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口本
19
轻链球菌
无研究证实其与龋病正相关 轻链球菌贮存胞内多糖,使菌斑在缺乏碳水 化合物情况下继续产酸
11口本
20
乳杆菌属
包括G+兼性和专性厌氧杆菌 龋活跃者口腔内乳杆菌数量大,患龋严重程度 加重,数量增加 饮食中蔗糖含量增高,有蔗糖滞留部位或有龋 洞存在的部位数量增加
某些乳杆菌导致动物窝沟龋,对人类致龋作用 弱,牙本质龋(龋病发展过程)
菌斑-牙界面 平滑面菌斑 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 中间层 细菌表层 窝沟菌斑 附着性菌斑
游离菌斑
特异性菌斑
非特异性菌斑
11口本
8
一、菌斑的结构:
平滑面菌斑:3 层 1、菌斑-牙界面 2、中间层中间层
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 菌斑体层: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 或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
3、菌斑表层 窝沟菌斑:微生物种类有限
细胞内、外多糖 - 细菌能量合成
-
细菌黏附和聚集
可发酵底物的储库
无机质 – 25%
Ca, P: 为唾液含量的数倍
决定釉质的再矿化 其它离子: K, Na, Mg, 和 F.
11口本
11
三、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形成的三个阶段: 1、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 2、 细菌迅速生长繁殖; 3、菌斑成熟。
11口本
第二章
本章内容:
病因及发病过程
牙菌斑 饮食因素 宿主 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病因学说
11口本
1
本课的重点、难点
1、龋病与口腔微生物的关系 2、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11口本
2
致病因素
细菌 饮食 宿主11口本3第来自节牙菌斑
牙菌斑(dental plaque):牙面菌斑的总称。 牙齿或修复体上形成的一种软而粘的、非 矿化的细菌沉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