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挂牌
- 格式:pdf
- 大小:88.64 KB
- 文档页数:1
上海·杨浦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简介杨浦位于上海市区的东北部,三面临黄浦江,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西接闻名遐迩的上海外滩。
总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万,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和科教区。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杨浦是中国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水厂、第一家机械造纸厂等众多“第一”,著名的中华牌香烟,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都诞生在杨浦。
杨浦还具有光荣的百年红色工运史,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诞生在杨浦。
杨浦又是近代上海第一个大型城市规划――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计划”所在地,至今区域内仍保留着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体育场等优秀历史建筑群。
可以说,杨浦区域内汇集了古今、中外、历史与自然、传统和现代等一大批建筑与文化资源,集聚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量的优质文化遗产【高密度的高校、科研院所】杨浦区域内聚集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10多所高校,有6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00多家科研院所。
有两院院士50名,大学教师9000多名,在校大学生13万,占上海40%,博士、硕士研究生2.3万,占上海50%。
高智力人群集聚,科教人才资源极其丰富。
这样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密集度,除北京海淀区外,在国内其他城市是很少的。
【优质的文卫资源】杨浦区域内有复旦附中、交大附中、控江中学、杨浦高级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五所上海市试验性、示范性高中,有众多上海知名的中小学,是上海基础教育最发达的区域。
区域内还有长海医院、新华医院两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东方肝胆医院、肺科医院、妇产科医院三个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建成地铁8号线,大连路越江隧道、翔殷路越江隧道等,“十一五”期间,还将建成地铁10号、12号线、中环线军工路越江隧道,基本形成由杨浦大桥、内环、中环、黄埔江越江隧道、轨道交通构成的“一桥、两环、三隧、四线”为主体框架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24•【字号】垫江府办发〔2022〕8号•【施行日期】2022.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22〕8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3月24日垫江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前言“十三五”期间,全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产业发展强劲,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全县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市委“一区两群”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科学谋划和务实推动“十四五”科技发展。
依据《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形势与机遇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垫江县在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奠定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人才跨境流动性也逐渐增强。
在这一背景下,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之一。
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我们也深知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二、项目目标本计划旨在引进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海外人才,通过他们的加入,推动我国创新创业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引进500名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具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2.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帮助海外人才顺利融入当地创新创业环境,开展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3.建立海外人才数据库,有效管理和利用海外人才资源,为我国创新创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三、项目实施方式1.选拔海外人才:通过网络招聘、高校推荐等多种方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2.提供支持服务:为海外人才提供创业培训、法律咨询、市场调研等一系列支持服务,帮助其顺利开展创新创业项目;3.建立海外人才数据库:建立海外人才的档案库,记录他们的专业背景、创新项目、联系方式等信息,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合作机会。
四、项目运营计划1. 招募人才: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吸引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的关注,提高项目知名度;2. 培训服务:为海外人才提供一系列创业培训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商业计划书撰写、资金管理等内容,帮助他们提升创业技能;3. 联谊活动:定期举办海外人才联谊活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项目的顺利推进;4. 资金支持:为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开展更为深入的创新实践。
五、项目预期效益1.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墋;2. 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3. 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4. 促进行业创新和人才培养;5. 增加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量。
六、项目风险分析1. 计划执行不到位,海外人才无法顺利融入当地环境;2. 创新创业项目难以获得成功,项目效益不明显;3.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海外人才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附件1 编号:
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申报书
申报单位
联系人
推荐部门
申报日期
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
二○一○年制
填表说明
一、申报单位一般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开发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园区。
二、申报单位简况栏,需结合本单位的主要特点和优势,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应填写本单位科研基础及条件,科研水平和实力,特别是优势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在本行业本领域的地位,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开发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应填写园区产业发展布局、规模等情况,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等。
三、主管部门推荐意见栏,需填写对拟建基地的评价、预期贡献、拟提供的配套支持经费和措施等内容。
四、本表一式五份。
11。
杭州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认定及专项扶持政策(征求意见稿)为大力实施杭州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多点布局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响杭州创新活力之城品牌,根据《浙江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浙科发外〔2018〕36号)和杭州市关于务实推进杭州创新创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关于硅谷钱塘中心建设专题会议(杭府纪要〔2019〕9号)等精神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实际,特制订杭州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统一简称“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认定及专项扶持政策。
一、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认定要求1、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由杭州市依法注册登记的法人单位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并运营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实验室、科技创新合作办公室、科技企业海外孵化基地、科技创新海外服务平台,也包括经认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中的科技研发型园区。
2、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服务杭州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等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对接,开展海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智力引进、企业孵化、创新团队建设等为目标内容的开放性创新服务平台,是杭州市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展示杭州国际城市形象和一流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窗口。
3、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建设坚持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统筹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统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到2025年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布局和建设一批经营主体明确、活动合法、规模适度、规范高效的中心,打造杭州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的全球网络。
4、杭州市将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纳入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载体统一管理,并按结果导向给予后补助。
其中,杭州市科技局牵头做好市海外科技创新中心的多点布局、建设认定、绩效评价与服务监管,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财政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委托杭州市海外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做好认定和监管的日常事务。
76 科学中国人 2020年12月Support Platform支撑平台数字经济助力发展“弯道超车”——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创建于1990年,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字号”牌子,是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核心区。
经过30年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成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集聚地、厦门千亿产业链(群)主要载体及创新创业主平台。
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占厦门不到1%的土地,实现了厦门近43%的工业总产值,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以上。
聚集各类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高新区设立项目31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7家,超亿元企业300多家,瞪羚企业89家,各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0家(含新三板挂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0多家,占厦门近五成。
建设各类创新平台100多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1家。
新活力2020年10月11—15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此届峰会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和数字丝路建设的合作。
在这场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行业盛会上,不乏厦门火炬高新区数字经济企业的身影。
作为厦门市发展数字经济的主力军,截至2020年8月底,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营收2207.96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85%,总体规模为1876.77亿元。
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厦门火炬高新区扎实推动先进制造业与软件信息服务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通过提前培育和布局数字经济新产业,加速“弯道超车”,跻身国内数字经济产业一线园区,推动厦门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政策对比研究--以杭州滨江区与上海杨浦
区为例
甄月桥;聂庆艳;朱茹华
【期刊名称】《未来与发展》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杭州滨江区与上海杨浦区同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两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政策都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都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政策效果都比较明显。
同时,两地之间在政策扶持领域、政策的针对性、政策的完整性和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方面也有所区别。
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加强政策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助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甄月桥;聂庆艳;朱茹华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理工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2
【相关文献】
1.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以杭州、上海、广州为例 [J], 沈斌
2.高科技产业园区人才引进政策研究——以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为例 [J], 王玉玫;宿凯峰
3.上海市青少年网球运动成绩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r——以杨浦区与青浦区为例 [J], 李雨芯
4.高科技产业园区人才引进政策研究--以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为例 [J], 王玉玫; 宿凯峰
5.深圳、东莞、杭州、上海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比研究 [J], 李静[1];陈嘉平[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愿景 (4)1.3 文档结构 (5)二、厦门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分析 (7)2.1 产业规模与发展概况 (8)2.2 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 (9)2.3 产业链布局与优势 (10)三、政策环境与支持措施 (11)3.1 国家与地方政策 (13)3.2 行业标准与规范 (14)3.3 支持企业创新与发展 (15)四、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16)4.1 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合作 (17)4.2 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 (19)4.3 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 (20)五、产业园区与创新平台建设 (21)5.1 园区规划与布局 (22)5.2 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 (23)5.3 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25)六、投资融资与市场推广 (26)6.1 投资环境与政策扶持 (27)6.2 融资渠道与方式创新 (28)6.3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29)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30)7.1 国际合作项目与案例 (32)7.2 技术引进与输出 (33)7.3 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35)八、挑战与对策建议 (35)8.1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37)8.2 对策建议与措施 (39)8.3 未来展望与规划 (40)九、结语 (41)9.1 总结与回顾 (42)9.2 对厦门人工智能产业的期许 (43)9.3 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 (44)一、内容概括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厦门市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本文档旨在对厦门市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及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政策支持:厦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产业布局:厦门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链完整、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格局。
支持海外人才来静安工作和创新创业的若干
措施
1. 简化签证手续: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加灵活和便利的签证流程,缩短签证审批时间,减少冗余的证明材料,提高办理效率。
2. 提供优惠政策:对于来静安工作和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给予税收减免、住房补贴、创业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吸引其积极投入创新研发和创业创新实践中。
3. 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金,为海外人才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创新项目或创办企业。
4. 组织创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创业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创业者、专家学者来静安分享经验和创新理念,帮助海外人才增强创业能力和对市场的了解,提升竞争力。
5. 建立创业孵化器:建立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器,提供办公空间、技术支持、商务服务等全方位的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和实现创业梦想。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科技,促进静安在全球创新创业领域的影响力。
7.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确保海外人才的创新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信心。
8.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海外人才提供信息发布、项目展示、资源对接等功能,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和合作,打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