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过滤器效率的测量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方法**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空气净化领域,高效过滤器是确保空气品质达到要求的重要设备。
风速作为衡量高效过滤器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其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过滤系统的运行效果。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的几种常见方法。
### 差压法差压法是测定高效过滤器风速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基于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通过测量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来计算风速。
1.**准备工作**:在过滤器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
2.**测定过程**:启动风机,空气流经高效过滤器时,由于过滤材料的阻力,会产生压力差。
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静压差值,结合过滤器的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空气通过过滤器时的风速。
3.**注意事项**:需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和校准,以及测定环境的密封性,以减少误差。
### 风速计法风速计法是一种直接测量风速的方法,它通过风速计来测定空气流过高效过滤器时的速度。
1.**选择设备**:选择适当类型的风速计,如热式风速计、叶轮式风速计等。
2.**测定位置**:在高效过滤器的进出口附近或内部设定测量点。
3.**测量操作**:启动风机,将风速计放置在测量点,直接读取风速值。
4.**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取平均值以获得更准确的风速数据。
### 激光多普勒法激光多普勒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对风速分布要求较高的场合。
1.**设备准备**:使用激光多普勒风速仪。
2.**测定步骤**:将激光束照射在过滤器内部流场中的微小颗粒上,通过分析颗粒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得到风速信息。
3.**特点**:该方法可以获取到过滤器的内部风速分布,对于研究过滤性能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 结语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是保证空气过滤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对于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附录B规定了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处理方法,用以评价通风、空气调节和空气净化系统或设备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和效率等主要特性。
B.1 测试装置测试装置系统图及主要部件构造图见图B.1一图B.4。
测试装置主要包括:风道系统、气溶胶发生装置和测定装置及仪表三部分。
测试装置的结构允许有所差别,但测试条件应和本标准的规定一致,同一受试过滤器的测试结果应与本标准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一致。
B.1.1 风道系统B.1.1.1 构造风道系统的构造及尺寸见图1一图4。
风道系统的制作与安装要求应符合GBJ 243。
各管段之间连接时,任何一边错位不应大于1.5mm。
整个风道系统要求严密,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打压检漏,其压力应不小于风道系统风机额定风压的1.5倍。
a. 用以夹持受试过滤器的管段长度应为受试过滤器长度的1.1倍,且不小于1000 mm。
当受试过滤器截面尺寸与测试风道截面不同时,应采用变径管,其尺寸如图3。
b.测定计数效率时,采样管的安装孔应设在管段(1)、(6)的下方。
B.测定过滤器阻力用的静压环和整流格栅(13)的构造应符合GB 1236的要求。
B.1.1.2 测试用空气的引入测试用空气应保证洁净,风道中粒子的背景浓度不应超过气溶胶发生浓度的1%。
a.风道应在吸入口设保护网和静压室。
静压室的尺寸不小于2 m ×2 m× 2 m,但其容积应不大干10m3。
b.静压室入口应安装两级空气过滤器,确保进入风道的空气洁净。
c.当室外空气温度低于5℃或相对湿度大于75%时,可以采用加热方式来提高温度或降低相对湿度。
B.1.1.3 排气风道系统的排气经过处理后排至室外,或排入风道系统吸入口以外的房间。
B.1.1.4 隔震风道系统应与风机或试验室内其他震源隔离。
B.1.2 气溶胶发生器气溶胶发生器应满足下述条文,有关气溶胶发生器的资料性介绍见附录A。
洁净室空气过滤器(Cleanroom Air Filter)前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加强, 空气质量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空气过滤系统不仅可以保护产品与生产设备,还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因此, 空气过滤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半导体/磁头工艺的日趋精密化与微型化必然决定了对空气洁净度的高标准与要求。
采用初、中、高效过滤器并用的方法,能够持续有效地去除粒径更小的尘埃粒子,保证洁净室空气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本手册主要介绍空气过滤器的功能与作用、选择原则、检测方法和使用寿命等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洁净工作有所帮助。
目录1、什么是空气过滤器2、空气过滤器的材质3、空气过滤器应用范围4、空气过滤的原理5、空气过滤器的种类6、空气过滤器的功能和作用7、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8、空气过滤器的选择原则与配置:9、空气过滤器的使用频率及维护:10、空气过滤器技术参数名词介绍11、空气过滤器效率分类与对照表1.什么是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Air Filter)是指空气过滤装置。
空气过滤装置一般用于洁净车间、实验室及洁净手术室。
2.空气过滤器的材质目前广泛使用的空气过滤器材质主要有:3.空气过滤器的应用范围4、空气过滤器的原理有尘污染有色污染有毒污染有菌污染洁净空气高精密电子行业公共场所中央空调LCD 、LED 、TFT 行业 生物实验室及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及手术室光学、光电、半导体行业 表面静电喷涂车间制药行业航天军事行业食品工业玻璃纤维滤纸 聚丙烯纤维 聚酯纤维滤料 植物纤维滤料无纺布滤料活性碳滤料不洁净空气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做惯性或无规则的运动,在运动中的空气尘粒撞到既能有效拦截尘粒又不对气流形成过大阻力的过滤介质时,过滤介质杂乱交织的纤维便形成对粒子的无数道屏障,纤维间宽阔的空间允许气流顺利通过。
下面为过滤器具体原理介绍:(为了便于说明,假设灰尘均为球形,并且与过滤器内部纤维接触时会因范德华力粘在纤维上)惯性效应较大的灰尘粒子在气流中做惯性运动,较大的灰尘因惯性来不及绕过而直接撞到纤维上。
空气净化器MPPS效率检测方法研究随着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不断上升。
而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检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MPPS效率检测方法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文将对MPPS效率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MPPS效率概述MPPS,即Most Penetration Particle Size,最大穿透粒子尺寸,指的是空气中最难过滤的微粒的尺寸。
在这个尺寸以下,过滤效率会逐渐提高,而在这个尺寸以上,效率会逐渐降低。
因此,衡量一个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则需要考虑其MPPS效率。
MPPS效率指的是空气净化器在MPPS粒径处的过滤效率,一般是采用沙粒子法、道格拉斯溶剂法等进行检测。
其中,沙粒子法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MPPS效率检测方法之一。
二、MPPS效率检测方法1. 实验仪器沙粒子法检测MPPS效率的实验仪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空气流量计(2)沙粒子粉末(3)头盔式面罩(4)粉尘过滤器(5)微粒计数器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沙粒子粉末均匀喷洒在控制区域内,以增加空气中微粒的浓度。
(2)实验操作①将空气流量计连接至测试对象,记录测试对象的平均风量。
②将头盔式面罩穿戴在测试人员头部,并调节合适的零位点。
③在测试前,检查微粒计数器是否正常运转。
然后在携带微粒计数器的情况下,让测试人员佩戴头盔式面罩,同时将微粒计数器连接至头盔式面罩。
④启动测试对象,每次测试持续5分钟,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微粒计数器数据。
同时,测试人员需保持不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采用沙粒子法进行检测,可以得到MPPS粒径处的过滤效率。
MPPS粒径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质量和过滤器的设计,通常在0.3至0.5微米之间。
因此,一个高效的空气净化器,其MPPS效率应该大于99.97%。
三、结论MPPS效率检测方法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方法,其结果可以反映出空气净化器在过滤最难处理的微粒时的过滤效果。
空气净化器测试标准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能够净化室内空气的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空气净化器的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际上,对空气净化器的测试标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但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空气净化器的测试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性能测试包括空气净化效率、CADR值、噪音、能耗等指标。
空气净化效率是指空气净化器在一定时间内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常以PM2.5、甲醛、TVOC等为测试对象。
CADR值是指空气净化器在单位时间内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是衡量空气净化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噪音和能耗则是影响用户体验和使用成本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测试中,应当对上述指标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试,以确保空气净化器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空气净化器的安全性测试也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气安全、防火性能、辐射安全等指标。
电气安全是指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和环境的电气安全保护能力,应当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要求。
防火性能是指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对火灾的防范能力,应当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和安全保护措施。
辐射安全是指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对人体的辐射安全保护能力,应当符合相关的辐射安全标准和要求。
因此,在空气净化器的安全性测试中,应当对上述指标进行严格、全面的测试,以确保空气净化器的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空气净化器的耐久性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
耐久性测试包括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易损件寿命等指标。
使用寿命是指空气净化器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应当经受得住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
性能稳定性是指空气净化器在长时间使用后性能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不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
易损件寿命是指空气净化器易损件的使用寿命,应当能够经受得住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而不容易损坏。
因此,在空气净化器的耐久性测试中,应当对上述指标进行持久、全面的测试,以确保空气净化器的耐久性符合标准要求。
空气过滤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气过滤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气调节和空气净化系统或设备的空气过滤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 1236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 4706.1-2005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 18204.2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T 404空气过滤器用滤料ISO 15957 Loading dusts for testing air cleaning equipment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过滤器air filter用过滤、粘附或者荷电捕集等方法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设备。
3.2.额定风量rated air flow在标准空气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空气过滤器的空气体积流量。
3.3.标准空气状态standard air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101.3kPa,密度为1.2kg/m3的空气状态。
3.4.迎面风速face velocity通过空气过滤器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其空气流通截面面积之比。
3.5.初阻力initial resistance初始状态下,空气过滤器通过额定风量时的静压损失。
3.6.终阻力final resistance在额定风量下,空气过滤器由于捕集标准试验尘而使其阻力上升并达到的规定值。
3.7.粒径particle diameter用某种方法(光学或空气动力学等效)测出的颗粒物几何直径。
空气净化装置的性能评估方法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对于居民来说,呼吸清新的空气是健康的基础。
因此,空气净化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市面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装置,如何评估其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空气净化装置的性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可以考察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效果。
空气净化装置的核心部分是过滤器,它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微粒和颗粒物。
过滤效果的好坏决定了空气净化装置的性能。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后方出口的空气中微粒和颗粒物的浓度来评估过滤效果。
浓度越低,说明过滤效果越好。
其次,我们还可以评估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速度。
净化速度指的是空气净化装置在一定时间内处理空气的能力。
我们可以将一台装置置于一个封闭的房间内,然后测量房间内空气的净化时间。
净化速度越快,装置的性能越高。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空气净化装置的噪音水平。
低噪音是一个好的空气净化装置应具备的特点之一。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噪音测量仪器来测量装置工作时的噪音水平。
如果噪音过大,则可能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此外,耗能情况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指标。
我们可以评估空气净化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能源消耗情况。
一台能够高效利用能源的装置无疑更受欢迎。
最后,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些额外的特性,如装置的外观设计、使用便捷性等。
虽然这些因素对于装置的性能并不直接相关,但对于用户来说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性能评估方法应当综合考虑过滤效果、净化速度、噪音水平、耗能情况和额外特性这几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达到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一台空气净化装置才能被认为是性能良好的产品。
在购买装置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试用、查阅相关评测报告等方式来了解装置的性能情况,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同时,对于制造商来说,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提高装置的性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只有提供高品质的空气净化装置,才能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的居住环境。
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及标准(最全版)1.2.1.原理:计数扫描法是通过粒子计数器测量过滤器前后的颗粒数来计算过滤效率的方法。
在过滤器前后分别放置粒子计数器,测量颗粒数,再计算过滤效率。
1.2.3.实际存在的问题:计数扫描法存在一些问题,如颗粒计数器对颗粒大小的选择性、颗粒计数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等问题。
1.2.5.DOP粒子扫描正压检漏法:DOP粒子扫描正压检漏法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扫描法,它通过在过滤器前后放置粒子计数器,测量颗粒数,再计算过滤效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可重复性好,但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设备。
1.3.油雾法:油雾法是利用油雾颗粒模拟空气中的微小颗粒,通过测量油雾颗粒在过滤器前后的浓度差来计算过滤效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油雾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1.4.粒子计数器法:粒子计数器法是通过测量过滤器前后的颗粒数来计算过滤效率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可重复性好,但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设备。
2.高效过滤器PA0检漏方法的简介2.1.目的和原理:高效过滤器PA0检漏方法的目的是检测过滤器对0.3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过滤器前后放置PA0颗粒计数器,测量颗粒数,再计算过滤效率。
2.2.发烟的方法:PA0颗粒的发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PA0颗粒发生器,另一种是使用烟雾发生器产生烟雾,其中含有PA0颗粒。
2.3.两种发烟方法的比较:使用PA0颗粒发生器可以控制颗粒大小和浓度,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较为复杂。
使用烟雾发生器则设备成本较低,操作较为简单,但颗粒大小和浓度不易控制。
2.4.检测PA0气溶胶浓度仪器:检测PA0气溶胶浓度的仪器主要有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颗粒计数器。
激光粒度分析仪可以测量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但价格较高。
颗粒计数器则可以测量颗粒数和浓度,价格相对较低。
2.6.安装完后的高效过滤器PA0检漏操作的解析:安装完高效过滤器后,需要进行PA0检漏操作,以确保过滤器对0.3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符合要求。
1、什么是有、无隔板高效过滤器的实际尺寸和名义尺寸?有无隔板高效过滤器为什么有实际尺寸和名义尺寸之分,是因为名义尺寸是包括外框和滤料的过滤器,而实际尺寸一般除掉外框,只计算滤料的宽、高、深以及滤料的面积。
2、有隔板和无隔板高效过滤器异同点?高效过滤器可分为:有隔板高效和无隔板高效。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是用超细玻璃纤维作滤料、胶板纸、铝铂作分隔板,与木框或铝合金框胶和而成,具有过滤效率高,阻力低,风量大的优点,广泛应用与各种局部净化设备和洁净厂房。
无隔板高效过滤器是用超细玻璃纤维做滤料,热熔胶做分隔物,与各类外框装配,外框美观,与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相比,在相同风量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等优点。
3、有隔板和无隔板高效过滤器滤料的标准折数、折高、以及公式换算?有隔板的滤纸折高一般比名义尺寸的高度要短30mm~34mm左右,其折数主要是由隔板纸和滤纸与隔板纸组装的松紧程度决定的,隔板纸弧度按标准计算,一般为4mm,少于4 mm,则有隔板的的隔数就多,另外组装的松,其结果适得其反,有隔板的隔数就少,而无隔板的滤纸折数,主要是由滤纸折高,以及滤纸的紧密程度决定的。
4、“PP HEPA”和玻璃纤维“HEPA”的异同点?“PP HEPA”和玻璃纤维“HEPA”的比较表如下:5、什么是初、中、高中、亚高、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适用于空调系统的预过滤,主要用于过滤5um以上的尘埃粒子。
初效过滤器有(折叠、板式、袋式)三种样式。
外框材料有纸框、铝框、镀锌框,过滤材料有无纺布、尼龙网、活性炭滤材、金属孔网等。
中效过滤器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的中级过滤,主要用于过滤1um~5um的尘埃粒子,具有阻力小,风量大的优点。
中效过滤器有袋式和框式、组合式等。
Rfilter高效过滤器主要分为有隔板和无隔板过滤器两种。
6、初、中、高效过滤器的分类以及性能比较?对于粒径等于大于5.0um微粒的大气尘计数效率大于等于20%而小于80%的过滤器叫初效过滤器。
空气净化过滤器效率的测量方法空气过滤器的效率是被捕集粉尘量与进入过滤器空气含尘量的比值:过滤器捕集粉尘量下游空气含尘量过滤效率= —————————— = 1———————————上游空气含尘量上游空气含尘量在过滤效率的决定因素中,粉尘“量”的含义令人困惑。
实用中,有粉尘重量、个数、浓度,有单分散相粒子(粒径一致)的量,有多分散相粒子的量,还有被染黑了的滤纸的通光量。
空气过滤器的效率值和效率分类是与测试方法紧密相关的,对同一只过滤器的测试方法不同,过滤器效率值就不同;各个国家、各个厂商的测试方法不统一,对过滤器效率的解释也就五花八门。
因此说,离开了测试方法,过滤器效率就无从谈起。
目前,使用较多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 计重法(Arrestance,源于美国,国际通行,中国实行)尘源为高浓度标准人工尘,其主要成分是经筛选的、规定地区的尘土,混入规定量的碳黑和短纤维。
“量”为粉尘重量。
每隔一段时间发尘试验,测量该阶段重量效率。
计重法效率为试验全过程各阶段重量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
计重法用于测量低效率过滤器。
常用标准:ANSI/ASHRAE52.1-1992(美国),CEN779(欧洲),GB12218-89(中国)。
●大气尘径限计数法(中国特色)尘源为自然大气尘。
仪器为光学粒子计数器。
“量”为大于某粒径限度全部粒子的个数。
效率值为新过滤器的初始效率。
此方法用于测量一般通风过滤器。
仅测量新过滤器的瞬时效率。
标准:GB12218-89●比色法(Dust-spot,源于美国)试验尘源为高浓度标准人工尘,测量尘源为大气尘。
“量“为测量阶段采样滤纸的通光量。
每经过一段发尘试验,测量不发尘时过滤器前后采样滤纸通光量的差别,用特定计算方法得出所谓”过滤效率“。
比色法效率是试验全过程各测量阶段效率依发尘阶段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
国外用比色法测量效率不很低的一般通风过滤器。
比色法效率也称ASHRAE效率。
标准:ANSI/ASHRAE52.1-1992(美国),CEN779(欧洲)。
汽车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效果评估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汽车空气净化系统作为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过滤效果评估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汽车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般而言,汽车空气净化系统主要由空气过滤器和活性炭滤芯组成。
空气过滤器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粉尘、花粉和细菌等;而活性炭滤芯则可以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空气净化系统通过这两个部件的配合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车内空气质量。
那么,如何评估汽车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效果呢?一、空气过滤效果评估空气过滤器是汽车空气净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因此评估其过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PM2.5过滤效果评估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是空气污染中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评估空气过滤器的PM2.5过滤效果可以采用颗粒物捕集效率来衡量,通常使用滤料捕集率来评价。
2. 花粉、灰尘等过滤效果评估除了PM2.5,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颗粒物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评估空气过滤器对这些颗粒物的过滤效果可以采用颗粒物捕集率和洗涤方法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二、有害气体吸附效果评估活性炭滤芯的吸附性能决定了汽车空气净化系统对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
1. 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吸附效果评估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在车内空气中常常存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评估活性炭滤芯对这些有害气体的吸附效果可以采用吸附饱和量和吸附效率来衡量。
2. VOCs吸附效果评估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容易挥发到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其在室内空气污染中也常常扮演重要角色。
评估活性炭滤芯对VOCs的吸附效果可以采用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来衡量。
综上所述,评估汽车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效果需要考虑空气过滤器和活性炭滤芯的工作效率。
通过测量和测试这些关键指标,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汽车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性能。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购空气净化系统时应关注空气过滤器的捕集效率和活性炭滤芯的吸附能力,以确保其能够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保护。
2.2.2过滤器阻力对空调净化系统的影响高效率低阻力一直是过滤器行业追求的目标,过滤器阻力越大系统所选风运行费用越高。
如图2.4阻力特性的系统R2>R1,量Q0,风机2的工况点落在与R1风机1的工况点落在与R11234所包围的矩形为2号风机较1消耗的能量。
也是很可观的。
统的影响可知,对过滤器性能准确、科学的评定是至关重要了,下面就过滤器性能检测方面的问题作一介绍。
2.3过滤器性能检测2.3.1空气过滤器检测标准的发展与演进过滤器的检测标准及方法是随着过滤器及其它相关检测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演变的。
各国制定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大体都分为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检测标准和HEPA/ULPA 性能检测标准。
2.3.1.1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检测标准及方法的演变早在193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NBS——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就制定了针对中效空气过滤器的比色效率检测法,此方法按尘源又分为人工尘比色效率法和大气尘比色效率法,通常大气尘比色效率法使用更普遍,后来AFI和ASHRAE也制定了与NBS相一致的比色效率法。
1952年美国过滤器研究所制定的AFI人工尘计重法,主要针对粗效过滤器,1968年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根据上述基本方法制定的,1972、1976年陆续修定的ASHRAE 人工尘计重法和比色法[4],即ASHRAE52-76标准被长期沿用,影响很大。
直到1992年被美国国家标准ANSI/ASHRAE52.1-1992取代,但效率检测仍采用计重法和比色法。
尽管英、法德等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有各自的过滤器检测方法,但1979年欧洲通风协会在ASHRAE52-76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Eurovent4/5标准,效率检测与ASHRAE52-76标准相同[14][15],其与美国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人工尘的不同,如英国采用烧结氧化铝粉末(计重法)与亚甲基兰(比色法),法国采用荧光素钠粉末等[2]。
ASHRAE标准部分内容整理一、ASHRAE52.2 —1999标准及空气过滤器1999年,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颁布了一项新的空气过滤器测试方法,ASHRAE52.2—1999标准《一般通风用空气洁净设备分级粒径效率的测试方法》。
该标准改变了传统的空气洁净设备全效率的测试方法,打开了通向建立实际过滤器技术规范的大门。
1、效率检测方法检测空气过滤器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比色法、计重法、浓度法(包括钠焰法、油雾法、荧光法、DOP法)以及粒子计数法等。
由于采用的尘源不同,每种方法所能测量的粒径范围不同,因而使用各种方法的检测的结果差异很大。
所以给出过滤器效率时,必须注明所用尘源种类和检测方法。
各国标准采用的检测方法大致如下:1964年美国过滤器研究所(AFI)标准和美国国家标准局(NRS)标准、1968年美国ASHRAE协会制定的ASHRAE52—68标准,1976年制定的ASHRAE52—76标准,1992年制定的ANSVASHRAE52.1—1992标准以及欧洲空气处理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EUROVENT4/5和欧洲标准化协会CEN EN779标准等都采用大气尘比色法与人工尘计重法;中国国家标准GB12218—89采用大气尘分组计数法与人工尘计重法。
可见,在过去40年里,过滤器效率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大气尘比色法和人工尘计重法。
所谓大气尘比色法,就是以大气尘为尘源,利用滤纸采样前后通光量的变化来测量过滤器效率。
这种过滤器效率被称为大气尘比色效率。
所谓人工尘计重法是以人工尘为尘源,通过测量过滤前后人工尘质量的变化来测定过滤器效率,这时的过滤效率被称为人工尘计重效率。
人工尘的主要成分是经过筛选的规定地区的尘土,并混入规定量的碳黑和短纤维测试期间,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发尘,直至达到所要求的终阻力。
测量各阶段的过滤效率,得到过滤器效率随容尘量的变化曲线。
人工尘计重法主要用于对过滤器容尘量及容尘后效率、阻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测试。
过滤器过滤效率测试方法3.1 计重法Arrestance⑴计重法一般用于测量中央空调系统中作为预过滤的低效率过滤器.⑵将过滤器装在标准试验风洞内, 上风端连续发尘, 每隔一段时间, 测量穿过过滤器的粉尘重量(或过滤器上的集尘量), 由此得到过滤器在该阶段按粉尘重量计算的过滤效率. 最终的计重效率是各试验阶段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⑶试验用的尘源为大粒径、高浓度标准粉尘.各国使用的粉尘是不相同的.⑷计重法试验的终止试验条件为: 和用户约定的终阻力值, 或试验者自己规定的终阻力值. 终阻力值不同,计重效率就不同.⑸计重法试验是破坏性试验, 不能用作产品生产中的性能检验.⑹计重法试验的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ANSI/ASHRAE 52.1 - 1992英国标准: EN 779 - 1993中国标准: GB 12218 - 19893.2 比色法Dust - spot⑴比色法用于测量效率较高的一般通风用过滤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大部份过滤器属于这种过滤器.⑵试验台与试验粉尘与计重法相同.⑶用装有高效滤纸的采样头在过滤器前后采样.每经过一段发尘试验,测量不发尘状态下过滤器前后采样点采样头上高效滤纸的通光量, 通过比较滤纸通光量的差别, 用规定计算方法得出所谓“过滤效率”. 最终的比色效率是各试验阶段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⑷终止试验条件与计重法相似: 和用户约定的终阻力值,或试验者自己规定的终阻力值. 终阻力值不同, 比色效率就不同.⑸比色法试验是破坏性试验, 不能用作产品生产中的性能检验.⑹计重法试验的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ANSI/ASHRAE 52.1 - 1992英国标准: EN 779 - 1993中国从来没有使用过比色法, 国内也没有比色法试验台.⑺比色法曾经是国外通行的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正逐渐被计数法所取代.3.3 大气尘计数法⑴中国对一般用通风过滤器的效率分级是建立在大气尘计数法基础上的. 中国的计数法标准早于欧美, 但应为它是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国产计数器和相应测量水平面上, 所以方法比较粗糙..⑵尘源为大气中的“大气尘”.⑶测量粉尘颗粒数的仪器为普通光学或激光粒子计数器.⑷大气尘计数法的效率值只代表新过滤器的初始效率.⑸标准: GB 12218 - 19893.4 计数法Particle Efficiency⑴试验台和发尘用的高浓度试验粉尘与计重法和比色法所用的类似.⑵粉尘的“量”是微小粒径段颗粒物的个数, 测量粉尘颗粒数的仪器为激光粒子计数器.⑶试验过程中, 在每次发尘试验的之前和之后, 进行计数测量, 并计算对各种粒径颗粒的过滤效率. 当达到终止试验的条件时停止试验. 过滤器的典型效率值是在规定粒径范围内,各个阶段瞬时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⑷计数效率不再是单一数据, 而是一条沿不同粒径的过滤效率曲线. 欧洲的试验表明, 当试验的终阻力为450Pa时, 0.4μm处的计数效率值与传统比色法的效率值接近.⑸欧洲标准规定, 计数测量时使用特定的多分散用液滴,如用Laskin喷管吹出的DENS喷雾,或使用聚苯乙烯乳胶球(Latex).**聚苯乙烯乳胶球(Latex)经常用作标定粒子计数器的标准粒子.⑹美国标准规定, 计数测量使用漂白粉. 针对不同挡次的过滤器测量不同粒径范围的效率值, 其试验终阻力也因效率档次不同而不同.⑺完整的计数效率测试是破坏性试验, 不能用于产品的日常检验. 制造厂可省去发尘过程, 仅测量过滤器的初始计数效率.⑻计数法试验的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ASHRAE 52.2 - 1999欧洲标准: PREN 779(CEN草案, 1999年, 该标准将取代EN779:1993年规定的比色法)⑼比色法曾经是国外通行的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正逐渐被计数法所取代.3.5 油雾法Oil Mist⑴油雾法曾在前苏联、联邦德国和中国通用, 现国外已经停止使用, 中国也祗有部份滤材生产厂使用.⑵尘源为油雾. 德国规定用石蜡油, 油雾粒径0.3μm -0.5μm.中国标准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 祗规定油雾平均直径为0.28μm -0.34μm.“量”是微小粒径段颗粒物的个数, 测量粉尘颗粒数的仪器为激光粒子计数器.⑶试验过程中, 测试的“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 测试仪器为浊度计.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或过滤材料)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⑷相关标准:中国标准: GB 6165 –85德国标准: DIN 24184 –19903.6 钠焰法Sodium Flame⑴钠焰法起源于英国, 20世纪70至90年代在欧洲部份国家通行,随着扫描法的普及, 国际上已经不再使用钠焰法.现中国仍有相当一部份高效过滤器的生产厂家在使用钠焰法.⑵尘源单分散相氯化钠(Nacl)盐雾. 测试的“量”为含盐雾时氢气火焰的亮度. 主要仪器为光度计.⑶氯化钠溶液雾化后的气溶胶其粒径在0.2μm - 2.0μm,中值粒径约为0.6μm, 对国内现有装置的实测结果为0.50μm.⑷测试过程中, 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 经干燥形成的微小测试盐雾进入风道. 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 含盐雾的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 亮度增加.以火焰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 并以此来确定过滤器对盐碱的过滤效率.⑸相关标准:中国标准: GB 6165 –85英国标准: BS 3928 –1969欧洲标准: EuroventS 4/43.7 DOP法Dioctyl Phthalate⑴DOP的中文译名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是塑料工业一种常用的增塑剂, 也是一种常见的清洗剂. 用0.3μm的DOP液滴做尘源测试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的方法称为DOP法, 得出的过滤效率称为DOP效率. 这种测试方法起源于美国, 在国际上通行, 中国从未实行过.⑵将DOP液体加热成蒸汽, 蒸气在特定条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去掉过大和过小的液滴后留下0.3μm*的作为尘源.这种方法也称为“热DOP法”.*规定使用0.3μm尘粒因为早期人们认为过滤器对0.3μm的粉尘最难过滤.⑶DOP液体用压缩空气鼓气泡, 通过Laskin喷管飞溅产生雾态人工尘的称为“冷DOP法”. 冷DOP法产生的是多分散项DOP粉尘, 粒径在0.1μm - 1.0μm, ≥0.35μm的占90%以上, 在对通风过滤器测试和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测试时, 人们经常使用冷DOP法.⑷利用多分散的DOP测得的过滤器效率比用单分散的为高. 两者现尚无转换关系可循.⑸雾状DOP 0.3μm微小液滴进入风道, 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 可确定过滤器对0.3μm粉尘的过滤效率.⑹DOP用于高效过滤器的测试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近几年来怀疑其所含环苯是致癌物质, 现改用单分散的DOSDEHS. 这些物质对IC及盘片驱动器的生产有害, 因此现常用粒径在0.1μm - 1.0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球(SPL S).⑺相关标准:美国军用标准: MIL - STD - 2823.8 计数扫描法(MPPS法) Most Penetratiable Particulate Size⑴目前国际上高效过滤器的主流试验方法.⑵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连续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一点粉尘的个数和粒径. 这种方法不仅能测量过滤器的平均效率, 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⑶MPPS法顾名思义是要测量出最容易穿透的粉尘粒径的过滤效率. 欧洲人的经验表明, 最容易穿透的粉尘粒径在0.1μm - 0.25μm 之间的某一点, 美国标准干脆规定只测量0.1μm - 0.2μm 区间.⑷试验中使用的尘源是Laskin喷管产生的多分散相DOP液滴, 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⑸若测试中使用的是凝结核计数器,则必须采用粒径已知的单分散相试验粉尘.⑹MPPS法是测试高效过滤器最严格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替代其他各种传统的测试方法是必然的趋势.⑺相关标准:美国标准: IES - RP –CC007.1 - 1992欧洲标准: EN 1882.1 –1882.5 –1998- 20003.9 光度计扫描⑴光度计扫描检漏的方法没有相应标准可依.⑵用光度计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漏. 这种扫描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过滤器的漏点. 由于尘源一般为多分散相, 光度计本身又不能确定粉尘粒径, 所以这种扫描法给出的“过滤效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⑶光度计扫描法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很有效, 所用的测试设备又比较简单, 有些生产厂认为只要对滤料的品质和规格严格控制, 过滤器的效率就已经确定了.因此仅进行以检漏为目的的光度计扫描就可以保证过滤器质量. 但这种理念用户不太容易接受.3.10 荧光法Uranine⑴只有法国使用, 目前仅限于对部份核工业过滤器的测试. 实际上法国过滤器厂过去最常使用的是DOP法,而不是自己规定的荧光法, 现在法国人又将欧洲标准化协会的计数法定为国家标准, 荧光法更少使用了.⑵荧光法的试验尘源为喷雾器产生的荧光素钠粉尘. 根据法国标准, 发尘装置产生的粉尘粒径的计数平均值为0.08μm, 粒径的体积平均值为0.15μm.⑶试验过程中在过滤器前后采样, 然后用水溶解采样滤纸上的荧光素钠, 再测量含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 这一亮度间接地反映出粉尘的重量.以过滤器前后样品的荧光亮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的效率.⑷相关标准:法国标准: NF X44 - 011 - 19723.10 其他检方法⑴变风量检漏.如果降低风量后过滤器效率降低, 则肯定有漏点.变风量检查只能判断过滤器是否有漏, 但不能对漏点定位.⑵发烟检漏.在暗室中, 在过滤器上游发烟, 用一束强光去照射过滤器的出风面, 当过滤器有漏点时, 可以明显看出漏点处有一缕青烟.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对漏点定位.⑶无污染检验. 有些用户担心试验用的粉尘污染过滤器,他们经常要求过滤器制造厂家使用他们认为安全的固体颗粒粉尘;有些制药厂要求直接使用室外大气尘.4. 过滤器的应用4.1 合理确定各级过滤器效率⑴通常情况下, 最末一级过滤器决定空气的净化程度.⑵上游的各级过滤器祗起保护作用, 统称“预过滤器”.⑶应妥善配置各级过滤器的效率. 若相邻两级过滤器的效率规格相差太大, 则前一级起不到保护后一级的作用; 若两级相差不大, 则后一级负担太小.⑷合理的配置是每隔2 –4档设置一级过滤器, 按欧洲现行过滤器效率分级, 如末端使用H13高效过滤器, 前级可选用F5 –F8 –H10三通级保护, 末H13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高达八年.⑸洁净室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应为5 –15年, 影响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是预过滤器本身质量的优劣和配置是否合理.⑹洁净室末端高效过滤器前要有效率不低于F8的过滤器来保护.⑺在城市中央空调系统中, G3 –F6是常见的初级过滤器.⑻要点: 末级过滤器的性能要可靠.预过滤器的效率和配置要合理.初级过滤器的维护要方便.4.2 高效过滤器的选用⑴通常情况下, 同材质的过滤器, 效率高的阻力大, 价格也高.⑵高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室可以选用效率较高的HEPA或ULPA过滤器, 低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室可以选用效率较低的HEPA过滤器.⑶高发尘量下过滤器效率的变化, 对洁净室洁净度的影响不大, 因此洁净度要求不高的洁净室不宜选用较高效率的高效过滤器.⑷低发尘量下, 较高效率的高效过滤器在低风速时对洁净度有明显的好处. 因此, 对要求高洁净度的洁净室在选用较高效率过滤器的同时, 要降低其迎面风速.4.3 风速对过滤器的影响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风速越低, 过滤器的使用效果越好.⑵对于高效过滤器, 风速减少一半, 粉尘的透过率会降低一个数量级(效率数值增加一个9), 风速增加一倍, 透过率会增加一个数量级(效率数值降低一个9).⑶对于高效过滤器, 气流穿过滤材的速度一般在0.01-0.04m/s, 在这个范围内过滤器的阻力和过滤风量呈正比关系. 如果一台额定风量为1000m3/h 的过滤器, 其初阻力为250Pa, 但在使用中其实际风量祗有500m3/h时, 它的初阻力可降为125Pa.⑷一般通风用过滤器, 气流穿过滤材的速度在0.13- 1.0m/s范围内, 阻力与风量不再是线性关系, 而是一条上扬的弧线,当风量增加30%,阻力可能为增加50%.⑸过滤器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不要忘掉向过滤器供应商索要风量- 阻力曲线.4.4 选用过滤面积大的过滤器⑴此地讲的过滤面积是过滤器过滤材料的面积, 一只过滤器的过滤面积经常是过滤器迎风面积的数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⑵过滤面积大, 穿过滤材的气流速度就低减, 过滤器的阻力就小,同时能容纳的粉尘就多. 因此, 增加过滤面积是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最有效的手段.⑶经验表明, 对于同种结构、同样滤材的过滤器, 当终阻力确定时,过滤面积增加50%时,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会增加70 –80%,当过滤面积增加一倍时,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三倍。
ISO 16890空气过滤器性能1. 引言空气过滤器是一种用于清洁和过滤空气中颗粒物和有害物质的装置。
随着环境污染和有害颗粒物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设计和制造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ISO 16890是一项关于空气过滤器性能评估的国际标准,本文将对ISO 16890标准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空气过滤器行业中的重要性。
2. ISO 16890标准概述ISO 1689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用于评估空气过滤器性能的标准。
该标准于2016年发布,取代了之前的EN 779和ASHRAE 52.2标准。
ISO 16890标准旨在提供一种更准确、可靠和真实反映空气过滤器性能的评估方法,并帮助用户选择适合其需求的过滤器。
3. ISO 16890标准的测试方法ISO 16890标准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即颗粒物捕集效率(Particulate Matter Efficiency,PME)。
PME测试方法基于颗粒物在过滤器中的收集效果,通过测量颗粒物在过滤器中的压力降、颗粒物尺寸和过滤器对不同尺寸颗粒物的效果,来评估过滤器的性能。
相较于之前的标准,ISO 16890标准的测试方法更加准确和全面。
4. ISO 16890标准的等级划分ISO 16890标准将过滤器的性能分为四个等级:ePM1、ePM2.5、ePM10和Coarse。
这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着过滤器在不同尺寸颗粒物上的捕集效果。
ePM1表示过滤器在直径小于1微米的颗粒物上的捕集效率,ePM2.5表示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上的捕集效率,ePM10表示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上的捕集效率,Coarse表示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上的捕集效率。
5. ISO 16890标准的意义和应用ISO 16890标准的发布对空气过滤器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该标准提供了一种全面、准确的衡量空气过滤器性能的方法,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空气净化设备性能检测标准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和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空气净化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市场上的空气净化设备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如何选择一款性能良好的空气净化设备成为了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规范空气净化设备市场,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性能检测标准。
一、过滤效率空气净化设备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因此,过滤效率成为了评判空气净化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过滤效率指标是根据颗粒物的大小进行分类评估。
常见的颗粒物有PM2.5、PM10等,过滤器对不同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要求也不同。
一款优秀的空气净化设备应当能够高效过滤掉细颗粒物,提供清洁健康的空气环境。
二、噪音水平噪音是空气净化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过高的噪音水平不仅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合理的噪音水平是评估空气净化设备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一款优秀的设备应当尽量降低噪音水平,提供安静的使用环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清新的空气。
三、能耗水平能耗是评估空气净化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能耗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因此,低能耗是一款优秀设备的必备品质。
目前,各国都有相应的能耗标准,要求设备在保证空气净化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耗。
消费者在购买空气净化设备时,可以参考设备的能耗标识,选购能效等级高的产品,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四、甲醛净化效果甲醛是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一款优秀的空气净化设备应当具备良好的甲醛净化效果。
在市场上,一些特殊的空气净化设备专门用于处理甲醛污染问题。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总结:空气净化设备性能检测标准主要涉及过滤效率、噪音水平、能耗水平以及甲醛净化效果等方面。
消费者在购买空气净化设备时,可以参考这些标准进行选择。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注意市场上的产品质量,选择可信赖的品牌和厂家,确保所购买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真正发挥其效果,为人们提供更清洁、更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dop检测标准DOP(二辛酮富集液)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空气过滤器效率的颗粒物。
检测DOP效率可以评估过滤器在清洁室等环境中的过滤性能,确保对空气中的微粒进行高效过滤,减少对人员和设备的污染。
本文将探讨DOP检测标准及其相关要求。
DOP检测标准是一套规范,用于测量过滤器的颗粒物捕集效率。
最常见的DOP检测标准是EN 1822,该标准适用于过滤器的高效等级和整体过滤器。
EN 1822标准规定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包括颗粒物计数法、密封检测法和压降测试法。
颗粒物计数法是EN 1822标准中最常用的测试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DOP颗粒物被生成并释放到被测试的过滤器前面。
然后,在过滤器后面的收集器中收集颗粒物。
通过比较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可以评估过滤器的性能。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DOP发生器和颗粒物计数器来完成。
密封检测法是另一种测量过滤器效率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DOP颗粒物被生成并释放到被测试的过滤器前面,但是在收集器后面没有收集器。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检测前后端的DOP浓度差异来评估过滤器的效率。
这个方法更适用于大型过滤器或特殊形状的过滤器。
压降测试法是评估过滤器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过滤器的压降是指空气通过过滤器时所感受到的阻力。
较高的压降可能表示过滤器堵塞或不适当维护。
在该测试中,通过测量空气流量和过滤器前后的压降来评估过滤器的清洁程度和性能。
除了上述方法,EN 1822标准还包括了其他要求和测量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风速、温度、湿度、气流均匀性等。
高风速可能影响过滤器的效率,而温度和湿度可以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气流均匀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可以通过检查过滤器上下游的颗粒物分布来评估。
DOP检测标准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不仅适用于医疗设施、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等环境的高效过滤器测试,还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和食品加工厂等其他领域。
DOP检测标准有助于确保过滤器在各种工作环境中正常运行,减少微粒对设备和人员的污染。
空气过滤器的效率是被捕集粉尘量与进入过滤器空气含尘量的比值:
过滤器捕集粉尘量下游空气含尘量
过滤效率= —————————— = 1———————————
上游空气含尘量上游空气含尘量
在过滤效率的决定因素中,粉尘“量”的含义令人困惑。
实用中,有粉尘重量、个数、浓度,有单分散相粒子(粒径一致)的量,有多分散相粒子的量,还有被染黑了的滤纸的通光量。
空气过滤器的效率值和效率分类是与测试方法紧密相关的,对同一只过滤器的测试方法不同,过滤器效率值就不同;各个国家、各个厂商的测试方法不统一,对过滤器效率的解释也就五花八门。
因此说,离开了测试方法,过滤器效率就无从谈起。
目前,使用较多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 计重法(Arrestance,源于美国,国际通行,中国实行)
尘源为高浓度标准人工尘,其主要成分是经筛选的、规定地区的尘土,混入规定量的碳黑和短纤维。
“量”为粉尘重量。
每隔一段时间发尘试验,测量该阶段重量效率。
计重法效率为试验全过程各阶段重量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
计重法用于测量低效率过滤器。
常用标准:ANSI/ASHRAE52.1-1992(美国),CEN779(欧洲),GB12218-89(中国)。
●大气尘径限计数法(中国特色)
尘源为自然大气尘。
仪器为光学粒子计数器。
“量”为大于某粒径限度全部粒子的个数。
效率值为新过滤器的初始效率。
此方法用于测量一般通风过滤器。
仅测量新过滤器的瞬时效率。
标准:GB12218-89
●比色法(Dust-spot,源于美国)
试验尘源为高浓度标准人工尘,测量尘源为大气尘。
“量“为测量阶段采样滤纸的通光量。
每经过一段发尘试验,测量不发尘时过滤器前后采样滤纸通光量的差别,用特定计算方法得出所谓”过滤效率“。
比色法效率是试验全过程各测量阶段效率依发尘阶段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
国外用比色法测量效率不很低的一般通风过滤器。
比色法效率也称ASHRAE效率。
标准:ANSI/ASHRAE52.1-1992(美国),CEN779(欧洲)。
●计径计数法(Particle Efficency,欧洲通行,美国推荐)
试验尘源为高浓度标准人工尘,测量尘源为低浓度多分散相标准尘。
仪器为激光粒子计数器。
“量“为测量阶段各微小粒径段的尘粒个数。
每经过一段发尘试验,进行计数测量,并计算瞬时效率。
效率是试验全过程各测量阶段效率依发尘量的加权平均值。
效率是一条沿粒径变化的曲线。
此方法用于测量一般通风过滤器,将逐渐取代比色法。
标准:EUROVENT4/9-1993(欧洲),ASHRAE52.2P-1995(美国,草案)
各级空气过滤器的选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最末一级过滤器决定空气洁净质量,上风端的各级过滤器仅起保护作用,它保护下风端过滤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或保护空调系统以确保其正常工
作,如果相连的两端过滤器效率级别接近,则后一级负担太小;如果两级相差太大,则前一级起不到保护后一级的作用。
在空调设计中,可根据净化要求先确定最末一级过滤器,然后选择起保护作用的过滤器;如果这级过滤器也需保护,再在它的上风端增设过滤器。
洁净室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应为5-15年,影响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是保护级过滤器的优劣。
当使用“G---F---H---U”效率规格分类时,可简便地估计所需各保护级过滤器的效率。
在G2---H12中,每隔2-4档设置一级过滤器。
如G3---F7---H10,其中,H10(亚高效)为末端过滤器,F7保护H10,G3保护F7。
高效过滤器(HEPA)前要用效率规格不低于F8的过滤器来保护,甚高效过滤器(ULPA)前宜选用效率为F9或H10的过滤器来保护;F9或H10(亚高效)过滤器前应设F7保护,中央空调系统本身应由效率规格不低于F5的过滤器来保护。
在无污染,无风沙的地点,F7过滤器一般无须增设保护级过滤器;在城市的中央空调系统中,G3~F6为最常用的新风初级过滤器。
F5过滤器之前一般不设保护级过滤器。
究竟应设什么效率级别的过滤器来保护后一级过滤器,这需要设计师和现场工程师将备件费用、运行能耗、维护费用和当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
大体上选用的原则是:末级过滤器的性能要可靠;初级过滤器要便于更换;保护级过滤器的效率要合理。
洁净空气量(clean air delivery rate,缩写为CADR)是一项涉及室内空气净化器产品使用特征并能反映出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单位为m3/h。
要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一定的洁净标准,有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必须保证室内空气达到一定的换气次数,即要求洁净器内置的风机有一定的风量。
第二,洁净器的一次净化效率必须比较高。
洁净空气量(CADR)就是能定量表征洁净器以上两个必要条件的物理量。
CADR值越大,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越高。
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空气净化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
一般计算方法为,在一定容积V的室内测量室内空气净化器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记录浓度降低90%时的运行时间t,按下式计算CADR:CADR=2.3V/t;V:房间容积单位:立方米;
T:时间单位:小时。
一般室内空气净化器的CADR值小于100,即一台CADR为100的空气净化器,如要在1
小时内净化90%的可吸人颗粒物,它只能在42m3容积的房间内使用。
如房间高度是3m,
则使用面积为1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