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之构建-精选word文档 (4页)
- 格式:docx
- 大小:21.73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任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都可能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因此,构建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权益,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着重从法规建设、执行监督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法规建设是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关键一项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中,需要制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
其中,食品安全法是核心,应该在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框架下予以完善。
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等配套法规。
这些法规的形成和完善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等多方合作与共同努力。
在法规建设方面,应注重完善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应基于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实证数据,以确保制定的法规符合科学规律。
此外,还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以提高食品安全法规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执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给予法律以生命力需要有严格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
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执行监督机制,以确保食品安全法律的切实执行。
第一,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
应加大对执法部门的投入,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执法力度。
同时,要完善执法人员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对于工作不力或疏于执法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二,推行全链条食品追溯制度。
通过建立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全程追溯制度,能够有效追踪和追责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
这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性。
第三,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提高检测手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检测结果发布机制,及时公开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增强监督效果。
三、强化公众参与,共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公众的参与是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一、加强立法工作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立法工作。
为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对于已经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律,应及时对其进行评估和调研,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专门的食品安全立法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制度保障。
二、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需要加大执法力度。
在执法方面,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落实法律法规的执行。
对于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同时,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
三、完善监管机制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需要完善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包括监管责任的明确、监管方式的创新、监管手段的完善等方面。
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责任,形成监管工作的合力。
其次,要推行科技创新,应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再次,要完善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结起来,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保障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执法力度,健全监管机制。
只有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才能确保人民的饮食安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建设中来,共同为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贡献力量。
条规定:“食品(或食物)是指任或者可以合理期待供人摄取的口香糖,及在加工、准备或者处的物质。
”而《日本食品安全基事法》规定的药品、准药品以外本的食品概念相比较,我国对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范围的颁布实施。
第二,处罚不严。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可见,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假一罚十”的惩罚性赔偿措施,但是相对于违法者高额的利润,惩罚力度还是十分不足,并且处罚金额以货值金额为准,而不是以消费者实际损害为准,这不但不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且会纵容违法者。
第三,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问题规定的法律责任过于单一,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规定得很少。
而民事责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人的损失非常重要,同时也可大大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食品监管体系相对来将比较成熟、完备,各监管部门分工明确,立法完善。
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能够使之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我们需借鉴各国先进立法经验。
(一)明确食品安全的目标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即指按照预期用途制造或食用的食品,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料、包装问题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或可能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FDA下设药品局、食品局、兽药局、放射卫生局、生物制品局、医疗器械及诊断用品局和国家毒理研究中心、区域工作管理机构。
我国需要借鉴欧美的立法,使得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地位不仅仅限于协调机构,而是赋予其更多的权力:提供科学建议、统一技术标准、决定紧急措施、与公众进行食品安全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同时确定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其他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领域的领导地位,明确界定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丁宏伟;丁红洁【摘要】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cept and main studying content on food safety supervise in china are elaborated.The problems of food safety existing in china at present are put forward.The experience on food safety supervise in developed country are provided%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概念与重点研究的内容;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现存问题;介绍提供了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经验,最后提出了如何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构建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
【期刊名称】《粮油食品科技》【年(卷),期】2011(019)004【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原则;法律体系;改革建议【作者】丁宏伟;丁红洁【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3;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威海26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并对国际贸易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食品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消费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相继爆发了疯牛病、禽流感、二恶英、问题奶粉、苏丹红、孔雀绿、毒酒、农药残留及肉类中药物残留、激素残留导致中毒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这些并不是偶然事件,这是用生命在警示我们食品行业存在的不足。
尤其在我国,对食品行业的质量监控力度还很不够,很多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因此,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律体系建设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很重视的领域。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也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也陆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
一、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全国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健全各类检测机构,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有力度、有效果。
2. 建立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加工、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
3.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对各类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及时公开,加强企业自查自纠和信息公开,加大问题曝光和“黑名单”制度力度。
4. 强化监管执法。
对那些违法生产、流通、经营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证照、追究刑事责任等,加大执法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 《食品安全法》。
2009年,我国通过了首部涉及食品安全的立法,即《食品安全法》,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规。
2.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为了细化和完善《食品安全法》,我国在2010年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3. 《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条例》。
为了强化追究责任制度,在2015年我国发布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条例》,规定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4. 《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规程》。
2019年,国家制定了最新的监督抽检规程,坚持“四个不严禁”,即不严禁抽检数据弄虚作假、不严禁不合格产品强制销毁、不严禁产品超期复检、不严禁虚假检测机构和人员参与。
以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效强化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执法。
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权益。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虽然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检测机构覆盖不足。
第一篇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199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在我国食品安全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数量保障,二是食品中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与“食品卫生”同义。
中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尤其是中国作WTO成员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据WHO估计,进食不安全的食品导致亿万人发病,这一问题在不发达国家更加严重,如食源性腹泻仍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20万人为之丧生。
在过去10年间,世界各大洲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并均有严重食源性疾病爆发。
食品生产及加工的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了新的危害,由此引起的食品贸易纠纷不断。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是制约我国食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的食品出口。
加入WTO后,各成员国利用关税手段保护本国市场与国内同行业的余地已非常小,便纷纷转而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行使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技术性壁垒大大增加。
据报道,我国2003年受贸易技术壁垒影响的出口额达95亿美元。
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
WHO、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农业组织(FAO)以及世界各国近年来均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包括完善机构设置、调整政策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和科技投入。
在FAO、WHO支持下,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WTO的重要文件——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的主要内容之一,协定明确规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标准、准则和技术规范被认定为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仲裁标准。
【精品文档】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之构建-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之构建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之构建,需要明确食品安全的目标,以食品安全委员会
为中心整合相关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立法,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完善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
随着工业化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频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农药残留、转基因农产品、老酸奶、地沟油等事
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得广大消费者对市场逐渐失去信心,对国家食品安全
监管机制的有效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迫切希望国家能够重新构建完善的食
品安全法律体系,以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一、食品的界定
对食品范围的界定直接决定了监管的范围,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9条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欧盟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第
178/201X号指令》第2条规定:食品(或食物)是指任何加工、部分加工或未加工,旨在或者可以合理期待供人摄取的物质或者产品。
食品包括饮料、口香糖,及在加工、准备或者处理过程中掺入食物中任何含有水的物质。
而《日本食品
安全基本法》第2条规定:食品是指除《药事法》规定的药品、准药品以外的
所有饮食物。
可见跟欧盟和日本的食品概念相比较,我国对食品所做的法律界
定范围较窄。
依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范围的界定,半成品将被排除在食品
范围,而且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都包括哪些,范围并不明确,现实当中有
很多保健品虽被纳入食品范畴,但却在宣传中大肆渲染治疗功能。
我国可借鉴
欧盟关于食品的定义,在后续立法中完善对食品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理念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我国《食品安全法》重新架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的
监管,涉及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整个产业链条。
但是,《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并未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相关
立法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一)监管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