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细节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3.08 MB
- 文档页数:16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作者:姚绍益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8年第21期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有“细节决定成败”。
时代有变,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道理,古今传承,从未改变。
有人提出:“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人实在太少。
大多数人的情况还是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
也许是鸡毛蒜皮,但这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阻挡你前进的不是远处的山峰,而是鞋底的一粒沙子。
”生活中无处不在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就要注重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换句话说,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把商品和零钱递到顾客手上◎李克红我家小区门口有好几家小超市,他们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价格也毫无二致。
可其中有一家名叫“喜来”的小超市,生意却异常红火。
我一直好奇,这是为什么呢?后来的一次周末购物,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那天我去购物,超市里人很多,我选好东西就提在手上,排着队等待付钱。
在这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一个小细节,无论老板有多忙碌,他都会将商品和找回的零钱递到顾客的手上,而不像很多店家或收银员那样,把商品和零钱往柜台上一扔了事,让顾客们自己收拾。
我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这个小细节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又隐隐觉得其中似乎有什么文章。
直到轮到我付钱的时候,老板在把我选的商品扫描计价并装袋后递到我手上,而后又将找回的零钱递给我。
这让我突然有一种很特别的被尊重的感觉!我觉得或许这就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喜欢来这里买东西的原因,但是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当天晚些时候,我再次路过那家店门口,当时他们还算比较空闲,我就好奇地和他聊起了这个话题。
老板笑笑说:“我如果把找回的零钱和商品放在柜台上,其实也节约不了多少时间,但顾客却会产生一种自己被冷落甚至是被漠视的感觉。
而我坚持把零钱和商品都递到客人手上,客人却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这些感觉或许连顾客自己也没有明确意识到,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坚持我的原则。
注重细节的德国人
•上海地铁一号线与二号线的故事
一号线由德国人设计,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德国设计师执行力关注到了更多的细节:
(1)防洪。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
德国设计师在每一个室外出口都留有三级台阶,进入地铁口必须先踏上三级台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利用三级台阶阻挡雨水倒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
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快捷通行省略三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安全。
德国设计师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
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启示:
德国人对“精细”的执着,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关于细节的举例论证1.上海地铁一号、二号线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
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2.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
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他就是深谙细节的重要性。
3.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位拥有十亿美元资产的巨富。
而他的成功是他特别注重事情的各个细节。
有一次,洛克菲勒在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包装工厂发现,封装每只油罐都要用40滴焊料。
而他经过多次证明:每只油罐的封装只需用39滴即可,而且完全可以杜绝漏油的情况。
于是美孚石油公司将每只油罐的封装用39滴焊料定为标准。
4.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福特在所面试的公司门口看到一张小纸片,出于习惯,年轻人弯下腰捡起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
面试过后,主持面试的该公司总裁叫这位年轻人留下来,他告诉年轻人可以马上到公司参加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
年轻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在这次招聘过程中进入面试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而且据他观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
总裁听到年轻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这正是我找你谈话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确实不是所有应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试时通过了一项最关键的考验――门口的那张小纸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里的。
”福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不仅在于自己遇到了慧眼识英才的总裁,更在于他对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都不疏忽的认真精神。
5.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第二部分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细节造成的差距1、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
”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一号线中有那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是被忽略了。
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说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我想未必。
关键在于长期养成的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的态度。
比起意大利、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中国人决不缺乏聪明才智,缺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李素丽)2、荣华鸡为什么干不过肯德鸡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来体现出来的。
肯德鸡就有这种把细节融入其中的标准化的东西。
1997年姜伟在闭门思过两年后,归纳出二十大失误,其中一大失误是“管理规章不实不细”。
姜伟有一条刻骨铭心的教训:法规的制订仅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两方面的内容,即法规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
3、沃尔玛成为龙头,凯玛特申请破产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
(山姆?沃尔顿)4、日本汽车与美国汽车的较量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
关于细节的故事|关于细节的故事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动力,细节显示修养,细节蕴含艺术,细节产生效益,细节带来成功。
以下是关于细节的分享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细节的故事,细节中的宝藏鲁宾2008年春节,他决定带她回老家过年。
两个人开着卡车,愉快地上路了。
汽车一进入安徽,高速公路就因为暴风雪而关闭。
她说,她小时候经常和父亲一起开三轮车来这里卖菜,所以她知道附近有一条古老的山路,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这个结冰的地方。
一路顺风顺水,但到了晚上,雪花又飘上了天空,雪越下越大。
汽车沿着山路艰难前行,突然掉进了一个塌陷的坑里。
他下车查看情况,但一只脚重重地摔了一跤,右脚疼得难受。
她下了公共汽车并帮助了他。
她想打电话求助,却发现手机没有信号。
她抱住他,匆忙地哭了起来。
两个人跌跌撞撞地回到车上,苦苦等待。
窗外寒风仍在吹。
他看着肿起来的脚,对她说:“出去找帮手。
这里有四个烧饼。
拿两个,给我留两个。
”她含着泪看着他,虽然她舍不得放弃,但她也知道,这就是* *的方式。
晚上,来修电气化线路的工人在雪地里发现了她。
经过艰苦的搜寻,两天后,救援人员终于发现卡车几乎被雪覆盖。
当这个人被送到医院时,医生说他很虚弱,因为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出院后,他和她被邀请作为嘉宾参加电视节目。
主人问他:“你不是有两个烧饼吗?怎么三天没吃饭了?”脸上带着一丝羞涩,他说:“以我多年的驾驶经验,那样的话,我们获救的希望很小。
我扭伤了脚,动不了,说是想让她找帮手,其实是想让她自己找路。
车里只有两个烧饼,我的是用布袋包着的扑克盒。
我怕她会不放心……”决定细节的成败有一首民谣是这样的:一颗钉子丢了,一只鞋子破了;一只鞋坏了,一匹战马坏了;摔伤了一匹马,伤了一个骑士;打伤一名骑士,输掉一场战斗;输掉了一场战斗,失去了一个帝国。
从这首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小细节对一件事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响应细节决定成败,例如:一个阴天的下午,由于瞬间下起了倾盆大雨,行人进入最近的商店避雨。
细节决定成败正反事例细节决定成败正反事例6则,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事例一:每桶四美元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
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
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
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
”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
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事例二:魔鬼存在于细节中“魔鬼存在于细节中”,任何一个战略决策和规章法案,都要想到细节,重视细节。
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事实证明,越是复杂的行当,政策法规就越是要求包括细节。
另外,越是走向法制社会,包含明确细节规范的法规政策就越是重要。
例如,今年刚颁布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本来是要维护业主利益的,但是由于在法规中对一些细节注意得不够,使得该条例执行起来几乎成为不可能,导致了法规失去它就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而这种决策方面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决策过程中工作没有做细,缺乏准确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所以,在决策中把工作做细,十分重要。
当初中国从日本进口缝衣针的时候,好多人都感惊诧:一个针还要买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针才发现,我们常用的针是圆孔,而日本的针是长条孔,这是为照顾老人们眼花而设计的。
上海内环高架桥不允许1吨以上的小货车上桥,一个月以后,0.9吨的日本小货车就在上海理解订单了。
这些都说明了日本的企业十分注重细节。
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因为只有生产部、物料部、采购部、研发部、制造部通力协作,才能将这件事做好。
但是如果你在决策和设计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思考过,恐怕你连操作的余地都没有了。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一:不要以为总理比村长好当我从来都认为,现在的人智商差距愈来愈小了,对自我的认识愈来愈自信了。
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
但另外一个极端又出现了,或正日益显现出来,那就是,人们过于相信自己,藐视一切。
殊不知啊,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很高,我们也就不容易超越他人了。
有一次,我给北京大学的学生演讲,说到一个汪中求式的2.18分理论。
人的智商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大部分,从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来分,智力因素占40%的权重;在智力因素中知识和技能的对比中,我们认为知识占40%的权重;知识又分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书本知识占40%的权重;书本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又占40%的权重。
假设我们同意以上的权重的分配,那么,总平均85分的在校学生获得的总智商分数是:1×40%×40%×40%×40%×85≈2.18(分)。
当然,我们北大的高才生不可能没有非智力因素得分,也不可能没有技能和社会知识得分。
这个2.18分的说法只是想给高才生们一个提醒:每一个北大的学生都可能成为人才,但仅凭手头的几张分数单,就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人才,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
○善言者未必善为我交往的圈子大多数是营销人,很多人谈起营销理论来头头是道,总是眉飞色舞地数说新概念:渗透营销、基准营销、体验营销,如此等等。
但就是对最基本的营销4要素知之甚少,营销要素中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一概模糊。
营销的浮躁也许不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是,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太自信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遨游宇宙,绕行地球,每一个人都能想象到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任何一个人,从1860岁,每一天徒步半个小时,就可以绕行地球一周,则几乎极少有人认真琢磨过。
细节决定成败的反例【篇一: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1、有一家牙膏厂,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受到顾客的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在10%~20%。
可到了第11年,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
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公司的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
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了这位经理。
那张纸条上写着: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l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装。
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2、曾经有一家制药厂和德国一家公司谈合作事宜,如果洽谈顺利,将会成功引进外资,进行新一轮的项目研究开发。
在洽谈过程中,德国公司提出要到这家企业去考察一下,哪知道在工厂考察时,厂长随意地吐了一口痰,还用脚使劲地蹭了一蹭,然后继续为外商讲解。
就看到了这一个小的细节,德国公司立刻宣布取消投资项目。
3、汰渍洗衣粉一向销售很好,可一段时间,销售下滑很严重,是什么原因,销售部门一直想不明白。
后来他们派出很多人进行调查。
结果一位销售员在超市向一位大妈调查时大妈说:汰渍效果不错,只是用量比较多,洗衣服代价比较高。
这让销售部门很疑惑,他们的说明中从来没有要求洗衣服多放洗衣粉啊!问题在哪里?经过了很认真的调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广告中。
别的洗衣粉的广告一般都是三秒钟,而汰渍的广告是4.5秒。
就这多出的1.5秒广告时间,就让大家产生错误认识,以为汰渍洗衣粉需要多放一些。
明白问题之后,汰渍洗衣粉一方面减少广告时间为3秒,另一方面在洗衣粉的说明中强调了用量少,而且效果好。
终于使销售量有了很大的回升。
4、早在我国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就特别能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1966年7月,《中国画报》有王铁人头戴瓜皮帽的照片,日本人就推断出此地为零下30度的东北地区;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966年10月,《人民中国》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日本人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王进喜原在玉门油田,1959年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推断出大庆开发时间为1959年9月。
读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摘记读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摘记封面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第一部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从改变观念着手1、不要以为总理比村长好当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
身边有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不要以为总理比村长好当。
有其职斯有其责,有其责斯有其忧。
如果力不及所负,才不及所任,必然祸及己身,导致混乱。
所以,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
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周恩来位居总理之职,官不可可谓不大,而他强调的却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
”他一贯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尽可能地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最反感“大概”、“可能”、“也许”的做法和言语。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
2、杀鸡须用牛刀一个真实的故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1917年修建的6层洋楼,这座名叫“景明楼”的楼宇在度过80年春秋后的一天,该楼的设计者——英国一家设计事务所远隔万里来信一封,告知:景明楼为本所1917年设计,使用期限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因此,我一贯倡导: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把小事做细。
中国人常用“杀鸡焉用牛刀”来表示对小事的轻视,而在我看来,“杀鸡须用牛刀”,只有花大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
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想法挺好的,却没有人愿意和能够把每一件小事做透。
这实在是当今社会之大害呀! 3、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武术本没有绝招,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
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
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坏了,就使其它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垮了。
细心则无微不至粗心则熟视无睹●大早会【晨会游戏】这部手机是你的吗?主持人请台下5位伙伴将自己的手机呈上来,观察每部手机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然后逐一向手机的主人询问该部手机的细微之处,如果手机的主人回答不上来,则手机即被“没收”。
其间会有大部分人回答不上来,比如“请问您的手机上总共有多少个按键”等。
寓意:细心则无微不至,粗心则熟视无睹。
【晨会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的诸多细节细节之一:三级台阶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
德国的设计师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
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
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细节之二:出口转弯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每月将多付多少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细节之三:特别装饰线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感到危险。
而德国设计师们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
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十分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另外,一号线还有宽阔的站台设计和站台门的设置等等,无不显示出地铁一号线设计者们“以人为本”、关注细节的良苦用心。
这种细致周全、独具匠心的设计,使上海地铁一号线较之国内设计师设计的地铁二号线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