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蓖麻子中毒56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2.29 KB
- 文档页数:2
35例蓖麻子群体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摘要:总结了35例蓖麻子中毒患儿的抢救及护理,其抢救治疗与护理重点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抽血,有针对性地应用大量维生素及抗生素等药物。
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措施,清除毒物等综合治疗及护理。
认为及早诊断,抢救及时,方法得当是全部中毒患儿获得成功抢救的关键。
关键词:蓖麻子;中毒;抢救蓖麻子是蓖麻的成熟果实,属大戟科植物,俗称大麻子。
蓖麻全株有毒,生蓖麻含有蓖麻碱和蓖麻毒素两种对人体有害物质。
2014年9月5日,我科收治了35李小学生蓖麻子集体中毒,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全部治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27例,女8例,均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其中1例因进食蓖麻子13粒,临床症状明显,心肌损害情况明显于入院次日转入ICU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次转入我科。
此次中毒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肠胃道症状。
部分患儿头晕、乏力、多汗,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洗胃、导泻、及时抽血,并予保肝、营养心肌补液,补充维生素k1,地塞米松预防溶血等处理。
16例患儿症状轻微、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4天出院;4例患儿5天出院;4例患儿6天出院,3例患儿7天出院。
(11例5天后出院患儿多为进食4粒及4粒以上蓖麻子患儿,心肌酶异常升高,其中3例并肝功能异常,治疗过程中3例出现发热,考虑呼吸道感染,1例腹泻给予相应治疗后,均无异常症状、体征,复查生化异常。
)至此,35例住院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出院。
2.抢救及护理2.1组织管理由于患儿是群体中毒,人数多,陪同家属及老师多,秩序较为混乱,一方面迅速安置患儿,另一方面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维持好治疗及抢救的环境秩序。
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和医院领导亲临指挥,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负责抢救工作,医务科、检验科给予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使抢救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对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分工,责任明确,使患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动物蓖麻子中毒的症状动物蓖麻子中毒的预防及治疗-种植技术蓖麻子毒素对家畜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蓖麻子进入动物体内主要破坏脏器.其临床表现及初期发病时的症状.本文对如何防止蓖麻子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做了阐述,详细论述蓖麻子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用中药和西药两种情况对蓖麻子毒素进行治疗的方法,在初期如何进行催吐及如何洗胃都有详细的介绍。
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动物蓖麻子中毒的症状和动物蓖麻子中毒的预防及治疗。
1、症状蓖麻毒素是血液毒和神经毒。
无传染性,不是从一头家畜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头家畜,而是放牧或吃饲料后数小时出现症状。
蓖麻子中毒的主要症状是重剧的全身症状和胃肠炎。
口腔潮红肿胀,有恶臭。
口炎较重的流涎,咀嚼无力,恶心呕吐,腹痛不安,肠音减弱,排粪困难。
部分病例,肠蠕动音增强,腹泻不止,粪便带黏液和血液。
继则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等症状。
发病初期病畜精神沉郁,以后极度兴奋,狂暴不安,向前奔跑。
继而行走不稳,全身肌肉震颤,发病后期四肢麻痹,倒地不起。
少数病例发生膈肌痉挛,有的持续数日。
可视黏膜潮红、黄染,体温升高到39. 5~40℃,呼吸急迫而困难。
心跳加快,脉搏细弱,重症不感于手。
孕牛常造成流产。
重症的病例出现抽搐、嗜睡以致昏迷,全身机能迅速衰竭,卧地不起,体温降到常温以下,病程短,死亡快,1~2日死亡。
2、预防在马、牛等畜舍附近或放牧地周边、路边有大量蓖麻,如果误食了茎叶或蓖麻子,采食较多时即易中毒。
因此在放牧时应选择牧草丰富的草场放牧,不在种植蓖麻地区放牧。
严格检查饲料,不使用混有蓖麻子或其茎叶的饲料,饲喂动物的饲料与存放蓖麻等其他作物分开。
蓖麻子和冷压制成的工业用蓖麻油含有蓖麻毒蛋白,不能内服,以免发生中毒。
在应用脂溶性驱虫药时,也不能用蓖麻油作泻药。
其刺激作用可使孕畜流产、肠炎加重,或在泻下后有继发蹄叶炎的可能。
蓖麻子饼作饲料时,应煮沸l~2 h,使毒素破坏,或用10%盐水浸泡6~10 h后,倾倒去盐水,再用清水洗1~2次,也能有效地去除它的毒素,起到保护作用。
一起小学生误食蓖麻子中毒事件调查2012年11月5日政和县石屯镇中心小学突发多名学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在政和县医院抢救,经调查是误食野生蓖麻子引起中毒。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事件经过1.1 2012年11月5日上午石屯镇中心小学放学后,三(1)学生张某(男,8岁)采集野生蓖麻子数十例,下午13:00~15:00分发给22名同学生食。
三(1)班学生叶×生食12粒(数量最多)后约1小时首例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
于当晚20:40直送县医院抢救。
至11月6日上午县医院陆续接诊中毒学生22名。
1.2 经调查22名学生生食蓖麻子数量:食用量分别是:7~10粒4人,4~5粒4人;1粒14人。
由于该毒物毒性强,无特殊解毒药品,容易引起肝、肾损害及溶血,病情变化情况较难掌握。
经南平市第一医院医学专家会诊意见:患孩病情较轻、服蓖麻子1粒转南平市第一医院,共14人,于11月9日出院;患孩病情较重、服蓖麻子4粒以上转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共8人,于11月16日出院。
2.临床资料2.1 22名中毒学生中三级18人,一年级4人。
男生18人,女生4人;7岁3人,8岁6人,9岁13人。
均来自本镇各村。
2.2 中毒22名学生中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的10名,无明显症状12名。
中毒症状与食用数量有关。
食用4粒以上症状表现明显,食用1粒无明显症状,食后出现临床症状平均时间2.9小时。
2.3 治疗过程:对入院中毒学生均进行洗胃、灌肠、导泻、保肝、护肾、及对症等处理;食用1粒转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4名中毒学生,病情轻微,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
入院后予“复合辅酸、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改善细胞代谢、补液、保肝等治疗。
住院4天后康复出院;食用4粒以上的8名患儿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肝损害及肾损害转解放军福州总院进行血浆置换等治疗,住院11天后康复出院。
3.应急处置措施中毒事件发生后,县卫生、公安、教育、石屯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立即启动预案,明确部门责任,落实相关措施。
一例急性蓖麻子中毒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一例急性蓖麻子中毒患者,通过综合的治疗及血液灌流治疗,并进行科学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痊愈出院。
【关键词】蓖麻子中毒;护理;血液灌流蓖麻子是蓖麻的成熟种子,属大戟科植物,蓖麻子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蓖麻碱和蓖麻毒素[1],蓖麻毒素是一种细胞原浆毒,易使肝、肾等实质细胞发生混浊肿胀、出血及坏死并有凝集和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充分加热后这两种毒质皆被破坏,中毒多因生食蓖麻子而致,小儿吃生蓖麻子 3 - 5 颗即可致死[2]蓖麻子中毒事件在农村地区时有发生,蓖麻毒素为毒性作用较强的毒物,致死量高。
我院2018年9月1日收治1例因误服浸泡蓖麻子药酒中毒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和相关护理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3 岁,于 2018 年 9 月 1 日误服浸泡蓖麻子药酒,量约150ml,约1小时后患者出现全身乏力、麻木不适伴头晕,继之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
立即送至当地医院诊治(具体用药不详),后患者出现谵妄、胡言乱语、烦躁不安,鉴于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急送我院急诊进一步抢救,入急诊后立即予以洗胃、输液、利尿等治疗,收住ICU进一步治疗。
入科查体:T 35.6℃,P 112次/min,R 25次/min,BP 85/55mmHg ,SPO2 80%,CVP:4mmHg,患者神志呈谵妄状态,极度烦躁不安,查体不能配合,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0mm,对光反射迟钝。
口唇稍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心率112次/min,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6%↑ ;血气分析示:pH值7.47↑、PaCO2 32 mmHg ↓、PO2 50mmHg ↓。
入院诊断:急性蓖麻子中毒。
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液灌流、洗胃、静脉扩容、利尿、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
小儿急性中毒5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预防措施。
方法对50例小儿急性中毒的种类、中毒的途径、病史特症及转归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小儿急性中毒药物中毒占首位,农村发病高于城市。
结论小儿急性中毒重在预防,治疗要应尽,尽快,彻底清除毒物。
标签: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急性中毒在儿科急诊中较常见。
一般起病急,病情重,如不及时救治常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近5年间,人民医院儿科共收治急性中毒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急性中毒50例。
男35例,女15例。
年龄~1岁者3例,~3岁者37例,~7岁者9例,~12岁1例。
小于3岁者占80%。
中毒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鼻黏膜和皮肤。
接触毒物到就诊时间30~5 d。
病情依中毒种类,剂量,时间长短不一而轻重不等。
1.2 中毒的种类药物中毒30例,占60%,其中水杨酸类中毒5例,镇静剂中毒9例,抗生素中毒5例,阿托品类中毒3例,速效感冒胶囊中毒2例,其他药物中毒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0例(402刹虫齐、乐果,1059,1605);有毒植物中毒3例(主要是毒蕈中毒);杀鼠药中毒5例(敌鼠钠中毒2例,氟乙酰胺中毒3例),其他中毒2例(CO、酒精中毒)。
药物中毒误服20例,余者均为用药过量所致; 杀鼠药中毒均为误服;农药中毒13例,其中9例是食农药喷洒后的西红柿和蔬菜中毒,玩农药空瓶时误服和吸入4例;农药喷施过程中皮肤吸收1例,有毒植物中毒3例,均为食野生植物中毒;CO为呼吸道吸入中毒。
1.3 诊断因属意外中毒,一般很少主动提供中毒史,故给诊断造成困难。
本文50例中初诊35例,能明确中毒史者较易诊断,多数根据临床表现,及中毒史,解毒治疗效果良好而确诊。
①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小儿一般状况如神志、肤色、瞳孔,呼吸气味,检查中腔黏膜,有否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及肺水肿,肝肿大等体征;②仔细查呕吐物及胃液中有无药物残渣及特殊气味;③仔细询问所用药物剂量、剂型,用药途径等。
大批蓖麻子中毒病人急诊抢救措施
黄志明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4)001
【摘要】@@ 2000年9月20日晚我科收治大批因误食生蓖麻子致中毒病人64例,现对急诊处理措施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是某乡同一小学在校学生,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5~15岁,所有病人均在采集蓖麻子时,因不了解生的蓖麻子含有毒性,误食而发病.误食生蓖麻子4粒以下者41例,5粒以上者23例.所有病人几乎在误食后约4~8h发病.中毒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部分病例有阵发性腹痛.体格检查:神志模糊11例,瞳孔改变10例,有脱水征表现9例.
【总页数】1页(P43-43)
【作者】黄志明
【作者单位】广西那坡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那坡,533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5.7
【相关文献】
1.急诊科护士长在大批车祸病人抢救中的指挥作用 [J], 邓红艳
2.大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J], 吴月萍
3.大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急诊处理措施 [J], 黄顺忠;凌永体;陆启峰;李锦忠;农善华;李军;陈南寺
4.大批氯气吸入(中毒)病人的群体急诊治疗 [J], 沈戈;刘祖鉴
5.战伤救护组织法在平时大批急诊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J], 袁凤仪;黄晓欣;李贵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55期 2370 引言2017年9月3日10时30分,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县疾控中心报告:该县县医院儿科有3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2人正在抢救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认定这是一起误食蓖麻子引起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现将事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017年9月2日上午11:00时左右,承德某县杨某(女)带儿子(张某,三周岁)去邻居武某家串门,和武某幼子一起玩耍。
约大约10分钟左右,杨某(女)随手摘下武某家院子种植的蓖麻籽拔开后自行食用。
两个孩子看到杨某(女)在食用蓖麻籽也争抢要吃,杨某(女)给儿子张某喂食了几颗(具体数量不详)。
武某幼子见状随即哭闹要吃,其母徐某摘了约6、7个蓖麻籽给孩子食用。
中午12:00时,杨某(女)带其子张某回家,武某幼子午餐(鸡蛋饼)后出现第一次呕吐,徐某未引起注意就哄其进行午休。
约至14:00分后,杨某(女)和儿子张某同时出现不适反应,张某剧烈呕吐,杨某胃部不适伴有轻微腹痛。
同时武某幼子睡醒后又出现了头晕、呕吐伴有腹泻症状。
徐某带儿子约16:40到达本乡卫生院就诊,医生根据患儿临床症状进行了补液及对症处理。
回家后夜间武某幼子又出现多次呕吐、腹泻(具体次数不详),于9月3日凌晨5:00到该县县医院就诊,孩子已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神经系统出现昏迷、瞳孔异常扩大、抽搐。
5:50分武某幼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杨某(女)和其子张某于凌晨4:00到该县县医院就诊后,得知武某幼子死亡后,转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北京307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救治。
1.2 临床表现发病三人主要症状为头晕3例(100%)、恶心3例(100%)、呕吐3例(100%)、腹痛3例(100%)、腹泻3例(100%)、昏迷1例(33.3%)、死亡1例(33.3%)。
所有病例均无发热。
1.3 实验室检验对本次调查采集到的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进行肠道致病·调研分析·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后未检出致病菌。
一起蓖麻籽中毒的调查报告
李银;靳峰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年(卷),期】2002(009)006
【摘要】@@ 2002年6月19日早晨,中卫县卫生防疫站接到县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有4名儿童因呕吐、腹泻、腹痛、低热同时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
卫生防疫站领导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最终认定是一起因食用蓖麻籽导致的有毒植物中毒事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总页数】2页(P385-386)
【作者】李银;靳峰
【作者单位】中卫县卫生防疫站,宁夏中卫 751700;中卫县卫生防疫站,宁夏中卫 75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
【相关文献】
1.一起学生误食蓖麻籽食物中毒抢救成功分析 [J], 左秀朗;龙敏
2.某铜业有限公司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重大事故的调查报告 [J], 付淼
3.一起误用药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J], 苏岩松
4.一起误食蓖麻籽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J], 周爱文;王跃进
5.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成功处置的调查报告 [J], 黄德志;赖礼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起学生误食蓖麻子引起中毒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某校部分学生引起中毒的病因。
方法: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样品的采集,结合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分析。
结果:误食蓖麻子引起的中毒。
结论:该起中毒由蓖麻子引起。
【关键词】学生;中毒;流行病学;蓖麻子【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47-022015年9月9日中午,道县桥头林场学校六年级学生欧阳泽逸在上学途中自行采摘了一些生蓖麻子当零食,到班上后又与同学分享,导致部分学生中毒,经调查证实为误食蓖麻子引起的中毒,现报告如下。
1.中毒情况道县桥头林场学校学生2015年9月9日中午误食蓖麻子,经调查总共41人吃了蓖麻子,少则吃了1~2粒,多的吃了10~20粒。
9日16时20分左右,胡晓杰等同学陆续开始出现头痛、头晕、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等情况。
18时40分左右,学校老师发现学生呕吐情况,陆续将出现症状学生送往桥头镇卫生院检查治疗。
9月10日上午,卫生院将中毒症状明显的7名学生转往县人民医院检查治疗。
2.中毒原因分析及治疗经过中毒学生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腹痛、腹泻。
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为蓖麻子中毒。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进行了洗胃、导泻,使用西米替丁、奥美拉唑护胃、磷酸肌酶护心等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通过治疗,出现中毒症状的学生明显好转,至10日18时,除6名学生留在县人民医院观察治疗外,其他学生已返校或回家。
3.讨论蓖麻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高2~3米。
蓖麻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种子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误食会引起中毒。
建议:(1)教育部门要加强在校学生食品安全及有毒动植物知识培训教育,保护在校学生身体健康。
不得乱食用野果等食物,杜绝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6例诊疗体会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诊疗;体会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农村经常发生,全国每年AOPP病人约70000例,且病情凶险,临床变化多端,死亡率高,平均在10%~14%。
现将我院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体会总结如下。
1诊断要点1.1病史有自服或误服有机磷农药病史,或有确切的有机磷农药接触史。
1.2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患者的皮肤、呕吐物及呼吸气味均带有特征性的蒜味,具有有机磷农药中毒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3实验室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急性中毒者均低于正常。
1.4急性中毒的分级1.4.1轻度中毒:具有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在50%~70%;1.4.2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的症状外,可出现烟碱样症状。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在30%~50%;1.4.3重度中毒:具备以上3种症状,程度加重。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在30%以下。
2急救原则(1)迅速脱离有毒环境或清除毒物。
(2)有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早期、足量应用解毒药物,(4)积极处理并发症。
(5)对症支持治疗。
3治疗体会3.1建立绿色通道、分秒必争的进行抢救AOPP病人24h内死亡率最高,中毒48h以后死亡率相对减少。
因此要抓紧时机、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
抢救时要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抢救程序,科学的抢救方法,抢救人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从洗胃到开辟静脉通道每个环节要迅速、敏捷准确,以保证抢救成功。
3.1.1洗胃左侧头低位,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敌百虫忌用)或用1:5000高锰酸钾(对硫磷忌用)。
洗胃要早、反复进行,直止洗出液清亮无味为止。
3.1.2导泻为减少胃肠皱壁中残余有机磷被体内吸收,洗胃后即用甘露醇50~100毫升一次灌入,而后拔出胃管。
3.1.3促进毒物排泄AOPP病人毒物吸收快,排泄也快,一般24h通过肾脏由尿中排出,48h后完全从体内排出,在洗胃、导泄的同时,给予输液,利尿等。
生食蓖麻子中毒75例抢救体会段丽玲【摘要】@@ 蓖麻子是含蛋白类有毒植物,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又名大麻子、红麻、草麻,其毒性分为蓖麻毒性蛋白、凝集素及蓖麻碱,但受热后即可破坏.2010年5月6日我县人民医院收治了75例因生食蓖麻子而引发急性中毒的小学生,本病案中毒症状与进食蓖麻子量不成正比.【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24)001【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蓖麻子;中毒;抢救【作者】段丽玲【作者单位】云南省砚山县人民医院,66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5.3+2蓖麻子是含蛋白类有毒植物,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又名大麻子、红麻、草麻,其毒性分为蓖麻毒性蛋白、凝集素及蓖麻碱,但受热后即可破坏。
2010年5月6日我县人民医院收治了75例因生食蓖麻子而引发急性中毒的小学生,本病案中毒症状与进食蓖麻子量不成正比。
由于众多患者在短时间内相继入院,在患者多、病情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完成抢救任务,75例中毒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75 例患者年龄分别在7~14岁,其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生食蓖麻子量 0.5~7粒不等,入院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上腹不适、头昏。
经查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35例(患者体温在 37.6~38.8℃);鼻出血 2例。
血常规检查:WBC 增高16例,WBC正常而N增高21例。
尿常规检查:尿潜血试验阳性12例(+~+++)。
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增高26例(8.5~14.63mmol/L),肌肝增高2例(166.6μmo l/L)。
电解质测定:低钠 19例(血清钠 100~128mmol/L),低钾4例(血清2.27~3.3mmol/L),二氧化碳结合率明显降低2例(10mmol/L)。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27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
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增高11例(7~15U)。
1例重症蓖麻子中毒病人的护理陆冬梅;陆永姝;周赛;吴超【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6(014)020【总页数】2页(P2158-2159)【关键词】蓖麻子;中毒;护理【作者】陆冬梅;陆永姝;周赛;吴超【作者单位】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蓖麻子是属大戟科植物,药用具有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等功效,用于痈疽肿毒、喉痹、大便燥结等症状,使用方法多为外用、捣敷或调敷。
日常生活中误食蓖麻子果仁或蓖麻子调制的药酒可致中毒[1]。
我院2015年11月10日收治1例因误服蓖麻子药酒中毒导致意识障碍及肾功能损伤和血尿的病人,通过积极的急救和护理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病人,男,73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5年,平素血糖控制良好。
因误服蓖麻子药酒约50 mL,0.5 h后即出现不能言语伴有烦躁不安入我院急诊。
病人入院时表现为谵妄状态,伴有恶心、呕吐,导尿后引流出血性尿液。
急诊室予洗胃导泄大量补液及利尿观察12 h后谵妄症状渐消失,住院时轻度烦躁,主诉上腹部不适伴头晕、胸闷。
血常规:白细胞(WBC) 13.8×109/L,中性粒细胞(N)81%;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肝肾功能:肝功能正常,尿素氮增高,肌酐正常;电解质:Na+130.5 mmol/L,K+2.98 mmol/L;凝血4项:未见异常;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26.6 U/L,乳酸脱氢酶(LDH) 782 U/L;肌钙蛋白:未见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多,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未见明显缺血及出血等异常信号。
入急诊后询问家属病史,诊断为蓖麻子中毒,迅速按照食物中毒的诊疗流程积极抢救,病情相对平稳后转入急诊病房进一步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病人痊愈出院。
急性蓖麻子中毒5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蓖麻子中毒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56例急性蓖麻子中毒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患儿胃肠炎型例中毒性肝炎型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型5例贫血型7例神经系统型例混合型例入院时均给予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迅速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对症、解毒治疗;56例均治愈。
结论:区别及重视急性蓖麻子中毒临床分型对有效的救治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蓖麻子中毒临床分型临床特征蓖麻全株有毒其果实蓖麻子秋季成熟呈棕色蓖麻子中毒常发生于儿童主要是误食后发生中毒食量多且抢救不及时会死亡。
7年1~11月抢救一边远农村中心小学校学生群发误食蓖麻子中毒患者5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56例男5例女1例年龄9~1岁;平均115岁。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采摘蓖麻子并误食史量6~1粒潜伏期~小时平均15小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蓖麻子中毒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疗效和预后分为6型:①胃肠炎型例:主要表现最初有咽喉及食道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呕吐物含少量咖啡样物;服量多的大便中可见蓖麻子外皮碎屑。
②中毒性肝炎型1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巩膜轻度至中度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③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伴有尿少、血红蛋白尿、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
④贫血型7例:轻度贫血例中度贫血例。
⑤神经系统型例:表现为剧烈头痛、冷汗、惊厥1例出现昏迷。
⑥混合型例:出现肝、肾、神经、血液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但以肝、神经功能损害较重。
以上胃肠炎型、肝、肾功能、血红蛋白正常。
其余各型都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早期症状。
对所有患儿入院即刻检测中发现;部分心电图异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左前分传导阻滞、T波低平或倒置;电解质结果可出现低钾、低氯、低钠;肝功能结果谷丙转氨酶(AT)、谷草转氨酶(AT)可有轻至中度升高;肾功能结果肌酐(R)、尿素氮(BUN)有不同程度升高;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血红蛋白部份有轻度至中度降低。
15例蓖麻子中毒临床资料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15例蓖麻子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蓖麻子中毒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
结果蓖麻子中毒为蓖麻毒素和蓖麻碱所致,因误食量较少,经积极的清除毒物,加速毒物排泄和对症治疗,15例患者都已治愈。
结论误食少量蓖麻子引起的中毒反应,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个别患者可出现转氨酶、心肌酶、血肌苷、尿素氮、白细胞计数的增高,经积极救治预后较好。
【关键词】蓖麻子中毒野生蓖麻口服中毒临床不多见,国内有关资料仅见零星的几篇报道,致使抢救经验不多,抢救盲目性大,易失抢救机会。
2008年9月我县某乡镇小学学生在户外玩耍过程中,15例误服生蓖麻果中毒,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7~10岁。
食入蓖麻子数量1~3粒的12例,4~9粒的3例。
多数于食入后2~4小时发病,接到报告后全部病例于3~4小时内接入医院救治。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表现,呕吐次数1~4次不等,腹痛主要以脐周痛为主,头晕头痛2例,发热3例,心悸1例。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增高者6例,中性粒细胞增高者3例。
尿隐血阳性(+~++)2例,大便隐血阳性(+)1例,血尿素氮增高1例,血肌苷增高2例,肝功转氨酶(GPT)增高1例,心肌酶(CK-MB)增高2例,电解质测定低钠3例,低钾1例。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2例。
1.3治疗方法(1)清除毒物,加速毒物排泄。
反复口服温开水,鼓励患儿刺激咽喉部催吐,吐至清水为止,总洗胃液量约2000~5000ml,然后予50%硫酸镁口服导泻,速尿5~10mg静推利尿,大量补液。
(2)对症支持:对发热病人应用对肾脏损害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积极预防感染,抑酸药保护胃黏膜,给肌苷、维生素保护肝脏和营养心肌,碱化尿液,防止溶血性肾病发生,纠正低钾、低钠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早期暂禁食用脂类及油性食物。
可服用蛋清、去脂温牛奶、米汤等。
蓖麻子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蓖麻子中毒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
病症体征:蓖麻子便中常见蓖麻子外皮碎屑,便血,发热,恶心与
呕吐,咽喉干燥及灼热感,腹痛
疾病介绍:
蓖麻子(CASTOR BEAN)俗称大麻子,是蓖麻的果实,为油料作物,蓖麻全
株有毒,其有毒成分为蓖麻毒素及蓖麻碱,蓖麻毒素2MG,蓖麻碱0.16G可使成
人致死,小儿服生蓖麻子3~5颗即可致死,蓖麻毒素及蓖麻碱加热后可以破坏
而解毒,蓖麻子毒素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损害肝,肾等实质脏器,并有凝集,溶解红细胞的作用,也可麻痹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
症状体征:
多在食后3~24小时出现症状,最初有咽喉及食道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中常见蓖麻子外皮碎屑,可有血性粪便,并伴尿少、无尿、血红
蛋白尿,严重者出现黄疸、贫血、剧烈头痛、惊厥、昏迷、血压下降,以致死亡。
化验检查:
蓖麻子中毒一般是急性中毒,出现症状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灌
肠及输液等措施。
病情稳定后再做常规检查。
鉴别诊断:
主要与能引起胃肠道症状的种子类食物中毒相鉴别。
并发症:
危害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还能使血细胞凝集和产生溶血,并致肝、肾
发生炎性坏死,血管运动神经麻痹。
如不及时救治,中毒者最后可因心力衰竭
而死亡。
治疗用药:
尚无特效治疗。
误食后应立即进行中毒的一般处理,包括催吐、洗胃、洗肠、导泻、输液等。
暂时禁食脂肪及油类食物。
严重病人应给保肝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