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英语不再是仅仅在英美国家使用的语言,而是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最主流的一种语言。
随之而来的是,英语阅读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社会习惯与我们所在国家的差异,我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常常会遇到理解困难的情况。
因此,在英语阅读中掌握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是一些它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理解隐含意义及文化差异英美国家和我们所在国家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在英语阅读中不仅仅存在于语言表达的显见部分,更多的存在于隐含的语言表达中。
掌握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隐含的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比如,“过壁虎,抽筋鸡”等一些独特的短语在中国大家都能够理解,但如果在英语中出现,没有掌握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就会难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有助于识别文化元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文章中诸如习惯、信仰、生活方式等与文化有关的元素。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比如,在一篇有关美式篮球文化的文章中会包含很多与篮球相关的词汇,如场地、球迷、球员等等,熟悉篮球这一美国运动文化的读者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3.有助于理解并运用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性物品或概念,在英语阅读中也不例外。
掌握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读者理解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含义,在阅读中正确地理解、运用和描述这些符号。
比如,美国国旗的多彩星条旗是美国的一种文化符号,而掌握这种文化符号的意义和位于图片中的意义和用途的读者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阅读中掌握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文章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更加顺利地应对英语阅读及应用于文化沟通中,更好的汇入英美文化,体验英美文化的魅力。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
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学习英语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英语阅读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不同的习惯和规范,如果缺少这些知识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
首先,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英语阅读常见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英国,时间观念十分强烈,会话中一定要避免过分浪费时间,强调效率和准确。
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修饰语言,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和幽默情调。
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英语篇章中的句式结构、语言修辞和表达方式,阅读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其次,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英语文章中的词汇和词汇搭配。
比如,美国的精神文化中敬重自由、独立、平等和热爱和平。
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与自由和平相关的用语,比如“freedom of speech“,“peaceful coexistence”等,这些用语对于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历史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就很难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此外,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读者识别和分析文化上取得更高的认知。
文化如同一种语言,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知道这些就能够更好地分析文化的内涵以及意义。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听从上级的指导和遵守规则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理解这个文化背景,读者就有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一些英语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或者文化意义。
最后,通过学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适应英语语境,加深与英美文化的了解。
除了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来学习英美文化,还可以加入英文社交网络或者进行培训等途径深入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
总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阅读至关重要。
简述中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简单来说,背景知识学习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阅读理解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
中背景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是?1.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之间的关系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其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都是有着比较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简单来说,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拥有丰富,就能够对阅读理解越容易,并且在理解过程中,也较少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相反,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自然而然会影响自己到英语阅读理解。
所以在英语阅读理解当中,除了需要掌握英语阅读材料知识,还需要理解相应单词、句子和段落,并且能够拥有充实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准确去理解英语阅读。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换句话来说,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影响到自身对阅读的理解。
本文简单举三个例子,来阐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例一,在英语当中“Runalresidents”,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理解,就会认为这单词指的是在偏远地区的经济不富裕人。
但是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是知道住在郊区的一般都是有钱富人,因此这个单词不可能是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
其在西方当中,这词意思为运行居民。
例二,以“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为例,这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昨天我去了两趟厕所。
但是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西方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John”的意思就是“厕所”。
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能够影响到英语阅读翻译的。
例三,“房东”这个词在中国文化当中,是指那些将自己房屋出租给其他需要居住的人,并且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
但是由于中国历史的原因,就造成对“房东”这个词理解成指那些拥有土地然后去压榨劳苦大众。
在西方国家,对于这个词理解是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就只是单纯指一种身份状态。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的研究,不难知道英语背景知识是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着比较强影响。
浅析背景知识对中学英语阅读的影响摘要在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对中学生阅读英语能力和教师教学的效度有重要影响,教授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应该了解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的熟练度。
关键词背景知识英语阅读中学教学背景知识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知识,是读者对有关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它可以帮助读者弥补在语言能力上的不足。
研究发现,丰富的英语社会文化知识,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内容图式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预测信息、选择信息和排除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
因此,它对于学好英语意义重大。
一、背景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关系著名语言学家johnson曾给出“背景知识”的定义。
所谓“背景知识”其实是学生进行阅读前已掌握的知识,它能够刺激学生通过已掌握知识来把握或获得文章中新的观点和知识。
背景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主要因素。
john lackerm指出,阅读中的背景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文章的形象描述,并且为下一步的推论提供相关的知识链。
至于怎么样去假设、去构造这些知识链,则取决于学生事前对背景知识的认识程度。
如果学生对一个文章主题毫无相关的背景知识认识,那么他就很难或不可能去真正认识或理解作者在文中的用意。
二、提高背景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与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紧密相连。
如果他们在阅读前对文章的特定背景有所了解,他们将会对原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如果他们缺乏这些背景知识,理解原文将会变得很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老师有责任在阅读前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
如何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式。
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
众所周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溜,无以成江海。
”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的溪流,渊博的知识全凭日积月累。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
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
掌握词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
浅谈背景知识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摘要】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非语言因素中,文化背景知识占有很大比重。
试从围绕着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以及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高中英语教学;关系;传授方法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如何有效地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一直是各位英语教师所关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致使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却难以理解文章真正的内容,由此可见阅读并非词汇量的积累。
美国语言学家johnson 把阅读形象地解释为“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桥梁”,而背景知识就是这架桥梁的注意构件之一。
本文试图围绕着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以及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展开讨论。
一、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文化背景知识是指读某一阅读材料之前的知识,可以是一种普遍常识,也是读者长期的知识或经验的积累。
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文化习俗、民俗、历史、地理、神话、《圣经》、经济、时事政治等。
我们在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其实都蕴含着这些知识,人教版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中,教科书的话题涉及的文化知识面很广,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其中渗透的学科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保,法制,文学,医学,音乐、体育、美术、以及工、农、商等方面教学内容。
二、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一)背景知识能帮助学生推断文章的未知信息阅读理解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解。
扫除文章中的阅读障碍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词汇,而是应该在文字的层次上提升到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高层次的理解则需要有较好的背景文化作为铺垫,这样才能使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的通顺和流利,从而更好的做好阅读理解。
作者写文章时,有些信息他认为是不言而喻的,就不再花费笔墨了,有的内容用间接手段表达,有时作者文字的背后有隐含意义等等。
浅析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组成要素之一。
阅读不仅是一个翻译转码过程,更是作者与读者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的文化交融过程。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词汇及语法的教学,过于依赖语法知识分析理解语义,并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文章语言形式的教学,忽视了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长此以往,学生很难进一步提升其英语运用与阅读能力。
学生想要对英语文章能够有一个全面理解,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熟悉外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知识,这里的背景知识主要是指有关当地国家的地理、军事、历史、政治、外交、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知识。
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影响进行描述。
一、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降低学生阅读兴趣文化背景知识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对所读知识内容的提前认知;二是对特定材料的提前认知;三是对阅读材料所需词汇的提前认知。
英语阅读理解语境下的文化背景知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学活动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部分阅读或深入阅读。
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文化背景知识对文本信息进行填充,使阅读文本能够一气呵成,进而正确理解作者意图。
如果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缺乏了这一部分知识的填充,则不仅会让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曲解,还让学生被英语阅读过程生僻晦涩的单词及专业术语给唬住,进而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生阅读兴趣。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吸取与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国经典的著作或电影视频,让学生在阅读及观看过程中,增进对美国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进而对其产生兴趣,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二、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将影响语篇正确理解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文化背景知识是阻碍其深入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主体会因对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填入或者曲解原文含义,严重影响对整篇语篇的准确理解。
论文化语言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作者:王金环来源:《中国当代教师》2013年第05期[摘要]在外语学习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其他各项语言技能的影响。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表现。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还应注意打好文化基础,因为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密切相关。
所以,在阅读材料前,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本文将着重讨论背景知识对学生阅读理解的作用,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言技能;背景知识;阅读理解1 引言在外语教学中,阅读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对象。
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由于高中阶段所打下的扎实的语言基础,在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时没有很大的困难,但对所读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却知之甚少。
而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觉得英语阅读是让他们很头疼的一件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词汇量的欠缺,但背景知识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在以对词语和句子的解码为重点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对文章整体的认知和理解。
尤其是其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思想等相关知识。
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2 文化语言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多方面事物及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可是,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制约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理解是阅读的精髓之所在。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能力是检验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准。
阅读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笔者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在讨论阅读问题时,提出很多共通的困难,比如词汇量、阅读速度、篇章理解等。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背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理解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技能。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了解。
文化背景如同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密码,只有掌握了它,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的深层含义。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
许多英语单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着不同的意思。
比如“dog”这个词,在中文中,狗往往带有一些负面的象征意义,但在英语文化中,“a lucky dog”可不是指幸运的狗,而是说“幸运儿”,是一种积极的表达。
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很容易误解文章的意思。
其次,文化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中的习语和俗语。
习语和俗语是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但它们往往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像“breakthe ice”,直译为打破冰,但实际意思是“打破僵局,使气氛活跃起来”。
如果不熟悉这些习语背后的文化故事,我们在阅读时就会感到困惑。
再者,了解文化背景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
例如,在某些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高度重视,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可能更为突出。
当我们阅读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章时,了解这些差异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那么,常见的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背景都有哪些呢?宗教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英语文章中会涉及到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比如圣经故事、宗教仪式等。
如果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就很难理解相关的表述和隐喻。
节日文化也是常见的。
像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在阅读理解中,可能会出现与这些节日相关的描述,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节日的背景,就可能无法理解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还有饮食文化。
西方人的饮食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餐桌礼仪、食物偏好等都反映了其文化特点。
浅谈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合肥市第二十六中学梁晓燕摘要:背景知识的作用在近20年来已经引起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几种阅读模式理论,然后依据图式理论,阐述了该理论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认为充分利用读者所具有的图式,即背景知识,并发挥其认知能力,将会改变传统的阅读理解中所存在的不足,使读者在阅读理解中积极地参与思考,从而使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最后指出了背景知识的作用对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背景知识阅读理论“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相互作用”模式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我们接受外界的信息和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阅读文字材料,从中提取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Goodman(1968)曾说过:“阅读是心理语言的猜谜游戏,是思想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阅读理解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一种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对语言符号“摄入”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对词、句、段落、篇章的理解能力,还包括对写作者意图的理解能力。
而背景知识是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一、阅读理论近年来,国外对英语阅读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阅读的研究已经从教育和心理的研究独立出来形成体系,并提出了多种阅读的理论模式。
1.“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理论.60年代,因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阅读被看成是一种精确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读者对印刷符号的刺激作出反应、辨认出字母和单词、直到对更大的语言单位(如短语、句子等)加以识别。
Gough,P.B.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反复研究,将阅读过程分解为肖像表征、字母辨认、词义理解和句子中词的加工等四个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自下而上的过程。
“自下而上”模式理论认为读者按字、词、句、段、篇逐级解码,就可获取意义,因为意义附身于问,决定文章意义的是文章本身。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及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邢希红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10期(一)文化背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英文作品,不仅仅需要一定语言功底,而且也需要练好一定的理解能力。
在理解能力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方面的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是涉及到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逻辑推理和不断猜测求证的过程。
总的来说,中国人学汉语没有文化背景这方面的困难。
像一些中国的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都不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还有些新词的隐义像“下岗”、“粉丝”、“追星族”也都很容易被我们所理解,但是当我们读英文作品时,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像一些表达方式、语句会给中国读者带来不小的困难。
因为许多典故、成语多和历史、宗教、文学、地理等有关系,如果对西方的文化和历史知识了解不多的话,像这样的典故和成语是很难理解的。
如莎翁的名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的“summer’s day” 的理解为骄阳似火的“夏日”那么就枉费一代大文豪的匠心了。
英国地理环境与中国长江流域的“四大火炉”截然不同,英国人所谓“summer’s day”其实是令人惬意之意,是与“小阳春”相似的天气,故此“summer’s day在英国人心中的联想意义是美好的。
但在“四大火炉”中“熔炼”出来的中国人,对“夏日”就只会想象到“汗流浃背”而不是“夏日之可贵”了。
在英语作品中,有些词也反映出文化的差异。
例如中国古代文化中“龟”象征长寿,但有时却用于指有外遇者的丈夫;而在英语国家中tortoise或turtle仅仅是指乌龟这么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
英语中“bat”通常是丑陋、凶恶的代名词,而对于中国人,因为“蝠”与“福”同音,称蝙蝠为幸福的象征。
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民族的人对于颜色的联想也不同。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学科教育策略引言跨学科教育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旨在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教育体验。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跨学科教育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学科教育策略,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背景知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背景知识是一种常见的跨学科教育策略。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实践相关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在教授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地理和科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气候系统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二、文化意识培养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跨学科教育策略。
通过引入文化知识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例如,在教授一篇关于中国春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三、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跨学科教育策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问题和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能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入一些数学和逻辑题目,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他们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性思维培养跨学科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将英语阅读与艺术、文学或科学等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教授一篇关于太空探索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艺术作品或科学实验,让学生通过绘画、设计或实践来表达他们对太空探索的想法和看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实践活动设计跨学科教育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外出参观、实地考察或与专家交流等形式,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授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如清洁公园或参与垃圾分类,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的影响的一些例子:
第一,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能帮助读者理解文化内涵。
英美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传统和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在英语阅读中通常会出现。
如果读者对英美文化不熟悉,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文本中的这些文化指涉,从而影响对整个文章的理解。
对于一个不了解圣诞节传统的读者,他可能无法理解一篇关于圣诞节的文章中提到的各种节日习俗和活动。
第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读者理解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英语是一门词义丰富的语言,许多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读者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不熟悉,他们可能会误解文本中的词汇和短语。
对于一个不了解"kick the bucket"是指死亡的读者,他可能会误解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中提到的这个短语。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读者理解文化内涵、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理解隐喻和象征,并正确理解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对于想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人来说,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至关重要。
九年级英语教案:文化背景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使用,了解文化背景,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背景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成绩,就成为了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文化背景和阅读理解的关系1.文化背景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文化背景是与读者的认知和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都有其独特性,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交行为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所以在通过阅读学习英语时,了解文化背景对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思想非常重要。
例如,《哈利波特》这个系列小说是英国文化的代表作品,包含了许多英国文化的元素,如公学教育、英国鹰级巫师、各种魔法以及英国著名建筑等。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就会影响其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2.阅读理解对文化背景的研究阅读理解可以推动文化背景的研究和深化,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对文化背景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那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得到了很大提高。
例如,在阅读有关抽象艺术家作品的文章时,学生能够了解抽象艺术家为什么要把这幅画绘制出来,这个艺术家所处的历史环境是什么,这个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什么等等。
只有了解这些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
二、如何结合文化背景和阅读理解1.老师介绍文化背景在阅读理解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来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汉字》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汉字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学生们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对汉字的描述和评价。
2.给学生提供文化背景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供文化背景材料,如影视资源、图片、地图等。
通过这些材料,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化背景,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浅谈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合肥市第二十六中学梁晓燕摘要:背景知识的作用在近20年来已经引起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几种阅读模式理论,然后依据图式理论,阐述了该理论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认为充分利用读者所具有的图式,即背景知识,并发挥其认知能力,将会改变传统的阅读理解中所存在的不足,使读者在阅读理解中积极地参与思考,从而使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最后指出了背景知识的作用对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背景知识阅读理论“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相互作用”模式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我们接受外界的信息和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阅读文字材料,从中提取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Goodman(1968)曾说过:“阅读是心理语言的猜谜游戏,是思想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阅读理解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一种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者对语言符号“摄入”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对词、句、段落、篇章的理解能力,还包括对写作者意图的理解能力。
而背景知识是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一、阅读理论近年来,国外对英语阅读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阅读的研究已经从教育和心理的研究独立出来形成体系,并提出了多种阅读的理论模式。
1.“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理论.60年代,因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阅读被看成是一种精确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读者对印刷符号的刺激作出反应、辨认出字母和单词、直到对更大的语言单位(如短语、句子等)加以识别。
Gough,P.B.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反复研究,将阅读过程分解为肖像表征、字母辨认、词义理解和句子中词的加工等四个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自下而上的过程。
“自下而上”模式理论认为读者按字、词、句、段、篇逐级解码,就可获取意义,因为意义附身于问,决定文章意义的是文章本身。
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也就是对构成该文章语言的理解过程。
2.“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理论,在1967年提出,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
他认为阅读过程就是一个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的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有效阅读并不依赖于对所有语言成分的精确辨认,而在于能否在输入的信息中利用尽可能少的信息作出准确判断。
阅读是一个积极的过程。
在阅读中,读者把比课文带给他的信息更多的信息(即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带到阅读中来,据此对文章不断作出预测,并对所作预测进行检验:或肯定或否定。
“自上而下”模式理论又被成为“以读者为基础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阅读者所具备的同材料相关的知识是译玛的基础。
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想读者传递信息,实际上是在刺激读者通过联想自己的既存知识来挖掘意义,读者对相关材料的知识越多,对材料的理解也越深入。
“自上而下”模式理论又被成为“概念驱动” 模式理论。
概念知识可以用来对读物进行预测,在输入信息有多种可能时,读者可以通过概念的判断择其合理的一种。
这一运作过程被称为概念驱动。
3.“相互作用”模式理论。
70年代后期,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E.Rumeihatr)提出了“相互作用”模式理论,认为读者带到阅读中来的更多的信息和课文包含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都是很重要的,阅读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人们运用这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无论在阅读的哪一阶段、哪一层次里,两种信息处理的方式总是同时进行的。
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证读者发现新的信息和发现与自己的假设不同的信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通过概念的判断在各种可能的意义中作出合理的选择。
因此,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大脑已存的知识与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
近20年来,对阅读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图式理论的研究。
而背景知识又是理论的重要成分。
图式(schema)的提法最早见于康德(Kant,1781)的著作。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
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
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后,就可以说产生了理解。
可见,读者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当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
否则,阅读理解就失败。
比如,我们提到“上山下乡”,35岁以上的人都明白,而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不明白,因为前者有这方面的图式,后者则无。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 )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即是背景知识。
二.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Pearson and Johnson (1978)把阅读理解定义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强调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词句,却无法理解全文的意义。
图式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学生或者未具备有关的内容图式,或者缺乏调动内容图式的能力,因而无法将文章中的信息和大脑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于是出现了读后不知所云的现象。
图式理论认为文章的内容也是构成文章难度的一大要素。
在外语阅读中,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等于语音+词汇+语法,它还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
缺乏对该民族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一大要素。
学生有时之所以无法理解某些文章的意思是由于文化差异而未能具备相应的内容图式,因而在阅读中无从调用,阻碍了对文章的理解。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大量为该种文化所独有的特殊现象。
这些现象在使用外语的社会成员的生活中经常发挥作用,并反应在语言中;反之,有些在本民族文化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外族文化中却无此传统习惯。
比如,“龙”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此成为至尊帝王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地称他为“龙”的传人。
但罗马神话中的龙,却是想鄂鱼类的陆生动物,能够喷烟吐火,是具有四足的凶残动物。
对目的语国家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在同外国人交集中越能达到完全的理解。
反之,就会在交际中,通过语言把本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强加给对方,有失礼节,甚至冒犯对方。
下面一个阅读实验足以说明建立学生内容图式(即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我们的阅读教学很有启发。
鲁姆哈特在他的一篇文章(Understanding,1984)中说到他的一个实验“石油危机的故事”。
他让被试阅读这样一篇短文:Business had been slow since oil crisis. Nobody seemed to want anything really elegant nay more. Suddenly the door opened and a well-dressed man entered the showroom floor. John put on hes friendliest and sincere expression and walked toward the man.这个材料仅仅是一个片段,而且表达比较含糊,并没有使某一图式活动起来的明显提示。
但的实验表面被试对这个材料产生了相当清楚的解释。
显然,约瀚是一个汽车推销商,可能他卖的比较豪华的汽车,由于石油危机,生意不景气,他的日子不好过。
突然一个很好的推销对象进入了他工作的推销厅。
为了推销,他必须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他努力表现出友好与诚挚,想与来人交谈以便推销汽车,因此,他向来人走去。
可以推论,如果这个故事继续下去,他很可能做成这笔生意,把汽车卖给那个人。
同样是这个片段,桂诗春老师拿给中国学生阅读,却碰到了理解上的困难。
从字面上来看,这段文字对中国学生也没什么困难,但问到这个买卖中的商品是什么时,一些学生就答不上来,有的连买卖的图式也未能激活;有的虽然知道这是关于做生意的,却推断不出文中无直接点出的商品---汽车。
也就是说中国被试阅读这段文字没有困难,但达不到理解,原因是没有找到内容图式,说不出整段话说的是什么,处在似懂非懂的状态。
这是英语阅读常常出现的典型状态。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缺乏某一内容图式,即使有语言图式,也无法理解其实质含义,无法达到与作者交流的目的。
这就告诉我们,读懂英语材料并不完全在于语言知识,理解过程中读者调用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很重要。
由此可见,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图式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从前文的阐述可以看出,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不可能象本族语一样充分了解背景知识,掌握各种篇章结构。
因此,英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英语教师要认真领会阅读理论的实质,灵活地运用阅读理论指导教学。
对于外语阅读教学而言,领会以下几点很重要:1.阅读过程是读者和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语篇的意义并不在其本身,而是在读者的图式之中,是读者赋予的,不同的读者就同一篇文章可以根据自己的图式赋予不同的意义。
语篇只是向读者提供了调用图式的线索和方向。
因此读者大脑中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则被调用的可能性越大,调用的速度越快,阅读效率也越高。
2、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掌握的相关知识(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语篇的结构知识)与语言知识同等重要。
因此,要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即语篇信息,语境氛围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的人文、历史、地理、科技、体育、卫生、环境、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多寡,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帮助学生不断启动并扩充他们的阅读内容图式,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元认知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1.Goodman K.S. The Psycholinguistic Nature of the Reading process[M].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8.152.陈思清:《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见桂诗春主编《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 李绍山:《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见桂诗春主编《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李维:《学习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畲广安:《阅读的心理机制以及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见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编《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