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代奇幻文学发展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
英国儿童奇幻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现状Introduction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worldwide. Numerous works of this genre are popular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alike in China. However, research on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in China remains limite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identify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research.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first wave of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in China happened during the 1980s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open up more to the West. The most significant work of this era was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by C. S. Lewis. Since then, a growing number of translated works from British authors, such as Harry Potter by J. K. Rowling and The Lord of the Rings by J. R. R. Tolkien,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interest in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Current Research Status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in China, academic research in this area remains scarce. Most of the available research focuses on Rowling's works, and scholars have mainly analyz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readership of Harry Potter. Few researchers have explored other works of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or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read.There appears to be a lack of research on how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is received, understood, and translated in China. It would be useful to investigate how Chinese readers, especially children, perceive such works, and how the Chinese cultur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ontexts shape their reading experiences of British works,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s, and their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s and themes embedded in the novels are essential areasto explore.A further gap in current research i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with Chinese works in the same genre. Given the rich culture and history of China,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examine how Chinese fantasy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differs or aligns with British works in themes, style, and content. A comparative study can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genre and highlight the cross-cultural values of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Future Directions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on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in China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re's readership, translation, and reception. Approache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clude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ies, analyses of individual works, and case studies of readers' responses. In additi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cluding psychology,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can contribute to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re's soci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children's reading experiences.Conclusion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China, with a growing number of work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While the genre has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in Western contexts, academic study in China still appears to be in its infanc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plore British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s readership, translation, and recep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of such research will not on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re but also contribute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奇幻文学的魔力之旅简介奇幻文学是一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学体裁,以超自然元素、魔法和神秘事件为特色。
它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奇异生物、神秘土地和刺激冒险的世界。
本文将探讨奇幻文学的魔力,并介绍几部经典的奇幻小说。
奇幻文学的定义与发展1.定义:奇幻文学侧重于构建虚构世界,其中包括超自然现象、魔法元素、怪物生物等。
2.发展:从古代神话故事到现代奇幻小说,奇幻文学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J.R.R.托尔金《霍比特人》及《指环王》等作品可谓当代奇幻文学的巅峰之作。
奇幻小说中常见元素与主题1.魔法与魔法系统:从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魔法世界到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中独特而复杂的魔法系统,魔法是奇幻小说中一个重要而受欢迎的元素。
2.英雄与冒险:奇幻小说常常以英勇无畏的英雄角色和他们的冒险故事为主线,例如《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彼得与露西。
3.神秘生物与强大势力:精灵、巫妖、龙等神秘生物以及背后隐藏着强大势力的故事元素让读者沉浸其中。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魁地奇比赛和黑魔王的阴谋。
经典奇幻小说推荐1.J.R.R.托尔金《指环王》:描述了一场关于魔戒和中土世界命运的战争,具有恢宏壮丽的史诗风格。
2. 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通过四兄妹穿过一个衣柜进入虚构世界纳尼亚,展现了对信仰、勇气和友爱的探索。
3.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描绘了年轻巫师哈利波特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与黑魔王之间的斗争,充满魔力和冒险。
奇幻文学对读者的意义1.激发想象力:奇幻文学创造了各种奇异的世界和角色,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2.传递价值观:通过故事中英勇、友爱、正义等价值观的表达,奇幻文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
3.逃避现实压力:奇幻世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逃离现实并探索不同可能性的场所。
结论奇幻文学通过运用超自然元素和刺激冒险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进入虚构世界,在其中探索奇异生物、神秘土地,并思考人类价值观。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体验英国现代奇幻文学的魅力彭芬 四川传媒学院摘 要:在上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古英语学家、作家托尔金发表了《魔戒》,在欧美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奠定了他“现代奇幻文学之父”的地位。
同期,另一部受其影响的小说《纳尼亚传奇》也卖得非常好。
时至今日,由于网络和电影科技的发展,奇幻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受到全世界范围观众的追捧,其中包括罗琳的《哈利•波特》,菲利普•普曼的《黑暗物质》,它们不仅圈粉无数,还大大促进了中国奇幻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从奇幻文学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角度来解析这几部小说,肯定其高度的文学艺术价值。
关键词:奇幻文学;第二世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102-02二十世纪的英国奇幻小说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事实上,尽管奇幻小说可以追溯到很远,甚至是古代的神话,但是,作为一个文类风靡全球却是二十世纪的事。
目前,广受推崇的代表作有托尔金的《魔戒》,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罗琳的《哈利•波特》,菲利普•普曼的《黑暗物质》等。
奇幻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读者的喜爱,肯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艺术价值。
一、引言《魔戒》和《纳尼亚传奇》都发表于上个世纪中期。
1954年,《魔戒》刚一问世,就在英、美等国的读者中取得成功,但是学术界却一直对其褒贬不一。
《纳尼亚传奇》或多或少借鉴了托尔金的幻想元素,尽管当时也卖得很好,但经典性和影响意义不及《魔戒》。
但这两部作品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销售都近一亿册,托尔金更是凭借这部作品奠定了其奇幻文学开山鼻祖的地位。
《黑暗物质》和《哈利•波特》都出版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
《黑暗物质》为菲利普•普曼赢得了多谢文学大奖,普尔曼也因此被认为是“继《魔戒》作者J•R•R•托尔金之后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奇幻小说家”。
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3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超过4.5亿本(截至2015年)。
浅析当代英国文学发展态势冯亚娜(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摘要: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对世界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国力日渐衰退,英国人民对于许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也日趋平和和成熟,这种变化对于英国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众多作家的写作领域发生了变化。
仔细研究英国文学的这些变化,对于更好的了解当代的英国文学甚至是英国社会将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英国;文学;态势英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文学大师,如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他们对英国、对世界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百年来,英国从当年的世界强国逐渐衰落,英国人的心态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英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现实问题的客观认识;二是对民族和种族问题的反省;三是对过去的回忆;四是对女性的持续关注。
对着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英国和英国文学。
一、对英国曾经辉煌的回忆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总是值得回顾的。
英国作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在英国人心目中是永远值得怀念的历史。
但随着英国国力的下降,英国人的心态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英国的文学家希望通过找寻历史,来找到自己内心的慰藉。
英国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比如拜雅特的《书踪迷情》、特莱梅恩的《复辟》等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拜雅特的《书踪迷情》,这一作品主要展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作家与其情人的复杂关系,重新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了那个时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两性观等,最终揭示了人创造了历史,同时历史也不断塑造人的客观事实。
在任何国家,历史都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英国也当然不会例外。
通过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可以更好的认清现在,指引未来。
作家特莱梅恩的《复辟》一书通过精彩的描述,深刻揭示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客观规律。
此书主要描绘了查理二世国王时期的故事,主要通过深刻的刻画查理二世的内心,来揭示了其自我发现和自我感悟的过程,给当代英国人提供了如何重新找到自我的借鉴。
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的动态与特点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不仅在文学界,也在影视、游戏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传统的硬科幻到跨界的科幻奇幻作品,欧美科幻文学作品的动态和特点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本文将就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的动态与特点进行探讨。
一、跨界创新,科幻奇幻融合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呈现出了跨界创新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作品将科幻元素与奇幻元素融合在一起。
这种融合不仅在题材和故事情节上有所体现,还在文学风格和叙事方式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比如《霍比特人》系列、《权力的游戏》等作品,在传统奇幻的基础上加入了科幻元素,使原本古老的魔法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姿多彩。
这种跨界创新的趋势使欧美科幻文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吸引了更多的读者群体。
科幻奇幻融合的作品也为其他媒体形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动了跨界影视、游戏作品的发展。
二、社会现实题材受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近年来的欧美科幻文学作品也开始关注更多的社会现实题材。
作家们逐渐转移视线,试图从科幻的角度探讨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这种变化使得科幻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作品《三体》系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刘慈欣通过对未来人类和外星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出了当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仰、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社会现实题材的受关注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影视作品和游戏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三、女性视角作品增多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作家们开始尝试从女性视角出发,创作出更加真实和立体的女性形象,使女性在科幻世界中也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表现空间。
《银翼杀手2049》中的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往往具有独立自主、智慧勇敢的特点,使得科幻世界也展现出了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一面。
除了影视作品,近年来的科幻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更多关于女性的主题和故事,为读者呈现出了更加立体和饱满的科幻世界。
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流行的时代原因作者:何慧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期摘 ;要:奇幻小说是描写依据现代经验和理性判定的不可能的事物的一类小说,在小说里有着一个架空的第二世界。
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已经成为当今小说创作中一个非常瞩目的文学现象,开创了一个星云灿烂的“黄金时代”。
本文探讨英国奇幻小说崛起的时代原因,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同时它的流行也和新时代新的文学生产方式息息相关。
关键词:英国;奇幻小说;现代性;《魔戒》;《哈利·波特》[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01奇幻小说(Fantasy Fiction)是当前国内外大众文学界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文类之一,而且受到了英美学术界的深切关注。
在现今的著名奇幻作家中,C·S·刘易斯和J.R.R.托尔金的作品中融入了来自古典文学、圣经以及中世纪资料的成分。
[1]文学评论家C.N.曼(C.N.Manlove)在《当代奇幻》中给奇幻文学下了一个更全面的定义,即“奇幻小说是能够唤起惊奇(wonder)的一种虚构作品,但它也包含了真实的超自然元素,并且故事中的平凡人或者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熟悉这一切。
”[2]英国奇幻小说在古代时便已产生,但作为一个文学亚类型大规模地出现则是在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英语文学中最多产且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体裁当属奇幻小说,《魔戒》是其中最好的代表。
”[3]除了《魔戒》还有很多其他优秀作品:1904詹姆斯·马修·巴利的《彼得·潘》,1997~2007年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等。
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本该更加睿智和理性,而不是痴醉于奇幻的世界。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奇幻小说风靡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本文尝试探索奇幻小说这一幻想文学样式在20世纪的英国大放光彩的原因。
“现代奇幻文学之父”托尔金
李全忠
【期刊名称】《疯狂英语:新悦读》
【年(卷),期】2022()4
【摘要】英国作家托尔金被誉为“现代奇幻文学之父”。
他的作品享誉世界,《霍比特人》《魔戒》等广为人知,是奇幻文学中的经典。
1On January 3,1892,Mabel Tolkien gave birth to her first son,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in South Africa.Known thereafter as J.R.R.,he would go on to create a literary universe that would become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making him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of all time.
【总页数】4页(P4-7)
【作者】李全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托尔金奇幻文学的历史溯源
2.现代奇幻文学之父托尔金创造《霍比特人》的奇幻世界
3.托尔金奇幻文学中的《圣经》因素——以《精灵宝钻》和《哈比人》为例
4.浅谈奇幻文学的范式特征——以《魔戒》和托尔金的创作观为例
5.托尔金“奇幻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与英雄观——以《霍比特人》《魔戒》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的动态与特点作者:张文剑来源:《祖国》2019年第05期摘要:大部分欧美科幻文學作品是对未来进行展望。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武器等。
这些科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甚至还有可能启迪科学家,运用科学将书中想象出的武器变为现实。
随着社会、科技以及文化的不断发展,欧美科幻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动态以及一些新特点。
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欧美科幻文学作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动态和新特点加以总结,旨对未来对科幻文学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欧美; ;科幻文学; ;动态; ;特点从大家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幻文学作品已经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萌芽初创期、黄金发展期、新浪潮时期以及赛博朋克时期。
每一个时期,科幻文学作品的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但他们仍有一些共通点——放眼于未来。
另外,这些科幻文学作品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越来越注重探讨新科技或新技术对人或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欧美科幻文学的发展历史欧美科幻文学作品的发展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818年《弗兰肯斯坦》的诞生。
回顾欧美科幻文学的发展历史,科幻文学作品已经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萌芽初创期、黄金发展期、新浪潮时期以及赛博朋克时期。
科幻文学作品萌芽初创时期大致是从1818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雪莱夫人、凡尔纳、威尔斯以及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等。
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文学作品,而凡尔纳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科学的语言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他在其科幻文学作品中所做的设想都在20世纪被科学家们实现,如飞机、潜水艇、坦克、导弹等。
而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之所以能成为科学预言的原因则是他的想象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是经过了解、计算后才做出描绘的。
这一时期,科幻文学作品相对较少,作品多是由相对固定的作家创作的。
第 32 卷 第 3 期2019 年 3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2 No.3Mar.2019英国当代奇幻文学发展述评邓荷(南昌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99)摘 要:纵观世界各国奇幻小说的创作,英国的奇幻小说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最能体现奇幻小说的文类特征。
通过对英国奇幻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以期对其传统和创新进行阐释。
英国奇幻小说是促使中国当代奇幻小说形成的主要力量,对中国当代奇幻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英国奇幻小说;发展过程;影响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3-0158-020 引言奇幻文学(Fantasy Literature)又称奇幻小说,是幻想文学的一个分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
作为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的当代奇幻小说,历史不过短短大半个世纪。
在欧美,奇幻小说的发展已趋成熟,具备了一种崭新文体的基本特征,在赢得了市场和读者的同时,也渐渐获得了文学主流的认可,开始进入严肃文学的殿堂。
文学史家和评论家曼勒在《英格兰奇幻文学》中表示:纵观世界各国奇幻小说的创作,英国的奇幻小说创作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最能体现奇幻小说的文类特征。
曼勒还认为,英国的奇幻小说创作十分多元化,能够体现同类作品的基本特征[1]。
不可否认,在当代奇幻小说的创作风潮中,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英国的奇幻小说都发展最为充分,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英国奇幻小说是能够代表整个当代奇幻小说的。
1 英国奇幻小说发展脉络奇幻文学隶属于幻想文学这一大类,幻想文学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其重要奠基石是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的北欧神话和凯尔特神话,起源则可追溯到各种传奇故事和童话。
维多利亚时期大英帝国实力空前,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也包括幻想文学,出现多部令人瞩目的幻想作品,如查尔斯·金斯莱的《水孩子》(1863)、路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和乔治·麦克唐纳的《北风的背后》(1871),这些作品想象瑰丽,构建了各自完整又生动的幻想世界,创造了英国近代幻想文学发展的新高峰。
在童话创作发展的影响下,奇幻文学在二十世纪的英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就是J.R.R.托尔金和其同事兼好友C.S.刘易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英国奇幻文学创作初期,两人相约各自写一部奇幻史诗作品,于是就有了后来誉满全球的《霍比特人》和《纳尼亚传奇》。
刘易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领导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他的《纳尼亚魔法王国》是风靡全球的经典奇幻作品,影响巨大;但托尔金却是奇幻文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魔戒》系列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奇幻小说成了一个新的文学类别,托尔金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奇幻文学之父”。
托尔金认为,奇幻小说应创造一个“第二世界”(Secondary W orld),这个世界不能与现实世界(Primary W orld)有清楚的连接,在这个世界中应包含各种“仙境故事”(Fairy-story)中才会存在的事物,如矮人、女巫、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奇迹媒介的魔法(Magic)。
这是托尔金自己创作实践的基础,也是他为当代奇幻小说确立的一个文类规范,当代奇幻小说由此拥有了作为一个亚文类的独特属性[2]。
《魔戒》系列的横空出世是英国乃至整个奇幻文学创作领域的分水岭,为20世纪后半叶的奇幻文学创作铺建了一条新的道路,构建了一个新框架[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现代奇幻文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在西方文学界占据一席之地。
许多当代奇幻小说作家深受托尔金创作理念的影响,正如有评论认为“托尔金之后的重要奇幻作品没有不受其影响的,而很多作品仅仅是对他的文风和内容的犹疑不定的模仿”[4]。
在《魔戒》的荣光下,英国奇幻小说迎来了文类发展的巅峰,奇幻小说的创作异常繁荣,代表作品包括佩内洛普·利弗里的《托马斯·肯普的幽灵》(1973);黛安娜·温尼·琼斯的《豪尔的移动城堡》(1986);迪克·金·史密斯的《深湖水怪》(1990)等。
但是使英国奇幻小说再次辉煌,在全世界刮起奇幻飓风的当属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
在这七部作品中,J.K.罗琳为我们精心打造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个戴着眼镜,额头上有着一道闪电疤痕的男孩哈利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学习魔法,和两个好朋友一起一步步成长并强大起来最终打败了邪恶伏地魔。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译成了七十多种语言,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销量累计达四亿五千多万册,刷新了小说出版的记录,位列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的首位。
可以说罗琳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作家给全世界的读者带来了一个美丽的魔法梦。
代表当代英国奇幻小说发展最高水平的还有菲利普·普尔曼创作的“黑质三部曲”,由《黄金罗盘》(1995)、收稿日期:2019-01-19作者简介:邓荷(1981-),女,四川内江人,讲师,研究方向:文献翻译.第 3 期英国当代奇幻文学发展述评159《魔法神刀》(1997)、《琥珀望远镜》(2000)三部作品构成。
这一系列奇幻小说不仅有着庞大的叙事系统,还塑造了诸多平行的双重世界,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并致力于人类原问题解析。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琥珀望远镜》在2002年赢得了英国两大国家图书奖之一的年度好书奖。
现在,奇幻文学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已经扩展至影视、文化产业、消费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奇幻小说创作与电脑角色扮演游戏以及电影工业生产的结合所建立的新的创作模式。
新世纪前后,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虚拟技术不断升级成熟,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英美电影工业又再度兴起了奇幻电影的风潮。
奇幻小说和电脑游戏以及电影的结合获得了商业运作的空前成功,又再次推动了奇幻小说创作的热潮[5]。
发展到今天,英国奇幻小说在艺术和市场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达到其市场和出版上的成熟期的同时,也达到了它的内部传统上的成熟期,作品的相似性和模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如何突破传统,创造出不一样的“奇”和“幻”,需要当代的奇幻作家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2 英国奇幻小说对中国当代奇幻小说创作的影响中国对西方奇幻小说的引入比较晚,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才登陆华语世界。
英国奇幻小说是带动中国当代奇幻小说形成的主要力量,尤其是托尔金提出的“第二世界”概念,提出了一个富于个性、完整而逼真的幻想世界的建构方式。
中国原创奇幻小说的最初一批作者最初大多直接模仿《魔戒》系列和《龙枪》系列进行创作,从西方传说和中古神话中汲取创作源泉,沿袭西方奇幻小说的创作套路[6]。
这个时候大陆奇幻小说的发表阵地都集中于网络。
初期的中国奇幻小说创作以仿西式奇幻为主,本土化痕迹并不明显。
按照韩云波教授的说法,“21世纪的中国奇幻文学是在西方奇幻影响下的新时代的产物。
”[7]但是在最初完全模仿西式奇幻后,中国本土的奇幻小说创作也开始寻求突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奇幻文学的本土化、中国化。
同时,奇幻小说的创作也开始从单纯的网络创作过渡到传统的纸质媒体。
一大批中国原创奇幻期刊,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05年被称为“奇幻年”。
然而盲目地跟风和低门槛的创作并没有推动我国奇幻文学的发展,大量粗糙烂制甚至低俗的作品充斥网络和市场,有文学性、收藏性的作品很少,喧嚣过后值得我们静下来思考背后的原因。
英国的奇幻小说多元化,具有典型性,得到读者和文学界的广泛认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架空世界充满想象,奇妙的故事情节更是引人入胜,但其背后所包含的厚重文化底蕴才是英国现代奇幻文学魅力的真正源泉。
英国现代奇幻文学的“架空世界”充满着深厚的凯尔特文化原型,既包括来自北欧古代神话传说、史诗与骑士文学的原型,又涵盖了基督教文化原型[8]。
托尔金和刘易斯都是著名的学者,是研究中世纪语言、文学的资深专家,他们的作品气势恢宏,主题庄重严肃,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虽源于英国本民族传统文化,却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神话世界。
受此启发,中国奇幻界提出了“东方奇幻”和“中国化奇幻”的口号,着力于从作品中发掘奇幻中国化的内在趋向,分析奇幻本土化所需要的“民族性”内核,并通过追溯远古中国小说的源头,来推助当代本土奇幻文学创作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
3 结束语与英国奇幻文学不同,中国当代奇幻小说的创作主要由文学消费所决定,娱乐化、大众化趋向明显。
中国本土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生搬硬套典故或将神话传说肢解拼凑,没有使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文化成为支撑奇幻小说想象力的源泉。
这种本土化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消化与借鉴英国奇幻文学的本土化。
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奇幻创作当中,体现出文学的人文传统与关怀,又能创造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想象世界是中国当代奇幻创作者们需要向英国奇幻小说作家学习的地方。
希望中国本土的奇幻小说创作能尽快走出“瓶颈”,出现能和《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比肩的传世佳作。
参考文献:[1]C.N.Manlove.The Fantasy Literature of England[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9.[2]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4]孟庆新.英国二十世纪奇幻文学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 2016(17):36~38.[5]A ttebery,Brian.The Fantasy Trad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From Irving to Le Guin[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6]巩亚男.中国当代奇幻小说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7]韩云波.论2007年中国奇幻文学[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6):29~34.[8]高红梅.中国玄幻小说对英国现代奇幻文学的变异性接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7~141.[责任编辑韩翠丽](上接第157页)[2]任艳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279.[3]康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当代价值探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4):81~82.[责任编辑袁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