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34.40 KB
- 文档页数:15
含油废水处置方案一、背景含油废水是在石油开采、炼油、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水。
含油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类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一旦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地。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含油废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处理方案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案一般有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三种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1. 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将含油废水中的油脂、重金属等物质分离出来的一种处理方式。
可以采用过滤、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
优点:•处理速度快;•处理效率高;•可以处理大量废水。
缺点:•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成本较高;•产生大量的有害废物,需要专门处理。
适用场景:•处理上游石油开采厂等少量含油废水的场景。
2. 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将含油废水中的油脂等物质分解降解的一种处理方式,可以采用活性污泥处理等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废水处理后可以作为肥料等再利用。
缺点:•适用范围有限,对水质要求高;•处理速度较慢。
适用场景:•处理含油废水中油脂物质高,有机物质少的场景。
比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的含油废水处理等。
3. 物理法物理法是指通过分离、过滤、膜技术等实现废水净化的一种处理方式。
优点:•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高效;•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可能会对净水设备造成损坏;•需要人工参与操作。
适用场景:•处理量较大的含油废水,如炼油厂、工业废水、市政废水等。
三、结论根据不同的含油废水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安全。
含油废水处理方案含油废水如何处理含油废水处理方案含油废水如何处理我国海岸线长,港口众多,每天很多油库需要清洗油罐并且定期排放罐内分离出来的含油污水,而油轮需要清理压舱水,其压舱水的含油量最大可达20%,而且油质复杂。
含油废水中的含油量,一般为几十至几千mg/L,最高可达数万mg/L。
然而,国家规定的允许的排放标准仅为10mg/L。
根据含油废水中油类存在形式的不同,通常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四种。
下面由台江环保为你推荐含油废水处理方案,了解下含油废水该如何处理。
含油废水的治理原则是;首先应该考虑尽可能多的回收含油废水中的油,对治理过的水,应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的要求。
为了水质稳定达标,系统运行可靠,经多次工艺试验,特制定两套工艺流程,各自独立运行。
当生物菌群较少时:①首先采用“重力分离法”分离浮油、乳化油。
②再进入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对大分子团进行打散,从而提高生化率。
③最后进入生化反应系统。
当生物菌群较多时:①首先采用“重力分离法”分离浮油、乳化油。
②进入生化反应系统。
③再进入臭氧催化氧化系统,进一步降解剩余极难生化分解的有机物。
1、治理方案1.1 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集水池;用于储备集中废水。
1.2 两级浮油分离系统;利用废水中的油、水、泥砂的比重不同,采用“重力分离法”,同时加温,使它们彼此分离,再用“浮动滗油器”和收油管路回收废油。
大部分浮油在此系统中被分离回收。
1.3 四级浮油分离隔油集水系统;此系统与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增加了水体体积,延长了停留时间,使更小的油珠分离出来。
1.4 小粒经径浮油高效隔油系统;利用波纹蜂窝斜板隔油装置让浮油自动分离,变为浮油或油层,浮油的颗粒较大,一般大于60µm,浮油用活动收油箱回收,底部的清水再经过纤维束过滤,此时一般分散油和部分(60µm粒径)乳油已经去除。
1.5 乳化油气浮系统;气浮法除油是采用气液混合泵生成的微细气泡将水中>10µm分散油、乳化油分离出来并使其浮出水面,就是通过强制气浮的办法达到除油的目的。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概述目前,国内含油污泥处理处置企业采用的主要工艺有:调质处理、热洗、热解、热氧化、焚烧及制备浮选剂。
上述处理处置企业在含油污泥储存、处理处置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污泥及噪声,对废气、废水及污泥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剩余的废水、污泥也要有合理的去向。
因此对含油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的监管环节,包括了储存、生产过程及污染处理装置、污染物去向等。
1.调质减量化处理工艺调质减量化处理工艺以减量化为主要目的,工艺过程主要是将含油污泥加热至一定温度,在搅拌下加入调质处理药剂并反应一定时间后,进入叠螺机(或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油水混合物)与含油污泥储存池中的上层液体一并进入油水收集罐;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委托其他单位或自行处理处置。
1.1工艺涉及的主要构筑物处理工艺涉及的主要构筑物包括:含油污泥贮存池,污泥提升泵,反应罐(池),加热炉(导热油炉、锅炉等),加药系统,叠螺机(或离心机),油水混合物收集罐,油水混合物输送泵,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贮存设施。
废水自行处置后回注时,应有废水处理装置,回注水处理流程为:来水一加药混合一絮凝沉降(或气浮)一过滤一清水收集池(罐)一外输回注。
废水排入外环境时,在上述处理流程基础上,还应有微生物处理系统。
1.2处理处置涉及的主要产污环节废气:贮存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反应罐受热后无组织外排的含烧类物质气体,加热炉烟气等。
废水:油水、固相物质分离产生的油水混合物。
危废:废编织袋(HW49)、处理后产生的污泥(HWO8)等。
1.3废物治理措施及去向废气:加热炉废气按照环评文件要求,采取相应污染治理措施达标排放。
废水:油水混合物送至油田联合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有接收协议、转移记录);自行处置时,处理达到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后部分回用,部分送至油田注水站回注。
废水、污油贮存场所应有防腐、防渗处理,并设置泄漏液体收集装置。
固废:含油污泥贮存设施、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贮存设施须做硬化及防渗处理,并有三防措施及围堰(墙);袋装运送的含油污泥,废编织袋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有委托协议);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后续利用处置(委托处置需有接收协议及转移联单)。
引言:餐厨含油污水是指在餐饮业、食品加工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油脂和有机物质的废水。
这种污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和健康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餐厨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餐厨含油污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概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行业的发展,餐厨含油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淀粉和其他有机物质,不仅影响水体质量,还会降低土壤质量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采取适当的餐厨含油污水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正文:一、物理处理方法1.用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将餐厨含油污水放入沉淀池中,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池底,然后通过倾倒清除沉淀物来实现废水的初步净化。
2.利用滤网去除固体颗粒:在餐厨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中设置一系列滤网,通过不同孔径的滤网进行连续过滤,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
二、化学处理方法1.利用化学凝聚剂去除悬浮物:向餐厨含油污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凝聚剂,如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等,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大颗粒,从而方便后续处理。
2.利用化学沉淀剂去除油脂:将餐厨含油污水中的油脂溶解为微小的悬浮物后,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沉淀剂,如氯化钙或铁盐等,将油脂沉淀到底部,然后进行沉淀物的分离和清除。
三、生物处理方法1.利用活性污泥法:通过引进适量的活性污泥,将餐厨含油污水中的油脂、有机物等进行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利用生物膜法:在餐厨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中,固定生物膜在填料表面或反应器内壁上,利用微生物在生物膜表面进行附着和生长,达到去除废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的目的。
四、其他处理方法1.利用超滤技术:通过使用超滤膜,将餐厨含油污水中的油脂、有机物等进行分离,将清洁的水分离出来,达到废水的净化和回用的目的。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水资源是油田开采的常用资源,但是开采过后的污水中常常会混有一些原油。
如果这些含油污水不经妥善处理便直接排放,会对油田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问题,威胁着油田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会增加油田对水资源的使用量,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掉。
因此,使用高效的处理技术处理含油污水,并做好对处理后的水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工作,逐渐成为了现代油田开采中的重要工作任务。
此举,既可以有效降低油田对水资源的消耗量,还可以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实现油田的绿色开采。
一、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回用技术的重要性首先,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和回用可以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石油的质量,并减少开采过程石油资源的损耗。
其次,针对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回用技术的研究分析,符合我国创新现代资源综合应用技术的要求。
石油开采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采工作,提升开采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效率有助于优化石油开采整体资源的结构,减少石油开采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因此,研究并落实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回用技术的应用,对石油开采行业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二、油田含油污水特点油田的污水中含有众多的污染物,主要有各种微生物、无机物、有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盐类等污染物,污水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含油的污水一般都有较高的水温;第二,具有很高的矿化程度;第三,污水被含油很多细菌,尤其是TGB或者SRB;第四,污水的表面有很大的张力,还有残存的各种化学药剂或者其他杂质。
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排放标准也不同。
三、当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和回用技术的缺陷3.1 综合性能较差目前,我国石油行业中对于石油开采过程所产生的含油污水,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造成污水回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含油污水处理的综合性能较差。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含油污水的处理与回用技术再应用中存在结构缺陷。
例如:抽油压力无法与过滤器石油反冲形成紧密连接,如果石油的抽油有较低的压力时,管内的石油就会有较慢的流动性,这时石油过滤处就会处于断档的状态,大幅降低了石油过滤器的工作效率,石油的间断性开采,石油在过滤后的洁净程度就无法得到保障,石油滤水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这对开采石油的长期发展有很坏的影响,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1)浮上油,油滴粒径大于100μm,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颗粒较大,粒径大于100微米,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在石油污水中,这种油占水中总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径介于10—100μm之间,恳浮于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径小于10μm,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呈乳化状态,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储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
从对水体的污染来说,主要是石油和焦油。
不同工业部门排出的废水所含油类物质的浓度差异很大。
如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油量约为150〜1000毫克/升,焦化厂废水中焦油含量约为500~800毫克/升,煤气发生站排出的废水中的焦油含量可达2000~3000毫克/升。
由于不同工业部门排出的废水中含油浓度差异很大,如炼油过程中产生废水,含油量约为150-1000mg∕1,焦化废水中焦油含量约为500-800mg∕1z煤气发生站排出废水中的焦油含量可达2000-3000mg∕1o因此,含油废水的治理应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处理效率为60%-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IOO-200mg∕1;废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较难处理,故应防止或减轻乳化现象。
方法之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减轻废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泵提升废水的次数、以免增加乳化程度。
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气浮法和破乳法。
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会造成浪费;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
含油废水的处理应首先考虑回收油类物质,并充分利用经过处理的水资源。
因此,含油废水的处理可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
隔油池适用于分离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油品,处理效率为60~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100~200毫克/升。
含油污水的有效处理工艺摘要:当油田开发到中后期,会有大量的含油污水产生,只有充分利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地保护油田的利益。
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得到的水源也可以再次用作油田注水水源。
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检测含油量和悬浮颗粒含量。
当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注水标准时,可以通过注水的方式将水注入地层。
油田含油污水的有效处理,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油井的产能。
关键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工艺1 油田含油污水的概述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会提取出水和油的混合物,相当于油层的流体,即油田含油废水。
它含有许多杂质,包括油滴形状和悬浮物质,对环境有害,需要有效处理,否则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关工作人员需对其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避免进一步污染环境。
油田含油废水的处理涉及到进一步的水油分离,可以循环利用,有效避免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处理油田含油废水时,选择沉淀池处理方法,将含油废水均匀放置在沉淀池中,通过油水密度差实现油水分离。
通过过滤含油废水,将悬浮颗粒过滤掉,处理后的水可以继续利用,确保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处理后的水还可以循环利用,降低油田开采成本,有效保证油田生产效率。
油田含油废水中含有油和悬浮颗粒。
在第三阶段的开采中,含油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聚合物,使含油废水更难处理,这直接影响了石油的开发。
含油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排放,将对环境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工艺技术进行处理。
只有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定的排放要求,才能进行排放和回注。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含油废水处理后用水的应用,进一步实现循环利用,实现废水回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2 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2.1 含油污水除油技术含油污水包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等。
含油污水的处理需要去除直径较大的固体颗粒。
良好的处理技术不仅不会浪费油品,还能有效避免含油污水堵塞油藏孔隙。
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2021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简介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0752021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简介摘要:介绍常用的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除油设备,综述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含油废水;技术;污水处理方法含油污水的产量大,涉及的范围广,例如石油开采、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油品贮运、油轮事故、轮船航运、车辆清洗、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油污水。
油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危害极大。
当今油水分离技术较多,常用的方法有重力分离法、空气浮选法、粗粒化法、过滤法、吸附法、超声波法等技术,并且新的除油技术还在不断的研发中。
本文从除油器的原理及方法方面加以介绍。
1重力分离法重力分离法是典型的初级处理方法,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分离。
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缓慢上浮、分层,油珠上浮速度取决于油珠颗粒的大小,油与水的密度差,流动状态及流体的粘度。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Stokes和Newton等定律来描述。
1.1横向流除油器[1]横向流含油污水除油设备是在斜板除油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含油污水的聚结区和分离区两部分组成。
含油污水首先经过交叉板型的聚结器,使小分散油珠聚并成大油珠,小颗粒固体物质絮凝成大颗粒,然后聚结长大的油珠和固体物质通过具有独特通道的横向流分离板区,而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进行油水、固体物质分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气体(天然气)的分离。
1.2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器[2]波纹板除油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使油珠浮集在板的波峰处而分离去除,其关键是在于借助哈真浅池沉淀原理,制成波纹板变间距变水流流线,过水断面是变化的,水流呈扩散、收缩状态交替流动,产生了脉动(正弦)水流,使油珠之间增加了碰撞机率,促使小油珠变大,加快油珠的上浮速度,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1.3聚集型油水分离器[3]奥地利费雷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开发了CPS一体化波纹板式重力加速聚集型油水分离器。
该波形板是费雷公司的专利产品,以聚丙烯为基础材料,内含多种添加剂,使其具有亲油而不粘油、抗老化是特点。
波纹板一块一块地叠加起来的,间距一般为6mm(当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间距12mm的设计)。
1.4高效仰角式游离水分离器[4]将卧式和立式游离水分离器相结合,采用仰角设计,克服了立式容器内油水界面覆盖面积小和卧式容器油水界面与水出口距离短,分离时间不充分的缺点。
来液进口位于管式容器的上行端,水中油珠能聚结并爬高上行至顶端油出口,而水下沉至底端水出口排出。
该设备仰角小于12°,长18.3m,直径为1372mm和914mm两种规格。
2过滤法过滤法是将废水通过设有孔眼的装置或通过由某种颗粒介质组成的滤层,利用其截留、筛分、惯性碰撞等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质得以去除。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3种:分层过滤、隔膜过滤和纤维介质过滤。
膜过滤法又称为膜分离法[5],是利用微孔膜将油珠和表面活性剂截留,主要用于除去乳化油和某些溶解油。
滤膜包括超滤膜、反渗透膜和混合滤膜等。
膜材料包括有机膜和无机膜两种,常见的有机膜有醋酸纤维膜、聚砜膜、聚丙烯膜等,常用的无机膜有陶瓷膜、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钛等。
乳化油处于稳定状态,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很难将其分离。
随着膜科学的飞速发展,膜过程处理乳化油污水已逐步被人们接受并在工业中应用。
3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是使装有含油废水的容器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因固体颗粒、油珠与废水的密度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达到从废水中去除固体颗粒、油珠的方法。
常用的设备是水力旋流分离器。
旋流分离器在液固分离方面的应用始于19世纪40年代,现在较为成熟,但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要晚得多。
虽然液固分离与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相同,但二者设备的几何结构却差别较大。
脱油型旋流分离器起源于英国。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MartinThew教授领导的多相流与机械分离研究室开始水中除油旋流分离器的研究,发明了双锥双入口型液-液旋流分离器。
在试验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
随后,YoungGAB等人设计出的与双锥型旋流器具有相同分离性能但处理量要高出1倍的单锥型旋流分离器。
经过几何优化设计,Conoco公司提出了K型旋流分离器,对于直径小于10μm 的油滴分离性能提高更加明显。
由于旋流分离器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旋流脱油技术在发达国家含油废水处理特别是在海上石油开采平台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标准设备。
4浮选法浮选法,又称气浮法,是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与不断推广的一种水处理技术。
该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气或其他气体产生微细气泡,使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层),然后使用适当的撇油器将油撇去。
该法主要用于处理隔油池处理后残留于水中粒经为10~60μm的分散油、乳化油及细小的悬浮固体物,出水的含油质量浓度可降至20~30mg/L。
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气浮法又分为加压气浮、鼓气气浮、电解气浮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加压溶气气浮法。
5生物氧化法生物氧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
油类是一种烃类有机物,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多以溶解态和乳化态存在,BOD5较高,利于生物的氧化作用。
对于含油质量浓度在30~50mg/L以下、同时还含有其他可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的废水,常用生化法处理,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油。
含油废水常见的生化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生物转盘法等。
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主要用于处理要求高而水质稳定的废水。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附着于填料载体表面,使繁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存在,从而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但是,由于附着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因而在运转操作上灵活性差,而且容积负荷有限。
6化学法化学法又称药剂法,是投加药剂由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中和、沉淀、混凝、氧化还原等。
对含油废水主要用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含油废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水中水解后形成带正电荷的胶团与带负电荷的乳化油产生电中和,油粒聚集,粒径变大,同时生成絮状物吸附细小油滴,然后通过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实现油水分离。
常见的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等无机絮凝剂和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AM)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不同的絮凝剂的投加量和pH值适用范围不同。
此法适合于靠重力沉降不能分离的乳化状态的油滴和其他细小悬浮物。
7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亲油性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机物。
最常用的吸油材料是活性炭,可吸附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
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为30~80mg/g),成本高,再生困难,一般只用作含油废水多级处理的最后一级处理,出水含油质量浓度可降至0.1~0.2mg/L。
1976年湖南长岭炼油厂在废水处理中就采用了活性碳吸附进行深度处理。
国内外对于新型吸附剂的研制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研究发现,片状石墨能吸附由海上油轮漏油事件释放的重油并易于与水分离。
吸附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吸附材料,吸附性能好,再生容易,有逐步取代活性炭的趋势,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研究高效吸油树脂的合成与应用[6]。
有研究表明,采用丙纶吸油材料从含油工业废水中吸附分离和回收油类物质,可根据废水的初始状况、最终要求、水流流量等因素,选用合适的净化方法。
此外,煤灰、改性膨润土、磺化煤、碎焦碳、有机纤维、吸油毡、陶粒、石英砂、木屑、稻草等也可用作吸油材料。
吸油材料吸油饱和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生重复使用或直接用作燃料。
8粗粒化法粗粒化法是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相差悬殊的特性,油粒被材料捕获而滞留于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形成油膜,油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时时,在水力和浮力等作用下油膜脱落合并聚结成较大的油粒。
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油粒在水中的浮升速度与油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聚结后粒经较大的油珠则易于从水中被分离。
经过粗粒化的废水,其含油量及污油性质并无变化,只是更容易用重力分离法将油除去。
8.1新型高效除油器[7]旋流除油、粗粒化除油及斜板除油技术,是当今普遍认为高效的除油技术。
高效除油器是将上述多种高效除油技术于一体的高效合一除油器,其总体结构设计成卧式,由旋流(涡流段)粗粒化段及斜板除油段组成。
它不仅可提高除油效率,且方便操作、减少占地。
根据江汉油田采出水特性,采用两段粗粒化及两段斜板除油,在进口ρ(油)≤1000mg/L时,出口达到后续处理设备(过滤器)的进口要求ρ(油)≤30mg/L。
8.2EPS油水分离技术[8]EPS油水分离器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油水分离装置。
它融合了当今先进的板式除油和粗粒化聚结技术,集污水的预处理、油水分离以及二次沉淀和油的回收于一体;具有安装运行费用省、油水分离效果好,操作维护容易等特点,是立式除油罐、斜板除油装置(如美国石油协会的除油装置(API)、波纹板斜板除油装置(CPI)、平行斜板除油装置(PPI)等的更新替代产品。
EPS油水分离器目前已在韩国、美国、波兰、印度、泰国、中国等国家有了实际的应用,污水处理效果普遍良好。
9声波、微波和超声波脱水技术声波可加速水珠聚结,提高原油脱水效率;超声波可降低能耗和减少破乳剂用量;而微波在降低乳状液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加热乳状液,进一步促进水滴的聚结,在解决我国东部老油田因三采等引起的原油性质复杂的深度脱水问题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9]。
微波水处理技术是把微波场对单相流和多相流物化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穿透作用、选择性供能及其杀灭微生物的功能用于水处理的一项新型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一般2×104~5×108Hz之间,具有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等特点。
超声波在水中可以发生凝聚效应、空穴或空化效应[10]。
当超声波通过含有污水的溶液时,造成微小油滴与水一起振动。
但由于大小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相对振动速度、油滴将会相互碰撞、粘合,使油滴的体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