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品味母爱》教学设计及选文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品味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法哈牛学校肇丹1、群文议题:母爱2、群文材料:《浴着光辉得母亲》《感受拳拳慈母心》《回忆我得母亲》《孩子,我为什么打您》《母爱就是一根穿针线》3、群文特点本课选用得五篇文章,抒写得都就是“母爱”,但各自叙述得内容不同,有怀念母亲得,有得表现母爱得方式,有得歌颂母爱得独特,有得表现孩子对母亲爱得回报;叙述得方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回忆来表现对母亲得怀念得,有得直接表达情感得,有得采用借物喻人得方式表现母爱,也有对比描写得……这组群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多角度地反映了母爱得伟大。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得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得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得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3、推荐课外阅读《感悟母爱》这本书,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得兴趣,感受阅读得乐趣,培养学生浓浓得亲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得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得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得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课型,板书课题1、同学们,世界上最深沉、最博大、最崇高得爱就是什么?那就就是母爱。
当我们上学时,就是谁亲切得向我们招手?-就是母亲,当我们遇到困难左右彷徨时,就是谁为我们指点迷津?--就是母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展开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2、“群”得意思就是:聚集在一起。
今天,我们“母爱”为议题,把这五篇文章集合在一起阅读,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群文阅读得题目]【板书课题:“品味母爱”】二、分层推进,感悟体会,练习表达(一)共读一篇,打开思路,汲取经验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篇美文。
[课件出示:《浴着光辉得母亲》](教师配乐朗读,深情地感染学生。
母爱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母爱的伟大与深刻意义;2.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3.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母爱”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内容包括散文、诗歌、童话等多种文本形式。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引用一段关于母爱的经典名言,如"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以激发学生对母爱的兴趣。
2. 导读(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诗歌或小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母爱的不同表现方式,同时提问促使学生思考母爱的特点和影响。
3. 阅读与分析(30分钟)教师将准备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要求学生默读,并就以下问题展开探讨:- 文章中描绘的母爱有哪些感人之处?- 你认为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在你的亲身经历中,有没有感受到母爱的力量?4. 创作与分享(3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创作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诗歌或小故事,并鼓励他们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在文学作品中,你觉得哪个角色的母爱最感人?为什么?”鼓励学生思考和阐述个人观点。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有关母爱的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报告或作业。
四、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法: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创作与分享:通过学生的创作与分享,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与思考的深度;3. 学生通过创作与分享展现的情感和心理。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品味母爱》教学设计及选文本文将围绕“品味母爱”这一主题展开,通过阅读三篇美文《慈母情深》、《秋天的怀念》和《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感悟母亲的爱,掌握阅读方法,关注作者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母爱,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在课例研究指导学法方面,我们先以《慈母情深》为例,通过勾画出感动的语句并做批注,想想作者通过怎样的写作方法让你有如此的感受,再细细品味母爱。
例如,“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这句话描写了母亲在工作中的辛劳和对孩子的浓浓爱意,作者抓住了人物突出的外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就是那弯曲的脊背。
在范例指导以点带面方面,我们可以展示批注,分享交流。
例如,从“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辛劳和疲惫,作者通过描写母亲的动作和外貌,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深情厚爱。
总之,通过本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深刻,感悟到母亲的辛劳和付出,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母亲的辛勤劳苦。
我从“直起来了”、“褐色”和“疲惫”这几个词中感受到母爱,就是那一双疲惫的眼睛。
我来感性地读一读,这是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从中我感受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很差。
我从“大声”这个词中感受到,这是语言的描写,教师板书:语言。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从中我感受到母亲挣钱艰辛,争分夺秒。
我从“快”和“别耽误”这些词中感受到,这是语言的描写。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从中我感受到母亲挣钱不容易。
我从“掏”、“揉得”、“皱皱的毛票”和“龟裂”这些词中感受到,这是动作的描写。
母亲却已将XXX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我感受到母亲支持我看书。
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
由于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广度和文化视野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围绕母爱这一主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母爱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相关文本;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3.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发展。
三、教学内容1.选取与母爱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章,如《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塑造,某些新闻报道中的母爱故事等;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阅读。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一段温情的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情感共鸣。
可以播放母爱相关的歌曲或家庭影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滴,促使他们主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母爱的内容。
2.阅读理解将选取的文本分段呈现给学生,要求他们仔细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整体展示,既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文本分析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内容后,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文本中的语言、意境和人物情感描写等。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
4.情感体验让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可以围绕母亲的形象、对母亲的情感表达、童年时的母爱体验等进行写作。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表达对母爱的感激和思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成熟。
五、教学评价1.基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设计作文评价指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2.定期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演讲或写作指导等形式,了解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阅读态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与母爱有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儿子与情人》、《呼啸山庄》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解读能力;2.开展母爱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音乐创作等,让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和情感分享,进一步体验和感悟母爱的力量。
品味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
它超越了亲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支撑着我们。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母爱的伟大,并培养他们的情感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品味母爱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1. 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辨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我们将选择几篇有关母爱的群文,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这些作品将涵盖母爱的多个方面,如母爱的伟大、母爱的牺牲、母爱的力量等。
三、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简短的引言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意义。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朗读并分析文本】老师或学生自愿朗读一篇有关母爱的文本,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本内容,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分析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文本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文本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启发他们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母爱的伟大。
可以选择展示一段真实的母爱事迹视频,或是进行情感写作活动,让学生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诗歌或故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观察或想象创作,唤起他们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讲述创作的背景和灵感来源,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总结】进行教学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体验。
让学生思考母爱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并提醒他们要珍惜和尊重母爱。
四、评价方式本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学生的参与度、文本讨论的质量、创作作品的创意和表达等。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母爱一、引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母爱的伟大和复杂性。
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母爱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母爱的表现形式和内涵;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鼓励他们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母爱的定义和内涵;1.2 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母爱形象;1.3 母爱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2. 教学方法2.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教材中的相关文章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2.2 课堂朗读:选择一段表达母爱的文学作品,请学生轮流朗读,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2.3 问题引导: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和诠释作品中的母爱形象;2.4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创作一篇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的文章,并在课堂上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章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母爱话题的兴趣。
2. 学习和讨论: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关于母爱的文章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生讨论的内容包括:母爱的表现形式、母爱对他们个人的影响等。
3. 朗读和解读:选择一段描述母爱的文学作品,请学生轮流朗读。
然后进行解读,分析作品中母爱形象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4. 问题引导: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4.1 你对母爱的理解是什么?4.2 你认为母爱应该如何表达?4.3 不同作品中的母爱形象有何异同?5.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一篇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的文章,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和解读的质量,以及他们的创作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七、延伸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扩大他们对母爱主题的了解。
品味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简析:1、群文议题:“母爱”2、群诗材料:《浴着光辉的母亲》《感受拳拳慈母心》《回忆我的母亲》《母亲的“存折”》《母爱是一根穿针线》3、群文特点:本课选用的五篇文章,抒写的都是“母爱”,但各自叙述的内容不同,有怀念母亲的,有的表现母爱的方式,有的歌颂母爱的独特,有的表现孩子对母亲爱的回报;叙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回忆来表现对母亲的怀念的,有的直接表达情感的,有的采用借物喻人的方式表现母爱,也有对比描写的这组群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多角度地反映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的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3、推荐课外阅读《感悟母爱》这本书,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的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课型,板书课题1、同学们,世界上最深沉、最博大、最崇高的爱是什么?那就是母爱。
当我们上学时,是谁亲切的向我们招手?—是母亲,当我们遇到困难左右彷徨时,是谁为我们指点迷津?——是母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展开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2、“群”的意思是:聚集在一起。
今天,我们“母爱”为议题,把这五篇文章集合在一起阅读,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群文阅读的题目]【板书课题:“品味母爱”】二、分层推进,感悟体会,练习表达共读一篇,打开思路,汲取经验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篇美文。
[课件出示:《浴着光辉的母亲》]2.听了老师的课文朗读,文中这位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我”在公共汽车上的见闻。
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第一篇: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 _____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叙永县天池镇初级中学校李洪群叶芳课型:群文阅读课教学目标:1.阅读有关母爱的一组文章,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无私的母爱。
2.学习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感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感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阅读有关母爱的一组文章,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无私的母爱。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冰心曾说:“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是啊,世间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爱了。
今天,让我们一同阅读一组表现母爱的文章,领悟文中透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讲授新课:1、测一测:检测<<秋天的怀念>>中有关细节描写突出母爱的句子,PPT呈现:⑴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她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活,好好活……!”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这段文字是______描写,我感受到了母爱是______。
⑵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这段文字是______描写,我感受到了母爱是什__ ⑶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这段文字是_______描写,我感受到了母爱是________。
过渡:正是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才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细心呵护。
那么,什么叫细节描写呢?他有何作用呢?PPT 呈现: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场面中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选文一:
慈母情深
梁晓声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们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
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角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选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