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欣赏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1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2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3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4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5

关于《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

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登鹳雀楼》原文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字帖(楷书)精编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7、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高三月考试卷

德强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月考考试(政治)科文科试卷2012年10月10日 命题人:李婷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①②③④⑤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考籍号填写清楚; 2.按照题号顺序在指定区域作答; 3.注意上交答题卡。 1、原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 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 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一位哲学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经济和政治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由经济、文化所决定,又给予经济和文化以重大影响 3、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4、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5、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雕像,感叹到:“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说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B.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C.部分美国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6、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7、“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明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字帖(楷书)精编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10、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粉笔字比赛规则

青年培训班教师粉笔字比赛评分标准 备注:1、为了便于统计总分在90分以上的成绩记为A ,90--76分记为B , 75--60分记为C , 60分以下的记为D 。 2、打分由培训教师孙淑媛校长和50位青年教师完成。 字体要求:正楷或行楷,也可略带隶书笔意 篆书、草书、隶书不接受 书写内容: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姓名 总分 满分标准 笔画有姿态有轻 重变化 结构匀称 章法合理 风格统一 个性鲜明 限时3分钟 满分 20 20 20 20 15 5 得分

青年培训班教师粉笔字比赛评分标准 青年培训班教师粉笔字比赛评分标准 青年培训班教师粉笔字比赛评分标准 青年培训班教师粉笔字比赛评分标准 青年培训班教师粉笔字比赛评分标准 姓名 总分 满分标准 笔画有姿态有轻 重变化 结构匀称 章法合理 风格统一 个性鲜明 限时3分钟 满分 20 20 20 20 15 5 得分 姓名 总分 满分标准 笔画有姿态有轻 重变化 结构匀称 章法合理 风格统一 个性鲜明 限时3分钟 满分 20 20 20 20 15 5 得分 姓名 总分 满分标准 笔画有姿态有轻 重变化 结构匀称 章法合理 风格统一 个性鲜明 限时3分钟 满分 20 20 20 20 15 5 得分 姓名 总分 满分标准 笔画有姿态有轻 重变化 结构匀称 章法合理 风格统一 个性鲜明 限时3分钟 满分 20 20 20 20 15 5 得分 姓名 总分 满分标准 笔画有姿态有轻 重变化 结构匀称 章法合理 风格统一 个性鲜明 限时3分钟 满分 20 20 20 20 15 5 得分

小学生必背古诗首字帖楷书精选范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附目录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及要求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及要求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及要求 为保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经研究决定,现将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及要求公布如下: 一、临摹创作范围及要求 (一)毛笔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 1-3级毛笔考试为自选临摹,其余级别毛笔考试形式分别为自选临摹和命题创作两部分。毛笔考试不用标点符号,繁体、简体不限, 一律竖幅。临摹部分必须为古代字帖,不可临摹当代书法或以创作取代。落款不得书写考生姓名(包括笔名、化名、字号)。 1.毛笔1-3级 自选临摹:字帖不限,楷书、隶书自选一种,字数10字以上(中楷、小楷应自行增加)四尺四开,竖式。 2.毛笔4-7级 自选临摹:字帖不限,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自选一种,字数20字以上(小楷应自行增加)四尺三开,竖式。 命题创作:五言诗一首,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自选一种(可以与临摹字体相同,也可不同)。考试范围为以下ABCD四套试题 ,考试前由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书法评审专家委员会抽取其中一套作为正式考题。 A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卷: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C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D卷: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3.毛笔8-10级 考察两种书体。楷书、隶书必选一种(临摹或创作),篆书、行书、草书必选一种(临摹或创作)。 自选临摹:须为古代书法字帖(自备),字数28字以上(小楷应自行增加),四尺对开,竖式。 命题创作:七言诗一首,字数28字。 (二)硬笔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 1-3级、4-7级、8-10级硬笔考试形式分别为自选临摹,命题创作,自选临摹古帖和命题创作两部分。1-5级建议使用规范字,6-10级 繁简体不限。硬笔书法标点符号可占一个,也可不用。临摹部分须为古代字帖,不可临摹当代书法或以创作取代。落款不得书写考生 姓名(包括笔名、化名、字号)。 1.硬笔1-3级 自选创作:楷书一件。字数70字左右,内容不限(自备)。16开,70个方格(1号纸)。 2.硬笔4-5级 命题创作:楷书一件。字数100字左右。16开,108个方格(2号纸)。考试范围为以下ABCD四套试题,考试前由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 考试书法评审专家委员会抽取其中一套作为正式考题。

小学生必背古诗首字帖楷书修正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1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欣赏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1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2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3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4 白日依山尽书法作品5 关于《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

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出自唐代诗人王焕之的《登鹳雀楼》。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欣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书法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诗词意境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 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字帖(楷书修正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字帖(楷书修正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1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唐-王维】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2020年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和范围

2018年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和范围 为保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的顺利进行和公平公正的原则,今年考试将范围予以公布。为避免考生完全为考试而突击专练一首诗词,使得考试的目的失去,又不增加考级的难度,经研究决定,公布本年命题创作的ABCD四份试题(自选临摹部分不用范围),本年度两次考试前由主考学校决定其中一份作为正式考题,而高级(8—10级)层次不再提前公布范围。5月12 日考试。 毛笔1-3级 自选临摹:字帖不限,楷书、隶书自选一种,字数10字以上(中楷、小楷应自行增加)四尺四开,竖式。 毛笔4-7级 自选临摹:字帖不限,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自选一种,字数20字以上(小楷应自行增加)四尺三开,竖式。 命题创作:五言诗一首,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自选一种(可以与临摹字体相同,也可不同)。 A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B卷: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C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D卷: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毛笔8-10级 自选临摹:字帖不限,字数28字以上(小楷应自行增加),四尺对开,竖式。 命题创作:七言诗一首,字数28字。 要求:楷书、隶书必选一种(临摹或创作)。篆书、行书、草书必选一种(临摹或创作。)计写两种书体。 注1:毛笔书法考试不用标点符号,繁体、简体不限,一律竖幅。 注2:临摹部分必须临摹古代字帖,不可以临摹当代书法或以创作取代。 注3:落款不得书写考生姓名(包括笔名、化名、字号),否则以作弊论处。 注4:8-10级另加试《书法常识》,范围为《书法常识百题》,见《书法考级实用教程》(8-10级),金丹执行主编,中有《书法常识百题》,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硬笔1-3级 自选创作:楷书一件。字数70字左右,内容不限(自带打印稿)。16开,70个方格(1号纸)。字数不足半数不予通过。 硬笔4-5级 命题创作:楷书一件。字数100字左右。16开,108个方格(2号纸)。 A卷: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珍珠鸟》) B卷: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桂花雨》) C卷: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

六年级国学知识单选

1.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 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 .“大元” B .“解元” C .“进士” D.“榜眼” 2.“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3.“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4.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 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5.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B )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6.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A ) A 北京大学 B 清华大学 C 厦门大学 D 东南大学 7.“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B ) A 孟子 B 孔子 C 庄子 D 老子 8.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 自(C ) A 《论语》B《诗经》C《礼记》D《太平经》 9.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 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

“福”字?(B ) A 宋 B 明 C 清 D 民国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A ) A 山西 B 陕西 C 山东 D 江西 11.“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D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 《管子》 12.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 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D ) A 《满江红》 B 《浣溪沙》 C 《蝶恋花》 D 《临江仙》 13.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 A ) A 道、经、师 B 道、法、师 C 佛、经、师 D 道、经、僧 14.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 C ) A 北魏 B 南唐 C 西晋 D 北宋 15.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 二字最初是(B )术语 A 书法 B 围棋 C 绘画 D 音律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 这句话出自(C ) A 《论语》 B 《庄子》 C 《孟子》 D 《大学》

[草书白日依山尽]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

[草书白日依山尽]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 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欣赏 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1 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2 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3 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4 草书白日依山尽书法5 登鹳雀楼原文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欣赏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1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2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3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4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5 《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

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

小学生必背古诗首字帖楷书新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国学试题一带答案

国学试题一带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国学达人竞赛试题(一)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一门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审言杜甫杜牧 2. 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 C ) A、荷花和菊花 B、菊花和梅花 C、梅花和菊花 D、梅花和荷花 3. 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4、“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A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 A ) A 山西 B 陕西 C山东 D江西 6. 《百家姓》编于哪个朝代?(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圆明园 C、古漪园 D、拙政园 9.《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10. “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A、伍子胥 B、勾践 C、曹操 D、刘备 11. “交子”是我国古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可以兑现,便于流通。初由民间发行,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请问,“交子”是何朝代所发行的纸币?(A) A、宋朝 B、清朝 C、汉朝 D 、明朝 12.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3. 北京的天坛古时候是用来干什么的?(B) A.观测天象 B.祭天 C.皇帝登基典礼 D.拜祖 1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谁写的:(A)

古诗35首字帖(楷书)

.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答丁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古诗五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12.鹿柴【唐-王维】

.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欣赏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1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2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3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4 白日依山尽的毛笔书法字5 关于《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

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登鹳雀楼》原文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诗情画意学古诗

诗情画意学古诗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中国,诗的国度。尤其唐诗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传颂不衰。古诗用词准确、凝练,诗句的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婉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提升他们的诗学素养,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 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古诗词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特殊的“境”,情境、意境、心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性,更增添了古诗的魅力。通过对学生引导、启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锻炼和提升是其他素材所无法比及的。让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驰骋于诗的丰富内涵,感受诗的瑰丽语言,应该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

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学之精妙。 (一)、榜样是无穷的力量 儿童总是用一种崇拜的目光注视着他的老师,模仿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当我们对古诗充满着热爱和迷恋时,学生一定会被我们的情绪所感染,从而很快地喜欢起古诗词。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意境高远,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沉醉其中,并影响自己的学生呢?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①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可是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这如何做到新理念要求下教师应做“平等中的首席”呢? 因此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字帖楷书.pdf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附目录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