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会计模式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区别一、会计准则的制定荷兰:由官方和民间结合的三方“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在1971年财务报表法案颁布之前,会计职业界就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具体意见。
当时主要由于跨国公司接受国际流行惯例尤其是英美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较大,所以国内的会计立法的进展十分缓慢。
法国: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法国是西方世界中别树一帜地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总方案的国家,就法国本国的会计实务体系而言,这应该是它区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的最大特色。
德国:在会计工作规范上,会计服从法律要求,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体现的,即“会计规范法典化”瑞典: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支配公司会计1.只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可以得到大量的激励和补助;2.在瑞典,应税收益基本上就是报告收益,因而无需采用所得税跨期摊配的程序确认遵延所得税.3、瑞典的会计实务主要依据于税法和主要经济政策,如果没有规定则主要依据于其他的会计惯例。
二、会计模式确立的原则荷兰:会计准则和实务以法律规定为基础,但财务会计有别于税务会计。
1)会计实务与法律为基础,影响最大的法律为商法;(2)年度报表法,该法对于财务会计准则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3)年度会计报表法的修改以及出台之后依据欧盟的指令进行了修改;法国:以税务为导向的会计法国传统的会计模式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产物。
《拿破仑法典》曾明确规定,会计的原则和方法必须遵守国家的税法,因此,可称之为“以税务为导向的会计”。
阿伦在对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进行分类时,把“服从税制需要”作为法国一西班牙-意大利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
德国:在税务会计上,则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政府要求为计税目的而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处理的方法,必须和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处理方法相一致瑞典: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准备会计”——“未税会计”保持着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的特征,奉行“极端稳健”的会计政策。
第六节日本、荷兰、瑞典的会计实务体系一、日本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一)会计惯例基本上服从法律要求,除税法外,形成了商法与证券交易法各有管辖范围的双轨体制1.税法在日本,《公司税法》及有关税务规章对会计实务具体规定了处理方法,并要求在会计记录和纳税申报中采用同一种方法。
为了防止企业出于调节利润的目的,对折旧、递延资产摊销、资产估价损失、各类准备的提取等需要通过主观判断确定的费用,都规定了一个2.无论是否是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Kabushiki Kaisha),还是独资和合伙企业,都应遵循《商法》中规定的会计和财务报告要求,其总数超过100万家,属于法务省的管理范围。
《商法》对企业净资产中属于“资本保持”的部分有严格的限定,禁止动用这部分净资产作为股利或奖金分配。
《商法》对可分配利润“限额”的规定,在股份公司会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证券交易法日本的《证券交易法》仿效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占领时期引入日本,颁布于1947年3月。
受其管辖的约3 000家股份公开发行的大公司,属大藏省管理。
这些公司的注册报表和年度报告必须经独立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日本会计学家把这种商法与证券交易法各有管辖范围的双轨体制,加上税法,称为“三角法律体系”。
(二)日本会计准则制定的演变过程1.由官方制定相关会计规定到以官方为主体、结合民间力量制定公认会计准则的演变以下简述二战后日本金融市场法律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所受的美国影响:(1)1948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我们已经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2)1948年制定了《注册会计师法》,成立了日本注册会计协会(JICPA)。
(3)1948年成立了负责监管日本证券市场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但日本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职能已于1953年移交给大藏省。
(4)负责制定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系统调查委员会”(InvestigationCommittee on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ICBAS)于1949年成立。
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及其划分近年来,国际会计和比较会计研究已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中,会计模式及其划分又是重要的主题。
一、会计模式的内涵(一)会计模式与会计制度。
在国际会计与比较会计研究中,有一对往往为人们交替使用的概念,那就是会计制度和会计模式。
两种概念的混用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研究工作的障碍,也会引起研究成果使用者的种种误解。
应当承认,会计制度、会计模式有同一的一面,但也存在差异,那就是会计模式比会计制度更为抽象一些。
所谓会计制度,指的是进行领土工作的章法或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会计模式则不同,它并不直接等于某一国家或者更大的空间范围实际存在的会计制度本身,而是从实际存在的会计制度中,排除了具体的细节,而获到的理论的抽象。
这里面包含着对于某一种具体会计制度的基本规定性的概括,它的基本框架,以及它的主要工作原则的总和。
会计模式反映了一种会计制度里面的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
它是对不同的会计制度进行抽象、概括以后形成的概念。
(二)国际会计模式和世界会计模式的概念。
在会计模式研究文献,尤其是英文的会计模式研究文献中,“国际会计模式”是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笔者认为,此概念是不确切的。
因为按字面解释的话,“国际会计模式”系指“国与国之间的”或“世界各国之间的”会计模式,而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会计模式并不存在,“世界会计模式”是“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的简称。
这一概念是正确的,不过经常被人们错误地运用。
比如,有些名为“世界会计模式研究”或“世界会计模式的划分”,但实际研究范围并没那么大,有时仅限于西方各国的范围之内,有时则囿于经联组织成员国的范围之内。
为避免出现名不符实的现象,我们应尽可能使用“社会主义国家的会计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会计模式”、“欧洲各国的会计模式”之类比较明确的概念。
当然,在必要时仍可使用“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这一概念。
二、划分会计模式的意义和规则(一)划分会计模式的意义会计模式我们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加以划分。
瑞典会计模式特征阿伦对瑞典的会计实务的分类方法诺比斯对瑞典会计模式分类方法作者认为诺比斯的分类更能够说明瑞典会计实务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一.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支配公司会计1.该原则几乎是支配瑞典会计和报告管理的最为基本的特征;2.之所以能够基本上直接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即只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可以得到大量的激励和补助;3.在瑞典不会产生递延税项,所以说税法对瑞典的会计实务产生了重要和根本性的影响;而税法的制定还有根据特定的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4.而对于税法和国家经济政策没有做出规定的,瑞典的会计惯例主要依据5.也就是说瑞典的会计实务主要依据于税法和主要经济政策,如果没有规定则主要依据于其他的会计惯例,而又来源于以上的四个方面;6.而会计惯例里面与税法相抵触的内容则是不会产生作用的,会被废止。
第二.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准备会计”-“未税会计”1.保持着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的特征,奉行“极端稳健”的会计政策2. 这些会计惯例在税法和国家会计会计所允许的,例子未税准备实质上是未税收益;3.对于折旧费的规定4.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瑞典可以促进公司和企业的“利润均衡化”,也就是未税准备和准备会计使得企业在各个年度内的利润更为趋于平稳化。
第三.瑞典的会计职业界和审计要求1.包括资历较高的特准会计师,跟加拿大一样也是特许和皇家特许,以及几类资历较低的审计师,成立时间是比较早的。
2.瑞典有关会计惯例通常是特种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理解瑞典财务报表入门》的小册子作为依据的,只对会员产生约束力,对审计会提出一些建议;3.瑞典审计的适用范围,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一段超出其他国家的独特表述. 第四.关于《理解财务报表入门》从1980年瑞典特许会计师每年都会发布一个入门,在很多国家是没有的,因为是每年都会出版;有介绍瑞典财务报表本身的介绍和其他国家报告和惯例进行对比的书上的一个例子:即重新编制财务报表反映美国财务惯例和要求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重新表述并非全部,而是对于重要项目进行调整;在瑞典会计实务体系结束之后,北欧的会计实务的相关内容也就结束了。
第1篇一、引言瑞士,这个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美丽国家,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和严谨的法律体系闻名于世。
其中,会计作为瑞士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瑞士法律制度与会计的关系入手,探讨瑞士法律制度在会计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及会计在瑞士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瑞士法律制度概述1. 瑞士联邦制度瑞士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26个州组成。
联邦政府负责处理国家层面的重大事务,而州政府则负责处理地方事务。
这种政治体制保证了各州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同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2. 瑞士法律体系瑞士法律体系以宪法为基础,包括联邦法律、州法律和地方法律三个层次。
其中,联邦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州法律和地方法律则依据联邦法律制定。
(1)宪法:瑞士宪法于1848年制定,是一部典型的民主宪法。
宪法规定了瑞士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联邦法律:联邦法律由联邦议会制定,涉及外交、国防、财政、司法、交通等领域。
(3)州法律:州法律由各州议会制定,涉及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领域。
(4)地方法律:地方法律由地方政府制定,涉及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三、瑞士法律制度在会计领域的体现1. 会计法瑞士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的重要法律文件,于1997年制定,并于2009年进行了修订。
会计法明确了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会计准则、会计报告等内容。
(1)会计原则:瑞士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等。
(2)会计准则:瑞士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准则,包括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等。
(3)会计报告:瑞士会计法规定了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 公司法瑞士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组织、运作和管理的法律文件,于2008年制定。
公司法对公司的设立、组织结构、股权、董事、监事、财务会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1)设立与组织结构:瑞士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设立程序、组织结构、公司章程等内容。
浅谈瑞典会计会计(财管)XXXXXXXXXXXXXXXX 摘要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也是高度发达国家之一。
本文对瑞典的文化背景简单介绍,并简单分析瑞典会计环境。
关键词瑞典福利瑞典税收瑞典会计一地理背景瑞典王国是北欧最大的国家,有“森林王国”、“湖泊王国”和“北欧雪国”之称。
在20世纪时,瑞典就已形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今日的瑞典更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以及极力追求平等的现代化福利社会。
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
二文化(一)透明文化——追求平等瑞典人家居生活十分讲究透明度,在斯德哥尔摩,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临街的楼房窗户特别大,像一块块银幕,房主的一举一动一清二楚。
以窗户为主要特征的“透明文化”,不仅影响着瑞典的经济、政治,而且直接影响着瑞典人的性格,体现着他们追求平等的意识。
(二)蜡烛文化——前途总是光明的在瑞典,大街小巷随处都有蜡烛专卖店,在一般的商店或商场,蜡烛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蜡烛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被称之为“蜡烛文化”的瑞典文化陶冶了瑞典人的情操。
“蜡烛文化”隐喻着他们对光明的理解:无论现在怎样,前途总是光明的.瑞典人崇尚自然、光明,渴望透明、平等,营造浪漫、温馨,并以其特有的文化影响着教育,素有“光明教育”之称,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瑞典是世界上福利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战后瑞典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项目从父母带薪长期产假,到医疗保障病假补助,从失业保障和养老金,到义务教育,内容广泛,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
瑞典是通过高个人所得税率,通过高额的税收,来实现福利保障的资金。
瑞典的税种名目繁多,对个人而言,除个人收入所得税外,还有利息税、遗产税等,炒股票基金,买卖房屋等其他经营活动所得同样也要交税。
购买商品要交增值税。
国内外会计模式的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会计模式进行的比较,即对主要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论述和比较,来阐述各国所适应的会计模式,及综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模式。
关键词:会计模式代表国家各国会计模式的特点一般地说,“模式”是指某种事物或过程的已定型的标准形式。
故会计模式可简括地表述为会计实务体系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具体代表性的会计实务体系的概括和描述。
关于会计模式各国有着不同的观点,下面是国外比较权威的四种模式:第一种:美国的会计模式美国的会计实务体系被公认为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会计模式,也是世界上着手制定会计准则最早的国家。
美国会计模式属于独立学科模式,即:美国企业的会计概念、程序与方法,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独立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实务,强调确保企业收益决定的现实性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公正性与连续性;P·H·阿伦(P·H·Aron)博士根据保护谁的利益,将各国会计模式分为五类,其中美国会计模式单独成为一类,美国会计强调企业会计主要应保护权益性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另外,根据各国所依据的经济体制不同,美国会计又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即:美国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公司法对企业注册几乎没有限制,保护竞争,限制垄断,通过法律来干预经济,法律体系完备,在美国,企业会计行为受会计准则的制约,目前,会计准则是由民间机构___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
美国会计在以下几个方面独具特色:1、在官方的支持和影响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2、年度审计和财务报告的要求主要适用于股票上市交易或公开发行的公司;3、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4、税务会计于财务会计相背离;5、重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强调充分披露,不赞同利润平稳化;6、详细和繁多的会计准则和审计规章;7、强大的会计职业界组织。
第二种:英国的会计模式在历史上,英国的会计曾对美国会计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而美国会计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又推动了英国会计的发展,因此,英国的会计模式与美国的会计模式颇有类似之处。
瑞典会计属于宏观经济模式。
在这种会计模式中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之间被认为存在着相互协调的关系,强调企业是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基本单位,企业应在圆满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其本身经营目标的最优化,会计应在企业目标及国家宏观经挤政策紧密协调的关系中发挥作用。
在这种模式下.会计实务表现为:(1)各期收益的均衡反映(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政策,需要企业与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对会计而言,要求经济循环不同阶段的经营收益的报告数字进行某种均衡化的计算)。
(2)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而加速厂房设备的折旧和注销。
(3)在企业的收入和支出中列人某些外部项目,如污染处置费用、修建通往厂区道路的费用。
(4)对社会影响进行核算。
(5)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
(6)正式确认所发现的自然资源贮藏价值。
(7)对国家或地方社区的影响进行核算。
即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增长政策。
规定的增长率,要求企业提供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所需的资料,以及经济资源利用和浪费情况的资料。
瑞典会计的一大特点是政府将会计信息用于宏观经济计划和政策的制定上。
政府对企业有大量的帮助和优惠,而企业要获得这些优惠就必须按政府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企业的应税收益基本上就是账面收益,税法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完全支配着瑞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实务。
瑞典会计实务体系阿伦的会计模式分类把瑞典的会计实务体系归入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
诺比斯的会计模式分类则把瑞典的会计实务体系列为代表以宏观统一为基础、根据经济学理论的会计模式。
也许,后者更能说明瑞典会计实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瑞典会计模式特征•第一、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支配瑞典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惯例•第二、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准备会计”——“未税准备”•第三、瑞典的会计职业界和审计要求•第四、关于《理解财务报表入门》•第一、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支配瑞典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惯例•国家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所得税法的会计要求,几乎完全支配着瑞典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惯例。
瑞典会计模式特征
阿伦对瑞典的会计实务的分类方法
诺比斯对瑞典会计模式分类方法
第一.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支配公司会计
1.该原则几乎是支配瑞典会计和报告管理的最为基本的特征;
2.之所以能够基本上直接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即只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可以得到大量的激励和补助;
3.在瑞典不会产生递延税项,所以说税法对瑞典的会计实务产生了重要和根本性的影响;而税法的制定还有根据特定的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
4.而对于税法和国家经济政策没有做出规定的,瑞典的会计惯例主要依据
5.也就是说瑞典的会计实务主要依据于税法和主要经济政策,如果没有规定则主要依据于其他的会计惯例,而又来源于以上的四个方面;
6.而会计惯例里面与税法相抵触的内容则是不会产生作用的,会被废止。
第二.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准备会计”-“未税会计”
1.保持着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的特征,奉行“极端稳健”的会计政策
2. 这些会计惯例在税法和国家会计会计所允许的,例子未税准备实质上是未税收益;
3.对于折旧费的规定
4.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瑞典可以促进公司和企业的“利润均衡化”,也就是未税准备和准备会计使得企业在各个年度内的利润更为趋于平稳化。
第三.瑞典的会计职业界和审计要求
1.包括资历较高的特准会计师,跟加拿大一样也是特许和皇家特许,以及几类资历较低的审计师,成立时间是比较早的。
2.瑞典有关会计惯例通常是特种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理解瑞典财务报表入门》的小册子作为依据的,只对会员产生约束力,对审计会提出一些建议;
3.瑞典审计的适用范围,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一段超出其他国家的独特表述. 第四.关于《理解财务报表入门》
从1980年瑞典特许会计师每年都会发布一个入门,在很多国家是没有的,因为
是每年都会出版;
有介绍瑞典财务报表本身的介绍和其他国家报告和惯例进行对比的
书上的一个例子:
即重新编制财务报表反映美国财务惯例和要求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重新表述并非全部,而是对于重要项目进行调整;
在瑞典会计实务体系结束之后,北欧的会计实务的相关内容也就结束了。
另外,发达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对比即是前面两大体系的会计实务体系的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在两大会计体系协调中所起的作用
4号和7号乃至8号指令对于整个欧盟成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些事可以在过去所讲解的内容里面是可以看得到的,例子,英国真实和公允的观点的引入对于两大会计体系的协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