫新慧【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9【相关文献】1.对比分析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J], 陈浩;江力勤;唐关敏;厉伟东;朱良枫2.80例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J], 饶珈明;孙家珍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J], 李殿富;黄峻;张丽容4.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差异的分析 [J], 杨成明;刘光耀;王红勇5.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一致分析 [J], 姚稚明;刘秀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诊断缺血性和扩张型心肌病陈 浩 江力勤 刘加芳 张春燕 刘晓杰作者单位: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缺血性心肌病(ICM )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 )临床上均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无特异性,有时超声心动图亦较难鉴别,常需冠状动脉造影。
但“冠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尚难普及。
本文采用无创伤性检查,即对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ICM 与DCM 进行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11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均以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N YHA 分级心功能Ⅱ~Ⅳ级)而住我院,均排除其他心脏病和/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退行性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结缔组织病等)。
住院期间经治疗,待心力衰竭纠正后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静息态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根据造影结果分为ICM 组(冠状动脉造影异常)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7~79岁(67.1±10.1岁);DCM 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4~75岁(51.0±12.2岁)。
两组年龄有差异(P <0.05)。
112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用Seldinger 法穿刺右股动脉留置扩张管,将J udkins 导管分别送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手推造影剂5~7ml/次,行多体位造影。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于空腹静脉注射99m Tc -MIBI 25mci ,20min 后服脂肪餐,60min 后作静息态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心脏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三方向断层显像。
113 观察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读片,判断标准采用直径法,以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1支或1支以上内径狭窄≥50%定为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由两位专科专职医师阅读:心肌共分为8个节段,即前壁、前间壁、后间壁、前侧壁、后侧壁、心尖、下壁及后壁,当某个节段出现较正常低1个色阶以上的变化,而且得到其他轴的证实,即判断该节段为放射性分布异常。
放射性核素显像报告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份报告旨在详细介绍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应用、检查过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或化合物,这些放射性药物会被特定的组织或器官摄取,然后通过专门的探测仪器检测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从而获得反映器官或组织功能及代谢状态的影像。
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会发射出γ射线等,这些射线可以穿透人体组织,被体外的探测器所接收。
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对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代谢情况不同,因此在显像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放射性分布图像,医生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和解读,来判断组织或器官是否存在异常。
二、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应用1、心血管系统在心血管领域,放射性核素显像常用于评估心肌的血流灌注和心肌活力。
例如,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帮助诊断冠心病,确定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心肌代谢显像则有助于判断心肌细胞的存活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2、神经系统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检测脑内神经递质的代谢和受体分布,为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肿瘤诊断在肿瘤诊断方面,放射性核素显像可用于寻找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
例如,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通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显像来监测是否有肿瘤复发或转移。
4、内分泌系统在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中,放射性核素显像具有独特的优势。
甲状腺显像可以判断甲状腺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功能,区分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三、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检查过程1、检查前准备患者在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前,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并根据检查的项目和部位,做好相应的准备。
例如,某些检查需要空腹,有些则需要停用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
2、注射放射性药物在检查时,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将放射性药物引入患者体内。
注射的放射性药物剂量经过严格计算,以确保在提供有效诊断信息的同时,对患者的辐射影响最小。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核医学试题预测(最新版)1、名词解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确诊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伴缺血的影像学特点。
正确答案:心肌梗死: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心(江南博哥)肌梗死: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在静息(或延迟)影像上表现与负荷显像的影像一致。
心肌缺血: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而在静息(或延迟)影像上表现为原异常区消失或接近消失心肌梗死伴缺血:心肌灌注显像的负荷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而在静息(或延迟)影像上表现为原病灶区变小。
2、多选母核发生β衰变后,发生下列哪些变化()A.子核的核子数增加1B.子核的质子数增加1C.子核的中子数增加1D.子核的中子数减少1E.子核的质子数减少1正确答案:C, E3、填空题可以用于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研究的核医学显像是_______显像。
正确答案:脑代谢参考解析:试题答案脑代谢4、多选具有连续能谱的粒子有()A.γ光子B.β+粒子C.α粒子D.β-粒子E.内转换电子正确答案:B, D5、名词解释前哨淋巴结正确答案: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中最易参考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中最易被肿瘤侵犯的淋巴结,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早期判断淋巴结是否被肿瘤细胞侵犯的最好证据。
6、填空题一般肾静态显像检查时,以_____为合适体位,马蹄肾显像检查时,以_____为最佳体位。
正确答案:后位、前位7、单选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质量控制,交叉反应率应为()A.<1%B.<10%C.<2%D.<15%E.<5%正确答案:E8、单选肺肿瘤在肺显像中的典型表现为()A.(99m)Tc-MAA灌注显像中有缺损区,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中无缺损区B.(99m)Tc-MAA灌注显像中无缺损区,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中有缺损区C.(99m)Tc-MAA灌注显像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均表现有缺损区D.(99m)Tc-MAA灌注显像中有缺损区,(99m)Tc-DTPA吸入显像中有增高区E.(99m)Tc-MAA灌注显像中有增高区,而(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显像有缺损区正确答案:C9、单选RIA分离的目的是()A.去除游离抗体B.去除抗原-抗体复合物C.去除游离抗原D.去除标记抗体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10、问答题过氯酸钾释放I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正确答案:过氯酸钾能阻断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I离子,并促使甲状腺内参考解析:试题答案过氯酸钾能阻断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I离子,并促使甲状腺内的I离子释放入血。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须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它具有简单、无创伤、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
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观察到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及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看心肌是否有缺血存在。
核素能查什么?与CT和冠脉造影不同,核素检查是功能检查,而不是形态学检查。
1、诊断心肌缺血:如果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相应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我们就能知道心脏的血液供应是否正常。
2、筛选冠状动脉造影:如果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就不需要做有创的动脉造影,即使冠状动脉有轻-中度狭窄,如果不造成心肌缺血,应先选用药物治疗。
3、诊断心肌梗死和判断存活心肌:为手术(支架、搭桥)提供有用信息。
4、心肌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核素心室显像,对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及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5、判断手术后疗效:支架术后3-6个月,搭桥术后6-12个月应该进行复查。
尤其在术后出现不适时,更应及时复查,准确地评估手术后疗效。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程序是什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一般要两天完成,负荷和静息显像分别进行。
负荷试验时或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显像剂(放射性核素),20分钟-半小时后吃脂肪餐(油煎鸡蛋、全脂牛奶、巧克力等),90分钟左右性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是否有缺血存在。
核素灌注安全吗?核素灌注用于检查心脏已经有50年历史,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经静脉注射到人体,再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分析诊断疾病。
它所应用的核素半衰期很短,一次心肌显像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是CT冠脉造影的1/3。
大多数放射性显像剂通常在数十分钟至1-2小时排出体外,最多24小时就能从体内排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黄艳玲;赵颖;牛晓楠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10(025)010
【摘要】目的评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方法分析近两年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及冠脉造影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心肌灌注显像,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相符的患者共5例,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例.结论这两种检查方法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更具有优势.
【总页数】2页(P139-140)
【作者】黄艳玲;赵颖;牛晓楠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7.4%R541.4
【相关文献】
1.双源flashCT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对比研究 [J], 陈海军;姜洪;许超蕊;郑超;陈军;张竞睿;李延皎
2.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女性胸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析 [J], 彭应心;姚文静;王学超;李鑫柠
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J], 李殿富;黄峻;张丽容
4.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J], 钟成玉;戚忠智
5.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疑诊患者危险度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J], 官莉;袁耿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第一篇: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影像核医学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和检查图像三个部分。
一、检查申请单(一)申请单由有关科室的医生填写,核医学科接诊医生补充。
(二)申请单的内容: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年龄)、社会保险号、病历号、送检医生,送检原因,申请检查的类型或名称,申请日期。
(三)申请单的补充内容:与检查有关的临床资料,其它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等。
二、检查报告单(一)报告单由核医学科医生填写。
(二)报告单的内容: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年龄)、社会保险号、病历号(或住院号)、临床诊断,检查类型或名称,检查日期,放射性药物,给药剂量和途径,使用仪器。
(三)报告内容 1.过程和材料(1)准备过程和实施程序;(2)影像采集的时间和方式(动态或静态、局部或全身、平面或断层、透射和发射成像、显像部位、……等);(3)检查过程中的其它介入性程序的描述;2.检查所见(1)评价影像质量;(2)静态检查:描述正常和异常放射性分布的部位和数量,以及浓集情况;(3)动态检查:描述放射性分布与时间的关系;(4)定量或半定量检查:列出器官或病灶摄取放射性的定量或半定量结果;(5)介入性检查:描述介入前后放射性分布的变化;(6)其它需要描述或说明的内容,如图像融合、非靶区组织的异常发现等。
3.检查局限性的分析特殊情况(如:影响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因素、病人配合的情况…等),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
4.回应临床的要求报告应当回答或涉及临床送检提出的问题。
5.比较和同一病人先前的检查和报告进行比较。
(四)印象(结论或诊断)1.应当尽可能给出明确的临床诊断。
2.可能的情况下,给出鉴别诊断。
3.提出随访(包括时间)和/或行其它检查的建议,以便明确或证实目前的印象。
三、图像选择与结论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图像。
第二篇: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自学综述学习人:影像核医学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和检查图像三个部分。
心肌灌注显像正常心肌细胞具有摄取某些显像剂的功能,且其摄取量与心肌血流量成正比例,缺血或坏死心肌的摄取功能减低或丧失,表现为心肌节段性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或缺损区。
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抉择,疗效判断及预后估价。
一、适应证(一)心肌缺血的诊断,估价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二)为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作准备。
1.胸痛、胸闷或心律失常者;2.无明显症状但心电图异常者;3.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者;(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判断梗死的范围及程度。
(四)室壁瘤的诊断。
(五)冠脉造影正常,怀疑有小血管异常致心肌缺血的判定。
(六)冠脉造影有50%以上的狭窄,评价冠脉狭窄的病理生理意义。
(七)血运重建(PTCA或CABG)术前后的评价、疗效判断及术后再狭窄的监测等。
(八)血运重建术后再发心绞痛意义的判断。
(九)心肌存活的测定。
(十)冠心病人治疗方案的决策及估价预后与动态监测。
(十一)心肌疾病的辅助诊断。
(十二)其他心血管病有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如瓣膜病、主动脉瘤、高血压等。
二、禁忌证只要病人能耐受检查,心肌灌注显像无绝对禁忌证(但运动与药物负荷试验除外)。
三、操作方法(一)病人准备1.做负荷心肌显像时,停用β阻滞剂和减慢心率的药物48h,停用硝酸脂类药物12-24h。
2.201TI心肌显像时最好空腹。
(二)显像剂心肌灌注显像剂主要有三大类:(1)201TI-氯化铊(201Tl);(2)99m TC-异腈类化合物,其中以99m Tc-MIBI(99m 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应用最广泛;(3)99m Tc标记的其他化合物,如99m TC标记的tetrofosmin(P53)等。
(三)显像仪器平面显像采用γ照相机显像或SPECT,断层显像应用单探头或多探头SPECT检查。
(四)显像方法1.几种不同的显像方案根据所使用的放射性药物不同而有差别,目前较常用的SPECT心肌灌注显像方案有以下几种:(1)201Tl运动-再分布显像法运动高峰时静脉注射201Tl92.5~111MBq(2.5~3mCi),5min行早期显像,3~4h后行再分布显像,如需判断心肌细胞活力,可于再分布显像后再次注射74MBq,5~10min后行静息显像。
24例心肌梗塞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报告
李世伟;陈晓瑞
【期刊名称】《鞍钢医药》
【年(卷),期】1993(000)017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李世伟;陈晓瑞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0.4
【相关文献】
1.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疗效的评价 [J], 王建华;近藤武
2.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对检出急性心肌梗塞后残存缺血心肌的评估 [J], 严卫;程瑛
3.静息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J], 刘华勇
4.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J], 伏修建
5.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在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J], 刘秀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