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_能源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1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洪庆贤一、燃烧热1、定义:注意:(1)条件:(2)燃烧的物质一定为 mol(3)生成的物质一定要稳定:a、状态要稳定;b、要完全燃烧(生成物不能再燃烧)。
一般指:C - CO2 (g) N– N2 (g) S – SO2 (g) H– H2O(l)2.表示的意义:如: 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含义: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以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4.一定量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放=n(可燃物)×△H【思考与交流】1、选择燃料的标准是什么?2、根据表中数据及选择燃料的标准,你认为那些事理想燃料?3.煤作为燃料的利弊?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措施有哪些?【随堂练习】1.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1.01×105Pa时,16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的燃烧热为,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一氧化碳B.1moL碳和2moL碳C.1moL乙炔和2moL碳D.淀粉和纤维素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H=-241.8 kJ/mol2H2(g)+O2(g)=2H2O(g) △H=-483.6 kJ/mol;H2(g)+1/2O2(g)=H2O(l) △H = -285.8 kJ/mol2H2(g)+O2(g)=2H2O(l) △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二、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的自然资源,包括等。
2.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是不能。
3.解决能源的办法是,即开发和节约,提高能源的。
4.现在探索开发的新能源有等,新能源的主要优势是。
5、能源、一级能源、二级能源下列属于一级能源的是属于二级能源的是A 风能 B电能 C 氢能 D 阳光 E 天然气6、氢能具有的优点和缺点是?[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硫酸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25℃、101kPa下,1 mol 硫和2 mol 硫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2、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A、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C、乙酸是一种再生能源D、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3、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21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1/2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4、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热量。
1.1.3 燃烧热能源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燃烧热的定义
2.燃烧热的计算
【学情分析】: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燃烧热,其中突出了燃烧热定义的介绍,并引导学生从诸多因素出发讨论选择燃料的标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结合燃烧热的利用介绍
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计算
2. 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燃烧热的概念。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知识点燃烧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同时也是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了解燃烧热能源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燃烧的定义开始,逐步介绍燃烧的过程、燃烧热能的计算以及燃料选择等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对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1. 燃烧的定义和过程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能量和火焰的过程。
燃烧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点火源提供初步的能量激活,使燃烧反应发生,而燃料和氧气则是维持燃烧的关键。
2. 燃烧反应方程式的表示燃烧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燃料和氧气是反应的主要物质。
例如,甲烷燃烧可以表示为:CH4 + 2O2 → CO2 + 2H2O方程式中左侧的甲烷和氧气是反应物,右侧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
燃烧反应方程式可以描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
3. 燃烧热能的计算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燃烧热能的计算可以利用燃烧热的概念。
燃烧热是指单位摩尔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通常用单位为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来表示。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燃烧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从而计算燃烧热能。
4.热效率的计算热效率是指燃料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热效率越高,表示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燃料产生的热能。
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热效率 = 燃料转化的热能 / 燃料携带的热能 × 100%5. 燃料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燃料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燃料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燃料的能量密度(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热能)、燃烧热和热能转化效率。
常见的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
不同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6. 燃烧与环境问题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①理解并掌握燃烧热的涵义,能正确书写燃烧反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并会计算燃烧热②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如何选择能源③知道并体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的实际意义④通过查阅资料,能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燃烧热的概念及计算教学方法:阅读、边讲边练教学过程:[复习引入]:①什么叫反应热?其符号和单位是什么?②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什么?[过渡]: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有多种形式。
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实际应用较广的反应热——燃烧热[板书]:一、燃烧热[阅读]:指导学生重点阅读燃烧热的定义,并板书1、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建议教师先不分析燃烧热的讲义,做完此练习后让学生体会,再归纳小结)①H2(g)+1/2O2(g)=H2O(g) △H= —241.8KJ/mol ∴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②H2(g) +1/2O2(g)=H2O(l) △H=—285.8KJ/mol 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③2H2(g) +O2(g)=2H2O(l) △H= —571.6KJ/mol ∴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④C(s) +1/2O2(g)=CO(g) △H= -110.5KJ/mol ∴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以上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其他学生加以点评,最后归纳总结掌握燃烧热的定义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并板书]:2 注意点:25℃101Kp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H〈0;单位:kJ/mol[思考]:稳定的化合物中稳定的含义。
并举例说明:[小结]:状态稳定或生成的化合物不能再燃烧。
燃烧热-能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2《燃烧热能源》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解析: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D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各项中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解析: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有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等。
答案: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 kJ/molH2(g)+12O2(g)===H2O(g) ΔH=- kJ/mol2H2(g)+O2(g)===2H2O(l) ΔH=-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ΔH是( )A.- kJ/mol B.- kJ/molC.- kJ/mol D.- kJ/mol解析:本题通过方程式考查燃烧热的含义,即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
H2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为液态水,所以由第三个方程式求出燃烧热ΔH=12×(- kJ/mol)=- kJ/mol。
答案:D4.(2011·济源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 A.碳和二氧化碳B.1 mol 碳和3 mol碳C.3 mol C2H2和1 mol C6H6 D.淀粉和纤维素解析: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1、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一般用kJ·mol-1(或kJ/mol)表示。
注意要点:○1反应条件:25℃,101KPa;○2反应程度:完全燃烧;○3反应物的量: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4反应产物:素完全燃烧时对应的氧化物。
(2)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是393.5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 条件下1 mol 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
(3)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1mol燃烧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五看”:○1看方程式是否配平;○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3看ΔH的“+”、“-”符号是否正确;○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5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4)燃烧热的计算:Q放=n(可燃物)×|ΔH|(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可燃物的燃烧热)2、能源(1)概念: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资源(2)发展阶段: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3)分类:○1一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2二级能源:煤气、电气、沼气、氢能、电能等;○3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等;○4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4)能源问题: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
(5)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开发新的能源。
【素材积累】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要点解读】1.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1表示.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1,表示在101 kPa 时,1 mol C完全燃烧放出393。
5 kJ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C8H18(l)+错误!O2(g)===8CO2(g)+9H2O(l)ΔH=-5 518 kJ·mol -1,即C8H18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1。
(4)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放=n(可燃物)×ΔH式中:Q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 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2.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液态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注意几个限定词:①稀溶液;②产物是1 mol液态H2O;③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 ΔH=-57.3 kJ·mol-1。
(3)中和热的测定①测定原理ΔH=-错误!c=4.18 J·g-1·℃-1=4。
18×10-3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
②装置如图(在横线上填出仪器的名称)3.能源(1)化石燃料①种类:煤、石油、天然气.②特点:蕴藏量有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专题10 燃烧热能源【知识回顾】一、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例如:C→CO2,H→H2O(l),S→SO2等。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放=n(可燃物)×ΔH。
式中:Q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二、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稀溶液;产物是1 mol液态H2O;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ΔH=-57.3 kJ·mol-1。
3. 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测定原理:ΔH=m酸+m碱c t终-t始n;c=4.18 J·g-1·℃-1=4.18×10-3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
(3)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试剂:0.50 mol/L盐酸、0.50 mol/LNaOH溶液。
(4)实验步骤: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燃烧热_能源》教案教案:能源中的燃烧热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热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燃烧热的计算方法;3.能够利用燃烧热计算能量转化;4.了解不同燃料的燃烧热;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燃烧热的计算方法;2.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燃烧热仪;2.实验材料:石油醚、植物油、酒精等燃料;3.PPT或黑板、粉笔;4.实验记录表和观察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的燃烧、火柴的燃烧等,激发学生对燃烧热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燃烧热吗?在能量的转化中,燃烧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与能量有关的燃烧现象。
2.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解释燃烧热的概念和定义,以及燃烧热的计算方法。
着重解释燃烧热与反应的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3.实验操作(30分钟)3.1实验前准备:将石油醚、植物油、酒精等燃料准备好,并将每种燃料的质量分别测量出来。
准备好燃烧热仪,并将温度计插入实验装置中。
3.2实验操作步骤:3.2.1将实验装置中的石油醚倒入燃烧热仪容器中,使用打火机点燃石油醚,记录下温度的变化。
3.2.2重复上述操作,分别使用植物油和酒精进行实验,并记录下温度的变化。
3.3实验记录与观察: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每种燃料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并观察不同燃料燃烧后的反应现象和能量的转化情况。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燃料的燃烧热,并讨论不同燃料的燃烧热与其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总结出燃烧热的特点和不同燃料的燃烧热的差异。
5.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展示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热能发电等,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小结本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所学知识,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强调燃烧热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