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词语的理解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14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考点命题形式分值备考建议1.成语的辨析与运用2.近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运用1.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2.从一组近义词中,根据情境判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
3.判断关联词的搭配是否正确,或根据语境填写关联词。
2~4分1.理解掌握教材注释和课后“读读写写”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特别是成语,要做专门梳理,平时注意积累和运用。
2.掌握辨析近义词的一般方法,对常见近义词要进行梳理,学会根据语境灵活运用。
3.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类型和搭配习惯,并在训练中学会运用。
(一)成语的辨析与运用1望文生义、错用对象[典例1](2019永州改编)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扶贫号角一吹响,大勇便首当其冲....,争先报名。
B.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
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C.新春伊始,祁阳县浯(wú)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小误用、语义重复、谦敬不当[典例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B.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C.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D.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褒贬不分、不合逻辑[典例3](2019安顺改编)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2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
B.初夏时节,安顺旧州山里江南百花争艳。
中考语文:“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题型的解题技巧!“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作为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出错率却极高,很多同学在做题过程中毫无头绪,全凭感觉答题,结果可想而知。
“词语辨析”只能靠死记硬背吗?不,其实这类题也是有技巧的,只要掌握解题方法,答题也可以很轻松!考点归纳词义的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具体语境中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关联词的使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等。
解题思路(1)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2)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
包括准确理解基本义、褒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深层含义和特殊意义等。
基本概念1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
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2引申和比喻引申义: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学习时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
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3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三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褒义词是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如秀美、壮丽、谦逊、刚强等。
贬义词是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如笨、奸诈、卑劣、渺小等。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解答词语理解题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词语理解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复习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答词语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理解词语意义的基本方法我们首先要理解词语意义的基本方法,这是解答词语理解题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常用方法:1. 上下文法:通过上下文的暗示和推断来理解词语的意义。
在阅读理解时,我们可以仔细阅读前后句子,寻找线索来判断词语的意思。
上下文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
2. 词语关联法:通过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等来推测其意义。
当我们遇到一个生词时,可以尝试着寻找与该词相关的词语,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推测词语的意思。
3. 析词法:通过分析词素和词根来理解词语的意义。
有些词语由多个词素和词根构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们的构造来推断其意义。
比如,“自信”由“自”和“信”两个部分组成,可以推测其意为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二、解答词语解释题的方法词语解释题是中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下面介绍几种解答词语解释题的方法:1. 直接解释法:有些词语在题目或句子中已经给出了解释,我们只需要从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仔细阅读题目和句子,选出与词语意义相符的解释。
2. 正反对比法:有些题目会给出一个与词语相对立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者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解释。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辨析能力和对比能力。
3. 举例法:有些题目会给出一个与词语相关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例子的意思,推测出词语的意义。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对常见的例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三、解答词语引申义题的方法词语引申义题是中考中较难的一种题型,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词语的理解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解答词语引申义题的方法:1. 辨析法:当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时,我们可以通过辨析来解答题目。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对常见的词语义项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过关测试一、选择题(涉及考点:成语运用、同义词、近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关联词等)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是否加入校排球队,他和父母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B.看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同学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C.朱光潜在创作《无言之美》时,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许多生动的实例,显示出他在美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D.瞿秋白一生历经风浪和生死考验,却始终初心不改,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探寻和开辟“一条光明的路”。
2.(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敢于见异思迁....,切忌故步自封。
B.除夕夜,一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尽享天伦之乐....。
C.即便是在逆境中,她依然锲而不舍....地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追求。
D.“大胃王”吃播浪费问题的根本,在于一些人哗众取宠....,为了“流量”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3.(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音乐到高潮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蹦起来,声势浩大,不得不承认氛围真的是有魔力的东西。
B.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不着戏服,不画油彩,将流行元素与戏曲片段完美融合,其表演令人拍案而起....。
C.目前,我国总体疫情防控态势良好,端午小长假期间,消费者出游热情不减,到旅行社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D.九十岁的叶嘉莹穿着一条紫色长裙,围着灰色丝巾,站在台上,偌大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4.(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与亚洲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
B.黎明湖龙舟赛拉开了战幕,疾驰的龙舟宛如蛟龙,岸上的观众摩肩接踵....,呐喊助威。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A. 凯.歌凯.旋B. 轻捷.捷.报C. 修.长修.葺D. 处.决处.所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⑴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⑵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
⑶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幽默,深受广阔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
⑷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赞赏崇拜打量B. 清脆称赞推崇打量C. 清晰称赞崇拜打量D. 清晰赞赏推崇打量3.参照例如,补完整下面的歇后语。
例如:当窗吹喇叭——名声在外⑴老鼠过街——⑵泥菩萨过河——⑶小葱拌豆腐——不同..的两项( )秋.也/塞下秋.来风景异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志.,遂迷,不复得路/志.存高远D.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本逐末“①故障、②失误、③病症、④缺点、⑤错误〞这五个义项中,给以下几句话中的“毛病〞一词各选一个恰当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天阴下雨他就腿疼,这已是他的老毛病了。
〔〕B.洗衣机甩干筒不转了,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C.你这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
〔〕D.如果误用了他们的经验,也是要出毛病的。
〔〕6.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格处。
〔3分〕[备选词语:平等仁爱沟通]生活中不同的开始方式表达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陌生人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_______的开始;市民和进城民工在心中用尊重握手,是_______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漂泊者,递上一瓢水,是_______的开始;送人玫瑰,发现手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7.依次填入以下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海,有哪一条江河______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条大坝能_______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_______如此壮观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___如此伟大的传奇?A.凝聚积淀写满见证B.积淀凝聚见证写满C.写满见证凝聚积淀D.见证写满积淀凝聚8.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适宜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2023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成语)病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中考真题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
(一)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
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
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
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
立春日有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
《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帖‘宜春’二字。
”立春过后,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
1.(2022北部湾经济区2题3分)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立夏二十四节气,是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明人《遵生八笺》亦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右图为丰子恺绘立夏的画作。
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趣味盎然..,引人遐想。
2.(2022北部湾经济区3题2分)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孟夏(2)盎然《礼记·大学》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学说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先贤们致力于“修身”,从经典中学习坚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坚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和坚持“日三省吾身”的。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复习(含答案)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_______________ ,__ 当时除了能___ 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A .虽然深奥难懂因为触摸B.但迷惑不解所以捉摸C.虽然深奥难懂所以捉摸D.但迷惑不解因为触摸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偏僻的乡村,他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②供暖价格听证会上,听证代表们表示要认真行使法律赋予的。
③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市及各区县相关执法部门集中___________ 了近期收缴的盗版光盘50万张。
A .渡过权力销毁B .度过权力销毁C .渡过权利烧毁D .度过权利烧毁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器之人,语气_____ ,性格_____ ,气势_____ ,举止____ ,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不猥不琐不张不扬不惊不惧不骄不躁B.不张不扬不猥不琐不骄不躁不惊不惧C.不猥不琐不惊不惧不张不扬不骄不躁D .不惊不惧不骄不躁不张不扬不猥不琐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_____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____ ,对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习中_____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____ 不要轻言放弃。
_____ 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 .即使也只要就8因为所以无论都C即使也无论都D .只有才如果就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一)常见题型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说说加点字“这”指的是什么。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加点词语能否换成……为什么?6、请你从……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现力。
(二)答题思路1、理解词语的含义(1)答题的关键是理解字词的“语境义”。
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2)注意不同类型的词语有不同的答题点:①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②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
理解词语的反义语就要将褒贬互换。
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④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3)要看词语是否有特殊性:①注意是否使用了修辞方法,比如比喻、反语,如果有,要结合这些写法分析。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致极了”。
这“标致”究竟是褒还是贬?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绝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风度,而是讥嘲其丑态。
“标致”是反语。
②注意词语所在句子是否使用了某种描写方法。
比如所在句运用了环境描写。
③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
比如是否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句中“尽情卖弄”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
④注意词语所处的位置。
如果是在段中,需要结合段意来理解;如果是在标题中,就需要结合主旨来理解。
(4)结合人物情感来分析。
有些词语需要根据人物的心情、心理等情感因素分析。
2、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需要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
(1)赏析表达效果、妙处、作用①从情感的角度。
一般选取能体现作者情感、观点的词语,用来表达人物的热爱、赞美、思念或厌恶、批判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词语的理解1.【2015·贵州毕节】下列句中加点字释义用法有误..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以:因为。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谢:感谢)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C项中加点的“谢”的意思是“认错,道歉”。
【答案】C(2015·广州市)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1)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童趣》)()(5)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解析】考查学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注意如下几个词语的特殊用法。
第(1)题中的“道”是名称作状语“在路上”;第(2)题中的“信”是通假字;第(3)题中的“劳”是使动词。
【答案】1在路上;2通“伸”,伸张;3使……劳累;4慢慢地;5坏,耽误。
(2015·浙江台州市)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6分)(1)暮而果大亡.其财(▲)(2)两股.战战(▲)(3)欣然规.往(▲)(4)媵人持汤.沃灌(▲)(5)辍耕之.垄上(▲)(6)年且.九十(▲)3(1)丢失(2)大腿(3)计划(4)热水(5)去、往(6)将近考点:本题考查对课本中重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入手。
解答时,既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又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如,本题中的“汤”,古义为“热水”;今义为“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1.(2015·浙江温州市)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4分)(1)微不足.道(▲)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食不饱,力不足.(2)不可名.状(▲)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名.之者谁1.【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语句中关键字词理解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题,先要弄清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如⑴中,“微不足道”的“足”字,是“值得”的意思,而“力不足”的“足”是“充足”之意,与其不符;第⑵句中,“不可名状”的“名”,是“说出”之意,而“名之者谁”的“名”,是“命名”“取名”之意,与其不符,故应分别选A。
【答案】(4分)⑴A。
⑵A。
2.(2015·浙江温州市)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媵人持汤.沃灌▲(3)由是先主遂诣.亮▲(4)惧其不已.也▲2.【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词语理解能力的考查。
第⑴句中的“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相约”;第⑵句中的“汤”是古今异义词,这里指“热水”;第⑶句中的“诣”,应理解为“造访”“拜访”;第⑷句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
【答案】(4分)(1)约定(2)热水(3)拜访(4)停止3.(2015·浙江宁波市)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太丘舍去.▲(2)时时而间.进▲(3)会.天大雨▲(4)微.斯人,吾谁与归▲3.【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词语理解能力的考查。
第⑴题的“去”是古今异义词,在文中是“离开”之意。
第⑵题的“间”读“jiàn”,是“间或”的意思。
第⑶题的“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正巧碰上”。
第⑷题的“微”形容词作动词用,相当于“没有”。
【答案】4.(2015·山东潍坊市)下列短语,与“我的老师”结构类型都相同的一项是()A.潍坊的风筝恭敬地鞠躬一代天骄B.打扫得干净黑土地肥沃夜半更深C.愉快地学习美丽又善良保护环境D.唱歌的哭了急得团团转荡然无存【解析】本题考查对短语结构类型的辨识。
“我的老师”是偏正关系短语,A项全是。
B.“打扫得干净”是后补短语<补充短语>,“黑土地肥沃”是主谓短语,“夜半更深”是并列短语。
C.“关丽又善良”是并列短语,“保护环境”是动宾短语。
D.“唱歌的哭了”是主谓短语,“急得团团转”是后补短语<补充短语>。
【答案】A5.(2015·山东德州市)下面语段中加线的短语,与“非常坚强”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第68届嘎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A),来自中国台湾的候孝贤武侠片《刺客聂隐娘》摘得最佳导演奖。
《刺客聂隐娘》是候孝贤酝酿多年(B)的作品。
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高度评价(C)。
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被候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认为影片优美舒缓(D)、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
5.【解析】本题考查对短语结构类型的辨识。
“非常坚强”“高度评价”是偏正结构,“落下帷幕”是动宾结构,“酝酿多年”是动补结构,“优美舒缓”是并列结构。
【答案】C6.(2015·四川资阳市)猜谜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语写在横线上。
(2分)序号:▲ 成语:▲序号:▲ 成语:▲【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意义的理解。
做好本题要注意细节如先选好解答哪幅图,写出序号,再者要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中隐含的哪个成语,如④中有一个“合”字,“应”字在“口”里,可知是里应外合。
【答案】(2分)①口是心非②德高望重③三言两语④里应外合(任选两个,答对一个1分)(2015·江苏盐城市)3.根据情境,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些奇葩..规定,有的毫无道理,甚至荒唐可笑。
(别致、含微讽、调侃的意味)B.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给与你这现世宝...。
(只出丑、丢脸的家伙,丢人现眼的人)C.莫泊桑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
(指官员刚刚下车,初到任所)D.无事不登三宝殿.......,半夜三更前来,实在是打扰先生了。
(表示没事不到皇宫来)3.B.考点:本题是对词义理解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A项中的“奇葩”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
C项中的“下车伊始”现多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
D项中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是由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
后引申为有事而来。
所以,这三项的揭示都不对。
(2015·山东泰安市)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陶渊明《桃花源记》)B.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误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质疑),俯身倾耳以请.(请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3.C【解析】“援疑质理”的“质”是古今异义词,这里指“询问”。
2.[2015·福建福州,1(3),2分]“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①浑浊②糊涂,不明事理③全,满”等义项。
文中“浑然一片”的“浑”应选的义项是。
(填序号)附:句子: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
2.【解析】本题考查对字义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浑然一片的泉鸣”意思是“整个地方全是泉鸣声”,因此,句中的“浑”是“全,满”之意。
2.【答案】③3.[2015·黑龙江绥化,1(3),1分]请选出符合“洗礼”中“礼”的义项()“礼”在《新华字典》里的释义:①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行的仪节;②表示尊敬的态度或动作;③礼物,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
3.【解析】本题考查对字义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结合题干中的词语“洗礼”来理解“礼”的字义。
“洗礼”的本义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行礼时主礼者口诵规定的礼文,用水浸、浇或洒。
比喻教育和熏陶。
因此符合“洗礼”中“礼”的义项应是“①”。
【答案】①1.[2015·安徽安庆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走在乡间小路上,嗅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和快乐。
青青的麦苗迎着温暖的春光伸直腰杆,舒枝展叶,茁壮成长;金黄色的油菜花,散发出_A________ 的芳香,和着轻柔的春风,令人陶醉;粉红的桃花就像一片彩色的云霞,落在翠绿的山间,娇艳的花蕾张着红红的笑脸,羞涩地探出头来,欣赏这迷人的春光。
(1)“含苞欲放”中“欲”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A处应填入的成语是__________(感人肺腑沁人心脾)1.【解析】本题考查对字义的理解和地狱运用的能力。
解答第(1)题,要结合“含苞欲放”的意思来理解“欲”的含义。
“欲”是个多义词,有如下五个义项:①想要,想得到,想达到;②希望,愿望;③需要;④将要;⑤贪心,感情过盛。
“含苞欲放”的意思是: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
因此“含苞欲放”中“欲”的意思应为义项④。
解答第(2)题,要结合横线前后的句意来选填词语,前后句是说美丽景色给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带来美好的感受,填写“沁人心脾”比较切合句意。
【答案】(1)将要(2)沁人心脾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惩.罚(chénɡ)提.防(dī)绯.红(fēi)首当其冲.(chōnɡ)B.剔.透(tī)侥.幸(jiǎo)脑髓.(suǐ)扣人心弦.(xuán)C.惬.意(qiè)污秽.(huì)殉.职(xún)随声附和.(hè)D.允.许(yǔn)憎恶.(wù)祈.祷(qǐ)一碧万顷.(qǐnɡ)2.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药品价格监管范围,药品价格核定方式,政府定价程序,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A.调整规范改进提高B.调整改进规范提高C.规范改进提高调整D.规范调整提高改进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3分)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 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B.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5.下面语段中有三个病句,请找出其中的任意两句,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