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斡.旋(wò)震憾.(hàn)垂髫.(tiáo)消声匿迹B. 清洌.(liè)窈窕.(tiáo)铿锵.(qiāng)草长莺飞C. 多髯.(rán)悄.然(qiāo)晦.暗(huì)坦胸露乳D. 蓦.然(mò)蒹葭(jiā)耳畔.(pàn)参差不齐【答案】D【解析】【详解】A.震憾——震撼,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B.洌——冽,窈窕(tiǎo)。
C.悄然(qiǎo)。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时应该特别注意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B.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 某些同学在食堂就餐时的浪费行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校培养人才从不急功近利,而是拥有长远眼光。
【答案】C【解析】【详解】C错误,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褒义词)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不存在...语病的一项是()A. 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
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蝉联第一。
B. 通过对人工智能的不断了解,使我们认识到了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C. 垫排球的主要技巧是抛球要稳、落点准确、上下肢配合协调、手型要正确和要有恒心的活动。
D. 只有不断地了解和发现问题,我们才能在生地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答案】A【解析】【详解】B.主语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C.句式杂糅,去掉“的活动”。
D. 语序不当,将“了解”与“发现”调换位置。
4.对下列语句进行正确排序....的一项是()①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确立了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观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气势恢虹襄阳古城,庄严肃目刘秀故里。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切()磋学问长智慧砥()砺思想扬美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襄阳四中电视台几个频道的节目都办得惟妙惟肖,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古隆中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令许多游客心无旁骛。
C. 襄阳四中义教部新修的大门真漂亮,可以说是襄阳市中学最好的不二法门!D.把《汉语词典》背了七遍,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进入5强决赛,襄阳四中义教部九(4)班才女张诺亚真是名不虚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襄阳四中高一新生80里远足活动,既磨炼了学生意志,又增长了学生见识。
B.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C.他是全班公认的才子,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D.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很成功,大约有两亿多观众津津有味的观看了比赛。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2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____。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B.②⑤③④①C.⑤②③④①D.⑤③②①④6.名著阅读。
(2分)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
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这一段是《贝多芬转》的最后一段,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__________________而写的。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巧绝.伦 jué美味佳肴. yáo 相形见绌. chù狼籍. jíB、广袤无垠. yín 翻来复.去 fù正襟.危坐 jīn 宽恕. shǜC、抑扬顿挫. cuò深恶.痛疾 wù一视同仁. rén 哂.笑 shěnD、长吁.短叹 xū光大门楣. méi 众目睽.睽 kuí睥睨. ní2、请选出填在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2分)(1)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地学习。
(2)一个人要学会外界的干扰。
(3)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很可能会歪曲本意。
(4)这部电影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地谈论着影片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A、锲而不舍解脱望文生义津津乐道B、孜孜不倦解脱断章取义津津乐道C、孜孜不倦摆脱断章取义津津有味D、锲而不舍摆脱断章取义津津有味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2分)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能否”。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记,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人教版下册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置、沧、躁、是2、héxù缄默nàhǎn 媲美3、A 4.D。
5、科学与幻想之旅6、A 7、(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经纶世务者;横柯上蔽(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俱怀逸兴壮思飞(6)青鸟殷勤为探看二、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8、示例1:人家的孩子成绩有多好(多聪明、多体谅人、多懂事);示例2:人家的孩子比我强。
言外之意:你不如人家的孩子;你比人家的孩子差。
9、(1)要求语句通顺,恰当运用修辞方法,表意明确。
(2)举例正确,解说清楚。
(3)活动形式适合,步骤明确可行,语句通顺。
三、阅读与欣赏(一)古诗赏析10、政治抱负、个人志向,抒情、议论11、示例:落花不是无情的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也继续滋养着花儿。
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归家,但仍然愿意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崇高思想。
(包括诗句字面意思及深层含义,大意正确,语句通顺即可)(二)文言文阅读12、呆呆的样子;轻快敏捷的样子13、D 14、(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15、幽静(幽寂凄凉)、孤凄悲凉16、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 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三)记叙文阅读17、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
18、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
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19、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苏版)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与答案(1-3单元)苏版)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与答案(1-3单元)一、语言积累(22分)1.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有关问题。
(12分)从前有一人,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
他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
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皆好听极了。
一日晚间,他在家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
十分悠扬,遂臆断为一只小鸟,出去捕之。
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
他惊诧不已,并在好奇心驱使下,把一头牛犊送给了牧童,换取了那支笛子。
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
(l)给加点字注上拼音(2分)啁啾()喈喈()(2)根据上下文,可推知出“臆断”这个词的意义为:___________。
(2分)(3)画线处的句子有一分句的词序需要调整,才能跟全句相吻合。
这个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4)从选文看,自然界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有两种: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4分)2.文化积累。
(6分)(l)《活板》选自我国_____朝科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一书;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余三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中提到了我国有名的民间传说___________;《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说到的唐僧玄奘,曾被吴承恩写入他的神魔小说《____________》里。
(3)达尔文是________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所著《__________》一书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学说。
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行.辈(háng)归省(shěng)撺.掇(cuān)凫.水(fú)B.欺侮.(wǔ)糜.子(mí)脑畔.(pàn)怅惘.(wǎng)C.斡.旋(wò)晦.暗(huì)亢.奋(kàng)连翘.(qiáo)D.羁绊.(pàn)磅礴.(bó)褪.色(tuì)鸟臀.目(tú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偏僻踊跃诲暗大彻大悟B、屹立怅惆磅礴风雪载途C、褶皱族姊锵然嘎然而止D、家眷震憾携带蓑草连天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他出类拔萃....,以绝对的优势压倒竞争对手,率先被录用。
B、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要想左右这局势,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恐怕得费一番功夫。
C、他这人就是这个样,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干起事来毛毛躁躁,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D、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美丽。
4、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社戏》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B、《安塞腰鼓》一文大量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以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恐龙不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恐龙灭绝原因的科普说明文。
5.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凯《李白行吟图》中礼拜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的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清晰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综合练习题(附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7题,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脑畔.(pàn) 眼眶.(kuàng) 海棠.(táng) 戛.然而止(jiá)B.羁.绊(jī) 登.时(dēng) 陨.石(yuán) 风雪载.途(zài)C.凫.水(fú) 怅惘.(wáng) 山麓.(lù) 豁.然开朗(huó)D.凋.零(diāo) 家眷.(juàn) 沼.泽(zhǎo) 窈窕.淑女(zhào)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腐蚀劫难嘱咐海枯石烂B.两栖稀疏磅礴草长莺飞C.瞄准萌发油漠大彻大悟D.争讼燎原思慕目空一切3.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昆明市教体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
B.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
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除,玉枝轻摇,花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C.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由于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B.学校狠抓后勤管理,防止学生校园食品中毒事件不再发生。
C.云南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抗旱措施,调查旱灾情况。
D.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质量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①尽管它的飞行速度目前还很慢,但是经过设计改进,有望将飞行速度提高到每秒1米。
②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哈利·波特的飞毯将成为人类未来的飞行工具。
八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测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能够体现王勃与友人友情深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 。
(5)《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6)《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的,极piān pì()的,临河的小村庄。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cì dì()开放。
(3)我觉得真正的gé wù zhì zhī()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4)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 yī wú fèng()。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母亲很会做黄酒,我也如法炮制....,酿了黄酒,味道还真不错。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D.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4.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4分)【A】中华民族制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和歇后语是其中的两朵奇葩。
【B】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形象、生动;歇后语幽默、风趣,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八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24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不自量力鲲.鹏陷阱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吞噬.窃笑狼藉班班C、相形见拙媲.美呐喊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挑衅.幼稚高深漠测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总觉得丝绸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标新立异,充满着圆形弧线的柔感。
B.他就以借口工作忙为理由,不去参加这次活动了。
C.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像一挂红色的项链。
D.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前人苦学的优良传统,发奋读书,发扬光大。
4.、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①怡然.不动②满目萧然. B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山峦为.晴雪所洗C、①神情与苏黄不属.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②去.国怀乡5.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
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
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名句默写。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
(2)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
(3)__________,不知其可。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下笔如有神 (2). (2)则孤陋而寡闻 (3). (3)人而无信 (4). (4)芳草鲜美 (5). 落英缤纷【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孤陋、寡、缤纷”等字词容易写错。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田野里,冬季的冰冷刚刚过去,春季就来了。
花儿草儿们用色彩xuàn染着土地,那迎春绽放的花蕊,吐纳着香甜的空气,那翠绿欲滴的桃浪,拥顶着希望的甜蜜;那冰雪消溶的小河,流淌着生命的脉动。
阳光灿烂的春季拔弄着大地,把地上的生灵变得生机盎然,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uàn染()脉.动()(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答案】 (1). (1)渲 (2). mài (3). (2)溶 (4). 融 (5). 拔 (6). 拨【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渲”的字形和多音字“脉”字的读音。
(2)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
消溶-消融;拔弄-拨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学校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的学习旅程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一半还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这段旅程中的收获吧。
请拿起你的笔,尽情释放自己的才智!一、积累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羼.水(chán)阔绰.(chuò)避讳.(huì)海市蜃.楼(shèn)B、戛.然(jiá)燔.土(fān)椎.髻(chuí)拈.轻怕重(niān)C、烨.然(yè)香醇.(chún)黝.黑(yǒu)唯唯..连声(wéi wéi)D、恐吓.(hè)作揖.(yī)摒.弃(bìng)毋.宁(wúnìng)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班驳飘逸旁逸斜出仙露琼浆B. 倦怠枯瘠大将风度节衣缩食C. 踪迹萎谢聊以自娱尤柔寡断D. 惊愕浩齿坦荡如砥以身殉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的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他本来很一般,但由于双方都争取他,他便成无足轻重....的人物了。
C. 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D.夏天的池塘里,粉的、白的荷花竞相开放,睡莲也不示弱地开起来了,满眼都是万紫千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B.宜杭高铁建成通车后,会使我地到杭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两倍。
C.目前,江苏省首批“信得过”旅游景区名单揭晓,宜兴地区有4家上榜。
D.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5、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7分)(1)。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2)斯是陋室,。
(《陋室铭》)(4)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5)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敬业与乐业》)(6)《核舟记》一文中直接赞叹核舟技艺巧夺天工的句子是:。
(7)请写出《池鹤》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两句:,。
6、名著阅读。
(4分)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关于A的什么故事: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分)某班学生阅读复习阶段检测成绩统计表阅读分值平均得分得分率说明文阅读12 9.61 80.05%记叙文阅读16 13.05 81.55%名著阅读9 4.98 32%①根据以上表格,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②请你以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1分)二.综合性学习(8分)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
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
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
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中华,错把故乡作他乡”。
8、从以上有关“住宅区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哪两点结论?请简要概括。
(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
(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
(4分)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①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②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三、阅读(41分)(一)阅读文段,完成11—15题。
(12分)扇子的学问邓云乡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
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
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
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
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
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
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
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
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
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
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
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
”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
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
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
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
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
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1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1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辨析第③、⑦段中加点词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2分)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
(14分)晒月亮(丁立梅)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
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
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
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
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
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
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
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
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
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
二伯长相挺“凶”,一脸麻子,还瞎了只眼。
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
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
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
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
然后就停顿下来。
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