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 格式:doc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7
吕梁碛口古镇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吕梁碛口古镇,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地处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里曾经凭借黄河水运,一度成为北方商贸重镇,有着“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
当您踏入碛口古镇,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明清时期的窑洞式建筑。
这些窑洞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窑洞的门窗大多是木质的,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沿着石板路前行,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碛口的主街——西市街。
这条街曾经是碛口最繁华的商业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如今,虽然繁华不再,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那些保存完好的店铺中,想象出当年的热闹景象。
在西市街,您可以看到各种传统的店铺,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特色小吃的,还有卖当地特产的。
在众多的特产中,红枣是碛口的一大特色。
碛口的红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甜,深受游客的喜爱。
如果您来到这里,不妨品尝一下新鲜的红枣,或者买一些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尝尝。
接着,我们来到了黑龙庙。
黑龙庙是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卧虎山的高处,俯瞰着黄河和整个碛口镇。
黑龙庙的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庙内供奉着黑龙神,传说黑龙神能够保佑黄河行船平安。
站在黑龙庙的观景台上,您可以欣赏到黄河的壮丽景色,黄河水在这里奔腾不息,波澜壮阔。
远处的山峦起伏,与黄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黑龙庙下来,我们来到了碛口的码头。
曾经,这里是黄河水运的重要枢纽,南来北往的船只在这里停靠,装卸货物。
如今,码头虽然不再繁忙,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船只和船夫们留下的痕迹。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黄河水运的历史沧桑。
除了以上这些景点,碛口古镇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比如李家山村,这是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
还有西湾村,这里的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黄河第一镇 碛口数风流丨影子 丨 白英102/ TOURISM WORLD/记忆Memory“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 碛口,一座黄河岸边的小镇,流淌着大黄河千百年古老的文明。
曾经有过历史上的风华绝代,而今那份珍贵的纯朴、自然,却如同保存完好的建筑一样,丝毫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反倒愈是散发着诱人的生机。
虽然不见了河边上那车水马龙的奇景,小镇却依然有着一种与世隔绝的静然,来到这世外桃源,我凝望母亲河,按捺不住去寻找那无处不在的黄河旧梦。
九曲黄河十八湾 还数碛口金银山驱车越过一座刻着“麒麟桥”字样的石桥头,一条宽阔的大河横亘眼前,阳光下远远望去,乱石累累,波光粼粼,只有哗哗的流水奔腾向前,川流不息。
“碛”是指河道中由沙石堆积生成的浅滩。
九曲黄河,蜿蜒而下,一泻千里,穿行于晋陕峡谷之间,当流经临县卧虎山前时,汇入支流湫水河,水量骤然增大,四、五百米宽的河道收缩到不足百米,一下子把宽阔平缓的河道推挤成逼仄曲折的凶险湍流,狭窄的河道与十余米的落差使得方才还平静婉约的黄河水奔腾怒号浊浪滔滔,形成一处险滩,以至于“黄河行船,谈碛色变”,壶口是大名鼎鼎的“黄河第一碛”,而这里便是名气紧随其后的二碛“大同碛”。
这大同碛,让黄河上游满载货物的商船望河兴叹,不得不改为陆路运输。
于是,小镇便成了货物中转的“水旱码头小都会”,成为连接南北的主要通道。
于是,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药材从此处上岸,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晋中、京津等商业发达地区,回程时,驮回了棉花、绸缎、茶叶、火柴等日用品,再经水路运送到西北。
成就了明、清至民国200年间“人烟辐辏,货物山积,船泊叠岸,驼铃不绝”的“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
据当地老人讲,鼎盛之际的碛口,是一派水上舟船穿梭,岸上商贾如云的景象。
当年,380余家大小商铺货栈,拥挤在这3里多的狭长之地,黄河卵石铺就的路面上满是骡马骆驼踏踩的痕迹,那是一番何等繁华热闹的景象,“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的民谚流传至今。
从革命圣地延安出发,国小新们一路东行,穿越黄河,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的碛口古镇。
碛,意指水中砂石形成的浅滩。
碛口镇附近的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有50米落差。
黄河河道波涛汹涌,其间更有无数暗礁险滩。
船舶无法通行,碛口镇便成为水陆运的中转站。
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
碛口镇因此一跃成为北方商贾重镇,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古镇广场但是,随着现代交通兴起,公路铁路运输成为主要货运方式,黄河水运走向衰落,碛口镇也逐渐萧条,被人们遗忘在晋陕峡谷中,基本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
2023年以来脱贫攻坚战逐步开展,碛口古镇也在这股大潮流下,凭借特色旅游产业走出闭塞、迎来新生。
今年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走进了碛口镇以及周边的两个村庄,探访当地百姓的故事。
01.碛口古镇的老汉“经理”李世喜的摊位李世喜坐在摊位前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老人,既是碛口长兴宾馆和黄河旅行社的负责人,也是碛口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更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纤夫传承人。
碛口镇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姓名,他的面孔更是为南来北往的游客所熟悉,被称为碛口镇的“活名片”。
今年67岁的李世喜在碛口古镇经营着自己的旅游服务生意,他的宅子前挂满了全国各地高校写生、实习基地的牌匾。
李世喜介绍,今年接待的第一批游客,就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的老师同学。
在他的宅居中,还陈列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摄影作品,有艺术系师生为李世喜绘制的图像,也有李世喜与不同游客的合影,其中不乏贾樟柯等名人大家。
李世喜和他的照片墙李世喜祖祖辈辈生活在碛口,亲眼见证了碛口镇从无人问津到游客纷至沓来的过程。
据镇长刘涛介绍,得益于国家政策、地方扶持,2000年左右碛口镇开始规划、开发旅游资源。
自成一派的建筑、民俗文化,帮助碛口镇迎来一批又一批旅客,镇上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设计、民宿商铺经营也都愈发成熟。
碛口古镇发朋友圈的句子
1、碛,是指黄河上因地形起伏而形成的一段段激流浅滩。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
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的边缘小镇。
2、碛口古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舆前提,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经济文化的主要枢纽,成为名躁一时的“九曲黄河第一镇”。
3、碛口古镇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却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了。
”。
碛口古镇的旅游景点碛口是一处集晋商文化、黄河风光、黄土高原地貌、革命纪念地、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
碛口,被誉为“人生必去的10座小城”之一。
碛口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的处的黄河边,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
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
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之说,可见当年的繁华。
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大同碛、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龙庙、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峡谷天然石雕等。
大同碛:大同碛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
在大同碛下游百米处有千米之长的天然沙浴场。
古镇: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
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
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
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
据记载,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
古刹:创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座落在碛口卧虎山,整体建筑奇伟壮观,叠于石崖之险。
古渡:过去曾是往来于绥、包、晋、陕、豫之间通商贸易的水陆交通枢纽。
今日是黄河漂流,凭险过碛冲浪的理想去处。
西湾民居: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总面积约3万平米。
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
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
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
李家山民居:李家山民居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
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
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
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游记作文说到碛口古镇,真是个好地方!这儿可不是随随便便的镇,传说中可是黄河第一镇呢。
刚一到这儿,哇塞,眼前的风景简直让我惊掉下巴!古镇的建筑古色古香,红墙绿瓦,仿佛在跟我讲述着几百年前的故事。
一路走来,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古老的画卷中。
小河潺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香,真是让人心情大好!这儿的人也特别热情,像是见到了老朋友一样。
小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简直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你看,那个卖凉皮的大叔,手法麻利,一边做一边跟我聊天:“小伙子,来一份吗?这可是我家祖传的配方!”我心想,哎呀,这可得试试!结果一口下去,哇,真的是酸爽!吃完之后,我感觉肚子都在唱歌,幸福得不行。
在古镇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条黄河了。
走到河边,河水奔腾不息,浩浩荡荡,真是气势磅礴!我忍不住对着河水喊:“黄河啊,你真厉害!”旁边的人听了都笑了,没想到我居然和河水对话了。
不过,黄河的确有种让人敬畏的力量,仿佛能将我的烦恼都冲刷掉。
继续往前走,街边的小店琳琅满目,有手工艺品、特色小吃,还有那种五颜六色的糖葫芦,简直是童年的回忆啊!我停下来,跟一位老太太聊了聊。
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古镇的故事,什么“黄河水能养人”之类的,听得我心里暖暖的。
老太太说,她年轻的时候常在河边捡贝壳,哦,那时的日子可真好!我心里想,这些年岁渐渐流逝,但这些故事就像是时间的印记,永远留在了这里。
古镇里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那座老茶馆。
听说这里的茶可好喝了,店里摆着几个大茶壶,旁边还坐着几个老爷爷,正在下棋。
看到我进来,他们纷纷招呼我过去,“小伙子,来一局吗?”我心想,我可不是个棋手,能不能赢就不说了,不过,跟他们聊聊天还是很不错的。
喝着香气四溢的茶,听着他们的谈笑风生,真是一种享受。
几局下来,我差点被他们的幽默给笑岔气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整个古镇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
那时候,我坐在河边,看看周围的人,听听远处传来的笑声,心里满满的都是宁静和满足。
古镇碛口文献资料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古镇碛口文献资料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
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里回荡,在京包铁路建设前的170年间,每日有50余只木船来往于碛口码头,大批的粮油、皮毛、药材等自陕、甘、宁、绥、蒙等运来,棉布、绸缎、茶叶、陶瓷等物品,自太原、汾州等地由“向阳匣”陆路驮运至碛口,转销于大西北。
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
文水民间有“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的民谣。
当地养有500余峰骆驼,可见当年的繁华。
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1999年,山西省政府命名碛口为风景名胜旅游区。
碛口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大同碛、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龙庙、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峡谷天然石雕等。
碛口古街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
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
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
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形的建筑格局。
据记载,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道光年间,全镇已有店铺60余个,到民国五年,店铺林立,除本县外还有包头、河曲、绥德、府谷、孟门、汾阳、孝义、介休、平遥等地人开的店铺,多达204家。
黑龙庙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黑龙庙,黑龙庙也是碛口古镇中心的一个制高点,它高踞卧虎山顶,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
站在庙门前,我们可以远眺黄河气势,近观湫水曲折,聆听二碛涛声,俯瞰古镇全貌。
山西著名旅游景点排行榜
山西著名旅游景点排行榜如下:
1. 云丘山:位于吕梁山南端河汾的夹角地带,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2.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峡谷中段,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交界处,是黄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自古为兵事要冲,拥有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群。
4. 青龙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5. 大阳古镇: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间传说,吸引了众多游客。
6. 右卫古镇: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国家AAAA级景区。
7. 静升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8. 荫城古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山西省著名旅游景点。
9. 杏花村镇:以盛产杏花酒而闻名,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10. 汾城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以上是山西著名旅游景点排行榜,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值得一游。
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游记作文前几天,我去了黄河边上的碛口古镇,真是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你知道,听名字就觉得有点神秘吧?这镇子一靠黄河,就像是老虎吃小鸡,永远把河水当成了自己的保护神。
走进镇里,满眼都是古老的房子,青砖灰瓦的,跟电影里的场景似的,让人恨不得当场变成主角,穿越回几百年前。
咱们中国的古镇真是个宝藏,不光是风景,文化更是深厚得不得了。
说到碛口,我不得不提那条宽宽的黄河,站在河边,微风吹来,简直让人神清气爽。
河水汹涌澎湃,仿佛在跟我诉说着古镇的故事。
看着那一波波的浪花,我都忍不住想象,几百年前的商人、旅客,都是怎么在这河边往来穿梭的。
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而且,碛口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水,清澈见底,仿佛能透过水面看到历史的影子。
听说这儿的水是黄河的源头之一,难怪那气势磅礴,随便一拍都是大片的感觉。
我跟朋友们逛了逛镇子,真的是步步惊喜!小巷子里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风景,有老奶奶在门口织毛衣,还有小孩在追逐打闹,生活气息浓得像蒸汽包子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停下来,融入这个简单而又美好的画面。
而那些店铺里,卖的全是手工艺品,哎呀,我就觉得这买一件回去简直是给自己的生活加点调味料,特别是那些古色古香的挂件,简直是人见人爱。
再说说那里的小吃,哇塞,简直是吃货的天堂!我们尝了当地的炸油条和豆腐脑,咸咸的味道一口下去,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特别是那豆腐脑,嫩滑得跟丝绸一样,配上特制的调料,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朋友们都笑我像个吃货,其实,我只是想把这美味的记忆永远留住而已嘛。
最后,我们在黄河边上看日落,真的,夕阳洒在河面上,那种金色的光辉,真是美得让人窒息。
远处的山也被染上了一层暖色,像极了油画。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融入了这幅画里,时间仿佛静止了,连风都变得温柔。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这碛口古镇则是她怀抱里的一颗明珠,真是应了那句“山水有相逢”。
离开时,心里满是依依不舍,想着下次还要再来。
64CULTURE 文化中等城市核心期刊·行走·责任编辑丨谭 冰Z'Magazine 丨2020丨山西碛口:九曲黄河第一镇文图丨■ 王高岩塞,而它真正兴盛起来是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间至上个世纪30年代是碛口镇发展的鼎盛时期,万把人的小镇竟遍布大小商号300余家,经济繁荣,民生安逸,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一个地处西北黄河边上的小镇之所以能繁华一时,赢得美名,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因为滚滚黄河流经碛口镇旁的卧虎山前大同碛时,由于当地湫水河在此汇入其中,致使水量大增,原本400多米宽的河道瞬间收窄到不足百米,陡然变窄的河道与大同碛起伏的地貌一下形成了10米左右落差,这一变化,导致刚刚还静静流淌的黄河顿时奔腾咆哮浊浪滔天,险象环生,黄河上往来运送货物的船只,经常在大同碛发生船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于是运送货物的船舶行至大同碛前的碛口镇,便纷纷停船卸货改走旱路,用骡马、骆驼转运到各地,久而久之,碛口镇就成了西北物资外运的中转站,大批商贾云集于此,每天码头上停靠的船只,少时几十艘,多时一二百艘。
商贸活动的繁荣很快带动小镇发展起来,各种店铺、钱庄、客栈、酒肆等业态应运而生,小镇整日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
然而1938年这一切戛然而止,随着罪恶的枪炮声,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进碛口,烧杀掠抢,恣意横行,众多富商巨贾被迫撤离碛口,小镇很快落败。
1989年秋,我国最著名美术大师吴冠中来到碛口,他慧眼识珠,从镇中斑驳陆离的老建筑中,发现了它的文化价值,称碛口是一颗“被世人遗落在黄河岸边的璀璨明珠”,他评价说: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宅院,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此后,随着吴冠中的宣传,各路专家学者、美术家、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许多影视剧组也慕名而至,寂寞了几十年的碛口古镇再次走进世人的视野,以独有的古韵土风吸引着四海宾朋,繁华起来。
2006年6月,“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了“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有6处遗址榜上有名,碛口镇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碛口镇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碛口:九曲黄河第一镇作者:足原来源:《绿色中国》2015年第04期那日,有着明媚的日光,为着寻访山西历史文化名镇碛口,我们的越野车赶赴着吕梁山的重重叠叠,弯弯拐拐,经过一路持续的颠簸,一路回避山中路境不时出现的坑洼,终于来到了临县城南五十公里处,吕梁山中的黄河边。
碛口古镇,这个有着“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美誉的壮丽图景就在眼前了。
座落于黄河边的碛口镇,相邻的是古渡口,这个古渡口就在山西省临县的边缘处。
总有人问:“碛口,这是个什么字啊?这是什么意思啊?”在当地人的说法里:碛发音同“气”,是指黄河上因地形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
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地长流而下,在流到碛口之前,原先宽达四五百米宽的暗礁式石槽河道,至此河段突然收缩到八十多米之窄狭,水面也渐次下降,收缩前后间的落差达到十米之钜,因而形成水急浪高、涛声震耳又船筏难行的“大同碛”;激流狂奔喷溅的水花似雪飘飞,狂啸的浪击又似万千奔马的翻腾,如此壮观的河景成为一道黄河独有的景观。
遐迩闻名,其势壮观的壶口瀑布是“黄河第一碛”,而此地的“大同碛”则被称作“二碛”。
碛口古镇依傍黄河而有了人间生息,黄河对岸就是陕西的吴堡县。
碛口的地势可说是众山环黄水抱,显现的是北方黄河的雄浑大气,在游走周遭环境时必然可以体会得、看得这一态势;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河的北边还有卧虎山,东边则有黑龙庙雄峙,碛口的景观的的确确是自成一格的独特情境。
在前朝古时,由于陆路不便,民生运输大都要依靠水运,而黄河是北方主要的运输河道,但黄河却是多曲多拐多险象,试想要在九曲黄河险滩暗礁与湍急的水流威胁下,黄河道上行船的安全是如何艰钜,又得冒着多大的风险?具有一定重量的货船,在大同碛的险阻上,屡屡遭遇船毁人亡的惨剧,“黄河行船,谈碛色变”是历史上一直流传的说法。
黄河水道自古即十分繁忙,这段黄河却因为“大同碛”的天险而让运输行船受阻。
黄河北干流上的水运航道每行至此就难以继续通行,货船不得不在此抛锚卸货,改走旱路,于是碛口就因“大同碛”的地理因素而成为黄河中上游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结点,又因卸河货转路运的需要,而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山西碛口古镇导游词介绍十义镖局是跟着碛口的商业繁荣而应运而生的,那时晋商因为有经常的商品贩运及银票往来等,所以早在乾隆年间山西人张黑五就在北京首开兴隆镖局。
十义镖局是由碛口西头村人王泰勇与马明贵等十位结拜兄弟开设的,这十位兄弟个个身手高强。
据耸ё仝一次押镖途中,马明贵一人独战十名悍匪,毫无脚色,直至匪徒全逃。
此后,只冲要上十义镖局的旗,方圆几百里是无人敢打货色主意的。
十义镖局建有近似于今天防盗窗之类的工具,只不外它是用木头建的,估量是出格珍贵的工具在此存放。
广生源是一家京广杂货店。
是碛口街上很讲究的店肆。
在那时离石与临县县城都还没有三层楼。
它的建筑是很有特点的,一层是面临二道街的三孔座底窑洞,那时是屏门敞开式店肆,窑内又有四孔黑窑,弯来拐去。
二层主体建筑向东面临正街,靠街为屏门式铺面,中心大门进却是四合院,建筑很美丽,三层可存货或栖身。
广生源是平易近国年间晋西首富陈晋之兄弟在碛口的首要商号之一。
京广杂货当地人也称“洋板货”,首要有洋市布、洋瓷盆子、洋烟袋、火柴(火柴)、洋肥皂(喷香皂)等等。
山西碛口古镇导游词介绍(二)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
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
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
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厚重无比的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山西临县碛口古镇,是位于黄河岸边的明清商贸重镇,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与陕西吴堡县隔黄河相望。
坐火车到吕梁,然后从纪念碑转公交直达碛口古镇,历时1.5小时。
沿途望着车窗外无际的黄土高坡以及零星散落在黄土高坡上的窑洞,苍茫且悲壮感油然而生。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山陕地区的文学家艺术家们能够创作出数不尽的文艺作品的原因吧。
这的确是一片能触动内心深处的黄土地。
沿着古镇曲折的老街行走,仿佛能感受到老街尽头的晋商正牵着驼队满载货物一步步走来。
街道两侧,有为数不多的古镇土著百姓经营的小商摊或小吃店,所售物品不算先进但却温馨,更多的是本地土特产。
这一定是曾经的大户人家吧?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仍傲然屹立。
古镇上古老的西云寺,始建于元代,虽略显破败,但精美的砖雕飞檐斗拱间仍透出其曾经的雄姿。
三晋大地上最常见的普通民宅,总给人以老家的感觉和久违的感动。
碛口古镇上这样的老宅院仍然是鲜活而温存的。
枯藤老树昏鸦,并没有小桥流水人家。
初冬的暖阳,高大的石墙,幽深的小巷,还有身背黄书包的货郎。
这一切就像时光倒流,恍如梦中的景象。
沿着小巷走到高处,便可俯瞰山脚下的碛口古镇。
山坡上最高处的明代黑龙庙,保佑着碛口古镇的风调雨顺。
平日里有些古镇百姓会到这里休闲。
据一位在黑龙庙门外晒太阳的老人说,门口的其中一幅字是乾隆学生所书写,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幅。
(正门两侧还有两座侧门)。
黑龙庙内有型制奇特罕见的古戏台,无需现代设备便可声音远扬,故有“山西唱戏陕西听”只说。
站在黑龙庙高处,可俯瞰拐角另一侧的碛口古镇和近在咫尺的滔滔黄河,一览无余。
豪迈、奔放、坦坦荡荡,一如有名的晋商。
虽然在冬季略显缺少一点生机,但我却更加喜欢这略带萧瑟的碛口,雄浑厚重,大气磅礴。
仿佛这不息的黄河水一样,从远古而来。
仰望古老的黑龙庙。
黄河边上的骆驼,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真正领略走西口的豪迈和悲壮。
与黄河一路之隔的古镇民居外,在和煦的冬日暖阳里休闲的老人们,时光仿佛在此停滞了一般,于是我也在这里坐了好久,耳边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哗啦啦地向东流。
山西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推荐理由:黄河第一镇民风古朴。
去山西平遥看晋商文化、山西壶口看黄河奇观已成众人共识,而坐落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顶着“九曲黄河第一镇”头衔的碛口,却出落得低调不显眼。
碛,是指黄河上因地形起伏而形成的一段段激流浅滩。
百年前,碛口是万里黄河上的重镇,众所周知的黄金码头,鼎盛时,水上舟船穿梭,岸上商贾如云;而今的碛口,已不复昔日辉煌,也许,正因为步履迟缓,才收获了悠然自得。
住窑洞、听黄河、寻古迹、骑毛驴,游客可以慢品味古老文明。
#自驾游#。
爱乐活旅游热门标签自驾游。
包车的当地人把游客送到西湾村、李家山这两个最著名的景点或者一些旅店。
上,司机师傅递上名片“张二小”,山西“山药蛋派”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写生。
漫山遍野的野枣挂满枝头。
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依山坐楼。
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
现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400多间屋舍,年轻人多搬到了山下的新村居住,山上的古老村落里剩下的老人却都很有趣。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378bc2f25e8b163f23aa65e1?from=wenku/?from=we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