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心镇建设辉煌成就展示 创新集聚力量 工贸联动发展——中国织造名镇王江泾镇
- 格式:pdf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2
观察Observation发展传统优势,努力建设"特强美“的印艺小镇文I陈后强龙港原是苍南县的经济中心、温州市和浙江省经济强镇,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乡镇第18位。
2019年8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经国务院批准,龙港撤镇建立县级龙港市。
9月25B,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的要求,龙港正在规划建设特色印艺小镇。
印艺小镇选址于印刷产业核心区域的龙港老城区与新城区的结合部,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51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812亩,五年计划投资63.44亿元,将打造集创意设计,印刷生产、商贸商务、文化展示和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小镇,推动龙港印刷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龙港从“产城混合”到“产城融合”的转变。
龙港发展史就是印刷持色小镇的成长史龙港建镇之前是5个小渔村。
1984年建镇成功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被誉为“中国第—座农民城"。
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同步发展的龙港印刷业作为区域发展中的一种特色产业,从丝网手工印制塑料饭菜票、涤纶商标开始,依靠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快速的技术进步脱颖而出,迅猛发展。
1985年,龙港创办了第一家印刷企业,投入6.5万元,租用一间民房做厂房,购买了极为简单的圆盘方箱铝字印刷机,生产表格、信封、票据等产品。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龙港印刷业依靠改革创业、创新的精神,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发展,印刷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广,印刷业成为龙港显著的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
一是有产业规模优势。
龙港现有印刷企业625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超亿元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有4家企业曾进入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排行榜,有4家企业荣获“中国印刷业创新十强”,有4家企业荣获“中国印刷业最佳雇主”称号,有三位企业家荣获“毕昇新人奖”。
特色小镇建设之浙江实践作者:黄耀来源:《中国房地产·市场版》2017年第07期“特色小镇”的“特色”就是产业,“小镇”就是指形态。
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有127个。
全国呈云涌态势的“特色小镇”建设,兴起于浙江,壮大于长三角,如今以燎原之势在全国拓展开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都在学习特色小镇“浙江经验”,各省纷纷颁布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打造特色小镇的计划,明确打造建设对象,打造美丽中国的各省的“小镇样板”。
因此,对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总结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特色小镇为何兴起在浙江官方资料显示,从2014年开始,浙江开始进行“特色小镇”的研究工作。
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
2014年10月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参观“云栖小镇”时,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
随后,创建特色小镇上升为省发展战略,从2015年开始,浙江全省上下聚焦特色小镇,全省兴起创建特色小镇热潮,先后两批共79家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第一批37家、第二批42家),还有51家培育名单。
创建特色小镇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的亮点,以及企业参与建设的热点。
那么,为何浙江会在2015年前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浙江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原因又有哪些。
纵观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理念并付诸实施,应该是浙江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系列主客观原因所决定的,在主政者的思维中,特色小镇对于浙江的意义在于:是破解浙江空间资源瓶颈、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够和破解浙江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
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试题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 涂黑)1.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3.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也要注重质的提高。
4.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5.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围绕自治县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行使自治权,助推当地发展。
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葆生机活力,这主要得益于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中国特色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9.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抓住主流,牵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牛鼻子”。
10.天津医学界在抗疫过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说明天津医学界立足中医药学,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二、选择题I(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 下列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其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②开始出现阶级的分化③生产力获得一定发展④国家产生⑤私有制逐渐产生A.③→①→④→②→⑤B.①→③→④→⑤→②C.①→③→④→②→⑤D.③→①→⑤→②→④1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改革开放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是我国必须始终牢牢坚持的基本国策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深刻的变革13. 新时代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1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2007年06月18日12:40 观察与思考宋朝“浙江六大米市”之一:临浦镇萧山第二大中心镇,以纺织、羽绒、服装产业为支柱产业。
任伯年故里:瓜沥镇目前已形成轻纺印染、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轻工机械、建筑建材、家用电器等六大行业结构。
瓜沥镇航民村被誉为浙江省“首富村”。
萧山萝卜干主产地:义蓬镇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了化纤纺织、化工橡塑、机械电子、建筑建材、蔬菜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群。
枇杷之乡:塘栖镇明清时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以金属制品、蜜饯食品、农药化工、针织服饰为四大优势产业。
大禹治水之地:余杭镇西倚天目山脉,全镇已形成电器电子、塑业、木业等为主的块状经济格局。
良渚文化腹地:瓶窑镇杭州市工业十强乡镇之一,工业体系以纺织服装、文教印刷、机械五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
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制笔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积聚效应显著。
2006年,制笔数量实现“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目标。
浙江机械工业专业区:富春江镇机械制造、水泥建材、服装布艺为富春江镇三大支柱产业,其中以机械制造为重,被誉为“浙江省的机械工业专业区”。
中国针织名镇:横村镇浙江省最早的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针织行业在全省外贸出口占据重要地位。
“一城山色半城湖”:千岛湖镇浙江省第一个全国卫生县城,2004年荣获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B类城市)金奖。
杭州西部的大门:汾口镇位于淳安县西部,其工业区块特色轻纺项目集聚效应明显。
“梅花雉堞严州城”:梅城镇建德经济重镇,主导行业有低压电器、五金工具、精细化工等六大系列,其中以低压电器和精细化工为主。
诸葛后裔栖息地:寿昌镇现已形成以建材、冶炼、机械、化工、服装为主的工业布局。
中国家纺寝具名镇:乾潭镇工业包括五金工具、家纺、胶合板、机械制造、石煤综合利用等五大系列,其中五金工具螺丝刀为全球最大生产地。
罗隐故里:新登镇茶叶、蚕丝等农林特产久负盛名,已形成制鞋、服装、睛雨伞、印染、造纸、建筑玩具等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结构。
杭州市中心镇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李杰义;谷晗;郑文哲【摘要】The key town is the organic part of the new urbanized and networked urban system and play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effect i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laces.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paths of 27 key towns in Hangzhou City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ir industr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industry,commercial and trade industry,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 were formed initia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27 key towns.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ath of key towns were the combination product between generalized development law and regional specif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The basic path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key towns ar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development,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matchin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linkage development.%中心镇是新型城市化和网络化城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节点作用.为杭州市中心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杭州市27个中心镇的调查研究发现,27个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业型、工业型、商贸产业型、旅游产业型和文化产业型等5种产业发展模式.中心镇的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是中心镇一般性发展规律与区域性特有发展条件相结合的产物,产业特色发展、集聚发展、配套发展和产业联动发展是中心镇产业发展可供选择的基本路径.【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5页(P190-194)【关键词】小城镇;中心镇;产业集聚;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杭州【作者】李杰义;谷晗;郑文哲【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我国当前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实地调研长丝织造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
平望镇:江苏省苏州市平望镇位于吴江中部,地处太浦河、大运河的
交汇处,属太湖流域,辖区内河道纵横,河、湖、荡环绕,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平望镇也是长丝织造传统产业集群,被授予“中国纺织织造名镇”称号,
已经形成从纤维生产、织造加工、印染后整理及服装制造等较为完整的纺
织产业链,该镇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在仿真丝、桃皮绒及户外休闲运动服
装面料等领域均有涉及。
平望镇政府非常重视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和生活
污水分开处理,当地喷水织造企业下机污水100%纳入管网,由政府管理
的污水处理厂统一集中处理。
经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按照国家一级B类
标准达标排放,一部分中水回用,用于企业生产。
王江泾镇: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地处浙江北端,北与江苏盛泽一桥
相通,南与嘉兴市区相连,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属太湖流域。
该镇是长
丝织造传统产业集群,被授予“中国织造名镇”称号,拥有完整纺织产业链,
以仿真丝类、特色女装类产品为主,大部分产品进行倍捻加工,浆丝类产
品占比较少。
该镇非常重视污水处理,全镇喷水织造污水100%纳入管网,
统一集中处理,中水100%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形成共识,多措并举护航产业绿色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可知,不论是地处淮河流域的新兴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固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纺织路上的匠心追梦人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4年第29期訪绍兴水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设计总监马金星步入绍兴水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凝练着四十八字的书法作品,字句铿锵有力。
而今日的访谈主角马金星,更是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幅书法作品的开篇寓意——“自强不息,匠心筑梦”,展现了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对纺织事业的深厚情意。
从机械到面料,敢为人先1966年,马金星出生在有“日出华舍万丈绸”之誉的绍兴华舍街道。
21岁那年,他进入了绍兴县第二纺织厂的生产技术科工作,从事纺织面料的新产品开发和工艺管理。
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冲劲和科研天赋,马金星研发设计出多款国内一流纺织新产品,其中的“抗静电涤纶仿毛织物”被绍兴市科技部门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留学浪潮。
国家也在1992年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
政策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自费出国的人员甚至占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90%以上。
马金星就属于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靠着在纺织厂工作8年攒下的存款,于1994年考取了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攻读艺术机械英语专业。
他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更在无形中锤炼了自己的艺术感知力,为日后在纺织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中国轻纺城强势启动“二次创业”,提出了“改造一个主体市场、健全完善两个配套市场、发展壮大三个要素市场”的发展战略。
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也难以割舍年少时期的布料梦想,马金星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成立绍兴水乡纺织品有限公司,投入到柯桥纺织行业的建设当中。
时至今日,绍兴水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走过18年历程,该公司曾以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单向导湿工装面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2019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中国轻纺城众多企业的杰出代表。
从业37年,马金星一路走来,有着割舍不断的本土纺织情缘,从看过外面繁华世界的留学生转身回归根生土长的家乡,他那敢为人先的勇气,不断挑战自我的坚毅精神,为无数创业者树立了榜样,成为纺织行业当之无愧的标杆。
准确把握小城镇节点作用促进乡村振兴作者:鲍家伟徐勤贤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1期小城镇居于城尾乡首,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是县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关系加速演变,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县城转移成为大趋势。
在此过程中,小城镇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地位作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
要尊重我国城乡发展规律,科学研判小城镇演变趋势,因势利导推动小城镇发展,有效发挥小城镇连城带村的节点作用。
一、大多数小城镇发展潜力不足普遍观点认为,建制镇即小城镇。
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
1984年11月,我国适当放宽了建制镇设置标准,撤乡设镇步伐加快,建制鎮数量迅速增长。
2002年8月,国办印发《关于暂停撤乡设镇工作的通知》,自此建制镇数量保持在2万个左右。
2022年底,我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19245个,镇区承载了全国20%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
近年来,与县城关镇、中心镇发展势头强劲相比,大多数小城镇产业支撑、就业吸纳、人口集聚、服务供给等存在明显短板,逐步呈萎缩态势,与地方部门和学者普遍反映的小城镇功能退化、政策弱化、地位虚化的问题大体一致。
究其原因:一是人口持续流出导致小城镇人气不足。
一方面,小城镇人口加速向建制镇以外的城市和县城转移。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10—2022年,全国建制镇(不含城关镇)数量由16774个增至19245个,镇区常住人口从1.66亿人增至1.85亿人,但镇区常住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从24.75%降至20.11%,镇区平均人口从0.99万人降至0.96万人;全国县个数从1633个降至1481个,但县城常住人口从1.39亿人增至1.56亿人,占县域常住人口比重从19.24%增至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