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细胞核 生物膜系统2010-10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7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代谢1.细胞膜2010.1.在细胞质膜的组成中,胆固醇分子a (1分)A.仅存在于高等动物细胞中 B.仅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C.高等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 D.还未确定2011.2.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 a(1分)A.膜脂和膜蛋白都是流动的B.膜脂是流动的,膜蛋白不流动C.膜脂不流动,膜蛋白是流动的D.膜脂和膜蛋白都是不流动的,流动性由其它成分决定2013.82.膜蛋白与膜脂双分子层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c(单选1分)A.氢键B.范德华力C.疏水作用D.离子键2013.10.下面关于脂质分子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单选1分)A.大多数脂质分子不宜溶于水B.胆固醇是两亲脂质C.甘油三酯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D.由膜质分子形成的微团具有双分子层结构2013.5.内膜系统处于高度动态之中,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膜融合是必须的过程。
下列关于膜融合的描述,正确的是:c (单选1分)A.膜融合是由热力学推动的自发过程B.膜融合没有选择性C.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蛋白参与D.膜融合需要指定的脂分子参与2014.8. 以下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描述正确的是d(单选1分)A.脂膜由脂双层构成,内外表面各分布一层球状蛋白质B.脂膜由脂双层构成,中间有一层蛋白质C.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脂分子可以移动,蛋白质不可以移动D.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蛋白质与脂均呈流动状态2021.4.甘油磷脂、鞘脂和固醇等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
脂分子本身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膜脂的流动性。
为了提高细胞膜脂的流动性,下列对膜脂组分进行适当调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胆固醇在膜脂中的含量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高B.增加甘油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C.提高鞘脂中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D.增加甘油磷脂和鞘脂中脂肪酸链的长度2021.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结构基础,大部分细胞器的膜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因为其内外是亲水环境,但是有一种细胞结构比较特殊是磷脂单分子层,因为其内部是疏水环境。
第3讲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3。
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命观念)2。
对各种细胞器进行比较和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科学思维)3.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科学探究)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的组成(1)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错误!2.细胞器的分离方法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3.八种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1)①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②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所特有,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③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4)④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⑤液泡:内有细胞液,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6)⑥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
(7)⑦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8)⑧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提醒:(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等.(2)亚显微结构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结构。
线粒体内外膜、叶绿体内外膜及类囊体薄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膜等结构均属于亚显微结构.4.细胞骨架(1)存在:真核细胞中。
(2)作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人教版必修1 P46“相关信息")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产生的病因是什么?提示:矿工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造成肺功能受损。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2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 细胞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知识点1. 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双层膜,内膜面向核质,表面光滑;外膜有些部位与内质网相连,膜上附着核(2)作用:①核膜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外膜与细胞质分开;②具有选择透过性,一些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2.核孔核膜并不连续,其上有一些小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作用:有选择性地允许一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如mRNA、组蛋白),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较多。
3.核仁:细胞核中球状或椭球状的颗粒结构,没有膜包被。
与某种RNA (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注意】:核孔与核仁(1)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杂结构,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严格的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2)核孔的数量和核仁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与细胞的代谢水平有关。
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核仁较大,体现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染色质极细的丝状物,主要由DNA 与蛋白质组成,因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期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变为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结构,称为染色体。
作用: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拓展】: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染色体细边长分裂末期:解螺旋,变分裂前期:螺旋变粗染色质↔↔【注意】:关于细胞核的两个“并不是”(1)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高等植物的筛 管细胞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都没有细胞核。
(2)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只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细胞中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 骼肌细胞中细胞核多达数百个。
5.核基质核基质包括以蛋白质成分为主的网架结构体系,以及网孔中充满的液体。
染色质与核仁存在于核基质中。
第13课时制作真核细胞模型生物膜系统目标导航 1.通过建构真核细胞模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像能力。
2.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3.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制作真核细胞模型1.所谓“模型”就是模拟所要研究事物原型的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是事物原型的某个________和体现,同时又是事物原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制作模型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高中阶段常用到的模型有三种:________模型、________模型和概念模型。
二、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1.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直接联系: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______________相通,内质网膜还与____________相连,也可以与__________的外膜相连。
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间接联系:膜的成分转移过程——内质网膜可以通过“________”的形式,形成________,________离开____________,移动到________________,与高尔基体膜融合,____________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高尔基体膜又可以突起形成________,小泡离开高尔基体,移动到____________,与细胞膜融合,成为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细胞膜也可________形成小泡,小泡离开细胞膜,回到____________中。
三、生物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1.概念:在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__、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__________和________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生物膜系统在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与运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能量转换和________________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