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7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考联考高中一年历史科试卷考试日期:1月17日完卷时间 :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第I、Ⅱ卷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孔子世家谱》,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郡县制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情况,这一朝代应是( )A.西周B.秦朝C.汉朝D.元朝3.“胡惟庸(明初丞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丞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4.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国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
”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出自《某某条约》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C.禁止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斗争 D.材料出自《马关条约》5.著名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它是一条分界线。
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B.迫使清帝退位,实现和平过渡C.实行暴力革命,实现君主立宪 D.中国完全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五四”运动是标志着中国新某某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因为这场运动( ) A.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出现了学生的爱国运动C.出现了工人的爱国运动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7.“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指()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城市包围农村道路D. 国共第一次合作8.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A. Rainy.B. Warm.C. Sunny.2. Where is the science class being held?A. In the classroom.B. In the laboratory.C. In the library.3. Why does the man refuse the woman?A. The store is closed.B. He needs to go to work.C. They have cold medicine at home.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 See a movie.B. Go on holiday.C. Visit his relatives.5. What time does the meeting start?A. At 11:40.B. At 11:50.C. At 12:00.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22.5 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Friends.B. Family members.C. Co-workers.7.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old factory?A. It is boring.B. It is dangerous.C. It is too far away.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11月14日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
这种写法被成为“春秋笔法”。
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 孔子编写《春秋》来宣扬忠君观念B. 孔子以史书推行“仁政”和道德教化C. 《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D. “春秋笔法”不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3.周代某思想家曾说:“我听说‘臣子服事君主,儿子服事父亲,妻子服事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以后,天下就能得到治理;如果违背了这三种秩序,天下就会混乱。
’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就是明君、贤臣也不能变更。
既然这样,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臣子也不敢侵犯。
”据此可知他旨在()A.论证“忠君”的主张B.申明儒家道德教化要求C.维护周宗法伦理关系D.提出“三纲五常”的主张4.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5.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强调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针对先秦社会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6.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
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日期:7月 4日 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
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社稷祭祀反映的观念是( ) A .以民为本 B .以农立国 C .封建迷信 D .抑制商业 2.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B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 .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D .中国军事工业的前世今生3. 下图是1978—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
该图反映出改革开放以( )A .农业生产总量呈下降趋势B .工业发展徘徊不前C .服务业兴起并一直呈上升趋势D .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4. 1909年8月至1910年8月,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设有“世界名人历史画”、“世界新剧”、“绘图小说”“俗语画”等多个栏目,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20世纪初的社会全景。
《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是一则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
据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进步体现在 ( )学校: 高一年 班 号 姓名:①信息传媒②妇女服饰③交通手段④政治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 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境内外多家电视台对这次会议分别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报道。
这一现象体现的电视功能是()A.娱乐大众 B.远程教育 C.艺术展示 D.传播资讯6.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
15、16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适应性考试高中一年英语科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Rainy. B. Warm. C. Sunny.2. Where is the science class being held?A. In the classroom.B. In the laboratory.C. In the library. 3. Why does the man refuse the woman? A. The store is closed. B. He needs to go to work.C. They have cold medicine at home.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 See a movie.B. Go on holiday.C. Visit his relatives. 5. What time does the meeting start?A. At 11:40.B. At 11:50.C. At 12:00.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riends. B. Family members. C. Co-workers.7.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old factory?A. It is boring.B. It is dangerous.C. It is too far awa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干脆将第I、Ⅱ卷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汉语中严格区分“叔、伯、舅、姑父、姨父”以及“婶、伯母、舅母、姑、姨”;还有“表、堂、外、亲、干、继、曾”等称谓词进一步区分亲属关系远近,而英语中没有这些区分。
这反映出中国社会A.等级制度界限森严B.宗法血缘观念深厚C.轻法重礼观念盛行D.官吏奴才心理突出2、古代中国有一种官职,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察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这一官职的职责是A.征收地方赋税B.管理地方行政C.监察地方政治D.掌管地方军事3、2024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的佼佼者,它涉及到了北宋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大理、西夏、吐蕃对峙的状况。
书中曾提到宋朝的中心机构是“二府三司”请问“二府”指哪两个机构的合称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4、“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异地发觉,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志向国’.他告知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学问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A.君主制B.内阁制C.行省制D.科举制5、依据下图可以推断军机处是A.隶属于皇帝的决策机构B. 监视官民言论的特务机构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务的中心机构6、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高校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从西周“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的严重B.铁犁牛耕的采用C.社会的稳定D.统治者的重视2.隋唐时期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其表现是A.耦犁的推广B.耧车的发明C.耕耙耱技术的形成D.曲辕犁的出现3.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注重精耕细作B.生产日趋专业化C.减少犁耕依赖D.经营更趋市场化4.《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5.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6.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高一历史试卷第1 页共8页A.“海禁”政策B.工商皆本C.重商主义D.重农抑商7.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为A.轻工业停滞不前B.重工业快速发展C.商品经济日益萎缩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8.既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时成为经济特区的福建城市是A.福州B.漳州C.厦门D.泉州9.据资料统计,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
这反映出中国棉纺织业A. 实力较强大B. 商品市场广阔C. 分布不平衡D. 采用机器生产10.他是清末状元,却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
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联考高中一年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历史依此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文献中以神话传说形式记载下来的上古史事,多有对方国时代的“用兵无已,并兼无亲”以及“血流飘杵”等惨烈战况的描述,而在新石器晚期的考古遗址中多有人骨凌乱叠放、身首异处、人骨散乱等景象的发现。
由此可见()A.没有遗址辅证的传说必然有争议B.上古神话传说可与历史遗迹相印证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上古神话传说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A.商鞅变法符合统治者和人民的利益B.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C.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会推行下去D.统治者的支特是成功的关键4.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
下列思想观点中,孟子提出的是()A.“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行“仁政”治国5.一月也叫古时又叫“政月”。
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中国古代的这种避讳文化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皇权至上D.中央集权6.根据如表材料,可以得出的最确切结论是秦朝()A.统一天下、疆域辽阔B.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C.以吏为师、刑法严苛D.通过改革确立君主专制7.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经学特殊地位的确立,显示儒学的官方化得以确立,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工具。
据此可知,汉代经学()A.完全取代了其他学说B.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D.促使儒学走向思辨化8.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笑靥.(yǎn)监.生(jiān)朱拓.(tà)B.炮烙.(luò)数.罟(cù)鞭笞.(chī)锋镝.(dí)C.嫡.亲(dí)巉.岩(chán)逡.巡(jùn)瘦削.不堪(xiāo)D.俨.然(yǎn)砧.板(zhān)贾.人(gǔ)间.或一轮(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蒙胧懵懂寒暄曲终收拔B.蹙缩膏腴惘然璀璨夺目C.惫懒鞭笞舟揖内帏斯混D.撩倒呕哑骐骥哀声叹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B.新中式婚房回归古典东方之美,一对新人说:“我们不追求家具的雕梁画栋....,无需过多装饰,只求简单,古色古香。
”C.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D.作者对这个贵族家族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B.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C.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D.乘客在乘坐国内航班时,即使乘飞机前不购买航空意外保险,如发生人身伤害,最高赔偿也可超过40万元人民币以上。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第I、Ⅱ卷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精耕细作C. 石器锄耕D. 铁犁牛耕2.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 机器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农业D. 商业3.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材料中贾谊的观点A. 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B. 有利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C. 不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稳定D. 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4.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A. 扩大了耕作面积B.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C. 丰富了农作物品种D. 积累了生产经验5.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如图)。
该墓葬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 魏晋B. 隋唐C. 宋代D. 清代6.“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
下列有关“市”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B. 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C. 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D. 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直接监管7.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 统治者“不抑兼并”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8.《浙江通志》等记载:明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
(松江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
”材料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区(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C.官营纺织经济被赶超日益破落衰败D.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9.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A. 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B.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 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10.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 3 ?100 153A. 22B. 31C. 73D. 19311.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
其主要原因是A. 政府政策支持B.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C. 社会环境安定D.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2.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税……兹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夹缝中生存B.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C. 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D. 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13.“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A. 一战时期、1928~1936年B. 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 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 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14.下图反映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关于Z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列强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B. 推动“实业救国”思想产生C. 重工业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支柱D.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15.抗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的原因主要有①日军的破坏与吞并②美国商品的冲击③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影响④民族资本家经营策略的错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6.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崭新的进步阶级,却没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根本上是由于A. 抵制洋货运动不彻底B. 封建势力阻挠破坏C. 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D. 资产阶级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17.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
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 )A.人民公社外交突破包产到户B.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共产风”C.“求同存异”公私合营国企改革D.“一大二公”大跃进改社建乡18.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
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D. 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19.下列句子是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大跃进】 dà yuè 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它反映出当时A.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C.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D.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
”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供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
安徽省委的做法A. 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 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 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D. 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2.1979年1月,邓小平的头像第二次登上《时代》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主要是因为A.邓小平主导启动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B.邓小平结束了“文革”乱局C. 邓小平成为中国国家元首D. 邓小平一手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2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以上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于A. 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B. 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C. 邓小平南巡谈话D. 中共十五大上的讲话24.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
这表明《申报》A. 适应社会市场需求B. 适应政治斗争需要C. 旨在引领社会潮流D. 干预司法案例审判25.福建巡抚丁日昌(1832-1882)认为,电报可以通军情,为海防所必需,积极主张自设电报。
1877年,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事的机会,上奏清廷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并拟定了电报线路具体的架设方案,拟派船政学堂学生苏汝灼、陈平国等专司其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丁日昌主张积极发展无线电报B. 近代中国通信离不开先进国人的倡导C. 鸦片战争以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D. 这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6.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中山装服饰的特点是A. 等级分明B. 坚持传统C. 全盘西化D. 中西合璧27.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④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8.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C. 报童手持报纸叫卖D. 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29.1931年11月19日上午,徐志摩启程由南京赶往北京,参加当晚林徽因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
为了及时赶到,徐志摩最有可能乘坐A.火车B. 轮船C. 汽车D. 飞机30.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
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四幅图片。
其中最晚出现的传媒是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14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嘉(庆)、道(光)以后,清朝医政日趋颓废,庸医充斥,疾病流行,公共卫生堪忧。
一批官员和知识分子认为,清洁卫生是“地方行政第一要务”,“强民以重医为先”。
与此同时,外人在华设立的医院和医校为中国提供了模仿的样本,逐渐赢得国人信赖。
新政实施后,巡警部将医疗卫生纳入职责范围;民政部设卫生司,负责医疗卫生。
新政时期的医疗卫生政策涉及医学教育、卫生行政、医院建设、公共卫生等多个方面,远超1901年以前60年间的成就。
然而,从整体上看,清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没有全盘的统筹计划,也没有独立的专门卫生行政系统,医疗卫生政策的实施严重受制于人才和财力。
---——据关晓红《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清末新政时期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原因和有利条件。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新政时期的医疗卫生改革积极影响和局限。
(6分)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